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大醬發明家

大醬發明家

發布時間:2022-05-22 18:08:26

1. 大醬是中國人發明的吧

大醬,是來以黃豆主要原料,經蒸煮源、制曲、發酵等工藝釀造而成的咸鮮口味的東北傳統醬料。
大豆加工製成大醬,加工過程中由於酶的作用,促使豆中更多的磷、鈣、鐵等物質被釋放出來,提高了人對豆中礦物質的吸收率。

2. 黃豆醬怎麼下醬

黃豆醬的做法及下醬方法
做法一:
1、把5千克黃豆挑揀一下,把爛的、破的、還有的裡面可能還有小的泥塊等雜質,都要弄掉,沖洗干凈。
2、再放進鍋里煮熟,煮爛,撈起將豆裡面的水濾一下。
3、把潮濕的豆倒在干凈的竹席上面,將2千克麵粉倒在豆子上面,用筷子把麵粉和黃豆調和在一起待麵粉完全粘附到黃豆上面為止。
4、將豆料倒在席上,與麵粉相混拌勻,鋪成3厘米左右厚,在室溫25~30℃的條件下,每天翻動一次,以後任其發酵,約三五天待表層長大量黃綠色抱子,即長出深黃色的菌,發酵成功。把長毛的黃豆面放到太陽下曬干。
5、將曬乾的黃豆面塊放入干凈的壇內,水燒開,放入適量的鹽,待鹽水完全冷卻後再到入壇內,用筷子攪拌均勻,放在陽光下曬,壇口要用干凈的紗布蒙住,每天早晚都要要用筷子攪拌壇內的黃豆醬,大概要20天左右,黃豆醬的顏色呈暗紅色,就是大功告成了。
做法二:
黃豆醬又稱豆醬,用黃豆炒熟磨碎後發酵而製成,是我國傳統的調味醬。
食材食譜熱量:2527(大卡)
主料黃豆乾500克麵粉200克
方法/步驟
1.黃豆浸泡膨脹無皺紋,用清水漂洗幾遍。
2.放到籠屜裡面蒸煮1小時左右,然停火自然降溫。不要蒸太爛,
3.黃豆控干水分,降溫降到40℃以下,接種醬油曲精,將曲精和麵粉混合均勻,和黃豆拌勻,讓黃豆都沾上麵粉。
4.用布包好,放到空架上面發酵制曲。黃豆與麵粉混合會開始發酵,表現為發熱,不要過於頻繁地打開看,小心它著涼。
5.溫度28-30度之間最好,12-16小時,料發白,將曲翻一次,溫度低延長時間。溫度很高時,要進行散熱,拿掉上面的遮蓋物,可以把黃豆塊翻一翻,涼一涼,溫度降下來,再繼續,否則燒曲,就會壞掉。盒子必須放在懸空處,否則下面會出現積水,因為有熱氣。
6.40小時左右,黃豆表面會長滿菌絲(菌絲為黃綠色),此時已經制曲完成。(受季節、溫度的影響,長菌絲的時間可能會更長一點),豆粒表面長滿黃綠色的孢子有正常曲香,無其他異味即為成曲。
7.把制好的曲,曬2天的太陽,曬乾的黃豆有一股奇特的香味,聞一聞味道就知道好壞。
8.然後洗曲,用涼開水快速洗,撈出。

9.撈出後,放在容器里,蓋上干凈的布發酵8小時左右,黃豆曲發熱有很濃的豆香味就可以了。
10.鍋內加水300克、鹽45克燒開,水溫放置在50℃左右,
11.黃豆曲裝入瓶子,
12.加入准備好的鹽水,將裝好瓶的豆瓣放在烈日下曬,上面用紗布蓋一下防蟲就可以,不要密封。曬越透越好。
13.兩天攪拌一次,曬一個月左右就可以食用,這是曬好的黃豆醬。
14.曬好的黃豆醬可以蒸熟或者加芝麻油炒熟殺菌,就可以食用了。也可以加一點花椒粉、姜等調味。

3. 很多東北人為什麼喜歡吃大醬

對於東北人愛吃大醬這個問題,一直都很好奇,這個大醬是什麼做的,到底有多好吃,只有東北人才知道,作為其他地方的人根本沒有吃過所以,產生了很多疑問。在很多的社交媒體上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包括抖音上也有很多美食愛好者,他們沾大醬的身影。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東北方向的人在吃飯的時候,桌子上准備了很多的青菜,都是生的,而且分量很多,然後准備一碗大醬,就著青菜蘸著一碗大醬吃的津津有味.

