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銀鹽發發明者

銀鹽發發明者

發布時間:2022-05-04 17:43:34

㈠ 銀鹽這種感光材料有什麼特性,希望來一個通俗易懂的解說

銀鹽這種感光材料是利用鹵化銀對於光線的敏感性將影像在材料上感光成像,再通過一系列還原氧化等化學反應使影像在材料上固定下來。

此技術發明於100多年前,目前仍然是敏感度最高的成像技術,由於數碼成像技術輸出的發展迅速,銀鹽感光材料在普通成像的市場被迅速淘汰。

但是由於銀鹽感光材料無可比擬,無可取代的靈敏度及極高的解像度,仍然廣泛應用於工業,軍事(如衛星高空成像),科學,及醫學(如 X 光成像)上。

㈡ 一個科學家的故事

楊 振 寧

楊振寧生於安徽合肥,讀小學時,數學和語文成績都很好。中學還沒有畢業,就考入了西南聯大,那是他才16歲。20歲那年大學畢業後,旋即進入西南聯大的研究院。兩年後,以優異成績獲得了碩士學位,並考上了公費留美生,於1945年赴美進芝加哥大學,1948年獲博士學位。1949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後,開始同李政道合作進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
楊振寧是理論物理學家,他對理論物理學的貢獻范圍很廣,包括基本粒子、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學等領域,其中在粒子物理學方面貢獻最大。
在粒子物理學方面,他最傑出的貢獻是1954年與密耳斯共同提出的楊--密耳斯場理論,開辟了非阿貝爾規范場的新研究領域,為包括電弱統一理論、量子色動力學理論、大統一理論、引力場的規范理論等現代規范場理論打下了堅實基礎。
另一項傑出貢獻是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當時令人困惑的θ-τ之謎,即後來所謂的K 介子有兩種不同的衰變方式,一種衰變成偶宇稱態,一種衰變成奇宇稱態;如果弱衰變過程宇稱守恆,則他們必定是兩種宇稱狀態不同的 K介子。但從質量和壽命來看,它們又應是同一種介子。
楊振寧和李政道通過分析認識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他們仔細檢查了過去的所有實驗,確認這些實驗並未證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恆。在此基礎上他們進一步提出了幾種檢驗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實驗途徑。次年, 這一理論預見得到吳健雄小組的實驗證實,他們也因次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粒子物理學方面,楊振寧的貢獻還有費密--楊模型,與李政道合作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論,與李政道和R.奧赫梅合作的關於電荷共軛變換和時間反演變換不守恆的分析,與李政道合作的高能中微子實驗分析和關於W 粒子的研究。與吳大峻合作的宇稱不守恆分析,規范場的積分形式理論,與吳大峻合作的規范場與纖維叢的關系。與鄒祖德合作的高能碰撞理論等等。
楊振寧謹記父親楊武之的遺訓:有生應記國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國科學家中率先訪華的。他說:「作為一名中國血統的美國科學家,我有責任幫助這兩個與我休戚相關的國家建立一座了解和友誼的橋梁。在中國科技發展的道途中,我應該貢獻一些力量」。楊振寧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20多年來,他頻繁穿梭往來於中美之間,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學術聯系工作。

戴 維

戴維小時候是一個出名的浪子,雖聰明,但就是不願學習。他上學時總是一個口袋裡裝魚鉤魚線,另一個口袋裡裝彈弓,上學前總要到河邊打幾只鳥,釣幾條魚。
父親死後,母親拖著五個孩子實在無法活下去,母親只好把戴維送進一家葯店當學徒。到月底時,別人領了工資,卻沒有戴維的份。戴維就伸手向老闆要,老闆卻當著眾人狠狠地打了戴維一下,還說:「讓你抓葯不識葯方,讓你送葯認不得門牌,你還好意思伸手來要錢?」店裡的師徒鬨堂大笑。
戴維哪裡受過這種羞辱,從此他下定決心要浪子回頭、發奮讀書,他利用葯房的條件研究起化學。這時恰好有個貝多斯教授成立了一個氣體療養院,戴維被邀請一塊兒工作,在這里,戴維發現了一種「笑氣」,從此戴維的名聲大振。
1803年,戴維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他知道機會難得,於是更加刻苦研究。在許多研究題目中,戴維對伏打電池的電解作用尤感興趣。他想電能將水分解成氫、氧,那麼一定也能將其他物質分解出新元素。而化學中常用的就是苛性鹼,不妨拿它試一試。
於是他將一塊苛性鹼配成水溶液,然後通上電,溶液立即沸騰發熱,兩根導線附近都出現了氣泡。開始戴維以為苛性鹼分解了,可是後來發現跑出去的氣體是氫氣和氧氣,也就是說分解的只是水,苛性鹼根本沒動。
戴維的倔勁上來了,水攻不行,那就用火攻。這回他將苛性鹼熔化後,然後通上電,嘿!在導線同苛性鹼接觸的地方出現了小小的火舌,淡淡的紫色。這可使戴維高興壞了,但他很快又犯愁了,怎麼收集這種物質呢?熔融物溫度太高,這東西又易燃,一分解出來就著火了。看來火攻也不是個好辦法。
11月19日是皇家學會一年一度貝開爾報告會的日子,戴維滿心希望這次能拿一樣新發現的元素。可是眼看報告日期就要到了,電解苛性鹼還是沒有眉目。他苦苦思索了十幾天,這天他突然想出了一個好法子:把苛性鹼稍稍打濕,讓它剛能導電又不含剩餘水分。
要將苛性鹼打濕很簡單,只要把它放在空氣中片刻,它就會自動吸潮,表面形成濕糊糊的一層。這次戴維真的成功了,他電解出了金屬鉀。

錢三強

在法國留學期間,錢三強在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居里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從事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工作。這期間,錢三強在原子核物理學領域中做出了很多成就。
首先,他與約里奧·居里合作,用中子打擊鈾和釷得到放射性的鑭同位素,從它們的β射線能譜證明它們是同一種同位素。這對解釋當時發現不久的核裂變現象是有力的支持。
他還首次從理論和實驗上確定了 50000電子伏特以下的中低能電子的射程與能量的關系。並且與布依西愛和巴什萊合作,首次測出了鏷的α射線的精細結構,並與電子內轉換的γ譜線符合得很好。
他最大的成就是與妻子何澤慧、兩個法國研究生沙士戴勒和微聶隆合作,發現了鈾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這個發現使他們異常興奮,但他們並沒有立即發表,因為當時科學家們一致認為原子核分裂只有二分裂的可能。錢三強根據實驗繼續分析研究,最終得出了能量與角分布等的關系,對三分裂現象從實驗與理論兩方面作出了全面的論述。
經過十幾年的考驗,這一發現已得到公認,尤其是到50年代獲得新的實驗手段後,從第二裂片的同位素質量譜、射程、發射角度等都說明他的解釋與實驗證據以及電子計算機計算結果相符合。這一發現被人們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居里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第一個重要成果
在錢三強要返回祖國時,約里奧·居里夫婦送給他一份鑒定書,上面寫著:十年期間,在那些到我們實驗室來由我們指導工作的同代人中,錢三強最優秀,我們這樣說,並不言過其實。

