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喇叭誰發明的

喇叭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2-05-16 19:09:29

① 喇叭是誰發明

最初可稱為喇叭的應該是留聲機
電唱機早先叫留聲機,誕生於1877年。世界上第一個發明留聲機的人就是譽滿全球的發明大王--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根據電話傳話器里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震動的現象,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麼,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

1877年8月15日,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讓助手克瑞西按圖樣制出一台由大圓筒、曲柄、受話機和膜板組成的怪機器。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指著這台怪機器對助手說:"這是一台會說話的機器",他取出一張錫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紋的金屬圓筒上,讓針的一頭輕擦著錫箔轉動,另一頭和受話機連接。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搖動曲柄,對著受話機唱起了"瑪麗有隻小羊羔,雪球兒似一身毛……"。唱完後,把針又放回原處,輕悠悠地再搖動曲柄。接著,機器不緊不慢、一圈又一圈地轉動著,唱起了"瑪麗有隻小羊羔……",與剛才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唱的一模一樣。在旁的助手們,碰到一架會說話的機器,竟然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會說話的機器"誕生的消息,轟動了全世界。1877年12月,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公開表演了留聲機,外界輿論馬上把他譽為"科學界之拿破崙·波拿巴",是19世紀最引人振奮的三大發明之一。即將開幕的巴黎世界博覽會立即把它作為時新展品展出。就連當時美國總統海斯也在留聲機旁轉了2個多小時。

10年後,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又把留聲機上的大圓筒和小曲柄改進成類似時鍾發條的裝置,由馬達帶動一個薄薄的蠟制大圓盤轉動的式樣,留聲機才廣為普及。

② 喇叭和嗩吶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喇叭:喇叭分為幾種不同的樂器,一種管樂器,上細下粗,多用銅製成。另一種是現代的電聲元件,作用是將電信號轉換為聲音,也叫揚聲器。 還可用來形容替人鼓吹、宣傳的人。

嗩吶: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呈圓錐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制的喇叭口(稱作碗),所以俗稱喇叭。在台灣民間稱為鼓吹;在廣東地區又被稱為嘀嗒,是廣東「八音」樂器中的一種。

2、發展歷史不同

喇叭:早在1877年,德國西門子公司的Erenst Verner就根據佛萊明左手定律,獲得動圈式喇叭的專利。1898年,英國Oliver Lodge爵士進一步依照電話傳聲筒的原理發明了錐盆喇叭,與我們所熟悉的現代喇叭十分類似,Lodge爵士稱為「咆哮的電話」。

嗩吶: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西晉時期,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在金、元時期,傳到中國中原地區。曾譯作「鎖吶」「銷吶」「蘇爾奈」「鎖奈」「唆哪」等名。

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嗩吶的記載。明代武將戚繼光曾把嗩吶用於軍樂之中。在他《紀效新書·武備志》中說:「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

3、音色不同

喇叭:音色缺乏金屬感,所以統稱為木管樂器,盡管許多樂器都已使用金屬,橡膠乃至合成材料為原材料了。

嗩吶:嗩吶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③ 啦叭是誰發明

傳說是古羅馬神話中的雅典娜(Athena)她貌美多才,發明了喇叭與長笛.

④ 喇叭的由來是由什麼創造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發明故事,一個害羞靦腆的大男孩,為了鍛煉自己的膽量,使內自己說話的聲音大容起來,竟然突發奇想,想發明一個能擴大自己聲音,鍛煉自己膽量的工具,他的靈感來自哪裡?在他心灰意冷准備放棄的時候,又是誰給了他新的希望?他的發明究竟是怎麼成功的?他的發明,竟然在百年後,依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就是喇叭。
在1900年的3月16日,擴音器也就是我們說的擴音喇叭發明了!

發明擴音喇叭的是美國人霍雷斯·索特!

由於霍雷斯是個內向靦腆的人,平時不愛說話,他的聲音也特別的小,小時候上課起立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要把耳朵貼到他的嘴邊,才能聽到他在說什麼,長大以後,這個毛病也沒好,特別是在和陌生人說話的時候,聲音比蚊子叫的聲音還要小,所以從小到大,大家都恥笑霍雷斯,他自己也特別的苦惱,也想讓自己的膽子大起來!

按照現在的說法,這叫做人際交往障礙!

霍雷斯特意去人多的地方,鍛煉自己的膽量!

