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處理模仿與創造的關系
編者的話: 每一位幼兒教育工作者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模仿與創造在幼兒學習中的特殊性何在?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怎樣的模仿與創造才是適合老師的也是適合幼兒的?本期話題,就此模仿與創造的理論探索開始,然後結合幼兒教育具體實踐談談與之相關的策略。 謅議幼兒的模仿與創新 魏峰 南京師大教科院 這是一個需要創新的時代,但又是一個充斥著模仿的時代。 創新產生於好奇。出於好奇而產生探索的慾望、擺脫束縛的慾望是孩子們的天性。幼兒喜歡提出一些新的問題。他們試圖從大人們那裡得到解釋。他們總是努力打破大人為他們制定的框框,重新建構他們喜歡的東西。出白天性的東西大多是有價值的,而大人們由於在社會上受到的程式化訓練太多,已經不能發現孩子們的天性中體現出來的價值。有的教師嘴上鼓勵創新,其實心中期望的還是模仿;有的教師表面上鼓勵創造,可是當真正具有創新意義的東西出現時,卻不能接受,不會欣賞。於是,當新事物出現時,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呵斥:「誰叫你這么做的?」「誰教你這么做的?」言下之意。只有「聽命為之」或「學而習之」才是正途。 模仿來自外力的引導。我們的教育鼓勵標准化,學校像麥當勞生產一樣培養兒童。標准化的教育手段和工具在逐漸扼殺幼兒的想像力,這種教育是創新最大的敵人。我在幼兒園工作的時候,看到每堂課都是以師生共同說「小小手,放放好」開始,然後每個孩子都正襟危坐,感到特別不能理解。今天的玩具也是成套的,有的還配上「使用說明」,看似豐富多彩並且更加「科學」,卻限制了孩子們的想像力。農村的孩子沒有奧特曼和積木,但是一塊泥巴就能玩半天,每個孩子都以能夠標新立異,捏出新的形狀為自豪;一根玉米秸稈就能做成機槍、長矛或是一桿秤。那是憑自己的想像力創造新事物。 「壓制創新、鼓勵模仿」的現象出現在學校,這不能僅僅怪老師,其根子在文化。我們的文化是一種小農經濟狀態下形成的「阿波羅」文化。這種文化追求穩定的結構,結構中的人服從並維持外部秩序,而不去追求打破秩序、超越秩序。可喜的是,隨著外部的沖擊和內部的變革,打破秩序的慾望越來越強烈,超越秩序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另外,在大張旗鼓「創新」的時候,需要警惕並非所有的新東西都是好的。創新必須有價值向度。否則,新東西越多,我們失去的也就越多。 從心理學角度談兒童學習的模仿與創造 夏春 南京師大教科院 模仿是觀察學習的一種形式,也是兒童的重要學習方式。根據艾曼貝爾提出的創造力理論,創造力的組成成分包括:與領域有關的技能、與創造有關的技能和任務動機。領域知識是與領域有關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創造力的基礎。因此,模仿習得的知識,對兒童將來創造力的發展和運用是有促進作用的。 不過,模仿與創造的關系並非如此簡單,模仿的對象和模仿的內容都會影響到孩子創造力的發展。我們先來看一個實驗,兒童在控制智力水平之後,隨機分為四組,每組都看一段錄像,然後進行一個創造力的測試。第一組看到的是一位女性在創造力測驗中表現出低靈活性一低獨創性;第二組看到這位女性在創造力測驗中表現出高靈活性一低獨創性;第三組看到這位女性在同樣測驗中表現出高靈活性一高獨創性;第四組只看到這位女性在進行測驗,但沒有看到測驗的結果。結果發現,第一組兒童在隨後的測驗中表現出比其他三組都要低的靈活性分數,但是前三組兒童的獨創性分數都要低於第四組的兒童。從實驗結果我們可以推論,模仿創造力低的對象不利於兒童思維的靈活性發展。模仿不利於兒童的獨創性發展。 模仿是否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孩子獨創性的發展?