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美國黑人在書面文學方面創造的第一種體裁

美國黑人在書面文學方面創造的第一種體裁

發布時間:2022-06-23 00:24:54

㈠ 美國黑人文學中「身份」探尋的小說有哪些及其意義何在

愛麗斯沃克的《紫色》
托妮莫里森的《寵兒》《最藍的眼睛》《所羅門之歌》
查理德萊特的《土生子》
美國黑人對於自身群體的政治地位,情感方面等的訴求。它的意義在於
美國黑人文化逐漸得到美國社會主體的認同並融入其中,從而豐富和擴大了美國文化的內涵。
美國黑人身份的認同,提高了美國黑人的自尊心,從而使美國黑人地位提高,
是在白人語境下的自我書寫,是對白人的「黑人」文學中黑人形象的一種解構

㈡ 美國黑人文學成為澳洲土著作家的榜樣,為何會成為榜樣

美國黑人與澳洲土著人不管是在歷史還是現代兩個民族之間的文化都存在著極大相似性,兩者之間有著相似的膚色、並且曾經都是被殖民國家,擁有著殖民前的語言和文化,在各自的國家裡都屬於少數族裔,這種極大的相似性促使澳洲土著人對美國黑人產生了一種情感共移,美國民權運動的成功典範給予了同樣遭遇的澳洲土著人莫大的鼓舞。

兩個民族文學之間的距離感也反映了種族敏感性,阿里.馬祖爾就曾經指出,在非洲背景下,是民族主義天性阻止了人們承認異國文學對他們的影響和鼓勵,另外,作家無意識的受到了外來國家的影響,而布魯斯對於科林.約翰遜的《野貓掉下來了》結構的影響應該是看做無意識的影響而不是有意識的影響。


盡管以上幾位土著作家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都受到了美國黑人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他們最後的回應模式都十分的相似,他們統一認為美國黑人與澳洲土著人之間的文學有很多平行相似部分,他們從美國黑人思想模式下獲得的靈感和鼓勵,並將美國黑人看做是協調一致、富於斗爭的少數族裔,這種影響主要是心理上和邊緣性的。


每個土著作家都有自己鍾愛的美國黑人文學家和政治家,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文學家和政治家都對種族平等進行毫不妥協的追求,並且充滿了戰斗精神和激進態度,因此,澳洲土著人受到美國黑人最大的影響就是對壓迫的戰斗性抵抗精神,正是美國黑人在社會、政治、文化上面取得的勝利,激勵了澳洲土著人的反抗意識,影響了當代土著人的文學感悟力。

㈢ 美國文學分為哪幾個階段

6個階段。

1、第一階段:殖民時期(約1607-1765)

這一時期大約從1607年JohnSmith船長帶領第一批移民在北美大陸建立第一個英國殖民地Jamestown到1765殖民地人們憤怒抗議英國政府頒布的印花稅法。

2、第二階段:啟蒙時期與獨立戰爭時期(1765-18世紀末)

這是北美人民爭取獨立、建立美利堅和中和國的時期。18世紀30年代,在歐洲啟蒙主義和自然神論等哲學思潮的影響下,上帝的作用大大削弱,清教徒們掀起一場「大覺醒」運動。

18世紀末期,北美大陸的政治形勢發展很快,從1765年英國殖民者第一次反對英國政府的印花稅到1789年美國聯邦政府成立,文學作品主要圍繞著革命的必要性、革命的前途和方向、政府的形式與性質等問題。

3、浪漫主義時期(1800-1865)

19世紀初,美國完全擺脫了對英國的依賴,以獨立國家的身份進入世界政治舞台。民族文學開始全面繁榮,逐漸打破英國文學在美國的壟斷局面。

這時期作家們跟英國浪漫主義作家一樣,強調文學的想像力和感情色彩,反對古典主義的形式和觀點,歌頌大自然,崇尚個人和普通人的思想感情,並且尋根問祖,發幽古之思情。特別是以愛默生為代表的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的倡導, 這些作家們主張人能超越感覺和理性而直接認識真理,摒棄以神為中心的清教教義。

4、現實主義時期(1865-1918)

南北戰爭(1861-1865)以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完成了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的轉化,社會面貌和經濟生活開始發生急劇的變化。工業化帶來了蓬勃興旺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政治日趨腐敗,政界丑聞屢見不鮮,是人們重新認識新的生活和新開發的土地。於是鄉土文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5、現代主義時期(1918-1945)

自20世紀開始,美國文學進入新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對美國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產生極大的影響。人們對於自由民主的信念開始動搖,普遍感到迷茫,甚至絕望。他們不再把希望寄託在未來,而是強調「只爭朝夕」,「及時行樂」。

這個階段是美國文學的第二次文藝復興,大繁榮時期,大量作品涌現而出,作家們一心尋求能否反映社會分崩離析和道德淪喪的手法技。詩歌上也有很大突破。

6、當代文學(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作家的眼裡,歷來嚮往的「美國夢」變成了夢魘;民主的理想、個人的追求、宗教的信仰不復存在。傳統的道德觀念、價值體系失去了作用;現代人和歷史失去聯系;沒有前途和未來,又無法與他人溝通思想感情,只能永遠在孤獨異化的困境之中。

這一切反映在文學上,產生了50年代排斥一切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垮掉的一代」(theBeat Generation)作家。60年代後,無論小說還是是個都以人的異化為主題,用誇張的手法、荒唐可笑的情節表現人的困境。「黑色幽默」(BlackHumor)、「荒誕派戲劇」(Theatreof the Absurd)等流派相繼出現。

