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一間幸福教室讀書筆記

創造一間幸福教室讀書筆記

發布時間:2022-05-11 16:11:22

『壹』 讀書筆記 8篇

繁星春水

詩歌精短而警策,如醍醐灌頂,足以使那些昏聵的頭顱猛醒。

《春水》之一七四:
青年人!
珍重的描寫罷,
時間正翻著書頁,
請你著筆!

[賞析]
這是一首極富哲理的勸勉詩。詩歌開篇用呼告手法,採用倒裝句式,勸勉青年人勤奮努力地學習,去「珍重的描寫」自己的人生詩篇。不要懈怠,不要蹉跎。然後,用一擬人兼比喻的修辭手法點明原因,催人上進;因為「時間正翻著書頁,請你著筆」啊!詩歌與岳飛的「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讀到此,我們耳畔會油然響起古代那位哲人震聾發聵的警語:「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從而揚鞭催馬自奮蹄,勤勉地去抒寫輝煌的人生。
《 繁星春水》讀書筆記

二十二歲的冰心發表了《繁星》和《春水》。二十二歲時的青春是怎樣美麗的呵。她沒有了花季的躁動與不安,磨去了尖刻的稜角,依舊是熱情如火的歲月,卻平添了幾絲溫柔和沉靜。
這本書當中冰心多以花朵、小草、清流、、流星作為鋪墊來訴說一個個藏匿在細心處的信念或是箴言。看似溫柔天真其實揭露了社會動盪時的華而不實,自私自利的現象。
也許,冰心常常輕撫花瓣細數花紋靜賞花艷傾聽花開花合的細微聲音,所以她的文章才如此細膩精緻溫婉馨香。我往往是伴隨著芬芳來品味她的文章和詩篇。
也許,冰心常常偷瞧小草的頑強與調皮,倔強與堅韌,她被小草旺盛的生命力所感染。所以她的詩篇讓人感受到了她對信念的執著追求,對家庭幸福美好的渴望,對大自然中生意盎然的一切的一切的堅持。她的文章有那麼一股青春的熱血在沸騰,還有少女年華時天真單純的嚮往和感情。
也許,冰心常常淺淌溪流,愜意地潑灑著清澈的溪水,讓聖潔的水沾濕她的百褶裙角,祈求水對她的祝福,讓水沒過她的腳腕。所以冰心的文筆如此得清亮,如此 得透徹,彷彿把大自然的清新與純潔注入了她的身體和靈魂。她把一切都在洞悉,所有的偽裝和逃避都逃不過冰心如同清流一樣湛藍的眼眸。
也許,冰心常常在午夜的露台上凝視燦爛的星辰,任自己的思緒在遠古和現代游離,任自己的思緒飄盪在玄奧神秘的太空。所以,她的文字就像那閃爍不定的晨星,瞬間綻放出璀璨的光芒,那光芒令所有人臣服,讓所有人目不暇接。
也許,也許……眾多的也許是因為冰心女士同自然融為一體。她在享受自然的時候也使自己文字的無限魅力散發出來。
我喜歡她的詩篇,可愛小巧;我喜歡她的人,溫柔沉靜;我喜歡她的文筆,細膩清新;我喜歡《繁星春水》,因為其中蘊涵的愛讓我體會到家庭的溫暖,讓我同冰心一樣熱愛家庭!

讀《永別了武器》有感
一個告別了武器的人,不是敵人的俘虜,就是愛的俘虜.我不是不善於自我保護,實在是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就如同生命的資料庫,已經不需要進入的密碼,隨時都可以打開全部程序,可以讀出全部的文件.我說的俘虜,就是這個意義上的俘虜.當我把自我放到陽光下的時侯,我明白從此不能有所偽裝,隱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當我意識到抗拒的無奈,有多少時間無可挽回,有多少記憶漸漸從內心淡出.說到底,俘虜就是一個不能抵擋傷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夠的勇氣放棄希望,必須承受生存的全部壓力.本來,在屬於個人的空間,可以沉浸於獨自的幻想,可以從塵埃里開出虛擬的花朵.而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是連欺騙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斷地凈化內心世界.

《哈姆雷特》讀後感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經典的代表作.這本書在表面情節上與歷史的傳說並沒有多大的區別,講的還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
劇中人霍拉旭所說: 你們可以聽到姦淫殘殺,反常修理的行為,冥冥中的判決,意外的屠戮,藉手殺人的狡計,以及陷入自害的結局. 曲折選宕的情節,緊緊圍繞著復仇
而展開.哈姆雷特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匆趕回國內,是來參加他父親的葬禮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趕上父親的葬禮,卻目睹了母親與叔叔克勞迪斯的婚禮,這已使哈姆萊特疑竇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宮城堡的露台上與父親的亡魂相見,亡魂哀訴,這樁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為,並要他為父報仇.至此,他開始了艱難的復仇歷程,與克勞迪斯展開了你死我活的較量.最終,向克勞迪斯發出了復仇之劍.

《基督山伯爵》讀後感
愛也徹底,恨也徹底.報恩也徹底,復仇也徹底.這就是在我讀完《基督山復仇記》後最大的感受.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報仇也是需要養精蓄銳的,並不是憑著一時的心緒就可輕舉妄動的.而基督山伯爵,則是最具體的用自己的行動闡釋了這句俗語的.在經歷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後,他的人生要義就是找尋曾經的親人,曾經的恩人和曾經的仇人.在確認了所要尋找的人以後,他並沒有如我們在武俠小說里所見的那樣,於恩人抱拳雲赴湯蹈火,再所不惜,於仇人一劍刺死.他選擇了他自己的方式.對曾經有恩於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著,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卻從來不讓他們知道其實自己就是為了報恩而來.如果說他的報恩令人感動,那他的復仇則是如此的淋漓盡致,在我們也有幾度的叫好後不免有點心驚.
《釋夢》讀後感
弗洛伊德(1856--l939)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著作橫跨半個世紀,對文學,哲學,神學,倫理學,美學,政治科學,社會學和大眾心理產生了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如果以影響的范圍作為衡量偉大的標准,那麼弗洛伊德無疑是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發動了人類思想史上又一次哥白尼式革命,他指出人類的無意識是無法被意識所控制,人類的潛意識中蘊含了巨大的心理內容,他以最理性的聲音訴說了人類的無理性.《釋夢》是弗洛伊德支柱性的學術著作.通過對夢的研究極大地拓展了人類對自身的探究的幅度,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紅與黑》讀後感
作家筆下展現的,首先是整個法蘭西社會的一個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維里埃爾城的政治格局.貴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長是復辟王朝在這里的最高代表,把維護復辟政權,防止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在政治上得勢視為天職.貧民收容所所長瓦爾諾原是小市民,由於投靠天主教會的秘密組織聖會而獲得現在的肥差,從而把自己同復辟政權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瑪斯隆是教會派來的間諜,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監視之下,在這王座與祭壇互相支撐的時代,是個炙手可熱的人.這三個人構成的三頭政治,反映了復辟勢力在維里埃爾城獨攬大權的局面.而他們的對立面,是為數甚重,擁有巨大經濟實力的咄咄逼人的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司湯達一方面向人們描述了保王黨人的橫行霸道,一方面又讓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握有經濟實力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也定將是最後的勝者.《紅與黑》成書於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湯達竟像是洞悉了歷史運動的這一必然趨向.

這部五十餘萬字的長篇,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穆斯林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含蓄蘊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讀者的心靈,曲終掩卷,回腸盪氣,余韻繞梁。

《穆斯林的葬禮》在1987年冬至1988年春發表於《長篇小說》季刊總第17、18期,1987年第6期《中國作家》選載,1988年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書,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許多作家、評論家、穆斯林學者和廣大讀者給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認為這是新時期文學和我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中第一部成功地表現了回族人民的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的長篇小說,有著獨特的文學地位和審美價值。1989年和1992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小說連播》節目兩度全文播出本書。自1991年以來,中國文學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陸續出版了本書的英、法、阿拉伯、烏爾都等文字的譯本。1992年,台灣《世界論壇報》以長達一年的時間全文連載本書,1993年台灣國際村文庫書店出版了上、下冊繁體字版。

本社先後在「北京長篇小說創作叢書」和「北京長篇小說創作精品系列」出版《穆斯林的葬禮》,至今已十餘次重印,暢銷不衰,先後被列入北京書市十大暢銷書、全國文教類優秀暢銷書、家庭書架百種優秀圖書、家庭書架百種常備書目、北京市青少年』94—』97讀書工程推薦書目、大學生所喜愛的女作家及其作品;據香港《鏡報》月刊1996年7月號報道,有關方面對中國內地進行大規模社會調查,在青年最喜歡的二十本古今中外文學名著中,《穆斯林的葬禮》名列第五位。

