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樂活動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現階段的缺點
幼兒主體地位不明確,幼兒的創造性被壓抑。
教師在設計和實施音樂活動中一直處於主體地位,關注的是「教什麼」以及「結果怎麼樣」,幼兒就成了教學活動中的表演工具,被動而機械地接受一切,教師的「主導」變成了「主宰」。在整個音樂活動過程教師都大包大攬,幼兒難以有發揮餘地,幼兒的積極性、創造性被壓抑了。
所以教師轉變教育觀念,重新確定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真正成為一個主觀能動的主人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音樂活動中應更多地為幼兒提供創造性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力求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自己探索學習,並在老師的指導下更好、更快地提高。
2. 如何培養幼兒的藝術創造力
為什麼要培養幼兒的藝術創造力呢?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想像力遠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並且是知識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因素,愛因斯坦正因為有著無窮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才能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巴特爾也說:「現實中,一點創造力都沒有的兒童是根本不存在的」。 生活中,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沒有限制的,關鍵在於育人者如何看待幼兒的創造力。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藝術創造的過程。唱好一首歌,說好一句話或者畫好一幅畫對孩子來說就是藝術創造。正如日本教育家木村文一所說:「如果孩子的興趣和熱情得以順利發展,就會成為天才。」這也說明了想像力是邁向成功的翅膀,沒有豐富的想像就不會有創造,也不會有科技進步,不會有牛頓定律、不會有相對論。美國心理學家布盧姆指出:如果把人在17歲所達到的正常智力水平看作100%,那麼,從出生到4歲就獲得50%的智力,從4歲到8歲又能獲得30%的智力,而剩下的20%則可能在8歲到17歲這個年齡階段獲得。這說明早期教育對於人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我們盡可能早地對孩子進行積極的藝術創造教育,孩子長大後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傑出的人。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進入了高科技時代。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們具有創造意識,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正因為如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時時培養幼兒的 創造力,特別是利用幼兒喜歡的藝術活動,如音樂、畫畫、故事等活動更好地啟發孩子,使他們思維活躍、想像豐富、富有創造力。 一、營造良好的氛圍,鼓勵幼兒大膽創造 音樂是幼兒歡樂的源泉,孩子能把它轉化為自己的創造力。所以我們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創造性因素,對於幼兒的一點一滴的創造性活動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並及時抓住時機引導他們發展下去,充分發展幼兒的創造力。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為幼兒們創設一種寬松、自由、民主的氣氛,讓他們能夠自由思索,大膽想像、主動實踐,才能萌發最大多數幼兒的創造力,並使最大多數幼兒的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音樂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形式。只要我們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游戲時間,選擇適合幼兒的音樂材料與活動,讓幼兒情不自禁地投入到音樂的角色中,在音樂的熏陶下隨心所欲、無拘無束地欣賞音樂、理解音樂,創編歌曲和動作。