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東漢時代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發明了什麼
東漢時代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發明了價廉物美的「蔡侯紙」。
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② 張衡是東漢的科學巨匠,他發明了哪些東西呢
張衡不僅是東漢時期的科學巨匠,而且他還是一個天文學家,曾經發明出了渾天儀、地動儀等眾多儀器,被大家稱之為“木聖”。
漢朝時期,官員的選拔制度是“舉孝廉”,張衡在漢和帝年間被推舉為孝廉,但他卻始終沒有接受。他覺得漢朝的王公貴族們,生活作風都太過奢侈了,於是仿照班固的《兩都賦》,作出了《二京賦》,用以諷刺朝中大臣們驕奢淫逸的生活。
③ 那些是東漢時期的發明
D漢代大力推廣先進的生產工具和耕作方法,耕犁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並且在全國各地廣泛使用
④ 張衡作為我國東漢時期最傑出的發明家,張衡有哪些偉大創造發明
張衡作為我國東漢時期最傑出的發明家,天文學家以及文學家,長久以來都被人們所津津樂道,所以關於張衡的具體資料可謂汗牛充棟,數不勝數。
第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地動儀,眾所周知,古代交通通信及其不便,哪裡發生了地震,朝廷常常要很久才會知道。而地動儀,這個世界上出現最早的地震監測設備無疑是超越時代的偉大發明。哪裡發生地震,它能迅速的發現位置,為救災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第二個是渾天儀。渾天儀模擬天象運轉,有銅球,漏壺等機械裝置,上有二十四節氣,南北極,赤道等標刻,構造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是非常好的觀測天象的儀器。第三個是瑞輪莢。這個簡直就是現代的電子日歷,用流水作為動力,每天張開一片葉子,一共十五片,月中時又次第合上,如此來回循環,如花開花綻。第四個是指南車。車內有復雜的齒輪傳動系統,車上站一木人,無論車輛駛向何方,木人永遠手指南方。第五個是計里鼓車。《古今注》里有詳細記載,車內有木人,行至一定距離可以擊鼓提醒。第六個是獨飛木雕。這是利用仿生學的原理,用木雕成鳥的形狀,可以展翅飛翔。最後一個是地形圖。張衡可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親自走訪各地,實地測繪,創出地形圖,一直流傳到唐朝。
⑤ 東漢時期聞名世界的重大發明
造紙術。發明人:蔡倫。
⑥ 東漢時期誰發明了造紙術
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西漢初年,紙已在中國問世。最初的紙是用麻皮纖維或麻類織物製造成的,由於造紙術尚處於初期階段,工藝簡陋,所造出的紙張質地粗糙,夾帶著較多未鬆散開的纖維束,表面不平滑,還不適宜於書寫,一般只用於包裝。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
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經過了蔡倫的改進,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四個步驟:
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
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
第四是乾燥,即把濕紙曬干或晾乾,揭下就成為紙張。
(6)東漢時期的發明擴展閱讀:
1、古代造紙方法:
參照右方圖片,明朝造紙術有五個主要的步驟。從圖中可知當時中國的造紙業已經相當成熟,每道工序的專家各司其職,並且已開發出一些造紙專用的工具。圖中所示的造紙方法為中國古代廣泛流傳採用的抄紙法,抄紙法製造速度較快。
斬竹漂塘:砍下竹子置於水塘浸泡,使纖維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樹皮、麻頭、和舊魚網等植物原料搗碎。 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爛,使纖維分散,直到煮成紙漿。
圖中可見大鍋中的碎料用大石壓住,有助於完全煮爛。 盪料入簾:待紙漿冷卻,再使用平板式的竹簾把紙漿撈起,過濾水分,成為紙膜。
此一步驟要有純熟的技巧,才能撈出厚薄適中、分布均勻的紙膜。 覆簾壓紙:撈好的紙膜一張張疊好,用木板壓緊,上置重石,將水壓出。 透火焙乾:把壓到半乾的紙膜貼在爐火邊上烘乾,揭下即為成品。
另外在《天工開物》及各種古籍中並未記載但是流傳至今、比抄紙法歷史更久遠的造紙方法為澆紙法。澆紙法主要為傣族、藏族、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所小范圍採用。與抄紙法相比,澆紙法所制的紙更加粗糙,製造速度更慢。
2、蔡侯紙:
改進造紙術時的蔡倫主管監督製造宮中用的各種器物。他挑選出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讓工匠們把它們切碎剪斷,放在一個大水池中浸泡。