據史書記載,醬是我們中國發明的,歷史悠久。據悉漢班固的《漢武帝內傳》中,記西王母下人間見漢武帝,其中記西王母告訴武帝,說神葯上有「連珠雲醬」、「玉津金醬」,還有「無靈之醬」。有制醬法是西王母傳與人間的說法。西王母下只是傳說。還有說法,創造醬的是周公。周公即是叔旦,周武王的弟弟,曾助武王滅商。但《周禮》中已有「百醬」之說,在周朝之前就該有醬製成了。還有史書記載,朱瑞熙的《遼宋西夏金社會史》中有講到說:『醬,八珍主人也,醋,食總管也。』

4. 為什麼東北人喜歡吃大醬

對於東北人愛吃大醬這個問題,一直都很好奇,這個大醬是什麼做的,到底有多好吃,只有東北人才知道,作為其他地方的人根本沒有吃過所以,產生了很多疑問。在很多的社交媒體上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包括抖音上也有很多美食愛好者,他們沾大醬的身影。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東北方向的人在吃飯的時候,桌子上准備了很多的青菜,都是生的,而且分量很多,然後准備一碗大醬,就著青菜蘸著一碗大醬吃的津津有味.

據史書記載,醬是我們中國發明的,歷史悠久。據悉漢班固的《漢武帝內傳》中,記西王母下人間見漢武帝,其中記西王母告訴武帝,說神葯上有「連珠雲醬」、「玉津金醬」,還有「無靈之醬」。有制醬法是西王母傳與人間的說法。西王母下只是傳說。還有說法,創造醬的是周公。周公即是叔旦,周武王的弟弟,曾助武王滅商。但《周禮》中已有「百醬」之說,在周朝之前就該有醬製成了。還有史書記載,朱瑞熙的《遼宋西夏金社會史》中有講到說:『醬,八珍主人也,醋,食總管也。』