錢三強回國後培養了一批從事研究原子核科學的人才,並且建立起中國研究原子核科學的基地。從1955年起,他參加了原子能事業的建立和組織工作,將近代物理研究所改良為原子能研究所,領導並促進了這一事業的發展以及有關科技工作的開展,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原子能事業的建設、計劃和學術領導都作出了貢獻。

諾貝爾

諾貝爾的父親是一位頗有才乾的發明家,傾心於化學研究,尤其喜歡研究炸葯。受父親的影響,諾貝爾從小就表現出頑強勇敢的性格,他經常和父親一起去實驗炸葯。多年隨父親研究炸葯的經歷,也使他的興趣很快轉到應用化學方面。
1862年夏天,他開始了對硝化甘油的研究。這是一個充滿危險和犧牲的艱苦歷程。死亡時刻都在陪伴著他。 在一次進行炸葯實驗時發生了爆炸事件,實驗室被炸的無影無蹤,5個助手全部犧牲,連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倖免。這次驚人的爆炸事故,使諾貝爾的父親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擊,沒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鄰居們出於恐懼,也紛紛向政府控告諾貝爾,此後,政府不準諾貝爾在市內進行實驗。
但是諾貝爾百折不撓,他把實驗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繼續實驗。經過長期的研究,他終於發現了一種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質--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決了炸葯的引爆問題,這就是雷管的發明。它是諾貝爾科學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礦山開發、河道挖掘、鐵路修建及隧道的開鑿,都需要大量的烈性炸葯,所以硝化甘油炸葯的問世受到了普遍的歡迎。諾貝爾在瑞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廠,隨後又在國外建立了生產炸葯的合資公司。但是,這種炸葯本身有許多不完善之處。存放時間一長就會分解,強烈的振動也會引起爆炸。在運輸和貯藏的過程中曾經發生了許多事故,針對這些情況,瑞典和其他國家的政府發布了許多禁令,禁止任何人運輸諾貝爾發明的炸葯,並明確提出要追究諾貝爾的法律責任。
面對這些考驗,諾貝爾沒有被嚇倒,他又在反復研究的基礎上,發明了以硅藻土為吸收劑的安全炸葯,這種被稱為黃色炸葯的安全炸葯,在火燒和錘擊下都表現出極大的安全性。這使人們對諾貝爾的炸葯完全解除了疑慮,諾貝爾再度獲得了信譽,炸葯工業也很快地獲得了發展。
在安全炸葯研製成功的基礎上,諾貝爾又開始了對舊炸葯的改良和新炸葯的生產研究。兩年以後,一種以火葯棉和硝化甘油混合的新型膠質炸葯研製成功。這種新型炸葯不僅有高度的爆炸力,而且更加安全,既可以在熱輥子間碾壓,也可以在熱氣下壓製成條繩狀。膠質炸葯的發明在科學技術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視。諾貝爾在已經取得的成績面前沒有停步,當他獲知無煙火葯的優越性後,又投入了混合無煙火葯的研製,並在不長的時間里研製出了新型的無煙火葯。
諾貝爾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255種,其中僅炸葯就達129種,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際,他仍念念不忘對新型炸葯的研究。

李 政 道

李政道出生於上海,他自幼酷愛讀書,整天手不釋卷,連上衛生間都帶著書看,有時手紙沒帶,書卻從未忘帶。抗戰爭時期,他輾轉到大西南求學,一路上把衣服丟得精光,但書卻一本未丟,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1946年,20歲的李政道到美國留學,當時他只有大二的學歷,但經過嚴格的考試,竟然被芝加哥大學研究生院錄取。3 年後便以「有特殊見解和成就」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辨,被譽為「神童博士」,當時他才23歲。
李政道對近代物理學的傑出貢獻是:1956 年和楊振寧合作,深入研究了當時令人困惑的θ-τ之謎,並且提出了「李一楊假說」,即在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可能是不守恆的,後來這一假說被華裔女物理學家吳健雄用實驗所證實,從而推翻了過去在物理學界被奉為金科玉律的宇稱守恆定律,為人類在探索微觀世界的道路上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他因此也獲得了195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一項科學工作在發表的第二年就獲得諾貝爾獎,這還是第一次。李政道又是到那時為止歷史上第二個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李政道在其他方面的重要工作還有:
1949年與M.羅森布拉斯和楊振寧合作提出普適費密弱作用和中間玻色子的存在。
1951年提出水力學中二維空間沒有湍流。
1952年與D.派尼斯合作研究固體物理中極化子的構造。同年與楊振寧合作,提出統計物理中關於相變的楊振寧-李政道定理和李-楊單圓定理。

㈢ 照相機是誰發明的

西元前三世紀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記述了在黑暗房舍的小洞,光線射入時呈到影情形。1516年義大利人達文西(leonard da vince)有研究映像暗箱的記載。1611年德國人克普勒(johnnec kepler)發明凹凸兩片透鏡黏合成一片的「黏合透鏡」。1666年牛頓(isaac newton)以三稜鏡做實驗,發現了光線的「七彩色散現象」。人類這些偉大的發現,促成了歐洲繪畫暗箱的發明,這種以光線經過透鏡而形成影像來作素描的繪畫暗箱,就是照相機最早的雛形。但這都僅止於影像的形成,對於如何保留影像,還未發展到成熟階段。 1837年法國的舞台藝術家達凱爾(l.j.m. daguerre)以化學葯品「銀鹽」受光照射會產生變化,而發明了能保留影像的攝影術,稱為「銀版攝影術」。達凱爾這項創舉,法國政府在1839年8月買下了他的發明權而公諸於世。銀版攝影術在幾年之間就很快的風靡了歐洲各國與世界先進國家。多數人也因此公認該年代為攝影術誕生的年代。

要了解相機的成像原理,可以去這里下載一些課件看比較好,有圖文解說的
http://www..com/?word=%D5%D5%CF%E0%BB%FA%B3%C9%CF%F1%D4%AD%C0%ED&tn=myie2dg