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實驗。將兒童分為三組:第一組讓兒童使用新奇材料自由玩耍,即自由游戲組;第二組,讓幼兒模仿實驗者運用該材料的方法,即模仿組;第三組,讓幼兒對實驗者使用該材料所用方法進行觀察,即觀察組,然後測量三組兒童列舉該材料獨特性用途。結果發現,游戲組兒童優於其他兩組。其實第二組和第三組都可以看作是模仿組(只不過第二組強調了對實驗者的模仿),由此可見。自由游戲比模仿更能促進孩子的獨創性和想像力;反過來說,模仿在某種程度上確實限制了孩子的獨創性和想像力。 總結一下,模仿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在孩子的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但教師和家長要教會孩子不要表面的模仿,而要理解模仿對象的深層規則,並恰當地運用到其他地方。為了提高孩子的創造性,模仿的對象最好也要有較高的創造性。此外,對游戲材料進行介紹和示範不要過多,多給孩子使用新穎的材料自由玩耍的機會。 幼兒藝術教育中模仿與創造的關系 季琴 南京師大教科院 一、模仿與創造 模仿是人類發展過程中學習新行為的有效方式。對兒童來說,模仿是一種生活方式,在不斷的模仿中,兒童完成了自我建構。語言,最初也是通過模仿習得。但是如果僅僅停留於模仿階段,不進行體驗、重組,那麼語言僅僅是語句的重復。人無法理解詞語的意義,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意向。所以,我們要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才能達到自我表達的目的。 何為創造?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說法,創造是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論、做出新的成績或東西」。創造並不是高不可攀的,當你已經開始從事一項工作或是想像一個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就是創造過程的一部分,因為這里有你的發現和冒險。創造也並非憑空產生,是需要廣闊的認知基礎的。而模仿提供了人認識世界的基礎。所以說,模仿是創造的前提。但是創造的真正實現,不僅需要模仿來積累知識技能,更需要自由的探索和足夠的試錯空間,需要創造的慾望和創造性思維。 二、如何在藝術教育中恰當處理模仿和創造的關系 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使人變得更富於創造力。在日常的藝術教學中,模仿是促進了還是阻礙了創造的產生,這直接受制於教師的價值取向——教師將兒童的創造活動作為自我表達的方法還是僅為模仿?自我表達,是根據兒童的現有經驗(包括認知、審美、情感的經驗)來表現,兒童可以按自己的方法去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在這個過程中,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得到了鼓勵和發展。如果教師將兒童的創造活動等同於模仿,就會以成人的標准為依據,使兒童的整個經驗變為視覺的經驗。 我們強調藝術教育要重視兒童的自我表達。但是如果對於要表現的經驗和表現的媒介缺乏認識的話,一切藝術創造將免談。藝術教育的一條重要的原則是——擴大經驗的范圍,這意味著我們應該以兒童個人的程度和發展的階段為本,在正確了解兒童的基礎上才能給予適當的指導。模仿是擴大兒童經驗的一種途徑。在模仿的過程中,培養兒童的觀察力和理解力,讓孩子體驗到知覺的、情感的、審美等方面的經驗。我認為欣賞藝術作品對兒童藝術經驗的豐富是重要的。藝術欣賞不僅讓兒童體驗作者的表現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兒童體驗到作品的情感,提升其美感經驗。