5. 大醬是誰發明的

大醬是中國的契丹人發明的,後來被韓國人學去了,詳見六必居博物館

6. 醬文化的特點與種類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庶民大眾平居生活中每日相伴的醬,自漢以下基本是「以豆合面而為之」的穀物醬。這種「以豆合面而為之」的穀物醬,幾乎一開始就走著以豆為主料和以麥為主料的兩種類型並存的道路,也就是說豆醬和麥醬是中國醬的兩大主體類別。正如南朝梁人、著名醫家陶弘景(456~536)所說:「醬多以豆作,純麥者少。」
當然,兩大類別不是完全對等與平分秋色的,古往今來豆醬一直是中國醬的大宗,其文化蘊含和影響也相對大得多與深遠得多。直到20世紀末,中國中國大豆主要產地的東北以及華北等廣大地區仍不同程度保持著這一傳統。當然,中國醬的種類和品種絕不僅僅止於豆醬、面醬兩類,依中國食品釀造工藝的基本分類方法,中國醬大約可以分為黃醬類、面醬類、清醬(醬油)、豆豉、甜醬類、蠶豆醬、辣椒醬、花生醬、芝麻醬、魚子醬、果醬、蔬菜醬、蝦醬、肉醬等十餘種類別。 黃醬北方又俗稱為「大醬」,傳統是農歷二月初二日的下午,將大豆(黃豆)精選,剔除黑大豆(擔心黑皮影響醬色)、變質的豆粒和其它雜質,清水洗二至三遍,以凈為度,入大鍋中烀,待湯焅凈(切不可焦糊)、豆粒用手一捻極酥爛,熄火燜至次日上午(主要目的是將豆燜成呈紅色)。隨後,將豆入絞刀(一種鑄鋁的手動工具)絞成均勻豆泥,或在碾盤上反復碾壓(大戶人家為大批傭工備常年所用,需醬量很大,故用碾子加工)成泥狀,也有直接在鍋中用粗乾麵杖搗成豆泥的(不過這樣的豆泥不易均勻)。醬泥干濕適宜,過干則難以團聚成坯,影響正常發酵;水分過多則醬坯過軟難以成形,坯芯易傷熱、生蟲、臭敗。醬坯大小一般以三斤干豆原料為宜,約為30公分長的橫截面積20平方公分柱體,易於發酵酶變。於室內陰涼通風處晾至醬坯外干(約三、五日),然後在醬坯外裹以一層毛頭紙(多用於糊窗戶)或牛皮紙(防止蠅蟲腐蝕、灰塵沾污等),用繩系懸於灶房樑上,下距鍋台約四、五尺高。或擺放於室內溫暖通風處,坯件間距約一寸,醬坯多時可以分層摞起,但以黍秸或細木條隔開,約一周時間將醬坯調換位置繼續貯放如前。待之農歷四月十八或二十八開始下醬。去掉外包裝紙後將醬坯入清水中仔細清洗,刷去外皮一切不潔物;然後將醬坯切成盡可能細小的碎塊,放入缸中。缸要安置在窗前陽光充分照射之處,為避免地氣過於陰涼,一般要將醬缸安置於磚石之上。隨即將大粒海鹽按二斤豆料、一斤鹽的比例用清凈的井水充分融化,去掉沉澱,注入缸中,水與碎醬坯大約是二比一的比例。然後用潔凈白布蒙住缸口。三天以後開始打耙。大約堅持打耙一個月時間,每天早晚各打一次耙,每次二百下左右。直到將發勁兒(醬液表面生出的沫狀物)徹底打除為止。此間,要特別注意避免「捂了醬頭」——醬液發酵過勁兒而產生異味。為了通風防雨,缸口上要罩上一頂「醬缸帽子」。農村醬帽的傳統製法是就地取材用秫秸或葦子秸編成大草帽形狀,既透氣又防雨水。城裡的醬帽一般是用煮飯的大鐵鍋反扣在缸口上,為了通風則在缸口上用木條將缸撐起。
山東農村黃醬的做法與上述東北地區、內蒙古及山西等地區醬的製作方法基本相同。有一點值得注意的不同是:將玉米炒熟後用碾子碾粉,然後用沸水燙和,攥成直徑約十公分的球狀,如豆醬坯一樣貯放酶酵;屆時按豆醬坯與玉米粉球各佔一半的比例做醬。這種玉米豆醬的醬味甜於純豆醬,而所以以玉米粉為原料,除了山東富產玉米之外,還因為大豆不是最主要的口糧穀物因而種植很少。清代時的山東人被俗呼為「山東棒子」,因為玉米在山東人的口糧結構中佔有很高的比重;玉米結實,其形如棒,習稱為「玉米棒子」或「包米棒子」、「包穀棒子」。
