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張衡的發明
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准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
B. 東漢的科學家張衡發明了什麼東西
地動儀
C. 張衡的偉大發明是什麼
渾天儀 地動儀
D. 古今中外介紹歷史人物事跡的書以及作文語言問題
古今中外歷史人物傳(圖文)
李白(701~762),唐代李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李白少年時代的學習范圍很廣泛,除儒家經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並"好劍術"(《與韓荊州書》)。他很早就相信當時流行的道教,喜歡隱居山林,求仙學道;同時又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李白約在二十五、二十六歲時出蜀東游。在此後十年內,漫遊了長江、黃河中下游的許多地方,並在安陸(今屬湖北)與唐高宗時任宰相的許圉師的孫女結婚,後又徙家任城(今山東濟寧)。開元十八年 (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長安,爭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歸。天寶元年(742),因受玉真公主等的推薦,被玄宗召入長安,供奉翰林,作為文學侍從之臣,參加草擬文件等工作。李白初時心情興奮,很想有所作為,但時值玄宗後期,政治日趨腐敗黑暗,李林甫把持政權,在朝廷上逐漸形成了一個腐朽的統治集團,賢能之士屢遭排斥和迫害。李白秉性耿直,對黑暗勢力不能阿諛奉承,因而遭受讒言詆毀,在長安前後不滿兩年,即被迫辭官離京。此後11年內,繼續在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地區漫遊。天寶三載,李白在洛陽與杜甫認識,結成好友,同游今河南、山東的一些地方,攜手探勝,把酒論文,親密無間,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佳話。次年兩人分手,此後未再會面,但彼此都寫下了感情深摯的懷念詩篇。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李白正在宣城(今屬安徽)、廬山一帶隱居。當時,玄宗任命其第十六子永王李□為山南東路、 嶺南、 黔中、江南西路四道節度使、江陵大都督,負責保衛和經管長江中部一帶地區。李白懷著消滅叛亂、恢復國家統一的志願,參加了率師由江陵東下的永王幕府工作。不料李□不聽肅宗命令,想乘機擴張自己的勢力,結果被肅宗派兵消滅。李白也因此獲罪,被系潯陽(今江西九江)獄,不久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幸而途中遇到大赦,得以東歸,時已59歲。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帶。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大軍出鎮臨淮,討伐安史叛軍,還北上准備從軍殺敵,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從叔當塗(今屬安徽)縣令李陽冰的寓所病逝。李白詩歌對後代產生深遠影響。唐代韓愈、李賀,宋代歐陽修、蘇軾、陸游,明代高啟,清代屈大均、黃景仁、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白詩歌汲取營養,受其影響。
商鞅,戰國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又名公孫鞅、衛鞅,衛國(今河南濮陽)人,約生於公元前390年,死於公元前338年。 商鞅是戰國時沒落貴族的後裔。
他從小就"好刑名之學"。所謂"刑名之學",即指建立和鞏固地主階級專政的一套法家學說。年輕時,商鞅在魏國進一步研究了法家思想,總結了李悝、吳起的變法經驗,完善了自己的法家理論。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下令求賢,商鞅應召入秦,進獻富國強兵之策,便提出變法重點放在兩面個方面:一是廢除舊的封建領主制,把秦國建成一個封建地主制的中央集權國家;二是推行農戰政策,發展秦國的農業生產,增強軍事力量。
他的變法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次從秦孝公三年開始,主要內容包括:編造戶籍,實行什伍連坐;獎勵軍功,頒布按軍功賞賜的制度;獎勵農耕,制定"墾草"開荒的法令等。第二次變法在秦孝公十二年開始,這次變法比第一次更進一步,主要有"開阡陌封疆",廢除封建領主的土地所有制;普遍推行縣制,設置直屬於國君的縣一級行政機構;直接征派賦役,按戶按人徵收軍賦;統一度量衡,取消各領主的家量;革除殘留的戎狄風俗等。經過這兩次變法,完成了秦國從封建領主制到封建地主制的歷史轉變,封建領主貴族的經濟勢力和政治勢力逐步消除,封建地主制的新興政權日益鞏固;農業勞動力增加,耕地擴大,以糧食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生產日益發展,工商山澤之利主要集中於封建國家之手,政府的財政收入日益富裕;農戰方針具體落實,軍事力量日益強大,一步步實現了富國強兵的目的。這些改革揩施,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商鞅遂遭到政敵的迫害,車裂而死,全家亦被殺害。商鞅的重要政見經後人整理,成《商君書》二十九篇,《漢書·藝文志》有著錄,今存二十四篇。
白 居 易( 772 ~ 846 )
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遷下陝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
生 平
詩歌理論文學創作本集和研究資料生平他生於"世敦儒業"的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鄭州新鄭(今河南新鄭縣)。11歲起,因戰亂顛沛流離五、六年。少年時讀書刻苦。貞元十六年(800)中進士,十八年,與元稹同舉書判拔萃科。二人訂交。以後詩壇元白齊名。十九年春,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元年(806),罷校書 郎,撰《策林》75篇,登"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授縣尉。作《觀刈麥》、《長恨歌》。元和二年回朝任職,十一月授翰林學士,次年任左拾遺。四年,與元稹、李紳等倡導新樂府運動。五年,改京兆府戶曹參軍。他此時仍充翰林學士,草擬詔書,參與國政。他能不畏權貴近,直言上書論事。元和六年,他因母喪居家,服滿,應詔回京任職。十年,因率先上疏請急捕刺殺武元衡兇手,被貶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次年寫下《琵琶行》。開?quot;吏隱",在廬山建草堂,思想從"兼濟天下"轉向"獨善其身",閑適、感傷的詩漸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還京,累遷中書舍人。因朝中朋黨傾軋,於長慶二年(822)請求外放,先後為杭州、蘇州刺史,頗得民心。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書監,明年轉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陽。後歷太子賓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職。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在洛陽以詩、酒、禪、琴及山水自娛,常與劉禹錫唱和,時稱劉白。會昌四年,出資開鑿龍門八節石灘以利舟民。75歲病逝,葬於洛陽龍門香山琵琶峰,李商隱為其撰寫墓誌。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於河南鞏縣。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稱之為杜少陵杜工部。生平詩歌創作研究資料生平杜甫生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
