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發明成像

誰發明成像

發布時間:2022-05-19 22:32:37

⑴ 一次性成像照相機是美國人蘭德的發明

美國人蘭德發明一次性成像相機。
"給女兒照像的啟示
埃得溫?蘭德(1909~1991)是美國20世紀攝影界的發明天才,他的一生發明成果眾多,最著名的是他的一次成像攝影法。然而,有趣的是,這項使他成為攝影界巨岸的發明卻起因於他給女兒的娛樂性拍照活動中。
1912年,蘭德的女兒剛滿3歲。蘭德喜歡經常給可愛的女兒照相,而這個伶俐的小傢伙卻老是嚷嚷著要爸爸馬上給她看剛剛拍過自己的照片。孩子的稚語一下觸動了他的發明構思:「為什麼不能創新發明一種這樣的照相機呢?」作為已是光學攝影業著名專家和發明家的蘭德來說,有了這種構想,就能迅速採取這方面的行動。他只花了一個多小時就草擬出了一次成像系統的理論構想。
其實,說來同樣有趣,他這個理論構想也不是純粹性的獨創,而是由於他有了這個一次成像的發明構想,於是聯想起早先就有的一種擴散轉移沖洗法。這種沖洗法最早為阿克發公司的伊迪斯?威德首創,阿克發將其運用於快速拷貝系統之中。但阿克發沒有看出這個方法和照相機快速成像有什麼聯系,其他人也同樣沒有看出這一點,但蘭德卻很深刻地看到這一點,並且緊緊抓住不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的1945年,蘭德就去了英國,向給自己的公司提供擴散性轉移沖洗含銀乳劑的伊爾福德展示他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得到強有力的支持合作。而英國人卻認為蘭德的這些示範技術雖然有趣,但在實際使用上沒有什麼發展前途,不願同蘭德合作。
蘭德回國後,為了使自己的寶利來公司掌握感光乳劑的生產技術,只好依賴於伊斯曼?柯達公司。但是蘭德不甘心寄人籬下,他繼而制定了一項計劃,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來生產感光乳劑。在此後短短的幾年內,這項計劃如何得以完成,又是哪些人完成的,引起了一些推測,並引起了寶利來公司同柯達公司為一次成像攝像法專利權的官司。最後寶利來公司勝松,贏得了9億美元的賠償。
1947年,世界上第一台一次成像式照相機誕生了。這種新穎的一次成像攝影法一炮打響,幾乎一夜之間獲得巨大成功。這種照相機使用一種可以剝離的膠片,拍攝後可以馬上得到一張深褐色的照片。由於蘭德是這種全新式樣照相機的設計者,所以人們將這類照相機視為蘭德發明的產品。
1950年,黑白一次成像照相機問世。
1963年,彩色一次成像照相機研製成功,並投入市場。從60年代初起,蘭德主要是作為研究和發展的指導者,而他很少親自做基礎研究工作。這種特殊的一次成像膠片的主要研究工作是由別人完成的,尤其一位卡車司機的發明集裝箱迅速而低廉的運輸費用使美國人得以吃上紐西蘭的蘋果、用上日本的盒式磁帶錄像機、穿上香港的牛仔褲、飲上法國的「華雷」礦泉水。今天,我們吃、穿、用的舶來品,很可能就是用集裝箱運抵的。
原來用箱、盒、捆、包、桶、袋送來的貨物,現在則裝在密封的容器里,上面沒有說明文字,只有產品代碼供儀器檢測、電腦跟蹤。這套跟蹤系統如此准確,竟能在15分鍾內測出還需要兩周才能抵達的船隊的位置。
以上事實促成了世界經濟的另一根本意義的轉變:實現全球性「流水作業」。舉例說,日本產的汽車引掣,用密封的集裝箱運到肯塔基州汽車製造廠,不到一小時就安到了美國汽車上。
這種運輸方式改變了世界貿易的面貌,其重大意義被認為不亞於水運從帆船過渡到蒸汽輪船。由於把碼頭裝、卸的時間從幾天甚至十幾天壓縮為幾小時,並能裝載數倍於原來的貨物,它把從美國到歐洲運輸等量貨物的時間縮短了4周。那麼,這場運輸方式的革命是由誰發起的呢?是由一位美國卡車運輸司機在運輸工作實踐中「急中生智」創造發明出來的。
馬爾科?麥克萊恩1913年生於北卡羅來納州邁克斯頓農村。1931年他買了一輛卡車跑運輸,一跑就是6年。到1937年的一天,當他的車停在新澤西州霍博肯碼頭,他。心急火燎地等著卸貨裝船時,不由想到:難道不能找到一個辦法把拖車直接送上船,從而節約大量時間和勞力嗎?
在他把「麥克萊恩卡車運輸公司」發展為全國最大的運輸車隊的動年裡,這個念頭一直沒在他頭腦中消失過。1955年,他收購了一家小石油運輸公司,並著手對它的油輪進行改造,以便裝載儲運貨物的大金屬箱。1956年4月26日,他的第一支集裝箱船隊??「理想X」號,駛出了紐瓦克港,此地離他產生改革運輸方式想法的霍博肯碼頭只有幾英里。
然而,這一革新卻遭到保守的海運公司、火車運輸公司和工會的激烈反對。直到1966年他派了一艘貨船赴荷蘭鹿特丹,集裝箱運輸才逐漸走向世界。是霍華德?布希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72年,蘭德在寶利來公司股東會上向股東們展示了SX-70型照相機和它全新的沖洗程序。SX-70相機的新穎成像方法只需幾分鍾就可以在陽光下顯現出一張色彩鮮艷的彩色照片。而原來那種與相片緊貼在一起拍攝後需要用手剝離下來毫無用處的底片就再不需要了。這種方法在70年代至80年代的十幾年中不斷地得到了卓有成效的改善和發展。1977年寶利來公司推出「波拉維申」一次成像電影系統,並經過改進演變為如今寶利來公司銷售的35毫米波拉克羅姆一次成像彩色反轉片。" 引自[兒童資源網-科學發明故事-一次成像照相機]