與黃醬做法略異的是盤醬的做法:將與做黃醬同樣的醬坯用鹽水調成如稠粥狀糊,置於缸中,醬糊上層表面遮上一層干凈紗布,紗布上再略撒一層鹽;讓後用牛皮紙封好缸口,缸置於陽光充足處。滿一個月後即可開缸酌量取出食用。因盤醬干稠,故食用時要在醬里調入適量的清水。盤醬的便利是省卻了打耙的繁瑣,而且一定程度可以避免黃醬因打杷不及時等原因可能造成的可口性變異的顧慮。北方的蒙古族,還基本以玉米粉為原料做一種比黃醬稀,且味略酸的玉米醬。那主要是歷史上長期缺少大豆原料而又不能不作醬的結果。 中國醬文化歷史的演進流變,自然應當以中國醬的品種及其工藝為重心和主線。但中國醬文化的拓展,則越出了狹義的醬形態范疇,逐漸衍生出了豉、醬油、醬菜、腐乳(又稱乳腐)以及醬或醬油的各種製成品等等。
中國人利用豉的歷史,邏輯思考應當不會很晚於用菽制醢的時間。但是,明確可資的文字記載則要晚到戰國末期。《楚辭》記載的楚地傳統食品中有「大苦咸酸」的品目,東漢著名學人王逸注雲:「大苦,豉也」。《本草綱目》:「豉味苦,故逸以大苦為豉」。如此看來,豉的歷史一定還要比春秋時期更早。爾後更可信的資證則不斷出現,長沙馬王堆漢墓就提供了這樣的證據。西漢長沙國丞相軑侯利倉的妻子辛追大約死於公元前168~160年,殉葬品中就有醬、豉、豆豉姜。西漢人史游的《急救篇》已經將「蕪荑鹽豉醯酢醬」記錄為百姓日常食生活的必需品。古往今來,中國人普遍地喜愛豉,而且發明了需多種風味不同的豉。豆豉有干豆豉、水豆豉、咸豆豉、淡豆豉、黃豆豆豉、黑豆豆豉等。豆醬、豆豉都是豆類經過制曲、發酵而成的。
中國醬菜的歷史應當開始得很早,最初的萌芽應當可以在植物原料醢品種中發現,三代期的「芥醬」、「榆醬」是其力證。蔬菜、鹽、麴黴、器皿是醬菜製作的條件,而這一切早在文字史以前很長時期就已經完全具備了。當然,具備條件並不等於就一定會發生,歷史科學要求的是史實證據。事實上,三代時人們普遍食用的「菹」也已經孕育了醬菜的基本形態:「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菹是經過乳酸發酵的酸菜,可以是鹽或鹽水漬菜,也可以是清水漬菜。周天子常膳必備的「鹽菜」品種就是菹:「大羹,肉湆,不調以鹽菜。」在中國人食用醬菜的漫長歷史上,我國原產的蔬菜品種芥菜、蘿卜、菘(白菜)、冬寒菜、百合、萱草、蓮藕、韭菜、水芹、大蔥、蒲菜、荸薺、蕪菁、茭白、芹菜、寶塔菜、葫蘆、黃花菜、紫蘇、菜瓜、塌菜、姜、山葯、藠頭等基本都被用作或用作過醬菜原料了。迄今,人們很熟悉並經常在家庭餐桌上出現的醬菜品種所用的蔬菜原料主要有:蘆菔、壺盧、薤、菘、姜、大蒜、蔥頭、青菜、大芥菜、榨菜、紫蘇菜、韭、黃瓜、生瓜、小蒜、葵、冬瓜、胡羅卜、萵筍、苤藍、甘藍、茄果、四季豆、辣椒、胡芹、蕨等。百姓家的各種醬菜自然不拘於上述種種的范圍,民間醬菜的取材有很強的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隨意性,如西瓜皮入醬腌,各種野菜入醬腌,甚至煮熟的馬鈴薯也可以用醬腌制,醬腌菜的功用幾乎被中國人發揮到了極致。
同時不應忽略的是中國醬的葯用價值理念與實踐歷史意義的認識。陶弘景據漢、魏以下名醫用葯增益《神農本草經》而成《名醫別錄》,即已將醬錄入為葯品,認為醬有「除熱,止煩滿,殺百葯及熱湯火毒」的功用。陳日華《經驗方》認為醬可以「殺一切魚、肉、菜蔬、蕈毒,並治蛇、蟲、蜂、蠆等毒。」 李時珍的用方則是:「醬汁灌入下部,治大便不通。灌耳中,治飛蛾、蟲、蟻入耳。塗猘犬咬及湯、火傷灼未成瘡者,有效。又中砒毒,調水服即解。」《本草綱目》又轉錄了《千金》、《外台秘要》、《古今錄驗》、《普濟方》、《千金翼》、《瀕湖集簡方》等醫書所載用醬治療手指掣痛、癘瘍風駁、妊娠下血、妊娠尿血、浸淫瘡癬、解輕粉毒等症的舊方一、新方五;以及《食療本草》所載「榆仁醬」、「蕪荑醬」主治功能的歷史資料23。用醬治療燙傷、蚊蟲叮咬、皮膚炎腫等病症,是歷史上中國百姓、尤其是下層貧苦大眾的慣用方法。既是筆者幼少時城市生活所常見,更為成年以後農村生活時常目擊,並且至今憶起仍有不愉快的視覺印象和沉重的感受,同時無法淡化每次目擊所湧起的憐憫同情。