㈣ 美國文學的二戰後

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空前。戰爭中發生的事,如600萬猶太人被屠殺,原子彈在廣島爆炸,使美國知識分子感到震驚。他們懷疑人性是否還有善良的一面,也感到人難以控制自己製造出來的巨大物質力量。他們對文明與進步的信念發生了極大動搖。50年代在「冷戰」、麥卡錫主義和朝鮮戰爭的背景下,文壇趨於沉寂;60、70年代,經過越南戰爭、民權運動、學生運動、女權運動、水門案件,文壇活躍起來,出現了一批愛思索的作家。在他們眼裡,美國的社會變得十分復雜,價值觀念混亂。他們普遍感到不知怎樣解釋這樣的現實,於是便通過怪誕、幻想、誇張的方式,再現生活中的混亂、恐怖和瘋狂。他們表現的是沒有目標與方向的夢魘世界,他們講的是支離破碎的故事,寫的是「反英雄」、甚至是不完整的形象。這個時期,文學作品中對性愛(包括同性愛)的描寫也更為露骨。戰爭文學:戰後出現的第一股文學浪潮是戰爭小說。其中較好的是梅勒的《裸者和死者》(1948)和詹姆斯·瓊斯的《從這里到永恆》(1951)。兩部書的共同點是通過戰爭,寫小兵、下級軍官與軍事機構的矛盾,即人的個性與扼殺個性的權力機構之間的沖突。這些小說已經觸及戰後整個一代文學最突出的一個主題。
「怯懦的十年」 :50年代,右翼保守勢力向30年代激進主義傳統進攻,許多人由關心社會進步轉而關心個人的私利。這10年被稱為「怯懦的十年」或「沉寂的十年」。這期間,出現了一些作品,將資產階級描繪成正面人物,鼓吹服從權威,如《穿灰法蘭絨衣服的人》(1955)。這類作品企圖維護既定價值標准和現存社會秩序,很快就失去了影響。另一方面,阿瑟·米勒(1915~2005)等作家抵制麥卡錫主義,繼續用作品抨擊社會的不正義。
「垮掉的一代」:50年代沉悶的政治空氣使許多青年感到窒息,他們吸毒、群居,以頹唐、放縱的生活方式來表示自己的抗議。其中有些人把這種生活與情緒寫入文學作品,這便是「垮掉的一代」文學。這種文學發展到60年代後,在國內民主運動高漲的背景下,增加了一些政治色彩。但是對他們中許多人來說,東方宗教與東方哲學更具有吸引力。「垮掉的一代」在詩歌創作方面較有生氣,並恢復了美國詩歌朗誦的傳統。
「黑色幽默」:進入60年代之後,人們對生活中的「非理性」和「異化」現象,有了更深切的體會。有些作家在作品中,用誇張、超現實的手法,將歡樂與痛苦、可笑與可怖、柔情與殘酷、荒唐古怪與一本正經揉和在一起,使讀者哭笑不得,感到不安,從而對生活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作者對世界前景的看法往往是悲觀的。這就是「黑色幽默」文學,代表作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1961)等。
有人將阿爾比(1928~)的作品也列入「黑色幽默」派中。阿爾比是美國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人物。他的喜劇並沒有什麼滑稽、幽默的成份,但是在使讀者感到不安這一點上與「黑色幽默」一致。這說明荒誕派戲劇與「黑色幽默」小說之間存在著血緣關系。
「非虛構小說」:60、70年代,出現了「新新聞報道」或「非虛構小說」這一種新的文學樣式。有些作家認為現實生活的離奇已經超過了作家的想像力,與其虛構小說,不如用寫小說的手法來描繪引起社會轟動的事件。這樣的體裁允許報道者描寫事件時摻雜自己的觀察和想像,也可以採用各種象徵手法。這種作品比一般報告文學深入細致,其中也包括作者的觀察與想像,帶有更多的作者個人色彩,藝術感染力較強,例如卡波特的《兇殺》(1966)與梅勒的《劊子手之歌》(1979)。
猶太人文學:美國當代作家中,猶太裔作家占相當大的比重,猶太人文學幾乎可以視為一種「次文化」或「文化支流」。猶太人文學作品一般都具有古老的歐洲文化與現代的美國文化的雙重色彩,兩種文化的沖突與歸並使猶太人文學增加了復雜性。宗教思想與同胞遭到屠殺使猶太作家產生犯罪感與負咎感,歷史的命運又使他們有流浪感與漂泊感,美國的異化社會也使他們感到找不到歸宿。因此,尋找「自我本質」 便成為他們的作品中一個突出的主題。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貝洛(1915~2005) 的《奧吉·瑪琪歷險記》。實際上,這是猶太民族確立自己的民族地位與民族尊嚴的一種表現。70年代後期,代表西方較新思想體系的貝洛與屬於意第緒文化傳統的辛格(1904~1991)相繼得到諾貝爾獎金,說明猶太人文學在美國文學中的重要性。其他重要的猶太作家還有馬拉默德(1914~1986)、羅斯(1933~)等。
黑人文學:戰後黑人文學更趨成熟。拉爾夫·埃利遜(1914~)的小說《看不見的人》和鮑德溫的散文,均已達到第一流文學的水平。他們對種族不平等的抗議採取了更細膩、更深刻的表達方式。他們希望人們認識到黑人是具有全部人性的人。這個時期里,女詩人關德琳·布魯克斯(1917~)的詩得到普遍好評。女劇作家洛倫·亨斯伯利(1930~1965)的劇本《太陽下的葡萄乾》(1959)首創了黑人戲劇在百老匯上演的紀錄。勒魯伊·瓊斯(1934~)是新一代的黑人詩人,他給自己另外起了一個穆斯林名字,表示他對美國文化的鄙棄。
南方作家:南方文學這個時期仍有發展,老作家福克納、波特(1890~1980)、韋爾蒂(1909~2001)仍有重要作品問世。新作家也不斷涌現,著名的有斯泰倫(1925~2006)、奧康諾(1925~1964)、麥柯勒斯(1917~1967)等。他們不再從歷史的傳奇里尋找題材,而是關心現實生活中南方人精神上的苦悶。坦·威廉斯(1914~)是戰後享有盛名的南方劇作家,他的《玻璃動物園》等作品通過人物的性變態心理表現生活的不幸與空虛。
紐約作家:紐約的作家不像南方作家那樣具有某種共同的心理因素。人們把他們歸在一起,是因為他們都為紐約的幾家雜志(《黨派評論》、《紐約書評》與《紐約人》)寫作,這幾家雜志上發表的評論與小說往往對美國文學的時尚產生影響。利·特里林(1905~1975)與瑪·麥卡錫(1912~)是很有見地的評論家,約翰·契弗(1912~)與厄普代克(1932~2009)的小說用含有詩意又帶有嘲諷的細膩的筆觸探索大城市郊區居民的心理和意識,為東北部的中產階級描繪了一幅幅工筆精緻的風俗畫。
個性化的詩歌:這個時期,美國陸續出現了不少詩歌派別,如「垮掉派」、「黑山派」、「紐約派」、「具體派」、「自白派」和「新超
馬克思主義現實主義派」。這些派別各有主張,但其共同點是企圖擺脫艾略特的「非個性化」的影響。新一代的詩人直抒胸臆,突出個人因素,具有一種「現時性」。他們強調美國特色,不再視倫敦為英語詩歌中心;他們干預政治,不再以超然物外而自傲;他們反對權力機構,蔑視傳統規約,他們的詩歌描寫吸毒、性愛(包括同性愛)、精神分裂與對自殺的眷戀。這一切,可以看作對西方機械化、標准化、非人性化的社會的一種反叛。
理論與批評:戰後,「新批評派」的勢力逐漸衰落。到了60年代,隨著各種激進運動的此起彼落,加上歐洲傳來「新左派」的思潮,學術界重新研究馬克思主義,又出現把馬克思主義與弗洛伊德心理學融合的理論主張。同時,結構主義的理論也開始在學術界流行。
這個時期里,文學家傳記這種樣式比較繁榮,出現了許多詳盡的評傳,較有代表性的是5卷本的《亨利·詹姆斯傳》 (1953~1972),作者是里·艾迪爾(1907~)。

