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歷史世界大戰傀儡

創造歷史世界大戰傀儡

發布時間:2022-06-05 22:04:20

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經過,結果(簡潔明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戰,六十一個國家和地區,二十多億人口被捲入其中。參戰兵力超過一億人,大約九千萬士兵和平民傷亡,三千萬人流離失所。其空前的廣度、深度和烈度,成為人類戰爭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給予軍事戰略和戰爭觀以巨大影響。回首二戰,那一幅幅殘酷而血腥、雄偉而悲壯的歷史畫面,永遠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令人難以忘懷
歐洲西線:
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首腦背著捷克政府簽訂《慕尼黑協定》,向德國出賣蘇台德地區。一向把英、法奉若「保護神」的捷克政府,在德國限定時間內,被迫接受了慕尼黑協定。希特勒吞並蘇台德後,加緊實施佔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活動。3月15日,德軍佔領捷克首都布拉格。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將捷克納入德國版圖。德國佔領捷克全境後,掌握了歐洲中心地帶,與義大利聯成南北一片,極大改善了德國的勢態,使德國軍事力量顯著增強。

歐洲東線: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然進入蘇聯。德國的戰略企圖是:集中兵力,以「閃電戰」從數個方向對蘇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將蘇軍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趨直入,粉碎蘇軍抵抗,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一線,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癱瘓蘇聯經濟,從而擊敗蘇聯。

中國戰場: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帝國主義戰爭的完全勝利。中國人民在戰爭中付出了巨大代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平民共傷亡1800餘萬,軍隊傷亡380萬人,財產損失和戰爭消耗1000多億美元。日軍被中國軍隊殲滅133萬餘人(不包括在東北地區前6年傷亡數和在滇緬作戰中被中國軍隊斃傷數)。日本戰敗後,向中國軍隊投降的日軍共128萬。

太平洋戰爭:

1940年以後,日本為擺脫侵華戰爭僵局,改善戰略態勢,決定乘歐洲戰事正酣之機,奪取英、美、荷在亞洲的殖民地,掠奪東南亞戰略物資,建立「大東亞共榮圈」。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率領下,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取得重大戰果,使美太平洋艦隊失去戰鬥力。遂後,日軍轟炸菲律賓,登陸馬來亞,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

著名戰役
不列顛之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空軍對英國實施的空中進攻作戰。1940年6月德軍佔領西歐大陸後,於7月制定從海上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計劃規定作戰行動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戰略轟炸和海上封鎖,第二階段為登陸和佔領。
偷襲珍珠港:一支龐大的艦隊打破了寧靜,向南駛去。六艘航空母艦排成了兩路縱隊,在他們的四角有兩艘高速戰列艦和兩艘重巡洋艦,最外一圈是九艘驅逐艦,而在這個鋼鐵花環最前面引導的是一艘輕巡洋艦和兩艘潛艇。艦隊在尚未破曉的海面上,留下了一條又粗又寬的雪白航跡。

中途島之戰
斯大林格勒會戰
諾曼底登陸戰
攻克柏林

㈡ 世界歷史上的巨大戰爭,人們都知道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
參戰國家:最初由德、英、法、俄等歐洲國家擴大到非洲、亞洲、太平洋地區,先後30多個國家參站。
時間:1914年7月底至1918年11月
歷時:4年
巨大後果:這場帝國主義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參站各國共死傷3000多萬人,其中被戰爭、飢餓、疾病等奪取生命的人超過1000萬

㈢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分別是誰發動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德國和奧匈帝國發起的,起因是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

(3)創造歷史世界大戰傀儡擴展閱讀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則屬協約國陣營。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㈣ 一些世界著名戰爭歷史

中文名稱: 希波戰爭
外文名稱: Greco-Persian Wars
發生時間: 公元前492~前449年
發生地點: 布拉底 溫泉關 薩拉米斯 馬拉松
主題關鍵詞: 「提洛同盟」 《卡利亞斯和約》 以少勝多 以弱勝強 保薩尼阿斯 More ...
分類: 外國古代戰爭
洲: 亞洲 歐洲
國家: 希臘 波斯帝國
相關信息
下層事件: 薩拉米斯海戰 馬拉松會戰
相關人物: 地米斯托克利 大流士一世
事件介紹
事件內容
內容文件
內容文件
希波戰爭
公元前492~前449年,希臘諸城邦聯合反抗波斯帝國侵略的戰爭。 前6世紀中葉,波斯帝國侵佔小亞細亞西部希臘城邦。前513年,波斯佔領黑海海峽和色雷斯一帶,直接威脅希臘半島諸城邦的安全和海外貿易。前500年,遭受波斯壓迫的小亞細亞西部希臘城邦以米利都為中心爆發反波斯起義。雅典和埃雷特里亞城邦派25艘戰船支援。起義軍一度攻入小亞細亞的波斯總督府所在地薩迪斯,當地希臘城邦乘機紛紛脫離波斯的統治。前494年,起義被波斯軍鎮壓。早有西侵野心的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以雅典和埃雷特里亞曾援助米利都起義為借口,出兵遠征希臘本土,希波戰爭爆發。戰爭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波斯軍遠征連遭失敗(前492~前479)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馬多尼烏斯率陸海軍渡過赫勒斯滂海峽(今達達尼爾海峽),沿色雷斯海岸西進。海軍到達阿索斯角時遇到大風暴,300多艘戰船撞毀,2萬餘人失蹤,幾乎全軍覆沒;陸軍也遭到色雷斯人的襲擊,出師不利,退回小亞細亞。次年,波斯向許多希臘城邦派出使者,索要「土和水」,要求各城邦降服。斯巴達和雅典處死了波斯使者。 前490年,波斯對希臘發動第二次遠征。老將達提斯和阿塔非尼斯率軍約2萬餘人橫渡愛琴海,攻佔並破壞埃雷特里亞城,繼而南進,在距雅典城東北約40公里的馬拉松平原登陸。雅典全城緊急動員,組成約1萬人的隊伍開赴馬拉松迎敵,並派人向斯巴達等城邦求援。斯巴達決定派兵援助,但提出必須月圓時才能出兵。僅布拉底派來援軍1000人。9月12日,雙方展開馬拉松之戰。雅典軍在米太亞得指揮下,利用有利地形,採取靈活戰術,一舉擊敗波斯軍,取得以少勝多的光輝戰績,鼓舞了希臘人反侵略斗爭的必勝信心。此後,雙方積極擴軍備戰。前486年大流士一世死,其子薛西斯一世即位,鎮壓埃及起義後繼續准備出征希臘,下令在聖山半島底部開挖運河,在赫勒斯滂海峽架設浮橋,在色雷斯屯積糧草,並從被征服地區徵集大批兵員。希臘方面,雅典公民大會根據地米斯托克利的提議,決定建造100多艘三層槳戰船,把比雷埃夫斯港擴建成堅固的軍港。前481年,以斯巴達和雅典為首的30多個城邦在科林斯集會,成立軍事同盟,推舉擁有強大陸軍的斯巴達為盟主,組建希臘聯軍,准備抗擊波斯再次入侵。 前480年,薛西斯一世率軍約10餘萬人、戰船1000餘艘,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分水陸兩路沿色雷斯西進,迅速佔領北希臘,旋南進至溫泉關(德摩比利)。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率領先期到達的希臘聯軍約7000人扼守地勢險要的溫泉關。斯巴達人歐利比阿德斯指揮希臘海軍控制阿爾泰米西翁角。8月中旬,波斯軍向溫泉關發起進攻,希臘守軍頑強抵抗兩天,波斯軍屢攻不克,損失慘重。第三大,當地一希臘人把波斯軍引到希臘守軍側後。列奧尼達在腹背受敵情況下,命令聯軍撤退以保存實力,自己率領約300名斯巴達勇士頑強抵抗,直至全部陣亡。波斯軍長驅直入,佔領中希臘,撲向雅典城。此前,雅典已將成年男子編入軍隊,將其他居民南撤到特里津城、薩拉米斯島等地;地米斯托克利說服歐利比阿德斯把希臘艦隊撤到薩拉米斯灣,准備決戰。波斯陸軍進占雅典城後,其海軍繞過蘇尼翁角,進入狹窄的薩拉米斯灣。9月下旬在薩拉米斯海戰中,波斯海軍大敗,退回小亞細亞。波斯陸軍在馬多尼烏斯率領下向北退卻。前479年8月中旬,波斯陸軍南下,與希臘聯軍在布拉底決戰。斯巴達統帥保薩尼阿斯率軍約4萬人重創波斯陸軍,殺死馬多尼烏斯,粉碎波斯第三次遠征。與此同時,希臘海軍在米卡利角給波斯海軍以重創。 第二階段,希臘人反攻節節勝利(前478~前449)波斯軍第三次遠征失敗後,以雅典為首的希臘聯軍逐漸轉入反攻,並乘機擴張海上勢力,企圖建立雅典在愛琴海的霸權。前478年,雅典艦隊佔領赫勒斯滂,打開通向黑海的通路。同年,雅典聯合愛琴海沿岸各城邦組成提洛同盟。前476年,希臘聯軍在西門指揮下,攻佔色雷斯沿海地區、愛琴海許多島嶼和拜占庭。前468年在歐里墨東河口會戰中,西門指揮希臘海軍大敗波斯艦隊。前449年,希臘海軍在塞普勒斯以東海域重創波斯軍。同年,雙方媾和。雅典全權代表卡利阿斯到波斯首都蘇薩談判,簽訂《卡利阿斯和約》。和約規定,波斯放棄對愛琴海、赫勒斯滂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控制,承認小亞細亞希臘諸城邦獨立。希波戰爭到此結束,雅典成為愛琴海地區霸主。 戰爭中,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首的希臘城邦,為保衛國家的自由和獨立暫時捐棄前嫌,團結對敵;希臘將領正確指揮,靈活運用戰略戰術,充分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條件,在馬拉松和薩拉米斯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波斯軍隊對外進行侵略戰爭,雖然兵力占優勢,但多為被征服民族強征的士兵,士氣低落,且勞師遠征,補給困難,最終招致失敗。

中文名稱: 亞歷山大東侵
外文名稱: Alexander』s Conquests
發生時間: 公元前334~前324年
發生地點: 中亞 印度 波斯帝國
事件介紹
事件內容
內容文件
內容文件

公元前334~前324年馬其頓王國聯合希臘諸城邦對波斯帝國的戰爭。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在喀羅尼亞(今譯海羅尼亞)之戰(公元前338)中征服希臘,並在科林斯大會上被推舉為聯軍統帥,議決共同征討波斯。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其子亞歷山大三世即位,他在鞏固盟主地位後,迅即准備東侵。公元前335年秋,亞歷山大三世以馬其頓常備軍為基礎,並從各盟邦徵集步騎兵、弓箭手、標槍手等兵員,組成一支步兵3萬、騎兵5000的遠征軍,愛琴海上還有艦船約160艘。同年底,他授權將軍安提帕特攝政,親率遠征軍從都城派拉出發,公元前334年初渡過赫勒斯滂海峽,戰爭爆發。

波斯帝國是個沒落的軍事奴隸制國家。到大流士三世時內政腐敗,各行省不斷反抗,國勢日衰。波斯雖在小亞細亞部署騎兵2萬,雇傭兵萬余,並有艦船400多艘游弋於希臘、波斯之間的海域,但在馬其頓精銳的步兵、騎兵進攻面前卻處於守勢。