中國勞苦大眾在最艱難處境中求生存的頑強韌性、聰明智慧,令人震撼,中國醬的確是中國人的生命依賴。 歷史上的中國勞動大眾飲食生活是十分貧苦的,他們很少吃到動物性食料,是「准素食者群」。但他們的機體健康在太平年間所以能夠得到基本保障,主要的功勞就應當屬於包括中國醬在內的菽類食品的三餐依賴。「種豆造醬」還是中國歷史上數百萬計佛教徒的食生活傳統,並因此在物質上支撐了中國歷史上「素食文化圈」的存在。中國醬文化經歷了數千年漫長的歷史發展,不僅造成了中國飲食史和中華民族文化的輝煌,而且很早就越出今日版圖的地域范疇,傳播向朝鮮半島、東南亞廣大地區、日本列島。時至今日,中國醬則已經幾乎是環球同此涼熱,無土不之,鮮無人識了。中國醬文化走出國門以後,在異國他鄉入鄉隨俗、隨遇而安、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韓國醬、日本醬、東南亞廣大地區的醬等等,充分利用了當地的原料,適應了當地人群的需求嗜好,經過當地的聰明借鑒再造,使中國醬文化更加絢麗多彩、福佑無數人民。「泛亞洲醬文化圈」的歷史存在是不爭的事實,而且是與「中華飲食文化圈」基本重合存在的歷史事實。
本被豆取代了以後的情況,變化了的主要是基本原料,而非基本工藝。這種工藝,我們可以從賈思勰《齊民要術》中的「肉醬法」得到參證:「牛、羊、麞、鹿、兔肉皆得作。取良殺新肉,去脂,……大率肉一斗,麹末五升,白鹽兩升半,黃蒸一升……內甕子中,泥封,日曝。寒月作之,宜埋之於黍穰積中。二七日開看,醬出無麹氣,便熟矣」。顯然,先秦時制醢工藝中必用的谷粉和酒一起被「麹」(麥麹)和「黃蒸」(帶麩皮的醬麹)取代了。《齊民要術》是詳細記錄具體的工藝過程,《急就篇》則是僅僅強調要點,因此後者連作醢必不可少的鹽都省略掉了。
先秦醢的製作工藝,我們獲得了上述的理解。但是,漢代穀物醬——傳統的中國醬的工藝,我們迄今還沒有發現明確屬於漢代人的確切詳細文字記錄。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是四百餘年的兩漢時期根本沒有任何人去作過這種記錄,問題恐怕僅僅是沒有流傳下來而已。不過,這並不能限定我們就無法了解漢代造醬的基本工藝了。事實上,《齊民要術》的記載,恰恰是漢代造醬法的流傳承續。《齊民要術》記述造醬法,首先是豆醬,其次才是麥醬、肉醬、魚醬等其他醬類。
《齊民要術》對中國醬工藝的記載,應當是兩漢時期民間社會(至少是中原和黃河流域廣大北方地區)中國醬製作的歷史記錄。《齊民要術》的成書,上距東漢時期的完結僅三個世紀的時間,而且其間又充滿了戰爭荒亂,人民顛沛流離,居無常所、食不果腹。也就是說,盡管我們不排除三百年間會有新的經驗積累、技術提高,但其基本成分與成果是漢代的延續流傳。
中國醬的製作工藝,在漫長的歷史上當然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唐末的《四時纂要》一書就記錄了《齊民要術》之後的新變化。《四時纂要》一書主要是纂輯諸書資料按月記載各項事宜而成,因此,其所記敘的事項自是其前的歷史文錄無疑。值得注意的是,書中所記的「合醬」法與《齊民要術》所記中國醬工藝的一個明顯不同之點是:後者已經是將豆、面原料同時參與制麹的「全料制麹工藝」。這種全料制麹工藝,無疑要比《齊民要術》所記工藝前進了一步,既充分強化了微生物的酶解作用,也對原料利用率以及醬品味的提高具有積極的意義。而且這一傳統基本上保持和延續到了近現代。在中國的東北城鎮,醬菜作坊和廣大城鄉庶民百姓之家,中國醬的製作方式、方法也大概如此。全料制麹法大約沿用了四個世紀左右以後,又有了新的改進。元人魯明善《農桑衣食撮要》的紀錄,是《四時纂要》中國醬工藝的繼承和繼續。據《農桑衣食撮要》的記載,制醬用炒熟的白面調稠偏稀醬醪的方法,以及用芳香料增強醬風味的做法,這雖然算不得工藝革新進步,但作為文字記載畢竟是新內容的出現,也應當引起研究者的足夠注意。

