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李發明研究員

李發明研究員

發布時間:2022-06-06 10:37:12

① 互聯網發明人是誰

正確答案:柏納斯

② 蒂姆·伯納斯-李

http://ke..com/view/493680.htm
http://codex.wordpress.org.cn/index.php?title=%E8%92%82%E5%A7%86%C2%B7%E4%BC%AF%E7%BA%B3%E6%96%AF%C2%B7%E6%9D%8E&oldid=17865

③ 迪姆·勃納斯·李發明了什麼

從千頭萬緒、錯綜復雜的網路線中,他編織出了跨世界的網路,並為21世紀創造了一種大眾傳媒工具。

想看一看在過去十年內世界發生了多大變化嗎?進入互聯網,啟動搜尋裝置,敲入查詢命令,你會得到大量信息。它向你表明你能夠「查詢」到目前網上的幾乎任何東西。你將查詢到你能從南非「螺栓男孩」那買到工業時期的螺母和螺栓,或者在紐約買到兒童玩具熊,還有外國的雪茄煙標簽等。

現在你說什麼?所有的人都知道,這年頭,你擁有一個滑鼠、一個數據機和通往互聯網的路徑,你就可以不必受到時空限制,不必付長途電話費,而點到並進入到行星的任何地方。

噢,但是當我們—上下滾動計算機屏幕上的一覽表時,成百個目錄會出現,我們將會發現這樣一個被隱藏起來的「玫瑰園」:「全范圍查詢」約20年前由一個名叫迪姆·勃納斯·李的軟體設計者寫出的一個精彩的小計算機程序。那時候,誰會知道,從這個小小的計算機化的存儲系統中會流出文化變遷、百萬富翁的出現等遍及世界的信息,誰會想到它會形成一個跨世界網路?

不同於許多已經推動世界發展的發明,這項發明是由一個人獨自發現的。托馬斯·愛迪生由於發明燈泡而名聲大振,但是在他的實驗室中卻有十幾個人為他效勞。威廉·夏克利可以稱得上是晶體管之父,但是他的兩位調研員卻著實幫了他大忙,而互聯網路則乾脆是由一個專門委員會共同開發設計的。但是萬維網(world wide web)卻是由勃納斯·李單獨發明的。他把它設計出來,他又把它普及到了全世界。並且,他比其他任何人更提倡開放世界網,他沒有為此項發明申請專利和報酬。

它首先是在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啟動的。那一年是1980年。那時,勃納斯·李是歐洲量子物理學實驗室的一位軟體設計師,他花了六個月的時間來籌劃他的廣闊的網路。他一直想開發出一種「仿人腦方式」處理信息的程序,但是這種程序只有在開發出瞬時強行記憶裝置的基礎上才能得以開發。所以,他設計出了一張軟盤,當把它放進計算機時,它能夠留下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所有任意聯想。這時我們假定大腦有很好的記憶力,但是有時我們自己卻忘了那些聯想。他稱它為「查詢」(全范圍查詢的縮寫),它是一部從他童年時代起就一直記著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網路全書。

勃納斯·李把他的這一想法寄託在當時流行的軟體設計上,他模仿出了一種「大型文本」筆記。這個筆記上的一個文件上的句子可以連接到勃納斯·李儲存在自己的計算機上的另一個文件中;他還能夠通過輸入數字(那時沒有滑鼠)追蹤到一行話並且自動把它拖到相關文本中。它自己運轉得那麼好,但是那畢竟只是在「我的計算機」上。

但是,如果他想利用別人計算機上的文件,他該怎麼辦呢?首先,他需要徵得別人的同意,然後他將不得不做一項枯燥的工作,他得把一個新的東西接到一個中央數據單元上。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法是開放他自己的文件和他自己的計算機——面向大眾並且允許他們把他們自己的文件接到他的計算機上來。他能夠限制他在歐洲量子物理實驗室的同事們進入他的計算機,但是他為什麼不停止這樣做呢?把它面向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開放!讓它跨越整個網路!在勃納斯·李的計劃中將沒有中心經理,沒有中央數據單元並且沒有密封問題。計算機中的東西可以像網路本身一樣增加,它是無限制的,他後來寫到:「一個人可以從一個軟體文件跳到一群人中,跳到電話簿中或者參加一場有組織的航行或者干任何想乾的事。」

這樣他把一個相對易掌握的編碼系統拼到了一起,形成了大型文本符號語言(HTML)——它已經開始成為網路的共同語言,網路內容的創造者們就是通過這種方式把那些稍加潤色的、被劃上線的內容放到他們的文本中,並加上自己的想像和其他東西。他設計出了一個標注地址草案,賦予每一張網頁一個獨一無二的場所。並且他還炮製出了一整套規則,以便這些文本能夠通過互聯網連接到計算機上。他稱這一套規則為HTTP(大型文本轉接條約)。

並且在制定出了HTTP的第七天,勃納斯·李第一次接上了萬維網,允許各地使用者在計算機屏幕上觀看他的創造。1991年,萬維網初次登台,從那一刻起,網路和互聯網的使用者越來越多,幾乎呈指數增長。五年內,互聯網的使用者從60萬上升到了4千萬。幾乎每53天使用它的人數就上升了一倍。20世紀60年代,勃納斯·李還是一個小孩,從那時起他就已經吸取到了計算機時代的精華。他的父母教給他違反常規地思考,他在吃午餐時經常用想像的數字玩游戲。他用厚硬紙板盒制出了計算機,並且制出了有五個洞的紙磁帶,他沉湎於對電子的喜愛之中。後來,他在哈佛大學讀書的時候,用一台電視機和多餘的零件造出了自己的第一台電子計算機。他還研究了物理,他認為物理是數學與電子之間的一種折衷。他回憶說:「物理是有趣的,並且事實上它為創造一個全球系統做了很好的准備。」

過高評價他創造的全球系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把一個僅供精英們使用的有效交流系統變成了一種大眾傳媒。艾利克·斯克米德曾在紐約《時代》雜志上說:「如果它是一門傳統科學,勃納斯·李肯定會獲諾貝爾獎,他所做的一切是那麼的意義重大。你肯定認為他至少早已富了起來,他獲得了大量的利潤。但是勃納斯·李卻選擇了放棄利潤的道路。他自己連同他的發明沒有向人們索取任何報酬。參與編寫第一個大眾網路瀏覽軟體的馬克·安德森卻成了第一批網路百萬富翁之一。而與此形成對比,勃納斯·李卻在1994年加入了馬薩堵塞技術協會,並且改變丁學術的方向。他在馬薩諸塞技術協會的一間簡陋的辦公室里提出,萬維網與其各自獨守專利,不如公開其技術成果,讓大家共享。世界上的其他人可能正在網珞現象的增長中謀利,但是勃納斯·李卻甘願在幕後默默地奉獻,他相信我們所有人能夠繼續進入美好的下一個世紀,並在下一個世紀享受到「全范圍的查詢」服務。

