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為何中國發明饅頭而西方發明麵包

為何中國發明饅頭而西方發明麵包

發布時間:2022-06-18 23:48:33

『壹』 為什麼中國發明饅頭而西方發明麵包

古漢語中經常用「麥飯」形容生活的艱苦樸素。歷史上,有人用麥飯請客遭到客人拒絕。有人不吃米飯,而專吃麥飯,被看作是一種怪異的行為。當官的吃麥飯,被視為「清廉」。作子女的以「食麥飯」來向母親表示哀悼;有人把米飯留給自己吃,而將麥飯讓給長輩吃,被罵為「不孝」。在宋代江西撫州,麥飯在食用者看來,甚至連喂豬喂狗的碎米都不如。
盡管最遲到西漢時期就已有了麵食,使得麥子的食用品質大大改善,但麵粉加工業的滯後,加上王公貴族的壟斷,特別是麵粉加工業與其它生產的矛盾,以及小麥的品種問題,使麵食的本土化遠遠落後於麥子種植的本土化。由於麵粉加工業的落後和品種沒有跟上,真正能吃上麵食的人只佔人口的極少數,大多數人還只能以麥飯為食。
即使是後來的品種及加工業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長期習慣於一種主食的人,對於另一種主食也很不習慣。這主要表現在食後的滿足感和耐飢程度上面。上海松江民間有句諺語:「吃煞饅頭不當飯」,這對於以解決溫飽為主要目標的傳統農業來說自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對於南方地區來說,人們自然更多地選擇食而耐飢的稻,而不是麥。
除了飲食習慣和經濟上的考慮以外,影響麥子本土化的另一個障礙可能還來自人們的觀念。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中麥子不及小米和大米。今天的中國北方人仍然有「小米粥大補」的觀念,每當家中有病人或有人食慾不振,便想到要熬點小米粥,同樣情況下,南方人會用稻米煮點稀飯吃吃。這是一種長期以來形成的生活經驗或習慣,但在這個經驗或習慣中偏偏不見有麥或麵食,原因在於歷史上中國人認為麥是有「毒」的。麥毒會引起「病狂」,還會導致一種名為「風壅」的疾病,甚至被視為「殺人之物」。古人認為,治療麥毒最有效的辦法是多吃蘿卜,但蘿卜並非四時皆有,所以又想出了唱面湯的辦法。北方人在吃過麵食之後,接著要唱煮麵湯,古人認為此舉「能解面毒」,今人稱為「原湯化原食」。隨著時間的推移,麥毒的觀念在北方人心中可能很早就消失了,原湯化原食至多被人們理解為,唱點面湯有助於消化。但在南方,麥毒的觀念卻有根深蒂固一些。古人認為,南方由於霜雪少,種出來的麥子有毒,只能少量食用。
飲食習慣極大地制約了小麥在中國的本土化過程。宋人黃震提到過這樣的事,江西撫州人常年吃白米飯慣了,不愛吃麥飯,認為麥飯粗糙。既不肯吃,所以就不肯種。祖父沒有種過,兒子孫子連什麼是麥都不認識。這種情況在南方地區是很普遍的。它成為南方發生小麥生產的主要障礙。
2、麥作在中國的發展
盡管麥子進入中國以後遇到了許多障礙,但5000多年以來,麥子還是在中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麥子在中國的本土化經歷了一個自西向東,由北南來的歷程。
