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體溫計的發明者身世
第一個體溫計是伽利略在16世紀時發明的。但直到300年後才設計出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的體溫計。 水銀儲存在末端的水銀球內。當水銀被加熱時,它會發生膨脹,沿著非常狹窄的玻璃管上升。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義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發明了擺針和溫度計,在科學上為人類作出過巨大貢獻,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伽利略的身世: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義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者之一。生於比薩(義大利中西部城市),卒於阿切特里(義大利一城市)。伽利略家族姓伽利萊(Galilei),他的全名是Galileo Galilei,但現已通行稱呼他的名「伽利略」(Galileo),而不稱呼他的姓。
伽利略出身於沒落的貴族家庭。他父親芬琴齊奧·伽利萊(Vincenzio Galilei 1520—1591)精通音樂理論和聲學,著有《音樂對話》一書。
伽利略1572年開始上學。
1575年隨全家遷居佛羅倫薩,進入修道院學習。
1581年伽利略17歲時,在比薩大學學醫,但他感興趣的是數學、物理和儀器製造。以數學和物理見長,因善於辯論而聞名全校。
1585年因家貧退學,擔任家庭教師,仍奮力自學,專心研究古代希臘人的科學著作。他發明了測定合金成分的流體靜力學天平。
1586年寫出論文《天平》。這項成就引起全國學術界的注意,人們稱他為「當代的阿基米德」。
1589年寫了一篇論固體的重心的論文,獲得新的榮譽。比薩大學因此聘他擔任數學教授,時年僅25歲。講授幾何學和天文學。
此後,他的生活經歷了三個時期:在比薩大學任教三年(1589—1591年);在帕多瓦大學任教十八年(1592—1610年);自1610年起,至1642年去世為止,移居佛羅倫薩,任托斯康大公爵的首席哲學家和數學家。1591年父親病逝,1592—1610因家庭經濟負擔到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學任教。1609年回佛羅倫薩。1610年起移居佛羅倫薩,中間曾兩次去羅馬:1611年去表演他的望遠鏡;1633年去宗教法庭受審。他在力學上的貢獻主要在前兩個時期,而天文學上的發現和對哥白尼學說的宣傳和發展則在第三時期。
1611年到羅馬並擔任林嗣科學院的院士。
1633年以「反對教皇、宣揚邪學」被羅馬宗教裁判所判處終身監禁。被宗教法庭定罪以後,早年的力學研究再次成為他的主要工作。
1638年以後,雙目逐漸失明,晚景凄涼。
1642年1月8日伽利略去世。三百多年後,1979年11月10日,羅馬教皇不得不在公開集會上宣布:1633年對伽利略的宣判是不公正的。1980年10月又提出重審這一案件,並在羅馬組成一個包括不同宗教信仰的世界著名科學家委員會來研究伽利略案件的始末,研究科學同宗教的關系,研究伽利略學說的科學價值及其對現代科學思想的貢獻。
『貳』 體溫計——知冷知熱的發明
體溫計大概是最常見的醫療器械。頭疼?先量個體溫吧。咳嗽?先量個體溫吧。流鼻涕?先量個體溫吧……
那麼,體溫計是如何出現在生活中的呢?