④ 古代,近代,現代,當代的信息傳遞方法和信息傳遞的特點分別是什麼近代,現代,當代的信息傳遞發明人是

在中國古代,為了傳遞軍事情報,人們曾設立過烽火台,利用火與煙傳遞信息。烽火台白天燒狼糞,夜間點柴草。傳說燒狼糞時有很大的濃煙直沖藍天,在白天比火光更易被人發現,因此烽火有時又被稱為狼煙。當發現敵情時,燃起烽火,台台相傳,一直傳到軍營。在2700多年前,中國周朝時的烽火告警系統就已經很完備了。
1.馬拉松長跑是為了報信
在交通和通信很不發達的古代,人們要傳遞信息只能靠兩條腿或騎馬。馬拉松長跑項目,就是為了紀念一位2000多年前為傳送捷報而犧牲的英雄設立的。公元前490年,希臘軍隊在馬拉松平原擊退波斯王大流士一世軍隊的入侵。傳令兵菲迪皮茨一口氣從馬拉松鎮跑到首都雅典報告喜訊,當他跑完42.195千米的路程,趕到雅典廣場說完捷報之後,就精疲力竭,倒地而死。為了紀念這位戰士的英雄事跡,1896年,在世界第一屆奧運會上,他跑過的距離被作為一個長跑比賽項目列入運動會。
2.用驛站傳遞信息
文字的發明促進了人們的交往,從此通信也就開始了。中國遠在周朝時就建立了專門傳遞官府文書的驛站,通過騎馬將文書一個驛站接一個驛站地傳遞下去,同時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驛郵制度,以實現快速、准確的通信。秦代統一六國後,就將驛站信息傳遞系統作為國家的行政機構確定下來。驛郵是以駿馬每小時奔跑15千米左右的速度傳遞信息,來實現遠距離通信的。在當時這已經很快了。
3.信鴿和信猴
為了傳遞信息,古時候的人們還想出了許多奇異的方法,比如漂流瓶、信號樹、信鴿和信猴等等。
在奈及利亞貝喀薩地區,人們用猴子送信。人們將母猴和子猴分別關在兩地,並時常將母猴帶去尋找子猴,使母猴認得路線。當人們需要通信時,將信裝在竹筒里綁在母猴身上,放它出去尋找子猴,母猴總能將信送到目的地。
信鴿從古至今,一直是有效的信息傳送工具。在通信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信鴿仍有用武之地。在戰爭中,通信聯絡至關緊要。然而一旦爆發核戰爭,核爆炸產生的強烈電磁輻射將使現有的各種電子通信系統陷於癱瘓,但信鴿仍能自由飛翔。瑞士軍隊訓練培育出了能雙向投書的信鴿。這些信鴿不再傳送傳統的文字書信,而是攜帶著裝在膠囊里的計算機晶元,內中的密碼情報也只能在專門的裝置上閱讀,保密性極高。信鴿甚至有可能成為特種通信兵。
4.郵局的出現
一般認為,郵局是波斯王居魯士大帝創立的。居魯士統治著一個疆土廣袤的大帝國,由使者傳遞書信和信息已經不能適應帝國的需要。為此,他建立了一個由許多驛站組成的郵遞行政部門,這便是最早的郵局。這些驛站間隔一定的距離,負責照料每日跑完一站路的驛馬。
中國在很早以前就有了郵政制度,到唐代基本完善。元朝還整頓了連接東西方的驛站傳遞制度。
公元前31年,羅馬人在奧古斯都統治時期,仿照這樣的機構,建立了公共驛站。站里備有喂足草料的驛馬和供過往官員住宿的客房。
在中世紀,羅馬式郵局已經消失,修道院遍布歐洲。修道院之間的通信通過使用稱為撀尥祭瓟的羊皮紙卷進行。第一個修道院在紙卷上寫上他們的傳言,送達的各修道院再加上他們的傳言,從而使紙卷越來越長。例如,傳送聖·維落爾修道院院長死訊的紙卷長達9.5米,寬0.25米。人們稱之為修士郵局。
大清郵局始建於清朝同治年間(1862-1875年),是清代上海地區十三家主要的通郵站之一。經歷了民營的信局-外國郵局-文報局-海關郵政-大清郵政等不同階段。他是目前華東地區唯一留存的清朝郵局遺址,也是近代中國郵政歷史的縮影。
1878年(清光緒四年),煙台「華洋書信館」在周村設立分館,是為淄博地區大清郵政 機構的前身。1900年底,周村大清郵局開辦。1902年,博山二等大清郵局設立,附 設八陡、西冶街2處代辦所,並設信櫃5處,有村鎮信差2人,另有通沂水、王莊信差2人 ,通萊蕪、泰安信差4人。1904年,臨淄西關廣順號、衛生堂葯店設郵政代辦處。翌年 ,桓台設三等郵局,張店、索鎮設分局。張店大清郵政分局設在原張店街里東四街,為商家 代辦,辦理信件和匯兌業務。時周村、淄川、新城(桓台)索鎮、張店等局隸屬濟南總局, 博山、臨淄、金嶺、淄河等局隸屬青州總局。�
辛亥革命以後,「大清郵局」改稱「中華郵局」。郵局內部設郵務員、郵務佐、郵差、局役 四級。原張店大清郵政分局,遷至南北街。�
1919年1月,臨淄中華郵局在臨淄城建立,始為三等郵局,翌年10月升為二等郵局, 鄉間設辛店、淄河店、孫婁店、西古城4處分櫃。1920年8月設立桓台縣郵局(三等局 )、張店郵局(三等局,後升為二等)、周村郵局(二等局)、博山郵局(二等局)。桓台 縣郵局在北石橋、曹村扒頭橋設信櫃,屬商家代辦。�
1921年,博山郵局增設村鎮巡外郵差2人,分南北2路,3日巡行一周。西河、源泉、 八陡、夏庄、邢家莊均設信櫃。�
1924年,張店中華郵局改為二等二級局,租用民房3間,經營匯票、保價信、平信。南 定亦設郵政局。�
1926年,張店郵局遷至原張店二馬路(今西一路),並增設包裹郵寄等業務。同時在福 勝里、衛固設置信箱,馬尚、衛固分別設立郵寄代辦所,辦理小額匯兌業務。�
1931年,辛店分櫃升為辛店郵局。�
1943年,鐵山、衛固、石橋設郵政代辦所,後改為郵務所,辦理小額匯兌業務。�
1945年,張店、南定均為二等乙級郵局。張店郵局配有局長1人,郵務值2人,信差3 人,苦力4人。昌城、馬尚亦設有郵政代辦所。�
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中華郵局」即被戰時郵局接收。�
直到今天的網路通訊,電子郵件。
5.最早的信封
在信封誕生之前,為了保守信件秘密,人們頗傷腦筋。古希臘人為了寄信,先把奴隸的頭發剃凈,在頭皮上寫信,等頭發長好,再將信寄出。收信人把奴隸的頭發剃光就可讀到信的內容。公元前10世紀,美索不達米亞的亞述人以制好的粘土板作信紙,刻上信的內容,然後裝進陶器燒好,收信人必須打破陶器才能得知信的內容。
中國春秋戰國和秦漢時代,常見的書信是木牘。木牘一般長1尺約0.33米,故也叫尺牘。信封用木板製成,呈鯉魚形,一底一蓋夾在尺牘的外面,木板上刻上三道線槽,用繩子捆繞三圈,然後再穿過一個方孔縛住,在線端或交叉處加以檢木,封上粘土,上蓋印章,作為信驗,以防私拆。這種木板可算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信封。
中國火漆傳入歐洲後,封漆成為通信保密的法寶。1820年,英國書商布魯爾在海濱度假時發現不少小姐和女士熱衷寫信,但又怕信中內容被人知道,於是設計了一批信封。這是世界上第一批紙質商品信封。1844年,倫敦出現了第一台糊信封的機器。從此,紙質信封風行全球。
6.信封上的郵戳
如今,郵戳的主要用途是蓋銷郵票。然而郵戳卻比郵票早問世400多年。15世紀30年代,義大利水城威尼斯的郵局首先使用了郵戳。當時只是在郵件上蓋個小圖章,註明收寄郵件的地名。此後又出現了郵資已付的郵戳,但都沒有具體的日期。
1661年,英國郵政總局局長比紹普,為了檢查和考核郵遞員是否及時傳遞郵件,創制了世界上第一個帶有日期的郵戳,從而使郵戳趨於完善,一直沿用至今。這枚郵戳比世界上第一枚郵票的出世早179年。
1879年,中國清朝政府開辦了大清郵局,使用的是八卦郵戳。八卦郵戳只表示地名,不表明日期。後來的郵戳上才逐漸加上年代日期的標記。不過,郵戳上的紀年比較特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一採用公元紀年。
進入20世紀後,郵戳的種類不斷增多,除了日戳外,還有郵資已付戳、紀念戳、免費軍郵戳、旅遊勝地紀念戳等10餘種。
7.最早的一便士郵票
在比紹普發明帶日期郵戳之前的1365年,法國巴黎市郵政局為了對付日益增多的因拒付郵費而積壓的信件,受郵戳的啟發,印行了一種特製的小紙片。紙片上沒有圖案,只印有字樣。這種印有郵資已付戳記的小紙片,便是最早的郵票。
愛爾蘭人詹姆斯·查默斯在1834年印製出世界上最早的郵票,而實施是在1838年英國的郵政大臣羅蘭·希爾爵士改革郵政之後。希爾規定全國郵資標准一律按半盎司收一便士,並發行了一便士的郵票。
8.在郵票上打孔
1847年,英國人亨利·亞瑟發明了第一台郵票分剪設備。最初,這台設備只能裁剪郵票。一年後,發明人對這種機器進行了改進,製造出能打一排小孔的穿孔機。1854年,第一枚齒孔郵票穿孔機誕生了。
9.信箱
1650年前後,巴黎已有郵局,負責與外省和外國的通信郵務,而巴黎市內的居民之間卻無法進行通信聯系。為此在年,法國人德維萊耶第一次把一些用來放信的箱子掛在主要街道拐角處的牆壁上作為信箱,彌補了這個缺陷。在市內居住的居民只要把已付郵費的票據貼在信封上,就可以就近把信投入信箱,郵局的職員每日三次開箱收取。
1692年,巴黎共有6個這樣的信箱,1723年有7個,1740年有12個,到了1780年已經增加到500多個。
10.明信片
1861年,美國的約翰·查爾頓在費城發明了明信片。之後,一個名叫哈里·李普曼的商人對明信片的設計加進了裝飾,進行公開發行並申請了專利。預付郵資明信片不用再貼郵票。這種明信片是由奧地利維也納伊施塔特軍事學院的伊曼紐爾·赫爾曼首先發明的。1869年10月1日,預付郵資明信片首次在世界上發行,其表面為淡黃色,上附一張面值2克萊澤的郵票。明信片可以對親屬、友人等表示問候、祝賀、抱歉等等,是其他通信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至今還在大量使用,並且種類越來越多,裝飾越來越具有藝術性,給人們帶來一種美的享受。如生日賀卡、學生賀卡、結婚賀卡等等。今天,明信片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11.郵政的專用顏色
