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上海高校學生創造發明

上海高校學生創造發明

發布時間:2022-05-31 08:19:19

1. 黃曾新的個人介紹

黃曾新在上海市向明中學從事教育工作近十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他長期致力研究創造學,並大膽創新。把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實驗能力為目標,指導學生正確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及領悟科學的創新意識與認識科學的本質為宗旨,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成績斐然。在校領導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黃曾新創造發明工作室」。
1、開設了向明中學創造學這門課程,編寫了《實驗中的創造》等八本書,研製了近千個創造教育的教具和學具,先後創辦了三個實驗室,均受到廣泛好評。
2、在擔任「向明中學學生創造社團」指導老師期間,社團因成績顯著而被評為「上海中學生優秀社團」。
3、所培養的有創新能力的優秀學生中,近上百人被全國重點大學錄取。
4、在每年參加的國內外創造發明競賽中,成績優異,在數量與質量上多次名列前茅。共獲獎項五百多個,其中不乏國際金獎,尤其是獲得了中國唯一的「世界青年傑出成就獎」。
5、幾年來,工作室成功申報了國家專利五百多項,向明中學被評為「專利申辦示範學校」。
6、其中,「學生成果陳列室」受到了國內外專家一致好評,被譽為「全世界最好的中學創新成果陳列室」。
7、學生研究的成果,不但數量大,而且涉及面廣,科技含量高。如在節能方面的「多點平衡熱交換原理及應用」;在生物方面的「對魚鰾功能的質疑」;在氣象方面的「雷電生成原因探究及利用雷電發電方法」;在天文方面的「對地球磁現象生成及變化的幾個假設」。均屬世界上重大課題,有很大影響與應用價值。
黃曾新帶領學生所取得成績,多次在各大媒體上刊登與播放,已成為有一定知名度的「職業創造發明者」。被譽為創造發明的「金牌教練」,是上海及全國創造教育方面的領軍人物和一面旗幟。
黃曾新是中國創造學會理事,中國發明協會會員。這次成立的世界發明聯合會青少年創新基地,黃曾新擔任副秘書長工作,將會為中國青少年創造發明做出一定的貢獻。
向明中學科技老師黃曾新,成就了滬上教育一種新現象:在他指導下,該校學生幾乎拿遍了全國各類青少年創新大賽的最高獎項。200多名學生獲專利近400項,他被譽為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神奇教練」。來自高校、中學、創造學會等領域人士在向明中學作了探討。
「黃老師在指導學生挑選題方面有一套。」復旦大學物理系主任陸說,他給學生歸納了一些選題「竅門」:盡量選諸如環保、節能、醫療保健等社會熱點課題,注重社會需求。一名學生偶然發現醫院治療病人時常用到食鹽,而用量必須嚴格控制,但醫院又缺少稱食鹽的儀器。於是,該學生創意設計了幾種手提式微量秤,在創新大賽中受到專家好評。
「黃曾新不怕被學生問倒,只怕找不到答案。」中國創造學會名譽理事長袁張度說,碰到自己不懂的問題,黃老師從不敷衍學生,而是帶他們一起尋找答案。一次,學生們問走鋼絲演員如何保持平衡,他也不知道 ,便立刻同雜技團聯系,帶著學生去走訪,終於弄清了其中的原理。在他鼓勵下,學生們帶著疑問走出校門,與天文台、鐵路局、能源所及眾多高校和專家建立了良好關系。
向明中學支持黃曾新老師「向外輸出」,每周給復旦附中、控江中學的學生上創造發明課程,很多學生在他指導下獲得了科技大獎,他本人也在交流中獲得了很多靈感和課題。

2.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人才培養

上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人才培養分為本科生教學+研究生教學。

3. 大學生為什麼要培養創新創業精神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走偏了嗎?

