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勞動者的創造坎兒井

勞動者的創造坎兒井

發布時間:2022-05-29 15:34:28

① 坎兒井的原理是什麼

新疆一些沖積扇地形地區,土壤多為砂礫,滲水性很強,山上雪水溶化後,大部滲入地下,地下水埋藏也較深。為了將滲入地下的水分引出,供平原地區灌溉,開挖井渠是比較方便的。而井渠技術已在龍首渠的施工中應用,新疆勞動人民大約吸引了井渠法的施工經驗,並將它引用到新的地理條件下,創造出新型的灌溉工程型式。

坎兒井,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 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修建。如今,仍澆灌著大片 綠洲良田。吐魯番市郊五道林坎兒井、五星鄉坎兒井,可供參觀游覽。
坎兒井,又稱坎爾井,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普遍存在於中國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吐魯番地區。 坎兒井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四部分組成。首先在地面由高至底打下井口,將地下水匯聚;然後,在井底修通暗渠,將地下水引到目的地,才把水引到地面,這樣保證了地下水不會因炎熱及狂風而被蒸發或污染;最後,澇壩將水蓄起以供人使用。

② 坎兒井是怎麼來的

坎兒井是在乾旱地的勞動人民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創造的一種地下水利工程。坎兒井引出了地下水,讓沙漠變成綠洲,古代稱作「井渠」。對新疆坎兒井起源的說法,大概有三種:

第一種,新疆坎兒井起源於波斯,即今伊朗。

第二種,新疆坎兒井起源於中國內地。

第三種,新疆坎兒井由維吾爾先民根據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自己發明

工作原理

坎兒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們將春夏季節滲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積雪融水通過利用山體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進行灌溉,以滿足沙漠地區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

不同地的坎兒井在具體構造上均有其不同的地域特點,但一般而言,一個完整的坎兒井系統包括了豎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錯現(小型蓄水池)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在該原理下運轉的坎兒井流量穩定,且能保證井水自流灌溉。

③ 坎兒井是怎樣創造出來的

在古老的年代,有一個年輕的牧羊人,趕著羊群來到吐魯番。他頂著漫天黃沙,四專處找尋水草豐茂之地,屬可是呈現在眼前的卻是一片乾旱。

年輕的牧羊人並不灰心,他長途跋涉,繼續尋找,終於找到一處綠草茵茵的窪地。

窪地里到處長滿茂盛的牧草,只是不見水的影子。年輕的牧羊人心想:綠草和清水從來就是一對分不開的情人,看到了草,就一定能找到水。

可是,他從日出找到日落,還是沒有找到一滴水,眼看著羊群就要乾渴而死,牧羊人心急如焚,便動手在綠草地上向下挖。當他挖到6米深時,水像珍珠似地從地下涌了出來,這就是比甘露還甜、比美酒還香的天山雪水。

從此,生活在「火洲」上的各族人民,便學著牧羊人的樣子,掏泉眼,挖暗渠,開鑿成一道道坎兒井。坎兒井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據自己所處的自然地理特點,一代一代用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

坎兒井

④ 坎兒井是誰發明的

坎兒井是新疆一種特殊的水利工程,始建於西漢。本工程共有6個豎井。地下渠改道顯然是版一口現代的卡納井權。坎兒井是新疆獨特的灌溉取水口工程。新疆部分沖積扇地貌區土壤多為礫石,透水性很強,雪水溶入山中後,大部分滲入地下,地下水埋藏較深。

在平原地區,為了抽取滲入地下灌溉的水,可以方便地開挖井渠。在龍首渠施工中,採用了井渠聯合施工技術。新疆的勞動人民吸取了井渠法的施工經驗,將其應用於新的地理條件,創造了一種新型的灌溉工程。

⑤ 新疆吐魯番盆地坎兒井的作用

減少地面水流蒸發,利用地下供水設施灌溉,屬原始水利工程。

坎兒井引出了地下河水,使沙漠變成綠洲。吐魯番被辟為旅遊區後,修建了形式典雅、古樸、富有伊斯蘭建築藝術風格的園林式賓館等各種文化游覽服務設施,接待海內外遊客,向五大洲遊人展顯出她迷人的容顏。

(5)勞動者的創造坎兒井擴展閱讀:

根據1962年統計資料中國新疆共有坎兒井約1700多條,總流量約為26立方米/秒,灌溉面積約50多萬畝。

其中大多數坎兒井分布在吐魯番和哈密盆地,如吐魯番盆地共有坎兒井約1100多條,總流量達18立方米/秒,灌溉面積47萬畝,占該盆地總耕地面積70萬畝的67%,對發展當地農業生產和滿足居民生活需要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吐魯番盆地雖然埋藏著豐富的煤炭、石油等礦產能源,但直到今天尚未大力開采利用。因此不僅對在古代開挖坎兒井的經濟技術條件上有著很大的限制,就是在今天,開挖坎兒井中的動力機械設備仍然是十分缺乏。電力供應也很少,鋼材水泥也是遠地運輸而來。

這些條件給修建地面水的水利工程帶來了很大困難。但是坎兒井的取水形式,既可節省土方工程,又可長年供水不斷,且當地人民在炎熱的地區久居生活,素有修窯築洞的習慣和經驗。

另外人們在掏挖泉水的生產實踐中,逐步發現坎兒井形式的地下渠道,不但可以防止風沙侵襲,而且可以減少蒸發損失,工程材料應用不多,操作技術亦頗簡易,容易為當地群眾所掌握。

這對克服當地經濟技術上各種困難有很大方便,因此,遠在古代經濟技術條件較差的情況下,各族勞動人民群眾採用坎兒井方式開采利用地下水,就更加顯得經濟合理了。

⑥ 坎兒井是誰發明的

坎兒井並沒有記載是誰發明的,只是記載創始於西漢。

坎兒井是新疆一種特殊專的水利工程,始建於西漢。本屬工程共有6個豎井。地下渠改道顯然是一口現代的卡納井。坎兒井是新疆獨特的灌溉取水口工程。新疆部分沖積扇地貌區土壤多為礫石,透水性很強,雪水溶入山中後,大部分滲入地下,地下水埋藏較深。

在平原地區,為了抽取滲入地下灌溉的水,可以方便地開挖井渠。在龍首渠施工中,採用了井渠聯合施工技術。新疆的勞動人民吸取了井渠法的施工經驗,將其應用於新的地理條件,創造了一種新型的灌溉工程。


(6)勞動者的創造坎兒井擴展閱讀:

坎兒井結構原理:

坎兒井是一種結構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統。它由豎井、地下渠道、明渠和泄水壩四部分組成。坎兒井的結構原理是在高山地區的雪水分流處尋找水源,每隔一定的時間鑽一個深淺的豎井。

然後根據地形在井底修建地下溝渠,與各井進行溝通,然後引水。地下渠道出口與地面渠道相連,地下水引至桑園進行地表灌溉。

⑦ 吐魯番坎兒井的起源

學術界關於坎兒井的起源有3個不同的觀點。有學者認為吐魯番的坎兒井早在2000年之前的漢代就已經出現,它的技術來源於中原地區的井渠。著名學者王國維提出了這個觀點,得到許多學者的認可。第二種觀點則認為,在古代波斯,公元前500年就已經使用了坎兒井,與新疆相鄰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中亞諸國都使用坎兒井,古代西域地區的坎兒井技術是當時沿著絲綢之路從古代波斯傳入的。但這一種論點似乎缺乏中原地區的井渠與吐魯番盆地的坎兒井技術有關聯歷史根據,外國學者和國內維吾爾學者持否定態度。第三種觀點則認為,吐魯番盆地的坎兒井是當地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吐魯番地區維吾爾族學者和著名的坎兒井匠都持這種觀點,近年來,國內外越來越多的學者也支持這種看法。坎兒井的起源目前仍然是學術界長期討論至今而未果的課題。無論怎麼樣吐魯番盆地龐大的坎兒井灌溉系統世界獨有的。

⑧ 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坎兒井是怎麼建造的

新疆的坎兒井被認為是中國古代的三大工程之一,由於在新疆吐魯番的獨特地形區,坎兒井正好適應了當時這樣的環境,其工作原理我覺得還是挺復雜的。坎兒井也成為了吐魯番地區主要的水資源的來源,關於坎兒井的起源也是有很多說法的。

可以說坎兒井是中國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吐魯番發現現存的坎兒井多是清代以後陸續建造和維修的老井,都有百歲的高齡了,如今雖然吐魯番已有了現代化的飲水手段,但坎兒井仍然在人們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⑨ 坎兒井最早發源於什麼地方、什麼時候呢

關於新疆坎兒井的起源問題,學界目前基本上有「傳人說」和「自創說」兩種觀點。其中,「傳人說」又分為「國外傳入說」和「國內傳人說」兩種:國外傳入說:這種觀點認為,坎兒井是17世紀時由波斯(今伊朗)傳人新疆的,有兩個證據可以說明這一觀點:其一,名稱基本相同。坎兒井一詞,維吾爾語叫做「坎兒孜」,波斯語叫做「坎納孜」;其二,有人物為證。