麥子在中國的本土化經歷了一個自西向東,由北南來的歷程。中國西部地區(特別是西北地區)可能是中國最早種麥的地方。這里近鄰中亞,據史書的記載,中亞的一些國家很早就有麥的種植。麥子可能最先就是由西亞通過中亞,進入到中國的西部地區。迄今為止,最早的麥作遺存都發現在西北地區。在新疆、甘肅、青海、雲南先後發現了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小麥遺存。其中甘肅省民樂縣東灰山遺址最早,距今約5000年。古文獻中也有有關西部少數民族種麥食麥的記載。如成書於戰國時代的《穆天子傳》記述周穆王西遊時,新疆、青海一帶部落饋贈的食品中就有麥。
商周時期,麥子已入黃河中下游地區。甲骨文中有「來」字,《詩經》中也多次提到「麥」。春秋時期,麥已是中原地區司空見慣的作物了,分不清大豆和小麥會被人笑話。據《左傳》的記載,在今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當時都有小麥生產。1955年,在安徽亳縣釣魚台遺址發現碳化麥子,屬於春秋時期的遺物。還有跡象表明,當時的麥子種植可能主要集中於城近郊區。
麥子雖然自西而來,但漢代以前麥的主產區卻是在東方,即黃河下游地區。自戰國開始,主產區開始由黃河下游向中游擴展,漢代又進一步向西、向南擴展。漢武帝時,董仲舒建議在關中地區廣泛種植冬小麥。西漢時期兩個著名的農學家趙過和氾勝之都曾在關中地區教人種麥。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也出土了麥粒。
經過漢代的大力推廣,麥子的種植面積擴大了,產量提高了,在糧食供應中的地位上升了,並成為重要的戰備物資,這在漢末和三國時期的軍閥混戰中突顯出來。麥子成為戰爭的導向。麥子沒有收成之前,不出兵;東漢初年,光武帝以「軍資未充,故須後麥」為由,拒絕帶兵親征,增援朱浮,結果城中朱浮守軍彈盡糧盡,人相食。曹操將盛產麥子的兗州定為戰略大後方。而把敵方的小麥產地成為進攻目標。曹操在攻打張魯時,就向百姓征調麥子作為軍糧,而在攻打袁尚時,曾「追至鄴,收其麥」。
晉代麥子的種植面積擴大。麥子在糧食供應中的地位又有所提高,麥子的收成直接影響國計民生。有幾年,曾出現「無麥禾,天下大飢」的記載。史書有關麥災的記載也顯著增加。受害的地區包括黃淮流域的許多郡縣,反映當時麥子的栽培區域的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江南麥作的也是在此時興起的。漢以前江南沒有小麥種植,三國時吳國孫權曾經用餅來招待蜀國的使者費禕。這是目前所知江南有麵食最早的記載。但這並不意味著麥作在江南的興起。有學者認為,鄴宮中所食麵食麥子可能來自淮南。江南麥作的開始時間定在吳末西晉時期。永嘉南渡之後,更促進了麥作在江南的發展。
唐代麥子的種植區域擴大,許多州郡都有種麥的記載,甚至在一些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也有了麥的種植,如XE"韋丹"廣西、雲南,在雲南還出現了稻麥兩熟的最早記載。麥子成為國家稅收的重要徵收對象。這在兩稅法中得到體現。唐人在提到糧食作物時往往以「粟、麥」次序排列。說明麥的地位已僅次於粟。
但這主要是指北方的情況,就南方地區而言,雖然自六朝以後,麥作得以發展,但真正達到高潮是在南宋。南宋時期,由於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他們把原有的飲食習慣也帶到了了南方,社會對麥類的需要量空前增加,以及佃戶種麥所能獲得的實際利益,因而促進麥子在南方的種植達到了高潮。當時人用「極目不減淮北」來形容。可見其盛況空前。