世界各國郵政的專用顏色是按照本國的傳統和習慣設定的。如英國用紅色,美國用灰色,中國用綠色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1949年12月舉行的第一次全國郵政會議上,曾討論了郵政專用顏色問題,認為綠色象徵了和平、青春和繁榮,所以作出決議,規定人民郵政採用綠色為專用色。
12.國際郵件是怎樣郵遞的
世界各地大小郵局約654000家,國際郵件每天達10億份。世界郵政聯盟169個會員國的數百萬名郵務人員在為送信工作服務。那麼國際郵件是如何傳遞的呢?例如一個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皮斯里弗工作的人,星期一寫信給住在法國南部尼斯附近的朋友。郵差當天下午收集好郵件送到鎮上的郵局。郵務人員把本地郵件跟寄往加拿大其他地方的郵件分開,又把國際郵件分為太平洋以西的和太平洋以東的兩大類。晚上,郵件都裝上貨車運往160千米外的大草原城。第二天早上兩類國際郵件裝上貨車又運往480千米外的省會埃德蒙頓,從埃德蒙頓郵局運往機場。在機場,西行郵件空運到溫哥華,東行郵件運往多倫多。郵件到達多倫多後按目的地所屬的國家分類,這個過程到星期四才完成。星期四晚上,國際班機從多倫多飛往巴黎,在星期五早上到達。
在巴黎,郵件由機械化系統處理。編碼機根據郵區號碼加上條碼,指明信件最後由哪裡派送。另一部機器按行政區把信件一一分類。信件沿輸送帶送往郵袋,郵袋再經貨車、火車和飛機送到馬賽和尼斯。尼斯的郵務人員把信件分類,星期六早晨把郵件運往郵局,由郵差送到他朋友的家。
13.全球快遞服務
普通郵遞服務不夠迅速,因為郵務人員要處理數以億計郵件,派送速度慢,郵件要數天甚至數星期才送達目的地。20世紀60年代後期,各地的公司都遇到迅速運送郵件的大難題,國際快遞公司應運而生。商業機構派飛機前往世界各地,大多數可在24小時內到達。空運快遞服務公司採用最新科技,預定貨運班機和客機機位,以便隨時選用最快捷的路線。大規模的快遞公司以電腦儲存世界各地班機升降的時間表,不少公司還自置飛機和直升機,所有快遞公司都有專用車隊,置備小貨車和摩托車,逐戶收取和派送郵件。
美國最大的快遞公司1989年擁有飛機418架,平均每天處理郵件14萬份。歐洲快遞公司可在第二天把郵件送抵歐洲其他地區,歐洲以外的地方則在兩天內送到。美國快遞公司能在即日或翌日把郵件送到國內的目的地。
快遞的郵件大多是信件或者小郵包,利用快遞服務運送製成品的廠商也日漸增多。在70年代,快遞業的總營業額每兩三年增長一倍,1990年年總值約達40億美元。
14.用火箭快遞郵件
美國一家公司別出心裁地創造,它設備簡單,比宇航火箭的造價低得多。它用火箭的彈頭艙傳遞郵件,載重量為10千克,火箭到達目的地上空後,火箭艙門自動開啟,將郵件用降落傘射出,然後用無線電通知當地郵局來接收郵件。火箭穿過大氣層航行,速度很快,從紐約到倫敦只需50分鍾。這家公司現已正式接受郵政業務。
15.電子信使
電子信使是一種特定規格的信件,投入電子信箱後,信件就被自動拆開,通過光電器件逐字逐句地掃描,把光信號變成電信號。這樣,文字圖像信息就通過傳真機傳到遠方,而信件原稿能自動銷毀。同時,收信函傳真機就把接收到的電信號還原成光信號,用攝影方法,把發信人的手跡記錄在標准信件上,自動封口,然後輸出一封地址、姓名、信函內容與寄發信件一模一樣的信函。無論相隔多遠,電子信使只花幾十秒鍾就可完成整個傳遞過程。
1980年6月7日,第一封從倫敦通過衛星,在短暫的1分鍾內跨越大西洋,到達加拿大的多倫多。當地郵局收到電子信後,以特快傳遞方式遞交給了收信人。
16.莫爾斯拍發了第一封電報
1844年5月24日,在華盛頓國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會議廳里,科學家和政府官員觀看莫爾斯親手操縱電報機。隨著一連串的點、劃信號的發出,遠在64千米外的巴爾的摩城收到了世界上第一份電報,電文是撋系鄞叢熗撕蔚鵲鈉婕�。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拍發的第一份正式的長途電報。
莫爾斯的發明揭開了人類通信史的嶄新一頁。人們第一次意識到:電報是有用的。在一切以電為人類服務的事業中,電報是最早的應用。
將用戶電報機聯入計算機網,用戶坐在家中就可以進行資料和文獻檢索,從電報機上收到文獻資料,而無需跑圖書館。記者可以在用戶電報機前給遠在千里之外的報社發稿,商人可以用它來洽談生意。用戶電報在國外已使用非常廣泛。
17.早期的電話機
因為電話的發話端和收話端的結構完全一樣,因此在電話機發明的初期,電話機上只有一個筒子,連聽帶講都用它。因為打電話的人在講完話後得馬上把話筒放到耳朵上去聽對方說話,忙中出錯,許多人就會鬧出用耳朵說話或用嘴巴聽話的笑話了。
18.現在的電話機
電話機發展到今天,已經不是當初那種樣子了。現在的電話機,話筒由兩部分組成,一端講話,一端聽話,非常方便。聽話的一端裝有受話器,講話的一端裝有送話器。
19.貝恩發明了傳真機
1843年,英國的貝恩發明了最初的傳真機。貝恩把金屬板剪切成文字形狀,放在絕緣板上,然後用幾只金屬爪在上面擦過,爪就與文字形金屬部分或絕緣板部分相接觸。貝恩在每隻爪上接一根電線,電線的另一端連接電報收報機,收報機上裝有鉛筆。爪與金屬文字部分接觸或脫離時,這種變化像電報信號一樣經電線傳向收報機,於是收報機一端的鉛筆就在紙上劃線。這樣,許多爪同時接觸到金屬文字時,通過電線把這種變化傳向收報機,收報機的鉛筆接觸到紙上,紙便按照爪的壓接速度移動,從而在紙上畫出文字的形狀。
19.手持行動電話
步談機是以電池作電源的小型無線電話機,初期產品就可以背在身上。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研製成功的,供士兵在戰斗中作短距離通信使用。大型無線電話則可安裝在坦克、軍用卡車及其他車輛上。戰後,無線電話經過改良,移動通信機常在巡邏車、救護車、消防指揮車以及港灣消防船上使用。
移動無線電話是美國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治安、航空、船舶、運輸、工商企業、地方政府等部門不僅將行動電話作為通信手段,而且還把它作為管理的工具。在美國使用的移動無線電話中,90%是對講電話機。使用對講電話的雙方,在指定頻道上作單頻或雙頻單工聯系群呼,各個頻段都有使用,近距離用甚高頻或特高頻,遠的用中、短波或衛星微波傳送。現已開發出選呼和以話音啟動發送代替按鍵的准雙工制;無中心共用信道網對此又作改進,不僅能撥號叫通,雙頻雙工通話,而且充分利用頻道空閑時間實行共用以節約頻道。方法是指定頻道作為互相聯系,自選頻道作為通話,用後自動復原。
20.電子計算機出現了
在電子計算機誕生以前,曾有過機械式計算機。1642年,法國的帕斯卡製成了最早的十進制加法器。1673年,德國的萊布尼茲發明了手搖計算機,並提出二進制運演算法。英國的巴貝奇分別於1822年、1834年設計了差分機和分析機,用穿孔卡來使計算過程自動化。1941年,德國的朱賽利用電磁繼電器試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二進製程序控制的通用自動電式計算機棧冢�承汀?944年,美國的艾肯試製成最後一台機械式計算機Mark-1號機,它是全電子式計算機的前身。
21.計算機奠定了信息化社會的基礎
計算機可以模擬並代替人腦的部分思維功能,擴大了人類信息處理的能力,提高了資料存儲和使用效率,可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計算機滲透到人類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引起整個人類社會的巨大變革,成為一場劃時代的信息革命。計算機的廣泛應用為工業化社會過渡到信息化社會創造了條件。
22.夢幻般的多媒體技術
以前的個人電腦只能處理文字和數字,即單媒體。現在,個人電腦不僅能處理文字和數字,而且還能處理圖像、文本、音頻、視頻等多種媒介,這就是多媒體。多媒體是將計算機、電視機、錄像機、錄音機和游戲機等技術融為一體,形成電腦與用戶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的操作環境。人機相互交流是多媒體最大的特點。電視、電影你只能在一旁欣賞,而在多媒體上,你可以從圖形到顏色都予以修改,你可以參與其中,改變劇情,叫演員按照你的意思演出。
多媒體技術集計算機技術、聲像技術和通信技術為一體,採用先進的數字記錄和傳輸方式,可代替目前多種家用電器,因此將遍及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23.信息高速公路
互聯網路(Internet)是一種把許多網路都連接在一起的國際性網路,是最高層次的骨幹網路。在它下面連接地區性網路,地區性網路與廣域網相連接,廣域網連接區域網,區域網里連接著許多計算機。這樣,把許多計算機連接在一起,實現資源共享。
互聯網路有許多用途。利用它可向全球的互聯網路用戶發送電子郵件,發送開會通知或簡報等,可召開分散於世界各地有關人員的電子會議,建立電子信箱。在互聯網路上發布新聞,可以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研究人員可以快速進行論文、報告和計算機源程序的交換。用戶可以自由地、高速地檢索出分布於不同網路上的信息。用戶還可以從遠處進行登錄,使用連接於互聯網路上的軟體硬體資源,例如使用巨型計算機。通過遠地登錄還可以利用各種商用數據服務。企業還可以利用互聯網路發布廣告。

