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科學家是怎樣試驗貝殼,發明了坦克
科學家用貝殼,發明了坦克
薄殼結構和超粘度分泌液外, 貝殼的強度也大有文章。
貝殼主要成分是硅酸鹽, 同傳統水泥相同, 但其強度比飛機玻璃還高。
原來, 貝殼內硅酸鹽間空隙很小。為此, 人們在製造水泥時充分攪拌, 排盡空氣, 再加人一種聚合凝膠, 消除了水泥顆料間的空隙, 使顆粒間緊聚在一體, 水泥的強度大為提高鮑魚殼是自然界最硬最耐磨的物質之一。
在顯微鏡下, 科學家發現鮑魚殼就像磚牆: 一層層超薄的碳酸鈣好比是磚, 不到億
由於貝殼的斜面有緩沖的性能,於是坦克的前裝甲得到了改進,厚裝甲的斜面一炮打過去都被彈飛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機動、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
1915年,英國政府採納了E.D.斯文頓的建議,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
拓展資料
坦克,現代陸上作戰的主要武器,具有直射火力、越野能力和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是陸地武器中其重要性唯一高於輪式裝甲車的存在,主要執行與對方坦克或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工事、殲滅敵方陸上力量。通常坦克一般裝備數挺防空(高射)或同軸(並列)機槍和一門中或大口徑火炮(有些現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發射反坦克/防空導彈),是憑以火力進行作戰的經典體現。坦克大多使用旋轉式炮塔,但亦少數使用固定式主炮。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統、瞄準系統、動力系統、通信系統、裝甲式車體等系統組成。
同時坦克也是天敵最多的陸戰武器,甚至有的坦克製造廠依然研發反坦克武器,反坦克成了各國陸軍的重要技能,雖然坦克在發展,但坦克自身的發展速度實在是追不上反坦克武器的發展速度,而且坦克會陷入防護性和越野能力不能兼得的二悖論難題中。除非以後研製出新型輕質量防護材料來改良裝甲,不然未來戰爭中坦克的境地真的很危險。
坦克之最: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坦克是英國人在1915年研製的「小遊民」坦克。
世界上最重的坦克是德國人研製的「鼠」式重型坦克,該坦克全重188噸。
世界上最早的既用履帶行駛又用負重輪行駛的坦克是美國在1928年研製的T3「克里斯締」中型坦克。
世界上單價最昂貴的主戰坦克是法國的勒克萊爾主戰坦克,單價為1000萬美元。
世界上速度最快坦克是英國「蠍」式輕型坦克,最高時速81km/小時。
世界上裝甲最好的坦克是美國M1A2 SEP TUSK II。造價450萬美元。
世界上火力最強的坦克是俄國的T14阿瑪塔,該坦克可以安裝125mm及140mm的主炮
近日,外媒Bloomberg網站列出了目前全球范圍內現役的5款「最貴」坦克。法國勒克萊爾坦克(AMX-56 LECLERC)以1000萬美元的造價位居榜首,排在第2的是日本的10式坦克,造價也高達940萬美元。第3、4、5名分別是英國的挑戰者2坦克、美國的M1坦克和韓國的K2坦克。
② 科學家從動,植物身上得到了什麼啟示,發明了什麼
1、蝴蝶翅膀為靈感:Mirasol低壓顯示器
電子閱讀器最初使用的是電子墨水,這種墨水僅限於某些顏色,在陽光下也存在可讀性問題,因此尋找新的方法來提高閱讀能力是自然而然的一步。為了做到這一點,設計師們從動物王國,尤其是蝴蝶身上獲得了靈感。
2、蜻蜓翅膀為靈感發明的環保建築
設計師在規劃未來的建築時,需要考慮到可持續性和生態意識。比利時建築師文森特·卡勒博設計的許多方案中,有一個從蜻蜓的設計中獲得了靈感,以實現環保目標。
文森特·卡勒博的這個概念設計位於紐約羅斯福島南岸,是一個獨特的128層垂直農場概念,這個建築將圍繞兩座700米的塔排列著,對稱包裹在一個巨大的玻璃和鋼制溫室中,將它們連接起來。 該溫室設計新穎,可支撐建築物的負荷,並直接受到了蜻蜓翅膀的外骨骼結構的啟發。
3、蜂窩輪胎
在大多數情況下,依靠充氣的輪胎很好使用,但如果有一個替代的解決方案呢?在軍用車輛所面臨的困難刺激下,即使「泄氣保用」輪胎也無法很好地工作,彈性技術和威斯康星-麥迪遜的聚合物工程中心則意識到蜂窩設計會是理想的選擇。
4、蚊子的靈感:微型的針頭