7歲學詩,15歲揚名。20歲以後可分4個時期。漫遊時期玄宗開元十九年(731)至天寶四載(745),杜甫過著 "裘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後漫遊吳越和齊趙一帶。其間赴洛陽考進士失敗。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結為摯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會。杜甫此期詩作現存20餘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為代表。長安時期天寶五 載至十四載,杜甫困守長安,窮困潦倒。他不斷投獻權貴,以求仕進。六載曾應試"制舉";十載獻"大禮賦"三篇得玄宗賞識,命宰相試文章;但均無結果。 直到十四載十月,安史之亂前一個月,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之職。
仕途的失意沉淪和個人的飢寒交迫使 他比較客觀地認識到了統治者的腐敗和人民的苦難,使他逐漸成為一個憂 國憂民的詩人。創作發生了深刻、巨大的變化。產生了《兵車行》、《麗人行》、 《前出塞》、《後出塞》、《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樣的不朽名篇和"朱門 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警世之句。此期流傳下來的詩大約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體詩。流亡時期肅宗至德元載(756)至乾元二年(759), 安史之亂最盛。杜甫也盡歷艱危,但創作成就很大。
長安陷落後,他北上靈武投奔肅宗,但半路被俘,陷賊中近半年,後冒死從長安逃歸鳳翔肅宗行在,受左拾遺。不久因房案直諫忤旨,幾近一死。長安收復後,回京任原職。760年5月,外貶華州司功參軍,永別長安。此時期的杜甫,對現實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先後寫出了《悲陳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別"等傳世名作。759 年,關輔大飢,杜甫對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後辭官,經秦州、同谷,於年底到 達成都。此期流傳下來詩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詩中的傑作。
漂泊西南時期肅宗上元元年(760)至 代宗大歷五年(770)11年內,杜甫在蜀中八年,荊、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並斷續住了五年。其間曾因亂流亡梓、閬二州。765 年,嚴武去世,杜甫失去憑依,舉家離開成都。因病滯留雲安,次年暮春遷往夔 州。768年出峽,輾轉江陵、公安,於年底達岳陽。他生活的最後二年,居無 定所。飄泊於岳陽、長沙、衡陽、耒陽之間,時間多在船上度過。770年冬,杜 甫死於長沙到岳陽的船上,年59歲。逝世前作36韻長詩《風疾舟中伏枕書 懷》,有"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之句,仍以國家災難為念。這11年,他寫詩1000餘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佔全部杜詩的七分之五強。多是絕句 和律詩,也有長篇排律。名作有《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秋興八首》、《登高》、《又呈吳郎》等。
元稹(779~831)唐代文學家。字微之,別字威明。洛陽(今屬河南)人。8歲喪父,少經貧賤。15歲以明兩經擢第。21歲初仕河中府,25歲登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校書郎。28歲列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元和四年(809)為監察御史。因觸犯宦官權貴,次年貶江陵府士曹參軍。後歷通州司馬、虢州長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員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誥。長慶元年(821)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為同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為尚書左丞,五年,逝於武昌軍節度使任上。
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與白居易齊名,並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他非常推崇杜詩,其詩學杜而能變杜,並於平淺明快中呈現麗絕華美,色彩濃烈,鋪敘曲折,細節刻畫真切動人,比興手法富於情趣。樂府詩在元詩中佔有重要地位,他的《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並序》"取其病時之尤急者",啟發了白居易創作新樂府,且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缺點是主題不夠集中,形象不夠鮮明。和劉猛、李余《古樂府詩》的古題樂府19首,則能借古題而創新詞新義,主題深刻,描寫集中,表現有力。長篇敘事詩《連昌宮詞》,在元集中也列為樂府類,旨含諷諭,和《長恨歌》齊名。其鋪敘詳密,優美自然。元詩中最具特色的是艷詩和悼亡詩。他擅寫男女愛情,描述細致生動,不同一般艷詩的泛描。悼亡詩為紀念其妻韋叢而作,《遣悲懷三首》流傳最廣。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孟縣)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
生平思想
文學主張和創作本集與參考資料生平他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25~35歲,他先中進士,三試博學鴻詞科不成,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回京任四門博士。36~49歲,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飢狀,請減免賦稅,貶陽山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歲,先從裴度征吳元濟,後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
思想淵源於儒家,但亦有離經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統自居,反對佛教的清凈寂滅、神權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贊孟子辟排楊朱、墨子,認為楊、墨偏廢正道,卻又主張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貴王道,賤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並無二致。這些復雜矛盾的現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范 蠡
春秋後期越國名臣。字少伯,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精通韜略,足智多謀,拜為大夫。勾踐三年(前494),吳王夫差大破越軍,勾踐偕妻等入吳稱臣。
范蠡亦作吳國人質兩年。歸國後,輔佐勾踐卧薪嘗膽,圖強雪恥。經過10餘年努力,越國終於轉弱為強。勾踐十五年,吳王夫差率精兵北赴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會盟諸侯,留太子與老弱守國。在范蠡建議下,勾踐發兵伐吳,襲破吳都(今江蘇蘇州),殺吳太子。勾踐二十四年,越軍在圍吳都三年後破城,夫差自殺。越國終於吞並吳國。