⑤ 互聯網是誰發明的

互聯網不是一個人的發明。

1、美國高級研究計劃署播下了種子

如果追本溯源,一個比較公認的說法是:種下第一顆互聯網種子的是美國高級研究計劃署AP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該組織發布了第一個互聯網的鼻祖,名字叫APPANet,中文名字叫「阿帕網」。

阿帕網在1969年開始正式投入運行,在1990年正式退役。這21年間,在阿帕網上,很多的研究機構,大學,紛紛做出了很多或普通,或驚艷的貢獻,無數的人在上面添上自己的一磚一瓦,最後孕育出了我們現在使用的互聯網。

2、科學家開始挑起大梁

為了避免外行領導內行,高級研究計劃總署還從各個大學里挖科學家當領導,包括當時最著名的MIT的人工智慧專家約瑟夫·利克萊徳。

傳聞說,約瑟夫·利克萊徳當領導的時候, 80%多與計算機有關的公司都是他給錢,而且不管是民用還是軍用,先造出來看看。當時,這個人在美國寬松的體制下,一下子把計算機相關行業炒起來了。

後來的幾任領導都是頂級科學家,包括鮑勃·泰勒,拉里·羅布次等等,每個都是科學界的頂尖高手,後來把拉里·羅布次稱為阿帕網之父,因為羅布次首先想到的這個方法,並且畫了大量的圖來論證,後來連架構都想好。

3、阿帕網出生

剛開始的時候,阿帕網只有四個節點。

第一個節點選在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因為當時羅布次的朋友克萊因羅克教授在加州大學,當時正在研究網路,這個克萊因羅克教授也是當時頂尖的科學家之一。這個克萊因洛克教授,也是互聯網之父之一。

第二個節點選在斯坦福大學,當時選第二個節點考慮的主要因素是道格拉斯·恩戈巴特教授在斯坦福,滑鼠就是他發明的。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也發明了互聯網。不過一般不說他是互聯網之父,而是說他是滑鼠之父。畢竟滑鼠太出名了。其實他參與發明了超文本系統,網格計算機,還有硬碟等等,這些東西,他都做出了不少貢獻。

第三個和第四個節點分別選載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和鹽湖城的猶他州州立大學,考慮的因素也是人才,這兩個學校在計算機圖形學領先於其他學校,而且猶他州有伊凡·蘇澤蘭教授。

這個蘇澤蘭教授被稱為虛擬現實之父,比如說現在虛擬現實這么火熱,算起來應該去他那裡認個祖宗,他也由於計算機圖形學和虛擬現實,獲得了1988年的圖靈獎。

這四個節點,就是阿帕網的種子,種子埋進土地里,很快就生根發芽了,隔了一年,就很快的擴展到15個節點。在1973年,也就是4年以後,阿帕網就連到了英國和挪威。

4、阿帕網在科學家的推動下迅速進化

當時使用的協議並不是現在的TCP/IP協議,而是一種已經被淘汰的協議,被淘汰的協議叫NCP協議,在1982年被停用,NCP協議被停用以後,由TCP/IP協議代替。

當年計算機設備五花八門,每個計算機都使用自己的語言。這個時候,出現了兩位科學家,分別是鮑勃·卡恩和文特·瑟夫,他們一起發明了TCP/IP協議,讓各種設備能夠互聯。

這兩位也分別被稱為互聯網之父,他們確實配得上互聯網之父的名號。這兩位也獲得了圖靈獎。而且還獲得了無數的其它獎,包括美國普通公民能獲得的最高獎章,布希總統向他們頒發了總統自由勛章。

5、阿帕網退役,互聯網誕生

伯納斯·李博士,他發明了萬維網,這個時候,阿帕網已經接近完成他的歷史使命,差不多要退役了。

但是基於阿帕網,無數優秀的科學家共同孕育出了互聯網。博納斯·李博士是迎接互聯網出生的第一人,他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網頁瀏覽器,互聯網從此誕生,開始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程。博納斯·李博士也被稱為互聯網之父。

(5)李發明研究員擴展閱讀:

互聯網發展歷程

網際網路始於1969年的美國。是美軍在ARPA(阿帕網,美國國防部研究計劃署)制定的協定下,首先用於軍事連接,後將美國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斯坦福大學研究學院、UCSB(加利福尼亞大學)和猶他州大學的四台主要的計算機連接起來。

這個協定由劍橋大學的BBN和MA執行,在1969年12月開始聯機。

另一個推動 Internet發展的廣域網是NSF網,它最初是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建設的,目的是連接全美的5個超級計算機中心,供100多所美國大學共享它們的資源。NSF網也採用TCP/IP協議,且與Internet 相連。

ARPA網和NSF網最初都是為科研服務的,其主要目的為用戶提供共享大型主機的寶貴資源。隨著接入主機數量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把Internet作為通信和交流的工具。

一些公司還陸續在Internet上開展了商業活動。隨著Internet的商業化,其在通信、信息檢索、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巨大潛力被挖掘出來,使Internet有了質的飛躍,並最終走向全球。

1、1968年

1968年,參議員Ted·Kennedy(特德.肯尼迪)聽說BBN贏得了ARPA協定作為內部消息處理器(IMP),特德.肯尼迪向BBN發送賀電祝賀他們在贏得「內部消息處理器」協議中表現出的精神。

2、1978年

1978年,UUCP(UNIX和UNIX拷貝協議)在貝爾實驗室被提出來,1979年,在UUCP的基礎上新聞組網路系統發展起來。新聞組(集中某一主題的討論組)緊跟著發展起來,它為在全世界范圍內交換信息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法。

然而,新聞組並不認為是互聯網的一部分,因為它並不共享TCP/IP協議,它連接著遍布世界的UNIX系統,並且很多互聯網站點都充分地利用新聞組。新聞組是網路世界發展中的非常重大的一部分。

