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創新為話題的作文怎樣立意
創新為話題的作文1
對於科技這個詞語,大家都很熟悉,電腦、電視都是科技的饋贈,自從瓦特發明了蒸汽機,整個世界就邁入了科技時代;自從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我們就離開了黑暗並且更加崇拜科技了;牛頓因為樹上掉下來的一個蘋果,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又讓科技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科技好玩,至少包含著這樣幾層意思,一是科技本身,支配宇宙的自然規律是充滿魅力的;其二,探索科技的過程,揭示自然規律的過程也是趣味無窮的。其三,科學一旦與人生碰撞,在科技與人類社會發生關系——無論是正面與反面,也是趣味橫生的。
科技無處不在,科技讓人類無比自豪!
科技對於我們是多麼重要啊,假如有一天,沒有了電,人們將繼續生活在黑暗中;沒有了煤氣、石油,那人們豈不是還要吃生的東西或鑽木取火,繼續用生畜拉車;沒有了手機和電腦,人們是不是還用飛鴿傳書……
由此看來,我們的衣食住行一刻都離不開科技的貢獻,相信我們身邊的每個人也在時時刻刻的對科技的發展以自己的方式探索著,貢獻著……我雖然頑皮,但也著實體驗了一把科技的滋味:我把一些蘇打粉放進被子里,然後加上白醋,這時「火山爆發」了!馬上,白醋冒起了潔白的泡泡。
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科學不只為尖端技術服務,也越來越多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這就需要正處於青少年時代的我們熱愛科學,學習科學。我曾參加省級科技創新發明活動比賽,榮獲二等獎的好成績,也曾參加市級的科技創新發明活動比賽,也獲得了三等獎,這些成績和老師的辛勤培育是離不開的。參加科技比賽、閱讀科技書籍,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精密的機器人,不用燃料的汽車,虛擬的足球賽,高科技信息的傳送等等,一個個生動有趣的現象,越來越激起了我探索科學的願望。
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科學,傳播文明,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時,更要創造新生活。如今,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不斷加快,可視電視、電腦上網、心臟起搏器,已經不算新鮮了。從1901年發明的真空吸塵器,到人造地球衛星、載人宇宙飛船,科技在不同領域里顯示出了強大的力量。電子產業、通訊技術的日益普及,納米技術、超導材料的廣泛應用,不久的一天,也許就在你的餐桌上,會出現像太空青椒、人造牛排等生物工程食品。學習科學技術,不僅僅是為了成為科學家,也是為了能適應生活,更為了能成為新世紀的主人,擔起新世紀,為國家建設,為人類文明做出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人工合成胰島素、斷手再植、雜交水稻、爆炸原子彈和氫彈、發射人造衛星和飛船等等,這些令世人矚目的科技成就,大大縮短了我國和先進國家的科學技術的差距,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注入了活力。鄧小平爺爺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確如此,科學為我們祖國的騰飛插上了翅膀。毛澤東主席曾對青年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這句話,飽含了長輩們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如果說長輩們用辛勤的勞動建設了20世紀的祖國,那麼,我們就應該以知識、以科學擔起新世紀的重擔。
創新為話題的作文2
今天,老師帶我們去了靈寶市高科技農業示範園里參觀。
下午1點,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了園里,又進到了溫室里,脫了衣服,我的眼簾映入了許多盆蝴蝶蘭。那一個個「蝴蝶」揮舞著翅膀,在盆景上翩翩起舞,好像在歡迎我們似的。我急忙拿出照相機「咔嚓咔嚓」地照了起來。粉色的蝴蝶蘭張開了它那嬌氣稚嫩的粉翅膀,向人們展示著它的可愛;黃色的蝴蝶蘭伸展著公主般金燦燦的翅膀,歡迎小客人的到來;白色的蝴蝶蘭高貴傲氣,鶴立雞群,一橫排粉紅色的「蝴蝶」之中才有一隻白「蝴蝶」,可見有多高貴。我們參觀完後,又坐在一起以「書香更比花香濃」為話題展開了朗誦活動,有許老師為我們出考題的環節,還有雷老師主持的大人和我們之間的關於「花」的歌詞、關於「花」的成語PK。盡管我們玩的很盡興,但也有一些同學很緊張,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我都很放鬆,該笑笑,該幹啥幹啥,徜徉在花海中,真讓人心曠神怡。最後,全體同學、家長、老師以《同一首歌》做了結束。
過後,我們來到了農業示範園的實驗室中,聽彭文瑤媽媽講解著怎樣利用高科技技術將植物批量生產。在實驗室里,我明白了把植物的苗子放在一個瓶里,裡面再放入一些化學物體,外面再用紙包起來,防止蠅蟲落在瓶里污染植物,每天下班後還用紫外射線將瓶子進行掃描,去除有害物質。
從實驗室出來後,我們又從後門進了溫室里,一個個紅掌伸長了「手」用那尖長尖長的淡黃色花心向我們招著手。還有迷你型的蝴蝶蘭在這里亭亭玉立,像一位少女,再加上群花在一起,更是美上加美,四周一片妖嬈,讓我目不暇接。
最後,我們又在會議室里看了一部動畫電影--《奇妙仙子》,有的情節惹得同學們哈哈大笑。電影結束後,一個下午的參觀結束了,我帶著滿心的歡樂開心地回家了。
這次參觀,我知道了植物可以用高科技來嫁接,但高科技來自智慧,智慧又來自知識,知識來源於學習,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來創造高科技,讓祖國發達創新。
B. 作文的立意
文章只有一個終極目的,那就是表意!
「千古文章意為高」,立意,是確立文章的靈魂,是文章成敗的關鍵。沒有中心立意的文章是膚淺雜沓而沒有靈性的。詞句如衣飾,立意乃精魄。過好立意關,當慎。
一是「意在筆先」,立意是戰略決策問題,所謂「思路決定出路」。即使先想到的是許多感性的事例材料,也要上升到理性的意旨上,才能正確地決定取捨和選取角度。具體地說,寫文章時要記得問自己:「你的文章有中心句嗎?」文章所立之意,即中心句,應明確地在草稿紙上寫出來,甚至用下加橫線標出全文中心句,以避免無立意而行文;全文中要有中心句,甚至各段中有主句,這樣有利於(閱卷者)閱讀,有利於(寫作者)寫作;沒有立好意而作文,後果不堪設想!
二是立意要有「回答話題」的意識。這是指立意要對准話題,如:「體貼」話題的立意——人生處處有體貼;細微的體貼見威力;我融化在體貼的溫馨里。又如「花一定要香嗎」話題的立意——花不香也可以美;化作春泥的花更美麗……
三是立意要追求「活」「深」「新」,要多方探尋,揚長避短,擇優選齲
審題和立意密切關聯,我們再將兩者比較一下:
審題——戴起你輕松的「鐐銬」,立意——跳成我瀟灑的「舞蹈」!
