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線性馬達發明

線性馬達發明

發布時間:2022-05-25 03:53:26

① 電動馬達的發展歷史

1835年,製作世界上第一台能驅動小電車的應用馬達為美國一位鐵匠達文波(Thomas Davenport)。 1870年代初期,世界上最早可商品化的馬達由比利時電機工程師Zenobe Theophile Gamme所發明。 1888年,美國著名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應用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原理,發明交流馬達,即為感應馬達。 1845年,英國物理學家惠斯頓(Wheatstone)申請線性馬達的專利,但原理於1960年代才被重視,而設計了實用性的線性馬達,已被廣泛在工業上應用。 1902年,瑞典工程師丹尼爾森利用特斯拉感應馬達的旋轉磁場觀念,發明了同步馬達。 1923年,蘇格蘭人James Weir French 發明三相可變磁阻型(Variable reluctance)步進馬達。 1962年,藉霍爾元件之助,實用之DC無刷馬達終於問世。 1980年代,實用之超音波馬達開始問世。

② 馬達是誰發明的

1834 德國 雅可比 發明直流發動機
1888 南斯拉夫裔美國 特斯拉 發明了交流電動機

182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首先證明可以把電力轉變為旋轉運動。最先製成電動機的人,據說是德國的雅可比。他於1834年前後成了一種簡單的裝置:在兩個U型電磁鐵中間,裝一六臂輪,每臂帶兩根棒型磁鐵。通電後,棒型磁鐵與U型磁鐵之間產生相互吸引和排斥作用 ,帶動輪軸轉動。後來,雅可比做了一具大型的裝置。安在小艇上,用320個丹尼爾電池供電,1838年小艇在易北河上首次航行,時速只有2.2公里,與此同時,美國的達文波特也成功地制出了驅動印刷機的電動機,印刷過美國電學期刑《電磁和機械情報》。但這兩種電動機都沒有多大商業價值,用電池作電源,成本太大、不實用。

直到第一台實用直流發動機問世 ,電動機才行了廣泛應用。1870年比利時工程師格拉姆發明了直流發電機,在設計上,直流發電機和電動機很相似。後來,格拉姆證明向直流發動機輸入電流,其轉子會象電動機一樣旋轉。於是,這種格拉姆型電動機大量製造出來。效率也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德國的西門子接製造更好的發電機,並著手研究由電動機驅動的車輛,於是西門子公司製成了世界電車。1879年,在柏林工業展覽會上,西門子公司不冒煙的電車贏得觀眾的一片喝彩。西門子電機車當時只有3馬力,後來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試驗的電機車已達12—15馬力。但當時的電動機全是直流電機,只限於驅動電車。

1888年南斯拉夫出生的美國發明家特斯拉發明了交流電動機。它是根據電磁感應原理製成,又稱感應電動機,這種電動機結構簡單,使用交流電,無需整流,無火花,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的家庭電器中,交流電動機通常用三相交流供電。

1902年瑞典工程師丹尼爾森首先提出同步電動機構想。

同步電動機工作原理同感應電動機一樣,由定子產生旋轉磁場,便轉子繞組用直流供電,轉速固定不變,不受負載影響。因此同步電動機特別適用於鍾表,電唱機和磁帶錄音機。

直流電動機是直流激磁,工作特性接其激磁繞組的接線方式不同而有區別。串激電動機起動轉矩大,適用於牽引和起重,並激電動機轉速隨負載大小而變動較小,且可以調節,可用為定速或調速之用,復激電動機兼有以上兩種激磁方式發動機的特性。

交流換向器電動機,即轉子具有換向器的交流電動機。因它既可用於交流 又可用於直流,故稱作交直流兩用電動機或通用電動機,多用於家用電器。

③ iphone線性馬達什麼時候開始用的

蘋果在2016年開賣的iphone7上就已經開始使用了,
為何蘋果從2016年開始就延續使用橫向線性馬達?因為橫向線性馬達與普通線性馬達不同,除了振動以外還可以帶動前後四個方向的位移感,振動的頻率和幅度都是可以控制的,可以覆蓋模仿的場景更多,帶來更多的觸覺反饋。此次OPPO Reno 10倍變焦版搭載X軸橫向線性馬達,相比縱向線性馬達和轉子馬達,反饋更立體,震感更細膩,能提供更強大的震感,響應速度快,啟停速度驚人,獲得更加逼真的振動體驗。
OPPO Reno 10倍變焦版能夠擁有如此好的振動體驗,其內置的全新升級的ColorOS 6系統功不可沒。ColorOS 6通過全場景適配定製振動,使橫向線性馬達的優勢得到更全面的體現。

