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雜交水稻之父是誰
雜交水稻之父為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江西德安縣人,無黨派人士,現居湖南長沙。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6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0年榮獲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2011年獲得馬哈蒂爾科學獎。
現任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湖南省科協副主席。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名譽院長、湖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客座教授、懷化職業技術學院名譽院長、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名譽院長、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黑龍江延壽縣經濟發展顧問。
2014年1月3日,袁隆平團隊回應轉基因水稻研究,尚未用於實踐。挪威議員提名中國著名雜交水稻育種專家、印度遺傳學家和巴基斯坦人權活動家角逐2014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⑵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是他一個人發明的嗎
其基本的思想和技術,以及首次成功的實現是由美國人Henry Beachell在1963年於印度尼西亞完成的,Henry Beachell也被學術界某些人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並由此獲得1996年的世界糧食獎。由於Henry Beachell的設想和方案存在著某些缺陷,無法進行大規模的推廣。
後來日本人提出了三系選育法來培育雜交水稻,提出可以尋找合適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來作為培育雜交水稻的基礎。雖然經過多年努力日本人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另外日本人還提出了一系列的水稻育種新方法,比如趕粉等,但是最後由於種種原因沒法完成雜交水稻的產業化。袁隆平1971年2月調到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專門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工作。為加強和協調雜交水稻的科學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國性的雜交水稻專門研究機構--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後又成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至今。1995年他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⑶ 誰是雜交水稻之父
世紀70年代,在東方文明古國的廣闊土地上,爆發了一場震撼世界的「綠色革命」,中國培育成功被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的雜交水稻,已經增產了幾百億斤糧食,並在亞洲、非洲、美洲許多國家推廣成功,被公認為是繼墨西哥矮稈小麥培育成功之後又一項對解決世界性糧食短缺有重大意義的科學發明。為獲取這一勝利立下頭功的,是湖南省農業科學研究院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1930—)教授。
袁隆平是湖南人,出生於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自幼參加田間勞動,熱愛鄉村的一草一木,也體會到每粒稻穀所含的艱辛。他於1959年在西南農學院農學系畢業後,就來到湖南黔陽農校擔任遺傳育種教師。
利用雜種第一代的優勢提高農作物產量,是實現農業生產突破的最經濟、最有效的技術手段。早在三四十年代,美國就推廣了雜交玉米,50年代,墨西哥又出現了矮稈高產的雜交小麥,但是自20年代以來,育種學家們培育白花授粉的水稻雜交優良品種的工作卻一直沒能獲得成功。袁隆平在農校一邊結合教學,及時了解外界水稻育種動態;一邊細心觀察周圍稻田具有特殊性狀的植株。1960年他在培育高產稻種試驗中,發現了一株天然雜交水稻,他決心培育出人工雜交水稻。1964年夏天,他首次發現了雄性不育株,以後又率先提出了通過培育水稻三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進行雜交的設想,並含辛茹苦地加緊進行田間實驗。1973年,終於突破難關,在世界上第一個育成強優勢秈型雜交水稻,1974年和1975年在南方多處試種效果良好,1976年後開始大面積推廣。從此,中國成立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國家。國內外的生產實踐證明,在同樣條件下,雜交種比一般良種增產20—30%,高的達50%以上。
年,秈型雜交水稻作為我國第一項出口專利轉讓給美國,很短時間內為許多稻米生產國引種。
為了表彰袁隆平對國家和人民作出的傑出貢獻,1981年國家科委向他頒發了新中國成以來第一個特等發明獎。1985年,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向他頒發了發明創造金質獎,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他科學獎,1988年又在英國倫敦榮獲國際朗克基金獎。國際友人贊譽他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⑷ 袁隆平什麼時候發明的雜交水稻