「鐐銬」下,不能步履蹣跚,「鐐銬」下,須尋求舞姿的瀟灑自如。
善於立意,是寫高質量作文的關鍵。下面分述一些立意技法以供借鑒。
所謂「高視闊步」,就是指作文要「大氣」,有高足闊步之態、英特超邁之姿,寫出氣慨不凡的文采。有高遠的立意,要有才識。有了才識,就具備了發展創新的意識和氣量,就從思想上有了把握全局與選擇目標的能力,就能形成獨立之見,就有了超越平庸、鑽堅仰高的氣概和膽略;有了才識,就有了創造的自信和能力,面對機遇和挑戰,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才識是高考作文的制高點,它決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一些同學立意不高遠的主要原因,是囿於自我的狹小天地,他們只停留在記錄自己的見聞感受、喜怒哀樂、榮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於平淡,流於「小氣」。那麼文章怎樣才能寫得立意深遠而有才識呢?
1.力避平淡放眼高遠。深刻高遠,總是從宏闊而高遠的心靈視野出發,立意總是追求更高的精神、價值、情感。必須把現實生活融入到作文中,不就事論事,盡量用大的眼光去看,要用世界的、長遠的、人生的目光去審視生活、生命和人生。在超越中,由低級到高級,由淺到深的大致順序是:自我→家庭→集體、階級→民族、國家→人類宇宙。如「習慣」,多數考生就習慣寫習慣,或生活習慣,或學習習慣,或性格習慣等,自甘平庸,流於一般。若能從宗教談到哲學,從理性高度對習慣加以思考,從科學談到政治,從歷史發展的層面對習慣進行反思,從我國改革開放的現實,對習慣發出挑戰,這就不再是生活中一人一事的習慣了。這種習慣自然超越了一般,顯示了非凡的才識。
2.古今中外縱橫馳騁。針對一個問題,多角度分析,多方向探尋,由一點向四周輻射的開放性思考,便是發散思維。發散思考的實質是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展開多角度思維。「縱」就是縱向思考,按時間順序,古往今來地聯想。它由過去、現在、未來三部分組成。「橫」就是橫向思考,按空間順序四面八方地聯想。由「水」想到長江、黃河、黑龍江,塔里木河……想到外國的江河湖海,都屬橫向思考,它能使認識向四周延伸拓展。
C. 作文如何立意方向
立意恰當與否決定著高考作文的成敗,有的省市在高考閱卷的作文判分標准中就明確提出,切合題意的文章,一般不低於45分,而偏離題意的文章,一般在26分以下。且在閱卷的實際操作中,立意恰當與否是作文判分的首要標准。由此看來,必須高度重視作文的立意。只有準確而恰當地確定立意方向,才能獲得滿意的分數。那麼,高考作文怎樣確定立意方向呢?
一.擴展立意法。
所謂擴展立意法,就是把一個外延相對較小的命題,通過抽取深層的、一般性的特徵或規律,使其上升到一種理性的或較為普遍性的層面上,然後,確定立意的具體目標和方位。這種立意法就是跳出「具體化」的圈子,讓 「意」的范圍和意義有所擴展,有所提升,從而,使立意具有相對的思想性或典型性。比如,2006年重慶高考作文話題「走與停」,「走與停」本來是生活中常見的具體現象,可通過意義擴展的方式,將其普遍化為「進化與停滯」「發展與守舊」等立意方向,就可以將立意的視野拓寬。
二.設限立意法。
所謂設限立意法,就是在命題規定的范圍內,對題目、話題或關鍵詞,進一步加以限制,縮小其外延,擴大內涵,將一個相對龐大、籠統、寬泛、抽象的命題,通過添加限制性因素使其縮小或局限到某一方面的具體范圍,或者具體化為某一具體的人、事、情、理。這樣使所立之「意」逐漸具體明朗起來,具有了相當大的可操作性。比如,2007年福建卷題目「季節」,通過添加限制可逐步具體化為一個具體的事件:「季節」——「自然的季節變化」 ——「與自然的季節變化有密切關系的故事」——「在自然的季節變化中,一個山區少年求學的故事」……當然也可以這樣具體化為一個「理」:「季節」——「人生的季節」 ——「人生的季節變化」——「人生季節變化中的人生感悟」。
三.因果立意法。
就是通過由果溯因或由因導果來確定立意的方向。有些作文命題本身含有某些「因」或「果」的因素,聯系情景,推想「果」或「因」就可以確定立意的方向。比如,2007年上海卷,以「必須跨過這道坎」為題目,寫一篇文章。題目就包含了明顯的「果」的因素,立意時,只要添加一個「為什麼」,就比較容易確定立意了。
四.類比立意法。
類比立意法就是運用類比聯想,確定文章的立意。類比立意法的關鍵在於找到恰當的類比點和類比的事物,為立意找到著陸點。類比的方式可以是同類聯想,也可以是不同類的比喻式聯想,只要具有相對突出的類似點,就可以設定類比的目標,將命題引向類比的事物,從而確定立意的方向和角度。比如,2007年安徽卷題目 「提籃春光看媽媽」,可以通過類比確定立意為「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回報媽媽」、「用優異的成績贏得**的微笑」等等。
五.逆向立意法。
逆向立意法也有人稱為「反彈琵琶」。就是打破傳統觀念和傳統思維,跳出人雲亦雲、亦步亦趨的思維窠臼,一反常規思維,從嶄新的逆向角度來立意。這是運用求異思維從相反的方向進行探索,從正方面事物或道理中求其不足之處甚至完全相反的認識,進而闡述出使人信服的道理,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逆向立意法需注意穩妥和嚴密,思維方向本身決定了這是一步險招,因此,要從以理服人的角度,設想周全,否則,可能會造成立意的偏頗。
六.假想立意法。
圍繞題目、話題或關鍵詞,展開創造性的假設和猜想,可以開辟新的立意視角,對於大家都熟知的事物,採用常規立意的方式難以體現創意和個性色彩,而如果依據命題信息,「大膽假設」,然後在寫作過程中運用恰當的素材「小心求證」,那麼,這種立意方式會展現出一種獨辟蹊徑的鮮亮特徵,自然也會贏得閱卷人的青睞。比如,2005年江蘇卷作文《沒有了妖魔的取經之路》運用大膽的設想,展示出全新的視角,出奇制勝。
D. 作文如何創新立意
作文立意創新的方法有很多, 最常見而且最實用的有以下幾種。
一、畫龍點睛
所謂「畫龍點睛」, 即在文章關鍵處, 或一針見血地抵達事物內核, 或言簡意賅地點明寫作要旨。從行文結構來看, 它往往起到了緊扣文題或話題的作用 從表達效果來看, 一篇文章常常會因幾個意蘊深刻的句子而流光溢彩, 搖曳生輝。「畫龍點睛」的句子多是議論性的, 體現了作者的識見和學養, 凝聚著作者的個性化感悟和人生智慧, 顯示了作者不同凡響的思考力, 增加了文章的厚度, 提升了文章的品質。
2007 年福建卷是命題作文「季節」, 下面這些句子就是從部分滿分作文中摘錄出來的: 「漢堡和薯條都是有保質期的, 唯有文化與人性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奪目」「不要讓季節在稻田走過, 也讓季節在城市與人為伴」「季節是一種秩序, 而我們正成為秩序的破壞者」「這是個慾望充斥靈魂的季節」「季節輪回, 但人類社會沒有輪回」。這些精闢動人的句子猶如文章的眼睛, 有了它, 整篇文章頓時顯得氣韻生動, 意味悠長。
二、即小見大
「即小見大」就是把內容寬泛的話題化為平凡的、瑣細的小事情和小事件, 為大題、寬題和虛題找到一個精巧的突破口, 從而做到一葉知秋, 尺水興瀾。這種方法的好處是能將「小我」的生活積累和人生體驗與社會風雲和時代精神連接起來, 使難度較大或主題宏闊的寫作內容簡單化, 同時也為真實的、個性化的`情感表達找到一個適宜的方式和路徑。「即小見大」常常是以實寫虛, 從小角度寫大境界。2007 年天津卷的作文命題是「有句話常掛嘴邊」, 有個考生就把天津的口頭禪「倍兒好」作為常掛嘴邊的一句話, 寫出了天津獨有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風情, 也寫出了天津人可愛的性格特徵和精神氣質。一句親切朴實的「倍兒好」, 原來也可以作那樣寬廣而深入的演繹和開掘。又如湖南卷的「詩意地生活」, 既可指一種生活態度, 又可指一種價值取向, 是對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的重新打量, 也是對生命意識、生活目的和生存意義的發現、體悟和思考。我們當然可以寫理想、激情、自由和崇高, 但未必不可以寫凡俗的感動與溫暖, 也未必不可以寫彌散著生命活力與美感的自得之見和自在之趣。有篇佳作恰恰就是通過自己的爺爺和奶奶慢慢變老的故事, 通過他們的「忙碌」「埋怨」以及始終不渝的「依賴與信任」, 對詩意的生活和生活的詩意作了別開生面的詮釋。
三、片段串聯