——對話東北師范大學就業創業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占仁王占仁 東北師范大學教授、東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就業創業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

近年來,國務院和教育部頒布了多部創新創業教育的綱領性文件,逐步明確「面向全體」「融合人才培養體系」「普及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已經進入了國家統一領導下的深入推進階段。

創新創業人才是否能夠培養出來?我國當前的創新創業教育面臨哪些困境?如何化解這些困境?中國教育報記者專訪了東北師范大學就業創業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占仁教授。

創新創業人才能否批量「生產」

記者:創新創業是面對未來不確定情景的選擇和行為,創新創業人才是否可以教育出來甚至批量「生產」?

王占仁:這實際上就是創新創業是否可教的問題。在西方,創新創業教育興起之初,人們追問的也是這個問題。1947年,美國興起創業教育,哈佛大學成立了一個創業歷史研究所,創辦了一份關於創業歷史的期刊,這個研究所和期刊的領導人就是經濟學家熊彼特。他們集中研究創業者的特質,開展特質因素理論指導下的創業教育研究。他們經過了20年的研究,刊物停辦了、研究所也撤銷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發現,創業者之間的區別比創業者與非創業者之間的區別還要大,不能找一個模子,把它澆灌下去,出來就是創業者。

記者:既然不可能批量「生產」,創新創業教育為何還要全面推進、面向全體呢?

王占仁:是否可教和能否批量「生產」是兩回事。西方學者認識到研究創業者這個思路不可取,就逐漸由特質因素理論轉到創業過程理論。什麼叫創業過程理論,就是原來他們認為創業者是不可教的,現在發現創業者既然千差萬別,還不如對所有人都進行創業過程的教育。比如說一個創新的點子怎麼成為創意,創意怎麼轉化為商機,商機怎麼變為實體,實體怎麼上市,創業公司怎麼出手、怎麼盈利等等,把整個創業的過程描述出來。從創業特質論到創業過程論,給大家的啟示就是創業是可教的。有的可以教中學,有的可以做中學,兩相結合,就可以實現創業教育的目標。

記者:創新和創業是什麼關系?如何認定培養出來的就是創業人才?

王占仁:2010年,國家在文件中使用「創新創業教育」這個概念,其實是內在規定了創新的應用屬性,是指向創業的創新,強調了創新成果的市場化、商業化。在「創業」前面加上「創新」二字,其實是全面統領了創業的方向性,意在強調以創新成果去創業,鼓勵和支持創新者去創業,而且是創新型創業、機會型創業、高增長的創業,提高了創業的層次和水平。從廣義上看,創新與創業是「雙生關系」,雖然創業不是創新,創新也不是創業,創業不一定涉及創新,創新也不一定涉及創業,但是成功的創業離不開創新,成功的創新也往往在創業過程中產生。而且,廣義的創業不只是建立新企業,它兼有經濟、政治和社會意義。經濟意義上的創業也突破了「創業就是創建新企業」的狹義范圍,將「內創業」和「社會創業」也納入創業研究領域。所以,「創業型」人才不是特指企業家,而特指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氣質的人。這是認定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重要依據。

「學而優則仕」觀念制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

記者:您認為目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哪些?

王占仁:首先是育人合力尚未形成。高校創業教育各有優勢、各有特色,遇到的瓶頸問題也不盡相同。在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影響下,學生自主創業意願不強,創業項目的轉化落地率較低,創業教育的「錦標觀念」突出,功利色彩較濃;一些學校由於學校學科力量較弱,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科學研究和理論提升,缺少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教材編寫困難重重,無法吸引優質社會資源與學生創業項目的有效對接。

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創業教育的氛圍剛剛形成,全國各地區的成功案例及典型經驗尚未形成和推廣,各省對於扶持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平台建設和政策支持也處在逐步確定的階段,尚未在行業內或區域內形成資源互補和良性互動,無法形成發展的合力。其次,運行機制尚未成熟。由於尚未進行制度層面的整體設計,高校對於開展創業教育工作的認知程度和執行力度也不盡相同。大部分高校還未設立專門的教育管理機構,領導協調、分工負責的工作體制正在磨合中。另外,學科體系亟待建立。

記者:這些問題反映出創新創業教育的系統化支持體系尚未建立,接下來應該如何完善?