《穆斯林的莽林》於1991年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中國作家協會、國家民委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長篇小說獎,199o年獲建國四十周年北京市優秀文學獎。1992年由作者改編為上、下集電影劇本,香港康大影業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
《駱駝祥子》
第一篇:
在讀完《駱駝祥子》這部老舍筆下具有悲劇色彩的名著之後,我的第一感覺是理想與現實的不相符。祥子一生夢寐以求的洋車終在無數次巔簸坎坷中碎了,散了.的確,理想與現實的不相符造就了無數的遺憾。多少莘莘學子由於家境原因不能升入理想的大學;多少各方面的人才由於內外在的原因不能進入各自專長的領域。光靠幻想,夢是不可能成真的,即使像祥子那樣不知疲倦地追求,夢想最終還是破滅了。可以說,這是一個悲劇。同時,祥子最終的墮落與社會之墮落是分割不開的。有些人因出身貧寒,所以為自己的將來而努力奮斗,卻無果。這是什麼造成的,是殘酷的社會。現實社會中,錢似乎能代表一切,什麼知識大於金錢,根本是個「假命題」。因此,若想在現實社會中立足,充分的知識、良好的生活背景必不可少。相比之下,後者因素比例更大,所以製造了那麼多的遺憾,甚至於悲劇。現實社會中的機遇也決定著理想的實現與否。法拉第小時候家境貧寒,偶然的機遇使皇家學院院長哈維認識了這個聰明好學的孩童,最終使法拉第成為了著名的電磁學家。日本著名商業家松下幸之助剛剛創業曾一度破產,但也是偶然的機遇使他認識了世界名牌公司,使他走向了富裕之路。但是這樣的人畢竟只佔少數。理想和現實並存才能實現突破,創造歷史。
與此同時,作者通過祥子所反映出來的有關人格改變的問題,也給我很深的印象。祥子迫於生活的壓力一步一步墮落為社會垃圾,如果環境不是這樣惡劣,那麼祥子一定不會是這樣的。可是事實是這種事情即使是在現在的社會也在不斷發生,每天都有很多人為生活所逼,失去了一開始的品格,成為和祥子一樣的行屍走肉。很多時候我在想,如果祥子生活在現在的社會里,那麼情況一定就不一樣了吧?可是事實告訴我,那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即使是在現在的社會里,依然有很多問題值得大家去思考,很多事情就象魚和熊掌那樣,不可兼得。而這種問題似乎也越來越多,大多數人和祥子一樣,為了生活拋棄品格。當人們驚醒時會發現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只有硬著頭皮走下去。所以說,祥子變成後來的樣子不是一個偶然,而是一個必然。
其實祥子一開始也在努力地與生活斗爭,只是他失敗了。而他的失敗就敗在沒有堅持,如果他堅持了,那麼事情就不會是這樣。可是,事情是沒有如果的,當生活開始的那天起就沒有了如果,所以我們沒有退路,所以我們不能退縮,所以我們只能向前,所以我們要讓自己永不後悔。
讀書筆記——《朝花夕拾》(魯迅)
《朝花夕拾》是魯迅在受到政府的壓迫、「學者」們的排擠,又歷經戰亂後寫下的回憶。作者在這樣紛擾中尋出一點空閑來,委實不易,目前是這么離奇,心裡是這么蕪雜。一個人到了只剩下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算是無聊了,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

對往事的回憶,只是現實生活的一點安慰,而每一個美好的回憶又都有一個悲慘的結局:百草園和綉像摹本賣掉了,長媽媽也匆匆告別了人世,本應是激發人們的愛心的《二十四孝圖》背後,卻隱藏了謀人性命,教人看的丑惡禍心。去留學,並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師長,卻因為感受到醫治人的精神比醫治身體病症更重要而離別了,在學校辦事兼教書,實在勤快的可以的老友范愛農,終究擺脫不了貧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運。

在對這一連串苦樂參半的事件的記敘中,作者還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貓,小小的,帶給作者遐想的隱鼠的失蹤,只是個象徵的意念: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著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這才是作者仇貓的動機:它在奪人所愛。從魯迅先生一生的經歷看:嫉惡如仇,不過是對缺乏愛、失落愛、痛惜愛的一個自然反應罷了。

對這個細節下作者又給自己開了個傷心的玩笑:他的仇貓是毫無道理的,雖然貓吃老鼠,但他的隱鼠卻不是貓吃的,而是被長媽媽踏死的,那麼是否要恨長媽媽呢?在下一節回憶中,長媽媽也確實有些讓人生厭,睡覺時佔領了全床,滿腦子的窮規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這樣一位長媽媽,卻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別人都不能重視的渴望化成了現實,不懂識文斷字的長媽媽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經》買來,送給了「我」。正因為長媽媽這顆未被舊道德泯滅的愛心,使作者記起她,追念她。

在朝花夕拾的回憶中,作者多次寫到封建教育的失敗和狹隘。

小時候,長媽媽的故事裡說:「倘若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千萬不可答應他,以免那是害人性命的美女蛇,提防陌生人,並假想他就是壞人的邏輯。

在朝花夕拾之間,我隨作者一起,回到「我」的童年時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走過留學的日本的求學索過程,一起追憶失去的老友。沿著這條線索,我看到二十紀初,以「我」為中心的一個個生活場景,人物心理歷程,讀著每一個寓意深遠,回味無窮的結束句,我的心也隨著作者一起潮起潮落。
.《簡愛》被萬眾所熱愛的,大約是其作者的自尊與平凡??或者說,是夏洛特的自尊與平凡。那是一個靈魂熾熱而外表簡單的女子。這一形象無疑是不朽的經典。可是與其夫羅切斯特一樣,這個形象始終在用一種類似於自傲的口吻言論??他們對於他人的鄙薄,多多少少,曾經使我快慰,現在卻令我不安。夏洛特託身於簡愛,
這是我所知道的。但我所感覺到的是:她對於高層貴族的鄙薄與一種近乎敵視的態度,有些刻意了。反過來說,我從中讀到了自卑的情緒。

簡愛是個敏感而容易受傷的女子。開頭用了太長的篇幅來敘述她幼時的情景。但是我感覺到的是,在敘述簡愛這個人物時,夏洛特不曾將自己離開這個軀殼,所以她也沒有用全知角度敘述。如此一來,她所描述的差不多可以認定是她的意見。那麼,我在簡愛中,看到的是某種情緒化的自卑,而後是近乎於傳奇的愛情??惟其傳奇性,昭示了某種不真實與幻想性??和最後一個幾乎有點硬湊的結尾。她遇到了JOHN RIVERS。雖然前頭有筆,但還不是那麼自然。夏洛特對於簡愛的處理,開頭非常真實,中間段非常精彩,但是隱伏著不安,到了結尾,則幾乎歸於俗套??一個我料到的俗套。最後無疑是皆大歡喜,帶一點感傷。她的鋪墊和銜接很完美,幾感覺不到瑕疵。但是我隱約間感到的是,這是一個人間女子編造的故事。它已經缺少了令我戰栗的小說結構??更多的時候,我讀到了簡愛離開山莊,就沒再讀下去。如果我是夏洛特,或許我就會在那裡結束。因為之後的一切,在我看來,比之於前,是很拙劣的。

『貳』 跪求作文(讀書心得)一篇。感激不盡,分數全部奉上。。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著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著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朴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斗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里,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丑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像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斗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著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里,被甜水泡著,被金燦燦的錢堆著……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么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但擁有著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裡,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盪。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讀完了這本書,我的感受頗深。首先,與高爾基的童年相比較之下,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兒時的悲慘遭遇,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幸福的!在家裡,父母寵愛著,關心著,保護著。在學校,有老師的教導和同學們的陪伴,真正可以說是無憂無慮。而高爾基呢?與我們恰恰相反。有人說:「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就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了高爾基,成就了高爾基。在如此邪惡和污穢的社會中,他那顆光明和博愛的心沒有動搖,沒有被污染,反而變得越加開闊、光明。也許,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吧!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堅強勇敢、正直自信。
步入初中的我回憶起童年是多麼美好的時光啊,讀了高爾基的《童年》後,才知道什麼是童年,什麼是幸福童年,什麼叫做珍惜童年。也許你正在為媽媽沒有帶你去買你想要的東西而抱怨著,可如果你想像一下高爾基的童年,那麼你將會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去主動幫助媽媽工作!這本書告訴我們,要珍惜現在!
高爾基雖然小時候生活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但是竟然還能成為一位如此傑出的人,真是了不起!他發表過的文章數也數不清。高爾基從來不放棄可貴的光陰,他在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六年寫了一部長篇小說《克里母.薩姆金的一生》,但直到他臨終都沒有完成。這部小說作品再現了俄國社會生活,反映了各個階級和社會集團在不同歷史階段的變化。高爾基於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八日在哥爾克病逝。讀了《童年》,我深深感受到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那種腐敗,當時人民生活的痛苦。相比之下,我們現在的社會是多麼美好!我認為,如果我們在這樣的好環境中浪費時間實在是天大的錯誤。記得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珍惜時間是成功的秘訣」。我們現在有如此好的環境,是多麼難得呀!所以我們不是更應該去努力嗎?這本書告訴我們,要把握未來!
每個人的心充斥著暴力,麻木不仁,他們放縱自己,麻醉自己,去努力忘掉窮困,病痛的折磨,那種灰暗的日子,真的很難熬過,大家記得書中那句話嗎?漫漫日月,憂傷是它的節日,火災是它在狂歡,在一無所有的面孔上,傷痕也成了點綴——我想這就是對《童年》中生活的最好詮釋!
段落選抄:此時此刻,我就會產生一些特別純潔的、飄忽不定的思緒,但這種思緒是細膩的,像蛛網一樣透明,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它們往往是突然爆發,馬上就像隕星似的迅速消逝了,在你心中留下莫名的憂傷。這有時會使你得到安慰,又令你惶恐不安。這時你的生靈在沸騰,在融化,漸漸形成一種終生不變的形狀,於是你的心靈的面孔就這樣產生了。

童年讀後感02

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書中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愛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討厭他。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卻走過來了。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醜陋面目。高爾基的童年跟我們現在比起來,實在是太悲慘了!
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著。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著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著你品嘗;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如果有人欺負你,大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個人一番。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這一類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干嗎呢?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值得他們去做嗎?
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來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讓我們珍惜童年的最後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我們遠去,抓住童年最後的時光,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童年讀後感03
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它給我的感觸頗深.
馬克西姆·高爾基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木工家庭中.在殘暴的沙皇統治時期,高爾基吃盡了苦頭:幼年喪父,卻又受盡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圍的人都是那麼的自私,貪婪,充滿了仇恨……
高爾基的童年是那麼的悲慘,和他比起來,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一個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親人親切無比的疼愛,夥伴們天真無邪的友愛,使歡樂的音符時時灑落在我的身邊.在竹林里嬉戲,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聞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這樣無憂無慮開始的.
拎著個大籃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後撿麥子,大籃子卻總是撞到我的腳後跟.兩條小辮兒上下歡快地跳動著,白蝴蝶在身邊快樂地翩翩飛舞.湛藍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微風挑逗著衣襟,籃中的麥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時光也就是在歡欣愉悅的勞動中度過的.
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校園,也成了一個莘莘學子.充實的一天就在這琅琅的讀書聲中開始了.老師熱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里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醜事.這里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