格拉尼庫斯之戰聯軍渡過海峽後,在馬爾馬拉海南岸格拉尼庫斯河遭波斯軍阻擊。波斯軍以騎兵為第一線,沿東岸部署,步兵為第二線,居高臨下,憑岸固守。聯軍沿西岸展開,步兵居中,兩翼為騎兵,亞歷山大指揮右路,以中部先頭騎兵一部佯動,迂迴波斯軍左翼。當面波斯騎兵隨之向南移動,企圖阻止聯軍渡河。波斯軍隊形出現間隙,聯軍乘機過河,楔入敵陣,利用長矛優勢猛烈突擊,直搗中營。雙方騎兵亦展開激戰,波斯守軍陣勢大亂,傷亡甚眾,騎兵千餘被殲,步兵2000餘人被俘,雇傭兵主將門農率殘部逃遁。聯軍僅死百餘,首戰告捷。聯軍乘勝沿小亞細亞南下,亞歷山大三世以「解放者」自命,先後佔領呂底亞、卡里亞、呂基亞等地,然後北上安哥拉(今譯安卡拉),尋殲波斯軍主力,未果。為解除後顧之憂,切斷波斯軍的陸海聯系,聯軍經卡帕多細亞高原進入西里西亞東部的伊蘇斯(今土耳其傑漢附近),准備繼續南下逐個奪取波斯海軍基地。

伊蘇斯之戰 公元前333年10月,大流士三世親率大軍10餘萬隱蔽集結在索契(今伊斯肯德侖東北)附近。聯軍開過伊蘇斯平原後,波斯軍推進至海濱,在皮納魯斯河北岸佔領陣地,欲斷聯軍後路。亞歷山大三世聞訊即刻回師,邊行進邊展開,搶占右側高地;主力騎兵涉水過河,猛烈沖擊波斯軍左翼步兵方陣,直逼大流士三世主營。波斯軍左翼動搖,大流士三世倉皇東逃。聯軍乘勢沖殺,波斯軍大敗,損失步兵、騎兵約10萬人。大流士三世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被俘,全部輜重丟失。聯軍死450人,傷4500人。此役後,聯軍取得戰爭主動權,打開通往敘利亞、腓尼基的門戶。大流士三世逃過幼發拉底河,收拾殘部,同時派出使者請求割讓幼發拉底河以西之地議和,亞歷山大三世傲慢地予以拒絕,其目的在於征服整個波斯帝國。

圍攻提爾、加沙 公元前332年初,聯軍到達濱海要塞城市提爾(一譯推羅,今黎巴嫩之蘇爾,該城的主要部分在岸邊一個小島上),遭到堅決抵抗。聯軍無法直接從陸上攻城,遂修築一長堤與小島連接,但仍久攻不克。亞歷山大三世徵集一批船隻,加上投降的波斯海軍艦船,從海上加強圍困,經陸海夾攻於7月間攻陷提爾。8000多提爾人戰死,3萬多人被賣為奴。聯軍死約400人。接著,亞歷山大三世又圍攻加沙達2個月之久,始下,城內男子多戰死。至此,聯軍完全切斷了波斯人的陸海聯系,奪取了地中海東部的制海權。繼而亞歷山大三世和平進入埃及,被埃及祭司宣布為「阿蒙神之子」(國王)。聯軍在尼羅河口興建亞歷山大城,作為他繼續東征的後方基地。

高加米拉之戰 又稱阿貝拉之戰。聯軍經休整補充,於公元前331年春由埃及出發,假道腓尼基向波斯腹地推進,尋波斯軍主力決戰。9月渡過底格里斯河,10月初在布摩多斯河(今大扎卜河)畔高加米拉村以西與波斯軍主力對陣。大流士三世在該地集結的軍隊來自24個部族,號稱百萬,並有刀輪戰車200輛,戰象15頭。聯軍僅有步兵4萬,騎兵7000人,成縱深梯次配置,展開正面不到敵陣正面的一半。波斯軍依仗兵力優勢,先以左翼騎兵實施大迂迴,卷擊聯軍右翼,接著出動戰車和中路騎兵迎擊聯軍步兵方陣和先頭騎兵的正面突擊,一部楔入聯軍隊形,步兵方陣在後跟進。與此同時,波斯軍右翼全線出擊。聯軍緊縮隊形,避敵銳勢,以一線騎兵與敵交鋒,標槍兵以齊射殺傷敵戰車馭手和馬匹,並以部分兵力襲擊迂迴之敵的側後,縱深部隊阻擊迂迴和楔入之敵。雙方進行了激烈的騎兵戰和肉搏戰。聯軍騎兵主力縱隊利用缺口神速楔入敵陣,直逼大流士三世大營。大流士三世遁逃,其左翼動搖。聯軍追殺一陣後返回,配合步兵方陣和左翼部隊夾擊波斯軍右翼。波斯軍潰散。聯軍追殺至阿貝拉(高加米拉東南約25英里)。波斯軍損失數十萬人,其殘部逃往米底山區,從此一蹶不振。聯軍乘勝南下奪取巴比倫,佔領波斯都城蘇薩和波斯波利斯,以及米底古都埃克巴坦那,摧毀了大流士三世政權,掠奪大量金銀和其他戰利品。公元前330年夏,亞歷山大三世引兵北上追擊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三世被其部將謀殺,古波斯帝國及阿契美尼德王朝遂亡。

轉戰中亞和進軍印度 亞歷山大三世率兵由裏海以南地區繼續東進,經帕提亞(安息)、阿里亞、德蘭吉亞那,北上翻越興都庫什山脈,到達巴克特里亞(大夏)和粟特。沿途不斷遭到土著部落的襲擊。亞歷山大三世在中亞細亞征戰近3年,殘酷鎮壓粟特人的武裝反抗。公元前327年春末,遠征軍離開巴克特里亞,分兵沿考芬河(今喀布爾河)經開伯爾山口向印度河進軍,沿途攻城奪寨,到達印度河上游與五河地區(旁遮普)。

希達斯佩斯河之戰及班師 公元前326年4月,聯軍由布塞法拉城抵達希達斯佩斯河(今傑赫勒姆河),同波魯斯王國軍隊隔岸對峙,並進行渡河作戰。此役波魯斯損失步兵近2萬,騎兵約3000,戰車全部被毀,波魯斯國王率部投降。聯軍步兵、騎兵損失數百人。聯軍繼續東征,最終進至希達斯佩斯河畔。鑒於官兵厭戰,加上當地氣候炎熱、疾病流行,亞歷山大三世被迫決定撤退。經休整,除留守一支隊伍外,其餘分陸、海兩路向西撤退。將軍奈阿爾科斯率海軍從印度河口西航,亞歷山大三世率陸軍途經格德羅西亞大沙漠西撤。公元前324年,陸軍回到波斯波利斯和蘇薩,艦隊在底格里斯河口靠岸;隨後返抵巴比倫,東侵即告結束。

亞歷山大三世東侵是一次掠奪性遠征。行程逾萬里,歷時整十載,滅亡了波斯帝國。在西起巴爾干半島、尼羅河,東至印度河這一廣袤地域,建成幅員空前的亞歷山大帝國。由於缺乏鞏固的基礎,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三世病逝後,帝國迅即瓦解,但它對古代歷史和東西方關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亞歷山大三世是古代著名的戰略家,他孤軍深入,以進攻為主連續戰斗,進行了數以百計的搶渡江河、圍城攻堅,以及山地、沙漠地和平原地作戰,多次以速決戰制勝優勢之敵。在諸兵種特別是騎兵的運用,陸海軍協同作戰、進軍路線選定、戰斗隊形編成、作戰指揮和後勤保障等方面,為古代軍事學術史寫下了新的一章。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德語: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 拉丁語: 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962年至1806年,在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帝國。早期為統一的國家,中世紀後演變為一些承認皇帝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伯國、宗教貴族領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聯合體。其歷史可追溯至羅馬帝國。

從羅馬帝國到法蘭克王國
參看羅馬帝國

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9年,軍事將領凱撒奪取了政權。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元首制,羅馬從此進入帝國時期。

公元前1世紀,就有凱爾特人在萊茵河流域西部居住,他們也被古羅馬人稱為高盧人,居住的地方在今法國、比利時、義大利一帶,被稱為高盧。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1年,克拉蘇之後、羅馬帝國後來的國家元首愷撒率軍征服高盧,使之成為帝國新的一部分。公元3世紀後,帝國勢力開始衰退。

而在公元前5世紀,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周圍的北歐地區,也居住著另外一些部落,他們被古羅馬人稱為日耳曼人。後來,大部分日耳曼人定居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間的廣闊地區,這一地區被羅馬人稱為日耳曼尼亞(Germania)。

公元395年,內外交困的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西羅馬帝國於公元476年土崩瓦解,其皇帝被日耳曼人廢掉。然而羅馬人在巴黎地區地統治一直持續到公元486年,那一年日耳曼人法蘭克族墨洛溫王朝的國王克洛維徹底打敗了羅馬人,建立了法國的前身法蘭西亞(Francia)。其後法蘭克王國不斷發展壯大,到公元800年王國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的統治之下達到鼎盛,統一了今法國、德國、低地國家、瑞士、北義大利、奧地利西部、西班牙東北角的領土,史稱查理曼帝國。

[編輯] 凡爾登條約與三分帝國
參看查理曼帝國

公元840年,查理大帝去世,他的帝國也隨之分崩離析。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個孫子訂立凡爾登條約,分全國為三部分。其中查理大帝的長孫洛塔爾(795年—855年)承襲皇帝稱號,並領有自萊茵河下游以南、經羅納河流域,至義大利中部地區的疆域,稱為中法蘭克王國。而他的弟弟路易(804年—876年),被稱為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萊茵河以東地區,稱為東法蘭克王國。另一個弟弟禿頭查理則領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區,稱為西法蘭克王國。這些基本上是後來義大利、德國和法國三國的雛形。

基本上在差不多時候的9世紀早期,於5世紀從歐洲大陸進入不列顛的日耳曼人盎格魯、薩克遜等部落的後裔也在不列顛島上形成統一的英吉利王國。

[編輯] 薩克森王朝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
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962年~973年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公元1157年,這一帝國得到了「神聖帝國」的稱號,公元1254年,帝國第一次開始使用頭銜「神聖羅馬帝國」,此後作為官方名稱沿用直至1806年。

[編輯]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參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列表

哈布斯堡王朝時的帝國徽章自奧托一世(奧托王朝第一任皇帝)由教宗加冕以來,每一位德意志國王都希望獲得皇帝名號。在薩克森與法蘭克尼亞兩朝,皇帝擁有實際的權力,並時常因主教敘任權問題與教皇發生沖突。然而隨著德意志各諸侯離心傾向的加劇,皇帝的地位不斷下降。盧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頒布黃金詔書以後,皇帝實際由選侯選舉產生,形同虛設。十六世紀時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試圖重振皇權的努力,也因歐洲各國的聯合反對而作罷。

[編輯] 與拜占廷帝國的關系

[編輯] 法國大革命與帝國覆亡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妹妹,法國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被法國共和政府處決,再加上「公平、自由、熱誠」思潮的擴散,利奧波德二世極力聯合歐洲各國君主,以武力保衛法國的君主制。1792年利奧波德二世正式與普魯士締結同盟,准備以武力干涉法國。他卻在這時暴斃,不過他的兒子,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繼續了他的政策,更於次年與普魯士、薩丁、英國、荷蘭和西班牙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這個聯盟在1797年,因聯軍被拿破崙所率領的法國義大利方面軍打敗,被迫議和而土崩瓦解。