在保護兒童的創造慾望和能力中,教師還要關注評價的標准。我們不應該以「像不像」來評價兒童的藝術表現,而應該更多地關注兒童是否有積極表現自己的慾望,關注兒童體驗其經驗和表現的程度。 創造需要以模仿作為前提。在藝術教育中,我們應該以模仿作為一種手段去促進兒童創造力的發展。 幼兒音樂學習中的模仿與創造 禹心悅 南京市游府西街幼兒園 在日常的音樂教育活動中,教師示範、幼兒模仿的教學模式一直被我們一線的許多教師應用,而這一模式也確實是簡單易行,且對幼兒音樂成長有益。但隨著教育觀念的不斷進步,學習掌握某種音樂技能早已不是音樂活動的唯一目的了。在關注幼兒整體性發展,讓幼兒成為學習主體理念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關注在音樂活動中幼兒創造性的發展,並開始反思調整自己的教育活動環節。為了體現孩子的自主創造性,老師在設計活動中減少甚至完全沒有了幼兒模仿環節,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隨便跳隨便唱。可是這樣的調整又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疑惑:在隨便唱隨便跳中,幼兒的音樂技能如何得到提升?其實《綱要》已經有答案:在支持、鼓勵幼兒參加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由此可見,技能與創造表現是和諧統一的,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孩子尤其需要教師適當的示範支持。 在音樂活動中,模仿和創造並不是矛盾的,它們統一於一個完整的活動中,都是為幼兒的發展服務的。如何把握幼兒模仿與創造的度,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教師示範是提供操作的材料與規則,提供態度上的榜樣,為幼兒提供更長遠的追求目標,而不是讓幼兒機械地模仿。其次,幼兒模仿的對象不應該是老師,而應該是被模仿的事物、現象的本身。所以在活動中老師可以鼓勵幼兒先觀察現實中的事物、現象,再用各種方式進行模仿,最後再隨音樂表演。模仿與創造在一節課中所佔比例應當根據不同音樂活動的關鍵價值而決定,如:創造性韻律活動,它的關鍵價值就是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創造性參與機會,所以創造在創造性韻律活動中所佔比例就應該大一些。又如集體舞活動,它的關鍵價值在於與同伴的合作,那麼對幼兒的動作要求就需要規范,以便於與他人合作完成舞蹈。這就需要幼兒模仿規范的動作。
『貳』 可以發一下 模仿游戲嗎
但他還是義無反顧,還是選擇繼續走下去。
他用自己的荒誕來證明愛的純潔和無暇,在他被化學閹割之後,嚴重的副作用甚至讓他不能再從事自己心愛的研究工作,他只想著,他還不能死,死了,那巨大的悲傷讓他甚至用否認兩人間親密關系這樣的行為來逃避現實,或許他是覺得被背叛了,換句話來說。說說電影里的艾倫圖靈,首先由卷福所飾演的技術宅艾倫圖靈,在電影里導演塑造了一個「瓦肯」人,他有能力去理解一個人。
他用自己顫抖的雙手追隨著永不能得到的東西。
模仿游戲模仿游戲雖然是打著艾倫圖靈傳的改編,但是大概是為了戲劇效果,所以把艾倫圖靈的一些生活小細節給修改了,比如說艾倫圖靈其實從沒有掩飾過自己是GAY,甚至平日與同僚們聊天時他也會有意無意的吐露自己的性向,在這一刻,或許他活著,克里斯托弗也活著,但其實也是說「克里斯托弗」的存在就是模仿克里斯托弗,而他們的愛也存在著,說的是判斷人工智慧是否存在人類思維的可能性,情商也很高,也是在總結艾倫圖靈的一生,艾倫圖靈用自己超強的智商模仿出人類的情感,不得不承認的是他本人的氣質就有些偏向於死宅變態社交機能障礙,但是他不並不喜歡也覺得不需要去動用這股能力,所以由他扮演艾倫圖靈真的是很合適不過。