童年讀後感04
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身貧苦,幼年喪父,11歲即為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裝卸工、麵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高爾基刻苦自學文化知識,並積極投身革命活動,探求改造現實的途徑。1892年發表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登上文壇,他的早期作品,雜存著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兩種風格,這是他無產階級世界觀形成前必然經歷的階段。浪漫主義作品如《馬卡爾楚德拉》、《伊則吉爾老婆子》(1895)、《鷹之歌》(1895)等,贊美了熱愛自由、嚮往光明與英雄業績的堅強個性,表現了渴望戰斗的激情;現實主義作品如《契爾卡什》、《淪落的人們》、《柯諾瓦洛夫》等,描寫了人民的苦難生活及他們的崇高品德,表達了他們的激憤與抗爭。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義並充滿激烈內心沖突的人物。
1905年革命失敗後,高爾基赴美國及義大利寫了一系列政論文章,抨擊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和充斥於思想、文學界的形形色色反動思潮。1908年創作的中篇小說《懺悔》流露出唯心主義的造神論思想,受到列寧的嚴肅批評,並得到他的熱情幫助。盡管如此,高爾基的主導傾向仍然是積極的,富於革命的戰斗精神。對新的無產階級文學創作方法的特徵從理論上進行了許多探索,提出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觀點。他在兩次革命之間的創作成果頗豐,如《奧古洛夫鎮》(1909)、《夏天》(1909)、《馬特維柯熱米亞金的一生》(1910~1911)、《義大利童話》(1911~1913)、《俄羅斯童話》(1912~1917),以及稍後完成的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的前兩部《童年》和《人間》(1913~1916)。
高爾基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也是傑出的社會活動家。他組織成立了蘇聯作家協會,並主持召開了全蘇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培養文學新人,積極參加保衛世界和平的事業。
高爾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開始介紹到中國。他的優秀文學作品和論著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財富。
《童年》是俄國作家高爾基自傳三部曲的第一部,被譽為俄國最優秀的自傳小說之一。《童年》寫於 1931年,它向讀者們展現了高爾基童年時期在外祖父家的生活,記錄了高爾基在沙皇統治下的 心路歷程。書里十分成功地塑造了幾個角色,尤其是外祖母這一角色,她被稱為「俄羅斯文學史上最鮮明、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小說真實地描寫了19世紀70—90年代俄國社會的面貌,展示了充滿殘酷、野蠻、愚昧、污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閱讀《童年》時,我們可以真切地體會到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敗、丑惡,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和年輕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難歷程。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著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朴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斗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里,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丑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像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斗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著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里,被甜水泡著,被金燦燦的錢堆著……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么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但擁有著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裡,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盪。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

童年讀後感05
★初中時代曾讀過一些文學名著,其中有一篇就是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高爾基出生在俄國尼日尼.諾夫戈羅德一個木工家庭,早年喪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歲走向社會,飽嘗了人生的辛酸。而《童年》正是根據他童年的生活而寫成的,可以說是自傳體小說,正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狀。
小說中的主人公同樣是三歲喪父,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瀕臨破產。而兩個舅舅也是同樣的粗暴、自私的市儈,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沿襲著這樣的風氣。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外祖父經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了一場。在這樣的環境下阿廖沙幼小的心靈能不覺得恐慌和不安嗎?!所以這本書都會令我們每一個人感到不快和壓抑,這也是必然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惻隱之心。
處在這樣醜陋的社會,我們不得不擔心阿廖沙的心靈會不會也被玷污?但幸好這世界也不完全是醜陋不堪的一面,身邊還會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並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是屬於光明的。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便是他的外祖母,她把蜜送到了阿廖沙的心窩中去了。作品中外祖母是最慈藹、最有人性的形象,她總是用她的溫存給予阿廖沙愛的種子,種子發芽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了羽翼的保護,阿廖沙的世界就不會再任憑風吹雨打了。祖母撫慰了他心靈上的創傷,而真正教他做一個正直的人的是老長工格里戈里。當然那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小茨岡」也同樣教會了阿廖沙如何面對生活的艱難,但他卻被兩個舅舅給害死了,然而我覺得與其說是被他們害死的,還不如說是被這個黑暗的社會所吞噬的。高爾基正是以他無產階級作家特有的感情和嫻熟的藝術技巧,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成功地再現了阿廖沙作為一代新人從覺醒到成長的艱難歷程。
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己也難於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為在那『一家子蠢貨』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那隱隱發光。只要還對光明充滿希望,那麼這一點點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無限大,直至灑到每一處陰暗的角落。我想這大概就是高爾基想要表達的另一個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題--批判俄國幾世紀以來形成的小市民習氣,痛斥小市民的卑鄙靈魂。讓這種卑鄙靈魂消失,正是無產階級努力的方向,直至今天還在繼續......
而我所要說的就是不要對任何不堪的現實失去信心,總會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絕望,但你想想,黑暗過去,黎明的曙光總會到來。只要你仍能保持不滅的信心,做一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人,那麼你的光明定會到來。

童年讀後感06
《童年》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為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喪父,隨著父親和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著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艱哭命運的開始。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外祖父掌管著家裡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視財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時常因為犯錯而被痛打;兩個舅舅常為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丈夫打罵,發泄。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
之後,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過雜,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因為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與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直支撐著。
而現在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而小阿廖沙卻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挨打、受欺辱。悲慘的一幕又一幕,讓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們生活俄國沙皇時期又會怎麼樣?會認為那根本不是人生活的地方嗎?
時代在不斷進步,但人們卻越發變得懦弱了,遇到困難就想要退縮、逃避或者走捷徑。屠格涅夫說過:「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學會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須有所付出,才會長久,有所爭取,才會得到。

『叄』 摘錄式讀書筆記

<實例>一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是應當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實例>二 剛從遠處看到的那個筆直的山峰,就站在峽口上,山如斧削,雋秀婀娜。(案):用「雋秀」形容「筆直的」、「如斧削」的「山」尚可,而用「婀娜」來形容就不妥了。「婀娜」是形容姿態柔軟而美好,「如斧削」一樣筆直的山峰怎麼能給人以柔軟的感覺呢?可以把「婀娜」改為「挺拔」。 ——《語文短評·顧此失彼》
<實例>三 我只想在痛惜之餘,說出幾點希望 首先當然是希望大家(不限於知識分子,而是一切黨員、團員,一切覺悟的青年和覺悟的勞動者)都應該向他們學習,特別是那些至今對知識分子還有某種不信任感、不敢推心置腹的人們,以及那些一味爭名奪利,甚至對社會主義祖國至今還三心二意,羨慕資本主義「天堂」的人們,多讀讀他們的事跡。…… 其次,我想說,希望一切先進分子所在機構中的黨組織、每個黨員以至每個正直的公民能夠更多地更好地關心這些先進的人們。……
<實例>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是一個讓人深思的題目。聽了以後,不免會產生很多遐想。這是一位盲人嗎?她叫什麼名字?給她三天光明,她會去做什麼呢?這一連串的問題會浮於腦海。我無法回答你們,因為我還沒有看完這本書。 但是,在書中我看過的每一篇文章,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小時候的海倫(就是作者)是一個聰明又活潑的女孩,6個月就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話語,剛滿周歲就會走路了。總之,她比一般的孩子要乖的多,也好學的多。然而好景不長,幸福的時光總是結束得太早,在一個充滿知更鳥和百靈鳥的悅耳歌聲,而且繁花盛開的春天,在一場高燒之後,海倫失去了聽力與視力,隨之而然的又不能說話了。這三樣東西,是人生中必要且不能缺少的。如果失去了這三樣,對一個常人來說,等於失去了生命的樂趣。如果你是海倫,給你三天時間,你會去干什麼呢?。如果我是她,一定活不下去了。再大的動力與再大的鼓力,也照不亮我心中那顆又陰又暗,又冷又濕的心。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這樣活著,生不如死,還是早一點兒結束算了。 然而,海倫的做法與我的想法恰恰相反。她一生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而且,正是這位又盲、又聾、又啞的女子,竟然畢業與美國哈佛大學,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成就啊。但是,畢竟,這驚人的成就是離不開她自身的努力的。與她相比之下,天壤之別啊,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海倫可以創造這些常人無法想像的奇跡,全靠她有著一顆不屈不撓、堅持到底的新。她毫不猶豫地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自己那顆熾熱的心,用自己那偉大的愛,去擁抱美好、充滿生機的世界,以驚人的毅力與困難作戰,終於,她戰勝了生命的挑戰,張開了心靈的眼睛,有了信心與希望,走出了寂靜與黑暗。最後,她又把那雙慈愛的手——伸向了全世界! 海倫從又瞎又聾的女孩成了舉世文明的作家,經歷多少坎坷啊,可她從沒有退縮,而是勇往直前,毫不畏懼地面對困難,去戰勝它,跨過它。一個又瞎又聾的人能做到,更何況我們是一個沒有缺陷的人,沒有理由做不到啊!一些同學很自卑,說自己笨,人人都是平等的,沒有天才,也沒有笨蛋。天才和笨蛋是取決於這個人有沒有決心學習,有沒有毅力堅持下去,這才是最重要的。人生的路途坎坷、崎嶇,就看你有沒有信心和毅力去把它踩在腳下,一步一步登上成功之路。 我們每一個人時刻都在描繪著自己的人生畫卷,只有奮斗,只有自強不息,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鮮亮光耀的色彩,我們的生活畫卷才會閃光。
<實例>五 讀《童年》有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它給我的感觸頗深. 馬克西姆·高爾基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木工家庭中.在殘暴的沙皇統治時期,高爾基吃盡了苦頭:幼年喪父,卻又受盡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圍的人都是那麼的自私,貪婪,充滿了仇恨…… 高爾基的童年是那麼的悲慘,和他比起來,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一個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親人親切無比的疼愛,夥伴們天真無邪的友愛,使歡樂的音符時時灑落在我的身邊.在竹林里嬉戲,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聞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這樣無憂無慮開始的.拎著個大籃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後撿麥子,大籃子卻總是撞到我的腳後跟.兩條小辮兒上下歡快地跳動著,白蝴蝶在身邊快樂地翩翩飛舞.湛藍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微風挑逗著衣襟,籃中的麥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時光也就是在歡欣愉悅的勞動中度過的. 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校園,也成了一個莘莘學子.充實的一天就在這琅琅的讀書聲中開始了.老師熱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里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醜事.這里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
讀書筆記怎麼寫呢?寫讀書筆記通常會是學生最為頭疼的作業。下面就說一下寫讀書筆記的方法:
讀書筆記一般分為摘錄、提綱、批註、心得幾種,格式及寫法並不艱深,心得筆記中的讀後感有點麻煩,但只要懂得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的關系,就會輕松拿下,因為讀後感不過就是一種議論文而已。我覺得以失敗告終,是因為你學而不用。很多應用文種只有在將來的工作實踐中才能具體應用,而讀書筆記屬日用文類,應即學即用。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讀書筆記
摘要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確無誤地抄錄下來。摘錄原文後要註明出處,包括題目、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日期,頁碼等,便於引用和核實。摘錄要有選擇,以是否有用作為摘錄的標准。摘錄式筆記可分為:
(1)索引讀書筆記
索引讀書筆記是只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後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談為誰立傳》,《光明日報·〈史學〉》
(2)抄錄原文讀書筆記
抄錄原文讀書筆記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後應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後面註明出處。
2、評注式讀書筆記
評注式讀書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內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評注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說明。評注式筆記有下列幾種:
(1)書頭批註
書頭批註,是一種最簡易的讀書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字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號,或者在空白處加批註,或者是折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種筆記方法不但對書中的內容可以加深理解,也為日後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綱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敘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採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3)提要
提要和提綱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提要除客觀敘述讀物內容外,帶有一些評述的性質。
另一種提要,是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內容梗概作簡要的說明。
(4)評注讀書筆記
評注讀書筆記,是讀完讀物後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注釋,這樣的讀書筆記叫作評注筆記。例如魯迅讀《蕙櫋雜志》中的一段:清嚴無照《蕙櫋雜志》:西湖有嚴嵩和鄂王《滿江紅》詞石刻,甚宏壯。詞即慷慨,書亦瘦勁可觀,末題華蓋大學士。後人磨去姓名,改題夏言。雖屬可筆,然亦足以懲奸矣。
案:嚴嵩篇和岳飛詞,有如是作為,後人留詞改名,有如是自欺,嚴先生以為可筆而又許其懲奸,有如是兩可。寥寥六十字,寫盡三態。(魯迅《集外集拾遺·書苑折枝(二)》)
(5)補充原文讀書筆記
補充原文的讀書筆記,是在讀完原書或文章之後,感到有不滿足的地方進行補充。需要注意的是補充原文不是隨意地加以補充,而是要圍繞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發揮。
3、心得式讀書筆記
心得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之後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與收獲的一種筆記。它有如下幾種:
(1)札記
札記也叫札記(出錯,兩個詞一樣,請審核),是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這種札記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可長可短。
(2)心得
心得筆記也叫讀後感。讀書後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這些讀書筆記,可以寫讀書時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寫對原文的某些論點的發揮或提出批評、商榷的意見。寫這種筆記,一般是以自己的語言為主,也可適當地引用原文。
(3)綜合讀書筆記
綜合讀書筆記是讀了幾本或幾篇論述同一問題的書文後,抓住中心評論它們的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筆記。
上述三種類型的讀書筆記,不論採用哪一種類型,目是都是為學習、工作、科學研究和寫作服務。作筆記時開始可採用摘要式,以後讀書多了,有了比較,產生了看法,就可以寫譯注式,至於心得式是更進一步了,它是屬於科學研究的范疇。
====歸納小結:
作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閱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通過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圖書館的作用,不但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能力,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