㈣ 攝影術發展到今天應用范圍已從什麼領域發展到什麼領域

同學們都是學習攝影專業的,都具備相當的專業基礎,所以我們可以用最簡短的時間來回顧一下攝影術的發展史。注意我們回顧的主要方式是把攝影術(攝影技術)的發展史與攝影藝術語言進步的發展史並列考察的方式。我試圖通過歷史上攝影技術發展的一些里程碑式的坐標,相應比對同時期攝影藝術史上一些重要流派人物或者事件,想嘗試得到這樣一個結論:如果說攝影是一種表達方式,或者說攝影是一門藝術形式的話,沒有任何一門藝術象攝影這樣依賴器材與行業技術的進步。就是說歷史上如果攝影語言的表達能力與表現范圍進步了一點點,拓寬了一點點,則一定有相應的技術上的更新與進步在提供支持;而攝影語言如果發生了革命式的變化,則在此之前攝影技術一定在行業上發生過大事件。實際上這是一個早已被一些人認同的觀點,之所以在這里作為重點強調,是因為在攝影屆總有一些極端的聲音,這些聲音或單純強調攝影藝術性而排斥技術因素在整個攝影發展歷史上起到的作用;這將導致今後攝影技術發展對藝術進步繼續起到推進作用時,一些人會喪失敏感。同時還有另外一些愛好者,它們沉迷於技術層面完全不問藝術表現力的可能性得到了何等飛躍式的進展。很明顯偏知偏覺是視野狹窄造成的,這有損於我們把攝影作為一個愛好甚至同學們將來可能把攝影作為職業時的樂趣程度,也有可能損失快速進步的可能性與效率。而得到相對全面正確的結論將非常有助於我們今天對攝影實踐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我知道就在今天的課堂上,就在一些同學的觀點中,也對攝影器材相關的話題興趣不大。典型的看法,是認為一個好的攝影者應該把注意力與精力放在創作作品上。就如同一個好的畫家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內容上而不是把精力放在講究畫筆與顏料上一樣。應該肯定地說持有這種觀點的同學是正確的,但我個人認為他們沒有認識到攝影的特殊性。我希望通過今天的交流可以令我們有這樣的共識,即使最沉迷於創作的時期,也要適當拿出一部分精力來研究你的器材。這不僅因為我們的拍攝工作對器材的依賴性是如此大,也不僅體現在簡單的「沒有照相機就拍不成照片」的層面上,而要深刻得多,幾乎達到了「哪種藝術語匯只能採用哪種照相技術」來表達才最具表現力的程度。我想對藝術再強調的同學,也不會拒絕表現力的增強吧?了解這些,也許對偏重創作的同學在後續的實踐中能夠起到一個參考的作用。而同時最沉迷器材的同學也應該保持一個對攝影作為藝術表現形式而展現出來的豐富的藝術表達的可能性,這會令手中的器材展現獨特的表現力,從而增加把玩器材的樂趣度。
那我們正式進入話題。提前說明兩個問題:1,因為我們是大畫幅講座,因此話題中相關知識部分緊密圍繞大畫幅或者單獨針對大畫幅或者有意識強調大畫幅;這不要給同學們造成錯覺或誤導,誤以為大畫幅有多麼重要;2,同學們是攝影專業學生,因此話題相關知識點壓縮到最簡練,時間的關系,所以關於知識點的分歧與疑義不在講述中爭論,我將在最後留出集中的時間回頭討論。
在攝影術誕生之初,幾乎所有的照相機都是大畫幅。我們都知道攝影術誕生在法國,現在公認的發明者是達蓋爾,他運用碘化銀感光材料得到了人類最早的銀鹽影像。盡管有一些爭議,因為有人認為法國人尼埃普斯運用瀝青感光法拍攝的一張照片是在1827年,但歷史還是承認了1839年,1839年8月19號,達蓋爾在法國科學院與美術學院的聯合集會上正式公布的銀鹽感光法,也叫做銀板法成像,成為攝影術的正式開端。那個時候為什麼都是大畫幅?是因為183幾年的法國人比現在的法國人身體好耐心好么,OK我們知道那是因為技術原因。那時感光材料的性能不太好,感光度比較低,鏡頭的分辨能力也無法與現代鏡頭相比,處理影像的工藝也非常復雜,因此,當時人們如果想得到一幅可以觀賞的影像,只好採用大畫幅相機直接拍攝,經過煩瑣的充滿變數的程序,然後得到一個與相機後部片窗尺寸相一致的最終影像。這里有同學腦子里可能蹦出了一個相關概念——放大。是的,在攝影術誕生之初,是沒有放大這個概念的。即使在攝影術早期就存在的「卡羅式」攝影法,盡管已經存在了底片的概念,但仍然沒有放大這個概念。
同時期的攝影藝術流派,現在攝影藝術史公認的,按照時間順序應該是高藝術攝影和畫意派攝影。高藝術攝影,主要指的是以英國攝影家所建立的早期受繪畫中的拉斐爾前派影響的攝影流派,在1850年至1870年之間達到頂峰。畫意攝影產生於19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20-30年代早期終止。其中比較廣為人知的還是後者,畫意攝影。與前者一樣,畫意攝影流派也是強調美感比題材本身更重要。強調畫面中的影調、線條、平衡等因素的重要性超過畫面的現實意義,同時,為了表現美的效果,一切世俗和醜陋的題材都要避免出現。當我們注視這些逝去的流派時,一定要明白這跟當時攝影器材所能提供的技術可能性息息相關。在此之後,是攝影的第一個經典時期,代表是卡梅倫、和納達爾的經典人像攝影,愛默森的自然主義攝影,柯蒂斯、龐汀的風土攝影,一直到攝影轉型期的分離派,代表人物是誰?斯蒂格利茨。當然,這個轉型期如果細分,還包括斯泰肯代表的純粹攝影,斯特蘭德代表的直接攝影,斯蒂格利茨代表的則是即時攝影。
今天回頭看,技術成份多還是藝術成份多?如果非要分出多少的話,我個人覺得技術成份多一些。此時期攝影是真正意義上的「術」。當時攝影師的形象是這樣的,通過圖片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形象註定了攝影不是任何人(百姓)隨便可以玩起來的,是吧?但還好,幸運的是,攝影術從一開始面世,雖然不是誰都能操作,但照相機的鏡頭始終是面對所有人的。那時所有人眼裡攝影術雖然很神秘,但想得到一張自己的攝影肖像卻很容易,且代價遠遠低於繪畫,而逼真程度遠遠高於繪畫。因此攝影術事實上以什麼面目面世的?我覺得更象一個江湖術士。它神奇,神秘,同時針對的對象又是普通民眾,攝影術發展歷史上有兩件大事同學們一定要知道。這兩件大事既是技術的飛躍,同時又強烈影像到攝影語言的發展變化。一個大事是1889年柯達公司發明了膠卷,另一個大事是1913年奧斯卡.巴那克發明了萊卡相機。同學們知道在柯達發明膠卷之前,感光材料的承載體都是堅硬,沉重的。感光材料的承載物發展基本是這樣的順序:達蓋爾時期的銀版,承載物實際上是金屬板,後來出現火棉膠法,再後來出現干版。干版一般是玻璃材質。這些材質都具有兩個性質:堅硬,沉重,不便於攜帶,無論是運輸還是使用都很麻煩。與金屬版和玻璃版同期攝影術也發展了紙質的底片,事實上柯達透明塞路路底片之前就是製造紙質底片的。但紙質底片有什麼問題?是的,清晰度有問題。柯達發明的透明度極高的塞路路膠卷是一個革命。當時它採用硝酸纖維片基,後來因為易燃而發展為三醋酸片基或者滌綸片基。透明底片柔軟,輕,容易加工成各種規格,方便使用者攜帶與存儲。這個發明給後來的小型照相機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可能性。膠卷的發明給電影的出現也提供了可能性。實際上萊卡相機的出現就與電影有關——據說奧斯卡巴那克當初製作的第一台萊卡原型機,目的就是給電影攝影製造一個提供暴光參考的小工具。也就是這個小工具,後來發展成攝影史上無法迴避的工具,也徹底改變了攝影語言的面貌。