在充分滿足幼兒好奇心與興趣需要的同時,促進其積極性、能動性、創造性的發展。孩子在演唱歌曲的時候,經常搞不清而串了歌詞。這時候可通過啟發幼兒創編動作來幫他們記憶歌詞,表達情感。如歌曲《種瓜》:我在牆根下/種了一個瓜/天天來澆水/天天來看它/發了芽/開了花/結了個大西瓜/大西瓜呀大西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這首歌曲的歌詞具體生動並完整地講述了我是怎樣種瓜的。我充分利用歌詞,讓幼兒想像我當時種瓜的心情,自由創編動作來表現。我還鼓勵幼兒大膽地創設情景,幾個人合作表演。這樣的活動中,孩子是快樂的、自由的,不受拘束的,他們創造的激情同樣也是高漲的。通過這樣邊唱邊表演的活動,孩子們既不會忘記歌詞,又便於表達歌曲的情緒,還有利於幼兒音樂創造力的培養。 有些音樂的旋律帶有明顯的感染力,孩子往往在欣賞的過程中就能被音樂的氣氛感染,並粗淺地理解到音樂所表現的內容。例如《獅王進行曲》的音樂,在節奏、音高、結構和樂句的安排上,都表現出明顯的藝術形象。如趾高氣揚的獅子王,整齊有序的樂隊,輕巧的小兔子等等。因此,可以讓幼兒在傾聽熟悉音樂的基礎上,利用明顯的藝術形象讓幼兒創編一個完整的故事。了解音樂的象徵意義,正確理解作品的內容,並用動作節奏等音樂手段創造性的表現音樂。有的音樂的情節帶有明顯的感染力。幼兒往往被音樂的情節所吸引,並且在情節中創造性地表現其內容。例如音樂游戲「小兔乖乖」中,由幼兒扮演大灰狼、小兔子以及兔媽媽。在音樂情節及環境氣氛的渲染下,幼兒被歌曲中大灰狼那種兇狠的樣子、聲音及小兔子沉著的表現並與大灰狼鬥智斗勇的游戲情節所吸引。在老師的鼓勵下紛紛參與游戲、扮演角色。隨著音樂的變化『幼兒自由地創編出各種動作表情,使幼兒的創造力得以充分發揮。 二、適時提供話題,讓幼兒插上想像的翅膀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音樂和游戲一樣是兒童童年不可缺少的。德國詩人歌德,從兩歲開始,媽媽每天將故事講到關鍵處就讓歌德給故事編結尾。歌德媽媽的這一教育形式,對歌德以後從事文學創作起了很大的作用。「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運用「續編」「創編」的方法可以激發幼兒對想像的興趣,積極互動地進入想像的空間。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想像是無邊無際的,思緒是來去無蹤的。很多時候他們是不滿意故事的結尾或一些詩歌的內容的,也不完全認同我們的想法。在故事和詩歌文學中,我嘗試對幼兒進行創造性的教學。如我在教詩歌《梳子》的時候,讓幼兒認真的理解詩歌的內容,大膽的想像,創編出這樣的詩句:抹布是玻璃的梳子,梳著玻璃的頭發;拖把是地板的梳子,梳著地板的頭發;白雲是天空的梳子,梳著天空的頭發;小魚是小溪的梳子,梳著小溪的頭發……幼兒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他們無窮的想像創編了許多精彩的詩句來。還有我在上《小花貓的鈴鐺》的時候,孩子們根據畫面提供的線索認真觀察,大膽想像,創造出這樣的情節:當主人給小花貓戴上鈴鐺後,小花貓很神氣,走起路來也把脖子伸得直直的,胸挺得高高的,到朋友們面前到處炫耀自己……在創編的過程中,有的幼兒就提出疑問:小花貓戴上鈴鐺,鈴鐺發出聲音後肯定抓不到老鼠,那它的主人還會喜歡它嗎?它還會像現在一樣神氣嗎?孩子們經過激烈的討論後又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編開了。在創編、否定、再否定、直到肯定的過程中,孩子們充分張開想像的翅膀進行大膽的藝術創造。慢慢地我又適當地讓幼兒給有懸念的故事進行創編,讓他們進行更大膽、更廣闊的藝術創造。我在活動中盡可能地多提供給幼兒想像的空間,讓孩子們盡情享受想像的快樂,從而激起他們的奇思妙想,發掘他們的創造力。 三、挖掘各種材料,提供幼兒創造的廣闊空間 藝術有它的不隨意性,也有它的隨意性。只要有藝術的效果,就不必拘泥於它的工具、材料及形式。因此,我在活動中為孩子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材料,如毛線、各種紙、布條、空瓶子、木板、各種瓜子殼、雞蛋殼、吸管、樹葉、樹枝、棉花、顏料、墨汁、水粉等等。讓幼兒自由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材料去進行操作、創造。如在紙上拼貼布條、布塊。開始,當孩子們把布條或布塊隨意進行擺放時,我就鼓勵他們充分發揮想像,「這像什麼?」房子、電冰箱、餅干、馬路、樹干、小狗、裙子、椅子、汽車……當孩子們海闊天空地進行想像時,我們要持肯定的態度。積極鼓勵每個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激發每一位幼兒的想像的慾望,讓他們從單一到復雜,不斷地創新。 事實也證明,孩子們在玩廢舊物品時,總是非常地投入,他們的創作空間也更廣闊。也可以利用各種環境布置,讓幼兒在各種環境布置的過程中充分地發揮想像,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想法。如利用各種布條拼貼圖畫;在紙上撒點水粉或墨汁進行吹畫;用樹枝在沙子里畫畫、寫作、壘城堡;在木板、雞蛋殼上進行創作……這些東西都是每位幼兒百玩不厭且極富創造性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每位幼兒不在乎自己所創作的東西有多麼的形象,多麼的逼真,他們只在乎這些東西能表達自己的想法,能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活動中能把自己的想法充分的表達出來就行了。還有如利用散文欣賞