『肆』 營造書香校園,引導師生讀書,用詩怎麼表達

著名學者朱永新這樣談讀書:「一個崇尚讀書的民族一定是一個理性的優秀的民族,一個崇尚讀書的社會一定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社會,而一個崇尚讀書的校園一定是一個健康而充滿生機的校園。」近年來,學校在「以人為本——營造書香校園,為師生幸福成長奠基」這一辦學理念的引領下,以讀書打造特色,以讀書追求卓越,有效地促進了師生成長,使得學校走上了內涵發展的快車道。
一、什麼是書香校園
什麼是書香校園,各人理解不盡相同。我們對書香校園的理解,是創設一種氛圍,以活動為載體,引領師生讀書。通過閱讀凈化人心,接納自我肯定自我;通過讀書教化人性,超脫自我,享受人生;通過閱讀開化人生,靜心立世,智慧處世。
讓書的香氣能像花香一樣彌散在校園的各個角落,讓讀好書成為教師、學生生活中最自然的事,讓師生從書本中汲取陽光和水分。營造書香校園的切入口應該是讀好書,倡導學生教師把讀書作為學習與從教的基礎,簡單地說就是用讀書來提升師生閱讀品味,提升師生的素質和個人修養,引領師生營造自己豐富的精神家園,從而建立一個充滿智慧和生機的校園。我們建設「書香校園」,旨在通過倡導師生讀書,把師生培養成為「書香校園」里的具有書卷氣、學者氣的文化人,讓師生沐浴在書香里,浸潤在文化中,為師生的幸福成長奠基。
二、為什麼說書香校園可以成為學校內涵發展的動力
一所學校有無發展後勁,關鍵在於是否構建了學習型的組織,學校是否成為學習的團體,師生的學習習慣是否養成。通過調研和反思,我們深刻認識到: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文化素養的缺失,是制約學校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的「瓶頸」。先進學校的發展經驗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通過學習型團隊建設提升學校層次,喚醒學校的發展活力和教師的教育激情,直抵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核,讓師生煥發成長的動力。為此,我校以營造書香校園建設作為推進學校內涵發展的動力。
營造書香校園,是我們全校師生美好的追求,是我們創建學習型校園的重要抓手。一個充滿幸福和諧的校園,離不開濃郁的書香氣。因此,我們圍繞「建設書香校園」這一主題,有計劃、有目的、有指導性地開展了全校性的讀書活動,營造了勤奮讀書、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培養學生熱愛書籍,博覽群書的好習慣,在校內形成了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通過讀書活動,激發師生尤其是全體學生的閱讀熱情,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實學生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通過讀書活動,大幅度提高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在閱讀中提高興趣,逐步養成閱讀習慣。通過活動,師生一起體驗生命的活力,提高生命境界,逐步形成我校特有的書香校園特色,不斷提升我校的辦學品位。
三、怎麼樣營造書香校園
怎樣將書香校園建設放到學校層面上推進,我們的思考是:指向學生的成長,指向教師的專業發展,指向學校的特色建構。
一創設物態環境,營造書香氛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名言同樣適用於讀書。我們可以從歷史長河中名人發展的軌跡來看,他們的成長得益於淵源的家庭文化,離不開父母的言行熏陶。如果我們時時浸潤在濃濃的書香氛圍中,如果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開卷而誦,掩卷而思,我們也會情不自禁地翻開讀本,從幾行到幾頁,到愛上讀書如痴如醉。所以,讀書的氛圍很重要。
作為學校,應該讓校園內的每一堵牆、每一塊草坪都會說話,讓我們學校的每一間教室都飄滿書香,讓每個人都深刻地感受到讀書是一種享受。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走進「閱讀」中去,我們充分開發和挖掘各種閱讀資源,改善學生的閱讀環境,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走進書中去。走進我們的校園,「同名著為伴,以經典為友」的讀書口號異常醒目,各樓層走廊立柱上經典詩詞圖文並茂,教室外的「校園讀書之星」、對話中外文學大師、古今勤學風采展示等等,處處都讓人感受到書的魅力,勾勒出一幅具有濃濃書香氣息的校園風韻。班級圖書角是學生課外閱讀最方便、快捷的圖書源。每個班級都設立專門的圖書角,各班通過向學生徵集圖書,讓孩子們將自己心愛的讀物帶到教室,一來可以方便學生自己課余閱讀,二來可以互相交換著看。建立陽光、開放、簡易、實用的「我愛書吧」,讓學生喜愛的書在校園隨處可閱,提高書的利用率,實現資源共享,克服學校閱覽室面積不足的實際困難。為了引導學生從小樹立藏書意識,我們還積極倡導每個學生建立家庭圖書架,讓書香飄進每一個家庭。作為學校和老師,我們定期向學生推薦藏書目錄,了解他們的藏書情況和使用情況,對家庭藏書量大的學生進行宣傳和表揚。這樣,讓我們的老師和孩子時時刻刻感受到文字的存在,每時每刻享受語言帶給我們的奇妙的心靈感悟,不讀書,我們還能做什麼?
二以身立教,率先垂範,讓教師讀書成為習慣
1.精心挑選,讓教師有書可讀。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全體教師身居教學第一線,在教育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共識到: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義不容辭,教師理所應當成為學生心目中是一本活生生的大書、好書,成為閱讀的旗艦、知識的海洋、生活的楷模、精神的支柱、理想的火炬。因此,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台上一堂課,台下千日功」,「好書伴群側,居高聲自遠」。為了激勵全體教師做與書為伴的教師,學校為教師免費訂閱書報、購買教育理論書籍,要求教師讀好四類書:讀經典名著,增文化底蘊;讀理論專著,強教學實踐;讀兒童文學,悟童心童真;讀報紙雜志,解世事風情。學校還實行「以書代獎」制度——各類教學比武以書籍替代獎金;校長」薦讀」制度——校長在全體教職工大會上進行好書導讀。大家感到多讀一本好書,多得一份經驗,多增一份智慧,多添一份力量,多享一份幸福;大家在讀中學、讀中教,與書為友,童心永存、激情永葆,為學生的成長、為學校的發展注入了鮮活的生機。
2.做好筆記,讓教師讀有所得。
在讀書的基礎上大力提倡教師進行個人的讀書摘記、寫教學隨筆活動,意在吸收並採納百家學問,為自己的成長厚實基礎。學校統一發放《讀書筆記》、《教學隨筆》,要求教師每學期選讀三本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理論素養的書籍,其中一本精讀,認真做好名著名言的摘抄,每月寫好一篇讀書心得;在讀書基礎上養成寫隨筆好習慣,每月至少寫4篇教育教學隨筆,月末檢查,期中、期末評比。
3.開展研究,讓教師讀有所思。
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做好省級課題《夏衍母校開展文學導讀活動的實踐與研究》的實施工作,把此課題作為整個學校的中心課題來進行研究與實施,在校園中營造濃厚的教科研氛圍,研究讀與寫結合,以讀促寫,以寫促思,促進學生閱讀、寫作和思維能力的融合與提升,逐漸地讓讀書成為我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師生的生存方式之一。通過提高教科獎勵和度,激勵、督促廣大教職工積極撰寫教育隨筆、經驗總結、教學案例等,樹立科研意識,培養更多教師成為科研型、專家型教師和市縣學科帶頭人。
三開展讀書活動,共賞書香風景
1.推薦閱讀書目,保證閱讀品味。
學生要閱讀,讀什麼?怎麼讀?老師們在思考。於是學校的語文老師認真學習課標,明確了我國《語文課程標准》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能出不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規定閱讀量標准,在校學生課外閱讀文字總量應該不少於145萬字(1-2年級不少於5萬字;3-4年級不少於40萬字;5-6年級不少於100萬字。)教師們根據課標要求,在校本課程教材中進行調整,閱讀方法的教學和推薦書目有機結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圖書館的資源及區推薦書目,進行篩選,對學生進行閱讀方面的指導。
2.設置閱讀課,保證閱讀時間。
設置閱讀課,保證閱讀時間,在課程表中明確每周一節文學導讀課為全校閱讀時間,主要是學方法、誦經典、品名著等等。老師們從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和習慣出發,積極指導學生的閱讀。
3.提出閱讀要求,保證閱讀積累。
低年級:熟讀背誦教材以外易理解的詩詞,每學期不少於10首(篇),在教師指導下說出大概意思。中年級:熟讀背誦教材以外經典詩詞每學期不少於20首(篇),並能說出詩詞的意思及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嘗試體驗誦讀價值的創生性——引用詩文、仿寫詩文、詩文創造等。高年級:熟讀背誦教材以外有一定難度的經典古詩文,每學期不少於20首(篇),並能說出其意思及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體驗誦讀價值的創生性——引用古詩文、仿寫詩文、詩文創造等。根據學校推薦書目,開展大閱讀活動。閱讀量要求:低年級每學期1-3本。中年級每學期3-6本。高年級每學期5-8本。
4.倡導三個「共讀」,激發閱讀興趣。
「同伴共讀」:以漂流書的形式,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書籍「漂」給同伴,閱讀後寫下自己的真實感言,然後繼續漂流,將好書閱讀到底。讓所有參與閱讀的學生在讀書中開闊視野,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讀書中快樂成長。
「師生共讀」:我們提出每個教師都是學生讀書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積極開展與學生「同讀一本書」「同背一首詩」「同過一個節」活動。利用晨讀晨背課、讀書課為學生朗讀經典書籍。營造「師生同讀」的書香氛圍。
「親子共讀」:在家庭開展「親子共讀」活動,充分發揮社會、家長的作用,使其成為學校讀書活動的支持者、宣傳者和參與者、建設者。要求家長將每天晚飯後半小時的時間定為「讀書時間」,和孩子共同閱讀,共同提高。有條件的家庭,經經常帶孩子到書店購書,到圖書館借書,拓寬讀書渠道。倡導家長在孩子過生日時以書為禮品;過春節的時候,送好書壓歲。
5.搭建交流平台,享受閱讀樂趣。
一是每年舉辦讀書節。在讀書節中,我們舉行文學少年評比、書香班級和書香家庭評比、讀書小報展評、讀書徵文評比、兒童文學作家報告會、「閱讀童書、親近文學」教學研討、書香論壇、詩文誦讀成果、「徵集名言,製作書簽」展示會等活動。在「讀書節」期間,我們邀請家長參加學校的活動,向家長宣傳學校書香校園建設的階段性成果。另外,我們還邀請了社會各界人士召開專題研討會,共話書香校園建設。
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閱讀活動。以年級或班級為單位,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閱讀關注點有組織地開展主題閱讀活動。如三年級在去年下半年,開展了以「我們在童話中成長」為主題的童話節活動,通過讀童話、送童話、繪童話、集童話、寫童話、演童話等形式引導學生多形式的親近童話內容,多角度的感悟童話故事,從而愛讀書的習慣。
三是豐富多彩的讀書會活動。班級讀書會:顧名思義就是以班級為單位,有計劃地開展讀書活動、進行多種形式的閱讀、討論和交流,讓學生在讀書會上交流讀書的心得,暢談讀書的體會。教師讀書會:「身教勝於言教。」在極力打造學生精神世界的同時,我們教師更要通過閱讀來為自己打一點精神的底氣。學校由教科室負責組織成立「青年教師讀書會」,開展教師讀書沙龍,在交流中不斷形成教師讀書的文化氛圍,實現教師的人文素養與專業技能的有效提高。親子讀書會:學校定期舉辦親子讀書會,通過向家庭分發倡議書,開展「親子共讀、家家書香」活動,將「孩子最早的老師」動員起來,讓家長與孩子一起讀書,營造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引領孩子們走進書的世界。
朱永新先生曾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學校亦然,一所學校的精神品質,體現為校園的文化氛圍、文化建設,有賴於構建一種良性的閱讀生態。」。當我們以精神成長的視角看「讀書」的時候,建設「書香校園」,其實就是營造精神家園。我們感到建設「書香校園」,既是落實構建「學習型學校」的具體實踐,也是深化學校辦學特色有益探索。今後,我們將更加振奮精神,堅定信念,闊步前進,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書香校園」的獨特魅力與深刻內涵,用才能和智慧繼續書寫書香的人生,讓書香校園成為學校內涵發展的不竭動力。