在此之後,攝影流派的產生豐富而迅猛。期間我們挑出一些明確成立並被普遍認可的點來觀察,比如幾個重要人物,攝影史迴避不了的幾個人物。比如劉易斯·海因的社會紀實,W尤金·史密斯的報道攝影,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布列松本人也幾乎成了萊卡相機的形象代言人;還有著名的戰地攝影師羅泊特卡帕;還有非常非常多的大師,他們使用小型相機拍攝照片,從而開拓了攝影語言表現上與實用領域上多方面可能性。我為什麼說豐富而迅猛,1,是因為攝影手段一旦便捷化,立刻使攝影這種手段平民化。人們從以前的被拍攝者,成為攝影師。想像一下如果人人具備了梵谷畢加索的繪畫技巧與表達能力,那麼人們腦子里將會有多少種想法涌現出來變成畫作而成為風格流派;二是因為攝影一旦社會化,立刻被賦予廣泛的社會應用價值,這使得新聞,報道,戰地等實用領域的功能性用途,在加上適當的創作者主觀意圖後,就遊走於藝術的邊緣了。在難以區分功能性與藝術性的影像大量出現時,攝影被徹底泛化。
因此膠卷的發明,萊卡相機的誕生,改變了什麼?我們說,這是對攝影徹底的,顛覆性的改變。在此之前,攝影術是小眾的,技術壁壘的,器材具有門檻效應的,應用領域相對狹窄的,語言相對單一的,社會化程度極低的。而在此之後,攝影術迅速屬於大眾,迅速接近平民,應用領域空前廣泛,語言極大豐富,最重要的是:攝影馬上被賦予極大的社會意義,並馬上成為人類不可缺少的一種表達與傳播手段。這時期以及之後,攝影術不再神秘。
鑒於時間,對攝影術發展歷史我只做這么簡單的闡述。當然我們今天對攝影史的討論缺失了當代的部分,而這部分可能是同學們最關注的。之所以缺失掉一是因為時間關系,而更大原因是這跟我想說明的問題關系不大。現在我想提出一個問題大家思考:攝影歷史上,這個歷史既是指技術發展史,也是指攝影藝術史,它的發展軌跡和規律是怎樣的,是舊的淘汰了新的嗎?是象自然科學發展史一樣,陳舊的事物無可爭辯地被新興事物全面取代與更新嗎?落實到具體的話題上,既然攝影史的開端是大畫幅相機,使用著笨拙的拍攝手段,獲取有限的影像題材,那麼在技術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之後,靈活輕便的獲取影像的手段誕生後,大畫幅拍攝方式被全面替代而遭到淘汰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那麼原因是什麼,大畫幅拍攝手段依然存活的理由是什麼呢?
個人的觀點:人類在攝影技術發展歷史上,是分別遵循兩個方向前進的。方向1——不斷提高影像質量,方向2,不斷改善獲取影像手段的方便性與快捷性。現在請回顧一下攝影史開端時那個爭議。尼埃普斯在1827年用瀝青法拍攝的作品《鴿子窩》比達蓋爾用銀版法拍攝的作品足足早了12年,但為什麼沒有被看作是攝影史的開端?現在權威的解釋是:尼埃普斯的瀝青法不具有實用性。因為瀝青法成像模糊,且暴光時間超長。從攝影史對尼埃普斯的「不公正」待遇上,我們可以窺見人類對攝影術的心理期望值。成像模糊就是影像質量不高;暴光時間超長就是獲取影像的便利性超級低,——因此,達蓋爾的幸運似乎從一開始就暗示了攝影術發展下去的兩個方向。但很不幸的是,有同學注意到我用了「分別」這個詞——這兩個方向無法得到同一個交匯點,它們甚至不能平行,而大部分時候簡直說是南轅北轍。就是說,在攝影技術這個層面上,基本無法極端提高影像質量的同時,得到最大的便攜性與方便度。目前我們的攝影行業的技術,不論是百年發展的銀鹽技術,還是目前蓬勃發展的數碼技術,要想大幅度提高影像質量,唯一能夠成熟實現的技術仍然是提高膠片(CCD)的面積;而要想提高機動性便攜性,唯一的辦法還是縮小膠片(CCD)的面積。這顯然是一對無法調解的矛盾。
就是奧斯卡巴那克本人,在發明萊卡相機的時候,本身也是一個大畫幅攝影者。前面說過,他製作了這台迷你的小型機器只是為了給電影攝影機做一個暴光參考的工具。只是偶然的一個念頭,他發現這台小機器拍攝的小底片經過放大後得到的影像很令人滿意,才突發奇想向他當時的老闆Ernest·Leitz介紹這個思路。在回顧歷史的細節時我們不難發現,這其實就是一個妥協與選擇。妥協的是什麼?影像質量。選擇了什麼?便捷。攝影史上顯然奧斯卡巴那克並不是第一個企圖製造小型照相機的。早在1835年8月英國人H·F·塔爾博特就自製了木結構的相機「老鼠籠」,他放入2.5厘米見方的氯化銀紙,曝光30分鍾,拍攝了自己的住宅。但這在當時不能夠被人們接受。即使在1913年,當時的攝影師並不是如今天般全部接受萊卡相機所拍攝的畫面質量,事實上大部分攝影師是不認可的。他們堅持認為只有他們手裡的大畫幅底片所產生的精細影像才是攝影。所以加上戰爭的干擾,萊卡相機一直到1925年萊比錫春季博覽會上才正式推出30台A型Leica照相機。此時,扔然許多攝影師仍持懷疑的態度。但是因為Leica非常方便,只要放在口袋便可四處隨意走動,人們無法抗拒它的便攜性和扔掉三腳架後拍攝方式被解放的快感,因此仍具有相當的誘惑力。它使攝影師改變拍照的方式,以一種新的角度重新詮釋影像,並且擺脫了三腳架的約束。歷史上這段陳述,生動地為我們描述了人們一個重要的選擇原則:在能否得到影像的前提下,所能得到的影像質量是次要的。也就是說:當能不能攝取一個影像成為主要問題時,影像的質量是個次要問題。不好比沒有強。
但不要忘記人性里還有一個索取的原則:貪婪。這里貪婪不是貶義,而是一個中性詞。是指在能夠得到或者已經得到的前提下,永遠是好的比不好的強。正是這個原則導致了為什麼攝影技術發展歷史上,大畫幅攝影的方式一直沒有被取代,並且一直頑強地發展下來。雖然在攝影術的開端它作為一個僅有的形式存在而現在變得越來越小眾,但始終沒有被滅絕,就是因為人性中這個原則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一下大畫幅攝影所棲身的角落也許對我們認清上述論點又幫助。萊卡相機之後的長時間以來大畫幅攝影基本只存在於幾個領域:1,商業廣告展示,2,藝術創作與展示,3,高級攝影愛好發燒者群體。我們研究這三個群體會發現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注重品質而對獲取的難度不敏感。如果說當年奧斯卡巴那克做出了一個選擇得到了大部分逐漸的認同,那麼上面這三個群體的人顯然部分地站在了對立面。他們認為影像品質是仍需注重與追求的,因為影像品質仍然並且幾乎永遠有人性層面上的需要。與此同時我們自然會關注到攝影史上一種折衷的技術解決方案橫行了很多年,這就是著名的120系統。作為畫面質量與獲取便利性的兩種訴求的交叉點,120系統在攝影史上占據了自己重要的位置。在獲取影像質量與獲取影像便捷度上出現重大分歧時,人們自覺地形成3個群體,這3個群體的區分方式簡單粗暴:135,120,大畫幅。我們可以在這3個群體里輕易找到各自的代表人物或大師。但很有趣的現象是,我試圖找到一個大師橫跨兩個極端的,但沒成功。好像所有人自覺地選擇一端,而放棄另外一端。