第一個檢索互聯網的成就是在1989年發明出來,是由PeterDeutsch和他的全體成員在Montreal的McGillUniversity創造的,他們為FTP站點建立了一個檔案,後來命名為Archie。

這個軟體能周期性地到達所有開放的文件下載站點,列出他們的文件並且建立一個可以檢索的軟體索引。檢索Archie命令是UNIX命令,所以只有利用UNIX知識才能充分利用他的性能。

McFill大學,擁有第一個Archie的大學,發現每天從美國到加拿大的通訊中有一半的通信量訪問Archie。學校關心的是管理程序能否支持這么大的通訊流量,因此只好關閉外部的訪問。幸運的是當時有很多很多的Archie可以利用。

BrewsterKahle,當時是在ThinkingMachines(智能計算機)發明了WAIS(廣域網信息服務),能夠檢索一個資料庫下所有文件和允許文件檢索。根據復雜程度和性能情況不同有很多版本,但最簡單的可以讓網上的任何人可以利用。

在它的高峰期,智能計算機公司維護著在全世界范圍內能被WAIS檢索的超過600個資料庫的線索。包括所有的在新聞組里的常見問題文件和所有的正在開發中的用於網路標準的論文文檔等等。和Archie一樣,它的介面並不是很直觀,所以要想很好的利用它也得花費很大的工夫。

3、1989年

1989年,在普及互聯網應用的歷史上又一個重大的事件發生了。TimBerners和其他在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的人----這些人在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非常出名,提出了一個分類互聯網信息的協議。

這個協議,1991年後稱為WWW(World Wide Web),基於超文本協議――在一個文字中嵌入另一段文字的-連接的系統,當你閱讀這些頁面的時候,你可以隨時用他們選擇一段文字鏈接。雖然它出現在gopher之前,但發展十分緩慢。

由於最開始互聯網是由政府部門投資建設的,所以它最初只是限於研究部門、學校和政府部門使用。除了以直接服務於研究部門和學校的商業應用之外,其它的商業行為是不允許的。

90年代初,當獨立的商業網路開始發展起來,這種局面才被打破。這使得從一個商業站點發送信息到另一個商業站點而不經過政府資助的網路中樞成為可能。

4、1991年

1991年,第一個連接互聯網的友好介面在Minnesota大學被開發出來。當時學校只是想開發一個簡單的菜單系統可以通過區域網訪問學校校園網上的文件和信息。緊跟著大型主機的信徒和支持客戶-伺服器體系結構的擁護者們的爭論開始了。

開始時大型主機系統的追隨者占據了上風,但自從客戶-伺服器體系結構的倡導者宣稱他們可以很快建立起一個原型系統之後,他們不得不承認失敗。客

戶-伺服器體系結構的倡導者們很快作了一個先進的示範系統,這個示範系統叫做Gopher。這個Gopher被證明是非常好用的,之後的幾年裡全世界范圍內出現10000多個Gopher。它不需要UNIX和計算機體系結構的知識。

在一個Gopher里,你只需要敲入一個數字選擇你想要的菜單選項即可。今天你可以用theUofMinnesotagopher選擇全世界范圍內的所有Gopher系統。

當University of Nevada(內華達州立大學)的Reno創造了VERONICA(通過Gopher使用的一種自動檢索服務),Gopher的可用性大大加強了。

它被稱為VeryEasyRodent-的首字母簡稱。遍布世界的gopher象網一樣搜集網路連接和索引。

它如此的受歡迎,以致很難連接上他們,但盡管如此,為了減輕負荷大量的VERONICA被開發出來。

類似的單用戶的索引軟體也被開發出來,稱做JUGHEAD

Archie的發明人PeterDeutsch,一直堅持Archie是Archier的簡稱。當VERONICA和JUGHEAD出現的時候,表示出非常的厭惡。

⑥ 河北李氏尋祖

我也是滄州的,青縣城東覺道庄,我在炳字輩的

⑦ 幾個計算機方面的問題,請計算機高手解答.(如果能提供詳解更好)

1.標識符是以字母或下劃線開頭的字母數字下劃線序列。 標識符可以用來表示常量、變數、程序、函數、類型、文件或過程的名字。Free Pascal允許標識符有效長度為255個字元,並且大小寫等效。
為了處理一些有用的信息,預處理定義了一些預處理標識符,雖然各種編譯器的預處理標識符不盡相同,但是他們都會處理下面的4種:
__FILE__ 正在編譯的文件的名字
__LINE__ 正在編譯的文件的行號
__DATE__ 編譯時刻的日期字元串, __TIME__ 編譯時刻的時間字元串

所以選B
2.選B
匯編寫的源代碼還是要編譯
3.它是萬維網縮寫,是10年前,英國科學家伯納斯·李發明 所以選D

⑧ 科學家都有誰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屆諾貝爾獎頒

德國科學家倫琴因發現X射線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科學家貝林因血清療法防治白喉,破傷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2年12月10日第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費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獲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歷史學家塞道爾·蒙森獲諾貝爾文學獎。

1905年12月10日第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勒納因陰極射線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科學家拜耳因研究有機染料及芳香劑等有機化合物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科學家科赫因對細菌學的發展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7年12月10日第七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畢希納因發現無細胞發酵獲諾貝爾化學獎。

1908年12月10日第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埃爾利希因發明「606」、俄國科學家梅奇尼科夫因對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德國作家歐肯因《偉大思想家的人生觀》獲諾貝爾文學獎。

1909年12月10日第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義大利科學家馬可尼、德國科學家布勞恩因發明無線電報技術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科學家奧斯特瓦爾德因催化、化學平衡和反應速度方面的開創性工作獲諾貝爾化學獎

1910年12月10日第十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瓦拉赫因脂環族化合作用方面的開創性工作獲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作家海澤因小說《傲子女》、《天地之愛》等獲諾貝爾文學獎。

1911年12月10日第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維恩因發現熱輻射定律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2年12月10日第十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格利雅因發現有機氫化物的格利雅試劑法、法國科學家薩巴蒂埃因研究金屬催化加氫在有機化合成中的應用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作家霍普特曼因劇本《織工們》獲諾貝爾文學獎。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勞厄因發現晶體的X射線衍射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威爾泰特因對葉綠素化學結構的研究獲諾貝爾化學獎。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普朗克因創立量子論、發現基本量子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科學家哈伯因氨的合成獲諾貝爾化學獎。

註:本屆諾貝爾獎僅頒發兩項

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斯塔克因發現正離子射線的多普勒的效應和光線在電場中的分裂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能斯脫因發現熱力學第三定律獲諾貝爾化學獎。(1921年補發)

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美籍德裔科學家愛因斯坦闡明光電效應原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英國科學家希爾因發現肌肉生熱、德國科學家邁爾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謝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弗蘭克、赫茲因闡明原子受電子碰撞的能量轉換定律而共同獲得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法國人白里安因促進《洛迦諾和約》的簽訂、德國人施特萊斯曼因對歐洲各國的諒解作出貢獻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維蘭德因發現膽酸及其化學結構獲諾貝爾化學獎。

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溫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維生素的關系獲諾貝爾化學獎。

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作家曼因小說《布登勃洛克一家》獲諾貝爾文學獎。

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費歇爾因研究血紅素和葉綠素,合成血紅素獲諾貝爾化學獎。

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博施、伯吉龍斯因發明高壓上應用的高壓方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科學家瓦爾堡因發現呼吸酶的性質的作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斯佩曼因發現胚胎的組織效應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德國人奧西茨基因揭露德國秘密重整軍備獲諾貝爾和平獎。

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英國科學家戴爾、德國科學家勒維因發現神經脈沖的化學傳遞而共同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庫恩因研究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獲諾貝爾化學獎。但因納粹的阻撓而被迫放棄領獎。

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學家盧齊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布特南特因納粹的阻撓而被迫放棄領獎。

德國科學家多馬克因發現磺胺的抗菌作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因納粹的阻撓而放棄。

1940年~1942年的諾貝爾獎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影響而中斷。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哈恩因發現重原子核的裂變獲諾貝爾化學獎。

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瑞士籍德國作家黑塞因小說《玻璃球游戲》等獲諾貝爾文學獎。

1950年12月10日第五十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狄爾斯、阿爾德因發現並發展了雙稀合成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53年12月10日第五十三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施陶丁格因對高分子化學的研究獲諾貝爾化學獎。

