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染紡業的祖師是誰
染坊供奉梅福、葛洪為行業祖師,兩人合稱「梅葛二聖」、「梅葛二仙」等,永安染匠尊其為「染布缸神」。梅福為西漢末年人,曾任南昌尉,後出家修道煉丹,宋元豐年間被神宗趙頊封為「壽春真人」。葛洪為東晉著名道士、醫學家和煉丹術家,著有《抱朴子》一書,內詳載各種煉丹方技。民間傳說,梅葛二仙曾化作跛腳行乞。為感恩於一對青年夫婦的施捨,他倆在酒足飯飽之後唱道:「我有一棵草,染衣藍如寶;穿得花花爛,顏色依然好。」兩人手舞足蹈、邊唱邊跳,周圍瞬間長出許多小草。青年夫妻聽聞草能染衣,便割了幾筐放在缸里,過了數日仍不見動靜。不久,兩位跛腳漢又來借宿喝酒。臨走時把剩酒和殘湯全倒入缸內,頓時缸水全變成藍色。二仙告訴說:「水藍是藍靛草變的,染衣可永不變色。」小倆口高興地用它來為鄉親染布。此後,人世間便出現了染布業。該行在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即「梅葛二聖」的誕辰,都要舉行祭典。
㈡ 人類什麼時候開始給布染色的
根據人類學家的推測(並沒有足夠的證據去證實),是從泥染與炭灰開始的。當人們還是穿著獸皮時,在河邊活動時,和上了河裡的泥巴。泥巴中的礦物質就附著在獸皮上,不容易掉色;泥巴的顏色不同,染的色彩也不同。另外,炭染就是以煮食後,所剩餘的黑色木炭就是最好的染料。雖然這些染料的堅牢度都不是很高,拍拍即會掉落;但是取材容易,只要再塗染一次即可。這時的染的概念還沒成熟,只是停留在有限度的染;或者稱之為廣義的染色,也是包含了塗抹的累積性著色方法。這些用來塗抹上色的染料有礦物性的或動物性的,大部分是以植物性染料來染成的。
中國的染色技術在西周時代就開始具有較完備的設施。周公旦攝政時期,政府機構中設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官。在天官下,就設有〝染人〞的職務,專門負責染色的工作;另外在地官下,有設有專管染色材料的收集工作的。如在〝周禮〞上記載著管理征斂植物染料的〈掌染草〉和負責染絲、染帛的〈染人〉等的官職,影響到秦代也設有〈染色司〉的官職,之後的各朝也都分別設有〈司染署〉,唐代設有〈染院〉,在染院里也設有〈染人〉一職。到了最近的清代是設有〈藍靛所〉、〈江南織造局〉。
從出土文物可以證明:人類在發明紡織的同時,也發展了染色技術,其歷史可追溯到史前的遠古時期。中國是最早有紡織品,發展染色工藝的國家。根據《中國染織史》的記載,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早在1.5萬年以前就開始應用紅色氧化鐵礦物顏料,用骨針以製作衣物。把居住的山洞中塗繪得萬紫千紅,說明在史前的人類已懂得應用顏料。
從中國新疆哈密出土文物,在公元1260——960年前已有平紋和斜紋織造的色彩格子布、刺綉,可見當時已有染色。從原始的塗繪到後來的浸染、媒染、套染等等。新石器肘代,人們已經懂得應用赭黃、雄黃、硃砂、黃丹等礦物顏料在織物上著色。同時,也選用植物萃取的染料。經過長期的應用與改良,逐步掌握提萃各類植物染料的提取、染色等工藝技術、為原始紡織品增加色彩。
公元前1000至前771年(距今約3000年)的周朝已經設有掌管染色的「染人」職官,也稱之為「染草之官」,負責染色事務,實行紡織專業分工制度。可見在2500年前的東周時期,中國已掌握了使用植物染料,在紡織品上染色的工藝技術。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的絢麗多彩好印花絲織品,說明了中國在二千年前,已懂得應用印花技術。這印染圖案花樣的花布,典雅古樸,色彩絢麗,令人贊嘆不已。在秦朝,設有「染色司」。自漢至隋,各代都設有「司染署」。
㈢ 扎染距今有幾年歷史
扎染 [zā rǎn]
扎染古稱扎纈、絞纈、夾纈和染纈,是漢族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織物在染色時部分結紮起來使之不能著色的一種染色方法,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