在我們平時的寫作實踐中, 就某事某物來探幽索隱, 是大家所習見和擅長的, 如能在看似散亂的材料中感悟到並提煉出一個鮮明的主題, 無論是從思維延展的深度還是從內容涵蓋的廣度上來講, 都會更全面, 更立體,更辯證, 更大氣, 更飽滿。將多則經過遴選的材料圍繞著一個中心意思串聯起來, 使其環環相扣, 渾然一體, 正如德國詩人海涅所說的那樣, 「像首飾匠打金鎖鏈那樣精心地勞動著, 把一個個小環節非常合適地連接起來」, 無疑是立意創新中便捷而實用的方法。一般而言, 這類文章通常可有以下兩種結構方式: 其一, 並列式, 幾個材料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側面來表現一個中心, 材料之間可以相互補充, 相互滲透 其二, 遞進式, 由淺入深, 由表及裡, 由淺直到豐富, 由簡單到復雜,層層剝繭, 步步推進, 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就在這不斷掘進的過程中得到了深化。需要強調的是, 片段串聯的立意方法, 思接千載, 跳躍性強, 融入了作者更多的創新意識和個性化情感。正因為如此, 在對材料的駕馭方面, 作者不能囿於一景一物一事一理, 要善於捕捉典型而有意義的事例, 把握材料之間的內在的邏輯關系, 以點帶面, 因事見理。2007 年的寧夏、海南卷是有關「創造與機遇」「創造與成功」「創造與堅持」等話題的新材料作文, 在一篇《機遇與創造交響曲》的優秀考場作文中, 作者就材料中別涅迪克的意外發現、徐志摩《再別康橋》的問世和迪斯尼樂園中米老鼠的誕生這三個片段,分別論證了「創造, 得密切關注機遇」「創造, 得及時抓住機遇」和「創造, 得善於開發機遇」的道理, 全文線索清晰, 結構井然, 取得了波逐浪涌、酣暢淋漓的效果。
E. 求一篇立意為創造條件的作文,在線等
為生存,創造條件
蟬在「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的西陸方顯高潔之質;梅在「風細細,雪垂垂」的江畔始展堅貞之格;雁在「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的月下才露孤傲之節。
高爾基曾說過:「世上只有兩種生活方式:腐爛或燃燒。」毋庸置疑,多數人都會選擇後者,都能發光發熱。其實,燃燒的關鍵在於,為生存創造條件。
不慣畫船載酒、玉盞催船的雅士生活,不慣燕燕輕盈、鶯鶯嬌軟是粉閣艷事,不慣阿諛取悅、人雲亦雲的卑躬屈膝,他毅然投奔大漠邊塞,馳騁不羈的靈魂。
「蒸沙煉石燃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他喜歡在炙烤中燃燒激情;「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他喜歡在飛雪勁風中盡顯錚錚鐵骨;「蒼旻霽涼雨,石路無飛塵」,他喜歡在蕭晨干念中思舊事故人。
他,就是雄渾的岑參。他為自己創造了條件,體驗了「三軍大呼陰山動」的震撼,踐行了「誓將報主靜邊塵」的諾言,更造就了駿馬駐坡、鷹擊長空的獨特詩風。
放棄了成為律師的優渥待遇,放棄了舒適無慮的中產階級生活,放棄了一條已鋪就的人生捷徑,他毅然走上了連自己都不能確定前途的文學之路。
當費盡心思的第一部劇作《克倫威爾》被全然否定後,他依然堅定地在閣樓上逐步;當巴黎的嚴冬到來時,在無煤無爐的窘迫中,他緊裹毛毯忘我地為傑作奮斗;當暴戾的債主怒目圓睜地催債時,他依舊不停歇地創作著。
他,就是巴爾扎克。他為自己創造了條件,在苦難的砥礪中,在社會無情的鞭笞中終成一代文學巨匠,創造了世界文學史上的奇跡。那一部《人間喜劇》包含了多少冷暖,凝結了多少辛酸,匯聚了多少心血。
我所謂的創造條件,是指為自己創造經歷磨難、接受洗禮的條件,並且這創造出的磨難要在人的承受限度之內。黛玉清澈得近乎刻薄的性格終違封建審美標准,終違封建人際觀念,只能自垂淚於花冢,自銷魂於滴竹之聲。歐也妮受盡父親吝嗇的煎熬,空有萬貫家財,只能在修道院完結灰暗的人生。
創造條件,讓疾風驟雨轉而化為「疏雨滴圓荷」。
創在條件,讓「一夜春威折」變成「春色滿園關不住」。
創造條件,讓「陌頭楊柳」變成「錦衾香暖」。
F. 作文如何立意
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十大方法
一、提煉中心法
這是寫材料作文最為常見且最為穩妥的審題立意方法。寫材料作文時,如果能准確地提煉出材料的中心,並以其作為文章的主旨,一定會使所寫文章既切題又有深度。所以,寫材料作文時應盡量採用這種方法來立意。
【材料】一次,蓋達爾旅行時,有一個小學生認出了他,搶著替他提皮箱。小學生見皮箱十分破舊,便說:「先生是大名鼎鼎的蓋達爾,為什麼用的皮箱卻是隨隨便便的呢?太不協調了。」「不協調嗎?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卻是隨隨便便的,那豈不是更糟?」蓋達爾笑著說。
小學生看著蓋達爾笑了。
【分析】分析這則材料,我們可以提煉出這樣的中心意思:這則材料通過寫大名鼎鼎的蓋達爾和小學生關於皮箱破舊的對話,表達了身外之物可以隨隨便便,但做人卻不能隨隨便便的道理。據此,學生可以提煉出如下兩種觀點:(1)做人不應該隨隨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實學的人,不能徒有虛名。
二、抓關鍵句法
關鍵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關鍵性語句可以作為選擇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關鍵句常常是命題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評議性語句。
【材料】一隻蚌跟它附近的另一隻蚌說:「我身體里有個極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圓圓的,我遭難了。」另一隻蚌懷著驕傲自滿的情緒答道:「我贊美上天,也贊美大海,我身體里毫無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這時,有一隻螃蟹經過,聽到了兩只蚌的談話。它對那隻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說:「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鄰居所承受的痛苦卻是一顆異常美麗的珍珠。」
【分析】通過分析這則材料,學生會發現這則材料中的關鍵句就是螃蟹所說的話——「你的鄰居所承受的痛苦卻是一顆異常美麗的珍珠」。據此,學生可以立意為——成功必須經過艱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悅與創造過程的艱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的男孩,悲觀地問院長:「像我這樣沒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麼意思呢?」院長交給他一塊石頭,說:「明天,你拿這塊石頭去賣,但不是真賣,不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場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買那塊石頭,而且價錢越出越高。晚上,院長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去叫賣。在黃金市場,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價錢要買那塊石頭。
最後,院長叫男孩到寶石市場去賣這塊石頭,結果,石頭的身價較昨天又漲了十倍,甚至被傳揚成「稀世之寶」。
院長對男孩說:「生命的價值也就像這塊石頭一樣,一塊很不起眼的石頭,由於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價值。」
【分析】很多同學以「珍惜」為話題,寫「珍惜友誼」、寫「珍惜時間」、「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學習機會」等,都未免偏頗。只要我們再全面深入地進行分析,就會明白這則材料的主旨才是話題——「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材料對「珍惜」有了更具體的限制。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關系的聯系形式存在的。寫材料作文,審題時如果能由材料中列舉的現象或結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現象或結果的本質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個六歲的孩子,放學回家後,拿起刀子就要切蘋果。只見他讓蘋果橫躺下,一邊是花蒂,一邊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間。剛要切,爸爸趕忙喊到:「切錯了!切錯!」話音剛落,蘋果早已被切開,兒子拿起一半給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顆五角星!」只見蘋果的橫斷面上,由果核的輪廓組成了規則的五角星。