明代末年中國北方人一半的口糧來自麥子。麥子在中國糧食供應中的地位確立。
在麥作發展的同時,人們對於麥食的觀念也發生了改變。很長時間以來,特別是在南方人們一直認為麥是有毒的,不宜多食,否則生病。但隨著麥作的發展,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改變,有毒論為有益論所代替,唐宋以後的許多本草書中都有這樣的記載,「麥秋種冬長,春秀夏實,具四時中和之氣,故為五穀之貴。」觀念的改變是麥作發展的結果,也有利於麥作的進一步發展。
3、麥作的本土化歷程也是本土原有物種的淘汰過程
所謂「淘汰」,並不是說,原有的糧食作物已經退出了生產,也不是說它們的總產量減少,而只是說它們在糧食供應中的地位的下降,甚至是退出了糧食作物的范疇。中國是農作物的起源中心之一。農業發明之初,當時種植的作物可能很多,故有「百穀」之稱。以後又出現了「九穀」、「八谷」、「六穀」、「五穀」、「四谷」的說法,其中,「五穀」最為流行。
起初麥在糧食供應中的地位並不靠前,後來卻是一谷之下,百穀之上。而當麥的地位節節攀升的時候,其它一些作物卻紛紛退出糧食作物行列。
先說麻。指的是大麻。麻在中國栽培比麥子還早,麻桿上的韌皮是古代重要的紡織原料,它的籽實,古代稱為苴,一度是重要的糧食之一,也因此稱為「谷」。「九月叔苴……食我農夫。」從《詩經》「禾麻菽麥」這樣的排序來看,它的地位僅次於禾(粟),而居菽、麥之上。然而,麻卻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退出穀物的行列。九穀、六穀中還必有麻、五穀中已是可有可無、到四谷時就已排不上它了。雖然後世一些農書,如,《氾勝之書》、《四民月令》、《齊民要術》、《四時纂要》等,提到了麻的栽培,部分原因是因為麻是一種重要的纖維作物。可是到了明代時,人們已不知五穀中的麻為何物,宋應星認為五穀之麻,要麼是消失了,要麼就是大豆或小米的另一種稱呼,可能是名字搞錯了。
菽,即大豆。它的特點是容易栽培,且豆可當飯葉可作菜,在春秋、戰國時期,一度在北方成為僅次於穀子(小米)的重要的糧食。然而,這樣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在後來卻慢慢地退出了主食的行列。而僅僅是作為蔬菜,或其它一些副食品。
九穀或六穀中的苽(又稱雕胡、菰米),是一種水生植物所結的子粒。這種水生植物就是現在所說的茭白。到五穀或四谷時已不見其蹤影,特別到了宋代以後,人們只知有作蔬菜食用的茭白,不知有作主食的苽米,成了「被遺忘的穀物」。
還有一些作物雖然還是主要的糧食作物,但在麥子的擠佔下,在整個糧食供應中的地位下降了。小米(粟)自新石器時代以來,一直是中國北方首屈一指的糧食作物,然而,入唐以後,它的地位開始發生動搖。這在農書中得到反映,《齊民要術》(成書於533-544年之間)所載的各種糧食作物的位置中,谷(粟)列於首位,而大、麥子和水、旱稻卻擺得稍後。《四時纂要》(成書於五代末)中則看不到這種差別,有關大麥子的農事活動出現的次數反而最多。麥已取代了粟的地位,成為僅次於稻的第二大糧食作物。這種地位形成之後,就是在玉米、甘薯、馬鈴薯等傳入中國之後也沒有撼動。
麻、菽、苽等糧食作物的淘汰,以及粟等糧食作物在糧食供應中地位的下降,有其自身的原因,但它們在淘汰或下降之後,所形成的糧食空缺,必須要有相應的補充才能使這些面臨淘汰的糧食作物真正被淘汰。麥雖然不是唯一的,但卻是最重要的替代品。