1799年,歐洲列強趁法軍猛將拿破崙的軍隊被困埃及的契機,再次發起反法戰爭。這次帝國聯同英國、土耳其、俄羅斯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崙隻身返國,發動霧月政變並取得法國軍政大權,成為法國第一執政。此後拿破崙親自指揮義大利方面軍,回頭對付反法各國,於1800年打敗聯軍,帝國不得不與拿破崙議和,解散反法同盟。而拿破崙在政變結束後三周發表的公告中,宣布「大革命已經結束」,令歐洲列強稍微安心,再加上他們的實力受損,因而暫時放棄反法的行動。但拿破崙的野心令歐洲在幾年再起干戈。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稱帝。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見到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崛起加劇了德國諸城邦的分化,擔心法國再次擴張,與神聖羅馬帝國抗衡。因此,他決定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帝國在俄軍支援下入侵法帝國盟國巴伐利亞。而那不勒斯則和帝國軍一道,進攻拿破崙在義大利的盟國。不過拿破崙迅速做出反應,自本土揮軍渡過萊茵河。12月2日,法、俄、神聖羅馬三國皇軍,在奧斯特利茨 (Austerlitz)打了一場「三皇會戰」。拿破崙最後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哈布斯堡領地摩拉維亞,更將帝國軍趕出義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援軍。

12月16日,法國和帝國最終簽訂《普勒斯堡和約》。和約簽訂後,拿破崙決定成立以自己為護國公的萊茵邦聯,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區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崙的威逼利誘下,16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簽訂了《萊茵邦聯條約(Rheinbundakte)》,脫離帝國,加入邦聯。此舉嚴重削弱奧地利在德意志地區的領主地位,令弗朗茨二世大為不快。拿破崙為了吸引更多國家加入邦聯,決定親手終結神聖羅馬帝國。因此他對奧皇弗朗茨二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並且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德意志國王的稱號。最後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帝號,僅保留奧地利帝號。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編輯] 歷史學家的兩種說法
有人認為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的加冕標志著神聖羅馬帝國的開端,然而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那時的帝國應該叫做法蘭克帝國。

1337—1453年,英法兩國間先為王位繼承問題展開爭權奪利,爾後演變為英國對法國的入侵,法國則被迫進行反入侵,從而進行長達百年的戰爭。

戰爭的主要原因是,法國力圖把英國人從法國西南部(基思省)驅逐出去,從而消除英在法境內的最後一個堡壘,而英國則力圖鞏固它在基恩的地位,奪回早先失去的諾曼底、曼恩、昂茹和法國的其它一些地區。英法兩國對佛蘭德的爭奪,加深了它們之間的矛盾。佛蘭德形式上是處於法國國王的統治之下,但實際上卻是獨立的,並且與英國有密切的貿易關系(英國的羊毛是佛蘭德毛紡織業的主要原料)。戰爭的導火線是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覬覦法國王位。德國封建主和佛蘭德站在英國一方,蘇格蘭和羅馬教皇則支持法國。英軍主要由雇傭兵組成,由國王指揮,其主體是步兵(弓箭兵)和僱傭騎士部隊。法軍主要由封建騎士武裝(見騎士軍)組成。

百年戰爭的第一階段(1337—1360) 英法雙方爭奪佛蘭德和基思。在斯呂斯海戰(1340)中,英軍重創法軍,奪得制海權。經過1346年8月的克雷西會戰,英軍又取得了陸上優勢,並在長達11個月的圍攻之後佔領了海岸要塞加來港(1347)。此後,兩國休戰將近十年(1347—1355)。接著英國又發動進攻,佔領了法國的西南部(基思和加斯科涅)。在普瓦捷戰役(1356)中法軍再次被擊敗。英國人的橫征暴斂和遍及全法國的經濟崩潰,導致了法國人民的起義——艾蒂安·馬塞爾領導的巴黎起義(1357—1358)和扎克雷起義(1358)。法國被迫於1360年在布雷蒂尼簽訂條件極為苛刻的和約——從盧瓦爾河以南至比利牛斯的領土割讓給英國。

百年戰爭的第二階段(1369—1380) 為了奪回英佔領區,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編了軍隊,整頓了稅制。他用僱傭步兵取代部分騎士武裝,並建立了野戰炮兵和新的艦隊。B.迪蓋克蘭這位有才略的軍事長官被任命為軍隊總司令,並擁有很大的權力。法軍採用突襲和游擊戰術,到七十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軍退到沿海一帶。法軍對炮兵的使用有利於軍事行動獲得成功。英國為了保住在法國的幾個沿海港埠(波爾多、巴約納、布雷斯特、瑟堡和加來)和波爾多與巴約納間的部分地區,並鑒於國內形勢惡化,遂與法國簽訂停戰協定。當時,法國國內也開始出現群眾騷動。

百年戰爭的第三階段(1415—1424) 法國因國內矛盾加劇(勃艮第派和阿曼雅克派兩個封建主集團發生內訌;農民和市民舉行新的起義)而遭到削弱,英國乘機重開戰端。1415年,英軍在阿贊庫爾戰役中擊敗法軍,並在與其結盟的勃艮第公爵的援助下佔領法國北部,從而迫使法國於1420年5月21日在特魯瓦簽訂喪權辱國的和約。按照和約條款規定,法國淪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為法國攝政王,並有權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後繼承法國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於1422年都先後猝然死去。由於爭奪王位斗爭(1422—1423)加劇,法國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處境十分困難。捐稅和賠款沉重地壓在英佔區居民身上。因此,對法國來說,爭奪王位的戰爭已轉變為民族解放戰爭。

百年戰爭的第四階段(1424—1453) 隨著人民群眾的參戰,游擊戰更加廣泛地展開(特別是在諾曼底)。游擊隊給法軍很大幫助:他們設置埋伏,捕捉征稅者,消滅敵小股部隊,迫使英軍在征服地的後方留下大批駐防軍。1428年10月,當英軍與勃艮第派攻下法軍佔領區以外的最後一座堅固要塞奧爾良時,法國的民族解放斗爭愈加高漲。領導這場斗爭的是貞德,在她的指揮下贏得了奧爾良戰役的勝利(1429.5)。1437年法軍攻下巴黎,1441年收復香檳,1450年奪回曼恩和諾曼底,1453年又收復吉耶訥。1453年10月19日,英軍在波爾多投降,戰爭至此結束。

點評:百年戰爭給法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給法國經濟造成了很大損失,但是,它卻促進了法國民族的覺醒。在趕走了英國人之後,統一法國的歷史性進步過程即告完成。在英國,百年戰爭暫時鞏固了封建貴族階級和騎士階層的統治地位,從而延緩了國家權力集中的進程。百年戰爭展示出英國的僱傭軍優越於法國的封建騎士武裝,從而迫使法國建立了常備僱傭軍。這支僱傭軍效忠於國王,在組織、軍紀和訓練方面均具有正規軍的特點。王權與要求消除封建割據的市民的聯盟,是僱傭軍的政治與財力基礎。戰爭表明,騎士重騎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別是那些能夠成功地與騎兵作戰的弓箭兵的作用則得到了提高。在戰爭中出現的火器雖然還抵不上弓和弩,但卻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各種戰役當中去。戰爭性質的改變及其轉化為人民解放戰爭的過程,使法國擺脫了侵略者的統治。

㈤ 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和對人類歷史發展產生的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戰,六十一個國家和地區,二十多億人口被捲入其中。參戰兵力超過一億人,大約九千萬士兵和平民傷亡,三千萬人流離失所。其空前的廣度、深度和烈度,成為人類戰爭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給予軍事戰略和戰爭觀以巨大影響。回首二戰,那一幅幅殘酷而血腥、雄偉而悲壯的歷史畫面,永遠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令人難以忘懷。

歐洲西線:

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首腦背著捷克政府簽訂《慕尼黑協定》,向德國出賣蘇台德地區。一向把英、法奉若「保護神」的捷克政府,在德國限定時間內,被迫接受了慕尼黑協定。希特勒吞並蘇台德後,加緊實施佔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活動。3月15日,德軍佔領捷克首都布拉格。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將捷克納入德國版圖。德國佔領捷克全境後,掌握了歐洲中心地帶,與義大利聯成南北一片,極大改善了德國的勢態,使德國軍事力量顯著增強。

德國吞並奧地利後,又把矛頭指向捷克斯洛伐克。捷克地處歐洲心臟,資源豐富,工業發達,久為德國垂涎。1938年4月,希特勒授意居住在捷克境內蘇台德地區日耳曼族人「自治」,企圖將捷克最重要的工業區蘇台德地區歸入德國。在捷政府堅決反對和蘇聯支待下,捷政府果斷鎮壓親德分子叛亂,將35個裝備精良的現役師和40萬後備軍投入戒備。准備尚不充分的納粹德國不得不暫時退步,轉而對英、法施加外交壓力,企圖用外交手段吞並捷克。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首腦背著捷克政府簽訂《慕尼黑協定》,向德國出賣蘇台德地區。一向把英、法奉若「保護神」的捷克政府,在德國限定時間內,被迫接受了慕尼黑協定。希特勒吞並蘇台德後,加緊實施佔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活動。3月15日,德軍佔領捷克首都布拉格。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將捷克納入德國版圖。德國佔領捷克全境後,掌握了歐洲中心地帶,與義大利聯成南北一片,極大改善了德國的勢態,使德國軍事力量顯著增強。

希特勒一直把波蘭當作向東擴張「生存空間」的主要障礙。1939年4月3日,希特勒制定了入侵波蘭的「白色方案」。為製造入侵波蘭借口,一批德國黨衛軍偽裝成波蘭軍隊,「襲擊」了位於德波邊境的一家德國電台。希特勒借口「自衛」,下達了入侵波蘭的作戰命令。

9月1日凌晨,德國出動57個師(150萬人),在2300架飛機、2500輛坦克掩護下,對波蘭發動全面進攻。戰爭伊始,德軍飛機狂轟濫炸波蘭主要軍事設施、機場、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德軍攻勢兇猛,南北兩個集團軍成鉗形攻勢夾擊波軍,波蘭空軍500餘架作戰飛機未及起飛,即被炸毀於機場,大量火炮、汽車、輜重來不及撤退便落入德軍之手,倉促應戰的波軍以20個師投入戰斗。裝備陳舊且無准備的波軍,未及實施堅決抵抗即被德軍包圍。德軍以每日50-60公里的速度推進,波軍所有防線均被德軍突破,整個國家處於危急之中,對波蘭防務承擔義務的英、法,對德「宣戰」後卻按兵不動。英、法的「靜觀」使德軍得以集中全力對付波蘭。9月8日,德軍坦克進至波蘭首都華沙外圍。16日,德軍南北集團軍群在弗洛達瓦地區會師,完成對波軍主力包圍。9月17日,波蘭政府逃至羅馬尼亞(後留亡英國)。9月30日,華沙守軍和居民的自發抵抗在德軍轟炸炮擊下瓦解,波蘭淪亡。德軍戰領華沙後,進行了大規模報復性破壞和屠殺。