㈤ 二戰後,美國黑人文學的繁榮和發展

始於1964年的黑人文藝運動是美國黑人歷史上一次新的文藝復興,是美國黑色權利運動(Black Power Movement)的具體體現,其規模和影響超過了20年代的「哈萊姆文藝復興」。這一運動旨在改變黑人在美國的處境和地位,黑人文學藝術家旨在改變黑人在文學藝術中的形象,反映60年代黑人的新精神。由於黑人作家心目中的讀者主要是黑人,因此他們更加刻意開拓種族的文化、歷史和群體傳統。與此相應的是,這一時期的黑人文學批評也主張「廣泛的藝術標准和種族融合的詩學,拋棄了源於白人文化的統一的批評標准能夠適於闡述和評價黑人文藝的概念」(註:程錫麟《一種新崛起的理論批評:美國黑人美學》,《外國文學》,1993年第6期。)。他們強調黑人文學藝術的獨特性,即「黑人性」(Blackness);強調黑人文化的靈魂和傳統,尋求黑人文化的自主性,力圖建立創作和批評黑人文學藝術的獨特模式,從而建立一種黑人美學。作為黑人美學中心范疇的「黑人性」即黑人種族意識,成為衡量美國黑人文學的本體論。黑人美學批評家堅持認為任何文學批評都反映了一種特定的文化標准,不帶有普遍性,因此在黑人審美標准中強調「黑人性」是至關重要的。
黑人美學提供了建立一個自主和連貫的黑人文學批評話語的可能性,黑人文學批評話語力圖探詢的是美國黑人文化的根源、主題、結構、術語和象徵符號。阿米里·巴拉卡(Amiri Baraka)認為,民族主義理想是恢復在歐洲殖民時期一度失落的非洲文化的關鍵,提出了「黑色是美的」口號,並號召黑人作家以文學藝術為中介來表現這一美學原則,從社會和政治價值上來重估黑人文學的意義。他們通過《解放者》、《黑人詩歌月刊》、《黑人文摘》(1970年更名為《黑人世界》)等雜志從精神文化上來引導黑人大眾,讓他們認識到歐洲美學價值觀在文化知識領域所表現出的霸權主義傾向及其對美國黑人文化的負面影響。
這一時期黑人文學批評的一個顯著特點在於批評理論和方法的多樣化:從早期瓊斯的現象學理論到尼爾的神話批評,從富勒的社會批判到亨德森的歷史美學實踐,從蓋爾的道德批評到晚期瓊斯的文化批評等等。1967年,克倫斯·梅傑發表《黑人標准》,此後黑人美學經過霍伊特·富勒(Hoyt W.Fuller)、拉里·尼爾(Larry Neal)、斯蒂芬·亨德森(Stephen Henderson)、艾迪生·蓋爾(Addison Gayle Jr.)等眾多黑人批評家的努力,成為一種令人矚目的理論景觀。1968年,富勒發表了《走向黑人美學》一文,把黑人美學明確地同黑人權利運動聯系起來。為了取得黑人社會內部的團結和力量,黑人民族必須找回並尊崇自己獨特的文化之根,需要一種擺脫了白人種族主義文化價值觀念影響的「神秘的黑人性」。1968年,尼爾發表了著名的論文《黑人文藝運動》,評論了黑人藝術家脫離白人主流藝術模式和開拓以非洲文化傳統為基礎的創作模式的種種嘗試,試圖把正在興起的黑人美學置於一種儀式的藝術理論中。他認為,真正黑人藝術的源泉是社區音樂和口頭民間故事,新的藝術必須轉向這些源泉,以成為當代黑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註:程錫麟《一種新崛起的理論批評:美國黑人美學》,《外國文學》,1993年第6期。)。
亨德森和蓋爾是黑人美學學派的兩位主將。亨德森不相信存在著「美」的普遍形式,一切美的形式在文化上

㈥ 美國黑人文學,為什麼會成為澳洲土著作家的榜樣

美國黑人文學與澳洲土著文學的產生都是有著相似的背景以及人們在生活中所受的待遇都是相似的,所以能夠產生一種心理的上的共鳴,而且由於美國黑人文學發展更加成熟是澳洲土著學者學習的榜樣。美國黑人文學大多都是以美國早期社會中對於黑人的排斥和接受的現狀作為主題來編寫的故事,來引發學者探討美國黑人和黑人文化目前的處境以及找尋它們之間互相平衡的一個出路。三、美國黑人文學影響土著學者的文學靈感、

美國黑人文學因為澳洲土著人之間的文學思想有很多相似的部分,間接有著心理上的契合,他們影響著當代土著人的文學感悟力,使其達到思想上的一致。但是他們在文學創作上,對於黑人文學有吸收也有反對,吸收的敢於斗爭的精神,反對的是部分美國黑人文學在文字上或多或少的體現著資本主義的思想,是不值得提倡的。

㈦ 黑人文學為什麼可以成為第一流文學的水平

作者多數是已經獲得自由的黑人,傾吐黑人奴隸的苦難,控訴蓄奴制的罪惡。南北戰爭前後,以道格拉斯為首的黑人作家提出廢除蓄奴制、爭取黑人人權的要求。黑人文學的戰斗性增強。之後,黑人文學在藝術上更為成熟,拉爾夫·埃利遜的小說《隱形人》和鮑德溫的散文,均已達到第一流文學的水平。