【分析】為什麼會出現五角星圖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規而橫切蘋果。可引申出結論:創造性思維能獲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材料】一個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裡拉個不停。家人不堪這種「鋸床腿」的干擾,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饒。小女孩一氣之下跑到一處幽靜的樹林,獨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聽到一個老婦人的贊許聲:「拉得真不錯!」老人繼而說:「我的耳朵聾了,什麼也聽不見,只是感覺你拉得不錯!」於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來樹林里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會連聲贊許:「謝謝,拉得真不錯!」終於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發現,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鋸床腿」了,便驚奇地問她有什麼名師指點。這時,小女孩才知道,樹林中的那位老婦人竟是著名的器樂教授,而她的耳朵也從未聾過。
【分析】贊美的力量
四、由物及人法
寫材料作文時,有寓意的材料或敘述「物」的材料,需要學生採用「由物及人」的橫向聯想法進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聯想到人,進而聯想到與材料內容相類似的人生哲理、社會現象等,從而提煉出寫作的觀點。
【材料】據《深圳風采周刊》報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鎮發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貓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時指出:當代城市中的貓,處於一種惡性循環中,一方面是因為貓已普遍家養,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為生;另一方面是因為貓無法從老鼠體內獲取一種名為牛磺酸的物質——這種物質能提高貓的夜視能力,於是現在家養的貓幾乎喪失了夜視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差,因此老鼠咬死貓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類似的材料時,學生要把握這樣一個原則——一切非人的東西都要聯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敘述對象是小貓,立意時學生可以把小貓想像成人,如青少年,把飼養小貓的主人想像成青少年的父母,並由「小貓被老鼠活活咬死」聯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於父母溺愛、家庭生活條件優裕等,逐漸喪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從而提煉出這樣的立意——只有放手讓孩子在生活的風雨中經受磨煉,才能培養他們的生存能力。
五、分析關系法
【材料】一位大學生,在校花銷吃緊,寫信向在鄉下種地的父親要錢。信只有三個字——「爸:錢。兒」這封三字信傳開以後,人們議論紛紛。請以這位大學生同學的身份就此給他寫一封信。
【分析】這則材料的中心內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關系是父與子的關系,其正常關系是骨肉關系、親情關系,可是在兒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錢」連接關系外,再也沒有其他,甚或一兩句問候語。說明兒子與父親是一種不正常的關系,究其原因是兒子缺乏禮貌,缺乏孝心,缺乏對在鄉下日夜操勞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學同學的身份給他寫信就要勸導、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從此入手,就會在「花銷緊」要節約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問題的要害。
六、明確褒貶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語句常常蘊含著命題者的褒貶情感,審題時學生必須充分捕捉這些語言信息,細致體會命題者的感情色彩,這樣才能根據命題者的感情傾向確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武漢市的珞珈山,是武漢大學的所在地。山上有聞名遐邇的櫻花園。每年的櫻花時節,遊人如織。總見一些青年朋友穿著和服在櫻花叢中攝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漢留學的韓國青年見此大為不解,她對她的導師說:「他們為什麼要穿著和服去照像呢?我們韓國也有櫻花,但從沒有人穿著和服去同櫻花照像。」她的導師苦笑了一下,無言以對。
【分析】這則材料從導師的「苦笑」「無言以對」來看,表現了導師對那些穿著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滿和鄙視。導師的心聲體現了命題者的意圖,也體現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評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國青年,批評他們崇洋媚外,民族尊嚴淪落,國家觀念淡薄。這則材料所涉及的對象有四個:一是遊人,二是中國青年,三是韓國青年,四是導師。這四個對象表現為材料的四個角度。而最能表現題旨和意圖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個角度中,假如從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閉的表現,由此而論證中國要走向世界,要增進各國人民的友誼,就必須解放思想。這個文意,雖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題旨和命題者的意圖。所以,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我們應當引導學生正確把握角度與題旨的關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彈琵琶」,只會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材料】一個麵包師長期從他的鄰居——一個農民那兒購買黃油。有一天,他竟然發現黃油的分量不足。以後,他定期稱量,每回都是這樣。於是,麵包師把農民告到了法官那裡。農民在法官面前辯解說:「麵包師向我購買黃油的同時,我也一直從他那裡購買同樣重量的麵包,並且以他的麵包作為稱黃油的砝碼。如果我的砝碼不準,那不是我的過錯,而是他的過錯。」麵包師聽後啞口無言了。
【分析】這則材料中,有一句話暗示了命題者的褒貶情感,它是「麵包師聽後啞口無言了」。「啞口無言」是貶義詞,暗示了命題者對麵包師的行為持否定態度。據此,學生可以立意為——做人要誠信,如果心懷不軌,居心叵測,自己也必將被背叛和欺騙。
七、多向輻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較散,常常會出現許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沒有一個明確的中心。對於這樣的材料,審題時學生可以採用多向輻射的思維方法圍繞材料展開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著眼於甲事物立意,又可以著眼於乙事物立意,還可以著眼於甲乙兩事物的關系立意;既可以聯系事物(對象)的正面立意,還可以聯系其側面和反面立意。