3. 如何在歌唱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歌唱教學在幼兒音樂教育中佔主要地位。多年以來,幼兒園集體歌唱教學的方法就是教師示範,幼兒模仿,片面重視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幼兒的所感所想,幼兒只是被動機械地唱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藝術活動的目標是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豐富審美經驗,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和技能的傳授。 那麼,如何在歌唱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呢?我們作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 鼓勵幼兒創編歌詞,即興演唱 在歌唱活動中,我們嘗試讓孩子給熟悉的歌曲增編新的歌詞或改編部分歌詞,並能根據原調唱出。對於不同水平的幼兒要求也不同。 在小班的歌詞創編活動中,我們只要求幼兒用少數的替換詞來取代原歌詞中的相應詞彙,以減輕幼兒語言表達的負擔。如歌曲《大貓小貓》活動中,我們運用了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創編活動。1、幼兒在認識貓的前提下,先學會唱新歌並嘗試用不同的力度演唱關於大貓小貓的歌詞。2、學慣用其它不同的動物形象創編歌詞,如大狗小狗。3、學慣用兩種大小不同的動物形象創編歌詞,如老虎、老鼠等。在活動中,我們多採用一人想出相應的詞句,則集體一起唱出的方法,以減輕幼兒情緒方面的負擔。 在中班的歌詞創編活動中,為了確保在進行音樂活動時能有更多的創造氣氛和音樂審美氣氛,我們有時會在語言、科學等相關教育過程中,順帶進行一些必要的知識經驗和語言組織技能方面的准備。如歌曲《我有小手》、《走路》、《理發店》等等,我們事先讓幼兒認識手,知道手的用途;了解動物怎樣走;認識理發店等,讓幼兒具有一定的知識經驗,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然後再進行歌曲的創編。如《我有小手》中,教師問:「我們的手除了可以拍,還可以做什麼事呢?」小朋友們馬上就說:「我有小手我敲敲敲;我有小手我搓搓搓;我有小手我彈彈彈」等。幼兒不僅能把編的動詞講出來、唱出來,而且還可以一邊默唱一邊做相應的動作。 在大班歌詞創編活動中,要求又要比中班稍難。如《胡說歌》,教師在引導幼兒動腦筋編一些違反正常生活現象的滑稽事件的唱詞時,幼兒想出了很多很多。如「你把襪子穿在鼻子上嗎」;「你把襪子穿在小手上嗎」等等。除此之外,教師還引導幼兒創編襯詞來代替一、二、五句末的拍手動作。幼兒想出了「嘰嘰」、「噓噓」、「喵喵」等多種象聲詞。教師還啟發幼兒想出各種滑稽有趣的動作來替代有聲的襯詞。如在一、二、五句末拉兩下耳朵、眨兩次眼睛、摸兩次鼻子等等。 通過讓幼兒增編、改編歌詞,幼兒體驗到了自主探索和創造性參與的快樂,培養了創造能力。 二、鼓勵幼兒創編伴隨歌曲的身體動作 讓幼兒為歌曲創編動作,一方面可以激發他們歌唱的興趣,另一方面又可以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如《聽》這首歌,幼兒唱了幾遍後興趣就不大了。教師就對幼兒說:「你不僅可以用嘴巴唱,還可以用你的身體來唱。」幼兒的積極性馬上調動起來了。有的幼兒邊唱邊高舉雙手左右擺動,有的幼兒邊唱邊旋轉身體,就好象風兒真的吹來似的。如歌曲《小海軍》,它是幼兒十分喜愛的一首歌,特別是一些男孩子,很快就學會演唱了。當唱到「敵人膽敢來侵犯」時,他們一手叉腰,一手握起了小拳頭,一幅憤怒的表情。當唱到「打得他呀海底沉」時,整隻手有力地指向地面,就象真的把敵人的船隻打到了海底。 在創編活動中,我們不規定幼兒按照統一的模式來做,重要的是讓幼兒自主地去感受,去表現,學習過程的體驗。當孩子們富有個性的理解以及創造性的表現方式被教師肯定時,你們體驗到了被尊重的感覺,滿足了自我表現的需要。這種正面的情緒會激勵幼兒更加熱愛音樂。 三、與幼兒共同探討演唱的多種形式 有的歌曲中,兩段歌詞表達了完全不同的思想感情,如《小樹葉》、《小熊過橋》等。