『伍』 懸賞!!跪求,讀書筆記。(內詳)

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綱式
以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為目的。通過編寫內容提綱,明確主要和次要的內容。
(二)摘錄式
主要是為了積累詞彙、句子。可以摘錄優美的詞語,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後熟讀、背誦和運用。
(三)仿寫式
為了能做到學以致用,可模仿所摘錄的精彩句子,段落進行仿寫,達到學會運用。
(四)評論式
主要是對讀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評論,以肯定其思想藝術價值如何。可分為書名、主要內容、評論意見。
(五)心得式
為了記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記下讀了什麼書,書中哪些內容自己教育最深,聯系實際寫出自己的感受。即隨感。
(六)存疑式
主要是記錄讀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邊讀邊記,以後再分別進行詢問請教,達到弄懂的目的。
(七)簡縮式
為了記住故事梗概、讀了一篇較長文章後,可抓住主要內容,把它縮寫成短文。 以上各種形式,可由淺入深逐步掌握。
編輯本段讀書筆記的寫法
讀書筆記是人們在讀書時為幫助記憶而寫的一種應用文體。 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學者都很重視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既是消化書本知識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積累有用的材料,訓練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合前人寫的讀書筆記,想談三種寫法。一種叫「提要鉤玄」,一種叫「採花釀蜜」,一種叫「開山鑄銅」。
「提要鉤玄」
唐朝的著名文學家韓愈,在《進學解》里講他寫讀書筆記,說:「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他讀記事的歷史書,把重要的事件摘記下來。他讀哲理書,把主要論點摘出來。韓愈的讀書筆記,有幾篇還保留在他的集子里。有一篇《讀〈鶡冠子〉》。引在下面,看他是怎樣寫提要鉤玄的讀書筆記的。其內容如下: 《鶡冠子》十有九篇,其詞雜黃老刑名。其《博選篇》,「四稽」、「五至」之說當矣。使其人遇時,援其道而施於國家,功德豈少哉!稱「賤生於無所用,中流失舟,一壺千金」者,餘三讀其辭而悲之。文字脫謬,為之正三十有五字,乙者三,滅者二十有二,注十有二字雲。 他先寫明這部書有多少篇,沒有寫作者是誰,什麼地方人,因為無從查考,作者沒有寫出自己的姓名和籍貫。其次指出這部書的內容是講什麼的。這部書屬於先秦諸子,先秦諸子分好多流派,所以指出「其詞雜黃老刑名。」黃老就是道家,講黃帝,老子的學說的;刑名就是法家。指出這本書的內容是道家兼法家。再指出這本書中的要點,有篇叫《博選篇》,裡面提出「四稽」「五至」的學說,「四稽」指出從四個方面來考察,「五至」要達到五個要求,都是為治理國家打算的。韓愈認為他的學說很恰當,假使他被國君任用,用他的辦法來治理國家,功效是不少的。又引了書中的話,說有的東西被看輕,由於沒有利用它。比方一個大葫蘆,大家看不起它。要是在大河中船翻了,抱了大葫蘆就可以救命,這時候一個大葫蘆就價值千金了。韓愈反復讀這些話,引起了悲哀。書里用大葫蘆來比人才,人才棄而不用,所以被看輕,韓愈因此悲哀。韓愈又改正書中的文字脫誤,改正三十五個字,把顛倒的字勾過來的有三處,塗去的錯字二十二個,旁邊註明改正的字的有十二個。 從這篇里我們看摘要的讀書筆記是怎樣寫的。不是把一本書的要點記下來就算。先記下這本書有多少篇,內容主要講什麼的。再記下其中的要點是什麼,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寫出自己的意見。還摘出其中精彩的話,說出自己的看法,最後提到改正書中文字的脫誤。從「三讀其辭而悲之」看,「三」字虛數,表示反復讀。可見韓愈碰到其中精彩的話,不是看過就算,是要反復讀的。這就是韓愈寫的摘要的讀書筆記。裡面確實摘記了要點,但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包括表達出自己的感情。還要對全書的內容作概括的說明。那就不光把一本書讀過就算,讀後還要思考,從全書的內容到精彩的篇章,到精彩的話都要考慮,直到對書中的錯字都不放過。從這里,我們既可以學習怎樣寫摘要的讀書筆記,還可以學習他是怎樣讀書的。
「採花釀蜜」
蜜蜂採花中甘液釀成蜜,不是采一棵花的甘液所能釀成的,是從多種花中採集來的。有的讀書筆記,是作者讀了好多書,通過比較研究才得出的一種看法,好比蜜蜂釀蜜,這樣的讀書筆記寫得比較精彩,不同於一般的看法。像朱熹的《朱子語類》: 淵明詩,人家說是平談,據某看他的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自覺耳。其露出本相者是《詠荊軻》一篇,平談的人如何說得這樣言語出來。 又龔自珍《己亥雜詩》: 陶潛酷擬卧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莫信詩人竟平談,二分梁甫一分騷。 讀書筆記有各種形式,前面舉的摘記是一種;這里舉的是別的兩種,一是隨筆式的,一是詩。隨筆式的只寫出自己的意見,不必記下書名卷數等,主要把自己對書的意見寫下來,用詩的形式來寫更不必記書名卷數等了。 上面舉的朱熹的一段話,龔自珍的一首詩,實際是寫出了對陶淵明詩的讀後感,所以也作為讀書筆記來談。「淵明詩,人家說平談」,說明他看了別人講陶淵明的話,都說淵明詩是平談的。「據某看他自豪放」,他讀了淵明的詩,跟別人的看法不同,認為平談是表面,骨子裡是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自覺耳」,他也讀了許多豪放的詩,經過比較,他認為淵明詩的豪放跟別人的豪放不同,他的詩的豪放不顯露。也有外露的是《詠荊軻》一篇。他這個論點,是讀了別人論淵明的詩,用淵明的詩來檢驗;讀了別的豪放的詩,用來跟淵明的詩作比較;才能得出來的。他不光看到淵明詩表面上的平談,還看到了從《詠荊軻》詩里看出了他的豪放。再來看他寫的別的詩,才看出透過表面的平談,骨子裡是豪放的,即從詩里看到淵明這個人的性格來。這正象蜜蜂採花釀蜜那樣,是讀了很多書,通過比較研究才得出來的。 龔自珍的詩主要是採用了朱熹的論點,但又補充了新的論點:一是用諸葛亮的豪放來同陶淵明的為人作比,二是贊美淵明的品格的高超,三是用諸葛亮的《梁甫吟》和屈原的《離騷》來同淵明的詩作比。在這里,說明龔自珍不光讀了陶淵明的詩,還讀了陶淵明和諸葛亮的傳記,了解了兩個人的性格,還讀了諸葛亮的《梁甫吟》;還研究了歷史上品格高超的人,經過比較,才寫出這首詩來。說「萬古潯陽松菊高」,那是因為陶淵明是潯陽人,是愛松菊的。他在《歸去來兮辭》說「撫孤松而盤桓」,他在《飲酒》里說「採菊東籬下」,菊和松又是用來象徵高潔的品格的。說這句話,說明他把陶淵明跟歷代的高人作過比較。他又用屈原的《離騷》來同陶淵明的詩比,看出陶淵明的豪放,跟諸葛亮比較接近,佔有的成分多些;跟屈原有距離,佔有的成分少些,那因為屈原投江自殺,淵明沒有那樣忿激,比較達觀。他跟諸葛亮也有不同,那因為淵明不象諸葛亮那樣能建功立業。不論他的衡量是否恰當,總之是象採花釀蜜那樣,讀了很多書,通過比較研究得出來的。
「開山鑄銅」
清初顧炎武的《日知錄》,是讀書筆記的巨著。他在《與人書十》里,談到有兩種書:一種是收舊錢稱做廢銅來鑄新錢,既是粗製濫造,又毀壞了好的舊錢。一種是開山采銅礦來煉銅。他的《日知錄》,一年來「早夜誦讀,反復尋究,僅得十餘條,然庶幾采山之銅也。」毀舊錢來鑄新錢,大概指把舊書剪剪貼貼編成新書,開山鑄銅,大概指從許多材料中發掘出新的問題,提出新的見解。假使說,採花釀蜜主要指文藝方面的研究說的,那末開山鑄銅主要是指學術方面的研究說的。這里引《日知錄》中的《正始》條。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日: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貴焉耳矣。…… 《日知錄》寫的讀書筆記,稱為開山鑄銅,往往引了不少書,從中取得一個結論。要是把所引的書都抄上,太多,不合適,只好節引一個結論。顧炎武從不少材料中得出這個結論。他說的「亡國」,是指改朝換代,所以只是那個朝代的君臣的事,是那個朝代的官號要考慮的,「肉食者」指官吏。