『貳』 為何中國發明饅頭而西方發明麵包(二)

4、也是適應中國風土人情的過程 麥子在淘汰本土農作物的同時,也在接受不斷的改造,以適應本土化的需要。 首先是栽培技術的改變。 麥子傳入中國北方之初,可能和原有的粟、黍等作物的栽培季節是一樣的,即春種秋收。前面說過,麥子的抗旱能力不如原產於中國北方的旱地作物,而北方春季乾旱多風,春播不利於麥子的發芽和生長。但小麥具有較強的耐寒能力,幼苗期間,能夠在低至-5C溫度時還能生存。於是經過長期的摸索,小麥由春種改為秋種。秋季是北方降水相對集中的季節,土壤的墒情較好。有利於小麥生長。另外,秋播夏收還可以解決春種秋收所引起的夏季青黃不接。據文獻反映,春秋戰國以前,以春麥栽培為主。到春秋初期,冬麥在生產中才露了頭角。 秋種夏收的冬麥的出現是麥子適應中國本土化需要所發生的最大的改變,也是麥子在中國本土化最關鍵的一步。 改春播為秋播,並不意味著從此可以萬事大吉。秋播以後的麥子,仍然要經受冬季嚴寒、春季乾旱,以及麥收季節多雨的考驗。特別是麥子在成熟的時候,枯黃很快,容易落粒,一經風雨,就成災損。有「收麥如救火」的說法。於是在北方出現了一些針對種麥特殊需要的技術措施。這些措施在漢代《氾勝之書》、北魏的《齊民要術》等農書中都有詳細的記載。以麥收來說,《韓氏直說》提出「帶青收一半,合熟收一半」的辦法。元代北方XE"北方"麥區還普遍採用了麥釤XE"麥釤"、麥綽XE"麥綽"和麥籠XE"麥籠"配套的麥收工具。大大提高了麥收效率。 麥子進入南方以後,首先可能是在一些坡地上種植,因為這些地方排水比較方便,發展到稻田種植之後,人們先是採用「耕治曬暴」的方法來排干稻田中的水份,再種上麥子。到了元代以後,又出現了「開溝作疄XE"開溝作疄"」的辦法,以後一直沿用,並逐漸深化。 其次是食用方法的改變。 研究中國食物史的日本學者認為,麥子和麵食是同步的,但中國似乎是個例外,根據古代文獻的記載,許多世紀以來,中國人食用麥子的方法可能和食用穀子、稻子是一樣的,即所謂「粒食」。將麥子整粒蒸煮熟化之後,製成「麥飯」(麮),用筷子挾食。但麥飯又粗又硬,不好吃。於是便想到用磨來加工,變成了碎粒麥屑,使其更象北方的小米,然而再按小米的蒸煮方法加工成「麥飯」,這種麥飯雖然比整粒的麥飯要好吃一些,但仍然算不上是麵食。真正的麵食是從漢代開始興起的,唐代才得到普及。 唐宋以後,雖然麵食開始普及,但中國人並沒有象其他以麥子為主食的民族一樣靠烤麵包來養活自己,而依然是採用自己所慣用的方法,將麵粉加工成饅頭、包子、面條之類,蒸煮而食,故有籠餅、蒸餅和湯餅之稱。麥作的推廣和麵食的普及是分不開的。只是這種麵食也已是本土化後的麵食。本應伴隨麥作傳入中土的烤麵包是在明末清初才由西方傳教士利瑪竇和湯若望等人帶入中國的。 5、麥作是本土化最成功的一個 古來引進中國的物種很多。但麥子是最成功的一個,這不單是指麥子的種植面積大,食用人數多,而且是指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人的生產生活方式,乃至影響到整個中國歷史的進程。這從麥子和其他幾種外來的作物的比較中便可以看到這一點: 大豆:一般認為,大豆原產於中國東北,對於原來生活在中原地區的華夏族來說也是一種外來作物,最初稱為「戎菽」。戎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其中一支叫山戎,相傳齊桓公北伐山戎時,把大豆引種到了內地。戰國時,菽的地位迅速上升,並取代了黍的地位,菽粟並為當時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同一時期的典籍也常常是將菽粟相提並論。一些地方,如七雄之一的韓國,「民之食大抵菽飯藿羹」。然而,從漢代開始大豆的地位就開始讓位於麥了,它只是作為一種救荒作物來種植和提倡。 高梁:原產地在非洲,三世紀前即經由印度傳入中國西部的四川,稱為蜀黍。雖然高梁具有很好的適應性,但十三世紀以前,並無大的發展,十三世紀後也主要在北方地區種植,且被視為「粗稼」(粗糧)。這與高粱所扮演的角色有關。高粱雖然也充當口糧,但主要用於救荒,其次就是製糖釀酒做苕帚。 新作物:明代中後期,原產美洲等地的番薯、玉米、馬鈴薯、花生等新作物引進中國,並且以其極強的適應性和極高的產量,迅速在中國得到傳播,對於中國土地的開發利用以及人口的增長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但這些新作物都沒有取得象麥子一樣的地位,而只是在一些不宜種植稻麥的「高山海泊」之地作見縫插針式的種植,並成為這些地方人們的主食,但對於大多數明清以後的中國人來說還主要是靠稻麥養活。 6、麥子的本土化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麥作雖然是外來(後來)農作物最成功的一個,但也經歷了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 關中:《詩經》中有一首周人贊美他們祖先的詩篇,篇中提到了麥,可知關中地區在公元前11世紀已有麥子的傳入,然而,千年之後的漢武帝末年,關中地區仍然沒有形成種麥的習慣,董仲舒在向漢武帝提建議時就提到「今關中俗不好種麥」。又是過了百年之後,到西漢末年的成帝時,關中地區的麥作才在有名的農學家氾勝之的推廣之下得以普及。 江南:麥作在江南的推廣更為緩慢。前面說過,三國時,吳國的孫權曾用面招待蜀國的使者,這是江南麵食的最早記載,但江南種麥的最早記載卻出現在,永嘉南渡(317年後)之後的第二年,即東晉元帝大(太)興元年(318年),而更大的發展卻是在兩宋之交(1127年後),出現了「極目不減淮北」的盛況。然而,此後江南的麥作還是時起時落,並沒有穩定下來。這與另一種在差不多同一時期傳入江南的旱地作物棉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江南在南宋末年尚無植棉,時人謝枋得(1226-1289)在一首詩中提到當時江東地區還沒有棉花,可是時隔不久,江南就開了植棉並且很快得到發展,到謝枋得死的那年,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元朝政府在江東等地設置子木綿提舉司,每年向民間徵收棉布十萬匹。到明代,江南松江府一帶,便發展成了全國棉花生產中心。