【材料】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數學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第二十四屆國際數學大會開幕式。
在誕生過張衡與祖沖之的華夏古國召開這樣的大會是我們祖國的一大盛事。大會名譽主席——97歲的陳省身教授坐在輪椅上發言時,身邊的國家主席欠身為他調好麥克風。陳省身在發言時含蓄地說:「中國數學領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大會頒發了數學領域與計算機理論運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獎「菲爾茨獎」與「內萬林獎」。三位獲此獎項的都是「老外」,他們都只有36歲,全是1966年出生的。
【分析】這則材料,學生可以採用多向輻射法進行立意。(1)從主席欠身為陳省身教授調整麥克風的細節出發立意——我們國家以及國家領導人非常尊重知識和科學,對科學家更是充滿無限敬意。(2)從獲獎者全是「老外」的角度立意——我國的科學工作者任重道遠,我國還需要再次吹響「向科學進軍的號角」。(3)從三位獲獎者全是36歲的角度立意——我國在科學領域也要「年輕化」。
這樣提煉出多個立意後,學生應該擇優進行寫作。
【材料】有個魯國人,擅長織麻鞋,他的妻子擅長織白絹。他們想到越國去居住,於是有人對他們說:「你們將會貧窮不堪了。」這個魯國人問他是何道理,那人說:「麻鞋是穿在腳上的,而越國人是赤腳走路的,白絹是做帽子的,而越國人是披發的,你們夫妻的特長,在越國是無用武之地的,怎麼能不窮呢?」
【分析】多角度入手:
1、橫向立意:就是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思維順著原材料所告訴讀者的指向去考慮。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脫離實際。這種立意的好處是能緊扣材料的基本傾向、主要觀點,因而不會出現偏題、走題的現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問題倒過來想想,從相反的角度對原材料提出質疑。
因為越人赤腳、披發,鞋帽就大有市場,就會得出魯人未必會窮的結論。這就要求魯人敢於嘗試、敢於冒險、敢於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內容的基礎上,對原材料作合理的聯想,進行恰當的推理、引伸。
「虧本生意做不得」,「無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觀點。
4、類比立意:就是通過聯想,把材料的已知內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內容由此及彼地聯系起來考慮,找出其中的相似點。
辦企業、做生意,要根據當地的生產、消費、風土人情等情況,也要根據需要與可能,那麼就要求我們考慮動機與效益,又要揚長避短,才能生財有道。
八、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會牽涉許多人和事。因此,審題時學生要明確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並舍棄次要人物或事件,從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審題立意。
【材料】從前,有位年輕的獵手槍法極准,但總捕不到大雁。於是,他去向一位長者求教。長者把他領到一片大雁棲息的蘆葦地,指著站得最高的一隻大雁說:「那隻大雁是放哨的,我們管它叫雁奴。它只要一發現異常情況就會向雁群報警,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難。但是,我們有辦法,你現在故意驚動雁奴再潛伏不動。」年輕人照著做了,雁奴發現年輕人後立即向同伴發出警告。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訊後紛紛出逃,但沒有發現什麼危險。於是,它們又飛回了原地。長者讓年輕人如法炮製了好幾回。終於,有幾只以為受騙的大雁向雁奴發動了攻擊。如此再三,幾乎所有的大雁都以為雁奴是謊報軍情,紛紛把不滿發泄在了它身上——可憐的雁奴被啄得傷痕累累。「現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長者提醒道。於是,年輕人大搖大擺地走進蘆葦地。雁奴雖然瞧在眼裡,但它已經懶得再管了。年輕人舉起了槍……
【分析】這則材料中共出現了四個「人物」——年輕人、長者、雁奴和雁群。審題時,學生可以舍棄年輕人和長者這兩個次要人物,從雁奴和雁群的關系入手確定如下立意。
(1)從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輕易誤解忠誠的人,因為被誤解的人因此會放棄忠誠。
(2)從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誠被誤解後該怎麼辦呢?是堅持到底,還是放棄忠誠,這是對忠誠的真正考驗。
九、求異同法(異中求同、同中求異)
【材料】
一、維納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圈套。當斷臂的維納斯出現在人們面前時,吸引了無數趨之若鶩的好事之徒。他們提出了種種接上維納斯斷臂的奇思異想。但迄今為止,仍未有任何一種設計能取得普遍的贊賞。
二、有一次,記者問棒球明星史蒂夫•加里威:「你從來沒有哭過嗎?」史蒂夫回答說:「是的,我從不掉淚。」記者又對他說:「我認為你倒不如像大多數人一樣,有時不妨也掉掉淚,這樣才能證明你是一個真正的人,一個有喜怒哀樂的人,一個感情豐富的男子漢。」
【分析】這兩則材料表面上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但仔細一分析,學生就會發現,它們在本質上有許多相同之處。顯然,材料一中的好事之徒和材料二中的記者都是求同心理在作怪。這就是這兩則材料的共同點,據此學生可以確立這樣的立意:(1)做事要克服求同心理;(2)不可用狹隘的經驗看待世界和生活。
【材料】
(1)①馬克思23歲被譽為當時德國最偉大的哲學家。②恩格斯21就著文批判當時德國哲學家謝林。③列寧17歲就開始革命活動。④毛澤東26歲主編《湘江評論》。⑤徐特立48歲留法,克服困難,學會法語。
(2)①一根木頭擱在山澗之上,下面深不見底,則敢於走過去甚少,但若橫木置於地,則常人皆能步其上而過。②小李第一次演講,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備,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禮堂黑壓壓的人,便渾身冒汗,腦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話也記不起來了。
【分析】
(1)五個材料都是講偉人們在事業上都有所成就,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論,觀點就缺乏深度了。進一步分析材料會發現①—④還有一個共同點,即青年時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講徐特立48歲苦學法語有所成,年齡特點與前四位偉人不同。根據這個不同點可以立論:年青時代是出成果的黃金時代,但是,年齡並不是成就事業的唯一條件,關鍵在於有無堅定的志向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2)兩則材料,一則是說很少有人能走過擱在山澗上的木頭,一則是說小李演講面對黑壓壓的人一句話也記不起來。兩則材料從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們的結果都是一樣——未能如願以償,究其原因都是膽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由這個共同點,我們可以提煉這樣的觀點:①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養良好心理素質。
十、尋互補法
【材料】
①佛羅倫薩詩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②波蘭諺語:「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