㈧ 美國文學簡史的介紹

美國文學簡史記錄了美國人民不斷探索、向西拓展、追求幸福的歷程,藝術地再現了美國200多年的發展歷史,並在不同時期以不同的表現形式表現出來:早期浪漫主義文學佔主導地位,內戰後現實主義文學主宰文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迷惘的一代」文學盛行一時,近年來少數民族文學則異軍突起。
早期浪漫主義文學
真正意義上的文學作品的出現始於十九世紀初期。獨立戰爭勝利後,知識界的精英們常常為美國歷史短暫而感到困惑。被譽為美國浪漫主義文學奠基人的華盛頓·歐文1809年編寫的《紐約外史》一書解決了這一問題。該書中描述的人物——父親克勒克波克先生,成為美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神話英雄。歐文在《瑞普·凡·溫克爾》和《睡谷的傳說》中,講述了美國過去的許多傳奇故事,塑造了眾多令人難以忘懷的人物形象。在旅歐札記和哥倫布的傳說及歷史傳奇故事集《阿爾罕伯拉》等著作中,歐文曾經深情地指出:美國作家既要保持愛國者的身份,也不能局限於僅僅取材於美國本土。
歐文的《草原漫遊記》顯示出他對開創西部文學的興趣。而這正是他的紐約同行詹姆士·費尼莫·庫珀的文學創作領域。庫珀的小說《間諜》描寫了獨立革命期間發生在紐約的一個激動人心的間諜活動故事,但庫珀直到出版《拓荒者》之後,才正式以作家身份從事創作。《拓荒者》是組成《皮襪子故事集》的五部浪漫主義作品的第一部。庫珀的構思技巧超越了歐文,他在《拓荒者》中描寫了傳說中的森林獵手——納蒂·班波。班波後來成為美國小說及電影中所有英雄的森林巡邏員、獵熊者及牛仔的先驅。《最後一個莫希幹人》、《草原》、《探路者》和《殺鹿的人》跟蹤追述了班波的前後經歷——從最初的熱血漢子一直到老死在西部平原。《皮襪子故事集》調整了自然與文明的價值沖突——披露出文明的匱乏。庫珀在其他作品中,如《美國的民主主義者》,以更為直截了當的方式繼續審視著美國文明。
十九世紀上半期,美國的領土不斷向西擴展,然而在東北部各州即「新英格蘭」地區,早期清教徒的說教依然具有極強的影響力,作家們的寫作風格依然未能擺脫對英國文學的模仿。為了追求思想深度,表達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的精神世界,「新英格蘭」地區的作家們建立了「布魯克農庄」和「花果園地」兩個文學公社,組成了所謂的「超驗主義俱樂部」,謀求擺脫英國文學對美國文學的影響。拉爾夫· 沃爾多·愛默生是這一時期最有影響的作家。1836年,愛默生發表了一部震聾發饋的著作《論自然》。他在這部作品中指出:人們無須依賴傳統宗教,只要潛心研究大自然、回應大自然,即可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一批對新英格蘭地區的環境甚為不滿的知識分子迅速聚集在愛默生周圍,他們接受了愛默生的精神超驗論,被世人稱之為「超驗主義者」。亨利·大衛·梭羅即為愛默生的積極追隨者。
梭羅遵從傳統的美國價值觀念,倡導個人獨立,倡導自己學習,獨立思考,堅信人應該到自然中去尋找生活的真理。為了實現其理想,梭羅退隱沃爾登湖畔的簡陋小屋,與世隔絕,閉門深思,自己幹活,在此度過了兩年僅能維持其基本生存的簡朴生活。1854年梭羅發表的《沃爾登,或林中生活》一書,真實地記錄了梭羅這兩年的生活經歷。幾乎沒有人象梭羅那樣,對貼近大自然的生活描寫得如此令人神往。梭羅許多關於個人在社會中所起作用的觀點,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個人良心的支配應高於社會的要求。時至今日,這些觀點依然使人耳目一新。
1837年,新英格蘭地區的一位名叫納撒尼爾·霍桑的年輕作家,發表了一卷本的故事集《重述的故事》,這些故事富於象徵表現手法,充滿怪誕事件。霍桑對超驗主義者的觀點持有異議,對傳統的新英格蘭地區的生活觀點持批判態度,他的小說富於羅曼蒂克式的想像。霍桑認為,小說創作未必必須紮根於現實生活,而應該探求諸如罪孽、傲慢、激情表達等道德領域。
霍桑的作品對與其莫逆之交的美國另一位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於種種原因,梅爾維爾的富爸爸陷入破產,因此他干過許多工作,後來於1839年到一艘海輪上當差,開始了一系列的海上航行。幾年後,梅爾維爾依據自己在公海上的冒險經歷和在異國港口的所見所聞為素材,創作出了數部膾炙人口、深受讀者歡迎的文學作品。然而,梅爾維爾並不滿足,他希望以霍桑為榜樣,寫出更多的嚴肅文學作品,並著手撰寫主要涉及政治和宗教的文學作品,但廣大讀者對這些題材的作品並不感興趣。在其後的歲月里,梅爾維爾除了寫了一些詩歌之外,鮮有其它作品問世。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在世時那些不被人們接受的書正是今天最被人們推崇的作品。1852年問世的《白鯨》,講述的不僅是追捕一條漏網鯨魚的故事,它揭示了人的命運以及自然與邪惡的沖突,謳歌了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持久奮斗精神。這部作品被公認為美國文學史上的一部傑作。
當新英格蘭地區知識界的人士在陳述自己文學藝術的觀點,闡釋個人的生活態度時,其它地區的作家們則將精力集中於人類對生活的想像,集中於人們對生活的激情。埃德加·愛倫·坡創作的詩歌不但具有超凡的意象,且頗具音樂感,他的詩歌作品使其與歐洲浪漫主義詩人齊名,小說代表作品有《紅色死亡假面舞會》、《尼舍爾廈的倒塌》等。這些小說的特點是神秘怪誕,充滿恐怖,懸念疊出。
經過眾多作家多年的努力,美國文學在世界文壇上建立了自己的地位。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文壇上真正代表美國的聲音出現了。這支聲音熱情歌頌勤勞勇敢的美國人民,熱情歌頌絢麗多姿的美國風光,熱情歌頌民主自由的美國政體。這支聲音的代表人物就是瓦爾特·惠特曼。1855年,惠特曼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草葉集》出版。這部詩集採取自由流動的詩體形式和不規則的長短句,熱情奔放地歌頌美國和美國人民,使讀者受到強烈震撼。惠特曼大膽突破了傳統的創作形式,以便有更大的空間來表現美國精神。
與惠特曼同時代的另一位女詩人艾米莉·狄更生,生前鮮為人知,死後則名聲大震。艾米莉·狄更生在麻薩諸塞州阿姆赫斯特郊外父母的庄園里度過了自己平靜而孤獨的一生。她一生中留下1500多首詩歌,但生前只有2首詩被朋友從信件中抄錄發表。她寫作的詩歌精巧細膩,不落俗套,著意探討人的內心世界;她的想像力使她插上了幻想的翅膀,詩中隨處可見想像中遙遠的異國他鄉的名字。另一方面,她詩化了近在咫尺的事物——餐廳架子上打碎的盤子或花園里蜜蜂的嗡嗡叫聲。她迷戀生活,卻對死亡有點傾心。她創作的1500首詩中,600多首與死亡相關。她的絕大部分詩歌短小精悍,極少超過12行或15行,但她卻將一種奇特力量的情感沖動訴諸於這狹小的詩行空間。
