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論文 歐盟東礦對中歐貿易的影響
82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2007年1月
Jan. 2007
第18卷第1期
VOL.18 NO.1
歐盟是現今世界上規模最大、 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
經濟組織。2003年以來, 中國對歐盟進出口總額達1252.2
億美元, 占同期中國進出口總額的 16.77%, FDI中來自歐
盟的比例超過7%。歐盟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對中
國的對外貿易乃至經濟增長具有重大的影響。眾所周知, 中
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受益於開放政策下對外貿易的
飛速擴張, 因而對歐盟擴張貿易效應的深入研究對中國政府
制定外經貿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在研究中, 我們發現通
過對關稅同盟理論的分析所得出的歐盟東擴將使中國對歐出
口貿易額縮減的結論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根據關稅同盟理
論中范納 (Viner) 所提出的 「貿易轉移效應」 [1]
, 歐盟東擴
以後, 原15國從中國進口的部分商品會改由向新入盟的十
個國家進口,這將導致中國對歐盟出口量的縮減;而實際
上,近幾年中國對歐盟出口商品總額的統計數據顯示(表
1), 中國對歐盟的出口在歐盟東擴以後不但沒有縮減, 反而
呈現出穩定的增長趨勢。本文將分析出現這種情況各種可能
歐盟東擴對中歐貿易的影響
——基於關稅同盟貿易效應的分析
內容提要: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區域經濟組織, 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歐盟大規模的東擴對
中歐貿易產生了重要影響。按照關稅同盟理論,歐盟東擴帶來的貿易轉移效應會給中國對歐出口
產生消極影響,然而實際數據說明並非完全如此。本文綜合考慮各種可能的因素,分析了產生這
一矛盾的原因。
關鍵詞:貿易創造;貿易轉移;關稅同盟
中圖分類號:F11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962(2007)01-0082-04
Abstract: EU is the largest regional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China』s first trading partner. EU』s eastern
enlargemen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Sino-EU』s bilateral trade.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Customs Union, trade-
diversion effect brought by EU』s eastern enlargement would have negative effect on China』s export to the EU.
But practical statistics reveals that the fact is not so. This paper considers different possible factors synthetically,
explaining the reason for this contradiction.
Key words: Trade-Creation;Trade-Diversion;Customs Unions;
收稿日期 : 2006-06-23 修回日期 : 2006-09-03
作者簡介:張昱(1971-),女,漢族,湖南株洲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經貿學院,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朱婧(1981-), 女, 漢族, 四川西昌人,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經貿學院碩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歐盟貿易。
張 昱 朱 婧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510420 )
的原因。
一、關稅同盟的理論分析
關稅同盟是羅馬條約及由此發展而來的歐洲聯盟的重要
內容, 關稅同盟理論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貿易理論的
重大發展之一。自范納 (1950) 開創性地提出了 「貿易創造」
與 「貿易轉移」 的概念, 對關稅同盟的研究就從定性的層面
上升到定量的層面。簡單地說, 關稅同盟是自由貿易和保護
貿易的結合體, 關稅同盟內實行自由貿易後, 產品從國內成
本較高的企業生產轉往成本較低的成員國生產, 從而在成員
國之間 「創造」 出新的貿易, 而對外的共同保護則導致成員
國之間的相互貿易對成員國與非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取代, 從
外部非成員國較低成本的進口 「轉移」 為從成員國較高成本
的進口,即所謂「貿易轉移」。靜態分析顯示,貿易創造帶
來成員國、 同盟及整個世界的福利提高, 而貿易轉移則傾向
於帶來生產效率損失[1]
。根據此理論, 歐盟區域內成員國的2007年第1期 歐盟東擴對中歐貿易的影響
83
商品將可能替代第三方國商品,中國對歐盟出口的部分商品數
量有可能會減少。
一個簡單的三國模型可以幫助我們分析關稅同盟帶來的
貿易影響與福利效應:假設世界由本國A、夥伴國B、第三
國C組成,為分析方便,三國均為「小國」,生產某一同質
性商品,而生產效率各不相同,C國生產成本最低而A國生
產成本最高。現以A國為討論對象,在圖1中,SA、DA分
別表示A國的供給和需求。假設B、 C兩國的生產成本不變,
PB、PC 分別表示B、C 兩國的生產成本,其中C 國成本低
於B國。在組成關稅同盟之前,A國對來自B、C兩國的商
品徵收同一關稅t。顯然, B國的產品價格要高於C國, 故A
國只會從C國進口,而不會從B國進口。此時,A國國內價