1972年。
1966年,三系雜交水稻的發現以《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發表在中國科學院的《科學通報》上,是他的第一篇重要論文,而這一刊《科學通報》卻是文革前的最後一刊。
為了增加試驗效果,每年冬天,其與助手還去海南三亞進行水稻育種,甚至在路上把種子綁在身上,利用體溫育種催芽。然而研究遇到瓶頸,逾三千次試驗都未成功。
1971年11月23日,其助手李必湖、馮克珊在海南試驗田發現一株難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 此後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成立雜交稻研究協作組,由袁隆平掛帥。
1972年,雜交稻被列為中國重點科研項目,全國性的協作攻關開始:三十餘科研單位參與、上千個品種與該株野生水稻進行了上萬次測交和回交轉育試驗。在此基礎上,袁隆平選育不育系二九南1號成功,此為中國第一個應用於生產的不育系水稻。
(4)雜交稻真正發明人擴展閱讀:
改進
1973年,在「不育系」、「保持系」的基礎上,利用長江流域、華南、東南亞、非洲、美洲、歐洲等地的千多個品種,進行測交篩選,找到了百餘具有恢復能力的水稻。至此,袁隆平及其團隊首次育成三系雜交水稻,水稻產量也從畝產300公斤提高到畝產500公斤以上。
當年10月,袁隆平發表《利用「野稗」選育三系的進展》論文,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4年,他成功選育了第一個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強優高產雜交水稻組合——南優2號,比普通水稻增產20%以上。
1974年,袁隆平團隊配製種子成功,並組織了優勢鑒定。1975年,又獲大面積制種成功,為次年大面積推廣作好了種子准備,使該項研究成果進入大面積推廣階段。1975年冬,中國國務院作出了迅速擴大試種和大量推廣雜交水稻的決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一年三代地進行繁殖制種,以最快的速度推廣。
1976年,定點示範208萬畝,在全國范圍開始應用於生產,到1988年全國雜交稻面積1.94億畝,占水稻面積的39.6%。1979年,作為中國首個科研技術,三系雜交水稻技術被介紹到美國。
1981年,袁隆平因成功育種中國秈型雜交三系水稻,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1982年,袁隆平被湖南農學院聘為兼職教授;1985年,又被西南農業大學聘為兼職教授。
⑸ 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科學家是誰
說起雜交水稻,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袁隆平大師。很多人誤認為他是「雜交水稻之父」,但是他真的是嗎?
袁隆平其實是「超級雜交水稻之父」而不是「雜交水稻之父」。請記住哦。這個一定要了解。「超級雜交水稻」和「雜交水稻」它是有區別的。
1.誰是中國有名的「雜交水稻」先驅?
早在民國時期,日本和民國的一些科學家就已經在研究雜交水稻類問題,其中民國的一位大科學家丁穎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他也是中國近代史上「雜交水稻」的奠基人之一。但是一般人都不認識這位大師。
新中國成立後,朝鮮族有一位科學家李貞生,也曾經在「雜家水稻」領域有所貢獻,但這位科學家的學歷不是太高,所以也不是很出名。
2.丁穎大師到底對「雜交水稻」有什麼貢獻?
先看看這位民國大師的簡紹。
(一)丁穎大師的簡史
1888年(光緒十四年)11月25日,生於廣東省高州縣謝雞鎮石塘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丁穎從童蒙書館考上縣城的高州中學。
1912年(民國元年)9月考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學習日語。
1914年(民國三年)9月考取日本熊本第五高等學校繼續學習,於1919年(民國八年)畢業。
1921年(民國十年)4月考進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攻讀農藝。
1924年(民國十三年)獲學士學位,時年36歲。
(二)其主要成就
1.1933年丁大師選育出了「中山一號」稻穀。這個稻穀是世界上第一次野生稻種與栽培稻培育種成功的稻種。
2.1936年丁大師又用野生稻與栽培稻進行雜交,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個雜交「千粒穗」品系。
3.根據公布的文稿資料顯示,其選育出60多個優良品種。
4.其對雜交水稻的理論奠基有重要貢獻,丁穎大師前後共發布了140多篇水稻研究的論文。
5.2009 年被授予中國成立60 周年「三農」模範人物榮譽稱號。
丁大師是真的一位低調實在有內涵的大師,他是「雜交水稻」的實質性先驅與奠基人。他可謂真正的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⑹ 雜交水稻是誰研製的
1966年日本琉球大學新城長友以欽蘇拉包羅為母本與台中65雜交~育成BT型不育胞質台中65A~並將該雜交組合後代的部分可育株經自交穩定選出了BT型不育系的同質恢復系~於1968年實現粳型,粳稻:矮稈、葉窄、色深和米粒短,雜交稻三系配套。 顏龍安1972年帶領課題組最早育出野敗秈型不育系「珍汕97A」和「二九矮4號A」;1982-2003年,以「珍汕97」不育系配組的雜交稻累計推廣種植18.744億畝,佔全國種植雜交稻總面積的47.59%。1973年育成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強優勢組合「汕優2號」,實現三系配套。而袁隆平的研究進展卻不是很順利。1975年以後,他以自己的不育系配成的優勢組合「南優2號」,在湖南洞庭湖地區大規模試種。與同類雜交稻品種相比,「南優2號」的確長勢最好,穗大粒多,但卻有致命缺陷——不抗病。後來,洞庭湖地區幾十萬畝水稻遭遇矮縮病,顆粒無收,「南優2號」也因此被逐漸淘汰。
