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以前用刮唱片的那機器叫什麼
貌似是叫留聲機。
❷ 歷史上第一支牙刷是誰發明的,是在什麼樣的情境下發明的
我們現在使用的牙刷在古代時候就已經有了,只是當時的技術不發達,沒有做到普遍使用而已,第一支發刷的發明到底是誰其實有很多的說法。之前,古代人們就已經知道保護牙齒其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那個時候人們就已經有了用水漱口的習慣。
牙刷是我們現在每個人每天都會用到的一個清理口腔的一種工具,雖然牙刷有很多種都不一樣,有的是拿在手裡手動使用的牙刷,有的還有充電的電動牙刷,刷子毛的軟硬程度也是不一樣的,選材上也進行了不同的區分,慢慢的一個非常普通的牙刷,最後變成了現在我們用的這種。
❸ 牙刷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498年明朝孝宗皇帝發明了牙刷。
人類祖先早有漱口,刷牙的習慣。在公元前3000年蘇美人烏爾城邦的國王墓穴中就曾發現過清理口腔用的最早工具——牙棒,一支能用上兩個星期。在古希臘和羅馬時代人們用動物骨灰做牙粉清理口腔,還有些原始部落用木炭、鹽水、細砂、樹枝來清理牙齒。將一端搗碎,做成刷狀,用來清理牙縫及刷牙,稱之為Miswak,是一種天然牙刷,據科學家分析,這種樹枝含氟及皂素,可預防蛀牙,並有止痛作用。
中國人在2000多年前就懂得保護牙齒的重要。《史記·倉公傳》中就批出引起齲齒的原因是 「食而不漱」。《禮記》中:「雞初鳴,咸盥嗽」就說明人們已有了漱口的習慣。古人清理口腔和牙齒用手指和柳枝。敦煌壁畫《勞度叉頭聖圖》中,畫有一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瓶,用右手中指揩前齒。在唐代,人們用柳枝做成刷,蘸葯水揩齒。宋代,有人主張每日早晚用柳枝揩牙兩次,元代正式有 「牙刷」一詞,郭玉詩中雲: 「南洲牙刷寄頭日,去垢滌煩一金值。」元代社會上層人物用牙刷,一般人還是用柳枝,和中草葯研製成的揩齒粉末刷牙,另據考古發現,我國1000多年前遼代古墓中出土了兩支骨制牙刷柄。
1498年一個新的世紀就要出現在人類的地平線上的時候,中國的皇帝發明了牙刷。一查紀元表,1498年是明孝宗治下,那就是說,是明朝孝宗皇帝發明了牙刷。那牙刷是用豬鬃鑲嵌在骨頭上製成的。牙刷一經問世,久經輾轉,傳到了歐洲,並在那裡廣受歡迎。然而,牙刷造價昂貴,只有王公貴族才能消受,一般大眾只能一旁羨慕[2] 。之後一直到了19世紀30年代,杜邦公司開始製造合成纖維(尼龍),用尼龍做刷毛的新一代牙刷才開始誕生,牙刷這時候才成了大路貨,飛入尋常百姓家。可見我國比歐洲要早600多年就有了類似現代的牙刷。
在歐洲,牙刷是由英國皮匠威廉·艾利斯於1780年在倫敦首先發明的。威廉·艾利斯因犯煽動騷亂罪而被倫敦當局逮捕,隨後又被投入臭名昭著的新門監獄。他和大多數囚犯不同,善於用自己的腦子思考問題。一天清晨,他正按通常的方式用小布片擦洗自己的牙齒,一個念頭突然闖進了他的腦海:假如用一把小刷子來刷牙齒,是不是比用布擦牙齒更方便也更有效呢?吃晚飯時,他將一根肉骨頭偷偷裝入口袋帶回自己的囚室,又向一個挺友好的看守要了一些豬鬃。這天夜裡,他把骨頭磨成一根細棒,在上面鑽了些小孔,然後將豬鬃一束束地插進小孔,並將它們修剪整齊。就這樣,世界上的第一把牙刷在監獄里誕生了。離開監獄後,艾利斯辦起了自己的牙刷廠,他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因為人們都願意用牙刷來代替原先的小布片。現在艾利斯創立的公司仍在生產牙刷。
❹ 為什麼打仗要有豬鬃和桐油
豬鬃的主要用途是制刷。除了製作牙刷、衣刷、須刷等生活用刷外,三英寸以上的長鬃,一般都用以製作工業用刷。到了戰爭時期的軍事工業中,從用油漆給軍艦、飛機及各種軍用車輛噴漆到清刷機槍、大炮的槍管、炮筒,都使用豬鬃製成的刷子。