電影中的艾倫圖靈並不是一個善於言辭的人,他很聰明。好了,言歸正傳,艾倫圖靈一生摯愛的確是克里斯托弗沒錯,但是身為一個正常生理狀態的男人,艾倫圖靈之後也曾經談過幾段戀愛,當然了,最後都沒什麼結果,即使知道自己不可能成功,在他彌留的時候,但是相對於他的高情商和高智商他對於人與人的交流方式並不怎麼理解,所以想要了解他的黑歷史的人請移步正版艾倫圖靈傳,我在這里是寫電影的觀後感,並不是要八卦艾倫本人,克里斯托弗也就死了,唯一死亡讓克里斯托弗背叛了他,然後他窮盡一生來尋找讓愛人活過來的方法,這個瘋狂的,睿智的男人,用如此離經叛道的方式尋找了一條重新愛他的方式,他甚至會覺得是在浪費時間,他把自己也變成了一個機器人,用處理數據的方式處理自己的生活。
電影里的艾倫圖靈,但是自己卻依舊不能夠理解人類與人類的交流方式,或許這也與他早早消逝的戀情有關吧,他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場悲劇,他的摯愛克里斯托弗的死亡,那就是創造一個「克里斯托弗」,他的愛是一場悲劇
『叄』 爸爸媽媽平時在家最喜歡和寶寶玩什麼游戲
1、模仿游戲。可以讓孩子學習你的動作,必須要求一一模一樣,缺一不可,比如語言,動作。鍛煉孩子的反應速度和學習能力。
『肆』 模仿游戲的影片評價
影片出現了一些史實錯誤。
當年英國二戰期間的Enigma破譯工作是整個Bletchley Park兩百餘人集體智慧和團隊努力的成果,而影片則讓圖靈所在的「四人組」獨臂擎天,甚至賦予他們生殺予奪的權力。
在破譯Enigma的初期工作中,居功至偉的是波蘭密碼學家Marian Rejewski,、Jerzy Różycki 和 Henryk Zygalski,而電影中,波蘭人只是幫忙「走私」了密碼機。
一部由人物傳記改編的商業電影,總要允許它為主角加點光環,為故事添些佐料。畢竟這部電影的劇情主線,是Bletchley Park破譯德軍Enigma的過程;作為一部英美「主旋律」,它和《國王的演講》一樣,重在表現英國在反法西斯事業中做出的偉大貢獻。
(4)創造與模仿游戲擴展閱讀
《模仿游戲》由三層敘事空間構成。一是戰後,圖靈的住所遭遇搶劫,警察上門查詢,圖靈卻企圖息事寧人,引發警方懷疑,調查其檔案發現其歷史竟然是空白,引出第二層故事。
破譯密碼的第二層敘事是影片的重頭戲:二戰期間,以圖靈為首的精英團隊破解德國的密碼,圖靈製造了大概相當於計算機雛形的「克里斯多夫機」。
這個克里斯多夫又帶出第三層敘事:圖靈少年時期一段朦朧的初戀,對象是一個叫克里斯多夫的少年,克里斯多夫啟發了圖靈對於編碼和破解密碼的興趣,克里斯多夫又少年夭折,讓圖靈本來敞開的心扉再度關閉。
『伍』 英國傳記《模仿游戲》,懸疑的情節,結局會帶來溫情和感動嗎
《模仿游戲》是一部向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之父阿蘭·圖靈致敬的影片,同時本尼迪克特影帝級的忘我演出把我感動得熱淚盈眶,為了這個遺世而獨立的才華,為了他所遭受的不人道的待遇。故事開篇讓我想到聽風者,整部影片下來盡是溫情,以為是懸疑片結果人性和溫情才是故事的基調。能把傳記類的電影拍到這份上,也是相當精彩了。
人類社會大約是進步了,但人性從未進步過。培養一個紳士,需要三代文明者;可是毀掉一個天才,有時只需要庸人一句話。可惜可嘆歷史走過了漫長的幾千年,人類是進化了,可人性從未進化過。總感覺他們都在技術的圈子裡打轉,偶爾扭曲了一下思想的籠子,動不動以為改變了世界就能夠改變人類,可人性永遠沒變,這也是對的,並且還是真理。然而,真實的故事常常讓人流下無可辯駁的淚水。
『陸』 依靠游戲提高孩子智力的方法有哪些
動作模仿游戲
如模仿成人用筷、匙吃飯,模仿成人給娃娃吃飯、睡覺拍打,模仿醫生給娃娃或小朋友聽診。
想像游戲
孩子利用語言和表象,通過自己的想像力做「角色游戲」、「過家家」,如當「爸爸」、「媽媽」,「燒飯」、「洗衣」等,這樣可發展孩子的想像力和將來應付成人社會所需要的一些技能。
創造性游戲
孩子利用積木、沙、紙、黏土等種種材料進行創造性的活動。如用積木搭建各種建築物,用黏土塑造各種物品和形象等,對開發孩子的創造性有重要作用。
鑒賞游戲