『陸』 創造文明校園讀後感怎麼寫

古人雲:「自修齊,至治平」,只有先學好禮儀,提高自己的素質和修養,才能幹大事。禮儀是一種修養,一種文明。「創建文明校園,和諧校園」是老師和同學共同奮斗的目標。和諧校園是老師對學生的關心與教導,是同學在學習上的互相幫助,是同學之間噓寒問暖,是看見老師的一聲問候,是看見紙片主動撿起並丟進垃圾箱的情景...........

雖然我只是一名小學生,但是,我也很想為「創建文明校園,和諧校園」做出我的一份貢獻。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正在接受著知識教育,更應該知書達理、舉止文明、談吐得體。我認為首先要從自我做起: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好好學習,鍛煉身體,見到老師要問好...........在我們的校園里,每個角落都留下了文明的腳印,但也有不良的行為。

下課後,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跑出教室在操場上玩耍。幾個男同學疊了紙飛機在玩,上課鈴一打丟下紙飛機便跑回教室了!紙飛機孤零零地躺在操場上,直到清潔工阿姨把它掃走。雖然同學急著去上課,不是有意丟下紙飛機不管,但是卻影響了校園的整潔。所以我們應該做遵紀守法、遵守學校規章制度、遵從老師管理的文明自覺的好學生,別讓課堂上的老師生氣,別讓管理的班主任費心,別讓清潔阿姨勞累,別給優美的校園添亂,別讓我們快樂的生活打折扣。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我們一起努力,把規章制度裝在心上,把文明禮儀展現在我們的言行舉止,做個快樂的學生——一個讓家長,老師放心的文明青少年。

『柒』 誰給我一篇讀書筆記 有好詞好句就行

1、請保留一份單純,使你多一份與人的友善,少一些心靈的冷漠麻木;請保留一份單純,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樂,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憊;請保留一份單純,使你多一份奮進的力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看破紅塵。
2、成功是你夢寐以求的那朵紅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圍的針刺。快樂是你辛勤耕耘獲得的果實,悲傷正是那成熟前的秕粒。
3、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所以天空寬闊無邊。大地擁抱每一寸土地,不論其貧富,所以大地廣袤無垠。海洋接納每一條河流,不論其大小,所以海洋廣闊無邊。
4、當簡愛說:"我們是平等的,我不是無感情的機器",我懂得了作為女性的自尊;當裴多菲說:"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我懂得了作為人的價值;當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懂得人應具有反抗精神;當白朗寧說:"拿走愛,世界將變成一座墳墓",我懂得了為他人奉獻愛心的重要。
5、大廈巍然屹立,是因為有堅強的支柱,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大廈的支柱;航船破浪前行,是因為有指示方向的羅盤,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航船的羅盤;列車賓士千里,是因為有引導它的鐵軌,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列車上的鐵軌。
6、什麼是幸福?幸福是果園里果農望著壓滿枝頭果實的滿臉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學子憧憬未來的動人笑臉,幸福是實驗室里科學家又有新發現時的舒展眉頭,幸福是領獎台上運動員仰望國旗冉冉升起時的瑩瑩淚光。幸福是奮斗的結晶,勤勞的豐碑。
7、未經歷坎坷泥濘的艱難,哪能知道陽光大道的可貴;未經歷風雪交加的黑夜,哪能體會風和日麗的可愛;未經歷挫折和磨難的考驗,怎能體會到勝利和成功的喜悅。挫折,想說恨你不容易……
8、幸福,時時刻刻圍繞在你身旁。如果你從母親手中接過飯碗,心存溫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燈下讀著朋友的來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獨坐一隅,靜靜聽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
9、有人說,幸福是星級賓館里山珍海味間的觥籌交錯;有人說,幸福是高檔舞台廳里動人旋律中的翩翩起舞;有人說,幸福是端座奧迪、寶馬車於人流如潮的大街上招搖過市;也有人說,幸福是待在密室里數著成疊的百元大鈔;然而我要說:擁有這些,不一定就是真的擁有了幸福!
10、遠去的飛鳥,永恆的牽掛是故林;漂泊的船兒,始終的惦記是港灣;奔波的旅人,無論是匆匆夜歸還是離家遠去,心中千絲萬縷、時時惦念的地方,還是家。
11、幸福是什麼?是功成名就、受人敬仰嗎?是恬靜悠閑、無牽無掛嗎?是高朋滿座、兒孫繞膝嗎?我說:幸福是……。
12、人生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是它的高低,而在於靈秀;人生就像一場雨,重要的不是它的大小,而在於及時。
13、要裝進一杯新泉,你就必須倒掉已有的陳水;要獲取一枝玫瑰,你就必須放棄到手的薔薇;要多一份獨特的體驗,你就必須多一份心靈的創傷。
14、"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是一種豪邁的瀟灑,"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一種自信的瀟灑,"獨釣寒江雪"是一種高潔的瀟灑,"不破樓蘭終不還"是一種悲壯的瀟灑。
15、風從水上走過,留下粼粼波紋;陽光從雲中穿過,留下絲絲溫暖;歲月從樹林走過,留下圈圈年輪,朋友,我們從時代的舞台上走過,留下了什麼呢?
16、希望大海風平浪靜,卻常常有狂風和惡浪。希望江河一瀉千里,卻常常有旋渦和急流,希望生活美滿幸福,卻常常有悲傷和憂愁。
17.冬天的河乾涸了,我相信,春水還會來臨,那時白帆就是我心中的偶像;風中的樹葉凋零了,我相信,泥土裡的夢將在枝頭開花結果。
18、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間,成了我們的憂傷;誠信的被囊拋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
19、沒有哪一種胭脂能塗抹時間,沒有哪一件服裝能掩飾靈魂,沒有哪一套古籍能裝潢空虛。
20、它可能是一座山,讓你感受巍峨,它可能是一片海,讓你體會壯闊,它可能是一首交響樂,讓你領略激越,它可能是一座石雕,讓你明白雄健。
21、在經受了失敗和挫折後,我學會了堅韌;在遭受到誤解和委屈時,我學會了寬容;在經歷了失落和離別後,我懂得了珍惜。
22、不是苦惱太多,只是我們不懂生活;不是幸福太少,只是我們不懂把握。
23、責任感是諸葛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寫就的《出師表》,責任感是孔繁森離家別母血灑高原樹立的公僕豐碑,責任感是貝多芬挑戰人生超越自我譜寫的《命運交響曲》。
24、金錢可以買來名貴的手錶,但買不來寶貴的時間;金錢可以買來美味的食品,但買不好的胃口。
25、是一叢秋菊,也要散發芳香;是一片秋葉,也要裝點大地;是一株古柏,也要撐起藍天;是一眼古井,也要流出清泉。
26、尊重別人是一種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種幸福。
27、書是良葯,劉向說:"書猶葯也,善讀可以醫愚";書是益友,臧克家說:"讀過一本書,像交了一位益友";書是窗戶,高爾基說:"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
28、成熟是一種素質,一種源於心靈表於行動的素質;成熟是一種能力,一種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成熟是一種態度,一種對任何事物都保持冷靜的態度;成熟是一種心境,一種能看淡一切,萬事淡如水的心境。
29、信念之於人,猶翅膀之於鳥,信念是飛翔的翅膀
30、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它使貧病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泓出現在沙漠的泉水,它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31、包裝是房子富麗堂皇的外殼,包裝是丑婦手上絢麗的太陽傘,包裝是模特在舞台上走出的一字貓步。
32、"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說的是親情;"人生得一知己足,斯世當以同懷視之"說的是友情,"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說的是愛情;"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說的是愛國情。