而桐油是製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築、機械、兵器、車船、漁具、電器的防水、防腐、防銹塗料,小到槍彈,大到艦船,防銹都得靠桐油(槍械防銹直接塗油,艦船車輛則是刷油漆)
這樣說很清楚了吧
❺ 歷史上古姓名人有哪些
古 弼:後魏時的代州人。為人忠厚,善於騎射。因戰功卓著而封為靈壽侯。歷位吏部尚書,雖然事務殷湊,但堅持讀書不輟。太武帝稱贊他為社稷之臣。文成帝即位後,他因被誣告而處死,時人都為他叫冤。
古樸:明朝大臣,陳州(今河南淮陽)人。歷任兵部侍郎、戶部尚書等職。在朝30多年,以清廉著稱。
古耕虞:古耕虞,世界聞名的「豬鬃大王」,被譽為「社會主義陶朱公」。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戰友,知名的愛國實業家,古耕虞多年來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積極參政議政,為統一戰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古 柏:江西尋鄒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廣東從事黨的工作。大革命失敗後,領導尋鄔學生、農民舉行武裝起義。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一縱隊政治委員、中共尋鄔縣委書記。1931年後歷任中共紅一方面軍總前委秘書長、中央工農民主政府糧食部長、紅軍獨立師師長和紅軍十一軍軍長等職。1933年因擁護毛澤東提出的正確路線和政策,受到王明「左」傾路線的迫害和打擊。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根據地堅持斗爭,任粵贛軍區游擊司令。1935年底在廣東龍川山區和國民黨軍隊作戰中英勇犧牲。年29歲。
古大存:(1896-1966) 廣東五華人。1917年春入梅縣中學,1919年參加五四愛國運動,1921年春入廣東法政專門學校。受共產黨人和馬列主義書刊的影響,1924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底畢業後,即參加廣東革命政府組織的東征軍,任戰地政治宣傳員、宣傳隊負責人。1925年7月,受黨委派回五華縣組織群眾武裝,領導農民運動,年底成立黨的特別支部,任組織委員。1926年初,被選為國民黨五華縣黨部委員,同年2月,任五華縣農民協會副會長兼軍事部長。1927年廣東四一五反革命政變後,他組織了東江人民反擊國民黨反動派。同年11月,任工農革命軍第七團團長。1928年率部到五華、豐順、揭陽三縣交界的八鄉山,建立革命根據地,任五華、豐順、梅縣、興寧、大埔五縣暴動委員會主席。同年8月領導梅縣暴動勝利後,任中共七縣(興寧、五華、豐順、梅縣、大埔、揭陽,潮安)聯合委員會書記,領導開展土地革命運動。1929年春,率農民武裝粉碎了敵人的三次「圍剿」。同年6月,任東江特委常委、軍委書記,後成立東江工農武裝總指揮部,任總指揮。1930年5月,東江工農民主政府成立,任副主席。同時正式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任軍長兼代政治委員。1931年11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委員。1932年8月,任東江紅軍第一路軍總指揮。1933年10月,任東江游擊總隊政治委員。1934年任東江特委常委、組織部長、政治保衛局局長。1935年春,率部突圍後與黨失掉聯系,仍隱蔽在群眾中堅持斗爭。1938年帶病外出尋找黨組織,經汕頭、香港、廣州到武漢找到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同年9月,長江局任命他為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長。