這種對畫質的需求在當時的攝影思潮中有佐證么,我說有的。在萊卡相機出現之後,攝影流派百花齊放的時期,除了前面列舉的布列松卡帕等著名人物之外,在攝影藝術方面同時還應當回顧另外一條線索。按照時間簡單地陳述,在與萊卡相機所代表的時代並列的,同時出現了第二個經典時期。代表人物是誰?是的,就是委斯頓,亞當斯所倡導的精細攝影,F64小組。雖然布列松,卡帕等所代表的紀實風格流派被正史納入攝影史上第三個經典時代,但與之同時期的現代人像與肖像大師卡什、紐曼等仍然採用大畫幅手段工作。同學們,當我的觀點是:獲取影像的便捷性被充分發展之後,笨重煩瑣的獲取高質量影像方式仍然沒有被取代,以上是攝影史為此提供的證據。這個證據仍然在延續,在這次講座里缺失掉的當代藝術與當代攝影中,大畫幅攝影作為一種手段與方式,不但沒有在萊卡相機出現後消亡,反而一直保持了自己穩固的不可動搖的地位。我粗略統計過目前北京798的攝影展覽,大畫幅拍攝的作品比例非常之高,可以高達60%以上。國際上比較著名的當代攝影大師,比如貝歇夫婦,古斯基,托瑪斯儒夫,都只使用大畫幅拍攝。
好,我所知道的情況就是上述這么多。就在這個月初,傳來路來破產的消息。路來誕生於1928年,作為前面提到的影像質量與操作便捷性權衡的另外一個碩果,路來與萊卡一同發起並推動了攝影的革命。現在大家都知道是數碼時代,路來的破產已經被作為傳統膠片產業的喪鍾,網路上也傳說著各種預言的聲音。數碼這十年的發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本身極具便捷性的數碼技術藉助強大的商業資本優勢和宣傳攻勢,數碼幾年間攻城略地,一舉擊潰了傳統銀鹽王國。但我的觀點——我從攝影史上尋找線索,試圖論證目前數碼系統對攝影術的貢獻,不論出發點還是未來的方向,都建立在徹底改善獲取影像手段的便利性方面,而對影像質量的提高在短時間內無法達成,也根本不是數碼影像研究發展的當前目的。數碼影像目前觀察到的對影像質量的追求目標,還基本是一步一步追趕傳統銀鹽影像的階段,先是接近達到並超越了135膠片,目前接近120的水平。但接近甚至達到大畫幅膠片的水平同時又保持目前大畫幅膠片的拍攝成本,仍然很難達到。大畫幅銀鹽攝影何時在應用領域死亡,我想應該是數碼技術得到更大發展的時候,就是說獲取圖像的質量全面超過,同時保持了高度的便捷性。前面我們論證過這是一對雙生的矛盾,目前人類無法調和,但未來能否解決?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就是在大畫幅這個話題上我希望能夠與同學們分享的,我的個人觀點與看法。我做最後的整理與總結。這裡麵包含兩個分別獨立的論點:
1,如果說攝影是一種表達方式,或者說攝影是一門藝術形式的話,沒有任何一門藝術象攝影這樣依賴器材與行業技術的進步。了解在攝影這種表達方式中,技術與藝術相生相存相伴的關系,既有助於提高我們把攝影當作興趣愛好看待時的樂趣程度,也有助於我們把攝影作為藝術創作手段看待時,能夠對技術更新發展帶來的新語言語匯的發展保持一個高度的敏感。
2,人類在攝影技術發展歷史上,是分別遵循兩個方向前進的。方向1——不斷提高影像質量,方向2,不斷改善獲取影像手段的方便性與快捷性。目前人類在攝影技術這個層面上,還無法極端提高影像質量的同時,得到最大的便攜性與方便度,因此造成了大畫幅攝影方式的延續與發展。而這個觀點,基本構成了我們今天下午這個講座的題目和同學們感興趣的那個問題——當今數碼時代,傳統大畫幅銀鹽影像存在的意義與必要性。
闡述明白以上觀點後,我想基本可以回答有關大畫幅攝影方式的一系列問題了。尤其是一些誤導性問題比如:是否使用大畫幅的攝影者更專業?Ok,現在我們知道正確答案了。——不是的。只是這些攝影者對所獲取的影像質量更加敏感而已。他們為獲取相對高質量影像付出代價,這些代價在另外一部分攝影者眼裡是無論如何不可放棄的,僅此而已。在長期的使用某種類器材後肯定產生所謂術業專攻,就比如我本人,我長期使用並關注大畫幅拍攝技術,同時長期疏於更新其他種類器材的拍攝技術。象大畫幅拍攝有自己獨特的技術領域一樣,數碼或其他拍攝方式也有自己的技術領域。在自己的領域內相比,才是有意義的。在大畫幅領域還有一些誤傳誤導性的問題,比如「亞當斯在攝影史上的地位到底取決於他對攝影的什麼貢獻?」,現在民間各種誤傳誤導的結論性答案都有千奇百怪。但在座的同學們是攝影專業的科班學生,我們都是學習過攝影美學和攝影史的,因此我們會有一個相對正確的答案是吧?
最後說一個有趣的現象。前面我們說,大畫幅攝影方式並沒有因為技術的進步而消亡,這個我們探討過了。但我們同時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作為攝影藝術流派,新興的觀念也沒能對舊有的觀念趕盡殺絕。最典型的例證就是畫意攝影。最為攝影流派的開端,高藝術攝影的重要特徵之一,拼接與重組畫面,現在正大量被手持數碼相機,滑鼠的人們在PS軟體上實踐著;而當年(170年前),畫意派攝影的典型工作方式與習慣——當製造商們煞費苦心,急於提高鏡頭的分辨北和干版記錄細節的能力,改進印製照片的方法時,畫意攝影流派的攝影家們卻在力求達到相反的效果,比如有的攝影家在拍攝前,先把紋理很粗的干版表面曝光一會兒,以減少畫面中的逼真效果。有的則在拍攝時採用針孔成像原理,或是乾脆在拍攝時搖動三腳架,讓畫面產生輕微的模糊、柔化效果。這種方式與習慣產生的照片,至今仍然大量存在於類似《大眾攝影》等雜志上,並在民間,甚至在地方級的攝影家協會會員中經常見到。如果說這是中國民間業余攝影落後的標志,是完全不確切的。因為通過強大的互聯網我們可以看見世界各地同步實時的動態,我發現這種現象是全球化的民眾現象。也就是說,高藝術攝影與畫意攝影作為早已死去多年的流派,至今仍然鮮明地活在人民心中。170年來眾多以攝影影像為手段創作的藝術家們將攝影的影像語言不管如何發展與深化,大部分民眾在認識了影像的眾多表達可能性後,仍然會職守視覺審美中最基本最原始的形式興奮。