同一時期,伴隨著廢奴運動的高漲,美國文壇上興起了廢奴主義文學。美國第一部廢奴小說是作家理查德·希爾德雷斯於1836年發表的《奴隸》。廢奴文學影響最大的當屬女作家哈立特·比徹·斯托夫人於1852年發表的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該書具有傷感和情節劇的特點,把黑人奴隸描繪成飽受苦難的值得同情的人物,並把西蒙·拉格瑞刻畫成一個殘酷的奴隸主形象。由於這本暢銷書的出版,南方奴隸制問題成為美國政治生活中的焦點問題,南方奴隸主們為了保持自己以奴隸勞動為基礎實行種植園經濟的生活方式,決定脫離聯邦,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此舉導致了美國內戰(1861-1865)的爆發,迫使北方使用武力維持國家的統一。內戰以南方的徹底失敗而告終,奴隸制度隨之也在美國廢除。《湯姆叔叔的小屋》對當時的美國社會影響如此之大,以致阿伯拉罕·林肯稱斯托夫人是發動南北戰爭的小婦人。
二戰以後
50年代在「冷戰」、麥卡錫主義和朝鮮戰爭的背景下,文壇趨於沉寂;70年代,經過越南戰爭、民權運動、學生運動、女權運動、水門案件,文壇活躍起來,出現了一批愛思索的作家。在他們眼裡,美國的社會變得十分復雜,價值觀念混亂。他們普遍感到不知怎樣解釋這樣的現實,於是便通過怪誕、幻想、誇張的方式,再現生活中的混亂、恐怖和瘋狂。他們表現的是沒有目標與方向的夢境世界他們講的是支離破碎的故事,寫的是「反英雄」、甚至是不完整的形象。這個時期,文學作品中對性愛(包括同性愛)的描寫也更為;露骨。
戰爭文學 戰後出現的第一股文學浪潮是戰爭小說。其中較好的是梅勒的《裸者和死者》和詹姆斯·瓊斯的《從這里到永恆》。
「怯懦的十年」:50年代,右翼保守勢力向30年代激進主義傳統進攻,許多人由關心社會進步轉而關心個人的私利。這10年被稱為「怯懦的十年」或「沉寂的十年」。這期間,出現了一些作品,將資產階級描繪成正面人物,鼓吹服從權威,如《穿灰法蘭絨衣服的人》。這類作品企圖維護既定價值標准和現存社會秩序,很快就失去了影響。另一方面,阿瑟·米勒等作家抵制麥卡錫主義,繼續用作品抨擊社會的不正義。
「垮掉的一代」:50年代沉悶的政治空氣使許多青年感到窒息,他們吸毒、群居,以頹唐、放縱的生活方式來表示自己的抗議。其中有些人把這種生活與情緒寫入文學作品,這便是「垮掉的一代」文學。這種文學發展到60年代後,在國內民主運動高漲的背景下,增加了一些政治色彩。但是對他們中許多人來說,東方宗教與東方哲學更具有吸引力。「垮掉的一代」在詩歌創作方面較有生氣,並恢復了美國詩歌朗誦的傳統。
「黑色幽默」: 進入60年代之後,人們對生活中的「非理性」和「異化」現象,有了更深切的體會。有些作家在作品中,用誇張、超現實的手法,將歡樂與痛苦、可笑與可怖、柔情與殘酷、荒唐古怪與一本正經揉和在一起,使讀者哭笑不得,感到不安,從而對生活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作者對世界前景的看法往往是悲觀的。這就是「黑色幽默」文學,代表作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1961)等。有人將阿爾比的作品也列入「黑色幽默」派中。阿爾比是美國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人物。他的喜劇並沒有什麼滑稽、幽默的成分,但是在使讀者感到不安這一點上與「黑色幽默」一致。這說明荒誕派戲劇與「黑色幽默」小說之間存在著血緣關系。
「非虛構小說」: 60、70年代,出現了「新新聞報道」或「非虛構小說」這一種新的文學樣式。有些作家認為現實生活的離奇已經超過了作家的想像力,與其虛構小說,不如用寫小說的手法來描繪引起社會轟動的事件。這樣的體裁允許報道者描寫事件時摻雜自己的觀察和想像,也可以採用各種象徵手法。這種作品比一般報告文學深人細致,其中也包括作者的觀察與想像,帶有更多的作者個人色彩,藝術感染力較強,例如卡波特的《兇殺》與梅勒的《劊子手之歌》。
猶太人文學:美國當代作家中,猶太裔作家占相當大的比重,猶太人文學幾乎可以視為一種「次文化」或「文化支流」。猶太人文學作品一般都具有古老的歐洲文化與現代的美國文化的雙重色彩,兩種文化的沖突與歸並使猶太人文學增加了復雜性。宗教思想與同胞遭到屠殺使猶太作家產生犯罪感與負疚感,歷史的命運又使他們有流浪感與漂泊感,美國的異化社會也使他們感到找不到歸宿。因此,尋找「自我本質」便成為他們的作品中一個突出的主題。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貝洛的《奧吉·瑪琪歷險記》。實際上,這是猶太民族確立自己的民族地位與民族尊嚴的一種表現。70年代後期,代表西方較新思想體系的貝洛與屬於意第緒文化傳統的辛格(相繼得到諾貝爾獎金,說明猶太人文學在美國文學中的重要性。其他重要的猶太作家還有馬拉默德、羅 斯等。
黑人文學:戰後黑人文學更趨成熟。拉爾夫·埃利遜 的小說《看不見的人》和鮑德溫的散文,均已達到第一流文學的水平。他們對種族不平等的抗議採取了更細膩、更深刻的表達方式。他們希望人們認識到黑人是具有全部人性的人。這個時期里,女詩人關德琳·布魯克斯的詩得到普遍好評;女劇作家洛倫·亨斯伯利的劇本《太陽下的葡萄乾》(1959)首創了黑人戲劇在百老匯上演的記錄。勒魯伊·瓊斯是新一代的黑人詩人,他給自己另外起了一個穆斯林名字,表示他對美國文化的鄙棄。
南方作家:南方文學這個時期仍有發展,老作家福克納、波特、威爾蒂仍有重要作品問世。新作家也不斷涌現,著名的有斯泰倫、奧康諾、麥柯勒斯等。他們不再從歷史的傳奇里尋找題材,而是關心現實生活中南方人精神上的苦悶。坦·威廉斯是戰後享有盛名的南方劇作家,他的《玻璃動物園》等作品通過人物的性變態心理表現生活的不幸與空虛。
紐約作家:紐約的作家不象南方作家那樣具有某種共同的心理因素。人們把他們歸在一起,是因為他們都為紐約的幾家雜志 (《黨派評論》、《紐約書評》與《紐約人》)寫作,這幾家雜志上發表的評論與小說往往對美國文學的時尚產生影響。利·特里林與瑪·麥卡錫是很有見地的評論家,約翰·契弗與厄普代克(的小說用含有詩意又帶有嘲諷的細膩的筆觸探索大城市郊區居民的心理和意識,為東北部的中產階級描繪了一幅幅工筆精緻的風俗畫。