11月,粵、桂、湘、贛、滬、浙、閩、閩西南等地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四十餘人組成代表團,任團長兼臨時黨支部書記。1940年底率代表團到延安後,便參加了高級幹部學習組的整風學習,任小組長。1942年2月,全黨開始整風,他調中央黨校,先後任支部書記、一部主任。1945年4月,出席中共七大,被選為七屆中央候補委員。日本投降後,受黨中央委派,參加建立東北根據地的工作,從延安去東北,途經張家口時,曾奉命幫助晉察冀中央局辦黨校,任校長。1946年5月到達東北後,任中共西滿分局常委、秘書長、土改工作團團長,精心指導肇縣的土地改革試點。1947年調任東北局委員、組織部副部長。1948年任東北行政委員會交通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調廣東工作,先後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常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廣東省委書記兼副省長等職,主持省人民政府工作。1954年9月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56年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繼續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1957年在廣東反地方主義時受到錯誤的處分。1958年下放到增城縣,任縣委書記。1966年11月4日病逝於廣州。粉碎「四人幫」後,黨中央做出決定,為古大存平反,恢復名譽。
古之奇:唐朝人。他寫過一篇奇文,名叫《縣令箴》雲:「政不欲猛,刑不欲寬。寬則人慢,猛則人殘。小惡無為,涓流成池。片言可用,毫未將拱。勿輕小道,大車可覆。不恕而明,不如不明。不通而清,不如不清。」說到當縣官應做些什麼,也說到清官還在次要,更重要是通曉世事,心地仁愛才有益於百姓。
古雲應:唐朝人。在憲宗元和五(810年)以明經薦任江西省洪州(今南昌市)通判,因此舉族南遷,先遷贛南,後定居廣東省南雄珠璣沙水村。據《梅縣客家姓氏源流考》載:「凡贛、閩、粵、桂、滇、瓊、湘、川等古氏後裔,均以雲應為始祖。」
古應芬:字勃勤,亦作湘芹,廣東省番禺市人(祖籍廣東省梅縣)。自小人私塾讀書,1902年考中秀才,1904年赴日本留學,1905年在東京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革命活動。1906年畢業於日本法政大學速成科,升人專門部。1907年畢業歸國後,歷任廣東法政學堂編纂、廣東咨議局書記等職。民國元年(1912年),廣東都督府成立,古應芬任省核計院院長,時瓊崖民軍叛變,出任瓊崖綏靖處總辦,平之。次年,「二次革命」起,古應芬與胡漢民、朱執信等起兵響應。中華革命軍興,往來於馬來半島和港澳間,任籌餉聯絡。1917年後任都督府秘書,隨孫中山參加討袁護法運動。1922年6月,陳炯明在廣州發動叛亂,古應芬速歸見孫中山於黃埔永豐艦,佐治軍書。數月後,去香港籌餉,接濟各地討陳軍,是駐港討陳辦事處成員,開展籌款和聯絡工作,與鄧澤如等聯合策動滇、桂、粵等聯合驅逐陳炯明出廣州。1923年2月,受孫中山命,任大本營江門辦事處全權主任,組織力量討伐沈鴻英;3月,任大本營法制局長,繼後任元帥府大本營秘書長;8月,隨大元帥孫中山東征陳炯明,撰有《孫大元帥東征日記》一卷。1924年9月,任大本營財政部長、廣東省財政廳廳長,兼軍需總監。民國十四年(1925年),廣東國民政府成立,古應芬當選為國府委員,仍兼任廣東省財政廳廳長;8月,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部長。1926年1月,任中央監委委員。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古應芬任中央常務委員、中央政治會議委員、財政部部長,後任國民政府文官長。1931年回廣州,策動粵桂軍反蔣,任廣州國民政府常務委員、廣州非常會議組織委員會委員。古應芬在職忠心努力,協助孫中山革命成功。時值南北統一,訓政開始之際,他維系各方,關系重大。1931年11月18日因牙疾重症,不治逝世。政府明令褒揚,國葬如儀。