王占仁: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體制機制、師資隊伍、社會資源等多個因素作為支撐保障。

首先是成立大學生創業教育專門機構,完善體制機制。創業教育的深入發展對於機構和制度保障要求越發強烈,建立專門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機構,並健全制度、理順機制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具體而言,要結合自身特點成立大學生創業學院或中心,要把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納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理順領導體制,建立健全教學、就業、科研、團委、大學科技園等部門參加的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校內資源,整體規劃和協調創業教育、創業基地建設、創業政策扶持和創業指導服務等工作,明確分工,確保人員、場地、經費投入。

其次是建立「三師型」教師隊伍。「三師型」有兩層含義,既指教師素質方面要「能講課、能咨詢、能實踐」,又指教師隊伍結構要涵蓋「理論型、實踐型、綜合型」,確保數量足、質量高。

再次是構建科學化、規范化、具有可行性的產學聯盟支持系統。產學聯盟是一種全新的合作形式,包括各高校之間的高校聯盟以及企業間的企業聯盟。

記者:您剛才提到「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制約了創新創業教育,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王占仁:中國人骨子裡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是「學而優則仕」,而不是「學而優則創」。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缺少了大中小學一體化的科學銜接,缺少啟蒙教育的基礎和准備,使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得不補上本應該在中小學缺失的啟蒙課程。相對於美國從小學就開始的全民創業教育,我國的高校創業教育是在巨大的大學生就業壓力下快速啟動的。我們應該掙脫傳統觀念的束縛,解放思想,逐步形成「學而優則創」的文化。把啟動創業生涯和啟動就業生涯同等對待,在所有學生心中埋下創業的種子,設定「創業遺傳代碼」。期待將來有一大批優秀的畢業生走上創業之路,成為創新創業的生力軍。

應及早建立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學

記者:在您看來,未來中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趨勢怎樣?

王占仁:要走面向全體的專業化發展道路。「面向全體」依然是主流趨勢。何為「專業化」?我理解就是有專業的人員、機構、課程體系。

未來將逐步形成特色鮮明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日趨完善。目前,高校創業教育的模式主要有「校本模式」「區域模式」和「行業模式」三類,高校在堅持「校本模式」的同時主要呈現出向區域特色和行業特色發展的趨勢。未來各高校創業教育將逐步形成「三位一體、特色鮮明」的模式,即各高校創業教育模式要將「校本、區域和行業」三方面有機結合,使不同高校創業教育的效果最大化。

「三位一體、特色鮮明」模式的核心在於「利益契合、准確定位」,高校結合實際,積極探索研究與區域特色、行業特色融合的利益契合點,讓地方政府、企業通過「官產學」合作的形式積極參與創業教育,為創業教育提供資源,並構建高校自身發展與區域經濟和行業共同進步的良性互動機制。

記者:特色鮮明的教育模式必須依託完善的課程體系,那麼,未來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創新應該以怎樣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為基礎?

王占仁: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是創新創業縱深發展的關鍵。這個體系的建設必須以准確把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性突出的特點為基礎,建設「實踐導向」的體系。

創業教育課程教育體系的實踐化包括「課程內容實踐化」和「教學方法實踐化」兩個方面。「課程內容實踐化」是指教學內容要與創業實踐緊密結合,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中增加創業實踐內容。在增加創業實踐內容的同時,也不能弱化理論知識,創業教育課程內容實踐化不等於「去理論化」,不能將理論與實踐對立起來。

「教學方法實踐化」是指在教學中綜合運用開放式、互動式、研討式、案例式等多種實踐取向的教學方法。創業實踐教育體系的課程化,是指通過創業實踐,學生學習的創業理論知識得以運用,在實踐中積累創業的相關經驗。創業實踐教育體系包括競賽、園區和活動等載體。

記者:新的歷史時期對創新創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麼,是否應該建立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學?