1954年12月10日第五十四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玻恩因對粒子波函數的統計解釋、德國科學家博特因發明符合計數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6年12月10日第五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醫生福斯曼、美國醫生理查茲、庫南德因發明心導管插入術和循環的變化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1年12月10日第六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美國科學家霍夫斯塔特因確定原子核的形狀與大小、德國科學家穆斯堡爾因發現穆斯堡爾效應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3年12月10日第六十三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詹森、美國科學家梅耶因創立原子核結構的殼模型理論、美國科學家維格納因發現原子核中質子和中子相互作用力的對稱原理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義大利科學家納塔、德國科學家齊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67年12月10日第六十七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艾根、英國科學家波特因發明快速測定化學反應的技術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71年12月10日第七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總理(前西德)勃蘭特因「緩和二次大戰後歐洲緊張局勢」獲諾貝爾和平獎。

1972年12月10日第七十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作家伯爾因對復興德國文學作出了貢獻獲諾貝爾文學獎。

1973年12月10日第七十三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費舍爾、英國科學家威爾金森因有機金屬化學的廣泛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79年12月10日第七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美國科學家布朗因、德國科學家維蒂希因在有機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85年12月10日第八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馮克利津因發現量子霍爾效應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6年12月10日第八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魯斯卡、比尼格、瑞士科學家羅勒因研製出掃描式隧道效應顯微鏡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國科學家赫希巴赫、美籍華裔科學家李遠哲因發現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國科學家波拉尼因發明紅外線化學研究方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87年12月10日第八十七屆諾貝爾獎頒發。

瑞士科學家米勒、德國科學家柏諾茲因發現新型超導材料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8年12月10日第八十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戴森霍費爾、胡貝爾、米歇爾因第一次闡明由膜束的蛋白質形成的全部細節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89年12月10日第八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美國科學家拉姆齊因發明觀測原子輻射和計量原子輻射頻率的精確方法、美國科學家德默爾特因創造冷卻捕集電子的方法、德國科學家保羅因在50年代發明的「保羅捕集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1年12月10日第九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內爾、扎克曼因發現細胞中單離子道功能,發展出一種能記錄極微弱電流通過單離子道的技術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95年12月10日第九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克魯岑、美國科學家莫利納、羅蘭因闡述了對臭氧層產生影響的化學機理,證明了人造化學物質對臭氧層構成破壞作用,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劉易斯、維紹斯、德國科學家福爾哈德因發現了控制早期胚胎發育的重要遺傳機理,並利用果蠅作為實驗系統,發現了同樣適用於高等有機體(包括人)的遺傳機理,而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

1999年12月10日第九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作家君特.格拉斯因《鐵皮鼓》、《我的世紀》等作品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001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克特勒、美國科學家康奈爾、維曼因在鹼性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以及凝聚態物質性質早期基礎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⑨ 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構工程分會 成員

中國公路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名單
中國公路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共選出理事219人,比五屆理事(145人)增長了34%,其中六屆理事中保留了五屆理事68人,占第五屆理事的46.7%;平均年齡49歲,比五屆理事平均年齡(57歲)降低了8歲。

六屆理事的單位構成分別為:公路交通主管部門佔25%,公路管理部門佔15%,科研、院校佔12%,設計院、咨詢、監理(公司)佔17%,企業佔18%;六屆理事的結構情況是:從事公路交通專業的佔63%,具有高級、正高級技術職稱的佔83%,大專以上學歷佔98%。 序號 姓 名 性別 出生