1、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過感情的創傷,就是要你把這些事當做心靈的灰燼看,看的時候當然不免感觸萬端,但不要刻骨銘心的傷害自己,而要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
這句話意在說明控制情緒的必要。對於感情的創傷,要「當做心靈的灰燼看」,就「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憑弔古戰場時,烈火硝煙散盡,只余斷壁殘垣,金戈鐵馬、血肉廝殺都已被歲月的黃沙掩埋。只餘下萬千感慨,蒼涼而平靜,沉鬱而超然。這就是我們對待往事應有的心態。
2、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
赤子之心是最純潔的,它剔除私心雜念,遠離慾望紛爭,只容納人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感情,所以「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現實生活也許境遇不佳、缺少知音,身邊的世界讓他孤獨;但人類最純潔最美好的感情與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將成為他的知音和朋友。就是這些心靈的朋友和美好的情感,成為赤子創造的博大寬廣的精神世界。

『捌』 名著名曲名篇,營造書香校園

「當審視生命的時候,我們會感到,總有一股力量在左右著人生,這就是文化的力量。一個人要構築自己的文化力量需要做許多努力,但最重要的莫過於讀書,不僅僅是讀狹義的教科書,而是讀一切有利於孩子成長的『素養書籍』。讓孩子們讀書是一種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我們師長送給孩子們的一件終身受用的禮物。」這段話摘自2003年5月26日的《揚子晚報》。事實上,許多有識之士早就已經關注這一現象。蘇州市副市長、博士生導師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夢》這本專著中發出了建立「書香校園」的倡議。三年來,我校「書香校園」計劃的實施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書吧成了孩子流連的場所,讀書俱樂部成了孩子嚮往的樂園。我們為學生播下愛讀書的種子,讓他們從小把讀書當作生活的一種習慣,一種享受。我們帶著學生一起走進書的世界,引領他們在書海里領略祖國的優秀文化,吸收人類的進步文化,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真正做到在書香校園里營造精神家園。

一、讓我們一起打造「書香校園」

和其它事物的發展一樣,閱讀也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濃厚的讀書氛圍要老師和學生共同來營造。

1、開放的書海:

營造書香校園,讓孩子靈動的心自由地翱翔於「學海」、「書山」之間,讓讀書成為習慣,讓學習成為樂趣,形成一種風氣,一種氛圍,一種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自由發展的人文環境是我們永遠的追求。創建「三級」校園書香網路,讓師生走進名著名篇。

① 是閱讀中心,構造書香校園。由學校圖書館和閱覽室組成的「書苑」。300 平方米的書苑,整潔、寬敞、優美,向學生提供豐富優質的藏書。圖書可開架借閱,供學生自由選擇,進行自主性閱讀。除了閱讀中心的藏書。每學期初與學期結束我們學校將組織一年兩次的送書活動,獎勵學習型教師與小小讀書迷。每年對教師還發放購書卡,教師可以到新華書店購買教育讀物。

② 是每一樓層都設立級部書吧,級部樂池,打造書香級部。這個室以年級來組建,是實施課外閱讀中「計劃性」閱讀的主要場所。閱覽室里擺放《新世紀小學生文庫》一套,本年級學生必讀書和選讀書。級部主任、任課老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進度及時調整、更新圖書。在書吧里,孩子門可以靜靜地站著、坐著、甚至躺著享受著讀書的樂趣,遨遊在知識的海洋。在快樂的樂池中,孩子門可以盡情地彈奏喜愛的樂曲,可以隨時隨地通過觸摸電腦查閱需要的資料,向上名曲名篇名景。孩子們還自己給書吧樂池起了自己喜歡的名稱:三味書吧、智慧書吧、小蜜蜂書吧等等。每個教師的辦公室每學期都不斷充實一些學校的推薦的新書,教師可以隨時閱讀。

③ 是班級圖書架,營造書香班級。書由學生自帶,存書量不少於100本,相互交流閱讀。學生在課間可以隨時隨意地看書,將課外閱讀與課外活動融為一體。每個班級在教室中開辟「誦讀園」「每日一背」「今日推薦」等欄目,推薦與年齡特點適宜的書籍,選取那些貼近學生的生活和經驗的書報,使學生在閱讀時易於領悟和感受,提高閱讀興趣。每個教室與每個辦公室還都配備電腦,安裝寬頻,學生和教師還可以進行網上閱讀。圖書館應隨時隨地向孩子敞開在一個開放的空間、放足夠多的好書供學生隨時閱讀,省卻了借閱手續的煩瑣、避免了開放時間的限制。書香校園方案的實施,校園文化的建設,都在努力改變著師生的工作生活方式。我們相信:讀書多的教師,其視野必然開闊,其精神必然充實,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著。而當書籍成為教師的第一至愛的時候,喜愛讀書便會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從一定意義上說,教師的讀書愛好,決定著一所學校的校風,跳進書海是一種必然趨勢。要努力把學校辦成書籍的王國,那麼,師生的精神生活將更加美好,學校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詩化的校園 :為了提升人文精神,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我校於2001年初開始構建「詩化校園」校本研究。在學生中,大力開展「與經典同行,打造人生底色」活動。班級可以根據學校推薦的書目中選取如經典誦讀等書籍等作為晨讀教材,通過開展「讀一讀,賽一賽,講一講」等方式,加強晨讀晨背,熟讀背誦加以積累,為學生的成長打好底色。上好每周一節的古詩詞賞析課,採用班級自編的教材,以保證學生「會讀」。並輔之於朗誦會、背詩擂台賽、課本劇等學生們樂於參與的課外實踐活動。我校通過詩化教育(誦詩詞、品詩味、唱詩歌、寫詩字、畫詩意、演詩情、辦詩報、研詩教)詩化環境,詩化管理,詩化交往,初步探索出古詩詞文化培養模式,並初具特色,大大提高了師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文學藝術修養。

在「書香校園」的書櫃里,書的來源大抵分為三類:學校圖書館的書籍、學生個人的書籍、我的藏書。這些書每過兩三個星期便會更新,以保持知識的新鮮,內容的多彩。當然,學校各級部的書吧更是學生經常涉足的地方。

剛開始,一些同學不願將自己心愛的圖書帶來,怕書被損壞或「失蹤」。為了消除他們的擔心,我們老師率先將自己藏書中適合他們看的書籍放進了書櫃,又鄭重承諾:挑選有愛心、有責任心的同學擔任圖書管理員;書被看得越破舊,這本書的閱讀價值就越高,說明書的主人有眼光,獎勵同價格的書一本;如書不翼而飛,則說明書的收藏價值高,令借閱者難以割捨,在教育借閱者「好書大家一起分享」的同時,獎勵書的主人同價格的書兩本。

在「書香校園」,書是最高級別的獎品:在運動會的得分高手、小小讀書迷、課堂發言精彩者、學習進步者接受獎品——書時,我還提出一個小要求:你們是書的擁有者,享有優先閱讀權,但閱讀完後,希望你們能將書放進書櫃,讓大家共同分享讀書帶來的快樂。當孩子們從我的手裡接過這一份份「精神獎品」時,看得出,他們的心情是激動的,對待知識的態度是虔誠的。

2、靜靜閱讀

我自身也是一個愛看書的人,常常喜歡在幽雅的輕音樂中展開書卷。現在,我的愛好也潛移默化地感染了我的學生。於是,常常在柔和舒緩的音樂聲中,我和我的學生各自捧著書靜靜閱讀,誰也不忍心破壞書和音樂構成的美好意境,連翻書的聲音也變得溫柔起來。此時,師與生的眼神在文字間跳躍,思緒在文明間穿梭,心靈在書香的浸潤中變得充實而澄澈。我們一起走進《智慧背囊》,就好象走進了智慧的世界。一則則小故事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一段段小經歷濃縮了生命的真諦。同學們每讀完一個故事,都會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盧意同學讀了《信任的力量》後,寫道:「信任是架設在人心的橋梁,是溝通心靈的紐帶,是震盪情感之波的琴弦。警察對犯人的不信任,使得犯人萬年俱灰,自暴自棄,最終越獄逃跑;一位姑娘對犯人的信任,卻讓犯人良知頓回,幡然醒悟,決心認罪。信任的力量是多麼巨大啊!它可以在別人心中產生強大的精神動力,哪怕對方是個十惡不赦的歹途。善良的人們,請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別人,對別人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寬容,我們的世界不是會更美好嗎?」何廣益同學讀完《活著是快樂》一文後,寫下了這樣的感受:「有人說死了比活著快樂,但我不這樣認為。死了就沒有知覺了,難道還能比活著快樂?」活著是甜水,死了是苦水,即使活著會吃苦,但也是快樂的。一個人既然出生在這個世界上,早早地死去是多麼無聊啊!活著能感受到清新的空氣,享受到燦爛的陽光,使自己輕松舒適;活著能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使自己心情舒暢;活著能吃到山珍海味,能看到美麗潔白的珍珠。我國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了,如果你早早的死去,能看到這激動人心的一幕嗎?」孩子們對文學的獨特領悟、對人生的正確把握令我心醉。

這些短小精悍的美文潛移默化的感染了孩子,他們內心深處泛起了陣陣漣漪。看親情如燈,在悄無聲息中照亮我們生命的每個角落,直至我們潸然淚下;品人生似棋,在無常生活中執一顆平常心,看雲卷雲舒,花開花落。在不經意中,這些美麗的心情故事,這些平凡事中深含的情感,就如歲月般在同學們的腦海中流過,讓他們受益無限!