『叄』 小麥的製作方法在西方製成麵包,在中國製成饅頭是為何

首先,這是小麥品質筋度問題,我國種植的小麥大多屬於中筋小麥,而西方種植的小麥多是高筋小麥,筋度不同,製作成同樣的食物天差地別;其次,東西方飲食文化差異也是形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

二、飲食習慣的差異。

我國古代飲食文化豐富多彩,早在幾千年就出現了各種烹飪方法,傳承下來,我國的美食可謂是一大特色。其中蒸就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烹飪方法,古人用來蒸的工具就是甑,其底部有小孔,將其放置於加水的容器之上,利用蒸汽將食物蒸熟。我國多變的烹飪方法和追求色香味俱全的理念成就了今天絢爛多彩的飲食文化,成為吸引國外遊客的一張王牌。而在古西方,人們不太講究吃,烹飪方法也非常簡單,且多用烤這種方法,粗狂原始。西方人喜歡喝下午茶,其中點心就是各種烘焙而成的小餅干,可見西方人對於烤和烘焙情有獨鍾。

『肆』 為什麼同樣是食物,有的做成了饅頭,西方做成了麵包

據說第一個麵包是在很熱的石頭上烤出來的 吃過的人覺得味道還不錯 很香 然後很多人就延續了烤的製作方式 但是在石頭上烤不方便也不衛生 然後聰明的人類就發明了烤箱 烤出來的麵包 又香又軟 十分好吃 於是就按著這種方式 這樣延續下來 變成了普遍的飲食習慣 相同的 他們很多食品也善用烘焙的方式製作 烤得香香的
中國呢 古時候就善用煮 炒 炸 蒸這些處理食物的方法 後來因為要祭祀 總不能一直用人來祭奠吧 於是就發現 把米粒磨成粉 混合水後可以黏在一起 做成各種形狀 於是就用專門來祭祀 大戶人家就在裡麵包點肉 也就是現在的包子 沒錢的平常百姓就直接捏白面 也就是現在的饅頭 以前用來祭祀很經濟實惠 後來發現 吃著味道也不錯 比直接吃大米小麥好吃 還很抵餓 於是饅頭就堅強的活了下來 至今形成去西方麵包抗衡的中堅勢力