早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就注意到了熱脹冷縮的現象。《前漢書.律歷志》寫到,「銅為物之至精,不為燥、濕、寒、溫變節,不為霜、露、風、雨改形。」古代以銅鑄造貨幣,就是因為銅的物理性質較為穩定。
『叄』 體溫計是怎樣發明的作簡要回答
上海頡忱專利創新為您解答:
最早的溫度計是在1593年由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1564~1642)發明的。版他的第一隻溫權度計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帶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時先給玻璃泡加熱,然後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隨著溫度的變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會上下移動,根據移動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溫度的變化和溫度的高低。溫度計有熱脹冷縮的作用所以這種溫度計,受外界大氣壓強等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所以測量誤差較大。
『肆』 體溫計是誰發明的
1592年,伽俐略創製成功第一支溫度計。那是一根有刻度的直形細長玻璃管,在玻璃管上等距離地標上刻度。封閉的一端呈球形,另外一端事先在管內裝進一些帶顏色的水,並將這未封閉的一端倒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
當周圍的氣溫發生變化時,管內水柱的高低也隨之發生變化。當外界溫度升高時,玻璃球內氣體膨脹,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溫度較低時,玻璃球內氣體收縮,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上升。由此得知氣溫的高低。
(4)體溫計的發明是採用的什麼思維擴展閱讀:
溫度計研發歷史
古希臘人早就知道空氣在受熱的時候會膨脹,在大約2000年前,亞歷山大的英雄(Hero of Alexandria),這其實是一希臘人,生活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名字叫「Hero」,他發明了一個類似蒸汽機的東西,用的就是熱氣膨脹的原理,但這個還不是溫度計。
直到1592年,伽利略發明了一個類似溫度計的東西,這個也可以測定氣壓,1612年,伽利略的朋友Santorio Santorio (1561-1636),他把伽利略的溫度計改造了一下,在一個封閉的系統里,隨著溫度的變化,空氣收縮膨脹,彩色的液體高度也隨著變化,他用這個測定人體的溫度變化,算是世界上第一個體溫表。
直到1713年,Daniel Fahrenheit(1686-1736)在溫度計上放上了刻度,首先把冰融化的溫度和健康人體的溫度兩個刻度標上,但他很快意識到,冰融化的溫度是不變的,但水結冰的溫度則是變化的,他把冰,水和鹽混在一起,這個溫度作為0度,而冰融化的溫度是32度,人體的溫度是96度。
1835年,人們發現人體的正常溫度是98.6度(就是攝氏37度)。Fahrenheit有的時候用酒精作為表示溫度的液體,但後來他選擇了水銀,以後這個溫度計的上限訂到了水沸騰的點,212度。這個就是英國美國使用的華氏度。
1742年,瑞典的天文學家Anders Celsius(1701-1744)把水結冰的點定位0度,水沸騰的點定位100度,之後Carolus Linnaeus(1707-1778)把這個順序倒了過來,就是現在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攝氏度。
從攝氏度的國家來到使用華氏度的國家非常不習慣,要經常把華氏度轉換成攝氏度,才能明白天氣預報是什麼意思,很多年後才習慣華氏度,具體轉換是F=9/5C+32,C=5/9(F-32),心算還是比較困難的。
1848年Kelvin引入一個絕對0度的概念,就是攝氏零下273.5度,然後攝氏0度就是273.15K, 100攝氏度就是373.15K。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的歷史
『伍』 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什麼原理制的
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制的。
溫度計是可以准確地判斷和測量溫度的工具,分為指針溫度計和數字溫度計。根據使用目的的區別,已設計製造出多種溫度計。