王占仁:應及早建立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學,在原理、史論、方法、比較等方面夯實基礎、加深研究。首先要把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目的、價值以及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評價等從原理層面做好總結;其次,要把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歷史梳理清楚。也就是把中國的創造教育、創新教育、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進行縱向的歷史梳理,研究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再有,就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論研究。這也就是解決前面提到的創新創業教育是否可教的問題。(中國教育報記者 趙准勝)

【案例】

東華大學:

個性化教育造就學子創業基因

「學校教育不僅體現在專業上,更為我們注入了創新的『基因』。」在東華大學延安路校區「尚創匯」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啟動儀式上,東華大學本科畢業生羅清籃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故事。

2006年,羅清籃保送進入東華大學計算機學院,他在中學時就堅持自學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等專業知識,開發出的《基於進程級病毒木馬攔截授權技術的VHT抗原體系統V1.1》軟體,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及國家知識產權發明專利。

對這種在專業領域有突出天分的學生,怎樣創新培養模式,激發他們的創新創業熱情?東華大學給出的答案是:因材施教、個性化培育。

本科期間,計算機學院為羅清籃配備了專業導師,手把手進行深層次專業培養,提供實驗室、網路環境等研究條件,指導羅清籃參與「挑戰杯」等科技活動。羅清籃先後兩次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上海賽區一等獎、第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提名獎。

畢業前,羅清籃與參與科創的小夥伴們,以項目研究成果為基礎,組建了公司。歷經5年發展,公司研發的「主動雲爬蟲」「信息過濾黑匣子」等網路安全軟硬體產品,涉及滲透類、應用類、防護類等多個領域。並先後招聘了10餘名東華大學畢業生,向學校提供了50餘個實習崗位。

在東華大學,像羅清籃這樣的「好苗子」還有很多。

為此,從2010年起,東華大學探索構建了「345」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將創新創業與科研啟蒙、專業學習、實踐和職業生涯教育結合起來,一體化培養。

其中「3」是指個性化教育菜單:面向全體學生推出創新創業基礎性知識教育,面向有創業意願學生加強創新創業能力訓練,面向有創業行動學生提供創業實踐扶持。「4」是指創新創業教育與科研啟蒙教育結合、與專業教育結合、與實踐教育結合、與生涯教育結合。「5」則包括知識引領、能力提升、朋輩學習、創業實訓、創業實戰五個教育維度。

連續3年,在上海市研究生創新創業培養專項評審中,東華大學學生在303個專項中拿到44個,立項數居上海高校之首。上海市「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6年共資助84個項目,東華學子獲資助17項。(中國教育報記者 董魯皖龍)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構建面向人人的創業空間

「創新創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要面向人人,應為每位學生定製專屬的培養方案。」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孫愛武說。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構建面向人人的創新創業教育空間,重點在扶持和轉化上下功夫,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帶動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全面提升。

據介紹,學院通過鼓勵創客作品進展覽、進工業中心等方式,拓展創新創業教育普及渠道。學院還嘗試打破班級、年級、專業等常規建制,成立跨界精英人才學校,並提供專項資金、專家指導及專業實驗實訓場所等,集聚優勢資源,著力構建面向人人的眾創教育發展空間。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完善「賽訓一體」的激勵機制,建立「眾創實踐幫扶空間」,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條件和支持。學院目前建有機械創新協會、機器人創新協會等50多個專業社團,每年吸引大學生萬餘人次參與各類創新活動。學院每年為學生提供創新項目和競賽扶持基金300萬元、創業基金200萬元,支持學生申報創新實踐和專利發明項目超過150項,扶持創業項目超過20項,激發了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