『伍』 同樣是小麥磨出來的麵粉,為什麼西方國家卻做成了麵包

麵粉抄是一個神奇的存在,中國人吧麵粉做成了饅頭,而西方人就比較有思想,把麵粉做成了麵包,其實在吃麵粉這件事上,中國人比西方人晚了上千年

早在很久以前,在中東地區,就有人用石頭將小麥敲碎,然後把麵糊燒成面餅,這就是沒有經過發酵的麵包,經過後來的演變人們直到看了發酵過的食物更好吃

而我么中國吃的饅頭也有傳說是諸葛亮發明的,但是並沒有驗證是真是假,而且當小麥傳入中國的時候,中國人已經習慣將小麥以饅頭的形式食用了

還有就是小麥在不同地區生長環境不同,自然磨出來的麵粉也就品質不一樣,中國的地區大部分都是中筋小麥,而歐洲確是高筋小麥

所以說歐洲的小麥做出來的食物,自然就比中國做出來的好吃,這一點使我們中國人不得不承認的

本文關鍵詞:中國、歐洲、小麥、饅頭、麵包

『陸』 為什麼東方人吃饅頭西方人吃麵包

為什麼同樣的麵粉,中國人發明了包子饅頭,但是西方人卻做出了麵包蛋糕呢?

接下來,再來看看烹飪工具的不同。中國人吃包子面條,需要能夠高溫加熱的容器去盛載吧;而烘焙……只要有火就行了。

查查中國發現最早的陶器的時間:江西東北地區仙人洞遺址出土了陶器片算起,距今已有近2萬年的歷史,那時候人類還處在舊石器時代,而西方陶器出現的時間要晚的多。


所以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中華大地上的人們煮個米飯,燉個肉湯,蒸個饅頭,早就不是事兒了,當小麥傳入並且種植廣泛後,我們已經有了成熟的製作工藝及工具,已經習慣於燉煮食用谷類的中華人民,似乎也沒有必要改變習慣,轉而去做烘焙吧。


再從製作麵包所需的原料來看,除了麥粉以外,黃油、奶油等動物油脂也是保證麵包好吃的關鍵。我有朋友曾烤麵包的時候發現家裡黃油用完,又犯懶沒有出去買,直接用植物油代替,最後做出了燒餅。會出現這種烘焙車禍現場,就因為植物油的起酥性沒有動物油好,動物油更適合在烹飪種使用。


相對來說,西方的動物油供應比東方充足的多。因為西方牧區范圍廣,在14世紀又因為黑死病、大航海發生過農耕勞動力不足,因而退耕返牧的情況,所以對西方人來說,黃油、奶油等動物油脂供應充足,唾手可得;而在古代的東方,油脂是稀罕物,少量油脂也只會被拿去煎炒,更何況那時候依靠蒸煮烹飪食物習慣已經形成,何必再去耗費那麼大量的動物油脂加入麥粉里呢。

意識來源於物質,地理決定了歷史,。中國人的包子饅頭和西方人的麵包蛋糕,究其根本,並沒有單一的原因,而是一個民族多方面特性的體現

『柒』 為什麼我們以饅頭為主食,而國外確實以麵包為主食

第一,饅頭在我們國家並不是主食,北方傳統主食應當叫餅,無論湯餅面條,蒸餅饅頭包子順便說句古代饅頭才是包子,烤餅鍋盔饢等,饅頭只是各種做法其中一種,吃面條都比饅頭多,更何況南方更是以水稻為主而不是麵粉。

第二,從材料而言,據說中國小麥都是中低筋品種,不適合烤制麵包,西方是高筋麵粉,不適合蒸煮,不是這個專業,就不展開了。

不過倒是很早就知道中國傳入的棉花都是短纖維,老外當時才有長纖維品種,題外話,發散了

『捌』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蒸饅頭,西方人喜歡烤麵包

麵包和饅頭最大的區別是在一個是烤出來的,另一個是蒸出來的。(好像說了句廢話)
今天我們熟悉的麵包是烤箱做的,但在古代西方,除了有錢人,一般人在自己家裡是做不了麵包的,必須拿了麥子到磨坊主那裡磨成麵粉, 再用公用的烤爐來做成麵包。一座小鎮一般只有一個烤爐,也只有一家麵包師。世界上最早的行業協會就是由麵包師組成的。
下面是歐洲古代用的麵包烤爐,真是個大傢伙。