2020年10月16日,國家葯監局在其網站發布《國家葯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發明
最早的溫度計是在1593年由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1564~1642)發明的。他的第一隻溫度計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帶有核桃大的玻璃泡。
使用時先給玻璃泡加熱,然後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隨著溫度的變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會上下移動,根據移動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溫度的變化和溫度的高低。溫度計有熱脹冷縮的作用所以這種溫度計,受外界大氣壓強等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所以測量誤差較大。
『陸』 體溫計中有什麼數學道理呢
編輯本段體溫計定義 體溫計又稱「醫用溫度計」。體溫計的工作物質是水銀。它的液泡容積比上面細管的容積大的多。泡里水銀,由於受到體溫的影響,產生微小的變化,水銀體積的膨脹,使管內水銀柱的長度發生明顯的變化。人體溫度的變化一般在35℃到42℃之間,所以體溫計的刻度通常是35℃到42℃,而且每度的范圍又分成為10份,因此體溫計可精確到1/10度。體溫計的下部靠近液泡處的管頸是一個很狹窄的曲頸,在測體溫時,液泡內的水銀,受熱體積膨脹,水銀可由頸部分上升到管內某位置,當與體溫達到熱平衡時,水銀柱恆定。當體溫計離開人體後,外界氣溫較低,水銀遇冷體積收縮,就在狹窄的曲頸部分斷開,使已升入管內的部分水銀退不回來,仍保持水銀柱在與人體接觸時所達到的高度。體溫計是一種最高溫度計,它可以記錄這溫度計所曾測定的最高溫度。用後的體溫計應「回表」,即拿著體溫計的上部用力往下猛甩,可使已升入管內的水銀,重新回到液泡里。其它溫度計絕對不能甩動,這是體溫計與其他液體溫度計的一個主要區別。 編輯本段基礎體溫計 基礎體溫計是用來測量人體在早晨剛剛醒來時的基礎體溫。相較於日常的體溫,基礎體溫較沒有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例如運動或是進食。這有利於偵測到體溫每日的 細微變化。例如在排卵時或是甲狀線功能有變化時。 玻璃式發燒溫度計標注的刻度最小有 0.2ºF (0.1ºC),基礎溫度計卻需要至少 0.1ºF (0.05ºC)的精確度。所以玻璃制的基礎溫度計是與一般的玻璃制發燒用溫度計分開販售的。但所有的電子式溫度計都有至少 0.1ºF (0.05ºC)的精確度,所以都可以用來作為基礎溫度計。有些數位溫度計特別標注為『基礎溫度計』設計有特別的功能, 例如大型顯示幕、額外的記憶功能等,或是會發出聲響以引導放置正確的位置。 編輯本段體溫計發展 第一個體溫計是伽利略在16世紀時發明的。但直到300年後才設計出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的體溫計。 一隻水銀溫度計的近觀照片。 水銀儲存在末端的水銀球內。當水銀被加熱時,它會發生膨脹,沿著非常狹窄的玻璃管上升。所以,體溫的小小變化就會導致玻璃管內水銀的大幅度上升。量完體溫後,得用力甩動體溫計,使水銀回到水銀球內。 1714年,加布里埃爾·華倫海特研製了在水的冰點和人的體溫范圍內設定刻度的水銀體溫計。一位荷蘭醫生用它來給發熱病人量體溫,但體溫計仍然太大了,大多數醫生未能很快使用它。 1868年,文德利希這位德國教授出版了《疾病與體溫》一書,書中記載了2.5萬例病人的體溫變化,而他所使用的體溫計的大小是奧爾伯特體溫計的兩倍,每次要花20分鍾的時間來記錄體溫! 1980年前後,發明了會說話的體溫計。膜狀液晶體溫計在體溫正常時呈現綠色,低燒呈現黃色,高燒呈現紅色。 1988年,出現了電子呼吸脈搏體溫計,可以進行遙測。 後來,奧爾伯特在1867年設計了一個能快速而准確測量體溫、長度只有約15厘米的體溫計。遺憾的是奧爾伯特的體溫計問世太晚,未能給卡爾·文德利希提供幫助。 編輯本段量測的位置 ●口腔 口腔溫度的採集是藉由病患將溫度計正確且安全的放置到口腔的能力。也就是排除了小孩或是無力抵抗咳嗽、虛弱的人或是會嘔吐的人。(這在反應快速的電子式溫度 計來說比較沒有問題,但在水銀式溫度計中就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因為水銀式溫度計需要長的時間來反應溫度)其他應該注意的地方是,當病患在使用口腔式溫度計前如果有飲用熱飲或是冰飲,那就必須考量其他的溫度測量方法。 ●直腸 在直腸溫度的量測時,特別是由另一人來量測時,應該要使用潤滑劑來幫助。雖然直腸溫度最為准確,但是要考量這樣的行為在某些國家或是文化中是令人難為情的。 另外如果置入溫度計的方式不正確則會讓病人感到不舒服甚至疼痛。