金潤河:詩人,科幻小說家, 原名古戴恩,1979年6月3日生,生肖羊,中國廣東省梅州市人。已經完成一首數萬行的長詩《跨越時空的情戀》,為中國詩人個體創作最長的詩歌,詩歌主題是歌頌愛情和反映中國的歷史,另外,金潤河的萬行以上長詩還有《星球外傳》等。,另外,此人還創作有大量的短詩。
古公亶父:即周太王。他父親公叔祖類去世後,他即位繼續從事後稷、公劉的事業,做了很多德義的事業,整個都邑的人都擁戴他。這時,薰育、戎、狄都來攻打他,為的是要獲得財物,古公直父就給了他們;過了不久,又來攻打,這回卻是為了要得到土地與人民。人民都憤怒了,想要對抗。古公卻說:「人民擁立君主,是為了替他們謀福利。現在戎狄所以要攻擊我,是為了我的土地和人民人民屬於我和屬於他們,那有什麼差別呢!人民卻要為了我的原因而戰斗,那等於是殺了他們的父子以做他們的領袖,我不忍心這么做!」於是就和他自己親近的部屬離開豳地,渡過漆、沮二水,越過梁山,定居於歧山下。豳地整個地方的人,扶老攜幼,全又歸附古公於歧山下。其他的地方,風聞古公的仁愛,也多來歸附他。到了這時候,古公就揚棄狄戎 的習俗,而營建城池宮室房屋,將人民分成幾個邑落居住;又置職有專司的五官。於是人民都歌詠樂詩,頌揚他的德業。古公的長子名叫大伯,次子名虞仲;太姜又生了幼子季歷,季歷聚了大任,大姜、大任都是有賢德的婦人,因此季歷與太任生下了昌,而有聖王的瑞應。古公說:「我們這一族應當有王者出現,這該是在昌吧!」長於太伯、次子虞仲曉得古公的意思,想要立季歷繼承他,以便將來傳位給昌,於是兩個人就逃到南蠻之地,學當地土著習俗,表示不再回中原,以此讓位給季歷。古公去世後,季歷繼立,就是公季,公季去世後,子昌繼立,那就是西伯。後人尊號為文王。又追尊古公為大王。
此外,古姓名人還有:戰國時趙有隱士古桑,宋代有潮州太守古革,明代有畫家古其品……等。
❻ 鬃毛刷安裝機哪裡有賣
淘寶 京東 拼多多
❼ 第一個牙刷是誰發明的
明朝孝宗皇帝。
據美國人記載:1498年一個新的世紀就要出現在人類的地平線版上的時候,中權國的皇帝發明了牙刷。一查紀元表,1498年是明孝宗治下就是說,是明朝孝宗皇帝發明了牙刷,牙刷是用豬鬃鑲嵌在骨頭上製成的。
一直到了19世紀30年代,杜邦公司開始製造合成纖維(尼龍),用尼龍做刷毛的新一代牙刷才開始誕生。
在公元前3000年蘇美人烏爾城邦的國王墓穴中就曾發現過清理口腔用的最早工具——牙棒,一支能用上兩個星期。在古希臘和羅馬時代人們用動物骨灰做牙粉清理口腔,還有些原始部落用木炭、鹽水、細砂、樹枝來清理牙齒。將一端搗碎,做成刷狀,用來清理牙縫及刷牙。
中國到了南宋,城裡已經有專門製作、銷售牙刷的店鋪。那時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頭部鑽毛孔數行,上植馬尾。和現代的牙刷已經很接近了。
❽ 古代有哪些皇帝喜歡搞發明創造
對於這個問題,古代皇帝都是社會金字塔的的頂端,而且古代把發明創造都視為奇巧淫技,是君子所不齒的事情。所以說古代是很少有皇帝這么尊貴的人物來發明東西的。但是也有發明出東西的皇帝或者說君主。比如遠古時期的黃帝,以及明朝的明孝宗朱祐樘。而且他們所發明的東西我們至今也是經常在使用的。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❾ 烘乾豬毛,豬鬃用什麼乾燥設備最好
有專門烘乾豬毛的豬毛烘乾機,此機械可以烘乾毛發、豬毛、屠宰場毛發、動物毛發都沒問題。
豬毛烘乾機主要是控制烘乾筒內的溫度,讓物料在筒內不會被燒糊。
脫水機 、熱風爐 、烘乾主機 、旋風除塵器 、引風機 等配套設備。
河南力~博豬毛烘乾機烘乾效率高,成本低,烘乾機出來的豬毛品質好,適合用來製作各種工業原料、化工、制葯廠,為您帶來豐厚的效益!!!
提供豬毛烘乾機現場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