⑵ 相機是誰發明的成像的原理是什麼

照相機的發展簡史
一個不透光的盒子,這就是照相機。照相機是用感光膠片反景物拍攝下來的攝影器材。它的發明經歷了漫長的歲月。
我國對光和影像的研究,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我國的《墨經》一書就詳細記載了光的直線前進、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的成像現象。到了宋代,在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1031至1095年)一書中,還詳細敘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
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出現了供繪畫用的「成像暗箱」。
1839年8月19 日法國畫家達蓋爾公布了他發明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於是世界上誕生了第一台可攜式木箱照相機。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明了第一台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隻由數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搖攝150°的轉機。 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66年德國化學家肖特與光學家阿具在蔡司公司發明了鋇冕光學玻璃,產生了正光攝影鏡頭,使攝影鏡頭的設計製造,得到迅速發展。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卷」。這是感獠牧系囊桓齜稍盡M�輳�麓錒�痙⒚髁聳瀾縞系諞惶ò滄敖壕淼目尚�椒較湔障嗷�?
1906年美國人喬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閃光燈。1913年德國人奧斯卡·巴納克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機。
從1839年至1924年這個照相機發展的第一階段中,同時還出現了一些新穎的鈕扣形、手槍形等照相機。
從1925年至1938年為照相機發展的第二階段。這段時間內,德國的萊茲、羅萊、蔡司等公司研製生產出了小體積、鋁合金機身等雙鏡頭及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在此階段,照相機的性能逐步提高和完善,光學式取景器、測距器、自拍機等被廣泛採用,機械快門的調節范圍不斷擴大。照相機製造業開始大批量生產照相機,各國照相機製造廠紛紛仿製萊卡型和羅萊弗萊型照相機。黑白感光膠片的感光度、解析度和寬容度不斷提高;彩色感光片開始推廣,從而使攝影隊伍迅速擴大並走向專業化。
從1939年之後為照相機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此階段的前半期即本世紀六十年代之前,黑白、彩色膠片的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光學工業製成了含有稀有元素的新型光學玻璃,如鑭、鈦、鎘等玻璃。從而更好地校正了攝影鏡頭的像差,使鏡頭向大孔徑和多種焦距的方向迅速發展。因而,出現了變焦、徽距、折反射式、廣角等多種攝影鏡頭。鏡頭單層鍍膜得到普遍推廣。照相機出現了計數器自動復零、反光鏡自動復位、半自動和全自動收縮光圈等結構。照相機的質量、產量開始飛速發展。
從本世紀六十年代初至今為第三階段的後期。這期間,日本的小西六攝影公司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台自支調焦照相機--柯尼卡C35A型135照相機.接著日本又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台雙優先式自動曝光照相機--美能達XDG型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開創了一台相機具有多種曝光功能的先例。
這期間,光學傳遞函數理論進入了光學設計領域,出現了成像質量高,色彩還原好,大孔徑,低畸變的攝影鏡頭。同時,鏡頭向系列化發展,由焦距幾毫米的魚眼鏡頭到焦距長達2米的超攝遠鏡頭,並有了透視調整、 變焦徽距、夜視等攝影鏡頭。電子技術逐漸深入到照相機內部,多種測光、高精度的電子鏡間快門、電子焦平面快門以及易於控制的電子自拍機等都紛紛出現。曝光補償、存儲記憶、多紀錄功能、電動上弦卷片、自動調焦等各種功能得到愈益精美的應用,高度自動化、小型、輕便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估質的各種新型相機,伴隨著高科技的發展不斷問世,從而為攝影藝術的創作提供了十分精良的設備。