早在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波斯人蘇里曼(Solimen)就來到吐魯番,修建了一座集水的磚塔,也就是現在的蘇公塔。相應地,人們也提出了反駁意見:第一,名稱雖然相同,但也有可能是新疆傳人波斯的;第二,人物雖然可為證,但距今只有180多年,而新疆當地人說早在300-^00年前當地就已經有了坎兒井。國內傳入說:這種觀點認為,坎兒井先是由今陝西大荔經敦煌傳人新疆白龍堆沙漠地區,然後傳人吐魯番。

證據有三個:其一,有史料為證。據《史記》記載,西漢武帝時期(前141 一前87年),今陝西大荔就有了井渠。《漢書•西域傳》上也有記載,西漢屯軍敦煌攻打烏孫時,在今白龍堆沙漠東南土山腳下,取用過卑鞮侯井(大井六通渠)的泉水;其二,老坎兒井的名稱,挖坎兒井的工具名稱及已發現的古坎兒井中的古物都說明坎兒井是漢人先開挖的。例如,不少坎兒井的名稱有漢文化特徵:錢生貴坎、西門坎、東門坎、大長水坎……又如,挖坎兒井的工具名叫單轆、馬轆等。再如,鄯善二堡修水庫時,發現地下坎兒井中有銅制水煙袋;其三,1957—1959年,蘇聯水文地質專家B. H.庫寧來新疆考察,根據他的調查評論,吐魯番的坎兒井與蘇聯中亞和伊朗一帶的坎兒井的結構和經營方式均有所不同。但是,這種說法也存在如下漏洞:第一,陝西井渠和新疆坎兒井也有一定區別,前者是輸送地面水的工程,後者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工程;第二,挖坎兒井的工具是漢語名稱,只能說明是漢人發明了挖井工具,不一定能證明坎兒井的歷史,此外,漢人姓名或名稱的坎兒井也不一定是最早的坎兒井;第三,坎兒井中挖出的銅制水煙袋,不能夠充分證明坎兒井歷史較早且為漢人所開挖。

因為吐魯番地區風沙大,坎兒井埋沒的時間早,也不一定就是最早的坎兒井。自創說:這種觀點認為,坎兒井是當地各族勞動人民自己創造的。證據有三個:其一,起初,勞動人民利用泉水灌溉土地,後來在掏挖和延伸泉水的過程中,他們發現要增加水量,愈長愈深就會形成明渠。但是,明渠越深土方越大,且凍結、坍塌易為風沙埋沒,所以又發展為鑽洞延深取水,於是形成了最早的廊道。然而將廊道延伸後,出土運土又會困難,繼而產生了易出土的豎井,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初的坎兒井形成了;其二,由於當地自然條件極為乾旱,地面水源非常缺乏,客觀條件迫使人們開發利用地下水源,這樣才能保證農業生產發展和居民生活用水的正常需求。相對而言,天山南北其他地區則就沒有吐魯番這樣突出的自然條件,所以很少開采利用地下水;其三,吐魯番當地早在漢朝以前就有坎兒井了,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是,這種觀點也有缺陷:第一,說新疆坎兒井有2000多年的歷史,比陝西井渠還早,尚無可靠的文獻資料為證;第二,坎兒井的名稱與中亞一帶的工程的名稱有相似點。不管怎麼說,目前還沒有關於坎兒井的權威的科學的解釋。有人也認為它是在綜合條件下形成的,要以「自創說」為主、「傳人說」為輔。

⑩ 坎兒井是誰發明的

坎兒井不是某個人發明的,是在乾旱地的勞動人民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創造的

坎兒井是在乾旱地的勞動人民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創造的一種地下水利工程。坎兒井引出了地下水,讓沙漠變成綠洲,古代稱作「井渠」。

坎兒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們將春夏季節滲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積雪融水通過利用山體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進行灌溉,以滿足沙漠地區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

坎兒井的意義:

坎兒井水利系統不僅僅是中華文明體系下一個燦爛的文化成就,更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坎兒井的興盛是建立在吐魯番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基礎之上的。

同時坎兒井也見證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有著多年悠久歷史的吐魯番文明,進一步闡明了自然界尤其是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與乾旱地區文明更替之間的密切作用。

閱讀全文

與勞動者的創造坎兒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
pml證書 瀏覽:748
申請商標的要多久 瀏覽:814
連雲港專利代理 瀏覽:613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瀏覽:452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