有一些人會害怕尖銳的物體,例如針頭。這部分原因是由於手術的進行,也可能由於插入的針頭的大小。但是,如果針頭可以小得多,從蚊子那裡得到靈感後,研究人員希望創造一種微型的針頭。
5、Mondo蜘蛛電動車
Mondo蜘蛛電動車可能是有史以來最酷的發明。它最初是由加拿大溫哥華的一個團隊在2006年為「火人節」製作的,但最近他們對其進行了改裝,去掉了汽油發動機,取而代之的是5千瓦時的鋰離子電池。整個飛行器重725公斤,1.5米高,2.4米長。而它的靈感就來自於蜘蛛。
③ 人類從貝殼中發明了什麼
人們利用貝殼作為貨幣
④ 人們通過蛋殼發明了什麼
人們通過蛋殼發明了薄殼結構。
一個人握住一個雞蛋使勁地捏,無論怎樣用專力也不能把雞蛋捏屬碎。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是因為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
建築師根據這種「薄殼結構」特點,設計出了許多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築物。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築,屋頂都採用了這種「薄殼結構」。
(4)貝殼發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薄殼結構按曲面生成的形式分為筒殼、圓頂薄殼、雙曲扁殼和雙曲拋物面殼等,材料大都採用鋼筋和混凝土。
殼體能充分利用材料強度,同時又能將承重與圍護兩種功能融合為一。實際工程中還可利用對空間曲面的切削與組合,形成造型奇特新穎且能適應各種平面的建築,但較為費工和費模板。
薄殼結構的優點是可以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物體的各個部分,減少受到的壓力。許多建築物屋頂都運用了薄殼結構的原理。
⑤ 科學家根據貝殼的什麼原理發明坦克
坦克不是根據貝殼發明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 御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機動、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英國人E.D.斯文頓(又譯作特里頓)在一起意外中發現,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它不就無敵了嗎? 1914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戰場陷入了僵局。正在英國遠征部隊服役的斯溫頓中校提出,需要製造一種能夠在遍布鐵絲網的戰場上開辟道路、翻越壕溝並能摧毀和壓制機槍火力的裝甲車來打破西部前線的這種沉悶僵局。當時的英國陸軍對此毫無興趣,時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卻如獲至寶,下令組建「陸地戰艦委員會」,親自領導「陸地戰艦」的研製 工作。1915年2月,英國政府採納了E.D.斯溫頓的建議,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於1915年9月製成樣車進行了首次試驗獲得成功,樣車被稱為「小遊民」,全重18.289噸,裝甲厚度為6毫米,配有1挺7.7毫米「馬克沁」機槍和幾挺7.7毫米「劉易斯」機槍,發動機功率77.175千瓦,最大時速3.2千米,越壕1.2米,能通過0.3米高的障礙物。
1916年生產了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剛性懸掛,車體兩側履帶架上有突出的炮座,兩條履帶從頂上繞過車體,車後伸出一對轉向輪.該坦克乘員8人,有「雄性」和「雌性」兩種.「雄性」裝有2門5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雌性」僅裝5挺機槍.1916年9月15日,有49輛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當時為了保密,英國將這種新式武器說成是為前線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結果這一名稱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這個單詞的音譯.
⑥ 人類受到貝殼的啟發,發明了什麼 受到袋鼠啟發發明了什麼
根據貝殼發明了坦克
根據袋鼠發明了越野汽車
根據蜻蜓發明了飛機翅膀
⑦ 這種薄殼結構帶給人什麼啟示發明了什麼請知道者趕緊回答,我要寫作文 O(∩_∩)O謝謝!