扎染工藝分為扎結和染色兩部分。它是通過紗、線、繩等工具,對織物進行扎、縫、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後進行染色。[1]其工藝特點是用線在被印染的織物打絞成結後,再進行印染,然後把打絞成結的線拆除的一種印染技術。它有一百多種變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絞」,暈色豐富,變化自然,趣味無窮。更使人驚奇的是扎結每種花,即使有成千上萬朵,染出後卻不會有相同的出現。這種獨特的藝術效果,是機械印染工藝難以達到的。[2]
2007年,雲南大理周城的張仕紳被確定為扎染國家級傳承人。[3]2011年,海安縣申請的南通扎染技藝被列入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2014年,焦寶林被評為南通扎染技藝省級傳承人。[5]大理市周城璞真綜藝染坊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起源
扎染有著悠久歷史。起源於黃河流域。起源於何時尚無定論。據記載,早在東晉,扎結防染的絞纈綢已經有大批生產。公元408年東晉時期的作品,扎染這種工藝早在東晉時期就已經成熟了。當時絞纈產品,有較簡單的小簇花樣,如蝴蝶、臘梅、海棠等;也有整幅圖案花樣,如白色小圓點的「魚子纈」,圓點稍大的「瑪瑙纈」,紫地白花斑酷似梅花鹿的「鹿胎纈」等。[7] 在南北朝時,扎染產品被廣泛用於漢族婦女的衣著。唐代是我國古代文化鼎盛時期,絞纈的紡織品甚為流行、更為普遍,「青碧纈衣裙」成為唐代時尚的基本式樣。北宋時,絞纈產品在中原和北方地區流行甚廣。[8]
各種扎染圖案
㈣ 印染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在距今5—1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已經用礦物質顏料將石制項鏈染成紅色。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經發明用赤鐵礦粉末將麻布染成紅色,並開始用植物製作染料給紡織品染色。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記錄的服裝與紡織品的顏色有白、紅、黃、暗綠、碧綠、緋紅、玄黃等,說明了當時顏色的品類。春秋戰國時期的染料,以藍草最為常用,《荀子》一書中提到了「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的論斷,同時,出現了以「畫繢」裝飾面料的做法。這一時期試驗成功的凸版印花工藝,在西漢時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出土的實物有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印花敷彩紗」和「金銀色印花紗」等。
通過長期的實踐,人們認識到「防染」可以有效地控制染色面積和染色形狀,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首先出現了用蠟作防染劑的染花方法並取得了成功。這種藍底白花或色底白花的花布,古代稱為「闌干斑布」,也就是現在的「蠟染花布」,直到現在貴州、雲南、廣西等地蠟染仍然流行。絞纈出現於南北朝時期,當時叫「撮花」、「撮纈」和「撮暈纈」,現在稱「扎染」。具體製作方法是先將織物折疊、撮合,然後用線捆綁或釘縫,經浸染後拆去扎線,即出現白色圖案。絞纈、夾纈、蠟纈在唐代都出現了驚人之作,圖案精美,紋樣大都成雙成對,構圖、造型均相當嚴謹。鳥樹、花、狩獵紋、聯珠紋等都有非凡的表現。
宋徽宗時曾不許百姓使用夾纈品,也不許商人販賣夾纈花版,由於屢禁不止,南宋時只得撤銷禁令。南宋時廣西瑤族出現了「瑤斑布」,是採用花版漏印蠟液的工藝製成的。