這種烤制的方法最早出現在埃及(大概是埋在太陽下烤),後來傳到森林多的歐洲,變成用大量木柴烤,、典型的麵包一般是用小麥粉混雜大量的麩皮烤制而成。但這已經算是當時的良心麵包了。實際上在黑麵包中摻加木屑、小石頭之類的雜物是常事,越是窮人,吃的麵包里石頭就越多,所以歐洲古代不但分辨牲口要看牙齒,分辨人貧富也看牙齒,窮人年紀輕輕就一口牙齒被磨光,只有貴族和王族才可能有一口好牙。

這種麵包一次吃不完,等時間長了變硬了之後,人們就把它切片,然後——當盤子用。等作為盤子的使命結束後,還可以用來當抹布擦桌子,最後丟給豬吃。一點也不會浪費。畫家作修改油畫時時也常常用陳麵包來當橡皮擦。這些傳統許多沿用至今。就連列寧在蹲沙皇監獄時,還曾經用摻了爐灰的牛奶作墨水撰寫革命著作,裝墨水的瓶子,也是陳麵包。
其實歐洲人在羅馬時代的的主食還是大麥粥(同期中國是小米粥)。到了中世紀後麵包才逐漸開始成為人民的主食。

烤麵包是非常廢柴火的,一般人有種錯覺,以為現代森林少古代森林多,但其實中國古代從宋朝開始,人口增加,大片森林在中原一帶已經很少了,宋朝人的書中記載:「昔汴都數百萬家,盡仰石炭,無一家燃薪者」。這種情況下,偶爾烤個燒餅還行,要全民都吃烤麵包,就太不經濟了。
再說回中國,我們中國人的胃口,也不太習慣吃烤麵包。小麥5000年前就傳入了中國,但一直以來並不是很普及,中國唐宋以前,北方人習慣的是吃小米,把小米煮成濃粥來吃是普遍的方法,麥子則是作為一種調劑品。(當時常見的吃麥子方法是吃麥飯)

在炒鍋普及以前。中國最早的炊具是鬲(li,四聲)。用來煮東西吃,比較浪費熱能,於是聰明的中國人祖先在上面放上個東西,用煮東西的熱氣來蒸比較容易熟的東西,因此才出現了「籠屜」,古時候叫甑(zeng 四聲)。下面用鬲來煮東西,上面用甑來蒸東西,這就是甗。

顯而易見,中國人在小麥普及之前出來就發明了成熟的蒸籠技術。等到人們習慣了小麥的味道,就自然而然的用熟悉的蒸籠技術去加工麵粉,於是饅頭就做出來了。雖然從歷史紀錄看蒸饅頭中國人在晉代就會了,但普及下來成為主食,應該是在宋代以後。
有人會說饅頭是諸葛亮發明的,但正史上從未記錄過。只在一些文人筆記中講到。如宋朝的《事物紀原》、清朝的《談征》中說:「蓋蠻地人頭祭神,武侯以面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
至於饅頭是誰發明的?不能確定。
總的來說,1700年前, 晉代開始有實心饅頭、饅頭、饃饃-「蒸餅」
1400年前,隋代開始有包子-「玉尖面」
1100年前,五代開始 有打褶包包子的方法-「酸慊」
1000年前,宋代開始有「包子」這個詞-「蟹黃包兒」
因為森林多,習慣烤制方法,於是西方人發明了麵包,而中國人則為了節省柴火,利用原有的煮-蒸技術,發明了蒸饅頭。所以說還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玖』 為什麼中國發明了饅頭而外國發明了麵包!

因為中國人比較聰明,饅頭吃了 比較抗餓,麵包是虛的.吃了定不了多久,還有就是氣候不一樣種的東西也不一樣.

閱讀全文

與為何中國發明饅頭而西方發明麵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申請商標的要多久 瀏覽:814
連雲港專利代理 瀏覽:613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瀏覽:452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