殼,是一種曲面構件,主要承受各種作用產生的中面內的力。薄殼結構就是曲面的薄壁結構,按曲面生成的形式分為筒殼、圓頂薄殼、雙曲扁殼和雙曲拋物面殼等,材料大都採用鋼筋和混凝土。殼體能充分利用材料強度,同時又能將承重與圍護兩種功能融合為一。實際工程中還可利用對空間曲面的切削與組合,形成造型奇特新穎且能適應各種平面的建築,但較為費工和費模板。1.筒殼(柱面薄殼):是單向有曲率的薄殼,由殼身、側邊緣構件和橫隔組成。橫隔間的距離為殼體的跨度l↓1,側邊構件間距離為殼體的波長l↓2。當l↓1/l↓2≥1時為長殼,l↓1/l↓22<1為短殼。2.圓頂薄殼:是正高斯曲率的旋轉曲面殼,由殼面與支座環組成,殼面厚度做得很薄,一般為曲率半徑的1/600,跨度可以很大。支座環對圓頂殼起箍的作用,並通過它將整個薄殼擱置在支承構件上。3.雙曲扁殼(微彎平板):一拋物線沿另一正交的拋物線平移形成的曲面,其頂點處矢高f與底面短邊邊長之比不應超過1/5。雙曲扁殼由殼身及周邊四個橫隔組成,橫隔為帶拉桿的拱或變高度的梁。適用於覆蓋跨度為20~50米的方形或矩形平面(其長短邊之比不宜超過2)的建築物。4.雙曲拋物面殼:一豎向拋物線(母線)沿另一凸向與之相反的拋物線(導線)平行移動所形成的曲面。此種曲面與水平面截交的曲線為雙曲線,故稱為雙曲拋物面殼。工程中常見的各種扭殼也為其中一種類型,因薄殼結構容易製作,穩定性好,容易適應建築功能和造型需要,所以應用較為廣泛。
生物界的各種蛋殼、貝殼、烏龜殼、海螺殼以及人的頭蓋骨等都是一種曲度均勻、質地輕巧的「薄殼結構」。這種「薄殼結構」的表面雖然很薄,但非常耐壓。模仿它們殼體在外力作用下,內力都沿著整個表面擴散和分布的力學特徵,在建築工程中早已得到廣泛應用。日本東京的代代木體育館則活像一隻巨大的海螺,其外觀曲線流暢、輕快、形態動人,被認為是當代最成功的體育建築之一
車前子的葉子一般呈螺旋狀排列,夾角為137º30´30"。只有這樣,每片葉子方能得到最多的陽光。設計師們向車前子借鑒了調節日光輻射的原理,匠心獨具地建造一座呈螺旋狀排列的13層樓房,每個房間都可以得到最充足的陽光。
「薄殼結構」是有的,不過應該說貝殼和葉子的共同特徵就是葉子有葉脈,貝殼上也有類似結構,這就好比人的骨架,起支撐作用,所以貝殼和葉子能在外壁很薄的情況下保持很高的強度。
許多科學家發現,在上百萬年的生物進化過程中,樹總是有一些巧妙的辦法來解決生存中遇到的問題。人們可以從樹身上得到一些啟示。
一個種群生存下來的關鍵,往往體現在日常的細微現象中。在空間狹小的情況下,生物為生存就產生了折疊結構。
日本的折紙工藝,小紙片不僅看起來賞心悅目,還給人們許多啟迪,這張紙團皺之後,出現一個個菱形。這種褶皺形狀在這張被團皺的紙上到處都是。這種褶皺結構也可以在任何一種薄質物體上存在。如在我們的襯衫上看到它們。所有薄質結構的物體都遵循這個原理。
在這美麗的折疊結構中,還包含著數學上的正確性。因此,菱形結構上建立起來的鋸齒形折疊結構理論是正確的。由此理論而設計的鋸齒形折疊太陽能吸收器節省空間,又經久耐用。
一個伸展開有3米長的飛行器觸角,被收縮在一個只有2厘米高的盒子里。這個構想來源於設計者對植物的觀察。
易拉罐不會破碎,在擠壓中產生壓力的同時也吸收了能量。
汽車設計者們據此演繹出「屈服獲救法」,現在問題是能量怎樣被吸收的更好?辦法是,將車體巧妙的折疊。
通過觀察減震器可以清楚地看到,沒有折斷而是像易拉罐一樣被擠壓變形,通過這種方法,它吸收了碰撞的能量。
葉子的折疊結構是天才的設計,貼近觀察一片葉子,可以看到每個細胞都是一個復雜的單位。一層細胞膜包裹著的水狀物,但這個像水一樣簡單的結構,卻已經存在了幾十億年。