為推動學生創新創業成果的轉化,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積極建設對接專業的師生創新創意工作室,遴選「創有所長」的學生進入工作室,參與教師縱橫向課題和產品研發,並對學生給予科研補貼。師生工作室成立以來,參與工作室的學生共計500多人,自主研發產品30個,申報專利70項,50餘項專利產品與學校簽訂轉化協議。

近5年,該校學生在全國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中僅一等獎以上獎項就突破200項,學生申請專利達到420項,授權專利299項,每年自主運行的學生創新團隊和研發項目超過200個。單項學生專利產品「智能垃圾桶」實現成果轉化後,銷售額已超過4000萬元,訂單突破7200萬元。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年孵化項目超過30個,孵化項目最高可獲得免息創業貸款25萬元。(中國教育報記者 董魯皖龍)

【大家談】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學院常務副院長張趙根:

構建「四階段」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中仍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有偏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不完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嚴重匱乏等。近年來,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構建「四階段」漸進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一是通識教育階段,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創新創業與職業生涯規劃》必修課。二是創新教育階段,重點是實施「校企共同體」背景下的真實生產項目實訓。三是專門化教育階段,遴選有創業意願、具備創業基礎的學生在完成前兩年的專業學習後轉入創業學院,組織開展基於案例導向的創業培訓和模擬公司實訓等。四是創業實踐階段,重點是與杭州開發區合作共建高職學生創業園。

目前,學校已開發結合專業特點的創新課程30餘門,開展各類技能創新項目近300項,參與學生2萬多人次。創業園入駐學生企業累計達143家,帶動學生創業就業1400餘人。

江蘇大學校長袁壽其:

創業資金問題不能單靠高校

創業資金短缺被公認為是大學生創新創業道路上的一隻「攔路虎」。解決資金難題,高校難以「一枝獨秀」,需要政府、學校、企業、社會「四位一體」共同籌措,可設立創新創業專項基金、設立專項獎學金、設立項目扶持基金、引入共建資金等。學校可與地方政府共建優質創業孵化器,與地方組織部門共建大學生村官創業實踐基地,與地方人社部門共建就業創業工作站,與優秀創新創業企業共建研究生科技創新工作站和科技創業協作聯合體,等等。這樣,既可以通過各項軟硬資源的導入減輕資金支付的壓力,又可以通過協作共建贏得社會各界的資金支持。

一拖集團董事長趙剡水:

衡量「雙創」不以成敗論英雄

在衡量「雙創」質量的時候不簡單以成敗論英雄。有的項目沒有掙錢,但在創新理念、創新能力和創新模式上是值得肯定的,對這種項目也不要全盤否定。我們要建立有效的科學的評價衡量「雙創」質量的機制,要有激勵機制和容錯機制。如果沒有容錯機制,創新創業就很難長久。比如,年輕創業者在一段時間內往往都是很偏執的人,一門心思做這個業務,在其他方面就會忽視,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時就需要容錯機制。我們一定要有一種寬松和寬容的創新文化,允許創新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有失敗,使創業者能夠放開手腳來創新創業,激勵他們在不斷地克服困難、克服失敗中走向成功。

溫州醫科大學創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黃兆信:

做好技術轉移保護知識成果

我國高校在保護教師知識成果的各項專利轉讓制度方面還十分薄弱,大學內部的技術轉移組織發展還十分滯後。因此,我國高校需建立專業化的技術轉移機構,面向全社會招聘精通風險投資運作、知識產權法、技術商業化運營等知識和經驗的專業性人才;通過與校外資源的合作,將大學已有的知識、技術教育基礎轉化為能夠產生社會價值的創新成果,從而實現大學、市場、個人三者利益的正和博弈,為大學創新創業活動的繁榮搭建資本注入和商業運營的平台。

4. 有關大學生科技類的創新發明 急急急!