范蠡在滅吳後,決計激流勇退,乘舟浮海到達齊國,定居於陶(今山東定陶縣),改稱鴟夷子皮,又改名陶朱公,以經商致富。他認為對付敵人要隨形勢變化制定計策,強盛時應戒驕,衰弱時要爭取有利時機,創造有利條件,使轉弱為強。又認為物價貴賤的變化,是由於供求關系的有餘和不足,主張谷賤時由官府收購,谷貴時平價售出。其言論見於《國語·越語下》和《史記·貨殖列傳》。
張衡幼年時代,家境貧寒,但他年幼好學,天資聰慧。漢名士崔璦說他"天資睿哲,敏而好學,如川之逝,不舍晝夜"。他十幾歲時,便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知識。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張衡胸懷遠大的政治抱負,離開了家鄉,開始游歷名都大邑,求師問業,曾游於三輔,入京師,觀太學,遂誦《五經》,貫六藝,十八歲便寫成了第一篇文學作品--《溫泉賦》。
張衡二十三歲時,受聘於南陽郡太守鮑德門下當主薄。此後他花了十年功夫,寫成了著名的《二京斌》(即,西京斌》、《東京斌》),諷刺"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的不良風氣,並淋漓盡致地描繪出名都故城的盛大場面,表現了他在文學方面的較高成就。
永初四年(公元110年),張衡由鮑德舉薦,進京作了郎中,在任三年,遷升為尚書侍郎,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又調升,太師令,掌管天文、歷法、預報天象氣候。從此,他潛心鑽研文學,獲得了很高的成就。
張衡的宇宙天體觀是"渾天說",認為"渾天如雞子",天和地的關系就象蛋殼包蛋黃一樣,天外地內。他所著《靈憲》一書,用赤道、黃道、南極、北極等名詞,並畫出我國第一張完備的星圖, 共有2,500顆恆星。公元117年,他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銅壺滴漏帶動的渾天儀,渾天儀分內外兩圈,可以轉動,上面刻有南北極和赤道、黃道。二十四節氣以及日月星辰等,日月星 辰位置和出沒情況與宇宙間的情形完全一致。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張衡調任司馬令,後上日蝕表。順帝永建元年(公元126年),再轉任太史令舊職。陽嘉元年(公元132年),又創造了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之,狀似酒樽,四周鑲有八條龍,龍頭對著東、南、西、北及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龍嘴各銜銅丸一個,每個龍頭下面各蹲一隻青蛙。如果發生地震,發生地震的那個 方向的龍嘴會自動張開,銅丸隨之滾出,落入青蛙嘴中,工作人員便可立刻記下地震的時間和方向。
張衡還創造發明了計里鼓車、指南車、測影土圭、獨飛木雕等,撰寫了《歷法靈憲》和《算罔論》,著有三十多篇科學、哲學、 文學方面的著作。他在歷法、算學、哲學以及文學藝術上都有很大貢獻。
張衡(公元前78至公元前139年),字平子,東漢南陽西鄂(今河南南召縣石橋鎮)人。從小就養成喜好讀書,勤於思索的良好習慣。他飽讀詩書,精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才氣很高。
公元前111年,34歲的張衡被推薦到京城作尚書台郎中,由於他擅長天文歷算,後改任太史令。張衡經常觀察日月星辰,並摸索它們的運行規律,寫成了重要的天文學理論著作——《靈憲》。提出了赤道、黃道、南極、北極等名稱,記錄了2500顆恆星,並畫出了我國第一張完備的星圖。他根據太陽運行的規律,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自動的天文儀器——渾天儀。張衡生活的時代,地震比較頻繁。經過多年的潛心鑽研和不斷的探索,終於在公元132年發明製造了可測定地震時間和方向地地動儀。他還發明過測驗風向的候風儀、三輪自轉的自動車、能飛幾里的自動木鳥、測量日影的儀器土圭等等,此外還有數學著作《算罔論》。他在地理學方面也有成就,繪制的地形圖曾流傳幾百年。在文學藝術上,他是東漢著名的文學家和六大畫家之一,還是具有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
荀況 (約公元前319——前230)戰國時重要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名況,字卿,又稱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今山西南部)人。他曾游學於齊國,三度為稷下(在齊國都城臨淄稷門外)學宮祭灑(即學術活動負責人),後赴楚國任蘭陵(在今山東蒼山縣西南)令。他一生中大部時間從事教授、著述。提出了「天行有常」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他批判了天命論和鬼神迷信思想。他主張感覺是認識的源泉,認為認識是由「天官意物」(即用感官感知)和「心有徵知」(即理性思維)兩個階段構成的。在社會倫理觀方面他提出「性惡論」,批判了孟子為代表的主觀唯心主義「性善論」,但仍然是唯心史觀的抽象人性論。政治上他主張把禮治和法治結合起來,通過「隆禮重法」建立和鞏固封建統治秩序。著作有《荀子》32篇。
鄭玄(128~200),字康成,東漢經學家,高密縣鄭公村人。13歲時能誦讀五經。21歲博覽群書,精通歷數、算術、圖緯,被推為鄉嗇夫,管訴訟、收賦稅。其家貧寒,仍自學不輟,常地請教於學官。因為署吏。後於公元157年(永壽三年)送入太學深造,先後隨故刺史第五元、東郡張恭祖修業。
公元160年,他西入函谷關,拜著名古文學經學家馬融為師。公元168年,他回原籍。因家貧無依,即轉去東萊(今掖縣),一面種田,一面講學,慕名登門求教者近千人。公元169年,漢朝廷宦官為與外戚爭權,製造「黨錮之禍」,鄭玄受株邊被禁錮幾十年。此間,他隱居山中,閉門不出專心致志,注釋經書。特別是深入研究了何休的<公羊墨守>等名著,對其錯謬一一批駁,何休欽服。他註解經書,以古文經學為主流,兼取各家精華,綜合古今,融為一體。公元181年(共和四年),靈帝解除黨錮,鄭玄為官,州郡官員迫其前往,何對其禮遇優厚,但他不受朝服,堅持學士打份,僅過一夜,便尋機逃回。公元190年,董卓挾持獻帝遷都長安,公卿舉鄭玄為趙相,他亦不受。公元196年返歸故里高密。公元199年,袁紹舉鄭玄為茂才,並表奏為左中郎,他均謝絕不就。朝廷又派公車征為大司農,他卻以患病為由辭官回鄉。
公元200年,袁紹與曹操在官渡作戰,袁脅迫鄭玄隨軍,至元城縣,因病重不能前行,但仍注釋<周易>。農歷六月,含恨長逝。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南寧傑出女文學家,章丘明水(今屬濟南)人。以詞著名,兼工詩文,並著有詞論,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
趙明誠(1081~1129),字德夫,宋代著名金石考據家,諸城人。父趙挺之兩度任宰相。母,郭氏,青州益都人。趙氏在青州城有私第,「挺之自密州徙居青州」。趙明誠少為太學生,弱冠時即潛心搜蓄金石書畫。
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後,夫妻曾在青州城居住十幾年,其間李清照創作了大量膾灸人口的文學作品;趙明誠在李清照協助下,完成了<金石錄>初稿。
他們的收藏日益增多,於是起書庫、購大廚,分門別類置放各種書冊,滿滿裝了10餘大屋。他們孜孜不倦地閱讀、研究、每夜必燃盡一燭方休,甚至徹夜不眠,「其樂在聲犬馬之上,」終於在1117年秋寫出<金石錄>初稿,集金石刻辭2000種,分30卷,由劉趾作序。李清照對這一時期的鄉居生活非常滿意,「甘心老是鄉矣。」她把自己的居室稱「易安室」,自號「易安居士」把他們存放書籍和研討學問的地文叫「歸來堂」。好還於1114年請人
E. 張衡發明的什麼
在東漢時期,中國出現了一位創制天球儀,候風儀,地震儀的天文學家張衡.
張衡於公元78年出生在河南南陽,家境貧苦.但他自幼喜歡讀書,成年後曾在南陽郡做了幾年文官,後來辭職回鄉,潛心天文研究.中國漢朝先後出現了三種關於天體運動和宇宙結構的學說,這就是「蓋天說」、「渾天說」和「宣夜說」.「蓋天說」認為天在上,地在下,天像一個半圓形的罩子,大地像一個倒扣著的盤子.」「渾天說」主張天是渾圓的,日月星辰會轉入地下,早期的渾天說認為大地是平的,改進的渾天說認為大地是球形的.「宣夜說」認為天沒有一定形狀,而是無邊無際的充滿氣體的空間,日、月、星辰都飄浮在氣體中.張衡根據自己對天體運行的認識和實際觀察,認為「渾天說」比較符合觀測實際.他還製作了一個能夠精確演示渾天思想的「渾天儀」.