明代的染料由官方設立的顏料局掌管,據《明會典•織造條》記載,明代染料有「蘇木、黃丹、明礬、梔子、靛子、槐花、烏梅、煉鹼、茜草等」,出土的明代遺物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紡織品染色水平。防染技術在明代發展為蜀纈、錦纈、撮纈、璽纈、漿水纈、三套纈、鹿胎纈等多種防染品類。傳世作品有「宣德五彩夾纈」、「崇禎五套七色染纈」等。
清代的蠟染技術在少數民族中達到了頂峰,不但做工精細,而且蠟紋精密,許多蠟染精品已作為貢品進貢朝廷。藍印花布除了用於衣服、肚兜、圍裙等服裝之外,被面、門簾、桌圍、包袱布、枕布等日用品也都以藍印花布為首選布料。
㈤ 扎染的起源
扎染起源說,目前有兩種,一說是起源於秦漢時期(小編還沒有查到出土實物);一說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從新疆阿斯塔納第六區一號墓出土的織物看出,類似如今自貢扎染圖案中的方勝。出土的織物扎染技術成熟,已用於婦女的服飾。
至唐代,中國的衣冠鼎盛朝代,人們格外關注配飾裝配及面料圖案的繁復,作為其中面料紋樣貢獻之一的唐代扎染,技藝精湛、品種豐富。
唐三彩、繪畫、壁畫以及詩歌詞賦等藝術對扎染的記錄和贊美之詞,女詩人薛濤在她的《海棠溪》里寫道:「春教風景駐仙霞,水面魚身花總帶花,人世不思靈卉異,競將紅纈染輕沙」,不吝辭藻。
在唐代流傳於今的多幅卷軸畫中,都能看到很多美麗的扎染服裝。如唐代畫家張萱的《搗練圖》,尤為出眾。「搗練」是古代女性最常見的勞作之一,搗洗煮過的熟絹,搗衣縫制多在秋季,此圖描繪了唐代婦女在搗練、絡線、熨平、縫制勞動操作時的情景。
畫中婦女的下裳(chang)是典型的捆綁而成的大圓圈紋,上衣圖案可能為先扎染,並在扎染留白處施以刺綉圖案。
除此之外,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中,貴婦、騎士等人物的衣著,也反映出了唐代高超的染纈藝術。
五代十國時期,扎染仍然沿襲唐代的繁盛。《陶谷清異錄》中記錄:「顯德中創尊重纈,淡墨體,花深黃。二部郎陳昌達,好緣飾,家貧,貨琴劍做纈帳一具。」一位活生生的對扎染帳子近乎癲狂的窮書生活靈活現呈現在我們眼前,古人對扎染的喜愛之情,超出我們的預想。
至宋代,上至皇宮貴族,下至庶民百姓都穿著扎染品的服飾,室內傢具飾品等無處不見扎染藝術品。顧閎中繪制的《韓熙載夜宴圖》,女子上衣和床圍上的大圓點紋,是典型的扎染技藝。
物極必反。宋史《與服志》載天聖二年詔令:「在京土庶不得衣黑褐色地白花服並藍黃紫地撮暈花樣,婦女不得將白色褐色毛段並淡色匹帛製造衣服,令開封府限十日斷絕。」耗費工時和人力的扎染,在天聖二年,逐漸淡出面料紋樣的舞台。
至元明清時期,只有局地的扎染有所發展,元代《碎金》一書中記載「壇纈、蜀纈、錦纈、撮纈、蠶兒纈」等花色品種。這其中,就有「蜀纈」,即蜀地扎染。由於蜀地扎染生產批量大、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得皇家賞識,因此有專門名目而載入史書。
從魏晉南北朝至元明清的歷史長河中,扎染作為面料圖案製作的方法之一,經歷了萌芽、發展、鼎盛、衰落、局地保留的各個階段,直至如今現存並較為出名的自貢扎染、雲南扎染、南通扎染等的傳統扎染技藝的流傳,都為當代扎染藝術愛好者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素材和藝術實踐環境,值得我們敬仰並珍惜。
(5)染布是誰發明擴展閱讀
扎染中各種捆紮技法的使用與多種染色技術結合,染成的圖案紋樣多變,具有令人驚嘆的藝術魅力.扎染在中國約有1500年的歷史。現存最早的實物是東晉年代的絞纈印花絹。
唐代扎染發展到鼎盛時期,貴族穿絞纈的服飾成為時尚。北宋時期因扎染製作復雜,耗費大量人工,朝廷曾一度明令禁止,從而導致扎染工藝衰落,以致消失。但西南邊陲的少數民族仍保留這一古老的技藝。
除中國外,印度、日本、柬埔寨、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也有扎染手工藝。20世紀70年代,扎染成為流行的手工藝,廣泛應用於服裝、領帶、壁掛等。在同一織物上運用多次扎結、多次染色的工藝,可使傳統的扎染工藝由單色發展為多種色彩的效果。
㈥ 布最早何時發明出來