霍雷斯根據留聲機振動的原理,想將他哥哥的留聲機改造成一個移動擴音器,但是哥哥不同意!

霍雷斯在大學的老師肖恩教授幫助了他,並在劇場老闆的資助下,他們繼續實驗!最終成功!

擴音喇叭最初被發明出來,是用來壯膽的!

⑤ 嗩吶是誰發明的

由波斯人發明。

嗩吶(義大利語:suona),是中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也是中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由波斯人發明,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呈圓錐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制的喇叭口(稱作碗),所以俗稱喇叭。在台灣民間稱為鼓吹,廣東地區亦將之稱為「八音」。

嗩吶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歷史沿革:

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

西晉時期,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

在金、元時期,傳到中國中原地區。曾譯作「鎖吶」「銷吶」「蘇爾奈」「鎖奈」「唆哪」等名。

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嗩吶的記載。明代武將戚繼光曾把嗩吶用於軍樂之中。在他《紀效新書·武備志》中說:「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

明代王磐的《朝天子·詠喇叭》則是描述嗩吶最好的文章:「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什麼真共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盡鵝飛罷。」

明代後期,嗩吶已在戲曲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過場曲牌。而在以戲曲音樂為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吶也成為離不開的樂器。

到了清代,嗩吶稱為「蘇爾奈」,被編進宮廷的《回部樂》中。

到了近現代,嗩吶成為中國各族人民使用頗廣的樂器之一。

2006年5月20日,嗩吶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⑥ 誰發明了揚聲器

揚聲器的發明人

自從人類有了夢想,我們就一直努力著,企盼著有一天可以把那些天籟留下,藏在懷里,甚至可以將它們重復播放。這從企盼到嘗試到最終如願以償的過程,就是人類在電與聲的探索中逐漸摸索、逐步成長的過程。
靜電揚聲器:
為了能更好的講述人類電聲史的故事,我們從第一次把人類的聲音傳達到遠方的「電話」開始說起。一百多年前的1876年2月14日,Alexander Graham Bell提出了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份專利「電話」。該項發明讓人類的聲音從此可以傳到比叫喊更遠的地方,人類也從此懂得了聲與電的轉換關系,並從此樂此不疲。
為了更好的回放記錄被記錄下的聲音,1910年,S. G. Brown將驅動力和振膜分離,發明了'armature' 電樞耳機。
平衡電樞耳機:
而在1910年,Baldwin 又發明了'balanced armature'平衡電樞耳機。電樞式耳機是在一個U型的磁鐵的中間架設可移動鐵片(電樞),當電流流經線圈時電樞會受磁化與磁鐵產生吸斥現象,並同時帶動振膜運動。這種設計成本低廉,雖然效果不佳,但在當時也是劃時代的發明,該項技術多用在電話筒與小型耳機上。
在記錄聲音的科技方面,1917年,Wente 和Thuras設計了電容式麥克風。
到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根據電容式麥克風原理,靜電揚聲器面世。20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C. V. Bocciarelli 提出 'constant charge'恆定電荷法則。P. Walker在同一時期獨立發展了相同理論,並將其應用到著名的Quad靜電揚聲器設計中。
靜電揚式聲器基本原理是庫倫(Coulomb)定律,通常是以塑膠質的膜片加上鋁等電感性材料真空汽化處理,兩個膜片面對面擺放,當其中一片加上正電流高壓時另一片就會感應出小電流,藉由彼此互相的吸引排斥作用推動空氣就能發出聲音。靜電單體由於質量輕且振動分散小,所以靜電揚聲器工作於中高頻段,音質輕盈細致,富有特色,很容易得到清澈透明的中高音。但是它的效率不高,聲壓輸出低,動態小,成本較為昂貴也是其弱項。
電動式揚聲器:
和Bell同一時期,不同的揚聲器類型被提出。作為一種業余興趣,Ernst W. Siemens (Siemens & Halske公司創始人)於1874年1月20日,申請了電動式揚聲器原型專利,讓帶支撐系統的音圈處於磁場中,以便使振動系統保持軸向運動。當時主要用於繼電器而不是揚聲器領域。1877年12月14日, Siemens申請了號筒專利,在一個移動的音圈上面附著一個羊皮紙作為聲音輻射器,羊皮紙可以製成指數型錐體形狀,這是第一個留聲機時代的號筒實型。
1898年,Oliver Lodge申請了第一個實用電動式揚聲器專利,將音圈放在內外圓極板的磁隙中運動,和許多發明一樣,當時這個偉大的發明太超前了。這個發明決定了現在99%的現代動圈揚聲器的結構。
又過了整整25年,20世紀20年代,無線電廣播出現。C. W. Rice 和 E. W. Kellogg發表了劃時代的論文'新型非號筒式單元',詳細介紹了直接輻射式揚聲器,利用這個理論設計的售價為250美元的Radiola 104音箱風靡美國。
在過去的五十年間,電動式揚聲器的基本原理沒有變化,只是改進了設計細節及零件。頻響范圍動態范圍等方面較老產品有了長足的發展。電動式揚聲器以結構簡單,音質優秀,成本低,動態大已經成為目前市場主流。
號筒式揚聲器:
號筒式揚聲器起源於留聲機。1928年,Wente 和Thuras 生產了他們的高效率的號筒式揚聲器接受器。號筒式揚聲器的原理是振膜推動位於號筒底部的空氣而工作,因為聲阻很大所以效率非常高,但由於號角的形狀與長度都會影響音色,要重播低頻也不太容易。今天,高效率的號筒主要應用於專業擴聲領域。
帶式揚聲器:
在上述揚聲器技術逐漸成型期間,人們開始明白了理想的換能器應當使用可以通過電流的薄片振動膜,大家開始構思帶式揚聲器。
1923年1月,Siemens Halske的Schottky和Gerlach申請了第一個帶式揚聲器專利。它將一個水平波浪型純鋁簿膜安裝在磁體兩極之間,波浪形純鋁膜可以降低縱向硬度,降低了諧振頻率。
1931年,Olson 和 Massa 生產了帶式麥克風。
帶式揚聲器主要應用於中高頻段,由於其頻響曲線平直,高頻上限極高,有著非常好的瞬態效果,因此可以方便的形成線性聲源。
雖然人類電聲的歷史是如此曲折復雜,但如今確實涌現出非常多的優秀創新型電聲揚聲器,而事實上,這些創新的揚聲器設計讓很多上世紀最好的電聲科學家絞盡腦汁。