在《小熊過橋》中,我們一邊讓幼兒傾聽音樂一邊出示相關圖片,讓他們有豐富的體驗。幼兒感受到了第一段小熊在搖晃的竹橋上行走時緊張害怕的心情及第二段小熊經過媽媽的鼓勵勇敢地過了橋後快樂的心情。幼兒在唱這首歌曲時,都能較自然地把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准確地表達出來。 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在歌唱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是行之有效的。它培養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激發了幼兒的音樂靈感,讓幼兒在愉快的情緒和積極的心理狀態下保持探索的興趣和創造的熱情,幼兒的創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 音樂活動對幼兒的重要性
一、音樂教育能夠增進幼兒身體健康
唱歌能使肺臟、發聲器官進行活動。律動、舞蹈、音樂游戲等能使幼兒的身體得到鍛煉,動作更加協調。但更重要的是音樂活動能給幼兒帶來愉快情緒。愉快的情緒能使血液中增加一種有利於健康的化學物質。優美的音樂能提高幼兒神經細胞的興奮性,促進血液循環,加強新陳代謝,增進幼兒身體健康。
二、音樂教育能夠發展幼兒的聽覺能力和記憶能力
幼兒學習音樂,首先是靠他的聽覺獲得信息,然後在多次視聽中學會欣賞音樂,感受音樂,表達音樂。幼兒靠聽覺不斷的學習,並記憶來鞏固,這樣幼兒的聽覺能力便得到加強與提高。在此過程中,只有幼兒在記住歌詞、旋律、舞蹈動作的前提下,才能更快更好地學會唱歌、跳舞,使幼兒的記憶力得到不斷發展。
三、音樂教育能夠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
音樂能夠促進幼兒想像力的發展。幼兒時期是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時期,是由再造想像逐步自創造想像發展的時期。幼兒在進行內容豐富的音樂活動中,運用想像進行創造。如:一段活潑的旋律,幼兒可以想像成小鹿在奔跑,小兔蹦蹦跳等,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創造性的想像自己快樂玩耍的歡快情境。
四、音樂教育能夠發展幼兒的語音能力
音樂和語言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音樂教學不僅是培養幼兒的音樂素質,而且能全面促進幼兒身心和協發展。一首活潑、動聽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好的兒歌、詩歌、散文;一首優美、詼諧的樂曲都好象在講述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語言在音樂教育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言是開展音樂教育的重要保證。我們在進行音樂教育活動時,首先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在幼兒聽完一首歌曲或樂曲後,教師應及時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和對作品的理解。這樣既增強了幼兒的表達能力,也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能力。其次,在進行音樂教學活動時,要把握好尺度,正確處理好音樂與語言的關系。如在新授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時,先和幼兒玩一個語言游戲,讓幼兒扮演小烏鴉,教師扮成烏鴉媽媽,布置游戲場景,讓幼兒邊玩游戲,邊說一說自己在游戲里是如何愛媽媽的,玩的次數要恰到好處才能夠得到滿意的效果。再次,要努力將發展語言能力有機地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做到有機結合,給幼兒創造了一個想像的空間和說話的語境,幼兒可憑借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編出自己喜歡的小故事。這使幼兒享受到自我表現的樂趣,同時也發展了幼兒的語言。
五、音樂教育可以開拓幼兒知識面
幼兒歌曲源於幼兒生活,反映幼兒生活。引導幼兒了解與歌曲相關的知識,結合歌曲內容培養動手動腦能力,不僅有助於對歌曲內容、情緒的理解與感受,提高歌唱的興趣和表現力,還能拓寬幼兒的知識面。
六、音樂是幼兒園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
幼兒對音樂有著天生的熱愛和嚮往。幼兒的生活離不開音樂,他們都有接受音樂的願望和要求。音樂能陶冶幼兒的情感,激活幼兒的思維,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發展幼兒的語言,豐富幼兒的想像,促進幼兒智慧的發展。音樂有調節情緒的作用,能給幼兒的情緒增添積極的動力,使他們精神上得到快樂的滿足。