現在這個利益攻心又浮躁的社會
真正創新的並不多
就算有也不會隨便分享出來
有的話一般申請專利都還來不及呢

5. 上海大學走出過哪些知名校友

本人是上海大學的一名在讀碩士研究生,在此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上海大學是一座上海市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作為一個建校只有二十幾年的學校,它有著蓬勃的朝氣,但同時它又是一位從1922年一直走到現在的學校,有著一定的歷史底蘊。由於上海大學是四大學校合並後建立的,目前為止上海大學走出的知名校友有很多,其中包括政治界、經濟界、娛樂界方面的精英校友,比較有代表性的為張東、楊尚昆、胡逢康等人。

謝謝閱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6. 李忠的獲獎情況

2009年: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
2007年:(1)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科創杯」上海高校學生創造發明獎一等獎(第一指導老師)
2006年:(1)上海市教委「曙光學者人才」;(2)第一屆「上海市科教黨委系統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獎」
2005年:第四屆徐匯區徐光啟獎銀獎

7. 大學生創業有哪些成功秘笈

大學生創業七大秘笈一、知識積累

創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創意,還需要創業者具有較高的多維素質,主要體現在知識儲備、行業經驗、資源整合、社會人際網路建設、管理能力等方面。而這些的獲得沒有3—5年的社會工作經驗的積累是不可能的。

大學生創業七大秘笈二、務實

大學生們受社會整體認識的影響,一提到創業想到的就是高科技產業相關的,這固然很好,但創業不一定全是開大公司做大買賣,哪怕是傳統行業中一項具有革新意義的技術創新、哪怕是開個小店,這也是創業。關鍵就在於畢業生們有沒有從小做起、從實際做起的勇氣,對行業進行深度審視,對社會和大眾消費有一個深刻了解,不盲目,能從自身能力出發。

大學生創業七大秘笈三、創新

談及創業,創新是必可少的要素。在某種意義上說,創新決定了創業成功與否。這其中包括技術創新和思維創新。對於想利用技術創新創業的大學生來說,專家認為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明創造;該發明創造可轉化為市場產品並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有可靠的資金來源。

大學生創業七大秘笈四、自信

聽過太多「曇花一現」的大學生創業失敗的經歷,如今的畢業生有創業想法的多,但實踐的少。在2004年上海各高校大學生的JA商業策劃決賽中,選手們紛紛展示了自己的創業計劃,但即便是一等獎獲得者也表示自己的計劃是「空想」,近幾年不會考慮創業。而評委則認為他的作品是所有參賽者中最具操作性的。專家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就在於現在有創新精神的學生對自己的能力信心不足,而創業是需要激情和信心的。

大學生創業七大秘笈五、艱苦奮斗

也許有人看到這個標題會笑,但從筆者采訪的創業者中,沒有一個不強調,創業不是風花雪夜,其中的艱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得,「每天從早上8點開始工作到凌晨3點休息,沒有周末,沒有娛樂,同樣的事情必須比別人做得更好!」並且在公司沒有贏利之前,不要指望別人會願意給你風險投資。

大學生創業七大秘笈六、人脈積累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現在的社會都是有錢才能賺到錢,對於大學生這些還沒有經濟來源的特殊群體來說,總是過得那麼痛苦和無奈!想做一番自己的事業,卻總也找不到合適的方向,缺乏最基本的資金,也沒有人願意幫助我們……

事實上,這些人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力量,那就是人脈!人脈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講,都是非常龐大的資源,這種資源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自己懂得把握和打理,懂得培植自己的人脈,就能聚積龐大的人氣,進而鑄造人望。有了這樣的臂助,資金、技術、渠道還不是垂手可得,何愁大事不成?