④ 線性馬達是什麼

我們常說的磁懸浮,往往和線性馬達驅動有著很大聯系

磁浮運輸系統通常採用「線性馬達」作為推進系統,有關線性馬達之特性先予以說明。一般馬達的構造是中間一根帶有「轉子」(Rotor) 可以轉動的軸,四周則是「定子」(Stator),裝了線圈通電後即可產生磁場。所謂線性馬達就是將馬達沿軸線方向切開後予以展開,使馬達的回轉運動變為直線運動,故稱之為線性馬達 (詳如圖3所示)。線性馬達因定子與轉子裝設位置之不同而有線性感應馬達 (LIM) 與線性同步馬達 (LSM) 之分:線性感應馬達是在導軌上安裝反應板 (以鋁板當轉子),而在列車上裝

線性感應馬達之構成原理 [1]

設靠三相交流電力勵磁的移動用電磁石 (作為定子),分左右兩排夾裝在鋁板兩旁 (但不接觸),磁力線與鋁板垂直相交,鋁板即感應而生電流,因而產生驅動力。由於線性感應馬達的定子裝在列車上,較導軌短,因此線性感應馬達又稱為「短定子線性馬達」(Short-stator Motor);線性同步馬達的原理則是將超導電磁石裝於列車上 (當作轉子),軌道上則裝有三相電樞線圈 (作為定子),當軌道上的線圈供應以可變周波數的三相交流電時,即能驅動車輛。由於車輛移動的速度系依與三相交流電周波數成比例的同步速度移動,故稱為線性同步馬達,而又由於線性同步馬達的定子裝於軌道上,與軌道同長,故線性同步馬達又稱為「長定子線性馬達」(Long-stator Motor)。

傳統軌道運輸系統由於使用專用軌道,並以鋼輪作為支撐與導引,因此隨著速度的增加,行駛阻力會遞增,而牽引力則遞減,列車行駛阻力大於牽引力時即無法再加速,故一直無法突破地面運輸系統理論上最高速度每小時375公里的瓶頸 [1]。雖然法國TGV曾創下傳統軌道運輸系統時速515.3公里的世界紀錄,但因輪軌材料會有過熱疲乏的問題,故現今德、法、西、日等國之高鐵商業營運時速均不超過300公里。因此,如要進一步提升車輛速度,必須放棄傳統以車輪行駛之方式,而採用「磁力懸浮」(Magnetic Levitation,簡稱「磁浮」Maglev) 的方式,使列車浮離車道行駛,以減少摩擦力、大幅提高車輛的速度。此一浮離車道的作法,除不會造成噪音或空氣污染外,並可增進能源使用之效率。另外採用「線性馬達」(Linear Motor) 亦可加快該磁浮運輸系統的速度,因此使用線性馬達的磁浮運輸系統應運而生。

所謂磁浮運輸系統就是利用磁力相吸或相斥的原理,使列車浮離車道,此磁力的來源可分為「常電導磁石」(Permanent Magnets) 或「超導磁石」(Super Concting Magnets, SCM)。所謂的常電導磁石就是一般的電磁鐵,即只有通電時才具有磁性,電流一切斷則磁性消失,由於列車在極高速時集電困難,故常電導磁石僅能適用於採用磁力相斥原理、速度相對較慢 (約300kph) 的磁浮列車;至於速度高達500kph以上的磁浮列車 (利用磁力相吸原理),就非使用通一次電就永久具有磁性 (因此列車可以不用集電) 之超導磁石不可。

因磁浮運輸系統是利用磁力相吸或相斥的原理,故導致其分為「電動懸浮」(Electrodynamic Suspension, EDS) 與「電磁懸浮」(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 EMS) 兩種型態。電動懸浮 (EDS) 是利用同性相斥的原理,當列車經由外力而移動,裝置於列車上的常電導磁石產生移動磁場,而在軌道上的線圈產生感應電流,此電流再生磁場,由於此二磁場方向相同,故列車與軌道間產生互斥力,列車隨即由此互斥力舉升而懸浮。因列車的懸浮是靠兩磁場作用力相互平衡而達成,故其懸浮高度可固定不變 (約10 ~ 15mm),列車即因此具有相當之穩定性。此外,列車必須先以其他方式啟動,其所帶之磁場才能產生感應電流與磁場,車輛才會懸浮;因此,列車必須裝置車輪以便「起飛」與「降落」之用,當速度達40kph以上時,列車開始懸浮 (即「起飛」),車輪自動收起;同理當速度漸減不再懸浮時,車輪自動放下以便滑行 (即「降落」)。通常採用電動懸浮 (EDS) 的系統,只能以「線性同步馬達」(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LSM) 作為推進系統,且其速度相對較慢 (約300kph),圖1即顯示電動懸浮系統 (EDS) 與線性同步馬達 (LSM) 之組合。