⑶ 相機的發明人是誰

相機是誰發明的已經無法考證了,相機是從歐洲畫家的繪畫暗箱發展而來的,不是一天就定型的,是很長一段時間的改進才出現的。
目前只知道是法國人達蓋爾發明了攝影術,因為最初的照相是只要能顯示圖像就可以了,並不一定是用相機拍的,達蓋爾發明了成像技術,後來人們才用相機來裝進成像設備,使設備具有拍照的能力。

⑷ 小孔成像是我國古代學者誰發現的

小孔成像是我國古代學者墨子發現的。

中國古書《墨經》記載了2400年前,中國古代學者墨子和他的學生完成的小孔成像實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實驗。

知識點延伸: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 一書傳世。

⑸ 磁共振成像技術的發明人是美國的 ( )和英國 的( )

磁共振成像技術的發明人是美國的保羅·勞特布爾和英國的彼得·曼斯菲爾德。

1985年至今,保羅·勞特布爾擔任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生物醫學核磁共振實驗室主任。因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領域的突破性成就,和英國科學家彼得·曼斯菲爾德共同獲得2003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4年到英國諾丁漢大學物理系擔任講師,彼得·曼斯菲爾德進一步發展了有關在穩定磁場中使用附加的梯度磁場的理論,為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從理論到應用奠定了基礎。

(5)誰發明成像擴展閱讀

磁共振成像原理:

原子核自旋,有角動量。由於核帶電荷,它們的自旋就產生磁矩。當原子核置於靜磁場中,本來是隨機取向的雙極磁體受磁場力的作用,與磁場作同一取向。

以質子即氫的主要同位素為例,它只能有兩種基本狀態:取向「平行」和「反向平行」,他們分別對應於低能和高能狀態。精確分析證明,自旋並不完全與磁場趨向一致,而是傾斜一個角度θ。這樣,雙極磁體開始環繞磁場進動。

它們之間的關系滿足拉莫爾關系:ω0=γB0,即進動角頻率ω0是磁場強度B0與磁旋比γ的積。γ是每種核素的一個基本物理常數。氫的主要同位素,質子,在人體中豐度大,而且它的磁矩便於檢測,因此最適合從它得到核磁共振圖像。

⑹ 小孔成像的發明者

墨翟

前468-376

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學者韓非,在他的書里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人請了一個畫匠為他畫一張畫。三年以後,畫匠告訴他:「畫成了!」他一看,八尺長的木板上只塗了一層漆,什麼畫也沒有,便大發脾氣,認為畫匠欺騙了他。畫匠說:「請你修一座房子,房子要有一堵高大的牆,再在這堵牆對面的牆上開一扇大窗戶。把木板放在窗上,太陽一出來,你在對面的牆上就可以看到一幅圖畫。」他半信半疑,照畫匠的話去辦。果然,在屋子的牆壁上出現了亭台樓閣和往來車馬的圖象,好像一幅絢麗多彩的風景畫。尤其奇怪的是,畫上的人和車還在動,不過都是倒著的!