個性化的詩歌: 這個時期,美國陸續出現了不少詩歌派別,這些派別各有主張,但其共同點是企圖擺脫艾略特的「非個性化」的影響。新一代的詩人直抒胸臆,突出個人因素,具有一種「現時性」。他們強調美國特色,不再視倫敦為英語詩歌中心;他們干預政治,不再以超然物外而自傲;他們反對權力機構,蔑視傳統規約,他們的詩歌描寫吸毒、性愛(包括同性愛)、精神分裂與對自殺的眷戀。這一切,可以看作對西方機械化、標准化、非人性化的社會的一種反叛。理論與批評戰後,「新批評派」的勢力逐漸衰落。到了60年代,隨著各種激進運動的此起彼落,加上歐洲傳來「新左派」的思潮,學術界重新研究馬克思主義,又出現把馬克思主義與弗洛伊德心理學融合的理論主張。同時,結構主義的理論也開始在學術界流行。這個時期里,文學家傳記這種樣式比較繁榮,出現了許多詳盡的評傳,較有代表性的是5卷本的《亨利·詹姆斯傳》,作者是里·艾迪爾)。
重農派:美國現代南方作家組成的一個鬆散的文化團體,又稱「逃亡者派」。1915年,一些與田納西州納什維爾鎮范德比爾特大學有關的文化人常常聚會討論文學及哲學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集會曾一度中斷,1919年重又恢復。范德比爾特大學教師、詩人約翰·克羅·蘭塞姆成為這一活動的實際領導者,他的周圍聚集了一批有才華的年輕人,如詩人羅伯特·潘·華倫、阿倫·泰特、唐納德·戴維森以及小說家安德魯·納爾遜·萊特爾、詩人莫里爾·莫爾等。1922至1925年,他們出版了有影響的小型文藝雜志《逃亡者》,「逃亡者派」一詞即由此而來。
「逃亡者」們提倡維護南方傳統的文學地方主義,成為「南方文藝復興」的一文中堅力量。1930年,以「逃亡者派」為主體的12個南方作家,其中有蘭塞姆、華倫、泰特以及詩人約翰·弗萊徹、劇作家斯塔克·揚格等人,撰寫的專題論文集《我要表明我的態度》出版。這部被看作「重農派」宣言的著作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反響。這些文章的主旨都是以南方農業社會為尺度來評價、批判現代美國資本主義社會。此後,阿倫·泰特等人編輯出版了「重農派」的第二部論文集《誰佔有美國?》。
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重農思想對南方知識分子影響極大。這種思想不僅貫穿在蘭塞姆、戴維森、泰特、華倫等人的作品中,在威廉·福克納、卡羅琳·戈登、萊特爾以至尤多拉·韋爾蒂等人的小說中也有鮮明的體現,一時形成了一股很有聲勢的文化潮流,以致有「重農運動」之稱。1935年,華倫與克林斯·布魯克斯共同創辦了《南方評論》,1939年蘭塞姆創辦了《肯庸評論》,這些雜志便成為「重農派」作家重要的活動陣地。美國現代重要的文藝批評流派「新批評派」就是圍繞著這些刊物形成的。「新批評派」中的不少成員也都是「重農派」的核心人物。
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在美國的一個文學流派。它不是一個有組織、有共同綱領的團體。這個名詞源出僑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著海明威等人說:「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這句話作為他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的一句題辭,於是「迷憫的一代」成了一個文學流派的名稱。「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點是厭惡帝國主義戰爭,卻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們大多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在美國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號的蠱惑下,懷著民主的理想,奔赴歐洲戰場。他們目睹人類空前的大屠殺,發現戰爭遠不是他們原來設想的那種英雄的事業,所謂「民主」、「光榮」、「犧牲」都是騙人的東西。他們在戰爭中經歷了種種苦難,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間的反戰情緒。這在他們心靈中留下了無法醫治的創傷。他們的作品反映了這些思想感情。例如,約翰·多斯·帕索斯的《三個士兵》、愛·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間》、威廉·福克納的《士兵的報酬》和《薩托里斯》。厄內斯特。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到歐洲打過仗,負過重傷。海明威當時對待戰爭的態度,象其他反戰作家一樣,只限於厭惡、逃避與詛咒。他對戰後的和平生活也不抱希望,所以在作品中迷惘、悲觀的情緒較為濃厚。「迷惘的一代」不僅指參加過歐洲大戰的作家,也包括沒有參加過戰爭、但對前途感到迷憫和遲疑的20年代作家,例如司各特·菲茨傑拉爾德、托·斯·艾略特和托·馬斯·沃爾夫等。「迷憫的一代」主要繁榮在20年代;30年代以後,他們的創作傾向,包括海明威在內,都有了變化。
黑山派詩歌:美國當代的一個詩歌流派。20世紀50年代初,在馬薩諸塞州黑山學院任教的查·奧爾遜、羅·鄧肯、羅·克里利等人創辦《黑山評論》雜志,提倡與40年代流行的傳統格律體相反的「放射體」詩歌,逐步形成一個流派。奧爾遜的《放射體詩歌》(1950)一文闡述了他們的主要觀點。奧爾遜認為詩是把詩人的「能」傳遞給讀者的東西,因此詩是「能的結構」和「能的放射」;要以順應呼吸的「音樂片語」代替傳統詩律中的節拍;形式只是內容的延伸;一個意念必須直接導向另一個意念,提倡快速寫作。黑山派詩人還倡導詩歌朗誦。他們強調詩歌的自發性和口語化,採用美國口語和埋語,反對艾略特等人精雕細刻、廣征博引的學院派詩風。50年代後期他們與垮掉派詩人合流,引起較大的反響。
垮掉的一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出現的一個文學流派。「垮掉青年」對戰後美國社會現實不滿,又迫於麥卡錫主義的反動政治高壓,便以「脫俗」方式來表示抗議。他們奇裝異服,蔑視傳統觀念,厭棄學業和工作,長期浪跡於底層社會,形成了獨特的社會圈子和處世哲學。50年代初,他們的反叛情緒表現為一股「地下文學」潮流,向保守文化的統治發動沖擊。多數垮掉派文人來自東部。著名的有傑克·凱魯亞克、艾倫·金斯堡、威廉· 巴羅斯、格雷戈里。柯爾索、約翰·克萊倫·霍爾姆斯、塞繆爾·克雷姆和加里·斯奈德等。1950年,凱魯亞克與巴羅斯合寫偵探故事未成,卻各自完成了一部垮掉派小說《小鎮與城市》(1951)和《吸毒者》(1953)。霍爾姆斯從中受到啟發,在小說《走吧》(1952)中更明確地反映紐約「垮掉青年」的生活感受,又在《紐約時報》上鼓吹垮掉派文學,但這種嘗試受到東部學院派勢力的壓抑,他們就往西部尋求同道和發展基地。當時洛杉磯近郊的西威尼斯有個以勞倫斯·李普頓為首的垮掉派組織,他於1955年發表小說《神聖的野蠻人》。在舊金山,以勞倫斯·弗林蓋梯的「城市之光」書店為中心,聚合了一群立志從事「文藝復興」的反學院派詩人,他們的首領即是後來成為「垮掉的一代」理論家的肯尼斯·雷克思羅斯。