過了一段時間後,其中的雜物爛掉了,而纖維不易腐爛,就保留了下來。他再讓工匠們把浸泡過的原料撈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攪拌,直到它們成為漿狀物,然後再用竹篾把這粘乎乎的東西挑起來,等乾燥後揭下來就變成了紙。蔡倫帶著工匠們反復試驗,試制出既輕薄柔韌,又取材容易、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的紙。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向漢和帝獻紙,蔡倫將造紙的方法寫成奏摺,連同紙張呈獻皇帝,得到皇帝的贊賞,便詔令天下朝廷內外使用並推廣,朝廷各官署、全國各地都視作奇跡。
九年後,蔡倫被封為「龍亭侯」,食邑300戶。由於在全國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紙方法是蔡倫發明的,人們便把這種紙都稱為「蔡侯紙」。
蔡倫的造紙術沿著絲綢之路經過中亞、西歐向整個世界傳播,為世界文明的傳承和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3、發明者蔡倫:
蔡倫(?-121年),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後而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權力斗爭自殺身亡。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蔡倫上榜。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特別展示了蔡倫發明的造紙術。
⑦ 漢朝時期有什麼發明
1、造紙術
西漢時期已經開始使用絲絮和麻造紙,是紙的遠祖,而東漢時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紙,造紙術成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2、地動儀
東漢張衡張衡在太史令任上發明了最早的地動儀,稱為候風地動儀,據《後漢書·張衡傳》記載:地動儀用精銅鑄成,圓徑八尺,頂蓋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龜鳥獸的形象裝飾。
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關閉發動之機。它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一條口含銅珠的龍,在每條龍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銅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3、瓷器燒造
漢代也是中國最早發明瓷器燒造的時代,這個時期還發明了蒸餾法、水力磨坊、現代馬軛和肚帶的原型、漆器、用於冶金的往復式活塞風箱、出現於漢末的獨輪車、水車和吊橋。
4、渾天儀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渾儀發明者是我國西漢的落下閎,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張衡進行改進。
5、麻沸散
東漢末年醫學家華佗發明了麻沸散,開創了世界麻醉葯物的先例。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始於十八世紀初,比華佗晚一千六百餘年,《世界葯學史》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葯可能是由中國傳去,因為「中國名醫華佗最精此術」。
⑧ 出現在東漢時期的發明是什麼
東漢時期我國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台監測報告地震的儀器 候風地動儀
公元105年東漢時期的蔡倫制出了蔡侯紙
A杜詩提示了是唐代
B正確
東漢明帝令水利專家王景主持修河 生產工具 耕犁安裝犁壁
C明顯錯誤
D西漢時發明
⑨ 中國四大發明分別什麼發明於什麼時候
我國的四大發明有: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指南針是到了宋朝時期出現的,不過傳說我國最早指明方向的儀器是指南車,傳說是黃帝發明的用於與蚩尤的那場大戰中,指南車在那場大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之後人們又發明了司南,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我們才發明了指南針。造紙術是東漢時期蔡倫發明的,不過考古發現在更早的時期人們就開始用紙。印刷術也是在宋朝時期發明的,發明人是畢生。火葯是由唐朝末期的煉丹師發明的。中國的四大發明推動了世界的發展,造福了人類。
造紙術和印刷術造紙術是由東漢時期的蔡倫發明的,比印刷術早了好幾百年。最早時期人們是在甲骨和竹簡上寫字的,不過由於這些比較沉重,不便於運輸和保存,人們就發明了造紙術。造紙術也推動了世界文化的發展和交流,便於文化的保留。到了宋朝時期人們發現抄寫文字非常的麻煩,為了便利人們又發明了印刷術,後來又發明了雕版印刷,這大大便利了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