大學生創業七大秘笈七、人脈積累

商業計劃書的撰寫很重要,其直接關繫到企業運行的關鍵要素———資金。如何將自己的創意寫成商業計劃書,能夠說服風險投資者投入資金,就是一個讓創業者極為頭痛的問題。在經過前幾年的網路泡沫之後,風險投資者也更加理性,甚至可以說是更加苛刻。每天找他們投資的人不只一個,因此如何讓商業計劃書吸引投資者的目光,將是考驗創業者能力的一座高山。

大學生創業優勢明顯,因為國家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是有利於大學生創業的,小編希望上面大學生創業七大秘笈,能夠對正在創業的大學生有所幫助,希望大學生在創業的時候能夠冷靜的面對各種問題,找到有效地解決方法,希望創業者可以成功創業!

8. 楊先樂的獲獎情況

[1] 「草魚出血病防治技術」 1993年12月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評價「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2] 「草魚出血病防治技術」 1991年9月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評價「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3] 「草魚出血病病毒的分離鑒定及其敏感細胞系的建立」,1985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評價「我國首次報道從魚類中分離出嚴重致病病毒,產在核酸研究方面具國內先進」水平」)
[4] 「草魚出血病細胞培養滅活疫苗的研究」,1991年8月獲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一等獎(評價「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5] 「草魚出血病細胞培養滅活疫苗大規模生產工藝研究」,2002年12月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2002J-172-3-102-016-R02)
[6] 「有機磷廢水對魚類毒性的研究」,2001年7月11日獲上海市教委組織鑒定,達國際先進水平。
[7] 中華絨螯蟹顫抖病防治技術研究(中華絨螯蟹健康養殖技術研究和應用)。2002年10月25日通過上海市教委組織鑒定,達國內先進水平。
[8] 配合飼料中添加喹乙醇對養殖魚類毒性的研究。2002年12月27日通過專家的評議,認為該課題系統地研究了喹乙醇對養殖魚類的毒性,其研究結果具有指導意義。
[9] 大黃魚網箱防病養殖技術的研究,2003年1月11日通過寧波市科委組織的鑒定,達國內領先水平。獲象山縣科技進步三等獎。
[10] 「中國大鯢子二代全人工繁育及南方工廠化養殖模式的研究」,2003年7月通過廣東省組織的鑒定,達國際領先水平。2005年5月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1] 「漁用葯物代謝動力學及其葯物殘留檢測技術的研究」,2003年8月通過農業部漁業局組織的鑒定,達國際先進水平。2005年9月獲上海水產大學科學成果二等獎,2005年11月29日獲上海市科學進步三等獎。
[12] 「中華絨螯蟹顫抖病綜合防治技術研究與應用」 2002年10月25日(2004年2月)通過安徽省科學技術廳組織鑒定,達國內先進水平。
[13] 「中華鱉主要傳染性疾病防治技術的研究」 2004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三等獎,2005年12月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4] 「大黃魚網箱防病養殖技術的研究」2005年11月獲象山縣人民政府頒布的2002~2004年度象山縣科學技術三等獎。
[15] 海水養殖魚蝦用肽聚糖免疫增強劑的研製與應用。2007年3月7日獲國家海洋局海洋創新成果二等獎(國家海洋局頒發,證書號200622005)
[16] 「魚類育種教材編寫及教學實踐(教材)」2004年度上海水產大學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二)。
[17] 2004年7月獲上海市首屆優秀科普志原者(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
[18] 《水產動物病害學》2005年12月獲中國海洋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
[19] 漁用蛭弧菌制劑的研製和應用,獲2006年度上海高校學生創造發明「科技創業杯」三等獎。上海市發明協會。
[20] 海水養殖魚蝦肽聚糖免疫增強劑的研製與應用,2007年獲國家海洋局,海洋創新成果二等獎(證書號200622005),2008年獲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並獲「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獐子島漁業科技進步獎勵基金。

閱讀全文

與上海高校學生創造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
pml證書 瀏覽:748
申請商標的要多久 瀏覽:814
連雲港專利代理 瀏覽:613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瀏覽:452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