大約兩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國的學者—-墨翟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倒像的實驗,解釋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的直線進行的性質。這是對光直線傳播的第一次科學解釋。《墨經》中這樣紀錄了小孔成像:

「景到,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

「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於上;首蔽上光,故成景於下。在遠近有端,與於光,故景庫內也。」

這里的「到」古文通「倒」,即倒立的意思。「午」指兩束光線正中交叉的意思。「端」在古漢語中有「終極」,「微點」的意思。「在午有端」指光線的交叉點,即針孔。物體的投影之所以會出現倒像,是因為光線為直線傳播,在針孔的地方,不同方向射來的光束互相交叉而形成倒影。「與」指針孔的位置與投影大小的關系而言。「光之人,煦若射」是一句很形象的比喻。「煦」即照射,照射在人身上的光線,就像射箭一樣。「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是說照射在人上部的光線,則成像於下部;而照射在人下部的光線,則成像於上部。於是,直立的人通過針孔成像,投影便成為倒立的。「庫」指暗盒內部而言。「遠近有端,與於光」,指出物體反射的光與影像的大小同針孔距離的關系。物距越遠,像越小;物距越近,像越大。

《墨經》在兩千多年前關於針孔成像的描述,與今天的照相光學所講的是完全吻合的

⑺ 小孔成像是誰發現的

墨子

小孔成像原理還是墨子最早發現的。他的微分學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學界稱為東方的德謨克利特。
墨子首先探討了光與影的關系,他細致地觀察了運動物體影像的變化規律,
提出了「景不徙」的命題。也就是說,運動著的物體從表觀看它的影也是隨著物
體在運動著,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因為當運動著的物體位置移動後,它前一瞬間
所形成的影像已經消失,其位移後所形成的影像已是新形成的,而不是原有的影
像運動到新的位置。如果原有的影像不消失,那它就會永遠存在於原有的位置,
這是不可能的。因此,所看到的影像的運動,只是新舊影像隨著物體運動而連續
不間斷地生滅交替所形成的,並不是影像自身在運動。墨子的這一命題,後來為
名家所繼承,並由此提出了「飛鳥之影未嘗動」的命題。

隨之,墨子又探討了物體的本影和副影的問題。他指出,光源如果不是點光
源,由於從各點發射的光線產生重復照射,物體就會產生本影和副影;如果光源
是點光源,則只有本影出現。

接著,墨子又進行了小孔成像的實驗。他明確指出,光是直線傳播的,物體
通過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這是因為光線經過物體再穿過小孔時,由於光的直
線傳播,物體上方成像於下,物體下部成像於上,故所成的像為倒像。他還探討
了影像的大小與物體的斜正、光源的遠近的關系,指出物斜或光源遠則影長細,
物正或光源近則影短粗,如果是反射光,則影形成於物與光源之間。

特別可貴的是,墨子對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等進行了相當系統的研究,
得出了幾何光學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他指出,平面鏡所形成的是大小相同、遠近
對稱的像,但卻左右倒換。如果是二個或多個平面鏡相向而照射,則會出現重復
反射,形成無數的像。凹面鏡的成像是在「中」之內形成正像,距「中」遠所成
像大,距「中」近所成的像小,在「中」處則像與物一樣大;在「中」之外,則
形成的是倒像,近「中」像大,遠「中」像小。凸面鏡則只形成正像,近鏡像大,
遠鏡像小。這里的「中」為球面鏡之球心,墨子雖尚未能區分球心與焦點的差別,
把球心與焦點混淆在一起,但其結論與近現代球面鏡成像原理還是基本相符的。