德國佔領波蘭後,利用英、法的「綏靖」主義,加緊進行侵略北歐、西歐的准備。1940年4月,德軍開始在西線發動進攻,主要目標為法國。

為解決進攻法國的後顧之憂,1940年9月,德國向丹麥、挪威政府提交最後通牒,要求兩國立即接受「德國保護」。丹麥國王懼於德國武力,宣布投降,德軍隨即佔領丹麥。挪威國王哈桑七世拒絕德國要求,力主抵抗。但國防部長、法西斯分子吉斯林卻策動親德勢力破壞抗戰。6月10日,德軍佔領挪威全境,吉斯林組織傀儡政府。哈桑七世出走英國,建立流亡政府。

德軍在進攻挪威同時,開始對法國及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進攻。1940年5月10日,德空軍大批飛機猛烈轟炸法國北部和荷、比、盧境內72處機場。接著,德傘兵部隊搶占機場、橋梁和戰略要點,戰爭全面爆發。德軍共投入136個師(其中包括10個坦克師、7個摩托化師和1個騎兵師)、2580輛坦克、3824架飛機,分3個集團軍群,同時向法國和荷、比、盧推進。在德軍猛烈突擊下,荷軍只堅持5天即宣布投降,荷蘭女王政府逃亡倫敦。5月26日,比利時國王宣布投降,20萬比軍為德軍俘虜。

面對德軍猛烈攻勢,法軍和駐法英國遠征軍節節敗退。5月31日,德軍繞過設防堅固的「馬奇諾防線」,出其不意地以大批坦克直插阿登山脈,迂迴攻入法境。5月20日,德軍在地空火力掩護下,強渡馬斯河,全殲法第9集團軍。5月20日,德軍直撲英吉利海峽。5月20日,德軍佔領加來,距海岸僅數十公里,形成對英法聯軍夾擊態勢,40萬敗退的英法軍隊在敦刻爾克附近地區陷入絕境。此時,希特勒突然下令德軍坦克部隊停止追擊,只使用空軍轟炸。絕處逢生的英法聯軍緊急徵用943艘艦船,在皇家空軍掩護下,將33.18萬名潰不成軍的英法士兵撤至英國,未及撤退的4萬法國士兵被德軍俘虜,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敦刻爾克撤退後,法國形勢日見危機。6月5日,德軍突破「魏剛」防線,直逼首都巴黎。6月10日,趁火打劫的義大利投入32個師,從背後對法國發動進攻。法國政府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德軍兵不血刃佔領巴黎。6月16日,雷諾政府辭職, 貝當出任總理,決定停戰投降。6月22日,法國與德國簽訂停戰協定。該協定把法國肢解為兩部分,德軍佔領法國北部地區,佔領費由法國負擔,南部由貝當傀儡政府統治,法軍全部解除武裝,重武器交給德國。

法國淪陷後,主戰派、國防部次長戴高樂飛往倫敦,組織法國軍民繼續抵抗。在兩年左右的時間里,法西斯德國軍隊席捲歐洲大陸,先後佔領了奧、捷、波、比、挪、荷、丹、羅等10餘國領土,軍事、經濟實力空前膨脹。

盟軍收復西歐大陸

時過境遷,盟軍經過數年苦戰後終於開始反攻。1944年,盟軍諾曼底登陸後,開始向歐洲腹地進軍。希特勒任命盧格為德軍西線總司令,將駐法兵力增至26個師,企圖阻止盟軍。但這些師兵員和裝備都缺額較大(坦克只有900輛,飛機不足500架)。盧格以14個師防守塞納河口至科蒙一線,10個師防守科蒙到德律特海峽沿岸,2個師駐守布列塔尼半島。

為解放法國西北部,盟軍集中了4個集團軍〔包括24個步兵師,11個裝甲師和4個空降師,4000輛坦克和6500架飛機〕。1944年7月5日,美國第一集團軍率先發起攻擊,突破德軍防線後,向縱深推進50公里,抵達塞納河地區。8月1日, 巴頓指揮美第三集團軍在法國游擊隊配合下,向布列塔尼半島推進,由於德軍抵抗微弱,美軍主力移師東進,轉向巴黎以南塞納河地區突擊。

面對盟軍進攻,德軍第7集團軍試圖反擊,但未成功。盟軍在兩翼繼續發動進攻。到8月底,盟軍全線進抵塞納河,在河東建立登陸場,至此,除個別港口外,盟軍已佔領整個法國西北部。當盟軍逼近巴黎之際,法國抵抗力量和巴黎市民配合盟軍發動武裝起義。經4天戰斗,於8月25日解放巴黎。當天下午,法軍第二裝甲師接受巴黎地區德軍投降。次日, 戴高樂率軍進入巴黎,法國臨時政府成立。

為配合美英軍隊在法國西北部的攻勢,美法聯軍集中10個師、850艘艦船、4700架飛機,在土倫至尼斯之間80公里地段,發起「龍騎兵」登陸戰役。德軍雖以9個師擔任法國南部海岸防禦,但在美、法聯軍登陸地段,德軍僅駐軍5個營,防守十分薄弱。8月15日晨,美、法軍在德軍縱深空投傘兵,僅遇微弱抵抗。至19日,美法聯軍已建立起寬90公里、縱深60公里的統一登陸場,把2500門火炮、600輛坦克、21000輛汽車和16萬人運上岸。

28日,土倫、馬賽相繼解放。9月11日,法軍與從巴黎向東推進的美國第三集團軍先頭部隊會師,留守法國南部的德軍投降。殘余德軍向東北潰逃,退守德法邊界齊格菲防線,法國全部解放。

9月中旬後,西歐戰線已由法國西北部擴大到南起地中海、北至萊茵河口的廣大地區,逼近荷蘭邊界。盟軍統帥部決定:以英、加(拿大)聯軍發起荷蘭戰役,由蒙哥馬利元帥指揮。9月17日,英第30軍在空降兵配合下,向荷蘭奈梅根、阿納姆一線突擊,英第8、12軍從兩翼配合。英軍初期進展順利,20日即進抵奈梅根。由於德軍集中兵力突擊英軍兩側,配合作戰的英、波(蘭)空降兵因使用不當遭受嚴重損失,戰況急劇逆轉,英30軍面臨被合圍危險。9月27日,英軍被迫在萊茵河南岸阿納姆以西轉入防禦。10天後,得到增援的英軍再次發動進攻,在20至40公里正面突破德軍防線,向縱深推進80公里。加拿大軍隊也奪取了布倫和加萊港。10?/FONT>11月,盟軍在德國邊境地區展開「秋季戰斗」,開始把戰場推向德國本土。為避免徹底崩潰,希特勒在阿登地區集中包括黨衛隊坦克第6集團軍在內的「B」集團軍群25個師(25萬人),坦克和自行火炮900輛,企圖以突然反擊挫敗荷、比境內的盟軍,穩定後方,騰出兵力與東線蘇軍交戰。1944年12月16日佛曉,德軍開始反擊。德軍組織一支800人的特遣隊,著美軍軍服,口操英語,佩美式武器,潛入美軍防線進行破壞和騷亂,引起美軍極大混亂。爾後,德軍在數百具探照燈掩護下突然發起進攻,毫無准備的美軍未作有組織的抵抗便倉惶退卻,損失慘重。德軍突破美軍防線後,向馬斯河方向推進。為阻止德軍前進,英美軍調整部署,以航空兵對德軍進行大規模空襲,終於在距馬斯河僅4公里處阻止了德軍前進。

德軍受挫後,仍未放棄反擊計劃。1945年1月1日,德軍出動1000架飛機,轟炸盟軍陣地和機場,炸毀盟軍飛機260架,對斯特拉斯堡盟軍發動攻擊。德軍的新進攻,使戰局再度緊張。盟軍統帥部一面組織反攻,一面由丘吉爾致電斯大林,要求蘇軍提前從東線發動攻勢吸引德軍,以減輕西線盟軍壓力。1月12 日,蘇軍從北起波羅地海,南至喀爾巴阡山長達1200公里的正面,對德軍發起強大攻勢,兵鋒直指柏林。希特勒被迫從西線抽兵東援對付蘇軍,英美盟軍乘機迅速推進,將德軍全部趕回原出發地,德軍在阿登地區的反擊被徹底粉碎。

據統計,此役德軍死傷及失蹤人數達8.2萬人,損失坦克、強擊火炮600輛、飛機1600架、其它車輛6000輛。盟軍損失7.7萬人,被俘及失蹤2.1萬人,大量武器裝備被毀。阿登戰役後,德軍土氣更加低落,徹底喪失了反攻能力,盟軍從此牢牢掌握了西歐戰場主動權。希特勒企圖在西歐取得決定性軍事勝利,迫使盟軍妥協的企圖徹底破產。不久,東、西對進的蘇、美軍隊在易北河會師。蘇軍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殺,法西斯德國滅亡。

歐洲東線: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然進入蘇聯。德國的戰略企圖是:集中兵力,以「閃電戰」從數個方向對蘇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將蘇軍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趨直入,粉碎蘇軍抵抗,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一線,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癱瘓蘇聯經濟,從而擊敗蘇聯。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然進入蘇聯。德國的戰略企圖是:集中兵力,以「閃電戰」從數個方向對蘇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將蘇軍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趨直入,粉碎蘇軍抵抗,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一線,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癱瘓蘇聯經濟,從而擊敗蘇聯。

戰爭爆發前,德國總兵力約730萬人,侵蘇兵力550萬人(含羅馬尼亞、匈牙利和芬蘭軍隊)。計有190個師(內有19個坦克師、14摩托化師、坦克約4300輛、火炮4.72萬門);空軍作戰飛機4980架;海軍作戰艦艇192艘。德軍的部署是:以「北方」、「中央」、「南方」三個集團軍群分別向列寧格勒、莫斯科、基輔三個方面實施主要突擊,另以德軍「挪威」集團軍、芬蘭集團軍分別向摩爾曼斯克和列寧格勒實施輔助突擊。戰爭開始後,蘇軍總兵力為537.3萬人,部署在西部各邊境軍區的兵力為268萬人,計有陸軍170個師另2個旅,火炮3.75萬門,新型坦克1475輛和大量的舊式坦克,新型作戰飛機1540架以及大量舊式飛機,作戰艦艇396艘。蘇聯計劃以邊境掩護部隊抗擊德軍突擊,保障蘇軍主力展開和集中,然後再以進攻消滅突入之德軍,將戰爭推至敵國領土。整個戰爭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1.6.22-1942.11.18)德軍發動戰略進攻,蘇軍實施戰略防禦。戰爭初期,德軍利用暫時優勢(突然進攻、裝備先進、軍隊已有作戰經驗)和蘇聯判斷失誤、戒備不足的弱點,一舉突破蘇軍防禦,在蘇西部地區推進約600公里,佔領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全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大部,並於9月初封鎖列寧格勒,攻佔基輔。蘇軍最初試圖以進攻對付德軍,但在遭受嚴重挫折和損失後,被迫轉入戰略防禦。9月底,德軍大舉進攻莫斯科,蘇軍在敵後游擊戰爭配合下,以積極防禦疲憊和消耗德軍,於12月轉入反攻,蘇軍勇敢作戰,消滅和擊潰德軍大量兵力。翌年4月,取得了莫斯科會戰勝利,初步穩定了戰局,粉碎了德國「閃電戰」企圖。1942年5月,蘇軍在哈爾科夫和克里木作戰失利。德軍加緊向斯大林格勒和外高加索進攻,企圖從東南方向迂迴莫斯科,佔領蘇聯石油產地巴庫和頓巴斯,蘇軍被迫再次轉入防禦。經過激烈頑強的戰斗,至11月,蘇軍守住了斯大林格勒,從而為集結兵力,轉入戰略反攻創造了條件。