嬰兒通常都使用直腸溫度量測,然而還是要藉由護士來操作比較妥當。 ●耳內 或是 前額 另外有利用紅外線量測技術量測耳內鼓膜的耳內溫度計以及量測前額的前額溫度計。 編輯本段現代體溫計 如果體溫計的玻璃碎了,體溫計里的水銀會給人體帶來損害,一種新的體溫計由塑料製成,可用於嬰兒或年幼的兒童。正常的體溫是37攝氏度。 測量原理: 液體的熱脹冷縮 體溫計的特點:(1)能脫離被測物體讀數(2)裝有的水銀多(3)有縮口(4)分度值為0。1℃ 縮口:使測量後,水銀不能退後玻璃泡,從而可以脫離被測物體讀數 編輯本段選購與使用 玻璃體溫計 據計量專家介紹,最常見的體溫計是玻璃體溫計,它可使隨體溫升高的水銀柱保持原有位置,便於使用者隨時觀測。由於玻璃的結構比較緻密,水銀的性能非常穩定,所以玻璃體溫計具有示值准確、穩定性高的特點,還有價格低廉、不用外接電源的優點,深受人們特別是醫務工作者的信賴。但玻璃體溫計的缺陷也比較明顯,易破碎,存在水銀污染的可能;測量時間比較長,對急重病患者、老人、嬰幼兒等使用不方便,讀數比較費事等。 電子式體溫計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已經出現很多類型的新式體溫計。電子式體溫計利用某些物質的物理參數(如電阻、電壓、電流等)與環境溫度之間存在的確定關系,將體溫以數字的形式顯示出來,讀數清晰,攜帶方便。其不足之處在於示值准確度受電子元件及電池供電狀況等因素影響,不如玻璃體溫計。 耳式體溫計 體溫計一般在腋下、口腔、直腸等處使用,在實際應用中,人們普遍感覺不方便或不舒服。耳式體溫計是通過測量耳朵鼓膜的輻射亮度,非接觸地實現對人體溫度的測量。只需將探頭對准內耳道,按下測量鈕,僅有幾秒鍾就可得到測量數據,非常適合急重病患者、老人、嬰幼兒等使用。但在使用初期,使用者由於不太熟悉這種操作方式,可能會得到幾個不同的測量數據,一般來講實測最大值即是所要數據。使用者熟悉後會比較滿意這種體溫計。 片式體溫計 不斷發展的新技術又帶來了一種非常奇特的體溫計,可以叫片式體溫計或點陣式體溫計。這種體溫計只有名片大小,長6~7厘米、寬0.5厘米左右,上面布滿了一些附有數字的排列整齊的圓點。在進行體溫測試後,某一數值以下的圓點會全都變暗,而其餘圓點顏色不變,使用者即可根據上述變化確定體溫。這種溫度計價格不高,體積較小,便於攜帶和儲存,本身污染非常小,特別適用於醫療機構,可以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專家介紹說,玻璃體溫計屬於國家強制檢定計量器具,而且生產和使用歷史較長,無論是在產品質量還是在監督管理方面基本上比較規范。但是,很多數字溫度計、耳溫計以前是以保健用品和禮品的形象出現在市場上,一直未受到國家有關部門嚴密有效的監督管理。 專家提醒說,如果消費者想選用數字、耳式等體溫計進行體溫測量,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由於體溫測試要求比較嚴,一般要求體溫計的示值誤差為±0.1攝氏度,消費者所選購體溫計的准確度必須滿足此項要求。二、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注意操作要點。在開始使用時可以與玻璃體溫計對比使用,以確定使用方式是否正確。三、採用腋下測量方式時,一定要用力夾緊,保證體溫計與人體充分接觸。採用口腔測量方式時,一定要將體溫計放在舌下,稍用力壓住,測量後必須清洗消毒。四、無論選用哪一種體溫計,最好一人一支,以避免交叉感染
滿意請採納
『柒』 體溫計的發展歷史
伽利略在一次課堂上問自己的學生一個問題:「把不同溫度的水,裝進瓶中,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呢?」同學們各抒已見,其中有一位同學不經意說:「是不是像氣球可以增大也可以縮小。」學生的回答啟發了伽利略,反過來,從水的體積變化,不也就能測出水的溫度變化了嗎?這樣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枝體溫表。
體溫計是在溫度計的基礎上研製成功的。1714年,德國物理學家華倫海特,初期研製的體溫表是把盛著酒精的玻璃管放在冰雪和鹽的混合物里,看玻璃管內酒精降到哪裡,刻上一條線,然後把表含入口中,看酒精升到哪裡,又刻上一條線。把這兩條線作為固定點,再把兩條線之間分成0~96°。這就是初期的體溫計。後來,華海倫特把冰點定為32°,沸點為212°,發明了華氏溫標。1742年又發明了0~100°的攝氏溫標,從此實現了體溫計的刻度標准化。
1865年,英國的阿爾伯特發明了一種很有特色的體溫計,特點是儲存水銀的細管里有一狹道,當體溫計接觸人體後,水銀很快升到人體實際體溫處,取出後水銀柱不下降,而是在狹道處斷開,使狹道以上部分始終保持體溫度數。這種溫度計受到了臨床的歡迎和普及應用。
『捌』 溫度計是根據什麼原理製成的是誰發明的溫度計呢
引言:溫度計是根據什麼原理製成的?是誰發明的溫度計呢?下面一起來和小編了解一下吧!