⑦ 喇叭聲是誰發明的

應是在1876年3月由貝爾發明的電話中的發聲器才是算是最早的喇叭,但效果不佳,稍後由愛迪生改進其通話品質

⑧ 什麼叫喇叭

喇叭分為幾種不同的樂器,一種管樂器,上細下粗,多用銅製成。另一種是現代的電聲元件,作用是將電信號轉換為聲音,也叫揚聲器。 還可用來形容替人鼓吹、宣傳的人。

5

本詞條無參考資料,歡迎各位編輯詞條,額外獲取5個金幣。

基本信息

⑨ 喇叭是誰發明的

應是在1876年3月由貝爾發明的電話中的發聲器才是算是最早的喇叭,但效果不佳,稍後由愛迪生改進其通話品質

⑩ 請問喇叭是哪個朝代的。

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
西晉時期,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
在金、元時期,傳到中國中原地區。曾譯作「鎖吶」「銷吶」「蘇爾奈」「鎖奈」「唆哪」等名。
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嗩吶的記載。明代武將戚繼光曾把嗩吶用於軍樂之中。在他《紀效新書·武備志》中說:「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
明代王磐的《朝天子·詠喇叭》則是描述嗩吶最好的文章:「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來往官船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什麼真共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盡鵝飛罷。」
明代後期,嗩吶已在戲曲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過場曲牌。而在以戲曲音樂為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吶也成為離不開的樂器。
到了清代,嗩吶稱為「蘇爾奈」,被編進宮廷的《回部樂》中。
到了近現代,嗩吶成為中國各族人民使用頗廣的樂器之一。[1]
2006年5月20日,嗩吶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嗩吶(義大利語:suona),是中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也是中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由波斯傳入,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成圓椎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制的喇叭口(稱作碗),所以俗稱喇叭。在台灣民間稱為鼓吹,廣東地區亦將之稱為「八音」。
嗩吶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中文名
嗩吶
外文名
suona horn(英)、suona(意)
俗 名
喇叭
發明人
波斯人
應用學科
音樂學、音樂表演等
起源時間
公元三世紀
成熟時間
明代
代表作品
《一枝花》、《百鳥朝鳳》等
代表人物
任同祥、劉英等
適用領域
獨奏、重奏、伴奏

閱讀全文

與喇叭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