第二階段(1942.11.19-1943.12)蘇軍展開戰略反攻,蘇德戰場形勢發生根本轉折。1942年,蘇聯國民經濟轉入戰時軌道,軍工生產能力已恢復並有較大發展。提供給軍隊的新式裝備逐漸增多,美英也向蘇聯提供大批武器裝備。中國抗日戰爭牽制了日軍主力,大大減輕了蘇聯後顧之憂。在這種情況下,蘇軍於11月在斯大林格勒開始大規模反攻,1943年2月,蘇軍合圍並殲滅了德軍精銳部隊鮑羅斯兵團,根本扭轉了蘇德戰場局勢。爾後,蘇軍又向頓河上游、庫爾斯克方向和哈爾科夫方向發展進攻。同年1月,蘇軍突破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在外高加索方向轉入進攻。4月初,解放北高加索大部分地區。7、8月間,蘇軍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又取得重大勝利。從此,蘇軍奪得戰略主動權,德軍被迫轉入全面防禦。8月,蘇軍在盧基到黑海長達2000多公里的戰線上轉入全面進攻,到11月份,已收復近一半失地,

解放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輔等城市。

第三階段(1944.1?/FONT>1945.5.5)蘇軍全面戰略進攻,法西斯德國徹底失敗。1943年,美英軍隊在義大利南部登陸,開辟第二戰場,歐洲各國人民抵抗運動和起義風起雲涌。德國企圖以戰略防禦拖延對蘇戰爭,以便同英美單獨講和。為徹底擊敗德國,蘇軍開始從巴倫支海到黑海的整個蘇德戰場發起進攻,連續進行解放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地區戰役、白俄羅斯戰役等一系列大規模進攻戰役,殲滅大量德軍,收復全部失地,佔領芬蘭和挪威部分國土,並攻入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波蘭、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國國土。上述各國和阿爾巴尼亞人民抗德武裝力量,在蘇軍支援下紛紛光復國土。1945年春,蘇軍在波羅地海至多瑙河全線發起進攻,先後進行了維斯瓦河棗奧得河戰役、東普魯士戰役等進攻戰役,4月16日,蘇軍攻城集團在強大地空火力支援下,對柏林發起總攻,消滅殘余德軍,佔領德國東部和奧地利東部。5月2日,蘇軍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殺。8日,法西斯德國無條件投降。

在長達4年的衛國戰爭期間,蘇軍共消滅和擊潰德國及其盟國軍隊607個師,佔德軍及其盟軍在整個戰爭中損失的全部師數的77.5%以上。德軍死傷達1000萬人以上,其2/3的武器裝備被蘇軍繳獲和擊毀。蘇軍戰斗減員1600萬人,平民傷亡超過2000萬人。蘇聯為戰勝法西斯德國做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戰場: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帝國主義戰爭的完全勝利。中國人民在戰爭中付出了巨大代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平民共傷亡1800餘萬,軍隊傷亡380萬人,財產損失和戰爭消耗1000多億美元。日軍被中國軍隊殲滅133萬餘人(不包括在東北地區前6年傷亡數和在滇緬作戰中被中國軍隊斃傷數)。日本戰敗後,向中國軍隊投降的日軍共128萬。

1931年9月18日,占據東北地區的日本關東軍突然向當地中國駐軍(東北軍)發動進攻。由於國民黨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中國駐軍不戰而退。僅4個月時間,東北全境淪陷。東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組織抗日武裝,東北軍部分愛國軍人組成「抗日義勇軍」,堅持游擊戰爭,不斷打擊日軍。1933年1月,日軍開始進攻華北,馮玉祥將軍組織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將日軍逐出察境。但由於蔣介石與日軍重兵威脅、夾擊,同盟軍失敗。至1935年底,日軍控制了河北、熱河、察哈爾和綏遠省廣大地區。1937年7月7日,日軍又向駐守北平南郊盧溝橋的中國軍隊發起進攻,遭到國民黨駐軍堅決抵抗,從此中國進入全面抗戰階段。 由於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中國抗日戰爭從一開始就形成兩個戰場: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正面戰場上,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救亡運動推動和英、美支持下,在抗戰初期積極抵抗日軍,進行了一系列規模較大的戰役,如忻口戰役、淞滬戰役、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和廣州會戰等,給日軍以重大殺傷和消耗。台兒庄一戰,國民黨第5戰區司令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一舉殲敵萬余,給日軍以沉重打擊。但是,由於國民黨政府和軍隊執行片面抗戰路線,採取消極防禦的作戰方針,數百萬軍隊在日軍壓力下節節敗退。至1938年10月,北下、天津、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及江蘇、安徽、河南、江西、廣州、廣東、湖北等省大片國土相繼淪於敵手,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急的生死關頭。

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時刻,經長徵到達陝北的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全面抗戰路線。1936年12月12日,抗日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以「兵柬」形式扣押蔣介石,逼迫蔣同意聯合中共抗戰。伺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新四軍,奔赴抗戰前線,先後取得了平型關戰斗,雁門關伏擊戰、夜襲陽明堡等重大勝利,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

日軍佔領廣州、武漢後,由於戰線過長,兵力不足,後方屢遭八路軍、新四軍打擊,1939年以後,基本停止了對國民黨正面戰場的進攻,將主力轉用於敵後解放區戰場。抗日戰爭的主戰場轉移至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根據地,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為解除後顧之憂,日軍從1939年底開始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盪」作戰,推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為粉碎日軍「掃盪」,八路軍以破壞正太鐵路為目標,發起「百團大戰」。戰役自1940年8月開始至12月止,共斃傷日偽軍4萬餘人。日軍遭此嚴重打擊後,遂將敵後八路軍、新四軍作為主要作戰對象,集中優勢兵力,反復以「清剿」、「掃盪」形式破壞敵後抗日根據地,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的時期。由於敵強我弱,斗爭殘酷,八路軍、新四軍由50萬銳減到40餘萬,大批根據地復淪於日偽軍之手。八路軍、新四軍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仍堅待敵後抗戰,牽制了大批日軍。

1941年12月9日,國民黨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2年1月,中、蘇、美、英等26國簽署《聯合國宣言》,結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4年4月至12月,日軍發起打通大陸交通線作戰,先後奪取了平漢路南段、粵漢和湘桂3條鐵路干線,國民黨軍隊接連失利,丟失大片國土。與此同時,日軍繼續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進行「掃盪」。八路軍執行「敵進我退」方針,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到處打擊敵人,不斷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積小勝

為大勝,逐步改變敵強我弱的力量對比,粉碎了日軍「以戰養戰」的企圖。1944年,各敵後抗日武裝開始對日軍局部反攻,消滅日偽軍20餘萬人,光復大片國土。這些勝利,不僅有力地支援了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的作戰,而且有利於盟軍在太平洋戰場對日軍的戰略反攻。

1945年春,八路軍、新四軍繼續對日偽軍進行攻勢作戰,取得重大勝利。抗日根據地發展到19塊,總面積95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億,八路軍、新四軍發展到91萬人(另有民兵200萬人)。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擴大,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對日軍佔領的中心城市、交通線的戰略包圍。1945年5月,蘇、英、美盟軍取得徹底戰勝德、意法西斯的偉大勝利,日本法西斯陷於孤立無援的困境。在有利的國際形勢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軍民對日軍發起大反攻。在中國軍民全面反攻;蘇軍進入中國東北消滅日本關東軍;英、美軍隊直逼日本本土的聯合打擊下,日本軍事力量迅速瓦解。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中國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取得最後勝利。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帝國主義戰爭的完全勝利。中國人民在戰爭中付出了巨大代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平民共傷亡1800餘萬,軍隊傷亡380萬人,財產損失和戰爭消耗1000多億美元。日軍被中國軍隊殲滅133萬餘人(不包括在東北地區前6年傷亡數和在滇緬作戰中被中國軍隊斃傷數)。日本戰敗後,向中國軍隊投降的日軍共128萬。

太平洋戰爭:

1940年以後,日本為擺脫侵華戰爭僵局,改善戰略態勢,決定乘歐洲戰事正酣之機,奪取英、美、荷在亞洲的殖民地,掠奪東南亞戰略物資,建立「大東亞共榮圈」。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率領下,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取得重大戰果,使美太平洋艦隊失去戰鬥力。遂後,日軍轟炸菲律賓,登陸馬來亞,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反法西斯同盟國在亞洲、太平洋地區進行的旨在粉碎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戰爭。

1940年以後,日本為擺脫侵華戰爭僵局,改善戰略態勢,決定乘歐洲戰事正酣之機,奪取英、美、荷在亞洲的殖民地,掠奪東南亞戰略物資,建立「大東亞共榮圈」。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率領下,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取得重大戰果,使美太平洋艦隊失去戰鬥力。遂後,日軍轟炸菲律賓,登陸馬來亞,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

戰爭開始後,日本調用11個陸軍師團,艦船205艘,飛機2300架,共約40萬人。在半年多時間里,日軍先後侵佔了泰國、香港、馬來亞、菲律賓、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緬甸、索羅門群島及阿留申群島部分地區。美國由於缺乏戰爭准備,初期遭受嚴重損失。在對德、日兩面作戰的情況下,美國執行先歐後亞的作戰方針,在太平洋地區進行防禦和牽制性作戰,然後視歐戰結局,再行反攻。1942年3月,美國建立了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兩個戰區司令部(總司令分別為尼米茲和麥克阿瑟),開始局部反攻。美國海軍在珊瑚海海戰中。首挫日軍,迫使日軍停止向莫爾斯比港推進。不久,又在中途島海戰中給予日本聯合艦隊沉重打擊,一舉擊沉日軍4艘航空母艦,掌握了作戰主動權。同年8月至次年2月,美軍在瓜達爾卡納爾群島登陸與日軍展開激烈爭奪戰,重創日本陸海軍,戰略形勢發生根本轉變。

此後,日美雙方在太平洋中部島嶼展開激烈海空戰。不久,美軍收復阿留申群島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1943年11月,美軍轉入全面進攻。麥克阿瑟一路由新幾內亞西進爾後北上,尼米茲一路經中太平洋特魯克群島西進,向菲律賓方向分進合擊,切斷日本往南洋的海上交通線。日本雖竭力增兵,但由於戰線過長,兵力分散,終無法挽回敗局。1944年,美軍控制中太平洋,佔領馬紹爾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登陸菲律賓。1945年初次占沖繩,取得進攻日本本土前進基地,美英海空軍加強對日本本土戰略,轟炸和海上封鎖。5月8日,德國投降,日本徹底孤立。8月6日和9日,美國在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造成數十萬平民傷亡。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進軍庫頁島南部和千島群島。中國抗日軍民發起全面反攻。在各國軍民共同打擊下,日本侵略軍迅速崩潰。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太平洋戰爭伊始,日軍偷襲珍珠港。對掩護和保障其前進戰略計劃的實施有重要意義,但卻因此把美國拖入了戰爭,是戰略上的失策。太平洋戰爭中,雙方海軍艦隊核心已由戰列艦讓位於航空母艦。戰爭結果表明:艦載航空兵對確保海上交通線和掌握制空權、制海權有重大意義,用快速航空母艦編隊消滅日軍海空部認、在強大火力掩護下實施越島作戰,是美軍取得太平洋戰爭勝利的重要原因。