二、在「書香校園」里營造精神家園

曹文軒先生對閱讀認識有這樣一句精彩的論述:「不要將閱讀定義為是一個求知的過程——閱讀與好學無關。」因為「閱讀是為了活著」。(福樓拜《致尚特皮小姐》1857年6月)的確,人是需要文字撫摸與慰藉的,文字能感知生活的冷暖,文字能讓人感受對生命的敬畏,文字有時傳達的是一種精神。因此,在「書香校園」的閱讀活動過程中,我始終引領學生「與大師對話,在人類優秀文化遺產中凈化自己的靈魂,升華自己的人格。」(朱永新《新教育之夢》)營造自己的精神家園,我經常將其中的好文章介紹給學生。當我看到學生過著幸福的生活而不好好學習時,我給他看《明星陳坤的故事》;當我看到學生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悶悶不樂時,我介紹他讀《勇者無懼》;當有學生體會不到父母的關愛時,我讓他讀《地震中的父與子》;當有學生遇到挫折而意志消沉時,我給他看《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當同學之間因為小事而斤斤計較時,我給他們讀《你不信任我》;當同學們不珍惜大好的學習時光時,我深情並茂地朗誦朱自清的《匆匆》……這些朴實無華、意趣高雅的文章,成了學生絕好的精神食糧。而我的德育工作也在這一篇篇文章、一本本書籍中悄然進行,潤物無聲。

1、品讀經典

少年兒童是學習語言、積累文化的最佳時期,在這塊正待開墾的記憶的處女地上,應該撒下最好的養料,播下最好的種子,而不應該讓它荒蕪板結,更不能使它受到污水稗草的污染。那麼,就讓我們撒下「經典」的種子吧!因為經典是人類精神的濃縮,是人類文化的積淀。

在「書香班」的黑板上,每兩天就有一首不同的古詩詞,古詩詞吟誦成了這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孩子們與古詩詞親密接觸,領略了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豪邁與浪漫,體悟了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厚重的使命感,了解了辛棄疾的昂揚與豪放,李清照的婉約與哀愁……對於較長的古文,孩子們可能一時還接受不了,那麼,先讓他們從吟誦琅琅上口的名句開始吧:「三人行,必有我師。」、「生亦我所欲,義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學了語文課本上的《自相矛盾》後,不妨讓孩子們讀讀《韓非子》中的《自相矛盾》一文,了解一下韓非子;社會課上學習孫子與《孫子兵法》時,讀讀《謀攻》豈不是對孫子的軍事才能會有更深的了解?在「書香齋」的書櫃里,還有許多孩子們愛看的外國兒童文學作品:《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格列佛游記》、《魯濱遜漂流記》……

在我們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都是從名著中節選出來的,每當學完了這樣的文章,我都要求學生去讀完整本書。如學了《三顧茅廬》,去讀少兒版《三國演義》,學生從中了解了眾多英雄人物,感受到他們的英勇氣概;學完《三借芭蕉扇》,去讀少兒版的《西遊記》,孩子們看到了孫悟空的機智與勇敢,並對神話故事有了更新的認識;學完《雲雀的心願》,我推薦了《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這又激起了同學們讀童話的熱情。每當學完一個作家的文章後,我就向學生推薦他們的文章。如學完了《望月》,我向學生推薦了趙麗宏的《小鳥,你飛向何方》;學完了《只揀兒童多處行》,我推薦了冰心的《寄小讀者》。在課前,我要求學生學會收集資料,並結合資料寫出讀後感,使他們在提高自身語言鑒賞能力的同時,更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了自己的人格。

隨著現代化生活節奏的加快,信息量的劇增,一些具有時代特點的優秀報刊同樣是學生課外閱讀的上好材料。《中國少年文摘》、《讀者》、《教師博覽》等。我時常把這些經典比喻成通往世界的一扇窗,我領著孩子們正在慢慢打開這扇窗。他們雖然現在只能看到世界的一角,但總有一天,他們會自由地在古代與現代之間穿梭往來,熱情地擁抱整個世界!

2、觸摸時尚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信息量的劇增,一些具有鮮明時代特點、「文化快餐」式的優秀報刊同樣是學生課外閱讀的上好材料,如《中國少年文摘》、《讀者》等。我訂閱《讀者》已四五年,現在這厚厚的一摞雜志也擺在書櫃里。我常常將其中的好文章介紹給學生,當我發現有的學生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而不好好學習時,我給他看《兩個特困生》、當我看到學生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悶悶不樂時,我介紹他讀《勇者無懼》,當有學生告訴我她對爸爸媽媽的嘮叨感到厭煩時,我用《趁雙親還健在》引導她體會父母的愛……這些朴實無華、意趣高雅、具有特立獨行審美立場與親切自然人文關懷的雜志,成為了學生絕好的精神食糧。而我的德育教育也在這一篇篇文字、一本本書籍中悄然進行,潤物無聲。

我時常將從報紙上剪輯下來的時事新聞報道、人物專訪貼在黑板的一角,如前段時期的伊拉克戰局的發展、有關「非典」的預防知識、《揚子晚報》上「非常人物」版面的名人專訪等,引導學生「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在書櫃中,現代兒童作家如秦文君、鄭淵潔、周銳、梅子涵等人的作品,有的是描寫校園生活的兒童小說,有的是富有情趣的童話故事,幽默、輕松,深受孩子們的青睞,借閱率極高。

我時常看見孩子們捧著書如痴如醉,有時會禁不住撲哧笑出聲來,直到上課音樂奏完最後一個音符才戀戀不舍地將書塞進抽屜。這豈不是我們一直追求的忘我的境界嗎?

三、在活動中豐富「書香校園」的閱讀

為了使「書香校園」的閱讀活動不斷豐富、充實、深入,我們相應地開展了一些活動。

1、展示「采蜜冊」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在閱讀時,我鼓勵學生將自己欣賞的詞、句或段摘抄下來匯編成冊,給小冊子取一個個性化的名字,一段時間後展出,比比誰的採的「蜜」最多、最甜、最美。

2、 推薦一本書

你最喜歡讀的是哪一本書?為什麼喜歡讀這本書?請你在讀書交流會上推薦給大家。這是書香班「讀書交流會」的主題。通過互相推薦,好書傳閱的范圍更廣,學生對好書的理解也有了總結、深化的機會。

3、 我為你朗讀

受李鎮西老師為學生朗讀的啟發,我在閱讀活動中也時常安排「我為你朗讀」的環節。有時我為學生朗讀,有時學生上台朗讀。記得有一次,我為孩子朗讀《紅岩》中江姐受刑一段,教室里安靜極了,空氣有些沉重,孩子們出神地聽著,有的小手不知不覺握成了拳頭。可能是讀得太入情了,我的情緒有些激動,讀完後才感到手臂都麻了。這次朗讀給我和孩子們的印象最深刻。

「書香校園」的閱讀活動至今已持續了三年,在好書的熏陶下,許多學生身上顯示出了一種迷人的書卷氣,閱讀活動使他們的語文素養有了極大的提高。從他們的為人處事中,閱讀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已有所反映。三年中,這些學生在各級各類活動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學科競賽中,學生錢靜顏等多位同學獲常州市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一等獎、「金鑰匙」比賽一等獎,科普小論文鎮一等獎,市作文競賽一等獎,五(2)班的呂安奇同學,表現尤為突出。他從小就對文學有親近感,總能從書中得到很多快樂,各種經典名著、散文詩歌、史論、暢銷書……他自認為書是他一個多學的朋友,一到課余,當務之急就是抱幾本書,與書聊聊,找找什麼「黃金屋」、「千鍾粟」、「顏如玉」,真是一卷在手知天下,每學期,他總要拿幾篇自己認為很有心得的文章介紹給全班同學。有一次,他拿出一篇名為《報童的信念》的文章,振振有詞地告訴每個同學從小要有理想,要對自己自信,如果連自己都無法相信自己,別人又如何會相信自己呢!在電視劇《金粉世家》熱播時,又找來一篇有關男演員陳坤童年時代如何在艱苦的生活中奮斗搏擊的故事,告訴同學們只有吃得苦中苦,方能成為人上人的道理,同學們在他的影響下,也開始與書交朋友,於是班級里還興起了詩社,有奇煒軒與雨薇齋,都是以同學的名字命名的。漸漸地,所有的同學與書相濡以沫,又是呂安奇,帶頭在班級里寫起了科幻小說、恐怖小說,顧程煒、石凱琪、周康等同學,都追隨其後,班級里興起了文學創作風,就是從稚嫩清甜的童話到不算老練的小說,從淡雅空靈的散文到桀驁不遜的詩句,讓同學們的眼睛閃閃發亮,從此與書結緣,與文學結緣,與世界結緣。我們堅信:當孩子們長大成人,回頭審視生命的時候,也許他們會發現總有一股力量在左右著人生,這就是文化的力量,這就是源於「書香校園」的閱讀活動。

總之,我校努力為師生創造實踐鍛煉的機會和條件,努力做到在開放的教育中培養現代人,在民主的教育中培養自主人,在綠 色的環境中培養健康人。近年來,我校的德育工作是扎實、有效的,先後獲得了武進區德育先進學校、武進區少先隊星級單位、常州市依法治校先進單位、常州市巾幗示範崗、常州市先進團支部等光榮稱號,獲新世紀全國教育專題系列競賽活動最佳教育成果獎,獲全國「學雷鋒精神,樹時代新風」讀書活動優秀組織獎,獲省小公民道德建設優秀項目獎,獲武進區小公民道德建設先進單位,獲常州市「學習革命先烈實踐市民精神建設美好常州」教育活動優秀組織獎,鼓號隊參加展演獲二等獎,中心校代表隊參加常州市「小公民在成長」小學生辯論賽獲一等獎。中心校選送的《尋找會說話的數字》獲「省武高杯」少先隊DV大賽優秀獎。組織學生參加「我們與科學」徵文比賽,10多名學生獲市、區、鎮一、二、三等獎。我校的教師樂於奉獻、工作勤懇、富有創意,學生奮發向上,素養不斷提高。讓師生快樂著、健康著、發展著是我們永遠的追求

呵呵,可能有些不恰當的地方,可開頭很好哦!還是祝福你吧!

閱讀全文

與創造一間幸福教室讀書筆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