1955年夏天,「垮掉文人」和反學院派詩人(包括舊金山詩人和黑山派詩人)在舊金山聯合舉辦詩歌朗誦會,自此之後垮掉派文學作品開始流行。金斯堡在會上朗讀了他那首被譽為「50年代《荒原》」的長詩《嚎叫》。這首詩以怨氣沖天的哀號表達「我這一代精英」的痛苦與自暴自棄,斥責「莫洛克」神統治下的軍事化、商業化的社會。1956年,他的詩集出版,轟動全國。1957年,凱魯亞克的長篇小說《在路上》出版,它描寫垮掉分子在各地流浪的生活,使大批精神苦悶的青年為之神往,奉為「生活教科書」。這兩部作品出版後,《常青評論》、《黑山評論》等雜志連續出版專號,加以推薦。諾曼·梅勒的被稱為美國存在主義宣言的《白種黑人》(1957),以及1960年他在波士頓審訊中為巴羅斯小說所做的辯護,則從理論上論證了「垮掉文學」的意義。商業化宣傳使得美國青年紛紛接受「垮掉」生活方式,從爵士樂、搖擺舞、吸大麻、性放縱直至參撣念佛和「背包革命」(指漫遊旅行),一時成為風氣。
「垮掉派」人生哲學的核心是個人在當代社會中的生存問題。霍爾姆斯和梅勒借用歐洲存在主義觀念,宣揚通過滿足感官慾望來把握自我。斯奈德和雷克思羅斯則吸收佛教禪宗的學說,以虛無主義對抗生存危機。在政治上,他們標榜自己是「沒有目標的反叛者,沒有口號的鼓動者,沒有綱領的革命者」。在藝術上,據雷克思羅斯在《離異:垮掉的一代的藝術》(1957)中宣稱,他們「以全盤否定高雅文化為特點」。凱魯亞克發明的「自發式散文」寫作法和查爾斯·奧爾遜的「放射詩」論,在「垮掉文人」中被廣泛奉行。
由上述藝術觀點支配的「垮掉文學」運動,雖然曇花一現,而且摻雜大量不健康的因素,仍在美國文學史上留下了一定影響。大量「垮掉詩」因具有大眾化和反象徵主義傾向,長期在青年中流傳。在小說方面,凱魯亞克的一組用自發表現法寫成的「路上小說」,除了《在路上》之外,還有《地下人》(1958)、《達摩流浪漢》(1958)、《特莉斯苔薩》(1959)、《孤獨天使》(1959)等。它們的一個特點是繼承了馬克.吐溫的《哈克貝里·費思歷險記》所開創的美國文學中寫流浪生活的傳統,形成了一種為當代其他小說家所仿效的模式,主人公為逃脫污濁的環境而四齣漫遊,尋找自由和歸宿。它們的另一個特點是主人公毫不隱諱地大談自己的境遇和感受,作自我剖析,這種「個人新聞體」手法在印年代得到較大的發展。
巴羅斯對暴行、墮落、吸毒和犯罪等的描寫在「垮掉」作家中首屈一指。他同時又在語言和小說的形式上進行大膽實驗,用「剪裁法」拼湊和改變小說的結構。他的代表作《裸露的午餐》(1959),由於反映了「真正地獄般的」地下生活,引起了一場訴訟和諧爭。以後的作品如《諾瓦快車》(1964)、《柔軟機器》(1966)和《爆炸的火車票》(1967),也採用了真實與夢屬相混合的手法,全面、冷酷地表現作者厭惡社會的冷酷的幽默感,後來有人因此把巴羅斯列入「黑色幽默」小說家行列。
黑色幽默:20世紀60年代美國重要的文學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編了一本短篇小說集,收入12個作家的作品,題名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詞即由此而來。它是60年代美國小說創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進入70年代後,「黑色幽默」的聲勢大減,但不時仍有新作出現,它在美國文學中至今仍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它的主要作家有約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馬斯·平欽、約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魯斯·傑伊·弗里德曼、唐納德·巴賽爾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說家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即「自我」)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因此,有一些評論家把「黑色幽默」稱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們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家對社會問題的觀點。在描寫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傳統,小說的情節缺乏邏輯聯系,常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和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平欽的《萬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說則嘲笑人類的精神危機,如巴斯的《煙草經紀人》和珀迪的《凱柏特·賴特開始了》。
「黑色幽默」作為一種美學形式,屬於喜劇范疇,但又是一種帶有悲劇色彩的變態的喜劇。「黑色幽默」的產生是與60年代美國的動盪不安相聯系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謬可笑的事物和「喜劇性」的矛盾不是作家們憑主觀意志所能創造的,它們是那種社會生活的反映。這種反映雖然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認識價值,作家雖然也抨擊了包括統治階級在內的一切權威,但是他們強調社會環境是難以改變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觀絕望的情緒。
奧尼爾是美國史上的一座豐碑。他卓有成就的戲劇創作,標志著美國民族戲劇的成熟,並使之趕上世界水平。奧尼爾的戲劇師承斯特林堡和易卜生的藝術風格,把傳統的現實主義手法和現代的表現主義技巧結合起來,開掘人類心靈的底層。作者一生最關注的主題,是人在外在壓力下性格的扭曲,乃至人格的分裂過程。作為現代悲劇作家,他的大量心理悲劇既烙下了現代各種心理分析學(尤其是弗洛伊德主義)的印記,又沉重地滲透著古希臘的悲劇意識。1936年,「由於他那體現了傳統悲劇概念的劇作作具有的魅力、真摯和深沉的激情」,奧尼爾獲諾貝爾文學獎。