7. 醬油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8. 北方人為什麼都喜歡拿蔬菜蘸大醬

東北大醬可以說是中國發醇類調味劑的鼻祖,大醬文化承傳了上千年,努爾哈赤對明代征戰時,因為缺乏鹽份,士兵們的精力顯著降低,之後用大醬替代,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東北,大醬是必不可少的醬製品,尤其是鄉村,每頓飯必吃,關鍵用以蘸生的蔬菜水果,例如春天的野菜,小根蒜,婆婆丁等,夏季的絲瓜,小蔥也是每頓飯必不可少,給東北人一碗大醬,她們能蘸遍世界各國,他們一點也不浮誇,東北大醬早已深深地滲入東北人的內心深處。

農家院豐收,醬茄子,醬燉豆腐,醬燉鯽魚,鹵牛肉,醬骨頭,基本上任何的菜都必須醬作為關鍵調味品,富饒的很土地資源,鑄就了高質量的大豆,好的原材料生產製造較好的食品類。

一方水土教育一方人,東北風喜歡吃大醬,可是也離得開,僅僅純粹的喜歡吃罷了,不必對別人的正的飲食結構,風俗習慣開展搞怪和譏諷,這也是為人的基本能力,岐視是最下流的惡事,東北人的確喜歡大醬,但一定沒做到離不了的程度,如今日常生活標准好啦,飲食結構更改,年輕人非常少再吃大醬了,僅有60歲上下的老年人,依然保存著制醬的技藝。

9. 誰能告訴我北方大醬的製作方法

純豆香味東北大醬的製作方法

1.選擇大粒黃豆,豆粒越大味道越濃越香。(大粒黃豆不存在轉基因的問題)。

2. 時間選擇在立春前後,也就是2月份上旬和中旬烀豆做醬塊。

3. 把黃豆挑洗干凈,用水泡18-24小時,然後用高壓鍋(最好是26cm高壓鍋,每鍋5斤半豆)燒開,保持15-20分 鍾再燒開一次,即可將黃豆烀爛。

4. 待高壓鍋降壓後,打開鍋蓋,把裡面的水倒出控干,把烀爛的黃豆揉成塊,一鍋(5斤多黃豆)做成一塊。醬塊 越大,發酵效果越好。

5. 醬塊在有光的室內放3-4天,外表乾燥,整體結實,即可裝入紙箱保存發酵。紙箱底用苞米秸稈鋪墊,根據醬塊的干濕程度確定紙箱的通風。保持水分,防止風干,可以用苞米窩葉子封在紙箱里的醬塊周圍,存放醬塊的溫度在16-22度,緩慢發酵豆香味純正;正常的發酵醬塊上會長出黑灰色的毛。

6. 下醬的時間是穀雨季節根據天氣確定,最好是連續的晴天,氣溫在18-25度。吉林、遼寧(北部)在公歷4月份下旬的穀雨季節,寒冷地區在5月上旬。

7. 醬缸的大小視醬塊的多少確定,醬缸里的醬越多發酵效果越好;醬缸位置一定要朝陽和通 風, 陽光越多越好。把發酵好的醬塊弄碎,放入醬缸里,按每斤黃豆加4兩鹽的比例加鹽。加水憑經驗,開始不 要加過多的水,可逐步添加。

8. 兩天後,開始打杷,把雜物漂出扔掉,連續打5天,把漂浮出來的雜物除凈;然後每2天打杷 一次,直到發酵完畢,約45天。下醬60天香味濃厚,此方法做的東北大醬再經過一個冬天 味道更好,連續存放4年可以保持香味不變。

【以上主要介紹的是做純豆香味的東北大醬, 根據不同口味要求也可以做帶有臭豆腐味的「東北臭大醬」,有以下區別:
1. 如果做「東北臭大醬」,烀黃豆時間需要比做豆香味大醬晚25-30天,也就是許多人說的「二月二烀醬」,在農歷二月二到二月十二這 段時間,即驚蟄到春分節氣。
2. 做「東北臭大醬」,發酵溫度就要在25-30度快速發酵。
3. 做「東北臭大醬」,下醬時間要在5月下旬,民間常選擇農歷四月十八和二十八這天。
4. 做「東北臭味大醬」,存放年頭越多,臭味越濃,適合當年食用,不宜多年存放。】

10. 韓國人發明了什麼

韓國泡菜、韓服、韓語、韓國文字

與大醬發明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
pml證書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