㈤ 舍勒通過什麼實驗發現銀鹽被光照射後會還原出黑色銀粒

一天,包赫先生囑咐舍勒:「在取用葯品時,千萬不能讓液體的『鹽精』跟那種特殊的『黑苦土』葯混合,否則兩種葯都會失效。」

舍勒聽到後答應了一聲,可心裏面卻在想:「為什麼會失效呢?」

晚上,舍勒偷偷來到實驗室,想用實驗證明包赫先生說的話。可是,當他從兩個註明是「黑苦土」的器皿里各取出一份跟「鹽精」混合時,卻發現其中一份根本沒發生變化。

舍勒研究了大半個夜晚,終於發現了包赫先生的錯誤所在:這位資深的葯劑師把石墨和另一種外貌相似的黑色礦石都叫作「黑苦土」,而「石墨」跟「鹽精」混合是不會發生什麼變化的。

很快,舍勒成為年輕出色的葯劑師,他先後在設備優良的斯哥爾摩沙倫貝格大葯房和烏普薩拉大學實驗室工作過。

在實驗室,舍勒發現銀鹽被光照射後會還原出黑色銀粒,這為以後照相底片的發明奠定了基礎。

㈥ 愛國 著名科學家的小故事

科學家的故事

每個科學家都有他失敗的一面,現在,我就來看一看科學家的故事.

故事一:

波義耳——懷疑派化學家

波義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於愛爾蘭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個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個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時波義耳並不特別聰明,說話還有點口吃,不大喜歡熱鬧的游戲,但卻十分好學,喜歡靜靜地讀書思考。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學歐洲。在這期間,他閱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書籍,包括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伽利略的名著《關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這本書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後來的名著《懷疑派化學家》就是模仿這本書寫的。

由於戰亂、父親去世、家道衰落,1644年他回國隨姐姐居住在倫敦。在那裡開始學醫學和農業。學習中接觸了很多化學知識和化學實驗,很快成為一位訓練有素的化學實驗家,同時也成為一位有創造能力的理論家。在這期間,他同許多學者一起組織一個科學學會,進行每周一次的討論會,主要討論自然科學的最新發展和在實驗室中遇到的問題。波義耳稱這個組織為「無形大學」。這個學會就是著名的以促進自然科學發展為宗旨的「皇家學會」的前身。波義耳是該學會的重要成員。由於學會的分會設在牛津,波義耳於1654年遷居牛津,在牛津,他建立了設備齊全的實驗室,並聘用了一些很有才華的學者作為助手,領導他們進行各種科學研究。他的許多科研成果是在這里取得的。那本劃時代的名著《懷疑派化學家》是在這里完成的。這本書以對話的體裁,寫四位哲學家在一起爭論問題,他們分別為懷疑派化學家、逍遙派化學家、醫葯化學家和哲學家。逍遙派化學家代表亞里土多德的「四元素說」觀點,醫葯化學家代表「三元素說」觀點,哲學家在爭論中保持中立。在這里,懷疑派化學家毫不畏懼地向歷史上權威的各種傳統學說提出挑戰,以明快和有力的論述批駁了許多舊觀念,提出新見解。該書曾廣泛流傳於歐洲大陸。

波義耳十分重視實驗研究。他認為只有實驗和觀察才是科學思維的基礎。他總是通過嚴密的和科學的實驗來闡明自己的觀點。在物理學方面,他對光的顏色、真空和空氣的彈性等進行研究,總結了波義耳氣體定律;在化學方面,他對酸、鹼和指示劑的研究,對定性檢驗鹽類的方法的探討,都頗有成效。他是第一位把各種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劑的化學家。石蕊試液、石蕊試紙都是他發明的。他還是第一個為酸、鹼下了明確定義的化學家,並把物質分為酸、鹼、鹽三類。他創造了很多定性檢驗鹽類的方法,如利用銅鹽溶液是藍色的,加入氨水溶液變成深藍色(銅離子與足量氨水形成銅氨絡離子)來檢驗銅鹽;利用鹽酸和硝酸銀溶液混合能產生白色沉澱來檢驗銀鹽和鹽酸。波義耳的這些發明富有長久的生命力,以至我們今天還經常使用這些最古老的方法。波義耳還在物質成分和純度的測定、物質的相似性和差異性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實驗。在1685年發表的《礦泉水的實驗研究史的簡單回顧》中描述了一套鑒定物質的方法,成為定性分析的先驅。