【分析】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強調要有堅定的信念;材料②「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是講走路時要有虛心求教的精神,要聽從他人指導。兩者誰是誰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兩者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若將兩者結合起來,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煉這樣的觀點: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堅定信念,又要有「常問路」的虛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當然,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還有很多。此外,這些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學生在具體的審題立意過程中可以綜合運用幾種方法。
審題立意強化練習:
1、古希臘神話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安泰是眾所公認的英雄,所向無敵,地神蓋婭是他的毋親。安泰在格鬥時,只要身不離地,便可源源不斷地從大地母親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夠擊敗任何強大的對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敵制勝的奧妙,被一個叫赫拉克勒斯的對手發現了,於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分析】材料寫了三個人物,先要弄清他們的關系,安泰和蓋姬是母子關系,安泰和赫拉克勒斯是敵人,一向無敵的英雄安泰被赫拉克勒斯弄到空中扼死。究其原因,是安泰離開了力量之源—大地母親。
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立意:
從安泰的角度探究他失敗的原因,一向無敵是因為不斷從大地母親身上吸取力量,而被扼死是因為離開了大地被弄到空中,沒有了力量之源,可見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集體才能有所作為。
從母親的角度看,她給予安泰力量,卻不給予安泰自立的能力,對安泰的悲劇她有責任。所以適當的給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
從赫拉克勒斯的角度來看,他能打敗安泰的關鍵在於他掌握了對手的致命弱點,所以只有知己知被,才能百戰不殆。、
2、(一)志願軍英雄馬玉祥曾說:「我不是什麼英雄,當年在朝鮮戰場上我是個兵,後來轉業到地方,我也是個『兵』,現在離休了,我還願當個老『兵』,這輩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夠個兵的份量就心滿意足了。」
(二)拿破崙說:「不想當眾帥的兵不是一個好士兵。」
請你聯系時代的特點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寫成一篇議論文。
【分析】先找出兩則材料的同和異,談的都是理想和自我價值的問題,但看法迥異。對馬玉祥的話,應抓住關鍵的一句,「這輩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夠個兵的份量就心滿意足了」,理想的確立應從自身實際出發,在普普通通的崗位上照樣能幹出成績來,能實現自身的價值,要正確理解「兵的份量」的具體內涵。而對拿破崙的話我們要作具體分析,不宜籠統地肯定或否定,想當元帥的兵是有目標有理想的,但要明確為誰而當、為什麼要當元帥這些問題,才能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審題時還應注意「聯系時代特點」這句話,也就是要立足於時代的高度,結合當代青年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來思考這一問題,同時還應聯系自身的實際來確立人生的目標。比如你欣賞老黃牛還是千里馬,我們的時代需要老黃牛的精神,千里馬的速度。因此,可立意為:
人生既要有拿破崙那種雄心壯志,也需要馬玉祥那樣甘於從平凡做起的精神,因為任何雄心壯志的實現,都離不開腳踏實地地苦幹。
3、從前,在美國標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職員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館時,總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四美元的標准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沒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後說:「竟有職員如此努力宣揚公司的聲譽,我要見見他。」最後,洛克菲勒還指定他為自己的繼任者,成為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長。
請就此材料,寫一篇文章。
【分析】寫上「每桶四美元的標准石油」,只是一件舉手之勞的事,誰都可以做得到,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個人去做了,而且堅定不移,樂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的才華與能力在他之上,可最後只有他接了洛克菲勒的班。可立意為:
有些人常常不屑去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然而事實上,做好不起眼的小事,體現了敬業精神,這正是築起大廈的基礎。
4、張老師在一次上語文課時,誤將「晏」寫成「宴」,李明同學當即指出了他的錯誤。張老師把「宴」改成「晏」之後說:「唔!漢字就是這個毛病,相同的零部件,擺的位置不同,結果就不一樣。外國文字可不會這樣。」誰料話音剛落,李明同學又舉手了。張老師問李明同學有什麼問題,李明同學說:「英文的god(上帝)和dog(狗)呢?」……
就李明同學的做法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分析】解答過程如下:
第一步,認真閱讀。
這是答好供料作文題的前提和基礎。此題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學生李明連續兩次當場指出老師的錯誤。
第二步,提煉觀點。
從邏輯上講,對李明同學的做法,無非是三種態度:要麼贊同,要麼反對,要麼部分肯定,部分否定。於是,提煉觀點如下:
①李明同學勇於質疑,求真求實的精神值得提倡。
②李明同學不顧場合、對象,讓老師下不了台的做法不可取。
③李明同學勇於質疑的精神可嘉,但具體做法還可商榷。
在實際答題中,有些同學提煉出的觀點竟是「張老師的行為崇洋媚外」,這顯然有些跑題了,寫的不是李明的行為而是張老師的行為了。
第三步,聯想素材。
上述三種觀點均可以寫。如選定第三種觀點,那麼,不妨全面展開聯想,想到什麼就先記下來。例如可能會想到以下各條
①當說不說的好好先生②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敢於直諫的魏徵④《火刑》(布魯諾)
⑤伽利略推翻亞里士多德的落體理論⑥面對歹徒,敢說敢斗
⑦人非聖賢,孰能無過⑧真理的相對性與絕對性
⑨外國文字與外國月亮⑩愛迪生晚年自以為是,一無所成……
第四步,列出提綱。
根據選定的觀點和想到的素材,列出寫作提綱。限於時間,此提綱不宜過細。下面是一份擬好的提綱:
①中心論點:
李明勇於質疑的精神值得學習,具體做法還可商榷。
②引論:簡述材料,提出論點。
③本論:A、列舉、簡析生活中不正常的現象。
B、結合典型事例(正反)剖析說理。
C、論「進諫」需要勇氣。
D、結合有關哲學原理分析。
④結論:總結全文,辯證分析。
⑤素材:A、商紂王、魏徵B、布魯諾、伽利略
C、比干、屈原D、鄒忌
從上列提綱看,想到的素材中的⑥⑨兩條顯然應刪除。②③⑦屬同類素材,④⑤⑩應歸為一類……這些素材不一定都用,只要選取一部分就可以了。
第五步,撰寫成文。