㈥ 創造歷史2世界大戰 怎麼吞並自己的殖民地

不能直接吞並。有一種方法,將你的殖民地建立一個傀儡國,吞並該傀儡即可。要建立傀儡國,請在「政治」選項里選擇「民族」找到該殖民地的國籍,然後選擇要建立傀儡國的地區然後點「建立傀儡國」即可

㈦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

第二次世界大戰
Second World War

1939~1945年以侵略者德日意法西斯軸心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國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這場戰爭給人類帶來極大災難,其結果以美、英、蘇、中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德、日、意法西斯國家實行侵略擴張,爭奪世界霸權所挑起的,經過多次局部戰爭逐漸演變而導致全面戰爭。
戰爭起因
德、日、意等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所確立的法西斯政權及其侵略擴張,是這次世界大戰的根源。
法西斯政權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按照英、法、美等主要戰勝國的意志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國際關系體系。戰敗的德國不甘心於《凡爾賽和約》給予的嚴厲懲罰和約束。戰勝國義大利因未能獲得英、法許諾的領土而不滿,另一個戰勝國日本擴張要求日益強烈。由於德、日、意等國的實力很快得到恢復和加強,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成為英、法、美等國的對手。隨著1929~1933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帝國主義制度的各種基本矛盾重新尖銳化並愈演愈烈,以致發展到訴諸戰爭。 20世紀20、30年代,在義大利、德國和日本相繼興起以極端民族主義和極權主義為核心內容的法西斯主義勢力和運動。1922 年10月B.A.A.墨索里尼在義大利掌握政權。1933年1月A.希特勒在德國執政。1936年3月日本軍部實現對內閣的全面控制,開始確立法西斯專政。它們同英法美等國爭奪勢力范圍和世界霸權,不惜通過戰爭手段改變由凡爾賽 -華盛頓體系所確立的國際秩序,從而形成對世界和平的嚴重威脅。
戰爭策源地形成 德國從1933年起加速擴展軍事工業。1934年秘密突破《凡爾賽和約》對其軍隊的限額。1935年正式重建空軍,實施義務兵役制,秘密頒布《國家防禦法》。1936年3月7日,德國宣布廢除《洛迦諾公約》和《凡爾賽和約》的有關規定,派兵進入萊茵非軍事區。早在1935年秋德國國防軍即已開始制訂代號為紅色的對法作戰計劃、入侵奧地利的奧托方案和進占捷克斯洛伐克的綠色方案。納粹德國成為主要的和最危險的歐洲戰爭策源地。1936年10月,德、意簽訂柏林協定,形成柏林-羅馬軸心。義大利成為歐洲戰爭策源地的組成部分。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召開東方會議,確定武力侵佔中國,進而征服印度、南洋群島、中亞細亞和小亞細亞以至歐洲的侵略擴張總綱領。從1931年起,日本對中國發動並逐步擴大局部性侵略戰爭。1936年制訂向太平洋地區及西伯利亞的擴張目標和對美、蘇、中、英等國作戰的具體方針。日本成為挑起世界戰爭的遠東戰爭策源地。
3個法西斯國家在對外擴張和發動侵略戰爭的過程中結成侵略集團。1936年11月25日,德、日兩國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次年11月6日義大利參加該協定。
世界大戰前奏
20世紀30年代,法西斯國家多次發動局部戰爭。日本首先在亞洲燃起戰火,揭開世界戰爭的序幕。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1931年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三省。翌年3月建立「滿洲國」傀儡政權。接著入侵中國上海、熱河省、察哈爾省北部和河北省東部等地區。美、英、法等國對日本的侵略行徑姑息縱容。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國民黨、共產黨兩黨合作為核心,舉國一致,英勇進行反法西斯的抗日民族解放戰爭。中日戰爭在1938年10月日軍佔領武漢、廣州以後,開始轉入戰略相持階段(見抗日戰爭)。
日本對蘇聯的戰爭挑釁 日本於1938年7月29日至8月11日在鄰近朝鮮的中蘇邊境挑起張鼓峰事件(哈桑湖事件)。1939年5~8月,日軍在中國黑龍江省西部與蒙古接壤地區再次挑起諾蒙坎事件(哈勒欣河事件)。日本的兩次戰爭挑釁均遭失敗。
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 1935年10月3日,義大利30萬軍隊侵入衣索比亞。衣索比亞第二次抗意戰爭爆發。盡管國際聯盟通過決議宣布義大利為侵略者,並表示要對它實行有限的經濟制裁,義大利仍能從西方民主制國家,尤其是從美國獲得源源不斷的石油供應。
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 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截至1939年4月,德國派往西班牙作戰人員超過5萬人,義大利約15萬人。德、意向叛軍提供的軍火價值10億美元。英、法、美等國則宣布「中立」,實行「不幹涉」政策,禁止西班牙政府購買的武器過境。1939年2月27日,英、法與西班牙共和國斷交,公開承認F.佛朗哥政府。
德國吞並奧地利和肢解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3月12日拂曉,德軍入侵奧地利。14日,宣布將其劃為德國的一個州,兵不血刃地吞並了奧地利。接著,德國就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區「自治」問題製造五月危機,陳兵德捷邊境。9月12日,希特勒再次進行戰爭恫嚇。在德國壓力下,英、法兩國政府推行綏靖政策,以犧牲弱小國家利益的方式換取「和平」,9月29日在慕尼黑會議上簽訂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協定。10月1日,德國佔領蘇台德區。10月6日,在德國操縱下,斯洛伐克「自治政府」成立。捷克斯洛伐克被肢解。
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39年春、夏季,歐洲再次出現緊張局勢,經過波蘭危機和錯綜復雜的外交斗爭,終於爆發全面戰爭。
嚴重的戰爭危機 1939年3月15日,德國出兵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21日又製造但澤危機,向波蘭提出領土要求。次日出動海軍佔領立陶宛的默美爾。4月1日在德、意武裝支援下,佛朗哥軍隊控制西班牙全境。4月7日,義大利軍隊入侵阿爾巴尼亞。5月22日,德、意正式簽署軍事同盟條約,即鋼鐵同盟。德軍統帥部在4月3日即已下達代號為白色方案的對波蘭作戰計劃。

德軍士兵拆除波蘭邊界路障

面對德國的戰爭威脅,波蘭向英、法求助。英國張伯倫政府認為德國如果佔領波蘭將危及英、法安全及其在歐洲的根本利益,鑒於綏靖政策遭到世界和國內輿論的譴責,被迫開始對政策作出某些調整。1939年3月22日,英、法互換照會,承擔遭到侵略時相互援助的義務,把實際存在的同盟關系固定下來。3月31日,張伯倫代表英法兩國政府宣布,一旦發生威脅波蘭獨立的行動,英、法立即給予波蘭全力支持。4月6日,英、波締結臨時互助條約。4月13日,法國重申忠於法波同盟義務。5月19日,法、波正式簽署軍事協定。
三角談判和斗爭 1939年春、夏季,圍繞歐洲的戰爭與和平形成英法蘇三角談判和斗爭相互交錯的局面。4月15日開始舉行英法蘇莫斯科談判,就採取共同行動制止法西斯擴大侵略進行磋商。由於英、法兩國缺乏誠意,先後舉行的政治和軍事談判均未取得任何積極成果。與此同時,英德秘密談判也在進行。
德國的戰略方針首先以英、法為主要對手,集中力量與西方國家作戰,需要緩和德蘇關系,以避免在向西方進攻時腹背受敵。蘇聯同樣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在亞洲,正與日本軍隊在諾蒙坎地區進行戰斗;在歐洲,世界大戰一觸即發;英、法、蘇3國談判因英、法蓄意讓德國侵蘇,毫無誠意,致使談判曠日持久,瀕於破裂。1939年8月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莫斯科簽訂。
德波戰爭和英法對德宣戰 1939年9月1日,德國出動57個師約150萬人、2500輛坦克、2300架飛機,從北、西北、西南三個方向對波蘭發動突然襲擊。同日、英、法先後發出照會,要求德國停止進攻,從波蘭領土撤出一切軍隊。德國置之不理。9月3日,英、法兩國政府對德宣戰。德波戰爭期間,法軍在法德邊境消極觀戰。英國遲至10月間才派遠征軍到法國。波蘭孤軍作戰,9月16日,波軍防線全面崩潰,德軍完成對波蘭首都和波軍主力的包圍。9月17日,波蘭政府成員逃往國外 。華沙軍民戰斗到彈盡糧絕,9月28日被迫停止抵抗。
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
這次大戰經過法西斯軸心國戰略進攻、交戰雙方攻守互易的戰略轉折和反法西斯同盟國戰略反攻3個階段。
軸心國全面進攻和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
德、意 、日法西斯國家從1939年9月到1942年下半年在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展開全面的戰略進攻。
西線戰場 德國佔領波蘭後接連在歐洲從西、北、東南三個戰略方向發動大規模進攻。義大利參加了對法國的戰爭,它在非洲發動的攻勢遭到失敗。

地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北非戰場

奇怪戰爭 德波戰爭結束後,德國一面作出和平姿態,一面擴充軍備,將主力調往西線,伺機進攻西歐國家。英 、法兩國實行消極防禦戰略,靜守馬奇諾防線。1940年2月,美國試圖進行和平斡旋,為德國所拒絕。1939年9月~1940年4月,英、法與德國之間沒有發生過真正的戰事,史稱奇怪戰爭。
德軍進攻北歐 1940年春,希特勒擔心英法聯軍進入挪威,從北面威脅德國,切斷瑞典對德鐵礦砂供應,遂先發制人於4月9日侵佔丹麥,丹麥投降。同日,德軍入侵挪威,空降部隊佔領奧斯陸。V.A.L.吉斯林被扶植為傀儡政府首腦。4月17日,英、法及波蘭聯軍在挪威登陸。6月,聯軍退出挪威。7月挪威國王和政府成員流亡英國。德軍的閃電戰在北歐取勝。
德國進攻西歐 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軍調集136個師,其中包括10個坦克師和7個摩托化師,2580輛坦克,3824架飛機,向西歐國家發動進攻。當時西歐各國總兵力約147個師。德國空軍猛烈轟炸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在荷、比軍隊後方實施空降,坦克摩托化部隊出其不意在比、盧接壤的阿登山區分3路縱隊快速挺進,致使馬奇諾防線未起實際作用。德軍進攻西歐宣告綏靖政策的徹底破產,英國張伯倫政府立即垮台,由W.L.S.丘吉爾出任首相,組成保守黨、工黨、自由黨聯合政府。
在德軍閃電戰面前,英、法等國聯軍不堪一擊。5月14日,荷蘭軍隊停止抵抗,女王流亡英國。5月26日德軍奪取加萊,進抵英吉利海峽,將法國北部和比利時境內的英法聯軍同法國中部軍隊的聯系攔腰切斷。5月28日比利時國王宣布投降。5月27日~6月4日,英、法海軍利用德軍數日停止進攻時機,集中各類艦船850餘艘,成功地將被困在敦刻爾克狹小三角地帶的英、法聯軍33.8萬餘人運過英吉利海峽,進入英國。在敦刻爾克撤退中,英國遠征軍幾乎喪失全部武器裝備,243艘大小艦船沉沒,但保存了英軍的有生力量。
義大利參戰與法國戰敗 1940年6月6日,德軍在橫貫法國北部的643千米戰線上發動總攻。法軍總司令M.魏剛集結100多萬軍隊在索姆河和安納河一線構築的魏剛防線不到3天即告崩潰。德軍進逼巴黎,6月10日,義大利向英、法宣戰。6月14日,德軍佔領巴黎。17日,法國H.P.貝當政府宣布「停止戰斗」。22日晚7時,在1918年11月11日德意志帝國向法國及其盟國簽署投降書的貢比涅森林同一節車廂里 ,法國政府代表在納粹德國提出的停戰協定上簽字。該協定規定,德國佔領法國總面積3/5的北部和西部工業發達地區,非佔領地區建立以維希為首都的貝當傀儡政府。