1668年,由於姐夫去世,他又遷居倫敦和姐姐住在一起,並在家的後院建立實驗室,繼續進行他的實驗工作。晚年波義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對磷的研究上。1670年,波義耳因勞累而中風,之後的健康狀況時好時壞,當無法在實驗室進行研究工作時,他致力於整理他多年從實踐和推理中獲得的知識。只要身體稍感輕快,就去實驗室做他的實驗或撰寫論文,並以此為樂趣。1680年,他曾被推選為皇家學會的會長,但他謝絕接受這一榮譽。他雖出身貴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卻是在科學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從未結婚,用畢生精力從事對自然科學的探索。1691年12月30日,這位曾為17世紀的化學科學奠定基礎的科學家在倫敦逝世。恩格斯曾對他作出最崇高的評價:「波義耳把化學確定為科學。」

故事二:

普利斯特里——氣體化學之父

普利斯特里1733年3月13日出生在英國利茲,從小家境困難,由親戚撫養成人。175年進入神學院。畢業後大部分時間是做牧師,化學是他的業余愛好。他在化學、電學、自然哲學、神學等方面都有很多著作。他寫了許多自以為得意的神學著作,然而使他名垂千古的卻是他的科學著作。1764年他31歲時寫成《電學史》。當時這是一部很有名的書,由於這部書的出版,1766年他就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722年他39歲時,又寫成了一部《光學史》。也是18世紀後期的一本名著。當時,他在利茲一方面擔任牧師,一方面開始從事化學的研究工作。他對氣體的研究是頗有成效的。他利用製得的氫氣研究該氣體對各種金屬氧化物的作用。同年,普利斯特里還將木炭置於密閉的容器中燃燒,發現能使五分之一的空氣變成碳酸氣,用石灰水吸收後,剩下的氣體不助燃也不助呼吸。由於他虔信燃素說,因此把這種剩下來的氣體叫「被燃素飽和了的空氣」。顯然他用木炭燃燒和鹼液吸收的方法除去空氣中的氧和碳酸氣,製得了氮氣。此外,他發現了氧化氮(NO),並用於空氣的分析上。還發現或研究了氯化氫、氨氣、亞硫酸氣體(二氧化碳)、氧化二氮、氧氣等多種氣體。1766年,他的《幾種氣體的實驗和觀察》三卷本書出版。該書詳細敘述各種氣體的制備或性質。由於他對氣體研究的卓著成就,所以他被稱為「氣體化學之父」。

在氣體的研究中最為重要的是氧的發現。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汞煙灰(氧化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鏡加熱,發現它很快就分解出氣體來。他原以為放出的是空氣,於是利用集氣法收集產生的氣體,並進行研究,發現該氣體使蠟燭燃燒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輕松舒暢。他製得了氧氣,還用實驗證明了氧氣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質。但由於他是個頑固的燃素說信徒,仍認為空氣是單一的氣體,所以他還把這種氣體叫「脫燃素空氣」,其性質與前面發現的「被燃素飽和的空氣」(氮氣)差別只在於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歐洲參觀旅行,在巴黎與拉瓦錫交換好多化學方面的看法,並把用聚光鏡使汞銀灰分解的試驗告訴拉瓦錫,使拉瓦錫得益匪淺。拉瓦錫正是重復了普利斯特里有關氧的試驗,並與大量精確的實驗材料聯系起來,進行科學的分析判斷,揭示了燃燒和空氣的真實聯系。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錫的燃燒與氧化學說已普遍被人們認為是正確的時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錫的解釋,還堅持錯誤的燃素說,並且寫了許多文章反對拉瓦錫的見解。這是化學史上很有趣的事實。一位發現氧氣的人,反而成為反對氧化學說的人。然而普利斯特里所發現的氧氣,是後來化學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各國化學家至今都還很尊敬普利斯特里。

1791年,他由於同情法國大革命,作了好幾次為大革命的宣傳講演,而受到一些人的迫害,家被抄,圖書及實驗設備都被付之一炬。他隻身逃出,躲避在倫敦,但倫敦也難於久居。1794年他六十一歲時不得不移居美國。在美國繼續從事科學研究。1804年病故。英、美兩國人民都十分尊敬他,在英國有他的全身塑像。在美國,他住過的房子已建成紀念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斯特里獎章已成為美國化學界的最高榮譽。

故事三:
居里夫人

瑪麗·居里(居里夫人)是法籍波蘭物理學家、化學家。

1898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可勒爾(AntoineHenriBecquerel)發現含鈾礦物能放射出一種神秘射線,但未能揭示出這種射線的奧秘。瑪麗和她的丈夫彼埃爾·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擔了研究這種射線的工作。他們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對瀝青鈾礦進行分離和分析,終於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後發現兩種新元素。

為了紀念她的祖國波蘭,她將一種元素命名為釙(polonium),另一種元素命名為鐳(Radium),意思是「賦予放射性的物質」。為了製得純凈的鐳化合物,居里夫人又歷時四(MarieCuI7e,1867--1934)載,從數以噸計的瀝青鈾礦的礦渣中提煉出1O0 mg氯化鐳,並初步測量出鐳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25。這個簡單的數字中凝聚著居里夫婦的心血和汗水。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質的研究》作為博士答辯論文獲得巴黎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11月,居里夫婦被英國皇家學會授予戴維金質獎章。12月,他們又與貝可勒爾共獲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6年,彼埃爾·居里遭車禍去世。這一沉重的打擊並沒有使她放棄執著的追求,她強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們摯愛的科學事業。她在巴黎大學將丈夫所開的講座繼續下去,成為該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論放射性》一書出版。同牟,她與別人合作分析純金屬鐳,並測出它的性質。她還測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發表了一系列關於放射性的重要論著。鑒於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偉大科學家。

這位飽嘗科學甘苦的放射性科學的奠基人,因多年艱苦奮斗積勞成疾,患惡性貧血症(白血病)於1934年7月4日不幸與世長辭,她為人類的科學事業,獻出了光輝的一生。

㈦ 關於科學家的趣味小故事

富蘭克林7歲時,有一次過節,大人們給了他許多錢。富蘭克林打算用這筆「巨款」去商店買一些玩具。半路上,他看到一個男孩很神氣地吹哨子,他當時完全被這個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錢換了那個男孩的哨子。回到家裡,富蘭克林十分得意地吹著哨子滿屋子轉,卻打擾了全家人。他的家人知道他這筆交易後告訴他,為了這個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價高4倍的錢,並讓他明白,這些多付的錢,是可以買到更多更好的東西的。

愛迪生 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應該歸功於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後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後,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餘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 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 」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麼費那麼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裡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裡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
愛迪生 說:「這是多麼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准確,又節省時間,你怎麼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愛迪生未成名前是個窮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見他,關心地說:「看你身上這件大衣破得不象樣了,你應該換一件新的。」
「用得著嗎?在紐約沒人認識我。」 愛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幾年過去了,愛迪生成了大發明家。
有一天,愛迪生又在紐約街頭碰上了那個朋友。「哎呀」,那位朋友驚叫起來,「你怎麼還穿這件破大衣呀?這回,你無論如何要換一件新的了!」
「用得著嗎?這兒已經是人人都認識我了。」 愛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㈧ 照片是誰發明