5、一位裁縫在吸煙時不小心將一條高檔裙子燒了一個窟窿這,致使其成了廢品。這位裁縫為了挽回損失,憑借其高超的技藝,在裙子四周剪了許多窟窿,並精心飾以金邊,然後,將其取名為「金邊鳳尾裙」。不但賣了好價錢,還一傳十,十傳百,使不少女士上門求購,生意十分紅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或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分析】材料中的裁縫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藝,使自己擺脫了失誤不利的局面,變廢為寶,走向成功。在理解題意的時候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句來准確把握立意的關鍵。「不小心」「廢品」「為了挽回損失」等詞可以幫助我們明確「金邊鳳尾裙」的發明並不是主觀創新和時尚潮流的產物,而是一種「挽回損失」,靈活地變「廢」為寶的作品。「憑借其高超的技藝」「精心」「取名為『金邊鳳尾裙』」等詞句告訴我們裁縫能夠變廢為寶的主要原因是他主觀上並不放棄,甚至非常用心,加上技藝高超,創意無限。
因此,從立意上看,我們認為以下幾種立意屬於准確地理解材料,應判切合題意,內容項在一檔打分。
(一)人要從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棄的精神。(二)人要從失誤的陰影中走出來,就需要聰明過人的智慧、靈活變通地思維、高超絕妙的技藝。(三)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
其中(一)(二)兩點可同時採用,也可從任意一個或幾個角度立意。
以下幾種立意屬於較准確地理解材料,應判符合題意,內容項在二檔打分。
(一)做人不能被失誤打倒。(二)要戰勝困難才能成功。(三)挫折不可怕,戰勝挫折才能成功。
這幾類立意只是抓住了材料的表面現象,而沒有深入理解裁縫成功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內容只評為二類。
以下立意屬於對材料的理解存在一點偏差,應判基本符合題意,內容項在三檔打分。
(一)創新塑造成功。(二)天生我材必有用。
其它立意則屬於偏離材料,應判離題,內容項在四檔打分。如「潮流往往是偶然的創作」「我們不應盲目追求潮流」等。
G. 作文立意是什麼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確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內容,作者的構思設想和寫作意圖及動機等,其概念的內涵要比主題寬泛的多。立意產生在寫作之前。區別於立意,一般意義上所說的主題,就是指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的中心論點及基本觀點。主題沒有立意的全部特徵,立意大於主題,包含主題思想。有時,立意可以包含多重主題,如長篇小說之類大型作品。
對立意的要求:
(一)要正確、鮮明
正確是立意的基本要求。作為正確,是指所確立的主體反映了自然的本質和規律,反映了生活的本質和主流,符合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規律。
所謂鮮明,是指所確立的主題能旗幟鮮明地表示愛什麼,憎什麼;贊成什麼,反對什麼。
(二)要集中、單純
主題是統攝全篇文章的總綱,必須單純明確。
(三)要深刻、新穎
所謂深刻是指所確立的肢體能反映生活的本質及內部規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義。而新穎是指所確立的主題是作者的新認識、新感受,能給人以新的啟示。
(四)要積極向上
所謂積極向上使之不能有任何不健康的因素存在、符合文章主題,順著文章中心。
H. 如何才能讓作文立意最佳
俗話說:「意在筆先。」高考作文要想取得較高的分數,首先要以意取勝。立意要麼新鮮別致,要麼獨到深刻。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一.想他人未想。立意最忌流俗,最忌人雲亦雲,高考作文尤其如此,必須想他人之所未想,說他人之所未說。而許多考生卻覺得這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想他人之所未想談何容易?其實,只要清晰地條理好思維的方向和角度,並進行認真的篩選、比較、斟酌,就完全能夠做到使自己的文章立意成為獨特的 「這一個」,跳出一般人思維的圈子。1.拓寬思維的空間。看到一個題目,在認真審題的基礎上,首先要以題目、話題或者關鍵詞為中心,聯想到所有的相關、相反、相對、相類的因素。全面撒網,縱橫面鋪開,讓其中的每一個因素都成為立意的可供參考和選擇的「意義點」,不怕用不到,就怕想不到。為最佳利立意的確定提供最大的選擇空間。2.開辟思維的角度。「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就會得出不同的觀點。避開大多數人的思維角度,就會讓自己產生不同於一般人的想法,從而產生嶄新的觀點。比如,對電視劇《闖關東》,當別人都在討論朱開山的形象的時候,你去探討「闖關東」現象的歷史淵源;當別人都在關注幾位主角的命運波折的時候,你去思考一下配角獨臂老人身上所顯露出來的人性。熟悉的問題,新穎的角度,自然能使作文的立意給人以新鮮的感覺。高考作文,就需要用這樣的嶄新視覺來吸引閱卷人。3.加深思維的深度。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說:「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你比別人多邁出一步,你就有機會獲得一種新的經驗和感受。高考作文的立意要想「非常」,就必須讓思維深入到「人之所罕至」的「險遠」之處。這就需要在別人都想到的層面上,多問幾個「為什麼」,讓自己的思維深入一層,觀點態度就跳出了常人的范疇。二.翻舊曲新聲。「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其實,「前朝曲」並非不可用,只要巧妙「新翻」,推陳出新,照樣可以出奇制勝。教材中的經典素材、傳統的歷史故事、大家熟知的著名人物等等,都可以說是「舊材」,但如果從新的視角入手,或者依據需要進行適當加工,都能夠創造出新鮮的立意。「翻新」的基點是「舊曲」本身的多義性,落腳點是命題的意向和表達的需要。比如,李煜的例子,是學生作文中用得最多、最濫的素材之一,大多數同學都把關注點集中在亡國之君、詞作才能上,而2007年北京卷作文《細雨閑花皆寂寞》卻把視角深入到了詩人的內心:「李煜也是寂寞的……即使生身紙醉金迷,終日燈紅酒綠,也抵不過夜深人靜時無人訴衷腸的寂寞。」這就使得李煜的形象有了另一層色彩,立意也呈現出嶄新的面貌。三.入表象至「理」確定文章的立意如果僅停留在命題給定的字面內容上,就很難寫出新穎深刻的文章。必須透過字面材料,把立意引向更深更廣的去處。寫人,由行為深入到性格;敘事,由特殊推廣到一般;狀物,由本色渲染出情感;說理,由表白上升到思辨。立意的深度就有了必要的延展。比如2007年廣東省優秀作文《就這樣,歲歲年年》,以「風,把春的信息傳遞給了大地,於是有了萬物復甦;愛,把情傳遞給了親人,於是有了依依不捨;義,把道傳給了生,於是有了捨生取義……就這樣,歲歲年年」結尾,化實為虛,把「傳遞」的意義推向深遠的層次。四.穿他人嫁衣。巧借他人的精粹言論和思想,包裝自己的文章,不失為一種提升立意「經典性」的良策。有時候,自己的語言缺少相應的表現力,不能有效地凸顯文章的立意,那麼,恰當的借用則能增強立意的 「亮度」,用別人的精華來扮靚自己的思想。
I. 作文中的立意是指什麼意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包括全文的思想內容,作者的構思設想和寫作意圖及動機等,立意產生在寫作之前。
對立意的要求:
(1)立意正確: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2)立意集中:集中表現一個中心,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
(3)立意新穎:跳出陳舊的框框,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
(4)立意深刻: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9)創造作文立意擴展閱讀
寫作是一種復雜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過程,具有的顯著特徵是:目的性、創新性、綜合性、實踐性。
從現代資訊理論、系統論的角度來看,寫作是一個收集、加工、輸出信息的整體系統。
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過程,寫作活動是有階段性的。大致可分為採集、構思、表述三個階段。具體又可分為採集、立意、謀篇、用語、修改等五個環節。
每個階段和環節都有自身的特點、規律和要求。如果人們的寫作活動符合這些規律和要求,就有可能「妙筆生花」,寫出文質兼備的好文章、好作品。
寫作活動的主要作用和意義在於:
(1)表達感情、交流思想、傳遞信息;