放射蟲這些細小的原生物,它們的外層細胞膜上嵌有一層氧化硅骨架,這種如珠寶鑲嵌式的結構使其堅固又漂亮。
巴塞羅那紀念教堂與自然界的細胞結構很相似,因為都遵循了同一個法則,即堅固又盡可能的輕。
再也沒有其他的結構能像貝殼能用如此少的材料跨越這么廣闊的區域,理想的造型是半球形貝殼結構,它的重量被均分到整個結構上,因 此不會發生危險的彎曲折斷的現象。
這就是瑞士設計師海因茨伊斯勒設計的建築不需要任何支撐,它同貝殼的構造一樣,堅固又有吸引力。
在自然界中殼狀結構是最普遍的結構。彎曲的圓形形狀給他們最大的力量,蝸牛殼、堅果殼、各種各樣的甲殼類動物,這些殼都極薄,但因為他們的形狀,使它們難以想像的堅固,可以提供最大的保護。還有一些質地柔軟的物質如蘑茹也是殼形,還有花瓣,大多數的葉片都是殼形結構。
海因茨伊斯勒的花園為他的設計提供了靈感。
它的殼狀結構的最初模型被用來測試持久性和忍耐力。在他的實驗中,打破了傳統的構造上的設計,大自然按照用最少的材料承受最大的壓力的法則,不同計算機也能設計出不計其數的各種形狀。建築學就是應用生物形狀的傳統領域,而貝殼就是最原始而且自然的住所。也許未來,圓形可以代替建築學中的穩定直線形,這樣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住在舒適而又安全的建築構造中。
⑧ 人們從貝殼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坦克
這種說法抄太牽強,或許有人這么想,但也可能有人看烏龜想到研發坦克。總得來說是被具體戰爭形勢逼出來的。而且坦克本身也是從簡陋弱小發展到今天的精緻強悍的。
坦克的最初出現是為了應對一戰時期塹壕戰僵局而被逼出來的產物,最早的坦克防得住機槍但防不住重炮,作用就是冒著槍彈突破敵軍塹壕,給步兵打開缺口從而打破塹壕。二戰前期古德里安提出了集中裝甲優勢形成機動力量的閃擊戰術等等,並投入實踐。雖然英國作為坦克的首個使用國家也有過類似的聲音,但由於傳統的排槍重炮塹壕理論根深蒂固、加上一戰戰勝國的原因沒有被重視實踐。
⑨ 科學家們從貝殼身上發明了什麼
1、科學家模仿某些貝殼製成外殼堅硬的坦克
由於貝殼的斜面具有拱形結構的內特點具有緩沖的性容能,於是坦克的前裝甲得到了改進,厚裝甲的斜面一炮打過去都被彈飛了,
2、根據袋鼠又發明了「助跑器「
袋鼠跳躍每一次可跳5米以上,有時甚至可以跳10米多遠,人們根據袋鼠的方式,就發明了「助跑器。
⑩ 關於動物啟示的發明
——來—根據蛙眼的視自覺原理,已研製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准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准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青蛙是水陸兩棲動物,體育工作者就是認真研究了青蛙在水中的運動姿勢,總結出一套既省力、又快速的游泳動作——蛙泳。
蛙泳是一種模仿青蛙游泳動作的一種游泳姿勢,也是一種最古老的泳姿,蛙泳時,游泳者可以方便觀察前方是否有障礙物,避免撞上障礙物。18世紀中期,在歐洲,蛙泳被稱為「青蛙泳」。由於蛙泳的速度比較慢,在20世紀初期的自由泳比賽中(不規定姿勢的自由游泳),蛙泳不如其它姿勢快,使得蛙泳技術受到排擠。隨後國際泳聯規定了泳姿,蛙泳技術才得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