張衡的另一發明是製作了水運渾象,它是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發動的天文儀器.水運渾象實際上是個天文鍾,通過它的等速旋轉,可以報告時刻.世界上第一個可以測定地震方位的地動儀,也是這位古代科學家發明的.張衡還在《靈憲》等天文著作中,闡述了無限宇宙的思想,解釋了月亮反射陽光和月食發生的原因.他對2500顆恆星的觀測記錄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的計算結果,和近代天文學非常接近.
公元117年,張衡根據渾天學說理論和對天象的實際觀察,創造出了利用漏壺滴水推動的大型「漏水轉渾天儀」.這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動演示恆星和太陽周日運行的儀器
公元132年發明了界上第一台測定地震方位的科學儀器——地動儀
張衡製造的「指南車」,利用機械原理和齒輪的傳動作用,由一輛雙輪獨轅車組成.車箱內用一種能自動離合的齒輪系統,車箱外殼上層置一木刻仙人,無論車子朝哪個方向轉動,木人伸出的臂都指向南方.張衡關於齒輪系統的應用和相對運動的原理,被西方學者贊為「是一切控制論機械的祖先」.
張衡創造的「計里鼓車」,是用以計算里程的機械.據《古今注》記載:「記里車,車為二層,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層擊鼓,行十里上層擊鐲」.「記里鼓車」和「指南車」的製造方法相同,所利用的差速齒輪原理,早於西方1800多年.
張衡製造的「瑞輪莢」(即活動日歷),內裝機關,在一個立軸上裝15個撥板,依次分別作用於15個莢,按著應有的時刻升落,利用水力運動,從每月初一起,每天轉出一片木葉,15日後每天再轉入一片,到月落為止,循環旋轉開合,使人們從而獲得類似活動日歷的效用.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計時器.
張衡創造的「獨飛木雕」是機械飛行器.它是模仿鳥類高空翱翔的又寬又長的滑翔翼型設計,靠腹內施機,加以控制,能飛數里.這一發明製造,比國外的機械飛行器早1500多年.
張衡製造的「候風儀」(即候風銅鳥),是氣象學中預測風力風向的儀器.它與西方的候風雞類似.但西方的候風雞到12世紀才始見於記載,要比張衡的候風銅鳥晚了1000多年.
F. 張衡發明什麼
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夏村),曾任尚書和河間相等職。他「天資氵睿哲,敏而好學,如川之逝,不舍晝夜。道德漫流,文章雲浮,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奇技偉藝,磊落煥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學文化史上樹起了一座巍巍豐碑。在地震學方面,他發明創造了「地動儀」(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及方位的儀器,比歐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學方面,他發明創造了「渾天儀」(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動的大型觀察星象的天文儀器,著有《渾天儀圖注》和《靈憲》等書,畫出了完備的星象圖,提出了「月光生於日之所照」的科學論斷。在文學方面,他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顆光輝燦爛的明星。名著《東京賦》和《西京賦》,合稱《二京賦》,描寫了東漢時期長安和洛陽的繁華景象,諷刺了官僚貴族荒淫無恥的寄生生活。《南都賦》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南陽郡的社會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間風俗。此外還著有《定情賦》、《同聲歌》、《思玄賦》、《歸田賦》、《四愁詩》等30餘篇。在地理學方面,他繪制有完備的地形圖,並研製出了「記里鼓車」、「指南針」等。在數學方面,他著有《算罔論》,並計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間。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圓周率雖稍有誤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這樣精確的計算,不能不使人們感到驚嘆。他的這一成果比歐洲早1300多年;在氣象學方面,他製造出了「候風儀」,是一種預測風力、風向的儀器,比西方的風信雞早1000多年;在機械學方面,他製造的「獨飛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還製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動日歷等;在藝術方面,他居東漢時期著名的六大畫家之首。張衡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方面所做出的傑出貢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也是留給整個人類歷史的寶貴財富。張衡真的不愧是世界上公認的光彩奪目的科學家之一和文學的雙子星!
G. 張衡一生中發明了哪三個東西
1、地動儀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地動儀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條龍頭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拓展資料: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後人譽為「木聖」(科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後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修建了張衡博物館。
參考資料:張衡 (東漢時期著名天文學家)_網路
H. 我國古代科學家張衡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觀測氣象的儀器,叫做:
公元117年,張衡改進了渾象,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銅壺滴漏帶動的渾天儀,渾天儀分內外兩圈,可以轉動,上面刻有南北極和赤道、黃道、二十四節氣以及日月星辰等。日月星辰位置和出沒情況與宇宙間的情形完全一致。漏水轉渾天儀!