按理說,世界上第一幅照片理所當然應該出自攝影術發明人之手。然而,最近在看《攝影師》一書時,才知道世界第一幅照片並不是出自攝影術的發明人之手。

1827年法國印刷工人尼埃普斯拍攝的《窗外景色》(見附圖),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幅照片(有人說2002年發現的尼埃普斯拍攝的第一張圖片攝於1825年見附圖)。照片拍的是一些村莊建築和天空,現存於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它是採用「日光攝影法」(也稱「瀝青法」)得到了這一照片。尼埃普斯的方法是:將塗有「猶地亞瀝青」的合金板放在一個繪畫中的暗箱中,將鏡頭對准工作室的窗外,用了8小時的曝光時間,然後將合金板浸入薰衣草油中沖洗,未受光的部分很容易被薰衣草油溶解,而受光部分則變硬,終於獲得了一副能夠永久保存的照片。這樣,世界上第一幅照片就這樣誕生了。不過,在當時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所以,現在世界上公認的攝影術的發明人是同一國度的法國人達蓋爾。

達蓋爾於1787年11月18日出生在巴黎近郊,學過舞台美術,並以發明「西洋鏡」而聞名。有意思的是,達蓋爾曾與尼埃普斯合作過,並就尼埃普斯的「瀝青法」進行改進,但收效不大。達蓋爾提出的改用「銀鹽」做實驗,卻遭到了尼埃普斯的拒絕。

1833年尼埃普斯去世後,達蓋爾打破常規,採用銅板鍍銀,再用碘蒸氣進行光敏處理,使銅板形成碘化銀塗層。這一重大改進,與尼埃普斯的「瀝青法」相比,其感光性能好了許多,在拍攝明亮光線下的景物時,曝光時間縮短到了30分鍾,比「瀝青法」提高了10多倍。但真正使攝影變為現實的,還得益於一次偶然的機會。

一次,達蓋爾正在做拍攝試驗,突然天空烏雲密布,光線一下子暗了下來,他只好停止拍攝,將曝光時間不足的碘化銀銅板存放在一個裝有水銀的櫃子里。三天後,當他從櫃子里取出銅板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他驚訝地發現,這張曝光不足的照片竟然比以往的還要清晰!經過反復試驗,終於發現了秘密,原來是水銀強化了銅板上影像的顯現效果。爾後,他又用硫代硫酸鈉溶解掉未感光的碘化銀,使其「定影」,這樣,曝光時間可以縮短到了15分鍾。

1839年8月19日,在世界上第一張照片誕生後12年(或曰14年)、尼埃普斯去世6年後,法國科學院和藝術學院正式公布了「達蓋爾攝影法」,這一天被世界公認為攝影術的誕生日,蓋達爾成為攝影術的發明人,而尼埃普斯卻與攝影術發明無緣。不過,還是有不少學者把尼埃普斯稱為「攝影之父」。(參考《攝影師》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㈨ 1877年 洗發露 1876年 電冰箱 1888年 電影 1876 照相機 1874 網球 只知道發明的時間 求發明者是誰。急需

洗發露 以植物精華洗發露起家的是卡尼爾

電冰箱 德國工程師卡爾·馮·林德
(另:在英格蘭工作的美國人雅可比·帕金斯有了一個發現,這一發現導致了冰箱的發明。1834年他發現當某些液體蒸發時,會有一種冷卻效應。帕金斯要求一群技工來製造一個可證實這個想法的工作模型。

果然,這個裝置在某個晚上真的產生了一些冰。技工們興奮地拿著冰,跳進一輛馬車,飛速駛向帕金斯的住房,向他展示所取得的成果。

帕金斯此時已上了年紀,他沒有在市場上出售自己的發明物。出售發明物的人是生活在澳大利亞的一個蘇格蘭印刷工--約翰·哈里森。

哈里森很可能在並不了解帕金斯成果的情況下發現了冷卻效應。他用醚來清洗金屬印刷鉛字,某一天注意到了物質的冷卻效應。到1862年,他的第一批冰箱就上市了。哈里森還在維多利亞州本狄哥一家啤酒廠里設置了第一個製冷車間。 )

電影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麥布里奇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的快門上。
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根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總有一蹄著地,不會四蹄騰空,從而判定科恩贏了。
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生物學家馬萊從這里得到啟迪。他試圖用照片來研究動物的動作形態。當然,首先得解決連續攝影的方法問題,因為麥布里奇的那種攝影方式太麻煩了,不夠實用。馬萊是個聰明人,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後,終於在1888年製造出一種輕便的「固定底片連續攝影機」,這就是現代攝影機的鼻祖了。從此之後,許多發明家將眼光投向了電影攝影機的研製上。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當然,19世紀末電影的誕生從根本上說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綜合產物,在電影誕生之前,許多發明家已經為電影的誕生做過艱苦的工作和基礎性的貢獻。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學發明家外,還有許多,如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等。而斯坦福與科恩的打賭事件如同使這些科學技術糅合在一起發生巨變的催化劑,迅速導致了電影綜合技術的出現和產生,使電影這門偉大的藝術叩響了20世紀的大門。

照相機 西元前三世紀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記述了在黑暗房舍的小洞,光線射入時呈到影情形。1516年義大利人達文西(leonard da vince)有研究映像暗箱的記載。1611年德國人克普勒(johnnec kepler)發明凹凸兩片透鏡黏合成一片的「黏合透鏡」。1666年牛頓(isaac newton)以三稜鏡做實驗,發現了光線的「七彩色散現象」。人類這些偉大的發現,促成了歐洲繪畫暗箱的發明,這種以光線經過透鏡而形成影像來作素描的繪畫暗箱,就是照相機最早的雛形。但這都僅止於影像的形成,對於如何保留影像,還未發展到成熟階段。 1837年法國的舞台藝術家達凱爾(l.j.m. daguerre)以化學葯品「銀鹽」受光照射會產生變化,而發明了能保留影像的攝影術,稱為「銀版攝影術」。達凱爾這項創舉,法國政府在1839年8月買下了他的發明權而公諸於世。銀版攝影術在幾年之間就很快的風靡了歐洲各國與世界先進國家。多數人也因此公認該年代為攝影術誕生的年代。

網球 現代的網球於1873年12月由華爾特·科洛普頓·溫菲爾德(Walter Clopton Wingfield)少校在英國發明「,所以應該是華爾特·科洛普頓·溫菲爾德(Walter Clopton Wingfield)。

閱讀全文

與銀鹽發發明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