音樂還有審美功能,能賦予幼兒美的享受,美的音樂可以使幼兒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活動中去。幼兒接受音樂的角度不同,對音樂的理解不同,想像力也不同。聽到相同的音樂,各個幼兒會做出不同的表現,所以音樂教育還能夠培養、訓練孩子們的想像力。
可見,音樂教育在人們的幼兒時期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這個優勢,發揮幼教老師的主動性,通過音樂教育發掘幼兒潛能,體現音樂教育讓幼兒全面發展的科學價值。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不僅只限於音樂活動中,還要滲透於日常生活中,幼兒的生活、游戲、勞動都應有優美的音樂伴隨,美化幼兒的生活和心靈。總之,幼兒時期音樂教育的重點,不是要把每個幼兒都培養成音樂家,而是使其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各方面得到健康發展,形成健全的人格。為幼兒將來適應社會及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5. 如何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喜歡音樂是孩子的天性.新綱要中指出:"給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達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通過學習新綱要使我進一步的認識到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創新的,而不是重復前人所做過的事的人.我們都知道,人的幼年期是生命力最活躍的成長期,也是接受音樂教育的最佳期.那麼,如何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培養,發展幼兒的想像,創造思維能力是我一直以來關注的問題 ,通過幾年來的實踐,研究和嘗試,我培養幼兒創造力和想像力等方面摸索了一些經驗,值此機會,與大家切磋,分享. 幼兒園音樂教學主要包括歌唱,韻律活動,打擊樂,音樂欣賞,音樂游戲五大領域,那麼在這五大領域中採用什麼形式來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呢 (一)發揮想像為歌曲創編新歌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幼兒給熟悉的歌曲增編新的歌詞或改變部分歌詞,這樣幼兒的演唱興趣會大大提高,同時想像,創造能力又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發展.例如:歌曲《胡說歌》圍繞"你把襪子穿在耳朵上嗎 "這樣一句與生活相違背的歌詞,以簡單的旋律展開.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同時,教師鼓勵幼兒自己來創編歌詞,最後編出了"你的手套穿在腳趾上嗎 ""你的褲子穿在胳膊上嗎 "你的鞋子穿在頭頂上嗎 "等等五花八門,荒誕可笑的歌詞,這樣孩子們在歡歌笑語中不知不覺地體會了音樂活動的快樂,還培養了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大班有一首歌曲叫《秋天多麼美》,這首歌曲是我和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歌曲之一,歌曲學完以後,我突發奇想,秋天美,冬天也很美呀!我們何不創編一首《冬天多麼美》,我的想法得到了全體孩子的響應,最後,在全班孩子的努力下,創編出了"冬天雪花輕輕吹,大地蓋上厚呀厚棉被,小朋友,一起堆呀堆雪人,雪人個個胖墩墩" (二)留住旋律,改編歌曲. 最近,經常聽到我們班的孩子在唱《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2002年的第一場雪》等流行歌曲,這些歌曲如果從一名時尚青年口中唱出時沒有人覺得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但若是一名四五歲的小朋友也開始哼唱它時,我們老師和家長不免會有些擔憂和緊張,因為幼兒對流行音樂缺少選擇和辨別能力.針對這些我們我覺得如果我們阻止孩子去唱是不可能的,所以與其去堵,不如去疏,採用留住旋律,改編歌詞的方法是非常可取得.