1940年6月14日德軍佔領巴黎

在勃朗峰到地中海的200多千米戰線上,義大利軍隊32個師進攻法國,被法軍6個師擋住。6月24日,在羅馬附近簽署法意停戰協定。意軍佔領法一小塊地區。義大利還攫取東非吉布地港和使用法屬索馬里境內鐵路的權利。
意軍在非洲失敗 1940年7月初,意軍從衣索比亞進犯東非英軍,9月中旬佔領英屬索馬里和肯亞部分地區。9月16日佔領埃及的西迪拜拉尼。12月11日英軍發起反擊收復該地,並於1941年2月6日佔領利比亞的班加西等地。兩個月內推進700千米,俘虜意軍13萬人。在東非,英國從印度、澳大利亞 、紐西蘭調集軍隊,並就地徵集大批非洲人入伍 ,於1941 年1月19日舉行反攻 ,4月1日佔領厄利垂亞首府阿斯馬拉,4月6日同埃軍一起收復亞的斯亞貝巴。5月20日,意屬東非總督投降,英國重新控制紅海與非洲之角。
海獅計劃和英倫空戰 法國淪亡後,英國陷於孤軍作戰困境。希特勒聲稱,英國把殖民地歸還給德國,承認德國在歐洲的霸主地位,即可避免英德戰爭,遭英國政府拒絕。7月16日,德軍統帥部發布准備對英國實施登陸戰役的訓令,制定海獅作戰計劃。要求8月15日完成作戰准備。希特勒力圖取得英吉利海峽及倫敦上空制空權,摧毀英國空軍、機場和港口,為其渡海作戰創造先決條件。德國共集結2669架作戰飛機,在7月10日到10月底的3個月內猛烈空襲英國。8月24日,英國飛機首次空襲柏林。德國空軍始終未能取得預期戰果,在英倫之戰中損失飛行員600人,飛機915架。海獅計劃一再推遲執行,以後實際上被取消。英國贏得空中自衛戰的勝利。
德意擴大對巴爾乾的侵略 1940年7月21日,希特勒下令德國陸軍總司令H.A.W. von布勞希奇著手准備對蘇作戰,12月18日,希特勒簽署代號為巴巴羅薩的對蘇作戰計劃,訓令德軍在1941年5月15日以前完成入侵蘇聯的各項准備。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簽署軍事同盟條約(見三國同盟),正式結成軸心國侵略集團。德、意兩國加緊擴大對巴爾乾的侵略,作為爭奪東地中海、北非、中東的跳板和進攻蘇聯的戰略前進基地。羅馬尼亞、匈牙利及保加利亞相繼加入軸心國同盟。1940年10月28日,義大利侵入希臘,遭反擊,被迫停止進攻。
1941年3月27日 ,南斯拉夫新政府拒絕加入軸心國同盟,並與蘇聯簽訂友好條約。4月6日黎明,德、意同時進攻南斯拉夫和希臘。德軍於13日佔領貝爾格萊德。4月9日佔領希臘薩洛尼卡,21日希軍投降。英國5.8萬名遠征軍在希臘作戰,傷亡1.2萬,其餘從海上撤退。4月27日,德軍進入雅典。5月30日,德空降部隊佔領克里特島。希臘國王流亡倫敦。
蘇德戰場 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境內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主要戰場。
德國對蘇聯突然襲擊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軍在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千米戰線上分3路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聯衛國戰爭爆發。蘇軍在戰爭初期遭到重大損失,西部大片國土淪陷。蘇軍失利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德國擁有中西歐強大經濟、軍事資源,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軍隊現代化裝備程度較高,以絕大部分兵力集中於東線發動突然襲擊,使得德國在一段時間內力量對比上居於優勢。蘇聯方面,I.V.斯大林不相信戰爭前夕來自多種渠道的表明德國即將進攻蘇聯的情報,沒有及時完成戰爭准備,導致戰爭初期措手不及。蘇軍戰略思想和指揮藝術亦不能適應對德作戰的要求,對德軍主要突擊方向判斷失誤,兵力部署不當。20世紀30年代以M.H.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為首的大批蘇軍高級將領和優秀軍官被無辜清洗,嚴重削弱了部隊戰鬥力。為此,在戰爭初期蘇軍付出慘重代價。
蘇聯建立東方戰線 早在德波戰爭期間,蘇聯即著手建立一條從波羅的海到黑海之間防備德國進攻的所謂東方戰線,企圖通過擴大西部疆域加強防禦德國侵略的戰略地位。1939年9月17日,蘇軍出兵波蘭,佔領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等地約20萬平方千米的地區。11月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加入蘇聯。
1939年11月30日爆發蘇芬戰爭。翌年3月12日蘇芬和約將列寧格勒附近蘇聯國境線向北推移150千米,蘇聯獲取4.1萬平方千米領土,並租借漢科半島及附近島嶼30年。
1940年6月15日,蘇聯以立陶宛政府違反蘇立互助公約,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組成反蘇軍事聯盟為由,出兵進駐立陶宛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面積17.4萬余平方千米。8月初,波羅的海沿岸3國並入蘇聯。1940年6月28日,蘇聯以國際形勢要求用最快速度解決歷史遺留的領土問題為由,出兵進駐羅馬尼亞管轄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面積5.1萬平方千米。
至此,蘇聯已將其國界向西推移300~400千米。但是,德國在發動對蘇戰爭後3個星期內分別在3個方向推進300~600千米,6月28日即佔領明斯克。東方戰線並未起到蘇聯預期的作用。
莫斯科戰役 德軍自9月30日向莫斯科發起進攻,最近點距莫斯科城只有20千米。10月20日起,蘇聯大部分政府機構和部分工人撤離莫斯科。12月6日蘇軍遏止德軍攻勢,轉入反攻。1942年1月8日起,蘇軍經3個月鏖戰,排除了德軍佔領莫斯科的危險,將德軍擊退150~400千米。冬季戰役結束時,德軍傷亡總數為83萬多人。德軍首次遭到重大挫折,希特勒的閃電戰亦告破產。
德軍1942年夏季攻勢 1942年6月28日,德軍在南線發動攻勢,以求在頓河地區消滅蘇軍主力,奪取高加索油田。7月17日德軍進抵頓河河灣,揭開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序幕。9月13日德軍突入市區。雙方激戰到蘇軍反攻前夕,德軍始終沒有全部佔領斯大林格勒。
亞洲太平洋戰場 日軍偷襲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戰火席捲東南亞,進逼大洋洲,將美國及美洲、大洋洲許多國家捲入戰爭。這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成為一次空前的全球性戰爭。