(2)現代人才必須具備較高的寫作能力,才能從容應對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諸多問題;
(3)寫作關繫到全民族文化素質和綜合國力的提高。
J. 怎樣提高作文立意水平
寫作文要有高深的立意,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生寫作文時,常常講這樣一句話,同時會給出諸如平時多觀察、多讀書、多用心思考、多感悟之類的指導性言語。當然,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多做觀察、多讀書,這些對於提高學生作文立意的深度確實很有幫助,但是這些指導歸根結底是要求學生在課外下功夫,而實際上,比這些更為基礎的是學生的課內功夫。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將關注點集中在課內,通過在語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引導學生腳踏實地發掘教學內容之中的人文素養因素,幫助學生提高作文立意。
人文素養是人本身應該具備的一些基本品質和基本態度,諸如按照社會的要求正確處理好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及國家,甚至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系等都屬於人文素養的范疇。只有幫助學生提高了他們的人文素養,才能使其思想境界、思辨能力以及認知水平得以提高,也才能進一步地提高學生作文的深度。那麼,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進而提高他們作文的立意呢?結合在教學一線所積累的經驗,筆者認為做到以下幾點對於提高學生作文的立意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提煉課文的人文內涵
高中教科書里的文章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而每冊教材里都會有不少經典的文學類文章,這些文章都具有十分豐富而深刻的人文內涵,都為我們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為文立人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比如,在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課程教材的1-5冊中,《我心歸去》(韓少功)、《今生今世的證據》(劉亮程)、《前方》(曹文軒)、《老王》(楊絳)、《我與地壇》(史鐵生)等國內名家作品以及《神的一滴》([美]梭羅)、《最後的常春藤葉》([美]歐・亨利)、《像山那樣思考》([美]奧爾多・利奧波德)、《鳥啼》([英]勞倫斯)、《一滴眼淚換一滴水》([法]雨果)、《品質》([英]高爾斯華綏)等國外名篇都蘊含著豐富深刻的人文內涵。然而,在高中學生大多都被「圈養」起來的教育大背景下,如何以教材為本去引導學生充分地發掘課文中的人文內涵,使其通過學習一篇篇的課文將自己的人文素養不斷地培養和提升起來,是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需要認真做好的一門功課。
提煉課文的人文內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師可以按以下思路進行教學。在每一篇具有較深內涵的經典文學類課文的教學中,教師都應該與學生一起去對文章作者的人生經歷、文章的情境以及文章中主人公的內心世界等進行認真的分析和討論,並且透過文章的情節、形象等將其中蘊含的深刻的人文內涵總結、概括並且提煉出來。甚至有些人文內涵比較深刻的自讀課文也可以拿來借鑒。而在每個學期的期末之前,教師可以將這些和學生一起從課文中提煉出來的人文內涵匯集起來,編成《教材課文人文內涵提煉集》,並將之分發給學生,讓他們繼續學習、領悟並提升自己。
師生共同努力對課文進行研讀,並體驗、感受、提煉其中的人文內涵,會使雙方的靈魂在這一過程中經受一次洗禮和升華。如果教師在之後能再督促學生將這些提煉的成果反復閱讀,將會使他們的領會得到又一次的洗禮和升華。如此這般,我們就可以促進學生的人文素養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發育和提升了。學生的心靈天長日久地接受這些美好的人文內涵的潤養,必定會一天天地凈化、升華,其人文素養就會逐步提升。只有學生的人文素養有所提升,他們才能夠站在較高的人文高度上,給自己的作文立高深之意。
二、從試題中收獲人文內涵
高中三年,學生所做的語文試題應該不下百套,很多學生做得厭煩至極,甚至麻木。在這種情勢下,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根本無從下手。鑒於這點,在對具體試卷的講評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關註解題方法、心理指導,還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向在學習經典文學類作品時那樣,對試卷中的文學類文本的人文內涵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提煉。將這些文本的人文內涵也作為提高自己人文素養的優秀材料,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三年下來,學生做過的上百套試題,其中有上百篇的文學類文本,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對於面對高考心無旁騖的學生來講,這也是一筆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荀子曰:「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而耶穌被釘於十字架之上,其肉體無比痛苦,無自由可言,但其心靈卻是自由且崇高的,其精神是永不磨滅的。高中學生都會經歷痛苦的做題體驗,而教師要引導他們在這些痛苦的做題體驗中不斷涵養自己、提升自己,讓自己的人文素養一天天地提升。
三、重視挖掘課內資源
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下,語文課內的很多人文素養資源都被長期地漠視,致使學生在課外多觀察、思辨、感悟,不斷提升自身人文素養處於一種不切實際的虛幻狀態。這種教學模式是無助於學生人文素養的良好發展和提升的。而就是這種教學常態使得現在高中生的作文普遍出現寫作水平不高、立意不深、語言低幼化等問題。因此,我們不能夠永久地漠視課內的這些優秀的人文素養資源,要予以充分重視挖掘並充分利用。具體來說,可以分兩步進行:
首先,幫助學生練好課內功夫,不但要將教讀和考練兩個環節落實,還應該注重促進課內外的良性互動。比如,可以定期地舉辦一些指導性的講座,幫助學生打好學法和素養兩方面的基礎。
其次,要在語文教學中建立起一個長效督導機制,對學生進行長期督導,促使他們多進行觀察、思辨、感悟,並且學會概括和提煉。督導機制的形式可以多樣化,比如可以要求學生隨時寫觀察日記、經典作品讀後感,做一些經典語句、片段的摘抄等等,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廣闊的語文天地里經受歷練,並提升自身素養。只有將這兩點踏踏實實地做好,才能使我們的語文課堂變得更為充實、更為厚重。讓學生的人文素養在課堂內進行可持續的發展和提高,才能保證學生在作文時立意高深。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課堂內的人文素養資源被長期漠視,學生的人文素養的發展和提升沒有切實的保障,這實際上是學生作文立意不夠高深的根本原因。因此,只有解決好這個問題,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得以發展和提升,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寫作文立意不夠高深的問題。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課文中豐富深刻的人文內涵進行思考、提煉,並積極吸收平時試卷中的人文內涵,將課內的人文素養資源充分挖掘利用,進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保障其作文立意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