南師大的許卓婭教授,就把孩子們流行歌曲《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改了個面目全非,"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看過來……"成了"對面的兔子看過來,看過來,不要被我的樣子嚇壞,其實我,很可愛……"扮成大灰狼的男孩們邊跳邊唱,向對面由女孩們扮演的兔子發出"邀請",聽到大灰狼如此表白之後,她們迅速還擊:"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來看去你都是個大壞蛋,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做朋友的問題可真難辦……" 就這樣,一首流行歌曲變成了一台饒有興致的兒童音樂劇:《兔子和狼》,孩子們戴著頭飾,完全投入到大灰狼和小白兔的角色之中.結局也改得很巧:流行歌詞中的"愛真奇怪"變成悔過自新的大灰狼終於得到了小白兔的原諒,"你真可愛!"從此被接納成為兔子們的好朋友. 改編,而不是一味拒絕.在流行歌曲大行其道,少兒歌曲創作態勢日益衰微的今天,這種改頭換面不能不說是討巧之舉.流行歌曲對孩子來說未必是洪水猛獸,其實有太多資源可以利用.但可惜的是,目前我們在這方面動的腦筋實在是太少了. (三)為樂曲,歌曲編配動作 邊唱邊表演是幼兒喜愛的一種音樂活動形式,它們喜歡用動作來表達情感.如果歌曲或樂曲是具體的,並易於動作表現的話,應盡量引導幼兒自編動作表演.例如:在學習《兩只小手》這一歌曲時,要求幼兒自由想像動作來表現歌詞.("兩只小手做兩點,雨點從天空落下來""兩只小手做枕頭……")由於大多數幼兒都是隨意,即興創作的,當然不可能期望他們創作出多麼完美的動作.但畢竟是他們自己展開想像編的,對練習這一系列動作也特別有感情,格外認真.不僅調動了幼兒學習歌曲的積極性,培養了幼兒的動作協調能力,也使幼兒從中得到了創造的源泉. (四)在節奏教學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充分,自由的演奏空間,鼓勵幼兒利用已經有的經驗展開想像,用配器演奏來表現樂曲. 有一次晨間活動,我們放著音樂,耿春雪突然叫住了我,"老師,你聽這個歌曲裡面好像有鋼琴的聲音".她的這句話讓我感覺孩子不僅聽著歌曲的美,同時還夾雜了他們所熟悉的樂器的聲音.孩子的耳朵是靈敏的想像力是豐富的.如:x x .孩子們就會說像汽車的鳴笛聲---笛―笛;x x x 像小朋友走路;xxxx xxxx像小朋友跑步等.當我們在和孩子做節奏互動時,我每打一種節奏,孩子們就能發揮想像,說出它們像什麼:有的說像雨水的滴答聲;有的說像汽車的笛笛聲;有的說像火車的隆隆聲等. 我覺得對幼兒音樂節奏的培養,是貫穿在一日活動中的,通過不同的音樂性質,把音樂貫穿在常規中,培養幼兒的常規意識.如幼兒聽到《准備好了嗎》的音樂就馬上集中;聽到《拍手點頭》就知道跟著音樂有節奏地拍手;聽到《啄木鳥》的音樂就馬上收玩具;聽到抒情的《搖籃曲》就會安靜.孩子對節奏的感受,有時候會出乎大人的意料以外.如在就餐前和起床後是紀律最亂的時候,我會用節奏的變化來集中幼兒和安定幼兒的情緒,我會用鈴鼓拍出一個節奏,幼兒會情不自禁的跟著拍,然後再不斷的變換節奏.孩子們聽到節奏變化了,就會自然而然的豎起小耳朵集中精力來傾聽老師的節奏,並伸出小手來迎合,模仿老師的節奏.這樣聽到的只有整齊的節奏聲,沒有吵鬧聲.這樣的音樂化管理,既訓練了幼兒的聽辨能力,有很好地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培養了幼兒的常規意識.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通過欣賞音樂展開豐富的想像 用線條及色彩表現樂曲 一種色調能表現出一種情緒,而一段樂曲也能體現一種情緒.當兩者結合在一起時,音樂也就出現另一種理解方式.例如在欣賞《森里變奏曲》的時候,先讓孩子們體會樂曲的情緒,然後提問:"歡樂的情緒應當用什麼顏色來表現悲傷的呢 "並適時的啟發孩子,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豐富的想像力,有的回答:"歡快的用紅色,黃色,悲傷的用灰色,藍色等等".除了用色調來體現音樂,還可以啟發幼兒用線條和符號來體現音樂,當樂曲舒緩時,用直線;當樂曲激烈時,用波浪線;當樂曲歡快時,用圓點.這些都是隨著幼兒對樂曲的理解而產生的.如打擊樂《土耳其進行曲》圖譜中表示小鈴的",",表示串鈴的" … "和表示木魚的"?".這些符號對幼兒理解和再現樂曲的特性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提示作用.因此,對樂曲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種再創造,而用顏色和線條來表現音樂,則就是幼兒把音樂具體化,鮮明化. (2)用圖譜表現樂曲. 偉大的作曲家根據故事而創作改編歌劇,這是需要堅實的藝術功底,強烈的創作慾望,以及豐富的想像力及創作能力.作為幼兒,在欣賞音樂的時候如果光聽音樂,會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讓幼兒在欣賞音樂的時候,不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變成小故事,並用他們喜歡的圖譜的形式來表現,孩子們就會很容易的理解了音樂,並對音樂欣賞產生濃厚的興趣.