I. 張衡發明了
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准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
J. 張衡的故事 數學
張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夏村),曾任尚書和河間相等職。他"天資睿哲,敏而好學,如川之逝,不舍晝夜。道德漫流,文章雲浮,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奇技偉藝,磊落煥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學文化史上樹起了一座巍巍豐碑。
在地震學方面,他發明創造了"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架測定
地震及方位的儀器,比歐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學方面,他發明創造了"渾天儀",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動的大型觀察星象的天文儀器,著有《渾天儀圖注》和《靈憲》等書,畫出了完備的星象圖,提出了"月光生於日之所照"的科學論斷。在地理學方面,他繪制有完備的地形圖,並研製出了"記里鼓車"、 "摜車"等。在數學方面,他著有《算罔論》,並計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間。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這樣精確的計算,不能不使人們感到驚嘆。在氣象學方面,他製造出了"侯風儀",是一種預測風力、風向的儀器,比西方的風信雞早1000多年。在機械學方面,他製造的"獨飛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還製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動日歷等。在文學方面,他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顆光輝燦爛的明星。名著《東京賦》和《西京賦》合稱《二京賦》,描寫了東漢時期長安和洛陽的繁華景象,諷刺了官僚貴族荒淫無恥的寄生生活。《南都賦》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南陽郡的社會風貌、自然風光和民間風俗。此外還著有《歸田賦》、《思玄賦》、《四悉詩》等30餘篇。在藝術方面,他居東漢著名的六大畫家之首。
張衡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方面所做出的偉大貢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也是留給整個人類歷史的寶貴財富。張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奪目的科學和文學的雙子星座。1956年10月,郭沫若先生曾題詞道:"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1990年5月,嚴濟慈先生也曾為張衡墓敬獻題詞:"精儀揭天地,科聖著千秋。"
張衡在本世紀50年代就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1953年、1955年,中國先後發行了印有張衡畫像和地動儀的郵票;1960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翻譯出版了他的《二京賦》;1970年、1977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分別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為"張衡山",太陽系中一顆編號為1802的小行星為"張衡星"。1981年上海造船廠把中波公司建造的一艘16000噸多用途貨輪命名為"張衡號",巨輪帶著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航行在世界各地。
張衡墓是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位於南陽市卧龍區石橋鎮小石橋村西,因張衡晚年曾擔任尚書,故又俗稱"尚書墳"。這裡面山依水,景色秀麗。墓北一箭之地,便是"平子讀書台"。相傳是張衡幼年發奮讀書、鑽研學問的地方。墓東瀕臨宛、洛古道,與宛北名剎--鄂城寺隔路相望。墓西是一片活野平疇,新修的公路貫通南北。宛如錦帶似的洱水自墓前繞流東行,兩岸重柳舞姿婆娑。如果說其他景觀是一串形如項鏈珍珠的話,那麼張衡墓園就是一顆晶瑩無比的寶石。千百年來,曾吸引了多少人們到此來拜謁瞻仰,尋古探勝,發思古覽物之悠情。初唐文壇之一的駱賓王在拜謁張衡墓後,寫下了"過張平子墓"詩:"西鄂該通理,南陽擅德音。玉卮浮躁麗,銅渾積思深。"等等。這些情真意切的詩句,表達了對張衡才華橫溢,偉績豐功的敬仰之情。張衡墓原建造宏偉、翁仲、石獸對立,祠廟巍峨壯觀,然而歲月悠悠,歷經千餘年,由於風雨剝蝕,戰亂破壞,景況日漸荒蕪。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重修了張衡墓園。近年經增建、擴建,規模漸宏。
進入建成後的墓園大門,首先映入人們視野的是一對高大雄偉的漢闕,漢闕為磚石結構,上覆重檐屋頂,闕身上部飾有斗拱和鳳鳥,頂部檐下,兩個頑單手抓屋檐,在嬉戲游盪,憨態可掬。漢闕過扣,東西兩側各有面闊七間的展廳,陳列著張衡發明創造的器物及介紹張衡一生偉大貢獻的文圖展板。展廳頂部各建望樓一座,東西對稱,頗為壯觀。循路北行,是一座十字形曲橋,東西通向碑樓和廊房,正經通向墓冢,沿中軸線繼續前行,兩側石像生排列有序,穿過正中的祭台,拾階而上,便是一片平地。站在這里,放眼眺望,蒲峰遠峙,洱河如帶,古塔巍然聳立,村莊田舍相間,近處樓亭各抱其勢,奇樹異草爭榮斗研。宛如一幅優美的彩墨長卷,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穿過石亭堂,便是一尊通高五米的張衡半身花崗岩石像,雕像仰首凝視、神態莊重、栩栩如生,基座四周的大理石覆面上,鐫刻碑文和"渾天儀"、"地動儀"浮雕。雕像背後為一碑牆,呈深灰色,上面鐫刻著張衡歌頌家鄉的《南都賦》全文。繞過碑牆便是高大的墓冢,該墓高8米、周長79米,墓冢四周松柏簇擁,並辟有環形甬道,供遊人瞻仰游覽。墓前豎郭沫若先生詞碑,墓冢環砌青磚八棱形花牆,墓冢大門兩側,豎明嘉靖與清光緒年間的碑刻,並加蓋了碑樓。碑樓東則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志碑,西則豎嚴濟慈先生題詞碑等。
人故去,精神長存,張衡故鄉的南陽人民在學習張衡、繼承和宏揚張衡業績的同時,正在熱情地接待著前來拜謁張衡墓、參觀張衡博物館的一批批中外遊客 。