最早使用的布是麻布,起源不可靠,但可以追溯到新時期晚期。最早的麻脫膠方法是自然漚漬法。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長江流域已用此法。商周時代又盛行於黃河流域。浙江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河北蒿城、北京平谷商墓、陝西寶雞西周墓、江蘇六合東周墓和湖南長沙戰國楚墓出土的麻布,都可辨認出經過脫膠的痕跡。
古代麻紡有搓法和績法。原始的麻紡是由手搓開始的,以後才利用紡專紡紗。距今6900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了一段三股麻繩和一段兩股麻線,同時還出土了最原始的紡紗工具紡輪。大麻纖維短而弱,多用紡專加工成有統體拈度的麻紗。
近代四川溫江地區大麻紡紗仍沿用此法。薴麻纖維長而強,多用績法成紗。先用手指將脫膠後的纖維粘片分劈成細長的麻絲(縷),然後逐根拈接。由於麻絲上有膠質糊狀薄層加上接頭部位的拈合力就使得接頭牢固,從而將麻絲續接成細長的麻紗。這個過程稱為績麻。這種麻紗在古文獻里稱為麻縷或麻。
(6)染布是誰發明擴展閱讀:
中國古法染布中的「三纈」,即絞纈(扎染)、蠟纈(蠟染)、夾纈延續至今,用這三種方法染出的手工布至今仍深受人們的喜愛。
雲南絞纈
據史書記載,東漢時期大理地區就有了絞纈染布法,大理人稱其為疙瘩花布或疙瘩花。染色前需把布折疊捆紮,然後浸入色漿進行染色。由於色漿用板藍根等植物製成,因此對皮膚沒有任何傷害。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的大倉、廟街等地仍保留著這一傳統技藝。走在大理的大街小巷,到處可以看到色彩艷麗的各種扎染裝飾品,以及服裝、鞋帽等製品,給風景如畫的高原小城增添了幾分美麗的色彩。
貴州蠟纈
蠟纈始於漢代,盛於唐代。這種染布法需要先用液狀蠟將圖案繪制在布上,再經染色後除去蠟質而成。
蠟纈的防染劑是黃蠟(即蜂蠟),它是蜜蜂腹部蠟腺的分泌物,不溶於水,但加溫後可以融化。所用的染料是貴州盛產的藍草,把藍草葉放在坑裡發酵便成為藍靛,就可以用來染色了。
貴州少數民族地區保留了傳統的蠟纈工藝,而且成為少數民族婦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裝飾品。黃平、重安江一帶和丹寨縣的苗族婦女,她們的衣服、傘套、枕巾等都是蠟染製成;安順、普定一帶的苗族婦女則把蠟染花紋裝飾在衣袖、衣襟等處,她們背孩子的蠟染背帶,還加染上紅、黃、綠等色,成為明快艷麗的多色蠟染。
蒼南夾纈
夾纈布的顏色和圖案是用雕版夾印出來的:將布固定在兩塊鏤空版之間,在鏤空處注入色漿,解開鏤空版後花紋就出現在布上了。
與扎染、蠟染相比,夾纈的工藝更加復雜,因此經歷唐朝短暫的繁榮後,到了宋代,這種印染工藝就逐漸消失了,直到人們在浙江蒼南再次發現這種被稱為「活化石」的染布方式。
蒼南宜山鎮八岱村盛產夾纈布。唐代宮廷用絲、絹、錦為主,蒼南夾纈雖不能與精美的唐代宮廷夾纈相比,但在印染工藝上仍保留傳統夾纈印染的特色。早年,浙南地區將夾纈布作為嫁女娶媳的必備品。蒼南的幾位夾纈傳承人都已年過半百,傳統的染布工藝正面臨失傳的危險。
㈦ 誰發明的染布
已無歷史考證,但確是中國老祖師從植物提取的色素而發明的
㈧ 墨子到炎人國如何用「染布法」主張自己的思想
墨子曾經到炎人國游說。炎人國貴族階層中不出人才,偏偏在下層百姓中人才輩出。墨子聽說後,對國王說:「大王可知當官的人不是永遠尊貴,老百姓也不是永遠都下賤。官本是普通人變的。若沒有普通的人,就變不出官來。像泉水一樣,水可貴,泉更可貴。普通人有什麼賤的呢?」
炎人國國王點頭說:「聖人說的非常正確!」他接著問墨子:「以你的高見,我炎人國將怎麼辦呢?」
墨子說:「國家用人,應打破等級身份,任人唯賢,只要有才能,不要計較出身,都讓他們當官。」
後來應炎人國國王的請求,墨子推薦弟子去炎人國為官,把炎人國治理得有條有理。
墨子除了他的游說活動之外,他還發明用橡殼染布,此法一直傳於人民中間,不幾年就傳遍了西魯。為了不忘墨子的「染布」發明,老百姓編了不少歌謠。其中一首是:
坑,坑,坑,坑衣裳,黑泥捏個墨子王。
披發頭,大臉膛,橡殼眼,高鼻樑。