1991年版的《中國雜交水稻的發展》一書列出了23個雜交水稻組合。在1980年之前,也就是第一代雜交水稻品種里,只有「南優2號」為袁隆平的成果。此書由中國農科院與湖南農科院主編,主要撰稿人第一位即是袁隆平。
1981年,來自福建三明農科所的謝華安培育出了三系雜交稻「汕優63」,這個初期科研經費投入不足10萬元的項目,卻在接下來的十幾年間橫掃中國大地,最高峰時期曾經占據全國雜交稻種植面積的45%,累積種植面積占雜交水稻主要品種的21%(2006年數據)。更關鍵的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雜交稻剛推出便遇到了稻瘟病困境,推廣嚴重受阻,有的地方甚至將幾十萬公斤種子封存。由於汕優63對稻瘟病的優良抗性,雜交稻才得以真正進入國人的視野。著名水稻育種專家楊守仁曾說,「汕優63救了雜交水稻的命」。
隨後,在1997年時,來自江蘇農科院的鄒江石培育出了「兩優培九」,並表現出優異的品質,在2002年後接替「汕優63」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水稻品種。直到2004年和2010年時,袁隆平團隊的「金優207」及「Y兩優1號」才批量推廣,2015年前後,袁隆平團隊唯一一個通過農業部認定的超級稻品種兩優0293在全國多地發生大面積絕收並退出市場。
⑺ 雜交水稻於哪年發明
雜交水稻的誕生1981年,袁隆平等發明的「秈型雜交水稻」獲得了我國第一個國家發明獎特等獎
⑻ 雜交水稻是誰發明的
1960年袁隆平發抄明了雜交水襲稻。
袁隆平利用助手發現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敗」作為雜交水稻的不育材料並發表了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的觀點,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種的禁區。
七十年代中期,以他為首的科技攻關組完成了三系配套並培育成功雜交水稻,實現了雜交水稻的歷史性突破。
現我國雜交水稻的各個優良品種已佔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的50%,平均增產20%。
(8)雜交稻真正發明人擴展閱讀:
在上世紀60年代末期,上級為了讓袁隆平把雜交水稻研究搞下去,決定調袁隆平到省農科院工作,而妻子鄧哲未能隨調,只好帶著孩子留在了黔陽。袁隆平這一走,夫妻雙方就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異地分居生活。理解支持丈夫的鄧哲毫無怨言,獨自用弱肩承擔起了家庭的全部責任。
鄧哲為袁隆平共生養3個兒子,一個自己有工作的女人拖著3個年齡都只差兩歲的男孩子,其艱難困苦之情可想而知。後來奶奶和外婆家的情況發生了變化,兩個70—80歲的高齡老人生活無著,鄧哲又把兩個老人接到身邊一起生活。
⑼ 被稱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是誰
袁隆平
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並提出並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餘篇。
2018年9月8日,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獲評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國勛章」。2020年11月28日,當選2020中國經濟新聞人物。
(9)雜交稻真正發明人擴展閱讀:
袁隆平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已經半個世紀了,不畏艱難,甘於奉獻,嘔心瀝血,苦苦追求,為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先生的傑出成就不僅屬於中國,而且影響世界。
袁隆平院士是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是當代神農。50多年來,始終在農業科研第一線辛勤耕耘、不懈探索,為人類運用科技手段戰勝飢餓帶來綠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獲。不僅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
袁隆平熱愛祖國、一心為民、造福人類的崇高品德,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風范,與時俱進、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不畏艱險、執著追求的堅強意志,嚴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當代中國人學習的楷模,更是新世紀呼喚的時代精神。
⑽ 世界上的雜交水稻創始人是誰
袁隆平
出生年月:1930年9月7日
籍貫:江西德安
出生地:北京
現任: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湖南省政協副主席
畢業院校:西南農學院
袁隆平簡介