年月
民 族 學 歷 專 業 職 稱 工 作 單 位 職 務
1 李居昌 男 38.03 漢 大學 港口航道 高工 交通部 原副部長
2 鳳懋潤 男 41.08 漢 大學 計算機 高工 交通部 總工程師
3 張之強 男 40.03 漢 大學 道路橋梁 高工 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 理事長
4 孫國慶 男 54.10 漢 碩士 科教管理 高工 交通部科技教育司 司長
5 張劍飛 男 62.11 漢 博研 運輸 正高 交通部公路司 司長
6 李興華 男 67.07 漢 研究生 道路工程 高工 交通部綜合規劃司 副司長
7 李景和 男 51.01 漢 大學 道橋 高工 交通部基本建設質監總站 副站長
8 梁旭山 男 59.08 漢 碩研 交通 高工 大連市交通口岸管理局 副局長
9 譚志海 男 45.12 漢 本科 交通 青島市交通局 局長
10 林金平 男 55.05 漢 本科 道路工程 高工 廈門市交通委員會 副主任
11 倪 魯 男 57.10 漢 大專 管理 經濟師 新疆建設兵團交通局 局長
12 秦國武 男 49.06 漢 大學 行政管理 高級經濟師 新疆建設兵團交通局 助巡
13 石寶林 男 63.06 漢 本科 科研管理 研究員 交通部科學研究院 副院長
14 孫小年 男 63.12 漢 碩士 交通工程 正高 交通部科學研究院 副總工
15 姚震中 男 45.07 漢 大學 交通工程 高工 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 所長
16 張元方 男 46.03 漢 大學 科研管理 正高 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 副所長、總工
17 戴東昌 男 62.12 漢 研究生 交通規劃 正高 交通部規劃研究院 副院長、總工
18 關昌余 男 56.09 滿 研究生 公路工程 正高 交通部規劃研究院 副總工
19 顧新民 男 53.10 漢 碩研 公路機電 高工 中國交通通信中心(興通公司) 總經理
20 韓 敏 男 63.01 漢 本科 公路 編審 人民交通出版社 副總編
21 丘建華 男 54.01 漢 研究生 管理 副研究員 北京交通管理幹部學院 院長
22 黃大斌 男 54.06 漢 碩研 新聞出版 副編審 中國交通報社 黨委書記
23 姜岩飛 男 60.02 漢 碩研 企管 工程師 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24 劉長寬 男 51.03 漢 大學 投資管理 高級經濟師 華建交通經濟開發中心 總經理
25 張 力 男 48.03 漢 本科 橋隧 研究員 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 院長
26 孫立軍 男 63.01 漢 博士 道路工程 教授 同濟大學重點實驗室 主任
27 周緒紅 男 56.10 漢 博士 結構工程 教授 長安大學 校長
28 沙愛民 男 64.01 漢 博士 道路 教授 長安大學重點實驗室 主任
29 顧安邦 男 35.10 漢 大學 橋梁工程 教授 重慶交通學院橋隧工程學術委員會 主任
30 黃曉明 男 63.01 漢 博士 鐵道工程 教授 東南大學交通學院 副院長
31 王雲鵬 男 66.12 滿 研究生 交通運輸 教授 吉林大學交通學院 院長
32 唐 勇 男 62.11 漢 碩研 道路工程 教授 山東交通學院 副院長
33 王元豐 男 65.11 漢 博士 橋梁 教授 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學院 副院長
34 張新天 男 64.03 漢 大學 道橋 副教授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教研室 主任
35 何東坡 男 62.03 漢 大學 道路工程 教授 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院長
36 劉運通 男 49.10 漢 博士 公路工程 教授 北京工業大學建工學院學科部 主任
37 鄭健龍 男 54.05 漢 博士 道路工程 教授 長沙理工大學 校長
38 趙澤生 男 62.01 漢 大學 市政工程 高工 建設部城建司市政處 副處長
39 凌逸群 男 62.09 漢 碩研 石油化工 正高 中石化有限公司煉油事業部 主任
40 曲廣學 男 61.05 漢 大學 油田管理 正高 中石油大慶石油管理局 副局長
41 於建亞 男 54.04 漢 大學 工程管理 正高 國家林業局林產工業規劃設計院 院長
42 羅俊儀 男 51.11 漢 博士 交通管理 副研究員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 所長
43 周紀昌 男 50.12 漢 研究生 路橋 高工 中國路橋集團總公司 總裁兼總經理
44 楊 燕 男 64.05 漢 本科 公路 高工 路橋集團第三公路工程局 總經理
45 周海濤 男 54.11 漢 本科 公路規劃 正高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 院長
46 侯金龍 男 52.03 漢 碩研 路橋 正高 路橋集團第一公路工程局 局長
47 楊儉存 男 49.08 漢 研究生 道路鐵道 高工 路橋集團第二公路工程局 局長
48 霍 明 男 52.12 漢 碩士 公路工程 高工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 院長
49 孟黔靈 男 58.11 漢 本科 路橋 正高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 院長
50 王國鋒 男 58. 漢 碩士 公路工程 高工 中國公路工程咨詢監理總公司 總經理
51 劉新民 男 55.02 漢 大學 信息技術 高工 中國交通信息中心 主任
52 陳振有 男 51.10 漢 碩研 公路工程 高工 武警交通指揮部 副主任
53 柴金存 男 52.07 漢 本科 路橋 工程師 武警交通第一總隊 總隊長
54 許子文 男 46.03 漢 本科 公路工程 高工 武警交通二總隊 高工
55 董平如 男 46.03 漢 中專 道橋 高工 華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56 陳耀忠 男 53.12 漢 研究生 交通工程 正高 東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57 陳 潮 男 55.12 漢 本科 管理 高級經濟師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58 王維舟 男 38.07 漢 大學 道橋 高工 億陽集團 副總裁
59 高毓炳 男 55.07 漢 碩士 管理 特許工程師 香港路勁基建有限公司 總經理
60 何唯平 男 60.10 漢 碩士 工程管理 深圳海川實業股份公司 執行董事
61 翁曉娜 女 67.10 漢 碩士 路橋 高工 深圳路安特瀝青高新技術公司 總助
62 曲 凱 男 60.10 漢 碩士 應用化學 講師 沈陽北方交通工程公司 總經理
63 劉 輝 男 60.04 漢 研究生 鐵道工程 正高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副總經理兼總工
64 夏國斌 男 58.02 漢 本科 橋梁工程 正高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副總經理
65 程英華 男 40.07 漢 大學 路橋 高工 中國公路學會 副理事長
66 汪臨發 男 40.10 漢 大學 社科學 高工 中國公路學會 副理事長
67 焦振芳 男 45.04 漢 大學 雷達 工程師 中國公路學會 副理事長
68 劉文傑 男 63.10 漢 大學 國際政治 主任記者 中國公路學會 秘書長
69 陳國靖 男 41.08 漢 本科 岩土工程 高工 交通部西部項目辦(道路分會) 主任、理事長
70 王永珩 男 39.01 漢 本科 橋梁 高工 橋梁和結構工程分會 理事長
71 郭生海 男 45.05 漢 本科 公路運輸 高級經濟師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汽車運輸分會) 秘書長、理事長
72 劉文華 男 43.01 漢 大學 築機 高工 築機分會 秘書長
73 李 梅 女 45.12 漢 本科 交通工程 正高 交通工程分會 秘書長
74 鄒虎嘯 男 52.10 漢 大專 經濟管理 中國公路車輛機械總公司(客車分會) 總經理、理事長
75 王 哲 男 48.05 漢 本科 公路工程 正高 山西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地質分會) 院長
76 蔣樹屏 男 51.10 漢 博士 公路隧道 研究員 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隧道分會) 副院長、理事長
77 趙喜安 男 61.08 漢 本科 公路工程 正高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院(計算機分會) 書記、秘書長
78 王 太 男 63.01 漢 碩士 交通規劃 高工 交通部綜合規劃司(規劃分會) 處長
79 朱耀庭 男 41.12 漢 本科 財會 高級會計師 高速公路運營分會 理事長
80 周 偉 男 59.01 漢 博士 交通運輸 教授 交通部科學研究院(環境分會) 院長、理事長
81 楊 琦 男 63.09 漢 本科 交通運輸 編審 《中國公路學報》編輯部 主任
82 巨榮雲 男 62.02 漢 本科 政治學 講師 中國公路雜志社 副社長
83 王永立 男 60.04 漢 博士 交通 高級經濟師 新國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
84 安長富 男 47.02 漢 中專 運輸 高工 黑龍江龍運集團 董事長
85 張 平 男 51.11 漢 大專 企管 高級經濟師 江西長運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
86 韓 軍 男 69.04 漢 大專 管理 工程師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公司 總助
87 鄺漢生 男 38.08 漢 碩士 土木工程 董事 漢明咨詢有限公司 董事
88 劉正光 男 42.09 漢 大學 土木工程 博士 茂盛(中國)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89 周正宇 男 59.01 漢 大學 道橋 正高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 副主任
90 向連方 男 56.04 漢 研究生 道橋 正高 北京市路政局 局長
91 徐 君 男 60.11 漢 碩研 道橋 正高 北京國道通設計研究院 院長
92 李道輔 男 39.07 漢 大學 公路 正高 北京公路學會 副理事長
93 王 江 男 49.11 漢 大普 道橋 正高 天津市市政工程局 副總工
94 張永明 男 67.05 漢 碩士 道橋 高工 天津市公路管理局 總工
95 劉真岩 男 43.03 漢 大本 道橋 正高 天津市公路學會 副理事長
96 段鐵樹 男 45.01 漢 大學 交通規劃 工程師 河北省交通廳 副廳長
97 張 全 男 48.06 漢 大本 道橋 高工 河北省交通廳 副廳長
98 楊國華 男 58.11 漢 大學 道橋 正高 河北省交通廳公路局 局長
99 劉秀奇 男 57.09 漢 大學 道橋 正高 河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院長
100 陳 黎 男 59.01 漢 大專 交通工程 高工 河北省路橋集團公司 董事長
101 楊金泉 男 47.07 漢 研究生 投資管理 高工 山西省交通廳 副廳長
102 楊繼剛 男 42.01 漢 大學 道橋 高工 山西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03 戴 飛 男 57.10 漢 大本 路橋 正高 山西省公路局 局長
104 馮爾鋼 男 54.08 漢 研究生 產業經濟 高工 山西省交通建設監理公司 副經理
105 郝繼業 男 46.11 漢 大專 管理 內蒙古自治區交通廳 廳長
106 戴 貴 男 63.01 漢 大學 歷史 內蒙古自治區交通廳 副廳長
107 邸巨翁 男 55.10 漢 大學 路橋 高工 內蒙古自治區交通廳 調研員
108 李和平 男 60.12 漢 大學 路橋 高工 內蒙古自治區公路局 局長
109 劉政奎 男 62. 漢 本科 道橋 正高 遼寧省交通廳 副廳長
110 李 偉 男 67.08 漢 大學 路橋 正高 遼寧省交通勘測設計院 院長
111 楊永春 男 50. 漢 大學 經濟 遼寧省交通廳公路管理局 局長
112 孫秋玉 女 46. 漢 本科 道橋 正高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 校長