一身黑袍明晃晃,皂角大刀別腰上。
赤巴腳,奔走忙,肩上掛個萬寶囊。
野雞翎,發里藏,行仁義,游四方。
天下污濁一掃光。
墨子聽到小孩唱這首歌謠,走近問道:「你們為啥唱這歌謠?」
孩子們不認識墨子,就說:「今天是九月初八,是墨子的生日,我們大開染市,給墨子過生日呢!」
墨子創立了墨家學派,並且和儒家學派互相駁辯,在先秦時代首先揭開了「百家爭鳴」的序幕。從而使他成為戰國時期最有影響的偉大思想家之一。
㈨ 化學染料是怎樣形成的
1856年的暑假,年僅18歲的英國大學生威廉?亨利?潘琴在化學合成金雞納霜的過程中意外發現瓶底的黑色的沉澱物溶解到酒精里會變成鮮艷奪目的紫色。這奇妙的影像使潘琴萌發出用顏色染布的念頭。他將自己的白色手帕放進溶液中,手帕立刻變成紫色,而且顏色再也沒褪去。潘琴將此顏色命名為「阿尼林紫」。潘琴在其發明獲得英國政府專利後,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人造染料工廠。
1863年前後潘琴相繼發明了阿尼林紅、阿尼林青、阿尼林黃、霍夫紫等合成染料。1868年,德國的格雷貝和利貝曼合成了人工茜草紅顏色。1880年,德國的拜爾公司合成了號稱「天然染料皇帝」的印度藍。
㈩ 布是哪個國家發明的,是布哦,不是絲綢
布料是裝飾材料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有化纖地毯、無紡壁布、亞麻布、尼龍布、彩色膠布、法蘭絨等各式布料。你說的是哪個呢?
如果是棉的,在上古時候就有了。
中國在8000年前已經開始有紡織了,西方大約在5000年左右的時間。最早應該用亞麻布
遠古的當時還沒文字,只能是傳說,文獻查不到。
甘肅秦安大地灣下層文化出土的陶紡輪,表明原始的紡織業在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便已出現,距今已有 8000 年左右的歷史。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原始紡織業開始呈現欣欣向榮、日新月異的大發展趨勢。
《史記》提到黃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為妻,她發明了養蠶,為「嫘祖始蠶」。
《史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神話傳說中把她說成養蠶治絲方法的創造者。北周以後被祀為「先蠶」(蠶神)。唐代著名韜略家、《長短經》作者、大詩人李白的老師趙蕤所題唐《嫘祖聖地》碑文稱:「嫘祖首創種桑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諫諍黃帝,旨定農桑,法制衣裳,興嫁娶,尚禮儀,架宮室,奠國基,統一中原,弼政之功,歿世不忘。是以尊為先蠶。」
《世本》上說:「黃帝娶於西陵氏之子,謂之纍祖,生青陽及昌意。」郝懿行說:「雷,姓也;祖,名也。西陵氏姓方雷,故《晉語》雲: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大戴禮.帝繋篇>作嫘祖。<路史.後記五>雲:「黃帝元妃西陵氏曰儽祖,以其始蠶,故又曰先蠶。王瓘《軒轅本記》「帝周遊行時,元妃嫘祖死於道,帝祭之以為祖神。」
《史記·封禪書》也說:黃帝娶西陵氏之女,是為嫘祖。劉恕《通鑒外記》亦日:西陵氏之女嫘祖,為黃帝元妃,治絲繭以供衣服,後世祀為先蠶。 《集說詮真》曰:為蠶祈福,謂之先蠶。據李賢註:《漢日儀》曰:春蠶生而皇後親桑於菀中。祭蠶神日菀窳婦人寓氏公主,凡二神。北齊始祀黃帝元妃螺祖為先蠶神,以與婦女相合。嗣後道教;民間皆以其為蠶神,奉祀至今。如今在四川省鹽亭縣建有供奉嫘祖的祖廟,據說崇奉的人特別多,香火尤盛。
新鄭自古有養蠶的歷史。在春秋時期這里,漫山遍野都是桑樹。鄭國的三位大夫因為祭祀山神毀了桑林,被鄭相子產罷免官職,奪去封邑。在新鄭北關故宮遺址附近,有目前現存的中國最早的巢絲遺址。
嫘祖紀念地有:風後嶺東麓半山腰的嫘祖娘娘洞、辛店鎮的娘娘廟、新鄭市區的黃帝故里嫘祖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