㈨ 美國黑人文學的題目,答出重謝

「黑人文學」與「白人文學。
「成人文學」與「幼兒文學。'
「男人文學」與「女人文學。
「古人文學」與「今人文學。
「比較文學」與「不比較文學」。
「………………………………
………………………………
「文學」這玩意兒看來這天下不少於一萬個研究科目。是個好玩意,豐水寶地,盛產專業研究人才的地兒。也猶如/一塊剛剛開發的處女地,一座挖不完的寶藏

㈩ 早期的美國黑人 尋根文學作家

19世紀及其以前的時間里,黑人文學較有名的是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假如我是黑人》
《湯姆叔叔的小屋》,又譯作《黑奴籲天錄》或《湯姆大伯的小屋》,故事從一個奴隸主與一個奴隸販子的討價還價中開始。美國肯塔基州的奴隸主謝爾比在股票市場上投機失敗,為了還債,決定把兩個奴隸賣掉。一個是湯姆,他是在謝爾比的種植場出生的,童年時就當伺候主人的小家奴,頗得主人歡心,成年後當上了家奴總管,忠心耿耿,全身心維護主人利益。另一個要賣掉的奴隸是黑白混血種女奴伊麗莎的兒子哈利。伊麗莎不是一個俯首貼耳死心塌地聽主人擺布的奴隸,當她偶然聽到主人要賣掉湯姆和自己的兒子哈利後,就連夜帶著兒子在奴隸販子的追捕下跳下浮冰密布的俄亥俄河,逃到自由州,再往加拿大逃奔。她丈夫喬治·哈里斯是附近種植場的奴隸,也伺機逃跑,與妻子匯合,帶著孩子,歷經艱險,終於在廢奴派組織的幫助下,成功地抵達加拿大。 湯姆卻是另一種遭遇。他知道並支持伊麗莎逃走,但是他自己沒有逃跑。由於他從小就被奴隸主灌輸敬畏上帝、逆來順受、忠順於主人這類的基督教說教,對主人要賣他抵債也沒有怨言,甘願聽從主人擺布。他被轉賣到新奧爾良,成了奴隸販子海利的奴隸。在一次溺水事故中,湯姆救了一個奴隸主的小女兒伊娃的命,孩子的父親聖·克萊從海利手中將湯姆買過來,當了家僕,為主人家趕馬車。湯姆和小女孩建立了感情。不久小女孩突然病死,聖·克萊根據小女兒生前願望,決定將湯姆和其他黑奴解放。可是當還沒有來得及辦妥解放的法律手續時,聖·克萊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人殺死。聖·克萊的妻子沒有解放湯姆和其他黑奴,而是將他們送到黑奴拍賣市場。從此,湯姆落到了一個極端兇殘的"紅河"種植場的奴隸主萊格利手中。萊格利把黑奴當做"會說話的牲口",任意鞭打,橫加私刑。湯姆忍受著這非人的折磨,仍然沒有想到要為自己找一條生路,而是默默地奉行著做一個正直人的原則。這個種植場的兩個女奴為了求生,決定逃跑,她們躲藏起來。萊格利懷疑湯姆幫助她們逃走,把湯姆捆綁起來,鞭打得皮開肉綻,死去活來。但是湯姆最後表現出了他對奴隸主的反抗,什麼都沒有說。在湯姆奄奄一息的時候,他過去的主人、第一次賣掉他的奴隸主謝爾比的兒子喬治·謝爾比趕來贖買湯姆,因為湯姆是小謝爾比兒時的僕人和玩伴,但是湯姆已經無法接受他過去的小主人的遲來的援手,他遍體鱗傷地離開了人世。喬治·謝爾比狠狠地一拳把萊格利打翻在地,就地埋葬了湯姆。回到家鄉肯塔基後,小謝爾比以湯姆大叔的名義解放了他名下的所有黑奴,並對他們說:"你們每次看見湯姆大叔的小屋,就應該聯想起你們的自由。"
《假如我是黑人》的作者世紀是一個白人,他用油彩把全身塗成黑色,而後又離了整個美國南方,把經歷的、看到、聽到的事情寫成了一部日記體小說,即《假如我是黑人》
20世紀黑人文學
黑人文學20年代也有較大發展。在當時文藝界推祟「原始主義」的影響下,紐約的黑人區出現了「哈萊姆文藝復興」。休斯(1902-1967)、卡倫(1903-1946)等都是當時涌現出來的優秀作家。他們的作品在描寫異族情調的同時,發掘了黑人古老傳統,樹立了民族自尊心。到了30年代未,黑人文學的戰斗性進一步增長,出現了理查德·賴特的《土生子》(1940)這樣的優秀作品。
左翼文學與反法西斯文學 1929年,美國出現特大經濟危機,各種社會矛盾急劇尖銳化。工農運動高漲,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擴大。約翰·里德(1887-1920)是左翼文學的創始者。30年代起,左翼作家隊伍迅速擴大,成立了許多左翼文學團體與組織,創辦了各種文學刊物,並在美共領導下舉行了多次會議。在作品方面,左翼作家寫出了一批堅實的作品。在文壇上已確立了地位的名作家,如多斯·帕索斯、斯坦貝克等,在這股思潮的影響下也創作出一 些優秀的社會抗議小說,如《美國》三部曲(1930,1932,1936)和《憤 怒的葡萄》(1939)。30年代後期,國內外形勢發生變化,左翼文學隊伍開始分化。海明威、海爾曼等作家參加了反法西斯斗爭,他們的作品提醒人民要警惕新的威脅。
「南方文藝復興」 20年代,南方開始出現文學團體,創辦了不少刊物。在詩歌、小說創作與文藝批評方面,都出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一些作家先後形成「逃亡者」集團、重農派與「新批評派」,一時頗有影響。最重要的南方作家是威廉·福克納,他的作品 如《聲音與瘋狂》(1929)等,在構築一個獨特的藝術世界、反映南方 精神面貌、刻劃復雜的人物性格與藝術手法的多樣創新上,都很出色。一般認為他是歐美現代派文學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福克納以及其他南方作家大多站在道德、宗教的立場上批判現代資本主義的物質文明。他們的作品裡有許多對罪惡和變態心理的描寫。他們的用意是清除污穢,讓心愛的故鄉變得干凈一些。
此外,1976年小說《根》的發表也值得注意
1976年秋,美國出版了黑人作家亞歷克斯·哈利所寫的一部家史小說《根》。作者自稱他經過十二年的考證研究,追溯到他的六代以上的祖先昆塔·肯特,一個從非洲西海岸被白人奴販子擄到北美當奴隸的黑人,描述了他在非洲的自由人生活,他和他的子孫在美國奴隸制下的苦難歷程,以及這個家族獲得自由後的經歷。這書一出版,就成為燴炙人口的暢銷書。同時,它也引起了截然相反的評價,成為激烈爭論的焦點。因此,關於《根》的問題,是一個帶有高度社會意義和學術性質的事件,值得研究和探討。

閱讀全文

與美國黑人在書面文學方面創造的第一種體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
上海市醫患糾紛預防與調解辦法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