113 王 力 男 55.03 漢 大學 經濟管理 高級經濟師 吉林省交通廳 助巡
114 韋志成 男 42.10 漢 本科 道橋 高工 吉林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15 胡 珊 男 55.11 漢 本科 道橋 研究員 吉林省公路勘設院 院長
116 孫福山 男 58.12 漢 研究生 公路工程 高工 吉林交通建設集團 總經理
117 張 躍 男 55.10 滿 研究生 道橋 研究員 吉林省公路局 局長
118 孔令劍 男 53.05 漢 大專 公路工程 黑龍江省交通廳 副廳長
119 張景緻 男 50.08 漢 研究生 道橋 正高 黑龍江省交通廳總工辦 副總工
120 王守恆 男 57.03 漢 本科 道橋 研究員 黑龍江省高速公路建設局 局長
121 溫和哲 男 56.06 鮮 本科 道橋 正高 黑龍江省公路勘察設計院 院長
122 張蘊傑 男 50.06 漢 大學 路橋 高級經濟師 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 副局長
123 朱惠君 女 53.06 漢 大學 道橋 高工 上海市政工程局科技處 處長
124 徐明德 男 50.08 漢 大學 行管 高級經濟師 上海市公路管理處 處長
125 劉益群 男 53.01 漢 大學 道橋 正高 上海市政工程研究院 院長
126 錢國超 男 62.03 漢 研究生 道橋 正高 江蘇省交通廳 副廳長
127 陳小桐 男 41.10 漢 大專 道橋 高工 江蘇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28 張立早 男 56.02 漢 研究生 公路管理 高工 江蘇省交通廳公路局 局長
129 明圖章 男 63.06 漢 碩研 道路 正高 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院長
130 符冠華 男 63.10 漢 博士 道橋 正高 江蘇省交通科學研究院 院長
131 張治中 男 46.02 漢 本科 管理 高工 浙江省交通廳 副廳長
132 郭學煥 男 43.11 漢 本科 交通 浙江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33 吳德興 男 62.05 漢 大學 鐵道工程 正高 浙江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副院長
134 鄭黎明 男 56.02 漢 本科 管理 高經 浙江省公路局 局長
135 羅 寧 男 57.09 漢 碩士 行政管理 安徽省交通廳 副廳長
136 李永鐸 男 40.12 漢 本科 路橋 正高 安徽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37 王吉雙 男 63.01 漢 本科 道路工程 高工 安徽省公路勘測設計院 院長
138 程躍輝 男 62.10 漢 大學 公路 正高 安徽省公路管理局 局長
139 屠筱北 男 54.01 漢 大專 管理 安徽省高速公路總公司 副總
140 許 瑩 女 54.09 漢 大學 交通管理 高工 福建省交通廳 副廳長
141 祝君強 男 46.07 漢 大學 交通管理 福建省交通廳 巡視員
142 王兆飛 男 58.01 漢 大學 路橋 工程師 福建省公路局 局長
143 楊尚海 男 52.12 漢 大專 路橋 高工 福建交通規劃設計院 院長
144 席芳柏 男 50.03 漢 本科 橋梁 高工 江西省交通廳 副廳長
145 鄧經國 男 54.06 漢 本科 路橋 高工 江西公路開發總公司 廳助巡兼總經理
146 吳寶詩 男 49.10 漢 大學 公路 正高 江西省交通設計院 院長
147 諶潤水 男 60.08 漢 本科 路橋 正高 江西省交通科研院 副總工
148 王裕榮 男 46.08 漢 本科 經濟管理 山東省交通廳 副廳長
149 劉玉忠 男 42.08 漢 大專 經濟管理 高級政工師 山東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50 趙 軍 男 45.05 漢 本科 路橋 研究員 山東省交通廳質監站 主任
151 許日春 男 44.12 漢 本科 路橋 研究員 山東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蕫事、副總經理
152 侯樹榮 男 48.12 漢 大學 公路管理 山東省公路局 黨委書記
153 李德才 男 63.12 漢 研究生 管理 高級經濟師 河南省交通廳 副廳長
154 張聖城 男 36.09 漢 本科 道橋 正高 河南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55 常興文 男 63.10 漢 大學 路橋 高工 河南省交通規劃勘測設計院 副院長
156 潘 華 男 50.02 漢 本科 管理 河南省高速公路發展公司 總經理
157 黃大元 男 45.10 漢 本科 路橋 正高 湖北省交通廳 總工
158 邵洪山 男 44.06 漢 大學 經濟管理 高級經濟師 湖北省公路學會 副理事長、助巡
159 馬立軍 男 62.10 漢 大學 公路工程 正高 湖北省交通廳公路局 局長
160 姜友生 男 65.06 漢 本科 路橋 正高 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院長
161 詹新華 男 55.01 漢 研究生 路橋 高工 湖南省交通廳 副廳長
162 陳明憲 男 50.06 漢 研究生 路橋 正高 湖南省交通廳 副廳長
163 餘力行 男 39.06 漢 大專 路橋 工程師 湖南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64 吳亞中 男 57.01 漢 本科 土木工程 研究員 湖南省交通廳 總工
165 賈哲奎 男 49.08 漢 本科 企業管理 高級經濟師 湖南路橋建設集團 總經理
166 林 建 男 53.09 漢 本科 工程管理 正高 湖南省交通科學研究院 院長
167 陳冠雄 男 51.11 漢 大專 行政管理 高工 廣東省交通廳 副廳長
168 李江山 男 64.04 漢 研究生 路橋 高工 廣東省公路勘測規劃設計院 院長
169 柳和平 男 57.01 漢 碩士 路橋 工程師 廣東省公路管理局 局長
170 劉剛亮 男 67.11 漢 碩士 路橋 高工 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公司 總經理
171 鄭啟瑞 男 36.12 漢 中專 路橋 高工 廣東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72 廖小波 男 58.11 本科 工程管理 高工 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廳 副廳長
173 黃懷文 男 42. 漢 大學 路橋 高工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委 主任
174 覃業傳 男 62.08 漢 碩研 港口航道 高工 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規劃勘測設計院 院長
175 謝仕玲 男 45.11 漢 大專 路橋 高工 廣西壯族自治區公路局 局長
176 周 文 男 63.08 漢 本科 工程管理 高工 廣西壯族自治區公路橋梁工程總公司 總經理
177 陳邦基 男 49. 漢 大專 中文 海南省交通廳 副廳長
178 朱克武 男 60.12 漢 在研 路橋 工程師 海南省公路養護質監中心 主任
179 施耀忠 男 63.07 漢 碩研 公路工程 研究員 海南省公路勘察設計院 院長
180 謝培鵬 男 39.07 漢 大專 公路 高級經濟師 海南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81 彭建康 男 63.10 漢 研究生 道橋 高工 重慶市交通委員會 副主任
182 張太雄 男 60.04 漢 研究生 道橋 正高 重慶市交通委員會 處長
183 陳伯奎 男 65.06 漢 本科 橋梁 高工 重慶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副院長
184 李祖偉 男 62.08 漢 本科 公路管理 正高 重慶市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 總經理
185 艾吉人 男 52.12 漢 大學 公路管理 高工 重慶市公路局 局長
186 楊占昌 男 53.05 藏 研究生 工商 四川省交通廳 副廳長
187 張 琪 男 64.01 漢 碩研 交通運輸 正高 四川省交通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院 院長
184 何 剛 男 62.11 漢 本科 道橋 高工 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設開發總公司 總經理
189 孫 雲 男 61.12 漢 研究生 道橋 高工 四川省公路橋梁建設集團公司 董事長
190 張志英 男 62.11 漢 本科 經濟 高級會計師 四川省成渝高速股份公司 總經理
191 彭伯元 男 50.06 漢 大普 水動 貴州省交通廳 廳長
192 許德友 男 44.01 漢 大學 鑄造 貴州省高速公路開發總公司 總經理
193 張群力 男 56. 漢 大學 公路工程 高工 貴州貴州省公路局 局長
194 陳 龍 男 47.02 漢 中專 路橋 研究員 貴州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院長
195 康仲明 男 54. 藏 本科 行政 雲南省交通廳 副廳長
196 張世德 男 43. 漢 本科 行政管理 高級經濟師 雲南省公路學會 理事長
197 楊 延 男 59.12 白 本科 公路勘察 高工 雲南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院 院長
198 張長生 男 60.01 白 研究生 路橋 高工 雲南省公路局 局長
199 冉仕平 男 65.11 漢 本科 公路管理 高工 西藏自治區交通廳 總工
200 宋萬貴 男 65.07 漢 研究生 經濟管理 高工 西藏自治區公路局 局長
201 拉斯次仁 男 43.10 藏 大專 行政管理 西藏自治區公路學會 理事長
202 烏小健 男 52.11 漢 大學 交通管理 工程師 陝西省交通廳 廳長
203 焦方群 男 46.10 漢 大學 交通管理 高工 陝西省交通廳 副廳長
204 范建華 男 64.08 漢 碩士 公路工程 正高 西安公路研究所 所長
205 王登科 男 62.11 漢 大學 橋梁 高工 陝西省公路局 副局長
206 楊詠中 男 58.12 漢 碩研 黨政管理 甘肅省交通廳 廳長
207 辛 平 男 50.07 漢 碩研 道路工程 高工 甘肅省交通廳 副廳長
208 王永生 男 61.09 漢 研究生 管理 高工 甘肅省交通廳科教處 處長
209 李 睿 男 67.10 漢 碩研 公路工程 高工 甘肅省交通廳工程處 處長
210 王廷棟 男 54.08 漢 大學 公路工程 高工 青海省交通廳 副廳長
211 臧恩穆 男 43.05 漢 大學 公路工程 高工 青海省交通廳專委會 主任
212 付大智 男 66.10 漢 本科 路橋 高工 青海省高等級公路建設管理局 局長
213 周 舒 男 54.06 漢 大學 管理 高工 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廳 廳長
214 甘慶中 男 63.12 漢 大學 科教管理 工程師 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廳科教處 處長
215 許學民 男 62.01 漢 大學 路橋 高工 寧夏回族自治區公路建設管理中心 主任
216 穆鐵禮甫 男 57.07 維 研究生 公路工程 高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廳 廳長
217 庄才慶 男 37.01 漢 本科 公路 高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路學會 理事長
218 李學東 男 64.09 漢 本科 公路工程 高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路局 總工
219 陳發明 男 漢 大學 公路工程 正高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路規劃勘察設計院 院長

閱讀全文

與李發明研究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
pml證書 瀏覽:748
申請商標的要多久 瀏覽:814
連雲港專利代理 瀏覽:613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瀏覽:452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