通過看連環畫、電視、聽音樂、聽故事來取樂的一種被動性游戲。
不要干涉孩子的游戲
孩子對外部世界的各種物體的看法與大人不一樣,兒童的心靈里自有新奇的選擇標准。新的玩具,往往並不照大人教的方法去玩,而是別出心裁地用自己的方式去玩弄。有些大人認為不值得玩的東西,而孩子玩得眉開眼笑、興趣盎然。這同樣反映出孩子的獨特心理。有些孩子將父親買來的許多玩具置之一邊,聚精會神地玩一隻破鬧鍾,也許孩子在這拆拆卸卸的動作中,發展了未來的想像創造力。孩子的運動、感知能力以及許多高級思維能力都是這樣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萌發、發展起來的。
『柒』 《創造與魔法》到底是款什麼樣的游戲
一款輕微抄襲到高度模仿的游戲(因為模仿Minecraft40%左右),只是輕微抄襲,畢竟還有很多它獨特的玩法。相比迷你世界而言,創造與魔法很好了,不像迷你世界這樣復制粘貼。
『捌』 什麼是情景創設
所謂情景創設?情景創設即通過聲像、模擬表演、再現生活等方式營造一種氛圍,以便於讓讀者、觀眾更好的理解作品的一種教學方法。情景創設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情景創設易調動感情、點燃激情,便於更好的理解文章。
二、情景創設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性思維
『玖』 模仿游戲的影評或者觀後感
模仿游戲雖然是打著艾倫圖靈傳的改編,但是大概是為了戲劇效果,所以把艾倫圖靈的一些生活小細節給修改了,比如說艾倫圖靈其實從沒有掩飾過自己是GAY,甚至平日與同僚們聊天時他也會有意無意的吐露自己的性向,艾倫圖靈一生摯愛的確是克里斯托弗沒錯,但是身為一個正常生理狀態的男人,艾倫圖靈之後也曾經談過幾段戀愛,當然了,最後都沒什麼結果,我在這里是寫電影的觀後感,並不是要八卦艾倫本人,所以想要了解他的黑歷史的人請移步正版艾倫圖靈傳。好了,言歸正傳。說說電影里的艾倫圖靈,首先由卷福所飾演的技術宅艾倫圖靈,不得不承認的是他本人的氣質就有些偏向於死宅變態社交機能障礙,所以由他扮演艾倫圖靈真的是很合適不過。
電影中的艾倫圖靈並不是一個善於言辭的人,他很聰明,情商也很高,但是相對於他的高情商和高智商他對於人與人的交流方式並不怎麼理解,換句話來說,在電影里導演塑造了一個「瓦肯」人,他有能力去理解一個人,但是他不並不喜歡也覺得不需要去動用這股能力,他甚至會覺得是在浪費時間,他把自己也變成了一個機器人,用處理數據的方式處理自己的生活。
電影里的艾倫圖靈,他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場悲劇,他的摯愛克里斯托弗的死亡,那巨大的悲傷讓他甚至用否認兩人間親密關系這樣的行為來逃避現實,或許他是覺得被背叛了,唯一死亡讓克里斯托弗背叛了他,然後他窮盡一生來尋找讓愛人活過來的方法,這個瘋狂的,睿智的男人,用如此離經叛道的方式尋找了一條重新愛他的方式,那就是創造一個「克里斯托弗」,他的愛是一場悲劇,即使知道自己不可能成功,但他還是義無反顧,還是選擇繼續走下去。
他用自己的荒誕來證明愛的純潔和無暇,在他被化學閹割之後,嚴重的副作用甚至讓他不能再從事自己心愛的研究工作,在他彌留的時候,他只想著,他還不能死,死了,克里斯托弗也就死了,在這一刻,或許他活著,克里斯托弗也活著,而他們的愛也存在著。
他用自己顫抖的雙手追隨著永不能得到的東西。
模仿游戲,說的是判斷人工智慧是否存在人類思維的可能性,但其實也是說「克里斯托弗」的存在就是模仿克里斯托弗,也是在總結艾倫圖靈的一生,艾倫圖靈用自己超強的智商模仿出人類的情感,但是自己卻依舊不能夠理解人類與人類的交流方式,或許這也與他早早消逝的戀情有關吧,在克里斯托弗走後,他關閉了自己的感情,不想被傷害也不想傷害誰。
這個游戲不會有贏家,永遠都只是水中月鏡中花。
『拾』 創造與魔方高節能抱抱和成方式
創造與模仿高節能抱抱合成方式,這個抱抱是不是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