電動懸浮系統 (EDS) 與線性同步馬達 (LSM) 之組合 [1]

電磁懸浮 (EMS) 則是利用異性相吸的原理,列車兩側向導軌環抱 (類似跨座式單軌系統),列車環抱的下部裝有電磁石,導軌的底部裝有鋼板代替線圈,此時導軌之鋼板在上,而列車之電磁石在下,當通電勵磁時,電磁石產生之磁場吸引力吸引列車向上,列車因重力而下沉,兩力平衡時使列車與導軌間產生間隙 (Gap),列車即因此懸浮,其懸浮高度 (約10 ~ 15mm) 因磁力強弱而產生變化,故磁場之勵磁電流須采封閉迴路以保持磁力穩定。此外,列車一開始 (速度為零時) 即可產生懸浮,因此列車不須裝置車輪。通常採用電磁懸浮 (EMS) 的系統,可採用「線性感應馬達」(Linear Inction Motor, LIM) 或線性同步馬達 (LSM) 作為推進系統,其速度可高達500kph以上,圖2即顯示電磁懸浮系統 (EMS) 與線性感應馬達 (LIM) 之組合。

⑤ 手機上的線性馬達是怎麼回事

手機的馬達從廣義上可以分為兩種:轉子馬達和線性馬達。普通的轉子馬達體驗起來你會感覺非常的慵懶,沒有辦法做出實時震動反饋,感覺總是會慢一拍。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現在採用線性馬達的手機已經越來越多。雖然都叫線性馬達,其實也是有區別的,線性馬達還可以分為兩種:橫向線性馬達和縱向線性馬達。橫向線性馬達更高端,目前用橫向線性馬達的手機並不多,只有iPhone和魅族15,橫向線性馬達的反饋相比縱向線性馬達還要立體,觸感更加接近實體Home鍵,很容易讓人有一種真的可以按下去的感覺。而縱向線性馬達目前用的手機已經有很多,甚至像魅藍S6,魅藍E3這種價格不算高的手機也已經都用上了,三星S9,堅果R1,一加6這些旗艦機用的也是縱向線性馬達。反饋和震感相比橫向線性馬達要差一點,也更缺少
總之,無論是橫向線性馬達還是縱向線性馬達,體驗都是要優勝於原來的轉子馬達的。蘋果作為較早使用橫向線性馬達的手機廠商,無疑是要更激進的,而今年魅族15,三星S9,堅果R1,一加6,魅藍E3等手機也都陸續採用了線性馬達,這無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但推動者整個手機行業進步,也讓用戶的體驗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你的手機用上線性馬達了嗎?

⑥ 什麼是線性馬達,他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線性馬達是一種將電能直接轉換成直線運動機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間轉換機構的傳動裝置。它可以看成是一台旋轉電機按徑向剖開,並展成平面而成。

線性馬達的工作原理類似於打樁機,實際上是一個依靠線性形式運動的彈簧質量塊,將電能直接轉換為直線運動機械能的發動模塊。線性馬達依靠交流電壓驅動壓靠與彈簧連接的移動質量塊的音圈,音圈在彈簧的共振頻率下被驅動時,使整個傳動器振動。由於直接驅動質量塊做線性運動,所以響應速度非常快,振感也非常的強。

線性馬達的優勢

(1)結構簡單。管型直線電機不需要經過中間轉換機構而直接產生直線運動,使結構大大簡化,運動慣量減少,動態響應性能和定位精度大大提高;同時也提高了可靠性,節約了成本,使製造和維護更加簡便。它的初次級可以直接成為機構的一部分,這種獨特的結合使得這種優勢進一步體現出來。

(2)適合高速直線運動。因為不存在離心力的約束,普通材料亦可以達到較高的速度。而且如果初、次級間用氣墊或磁墊保存間隙,運動時無機械接觸,因而運動部分也就無摩擦和雜訊。這樣,傳動零部件沒有磨損,可大大減小機械損耗,避免拖纜、鋼索、齒輪與皮帶輪等所造成的雜訊,從而提高整體效率。