帖子相關圖片:
作者: 南陽人在香港 封 2006-2-11 21:01 回復此發言 刪除
2 回復:〓〓*※* 新南陽系列貼圖 *※*〓〓 之11------南陽張衡墓
墓園古今��
漢順帝永和四年(公元139年),飽經憂患的張衡滿懷著未酬之志,與世長辭,歸葬於他情牽夢繞的家鄉——南陽西鄂。享年62年歲。從此,我國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就安息在這片生他、育他的豐壤沃土之中,以天地為友,同草木為伴,靜觀著人世間滄桑的變幻……。�
張衡墓位於今南陽市卧龍區石橋鎮小石橋村西北隅,距市區25公里。因張衡晚年曾擔任過尚書的官職,故又俗稱「尚書墳」。這裡面山依水,景色秀麗。墓西北2公里處,就是著名的漢「西鄂城故址」。墓東瀕臨宛、洛古道,與宛北名剎——鄂城寺隔路相望,寺內的宋代石獅,鄂城寺古塔至今完好,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遙想當年,寺內經聲朗朗,香火不斷,晨鍾暮鼓,頗不寂寞。墓的西邊,是一片沃野平疇,新修的公路貫通南北。宛如錦帶似的洱水自墓前繞流東行,兩岸垂柳舞姿婆娑。墓北一箭之地,便是「平子讀書台」,相傳是張衡幼年發奮讀書,鑽研學問的地方。�
如果說其他景觀是一串形如項鏈珍珠的話,那麼張衡墓園就是一顆晶瑩無比的寶石。千百年來,曾吸引了多少人們到此來拜謁瞻仰、尋古探勝、發思古覽物之悠情。初唐文壇之一的駱賓王在拜謁張衡墓後,寫了題為「過張平子墓」詩:「西鄂該通理,南陽擅德音。玉卮浮藻麗,銅渾積思深。忽懷今日昔,非復昔時今。日落豐碑暗,風來古木吟。惟嘆窮泉下,終郁羨魚心。」詩人鄭谷也曾在這里潑墨揮毫,寫下了《題張衡廟》詩:「遠俗只憑淫祀切,多年平子固悠悠。江煙日午無簫鼓,直到如今詠《四愁》。」這些情真意切的詩句,不僅表達了詩人們對張衡才華橫溢、偉績豐功的敬仰之情,更重要的還是真實記錄了當時墓、廟的狀況。
然而歲月悠悠,歷經千餘年,由於風雨的剝蝕,兵燹匪亂的破壞,張衡墓園的景況也日漸荒蕪。期間雖有個別仁人志士,對其進行修葺,但終如晨星朝露,依然是蕭瑟寂寥。延至民國年間,甚至連張衡的名子似乎被人淡忘了,釀成民間只知「尚書墳」而不知張衡墓的笑談。讀書台基也早已泯沒,只剩殘磚瓦礫一片。墓區內雜草萋萋、荊棘叢生,惟有一丘荒冢和兩通苔蘚覆蓋、字跡模糊的石碑而已。�
「乾轉坤旋終有時,敢教日月換新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對張衡墓園給以了高度重視,有關單位指派專人對張衡創造發明的有關史料進行搜集整理,並開展了復制模型工作。195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撥出專款,對張衡墓園和讀書台加以修建。重新加高了墓冢封土,墓前豎起中國科學院原院長郭沫若先生撰寫的:「……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的石碑。墓區內遍植松柏,並環砌有八棱形青磚花牆。門外兩側 移豎了明嘉靖與清光緒年間的碑刻,加蓋了碑樓。在讀書台遺址上,重新修建一磚砌束腰形高台,高台中間為原南陽專署專員宋紹良所題的「漢張平子讀書台故址」石碑。1963年6月,張衡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8年1月,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確定公布了保護范圍。�
帖子相關圖片:
作者: 南陽人在香港 封 2006-2-11 21:04 回復此發言 刪除
3 回復:〓〓*※* 新南陽系列貼圖 *※*〓〓 之11------南陽張衡墓
張衡博物館��
張衡博物館的總體規劃,是在不少專家、學者多次論證的基礎上,由河南省古代建築研究所設計完成的。設計者考慮了張衡墓園與周圍環境、地形、地貌的結合,汲取了我國古代建築中優秀的傳統經驗,以仿漢建築的外觀,青灰色為主體的色調,來烘托墓園及博物館庄嚴肅穆的氣氛,從整體布局到單體建築形象都隱喻出張衡在歷史上的傑出貢獻。�
總體規劃佔地約38000平方米。由張衡墓園和博物館兩大部分組成。墓園規劃佔地約15000平方米。以墓園現狀為基礎布置在南北中軸線上,大體可分為兩個部分,南部包括漢闕、門房、曲橋、碑樓、廊房、石像生、祭台、墓道;北部有石台階、石享堂、張衡半身雕像、碑牆、墓冢、角樓等。�
墓園入口,位於最南端,首先進入人們視野的是一對高大雄偉的漢闕,漢闕為磚石結構,上覆重檐屋頂,闕身上部飾有斗拱和鳳鳥,頂部檐下,兩個頑童手抓屋檐,在嬉戲游盪,憨態可掬。漢闕過後,東西兩側各有面闊七間的門房,門房頂部各建望樓一座,東西對稱,頗為壯觀。循路北行不遠,是一座十字形曲橋,東西通向碑樓和廊房,正北通向墓冢。沿中軸線繼續前行,兩側石像生排列有序,穿過正中的祭台,拾階而上,便是一片平地。站在這里,放眼眺望,蒲峰遠峙,洱河如帶,古塔巍然聳立,村莊田舍相間,近處樓亭各抱其勢,奇樹異草爭榮斗妍。宛如一幅優美的彩墨長卷,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穿過石享堂,便是一尊通高五米的張衡半身花剛岩石像,雕像仰首凝視、神態莊重,栩栩如生。基座為鋼筋水泥結構,大理石覆面,四周鐫刻碑文和「渾天儀」「地震儀」浮雕。雕像背後,為一碑牆,碑牆呈深灰色,上面鐫刻著張衡歌頌家鄉的《南都賦》全文。繞過碑牆便是高大的「覆斗形」墓冢,四周松柏簇擁,並辟有環形甬道,供遊人們瞻仰游覽之便。�
張衡博物館,位於張衡墓園西側,瀕臨新修的公路,佔地約23000平方米。其主要建築有門樓、綜合展廳、古天文館、模擬地震館、碑刻長廊、綜合展廳等。通過這些展廳、館,可使觀眾對張衡的生平事跡、科學貢獻、創造發明及文學成就有一個全面了解。古天文館:其設計是根據漢代「靈台」、揉合中國傳統歷法數字進行的。裡面可展覽我國在古天文學上的突出貢獻及成就。其屋 頂可復制古天文儀器及現代觀測天文儀器,既能向廣大群眾宣傳天文知識,又可供專業學術團體進行科學研究;模擬地震館:陳列我國地震歷史資料和宣傳普及防震知識;同時將觀眾席設計為可動性設施,使觀眾坐其上,能親身體驗到各級地震震況,並伴有地聲、地光、異常氣味等地震所發生的自然奇異現象。碑刻長廊內收集鐫刻古今名人詠句。總之,張衡博物館將建成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普及科學知識,向廣大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場所。�
根據「總體規劃,分期施工」的要求,當前正在施工的是張衡墓園建設工程。現除了張衡雕像、石像生、正在雕制安裝外,已經完成了圍牆、廊房、門房、角樓以及墓區內道路硬化和綠化種植任務。使張衡墓園的建設初具規模。