墨子還對聲音的傳播進行過研究,發現井和罌有放大聲音的作用,並加以巧
妙地利用。他曾教導學生說,在守城時,為了預防敵人挖地道攻城,每隔三十尺
挖一井,置大罌於井中,罌口綳上薄牛皮,讓聽力好的人伏在罌上進行偵聽,以
監知敵方是否在挖地道,地道挖於何方,而作好御敵的准備。盡管當時墨子還不
可能明了聲音共振的機理,但這個防敵方法卻蘊含有豐富的科學內涵

⑻ 發明相機的人是誰

1 法國 尼埃普斯
2 美國 賽尚 (柯達實驗室)
3 單鏡頭反光式

⑼ 「小孔成像」的發現者是誰

中國山東滕州的墨子。墨翟(公元前前468-376)

墨子不但是思想家,還是一個科學家,是「小孔成像」的發現者。
作為攝影光學理論和實踐的開創者,墨子已經毫無爭議地得到了世界攝影史學界權威人士的一致認同。墨子發現「小孔成像」之後,直到19世紀30年代,法國人達蓋爾才根據這一光學原理發明了照相機。許多西方近現代的關於攝影歷史的文章里都提到了中國的墨子。吳鋼著的《攝影史話》(中國攝影出版社)一書對此有詳細描述,書中提到,西方的史學家認定,早在2300多年前,墨子就觀察到「小孔成像」的現象。墨子對光學現象的描述,是中國人對攝影光學理論的重大貢獻,這不但為攝影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也是現代攝影、甚至是現在飛速發展的數碼影像的光學理論基礎。
大約兩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國的學者—-墨翟(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倒像的實驗,解釋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
十四世紀中葉,元代天文數學家趙友欽在他所著的《革象新書》中進一步詳細地考察了日光通過牆上孔隙所形成的像和孔隙之間的關系。他發現當孔隙相當小的時候,盡管孔隙的形狀不是圓形的,所得的像卻都是圓形的;日食的時候,像也有缺,和日的食分相同;孔的大小不同,但是像的大小相等,只是濃淡不同;如果把像屏移近小孔,所得的像變小,亮度增加。對於這一現象,趙友欽經過精心思索和研究,得出了關於小孔成像的規律。他認為孔相當小的時候,不管孔的形狀怎樣,所成的像是光源的倒立像,這時孔的大小隻不過和像的明暗程度有關,不改變像的形狀。當孔相當大的小孔成像示意圖。時候,所得到的像就是孔的正立像。

⑽ 照相是誰發明的,又是於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全世界公認攝影是法國L·達蓋爾發明的。1839年8月19日法國向全世界宣布。L·達蓋爾全名是路易·雅克·芒代·達蓋爾。1787年出生—1851年去世。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明了第一台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隻由數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照相在清朝時傳入中國。銀版照相之術自從1837年在法國問世之後,沒過幾年就從西洋傳入中國。 最早的照相機是由供職於中國海關的法國人儒勒.依蒂耶1846年帶進中國的。


(10)誰發明成像擴展閱讀

世界上第一張照片要追溯到 193 年前。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歐洲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增進了對感光物質和物影成像的理解。1826年,從小對發明很感興趣的法國人尼埃普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利用日光蝕刻法拍攝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存世照片:《窗外風景》。

尼埃普斯曝光了足足 8 個小時才獲得了這張照片。為了改進曝光成像時間,他找到了舞美設計師達蓋爾。兩人一起合作改進技術,最終於 1839 年發布了達蓋爾攝影術。這是人類歷史上攝影技術真正的開端。

在隨後 50 年間,盡管攝影技術一直在縮短曝光時間上演進,誕生了濕版攝影工藝和干版攝影工藝,但整套攝影設備依然非常笨重、且不易攜帶。

《中國攝影》一篇文章這樣描述 19 世紀中期流行的濕版攝影法,「攝影師外出拍攝時必須攜帶著遮光的帳篷、化學葯品、玻璃片、笨重的支架以及一壺水,全套裝備通常是整整一馬車」。

閱讀全文

與誰發明成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