(3)初級繞組利用率高。在管型直線感應電機中,初級繞組是餅式的,沒有端部繞組,因而繞組利用率高。

(4)無橫向邊緣效應。橫向效應是指由於橫向開斷造成的邊界處磁場的削弱,而圓筒型直線電機橫向無開斷,所以磁場沿周向均勻分布。

⑦ 起動機的作用是什麼

將電能轉化成機械能,並可再使用機械能產生動能,用來驅動其他裝置的電氣設備。大部分的電動電動機通過磁場和繞組電流,為電動機提供能量。

電動機(起動機)用途眾多,大至重型工業,小至小型玩具都有其蹤跡。在不同的環境下都會選擇不同類型的電動機,以下是一些例子:

制風設備,例如電風扇、升降機(電梯)、地下鐵路、電車、電動汽車、汽車、噴射機及直升機的起動馬達(starter motor)、工廠與大賣場的運輸帶、公交車上的電動自動門、電動卷閘;

光碟機、列印機、洗衣機、水泵、磁碟機、電動刮鬍刀、錄音機、錄影機、CD唱盤、高速升降機、工作母機(如:機床)、紡織機、攪拌機。

原理

起動機的旋轉原理的依據為佛來明左手定則或是右手開掌定則,當一導線置放於磁場內,若導線通上電流,則導線會切割磁場線使導線產生移動。電流進入線圈產生磁場,利用電流的磁效應,使電磁鐵在固定的磁鐵內連續轉動的裝置,可以將電能轉換成動能。與永久磁鐵或由另一組線圈所產生的磁場互相作用產生動力。

起動機的種類很多,以基本結構來說,其組成主要由定子和轉子所構成。定子在空間中靜止不動,轉子則可繞軸轉動,由軸承支撐。定子與轉子之間會有一定空氣間隙(氣隙),以確保轉子能自由轉動。機殼(場軛)需要用高導磁系數材料製成,要當作磁路用。

直流馬達的原理是定子不動,轉子依相互作用所產生作用力的方向運動。交流馬達則是定子繞組線圈通上交流電,產生旋轉磁場,旋轉磁場吸引轉子一起作旋轉運動。

(7)線性馬達發明擴展閱讀:

研發歷史

1740年,第一個電動馬達是由蘇格蘭僧侶安德魯·戈登(Andrew Gordon)創建的簡單的靜電設備。1827年,匈牙利物理學家安幼思·傑德利克(ÁnyosJedlik)開始嘗試用電磁線圈進行實驗。傑德利克解決一些技術問題後,稱他的設備為「電磁自轉機」。

雖然只用於教學目的,但第一款傑德利克的設備已包含今日直流馬達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定子,轉子和換向器。

1836年,美國一位鐵匠湯馬斯·達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台能驅動小電車的應用馬達,並在1837年申請了專利。由於主要動力電池成本極高,在商業上不成功,達文波特破產。一些發明家繼續發展應用馬達,但都遇到了同樣電池發電成本的問題。

1845年,英國物理學家惠斯頓(Wheatstone)申請線性馬達的專利,但原理於1960年代才被重視,而設計了實用性的線性馬達每次目前已被廣泛在工業上應用。

1870年代初期,世界上最早可商品化的馬達由比利時電機工程師

1888年,美國著名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應用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原理,發明交流馬達,即為感應馬達。

1902年,瑞典工程師丹尼爾森利用特斯拉感應馬達的旋轉磁場觀念,發明了同步馬達。1923年,蘇格蘭人James Weir French發明三相可變磁阻型(Variable reluctance)步進馬達。