張衡博物館的興建,得到了各級領導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不少領導,群眾慷慨解囊、捐款資助,充分表達了廣大群眾熱愛科學、崇敬張衡的思想感情,正像當時的國家文物局局長張德勤在張衡墓園聽取了張衡博物館建設工作匯報後所說的「為張衡墓園捐款,這不僅僅是幾個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廣大群眾愛國主義和熱愛科學的熱情,達到了教育目的」。�展望未來,前景喜人。一座規模宏大,氣勢壯觀的張衡博物館,在南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勃然興起,它對於繼承和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增強科技意識,振奮民族精神,促進社會主義兩大文明建設以及擴大我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的科學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帖子相關圖片:
作者: 南陽人在香港 封 2006-2-11 21:05 回復此發言 刪除
4 回復:〓〓*※* 新南陽系列貼圖 *※*〓〓 之11------南陽張衡墓
張衡
張衡幼年時代,家境貧寒,但他年幼好學,天資聰慧。漢名士崔璦說他「天資睿哲,敏而好學,如川之逝,不舍晝夜」。他十幾歲時,便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知識。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張衡胸懷遠大的政治抱負,離開了家鄉,開始游歷名都大邑,求師問業,曾游於三輔,入京師,觀太學,遂誦《五經》,貫六藝,十八歲便寫成了第一篇文學作品——《溫泉賦》。
張衡二十三歲時,受聘於南陽郡太守鮑德門下當主薄。此後他花了十年功夫,寫成了著名的《二京斌》(即,西京斌》、《東京斌》),諷刺「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的不良風氣,並淋漓盡致地描繪出名都故城的盛大場面,表現了他在文學方面的較高成就。
永初四年(公元110年),張衡由鮑德舉薦,進京作了郎中,在任三年,遷升為尚書侍郎,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又調升,太師令,掌管天文、歷法、預報天象氣候。從此,他潛心鑽研文學,獲得了很高的成就。
張衡的宇宙天體觀是「渾天說」,認為「渾天如雞子」,天和地的關系就象蛋殼包蛋黃一樣,天外地內。他所著《靈憲》一書,用赤道、黃道、南極、北極等名詞,並畫出我國第一張完備的星圖,共有2,500顆恆星。公元117年,他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銅壺滴漏帶動的渾天儀,渾天儀分內外兩圈,可以轉動,上面刻有南北極和赤道、黃道。二十四節氣以及日月星辰等,日月星辰位置和出沒情況與宇宙間的情形完全一致。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張衡調任司馬令,後上日蝕表。順帝永建元年(公元126年),再轉任太史令舊職。陽嘉元年(公元132年),又創造了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之,狀似酒樽,四周鑲有八條龍,龍頭對著東、南、西、北及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龍嘴各銜銅丸一個,每個龍頭下面各蹲一隻青蛙。如果發生地震,發生地震的那個方向的龍嘴會自動張開,銅丸隨之滾出,落入青蛙嘴中,工作人員便可立刻記下地震的時間和方向。
張衡還創造發明了計里鼓車、指南車、測影土圭、獨飛木雕等,撰寫了《歷法靈憲》和《算罔論》,著有三十多篇科學、哲學、文學方面的著作。他在歷法、算學、哲學以及文學藝術上都有很大貢獻。
帖子相關圖片:
作者: 南陽人在香港 封 2006-2-11 21:10 回復此發言 刪除
5 回復:〓〓*※* 新南陽系列貼圖 *※*〓〓 之11------南陽張衡墓
張衡年譜�
張衡,字平子,世為南陽著姓。祖父堪,字君游,少治《梁丘易》,光武時,為蜀郡太守,拜騎都尉,後拜漁陽太守,卒後妻子貧困。衡父無聞。�
公元78年(東漢章帝建初三年)——1歲張衡生於南陽西鄂(今河南省南陽市卧龍區石橋鎮夏村)其好友崔瑗生,與衡同年。�
79年(章帝建初四年)——2歲�馬融生(79——166)。班固編成《白虎通義》。�
80年(章帝建初五年)——3歲�馬嚴徵拜大中大夫,遷將作大匠。�
81年(章帝建初六年)——4歲�五符或生是年�。六月鮑昱卒。
82年(章帝建初七年)——5歲 班固《漢書》成。�
83年(章帝建初八年)——6歲�詔諸儒從賈逵受《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鄭眾卒。�
84年(章帝元和元年)——7歲 荀淑生(84——149)。�八月章帝東巡狩至沛,使祠桓譚冢。�
85年(章帝元和二年)——8歲 二月詔頒編訴,李梵等所作《四分歷》。
86年(章帝元和三年)——9歲�
87年(章帝章和元年)——10歲
88年(章帝章和二年)——11歲�
89年(和帝永元元年)——12歲�七月竇憲大破北匈奴,勒銘燕然山。�鮑德居黃門侍郎。�陳寵出為太山太守。�
90年(和帝永元二年)——13歲�《論衡》的作者王充卒。�班超擊破月氏。�
91年(和帝永元三年)——14歲 胡廣生。�賈逵為左中郎將。�
92年四月十八日京師地震。�六月十九日郡國十三地震。�陳寵為大司農。�崔瑗之父崔馬因卒。�
93年(和帝永元五年)——16歲李固生(93——146)。�
94年(和帝永元六年)——17歲�當在三輔?�九月呂蓋為光祿勛。�陳寵遷廷尉。
95年 18歲 游三輔,作《溫泉賦》。�入京師,觀太字,遂通《五經》,貫《六藝》。 舉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崔瑗至京師。�九月二十五日京師地震。
� 96年(和帝永元八年)——19歲�當在京師2年。�結識馬融、王符、竇章、崔瑗。�作《七辯》。始草《二京賦》。�
97年(和帝永元九年) ——20歲當在京師3年。�徐稚生(97——168)。�光祿勛呂蓋為司徒。�三月初十隴西地震。�上方令蔡倫監作秘劍。�班超在西域派甘英訪問大秦(羅馬),被安息所阻。�
98年(和帝永元十年)——21歲�當在京師4年。 馬嚴卒(17——98)。�
99年(和帝永元十一年)——22歲�當在京師5年。作《定情賦》。�
100年(和帝永元十二年)——23歲�鮑德為南陽太守,衡為鮑德主簿。�作《同聲歌》。�呂蓋奏劾張酉甫。�許慎作《說文解字》。
101年(和帝永元十三年)——24歲�為鮑德主簿2年。作《扇賦》。�司徒呂蓋罷。�
102年(和帝永元十四年)——25歲�當為鮑德主簿3年。�司徒呂蓋卒,作《司徒呂公誄》。
103年(和帝永元十五年)——26歲�當為鮑德主簿4年。作《綬笥銘》。�九月和帝南巡,至雲夢。�
104年(和帝永元十六年)——27歲�當為鮑德主簿5年。十月,陳寵拜司空。�陳實生(104——187)年84歲。�以兗、豫、徐、冀四州連年多雨傷稼,禁沽酒。
105年(和帝元興元年)——28歲�當為鮑德主簿6年。宦官尚方令蔡倫改進造紙術,製成「蔡候紙」。�五月二十一日扶風雍地震。�十二月和帝崩,幼子隆僅百日,繼位為殤帝。�
106年(殤帝延平元年)——29歲�當為鮑德主簿7年。�四月司空陳寵卒。�作《司空陳公誄》。�夏,郡國三十七雨水;秋、冬又多處大水。�罷魚龍曼延戲。�八月殤帝死,立清河王之子劉祜為安帝。�
107年(安帝永初元年)——30歲�當為鮑德主簿8年。�作《二京賦》。作《南陽文學儒林書贊》。�是年郡國十八地震。�
108年(安帝永初二年)——31歲�當為鮑德主簿9年。�南陽太守鮑德拜大司農,衡回籍讀書。�是年,京師及郡國四十大水、大風、雨雹。�郡國十二地震。�十一月鄧騭拜大將軍。�鄧騭召馬融為舍人,融不就。�
帖子相關圖片:
作者: 南陽人在香港 封 2006-2-11 21:12 回復此發言 刪除
6 回復:〓〓*※* 新南陽系列貼圖 *※*〓〓 之11------南陽張衡墓
109年(安帝永初三年)——32歲�當在家讀書2年。�大將軍鄧騭累召,不應。�扶風竇章避羌亂,家於外黃。�李膺生。
110年(安帝永初四年)——33歲�,積累學識。�劉珍請衡參論東觀,不果。作《南都賦》。�馬融應鄧騭召,拜校書郎中,詣東觀典校秘書。�三月初九郡國四地震。九月初三益卅郡地震。�
111年(安帝永初五年)——34歲 當在家讀書末年。 拜郎中。�研究《太玄》。�有《與崔瑗書》。作《太玄注》。作《玄圖》。 大司農鮑德卒,衡作《大司農鮑德誄》。�正月初七郡國十地震。�
112年(安帝永初六年)——35歲�居郎中2年。�同劉珍參議漢家禮儀,未定而遷。�
113年(安帝永初七年)——36歲�居郎中3年。�
114年(安帝元初五年)——37歲 奉孝廉,遷尚書侍郎。研究天文、陰陽、歷、算。為《黃帝飛鳥歷》。正月詔稟三輔並、涼六郡流冗貧人。六月二十八日河東地陷。是年郡國十五地震。
115年(安帝元初二年)——38歲 再遷太史令。作地形圖,為後漢六畫家之首。河南及郡國十九蝗,時蝗災已連續七年。十一月初九郡國大地震。
116年(安帝元初三年)——39歲 居太史令二年。研核陰陽,妙盡璇璣之正。作小渾。馬融上《廣成頌》。二月郡國十地震。
117年(安帝元初四年)——40歲�居太史令3年。�造渾天儀。以漏水轉之於室內,與天相應,若合符。�作《渾天儀圖注》、《漏水轉渾天儀注》。�劉珍等亻誰校《漢家法》。 胡廣舉孝廉。�是年郡國十三地震。�
118年(安帝元初五年)——41歲�居太史令4年。�著《靈憲》,作《靈憲圖》。�是年郡國十四地震。�
119年(安帝元初六年)——42歲�居太史令5年。�著《算罔論》。�十二月初一,日有食之,郡國八地震。�
120年(安帝永寧元年)——43歲�居太史令6年。�劉珍、劉馬余受詔作建武以來《名臣傳》。�崔瑗辟度遼將軍鄧遵府。�是年京師及郡國三十三大水,郡國二十三地震。�
121年(安帝建光元年)——44歲�為太史令,轉公車司馬令。�有《與特進書》。�是年五月特進鄧騭自殺。�五月崔瑗自鄧遵府免歸。�是年九月二十日許沖上《說文解字表》。各上封事陳得失。遣光祿大夫案行,賜死者錢,人2千。除今年田租。其被災甚者,勿收口賦。�
122年(安帝延光元年)——45歲�居公車司馬令2年。�黃憲卒。�九月初七郡國二十七地震。
123年 (安帝延光二年)----46歲居公車司馬令3年同周興議歷。�崔瑗辟車騎將軍閆顯府。�以楊震為太尉。�
124年(安帝延光三年)——47歲�居公車司馬令4年。�二月從安帝東巡狩,祠孔子。衡作《東巡誥》。�作《舞賦》。�作《羽獵賦》。�馬融上《東巡頌》。�崔瑗為安帝廢太子事說陳禪。�
125年(安帝延光四年)——48歲�居公車司馬令5年。�三月朔日蝕,有《日蝕上表》。��十一月初四京師及郡國十六地震。�
126年(順帝永建元年)——49歲�居公車司馬令末年。復轉為太史令。�為去冬大疫上順帝封事。�作《應間》。�李�因天變上書順帝。�十一月初四京師、郡國十八地震。�
127年(順帝永建二年)——50歲�復居太史令2年。�作《鴻賦》。�七月五日鄭玄生(127——200)。�
128年(順帝永建三年)——51歲�復居太史令3年。�正月二十五日詔勿收漢陽今年田租、口賦。夏四月初四,遣光祿大夫案行漢陽及河內、魏郡、陳留、東郡、稟貸貧人。�
129年(順帝永建四年)——52歲 復居太史令4年。�作《羽獵賦》。�大水,左雄上疏推校災異。�
130年(順帝永建五年)——53歲�復居太史令5年。《上陳事疏》。�馬續拜護羌都尉。�
131年(順帝永建六年)——54歲�復居太史令6年。�九月繕起太學,凡240房,共1850室。�
132年(順帝陽嘉元年)——55歲 復居太史令7年。�七月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作《侯風地動儀圖注》。�上《論舉貢疏》。
133年(順帝陽嘉二年)——56歲�復居太史令8年。�衡作《陽嘉二年京師地震對策》。 尚書令左雄舉馬融、張衡等,李固對策第一,拜議郎。�上《請禁絕圖讖疏》。 遷侍中,上《論貢舉疏》。 蔡邕生(133——192)。�
134年(順帝陽嘉三年)——57歲�居侍中2年。�上疏請專事東觀,收檢遺文。並上《表求合正三史》。�條上司馬遷,班固所敘與典籍不合者十餘事。�
135年(順帝陽嘉四年)——58歲�居侍中3年。�作《思玄賦》。著《周官訓詁》。 欲補易說彖象,未就。�崔瑗辭大將軍梁商辟,歲中舉茂才。�商以李固為從事中郎。�十二月三十日(136年2月18日)京師地震。�
136年(順帝永和元年)——59歲�居侍中末年,出為河間相。�作《怨篇》。 馬續遷度遼將軍。�
137年(順帝永和二年)——60歲�居河間相2年。作《四愁詩》、《髑髏賦》、《冢賦》。�
138年(順帝永和三年)——61歲�居河間相3年。�二月作《歸田賦》。�上書乞骸骨。�徵拜尚書。�左雄卒。�候風地動儀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徵,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二月十六日太白犯熒惑。一家皆被害,為收斂之。除今年田租,尤其者勿收口賦。�
139年(順帝永和四年)——62歲�居尚書卒,葬於西鄂。 閏四月初八京都地震
作者: 南陽人在香港 封 2006-2-11 21:12 回復此發言 刪除
7 回復:〓〓*※* 新南陽系列貼圖 *※*〓〓 之11------南陽張衡墓
發明世界上第一台地動儀及候風儀��
東漢時期,中國發生地震的次數是比較多的,為了測定地震方位,及時地挽救人民的生命財產,公元126年,張衡在第二次擔任太史令之後,就注意掌握收集地震的情報和記錄,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終於在公元132年(東漢順帝陽嘉元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測定地震方位的科學儀器——地動儀。利用它,不但可以知道有沒有發生地震,而且可以測出地震的方向。�這個地動儀是用精銅鑄成的,形狀象一個酒尊,直徑為八尺。儀器上有一個隆起的頂蓋,儀器的外部刻有篆文以及山、龜、鳥、獸等圖形。儀器的內部有一根都柱,這根柱能夠沿導軌向八個方向側移,並以此操縱一個啟(發)、閉(關)的開關。它的外部,有八條龍,每一個龍頭的口中都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