地圖:太平洋戰爭

遠東慕尼黑陰謀及美日談判 中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英美曾謀求與日本妥協,推行遠東慕尼黑陰謀。1939年9月,英國承認日本侵華現狀,同意不妨礙日本在華行動。美國為集中應付歐洲局勢,力圖緩和美日矛盾,自1940年11月起與日本進行正式或非正式談判,但雙方的對立未能調和。
日本偷襲珍珠港 1941年10月,日本組成東條英機內閣,完成法西斯體制。12月7日凌晨,日本以航空母艦編隊向位於夏威夷群島中心瓦胡島上的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發動偷襲。日軍以極小的代價,炸沉美國戰列艦4艘,重創1艘,炸傷3艘,其他大型艦船10餘艘,擊毀飛機260餘架,美國太平洋艦隊除3艘未停泊在港內的航空母艦免遭攻擊外,幾乎全軍覆沒。12月8日,美、英對日宣戰。12月11日,德國、義大利對美宣戰。
日軍進攻東南亞 日本自1941年12月7日起在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發動全面進攻。10日佔領關島。22日佔領威克島。25日攻佔香港。12月7、8日,日軍在馬來亞的哥打巴魯和泰國的宋卡、北大年等地空降或登陸。10日,日本取得東南亞海域的海空控制權。1942年1月11日,日軍佔領吉隆坡,31日攻佔馬來亞全境。2月15日新加坡陷落。日軍還從印支南部進攻泰國,1941年12月9日侵佔曼谷,21日日本將同盟條約強加給泰國政府。1942年1月2日進入馬尼拉。4月9日,駐守美軍與菲軍約7萬人投降。5月7日美軍司令下令余部投降。
1942年2月14日,日軍出動320架飛機在蘇門答臘的油田區巴鄰旁空降。3月1日,日軍在爪哇登陸,5日佔領巴達維亞(雅加達)。3月12日 ,荷蘭總督投降。3月15日,日軍佔領整個荷屬東印度——印度尼西亞。
1942年3月8日,日軍佔領仰光。應英國當局請求,中國派出赴緬遠征軍10萬餘人,配合英緬軍隊作戰。5月初,日軍攻入中國雲南省。中國軍隊憑借怒江天險擋住日軍攻勢。
1942年4月5日,日本航空母艦機動隊進入印度洋,轟炸錫蘭(斯里蘭卡)科倫坡和亭可馬里港。英東方艦隊撤往東非海岸。日本海軍一度掌握印度洋制海權,達到日本向西擴張的頂點。
珊瑚海日美海空戰 南進日軍於1942年2月攻佔澳大利亞軍隊防守的新不列顛島及拉包爾港。5月初,日軍對索羅門群島中的圖拉吉島和新幾內亞東南重鎮莫爾茲比港發起進攻。5月7日,美國飛機擊沉日本航空母艦1艘。8日上午日、美艦隊正面對陣,另1艘日本航空母艦受重創,美國1艘航空母艦被炸沉,另1艘受創。這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以來首次受挫,標志著日軍在大洋洲南進勢頭被遏止。
中國戰場局勢 中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日本對國民政府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汪精衛公開投降日本,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成立日本羽翼下的偽國民政府。中國共產黨提出堅持持久抗戰,反對妥協、投降和分裂的方針,穩定了抗日陣線。1939年,八路軍、新四軍抗擊日軍侵華總兵力的62%,敵後戰場成為抗日戰爭主要戰場。正面戰場1939~1941年秋主要在武漢外圍地區作戰,以後進行了南昌、鄂北豫南和長沙會戰以及南寧和中條山會戰。
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 隨著戰火的蔓延,經過反法西斯國家一系列雙邊和多邊會談,以美、英、蘇、中諸國為核心的反法西斯國家加強了彼此間的援助和合作。
美國租借法案和英美同盟 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後,美國根據1937年中立法(見美國中立法)宣布中立。1939年11月美國修改中立法,實行現金購貨、運輸自理原則,向交戰國出售武器,有利於擁有海軍優勢的英、法。法國敗降和英國退守英倫三島,美國公眾輿論要求給英國以援助,孤立主義勢力削弱。1940年9月2日,美、英達成美國以50艘舊驅逐艦換取在英屬百慕大群島等8個島嶼建立軍事基地的協議。由於英國無力以現款購買軍火,1940年底丘吉爾緊急致函美國總統F.D.羅斯福求援。羅斯福提出以「租借」方式援英。1941年3月11日 ,美國國會通過租借法案 ,授權總統向與美國安全有重大意義的國家用出售、轉讓、交換或租借等方式提供武器和軍用物資,撥款70億美元用於實施《租借法案》。這意味著美國完全放棄「中立」政策,實際上介入歐洲國家的反法西斯戰爭。英、美開始結成反對德國法西斯同盟。與此同時,美英於1941年1~3月就先歐後亞的全球戰略達成協議,並據此制定ABC-1計劃。1941年12月,美英首腦以代號為阿卡迪亞的華盛頓會議確認先歐後亞的方針。美國在會上提議並起草同法西斯軸心國相對抗的《聯合國家宣言》草案。
蘇英協定和美國援蘇 德蘇戰爭爆發當晚,丘吉爾宣布英國將支援蘇聯和一切反希特勒的國家。7月12日,蘇英簽訂在對德戰爭中一致行動的協定,相互承擔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彼此支援和戰斗到底的義務 。8月16日 ,蘇、英簽訂貿易、貸款和支付協定,英國給予蘇聯1000萬英鎊貸款。
1941年6月24日,羅斯福總統宣布,凡是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包括蘇聯在內,都將得到美國的援助。8月中旬,美國派往蘇聯的船隊首次啟航。
反法西斯國際聯合的擴大 1941年7月,蘇捷、蘇波簽訂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一致行動協定。1942年1月29日蘇、英和伊朗三國締結同盟協定。
法國戰敗前夕,C.-A.-M.-J.戴高樂將軍於1940 年6月17日飛抵倫敦,次日宣布建立自由法國,6 月23日宣布成立法國民族委員會。28日,英國正式承認自由法國,並與之結成同盟關系。9月,蘇聯也予以承認。
1941年8月14日,美、英兩國政府首腦公布《大西洋憲章》。這是美英戰時政治聯盟的標志,成為以後聯合國憲章的基礎,對於動員和鼓舞全世界人民,加強反法西斯聯合起了積極推動作用。
蘇美英莫斯科會議 1941年9月29日蘇美英三國會議在莫斯科召開。10月1日,三國簽訂議定書,規定美、英兩國從1941年10月~1942年6月每月向蘇聯提供400架飛機、500輛坦克及其他武器裝備;蘇向英、美提供原料。10月30日,羅斯福宣布向蘇提供10億美元貸款。11月7日,美國把《租借法案》擴大到蘇聯。
聯合國家宣言 經過磋商,1942年1月,在華盛頓簽署中、蘇、美、英等26個國家的《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以美、英、蘇、中為核心的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並為建立聯合國組織奠定初步基礎。
反法西斯聯盟由防禦到反攻的戰略轉折
美軍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的勝利,英軍1942年11月阿拉曼戰役的勝利,以及作為主要標志的蘇軍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表明反法西斯盟國開始從防禦轉向進攻的戰略轉折。
蘇德戰場 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勝利是蘇聯衛國戰爭的轉折點,它同時也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歷史性轉折。
斯大林格勒戰役 1942年11月19日,蘇軍3個方面軍在斯大林格勒開始反攻。在粉碎德軍頓河集團軍群的解圍行動後,1943年1月10日,蘇軍發動圍殲戰。2月2日,被圍德軍全部投降或被殲。在持續200天的戰役期間,德軍在頓河、伏爾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地區共損失150萬人、坦克和強擊火炮3500輛、飛機3000架,遭到發動戰爭以來最大的失敗。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庫爾斯克會戰 1943年1月蘇軍收復羅斯托夫等地,突破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 。同年夏,德軍在庫爾斯克南北集結,力圖在此區域粉碎蘇軍主力 ,奪回戰略主動權。7月12日蘇軍反攻 ,8月23日收復哈爾科夫。在激戰的50天中,雙方動用的總兵力達400餘萬人,共出動坦克和自行火炮1.3萬多輛、作戰飛機近1.2萬架,是二次大戰中最大的坦克兵團會戰。德軍共損失50萬人、坦克1500輛、飛機3500餘架。蘇軍完成了蘇德戰場的根本轉折,從戰略防禦全面轉入戰略反攻階段。
非洲地中海戰場 英軍贏得阿萊曼戰役的勝利,扭轉了非洲戰局。在西線作戰的盟軍獲得戰略主動權。英美盟軍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登陸成功,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擊並肅清北非德、意侵略軍,隨後盟軍展開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戰役。
阿萊曼戰役 北非意軍在1940年12月~1941年1月遭到英軍殲滅性打擊。2月德國非洲軍團由E.J.E.隆美爾指揮進入北非。1942年6月21日托布魯克英軍3.5萬人向德軍投降。30日德、意軍隊進抵距埃及亞歷山大港約96千米的阿萊曼。丘吉爾親赴開羅改組英國中東司令部,B.L.蒙哥馬利出任英第八集團軍司令,於9月初擊退隆美爾對阿萊曼防線發動的最後一次進攻。10月23日~11月4日,英軍進行阿萊曼戰役,共擊斃擊傷和俘獲德意軍5.9萬人。1943 年1月23日英軍進入的黎波里。至此,共向西追擊2200多千米。

英軍在阿萊曼戰役中俘獲德軍坦克及駕駛員

盟軍登陸西北非 1942年11月8日,由D.D.艾森豪威爾 任總司令的盟 軍10餘萬人分3路在卡薩布蘭卡、奧蘭、阿爾及爾登陸。12日,部分盟軍進入突尼西亞。這次代號為火炬的作戰行動是英、美作為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替代行動。
11月10日,德意軍隊佔領維希政府統治下的法國南部及科西嘉,並出兵突尼西亞。11月27日,德軍企圖奪取

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希特勒扶持了哪些傀儡政權希特勒戰敗時希特勒扶持的傀儡政權都在干什麼

希臘傀儡政府:喬治·特索拉科格洛為首。許多希臘人視希臘國為偽政權,逃入山區組織游擊隊,反對軸心國佔領。1944年蘇軍大反攻,向德國挺近,德軍撤離希臘,回防本土,希臘國滅亡。
維希法國政府:亨利·菲利浦·貝當總理。諾曼底登陸後,法國很多地方已經解放。曾經遭到德國鐵蹄蹂躪的法國人在屈辱、害怕中迎來了復仇的時刻,他們瘋狂搜尋法蘭西民兵和各式賣國賊。法蘭西民兵和形形色色的法奸們不得不逃亡德國。許多人在路上遭到了抵抗組織的獵殺。法蘭西士兵來說,依然充當炮灰,成為第三帝國最後的殉葬品。

挪威政府:維德孔·吉斯林。諾曼底登陸後,一些「溫和派」通敵分子為逃避和越來越不得人心的德國人合作,以及本國抵抗運動在戰後的報復,甚至逃到瑞典,被挪威國民譏笑為「加入了劃船俱樂部」。到1945年德國投降時,挪威剩餘那部分最死硬的吉斯林分子發現自己無路可逃,有些人(比如冷酷殘暴的偽警察部長約納斯·利埃)選擇了自殺,而吉斯林和他手下的幾個「部長」則向挪威「祖國陣線」的部隊投降了。在聘請兩名專家對吉斯林進行詳細的檢查、確認其沒有精神疾病後,挪威最高法院判處吉斯林死刑,並在1945年10月24日將其槍決。
波希米亞(捷克)和摩拉維亞保護國:總統埃米爾·哈查。1945年5月5日,蘇軍開始進攻布拉格,布拉格內也爆發了起義。德軍撤離,國家滅亡。
斯洛伐克獨立國:1945年3月25日—5月5日蘇聯紅軍烏克蘭第二方面軍發動布拉迪斯拉發—布爾諾戰役,進攻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所屬11個師,完全解放斯洛伐克。
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十世,1945年5月4日,德軍最高統帥部命令德國西北部、丹麥和荷蘭的所有德軍向蒙哥馬利的英軍投降。抵抗組織接管城市,一周後,英軍才到丹麥首都
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斯拉夫科·克瓦特爾尼克。組建了黨衛軍第13師、23師幫助德軍作戰,還派遣部隊進入東線作戰,1945年5月8日,鐵托領導的游擊隊進入薩格勒布,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滅亡。德國無條件投降之後,有些死硬分子通過秘密渠道,也就是所謂 「老鼠線」流亡國外。
塞爾維亞救國政府:米蘭·內迪奇。1944年8月下旬,游擊隊開始對德軍和反共的塞爾維亞軍隊發動進攻,盟國開始向塞爾維亞投下物資。他們還轟炸了通訊線路,企圖使在希臘的德國軍隊無法與塞爾維亞的部隊聯系。切特尼克人於9月底被迫離開該國,蘇聯於10月初在東部開始行動。德國軍隊和塞爾維亞SDS部隊被迫在多次攻擊的壓力下撤離。
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墨索里尼。1945年4月,盟軍在義大利戰場發動大規模攻勢。4月23日,盟軍進抵波河,俘虜3萬名德軍,墨索里尼的統治土崩瓦解,共和國政府宣告解散,領導紛紛逃亡。4月26日,盟軍佔領維羅納,4月27日,又佔領熱那亞,同日墨索里尼和情婦在逃往德國途中為義大利游擊隊捕獲,4月28日被槍決並暴屍米蘭廣場示眾。

㈨ 可以創建國家,發展國家征服世界的游戲。

創造歷史2 世界大戰
游戲特色由Muzzy Lane製作的戰略游戲《創造歷史 2:世界大戰》(Making History II: The War of the World)是去年《創造歷史》的續作。游戲中可以選擇眾多二戰國家基於真實歷史進行游戲,當然正如游戲名稱,玩家也可以「創造」歷史,製造自己的二次大戰。
* 玩家將在美輪美奐的三維渲染的世界地圖的上進行游戲並且創建國家。
* 玩家將親身體驗數以百計的獨特陸、海、空軍事力量代表著時代中的兩個主次力量。
* 玩家還能著手研究一組武器系統及戰術演進的發展;不斷修理、強化和升級現有力量。
* 玩家可以通過空中飛行任務對一系列工業、軍事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 游戲中內置的大規模經濟體系涵蓋了生產,資源、消費、貿易和財富等諸多方面。
* 玩家啟動的建設項目將促成國家現代化進程並且擴張你的經濟潛力。
* 玩家可以通過構建武器工廠、船塢、研究實驗室等各種各樣的其他建築為你的城市和地區添加各種特殊的能力。
* 游戲中的高智慧AI設計將煽動、反饋並適應游戲中變幻無窮的國內外動態事件系統。
* 游戲中的每個國家都擁有一系列影響其行為的特性。
* 游戲中的人口以文化,種族,宗教和政治思想而做具體區分;諸多客觀事實將挑起國家動亂,誘發叛亂,政變甚至內戰。
* 你可以在游戲中管理您的殖民地,解放並建立新的國家甚至建立傀儡政權從而同並他們的領土。
* 玩家可以在游戲中從事間諜活動亦或干涉鄰國內政,任君選擇多樣游戲方式。
* 完全革新的多人游戲系統將掀起傳統策略游戲變革的巨浪。
* 更多游戲樂趣,等待你去發掘!

閱讀全文

與創造歷史世界大戰傀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