1962年,藉霍爾元件之助,實用之DC無刷馬達終於問世。1980年代,實用之超聲波馬達開始問世。

⑧ 線性馬達是怎麼工作的

我們常說的磁懸浮,往往和線性馬達驅動有著很大聯系
磁浮運輸系統通常採用「線性馬達」作為推進系統,有關線性馬達之特性先予以說明。一般馬達的構造是中間一根帶有「轉子」(Rotor) 可以轉動的軸,四周則是「定子」(Stator),裝了線圈通電後即可產生磁場。所謂線性馬達就是將馬達沿軸線方向切開後予以展開,使馬達的回轉運動變為直線運動,故稱之為線性馬達 (詳如圖3所示)。線性馬達因定子與轉子裝設位置之不同而有線性感應馬達 (LIM) 與線性同步馬達 (LSM) 之分:線性感應馬達是在導軌上安裝反應板 (以鋁板當轉子),而在列車上裝
線性感應馬達之構成原理 [1]
設靠三相交流電力勵磁的移動用電磁石 (作為定子),分左右兩排夾裝在鋁板兩旁 (但不接觸),磁力線與鋁板垂直相交,鋁板即感應而生電流,因而產生驅動力。由於線性感應馬達的定子裝在列車上,較導軌短,因此線性感應馬達又稱為「短定子線性馬達」(Short-stator Motor);線性同步馬達的原理則是將超導電磁石裝於列車上 (當作轉子),軌道上則裝有三相電樞線圈 (作為定子),當軌道上的線圈供應以可變周波數的三相交流電時,即能驅動車輛。由於車輛移動的速度系依與三相交流電周波數成比例的同步速度移動,故稱為線性同步馬達,而又由於線性同步馬達的定子裝於軌道上,與軌道同長,故線性同步馬達又稱為「長定子線性馬達」(Long-stator Motor)。
傳統軌道運輸系統由於使用專用軌道,並以鋼輪作為支撐與導引,因此隨著速度的增加,行駛阻力會遞增,而牽引力則遞減,列車行駛阻力大於牽引力時即無法再加速,故一直無法突破地面運輸系統理論上最高速度每小時375公里的瓶頸 [1]。雖然法國TGV曾創下傳統軌道運輸系統時速515.3公里的世界紀錄,但因輪軌材料會有過熱疲乏的問題,故現今德、法、西、日等國之高鐵商業營運時速均不超過300公里。因此,如要進一步提升車輛速度,必須放棄傳統以車輪行駛之方式,而採用「磁力懸浮」(Magnetic Levitation,簡稱「磁浮」Maglev) 的方式,使列車浮離車道行駛,以減少摩擦力、大幅提高車輛的速度。此一浮離車道的作法,除不會造成噪音或空氣污染外,並可增進能源使用之效率。另外採用「線性馬達」(Linear Motor) 亦可加快該磁浮運輸系統的速度,因此使用線性馬達的磁浮運輸系統應運而生。
所謂磁浮運輸系統就是利用磁力相吸或相斥的原理,使列車浮離車道,此磁力的來源可分為「常電導磁石」(Permanent Magnets) 或「超導磁石」(Super Concting Magnets, SCM)。所謂的常電導磁石就是一般的電磁鐵,即只有通電時才具有磁性,電流一切斷則磁性消失,由於列車在極高速時集電困難,故常電導磁石僅能適用於採用磁力相斥原理、速度相對較慢 (約300kph) 的磁浮列車;至於速度高達500kph以上的磁浮列車 (利用磁力相吸原理),就非使用通一次電就永久具有磁性 (因此列車可以不用集電) 之超導磁石不可。
因磁浮運輸系統是利用磁力相吸或相斥的原理,故導致其分為「電動懸浮」(Electrodynamic Suspension, EDS) 與「電磁懸浮」(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 EMS) 兩種型態。電動懸浮 (EDS) 是利用同性相斥的原理,當列車經由外力而移動,裝置於列車上的常電導磁石產生移動磁場,而在軌道上的線圈產生感應電流,此電流再生磁場,由於此二磁場方向相同,故列車與軌道間產生互斥力,列車隨即由此互斥力舉升而懸浮。因列車的懸浮是靠兩磁場作用力相互平衡而達成,故其懸浮高度可固定不變 (約10 ~ 15mm),列車即因此具有相當之穩定性。此外,列車必須先以其他方式啟動,其所帶之磁場才能產生感應電流與磁場,車輛才會懸浮;因此,列車必須裝置車輪以便「起飛」與「降落」之用,當速度達40kph以上時,列車開始懸浮 (即「起飛」),車輪自動收起;同理當速度漸減不再懸浮時,車輪自動放下以便滑行 (即「降落」)。通常採用電動懸浮 (EDS) 的系統,只能以「線性同步馬達」(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LSM) 作為推進系統,且其速度相對較慢 (約300kph),圖1即顯示電動懸浮系統 (EDS) 與線性同步馬達 (LSM) 之組合。(網上有)

⑨ ipad安裝的是線性馬達嗎

是的,,他們用的是線性馬達。因為線性馬達小,震動力道比較強。很有震感。你也可以把這種馬達自己加工成按摩器具。會很舒服的哦。哈哈哈。你可以試試嘗試下。

閱讀全文

與線性馬達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
pml證書 瀏覽:748
申請商標的要多久 瀏覽:814
連雲港專利代理 瀏覽:613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瀏覽:452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