三、使用方法
臨床上體溫的測量,一般建議進行腋下體溫的測量。患者需要將體溫計水銀頭一側完全夾在腋窩內,等待5~10分鍾後取出觀察體溫計顯示。人體正常的腋下體溫是36~37攝氏度之間。如果成人腋下體溫超過37.2攝氏度,屬於發燒表現。嬰幼兒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健全,腋下體溫如果超過37.5攝氏度,屬於發燒表現。
『玖』 體溫計是怎樣發明的
很早以前,人們就發現了物體熱脹冷縮的現象.300年前,科學家們開始研究,能否利用物質熱脹冷縮的特性,製成專用的儀器,把物體的冷熱程度表示出來.第一個著手這一工作的人,就是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他利用空氣的熱脹冷縮,在1592年製成了第一個溫度計裝置,這個裝置雖然可以顯示空氣的熱脹冷縮,但不夠准確.1603年伽利略在演講中演示過這種測溫器:他把玻璃泡用手捂熱過程中,管中水面下降了一段高度,當玻璃泡冷卻下來,水在管中又上升到原處.
取代氣體溫度計的是液體溫度計,它是利用水銀、酒精、煤油等液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首先製成液體溫度計的是法國人雷諾,他於1632年製成了第一支液體溫度計.
『拾』 誰發明了體溫計
溫度計是依照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的,溫度計中有金屬的一頭里裝有水銀或酒精,受熱後膨脹,從而指示出溫度來。用手拿扇子去扇溫度計,所扇動的只是溫度計周圍的空氣,並沒能降低玻璃柱內水銀的溫度,所以水銀柱不會降下來。
16世紀,義大利的帕多瓦大學醫學院聞名於全歐洲,偉大的科學家伽利略就在這所大學執教。伽利略在這所以醫學聞名的大學里,接觸到很多醫生,因此,他常想造一些對醫生有幫助的儀器。有一天,伽利略用手握住了一根試管的底部,過了一會兒,他把試管的上端插入一罐冷水中,然後把手鬆開,管子變冷了,把水吸了上來。伽利略又用手握住試管,試管逐漸變熱,管內的水又下去了。伽利略在試管上標出一道一道的刻度,在每道刻度上標明數字。
這個實驗很有趣,伽利略便讓他的學生都來做。當每個學生把手放到玻璃試管上後,水總是會到達同一刻度。伽利略告訴他的學生,這是因為他們的血液始終是同一熱度——即相同的溫度。在一次演講中,伽利略還專門演示了這個實驗。
伽利略於是由此產生聯想:這個實驗其實也能幫助醫生工作呀,人生病時,血液里的溫度通常都要升高,病人握著試管,管內的水就會由於病人血液溫度的升高而升到較高的刻度,這樣,醫生就知道病人血液的熱度了。於是,伽利略發明了最初的溫度計。
不過,溫度計製成後,伽利略對他的這一發明並不滿意,因為水在寒冷的天氣要結冰,水結冰時體積就會膨脹,冰就會把試管崩裂。伽利略又試驗了許多種液體,最後,他選中了一種酒精,這種酒精冬天不會結冰,成為製造溫度計的良好液體。
現在,用酒精當溫度計內液體的溫度計還在使用。
在使用溫度計前,要使勁甩一甩溫度計,這樣溫度計的指示就能回歸到零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