如《獅王進行曲》圖譜中表現獅王出場的由小至大的腳印和表現吼聲的弧形鋸齒;《森林變奏曲》是一首三段體的音樂,我啟發幼兒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把自己想到的變成一段故事,並要求幼兒把音樂用圖譜記錄下來,音樂開始的時候開始,音樂結束的時候結束.孩子們紀錄的非常認真,而且五花八門,思路開闊.張炎雨小朋友是這樣紀錄的:第一樂段小動物們在快活的游戲,用小兔子來表示;第二樂段大灰狼來了,用牙齒來表示;第三樂段大灰狼走了,小兔子又可以游戲了,用太陽表示.所以說,用圖譜來表現音樂,不僅激發了幼兒的創作和想像慾望,又充分理解了音樂.對欣賞難懂的樂曲,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 《綱要》中多次提到:激發情趣,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驗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恢復幼兒的創造天性,歸還幼兒本應享受的愉悅音樂的機會,是音樂活動開發幼兒創造力的重要
6. 在音樂教育中如何培養兒童的創造力決
在音樂教育中培抄養兒童的創造力,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風靡西方國家一個世紀的達爾克羅斯、奧爾夫、柯達伊教學法是國外兒童音樂教育的主要手段。6、7歲以前的孩子在游戲中感受音樂、將聽得見的音樂、跳成舞蹈,畫成圖形,編成故事,扮演故事裡面的人物,通過自己的感受和表達,實現對音樂深層次的理解,在「玩」中把單調、枯燥的音樂理論知識融會貫通,逐點掌握。當這些孩子6、7歲時,會主動要求學習自己喜歡的樂器。所以,培養兒童的創造力需要完整科學的教學體系。美育音樂是綜合了達爾克羅斯、奧爾夫、柯達伊教學法,專為華人兒童創立的兒童音樂體系。注重在音樂學習教育中的創造性是重要特點。
7. 幼兒在律動中的創造力
幼兒園韻律活動中的「創造性」培養 1.創設音樂環境氛圍,建構以音樂為手段的幼兒生活管理模式 改善園內環境,建立一個讓幼兒視覺、聽覺、運動覺等充分參與的音樂環境,園內的整體環境美化,如園內花木扶疏、綠草如茵,建築物場地色彩鮮明,走廊、過道、樓梯都有富有美感的意境及幼兒作品,同時構件以音樂為手段的幼兒生...活管理模式,如:晨間入園音樂:選擇輕松、優美、節奏明快的童謠,如《叮咚叮咚》調整幼兒情緒,使幼兒愉快的入園;晨間活動音樂:選擇節奏鮮明,歡快的歌曲如《王老先生有塊地》或《花之舞》、《頑皮的小紳士》等集體舞音樂,來調整幼兒活動中的情緒,產生參加韻律活動的興趣;午餐音樂:選擇流暢、優美、音量適中的鋼琴曲如《嬉戲曲》;餐後散步音樂:選擇優美舒暢的小號,薩克斯音樂;午睡音樂:選擇柔和、安靜的搖籃曲;起床音樂:選擇琵琶曲如《漁舟唱晚》音量由弱到中強,加速幼兒清醒程度;離園音樂:選擇帶有喜悅性質的廣東音樂或民歌,戲曲等。讓幼兒在這種多方位的可聽、可感、可想的氛圍中,被感染、被熏陶,從而潛移默化地接受音樂的洗禮,產生舞蹈的沖動,激發幼兒的創造潛能。 2.結合幼兒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音樂、選取動作 在進行創造性韻律活動創編前,針對活動教材及幼兒的實際水平,挖掘教材中可以創編有「點」,循序漸進地安排創編的內容和難度,盡量使每一個幼兒都能體驗到創編的樂趣。 (1)音樂選材: 在小班年齡階段,選擇幼兒較熟悉的兒童歌曲或一般性的中國風格音樂。讓幼兒有充分的機會對這些類型的音樂獲得熟悉和喜愛,並進行創編活動,如《這是小兵》、《小鳥飛》;在中班年齡階段,特別是中班的後期階段,有意識逐步加入具有民族個性的不同中國風格的音樂,如古代寓言改編的《狼來了》、《三個和尚》、《扮新娘》等等,使幼兒獲得民族「文化積淀物」,以提高幼兒對不同音樂的感受能力;在大班年齡階段,選擇具有明顯異國風格的音樂以及情緒、刺激適度的少量成人音樂。如:《頑皮的小紳士》、《威尼斯音樂種》、《對面的女孩走過來》等等,獨特、歡快的音樂風格,可以使幼兒產生舞蹈的興趣,並激發創編動作的慾望。 (2)動作設置 小班:在選材上對動作的考慮首先以「一般生活動作」為主,並同時注意逐步增加「律動模仿動作」。另外,簡單的舞蹈動作學習在小班後期也一點一點地進入; 中班:一方面注意提高「一般生活動作」本身的難度,另一方面也進一步提高「律動模仿動作」的比例,同時,一些難度教高的基本舞蹈動作在總體學習內容中的比例也開始逐步提高。 大班:基本舞蹈動作、集體舞已逐步成為韻律活動主要學習內容,而一般生活動作則逐步退居更次要的地位。 3、根據幼兒發展水平的不同,分四階段開展創編活動 第一階段,創編終止造型。要求幼兒在律動的最後一拍或最後一小節,做一個自己最喜歡的造型動作,這種單個造型動作的創編使幼兒積累經驗,而且能激發幼兒的創編興趣。如:《小鳥飛》中小鳥覓食動作,《我是小兵》中小兵投彈的動作等; 第二階段,為樂句或樂段創編動作。選擇律動中的某一樂句或樂段讓幼兒創編,其他樂句,樂段則由教師事先設計好動作或不作具體要求。如:律動《猴子爬樹》、《水族館》等。 