1949年8月考入了重慶相輝學院農學系。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國家"863"計劃"863-101-01"專題責任專家。他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創始人,1964年率先研究水稻雜種優勢利用,最先發現了水稻雄性不育株,指出水稻具有雜種優勢現象,並提出通過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來利用雜種優勢的設想。1975年和協作組成員一起攻克了制種技術關,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他不僅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也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總設計師和最主要的學術帶頭人。1986年他提出雜交水稻育種由三系法到兩系法到一系法和從品種間到亞種間到遠緣雜種優勢利用三個發展階段的戰略設想,這一設想已成為國內外公認雜交水稻育種的指導思想。1987年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被列為國家"863"計劃的重點課題。近年來,在以他為主的指導下,兩系法雜交稻研究基本成功並投入生產應用。不久前,他主持研究的超級雜交稻也獲得成功。
雜交水稻對我國乃至全世界糧食產量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貢獻。目前,雜交水稻在中國的年種植面積約有2.3億畝,占水稻種植總面積的50%,產量占稻穀總產的57%。每年全國因此增產的糧食超過200億公斤,相當於一個中等省全年的糧食總產。由於雜交水稻獲得巨大成功,他先後獲得迄今惟一的國家特等發明獎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八項國際獎,在國際上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授予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表彰袁隆平院士突破經典遺傳理論的禁區,提出水稻雜交新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現在我國雜交水稻的優良品種已佔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的50%,平均增產20%。從推廣種植雜交水稻以來,已累計增產稻穀3500億公斤,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這是首次以國家名義對為科學技術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給予最高榮譽獎勵。獎金500萬元。
[袁隆平的事跡]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艱難的研究歷程
1960年袁隆平從一些學報上獲悉雜交高粱、雜交玉米、無籽西瓜等,都已廣泛應用於國內外生產中。這使袁隆平認識到:遺傳學家孟德爾、摩爾根及其追隨者們提出的基因分離、自由組合和連鎖互換等規律對作物育種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於是,袁隆平跳出了無性雜交學說圈,開始進行水稻的有性雜交試驗。
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規品種試驗田裡,發現了一株與眾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這株變異株的種子播到試驗田裡,結果證明了上年發現的那個"鶴立雞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雜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觀存在著"天然雜交稻",只要我們能探索其中的規律與奧秘,就一定可以按照我們的要求,培育出人工雜交稻來,從而利用其雜交優勢,提高水稻的產量。這樣,袁隆平從實踐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為自花傳粉植物而無雜種優勢的傳統觀念的束縛。於是,袁隆平立即把精力轉到培育人工雜交水稻這一嶄新課題上來。
在1964年到1965年兩年的水稻開花季節里,他和助手們每天頭頂烈日,腳踩爛泥,低頭彎腰,終於在稻田裡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經過兩個春秋的觀察試驗,對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較豐富的認識,他根據所積累的科學數據,撰寫成了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發表在《科學通報》上。這是國內第一次論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論文,不僅詳盡敘述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特點,並就當時發現的材料區分為無花粉、花粉敗育和部分雄性不育三種類型。從1964年發現"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和助手們整整花了6年時間,先後用1000多個品種,做了3000多個雜交組合,仍然沒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達到100%的不育系來。袁隆平總結了6年來的經驗教訓,並根據自己觀察到的不育現象,認識到必須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選用親本材料,提出利用"遠緣的野生稻與栽培稻雜交"的新設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袁隆平帶領助手李必湖於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島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發現一株雄花敗育株,並用廣場矮、京引66等品種測交,發現其對野敗不育株有保持能力,這就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隨後的"三系"配套打開了突破口,給雜交稻研究帶來了新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