第三階段,創編隊形。教師首先教給幼兒各種隊形的編排方法,積累經驗,再根據音樂的不同性質和不同樂段創編與之匹配的隊形。如:集體舞《花兒朵朵》、《喜洋洋》等。 第四階段,根據情節線索與創編相關動作。在創編律動前先以講故事的形式給幼兒提供創編思路,然後引導幼兒根據故事情節創編動作組合,並能用舞蹈圖譜將之記錄下來。如:寓言故事《龜兔賽跑》、《獅王進行曲》等。 這四個階段的創編難度是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逐漸遞增的,幼兒易於達到目標,並積極主動地融入到韻律活動之中。 (一)科學、正確的創造理念,是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前提 1、營造幼兒自由創造的氛圍 首先,消除幼兒的恐懼和不安的心理,產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輕松愉快感。如果提供給幼兒充分自由的活動時間和空間,使他們能夠利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展開想像的翅膀,並能自由地表現出來,就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 其次,鼓勵幼兒去和音樂活動中提供的音樂形象產生有意義的互動,例如:大班律動《泥巴樂》,提供主題音樂,玩泥巴的動作,但是在玩泥巴時,是怎樣捶泥巴、捏泥巴、泥人乾裂了,孩子們又是怎麼辦的。還用泥巴來干什麼的?打泥仗,用腳踩,往臉上塗抹等,這些都給了幼兒有模仿與想像的創編機會,促使幼兒與泥巴產生積極互動。教師在互動中不斷地發現幼兒身上最美好的東西,發展他們,鼓勵他們獨立工作和創造,但是,在活動中有時會出現一定程序的「紊亂」,教師要容忍這些現象,並學會在寬松的氛圍中鼓勵、表揚、支持、肯定、接納和欣賞幼兒的創造表現。 2、注重幼兒的自我表達和表現 每個幼兒都有自我表達和表現的需求。在創造性韻律活動中,幼兒的自我表達和表現得到了較完美的體現,幼兒能聽著音樂自由地動作,表現音樂的變化,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們能長時間地陶醉於這種充滿樂趣的想像之中。如「抬新娘」,通過新娘出嫁的情節,引導幼兒創編抬轎,吹喇叭等動作,他們用皺紋紙當轎子,拿油畫棒長盒子當喇叭,並創編出各種抬轎、吹喇叭的動作,尤其在表現角色的動態上基本上不需要教師的示範,而是通過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得到的,非常生動有趣。因此,當給幼兒提供能自我表達和表現的機會時,幼兒是最快樂最陶醉的。 3、樹立重「過程」不重「結果」的觀念 在創造性韻律活動中,幼兒自身對做的「過程」比對做的「結果」更感興趣,困為,做的過程給幼兒帶來了無比的滿足和精力的釋放,他們的許多創造性行為就表現在嘗試和熟悉事物的活動過程中,例如:小班韻律活動《這是小兵》幼兒在創造的積極性很高,創編出了很多的吹號、打搶的動作,可是過了一段時,再來復習這個內容時,發現幼兒對結果的關注比對過程中探究的創造慾望要低得多。 幼兒創造性韻律活動的開展,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創新能力的發展,要激發幼兒的創造慾望,要接納每一個幼兒不同的,多元的、有相當自由度的創意。只有這樣幼兒對創造的興趣和創造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新穎、創意的教學模式,是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關鍵 1、替換法 替換法指用一種新的動作替換原有律動中的部分動作。這一方法適用於初步學習創編動作的小、中班幼兒,它能調動幼兒創編動作的積極性,增加幼兒學習新鮮感,使幼兒在整個活動中輕松自如,此方法一般用兩課時進行較好,第一課時教師可教一些簡單的動作讓幼兒模仿,第二課時教師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動作替換某一樂段原有的動作。如:中班《小星星》,第一課時,教師可教給幼兒簡單的律動,讓幼兒模仿,第二課時,教師可啟發幼兒創編不同的媽媽哄娃娃睡覺的動作,來替換前面的動作,還可創編星星眨眼的動作來替換。 2、聯想法 聯想法是由一種動作想到另一種動作的心理過程。如創編《紅綢舞》時,一位幼兒想出向前甩紅綢的方法,就抓住時機讓幼兒根據動作方法變化進行聯想,啟發幼兒想像向上、下、左、右等不同方法甩綵帶的方法。還可以先由教師示範一種動作,再啟發幼兒根據這種動作表達的內容、方法等進行聯想,創編相關動作,如創編《兒童樂園》律動時,教師教授了盪鞦韆的動作之後,啟發幼兒根據律動和主題想出其他兒童樂園遊玩的動作,如:翹翹板、滑滑梯等等,這種方法的運用,可使幼兒的創造思路更加清晰,創編的動作更豐富。 3、匹配法 匹配法就是指幼兒在熟悉音樂性質及結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