格為PC+t,國內生產為OQ1
,國內消費為OQ2
,從C 國進
口為Q1
Q2
。現在假定A 國與B 國結成關稅同盟,A、B 兩國
在結成關稅同盟後互免關稅, 而對外則徵收統一的對外關稅
t。如圖所示, 關稅同盟成立後, B國在A國市場上的供給價
格為PB,低於PC+t ,於是B國取代C國,成為A國的供給
者。隨著A國市場價格下降,國內低效率生產商的退出,A
國國內生產縮減至OQ3
。另一方面, 價格的下降引起A國消
費的增加,消費由原來的OQ2
升至OQ4
。組成關稅同盟後,
A 國的進口由原來的 Q 1
Q 2
擴大到Q 3
Q 4
,新增加的貿易
(Q1
Q2
-Q3
Q4
)即是關稅同盟帶來的貿易創造效應。如圖所
示,貿易創造=Q3
Q1
+Q2
Q4
。其中,Q3
Q1
是A 國生產被B 國
生產所替代形成的生產效應,Q2
Q4
為關稅同盟的消費效應。
由於關稅同盟事實上對第三國C產成了一個相當於t的關稅
歧視,A國原來從C國進口的Q1
Q2
部分現在改由成員國B國
進口,即貿易方向發生了轉移,故貿易轉移效應=Q1
Q2
。
關稅同盟對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影響是擴張性的, 而對非
成員國與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影響卻是不利的。歐盟擴大產生
貿易轉移效應,對中國的影響包括兩個主要方面:一是舊成員
轉向從新成員購買原從中國購買的產品;二是新成員實施歐盟
「共同貿易政策」 抬高對區外貿易門檻後,阻礙中國產品進入
原市場。
歐盟東擴意味著EU15國與EU10國間建立了關稅同盟:
這25個成員國之間互免關稅, 對外執行 「共同關稅政策」。當
中國出口到歐盟的某項產品價格與關稅之和高於區內成員國
生產這一產品的生產成本時, 區內成員國將替代中國成為歐
盟市場的供應商。
目前, 歐盟區域內貿易比重已高達60%, 在歐盟內部實
行零關稅的條件下吸收10個新成員國加入歐盟, 將導致區
域內貿易比重進一步上升, 同時減少對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
的依賴程度。經濟發達的EU15國將利用東擴的契機, 把十
個新成員變成它們製造業的生產基地, 以便減少對區域外產
品的進口。由於中國與新十國的經濟發展水平、 產業貿易結
構、 技術含量水平相近, 比較優勢相差不大、 產品高度可替
代, 而這些國家佔有地理位置、 文化習俗及語言等發面的優
勢。按照分析, 歐盟區域內成員國的商品將很可能替代從中
國進口的商品, 中國對歐盟出口的部分商品將可能有所減
少。
二、歐盟東擴對中歐貿易的實際影響及原
因分析
表1:2003年~2005年中國向歐盟(EU25國)出口商品
總值統計(單位:萬美元)
數據來源:2003 年、2004 年、2005 年中國統計年鑒
如上表所顯示的,現實中,中國對歐盟的出口似乎並未受
到歐盟東擴所帶來的貿易轉移效應的影響,反而從2003年到
入盟以後的2005年, 中國對歐盟出口商品總值的絕對數量一
年比一年多, 年平均增長率甚至達到 34.7%。2004年, 是十
個新成員國加入到歐盟的第一年, 單獨以這一年的情況來看
(見表2)。
表2:2004年中國對歐盟國家出口貿易統計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歐洲司網站
中歐貿易發展十分迅速:中國對EU25國的出口,比去
年同期增長36.7%,其中,中國對EU15國的出口,達到了
38.4%的年增長率, 高於近幾年的平均增長率34.7%。就這
些事實看來, 中國對歐盟國家的出口數額並未因貿易轉移而
有所減少, 似乎與理論所推斷的相矛盾。
出現這種矛盾, 從理論的局限性來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原因 : 一是傳統的關稅同盟理論不能涵蓋企業內部貿易現象
而現實中存在大量產業內貿易的現象 ; 二是貿易轉移的規模
2003 年 2004年 2005年
7,917,694 10,716,251 14,371,158
國家(地區)
EU25 國
EU15 國
EU10 國
出口額(單位:萬美元)
10,716,251
9,983,653
732,598
比去年同期增減百分比(%)
36.7
38.4
17.4總第18 卷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
84
不僅取決於同盟引致的來自不同渠道的貿易量的變化, 而且
取決於相關價格和成本的變化。傳統關稅同盟的理論分析中
把企業因技術進步導致成本降低、 相關價格變化的因素排除
在外了 ; 三是並不是所有的關稅同盟都會產生資源配置效應
(傳統的關稅同盟理論對關稅同盟資源配置效應的分析, 基
於「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兩種影響),比如,預期加
入的成員國起初就對所有商品實施單一關稅稅率, 而且稅率
不過高, 那麼, 如果關稅保持不變, 關稅同盟的建立就不會
帶來任何貿易方面的影響。另外, 有以下幾個原因值得我們
做簡要分析。
首先, 「貿易轉移效應」 屬於靜態分析的概念。在理論分
析中, 由於同盟是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研究的, 收入分配的
因素一般不考慮在內, 因此整個分析是相對靜態的。同時,
假定技術進步是外生的, 未考慮到在實際中, 市場競爭會迫
使企業改進技術、 提高生產效率。另外, 歐盟東擴可能因為
關稅同盟的動態效應而給中國對歐出口帶來好處: 貿易創造
效應刺激了歐盟實際收入水平增加,刺激消費增長,這同時也
為區外國家提供更多的貿易機會,進而有利於我國擴大對歐出
口。各新成員國加入歐盟後,內部關稅的消除將使歐盟和新成
員國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產生貿易創造
效應[ 2]
。
其次, 新成員國執行歐盟統一關稅標准和技術標准對我
國的出口是有利的。東擴後10個新成員平均關稅稅率的下
調,使一體化產生貿易轉移的負面效應縮小,有利於中國擴大
與新成員國的大多數貿易項目。技術標準的統一,中國企業可
以從中受益:有助於中國企業拓展新成員國的市場,同時還可
能因為產品同時在東歐和西歐市場銷售取得更大的規模效
應。比如,只要根據歐盟標准獲得認證的中國產品,就會在新
成員國得到認可[ 3]
。
再次, 新歐盟的消費層次比以前更廣泛, 即產品需求更
加多樣化。隨著歐洲統一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和深化, 這一特
點為我國企業佔有歐洲市場提供了契機。歐盟此次吸納十個
新成員國與以往幾次擴大有所不同的是, 新加入的國家在經
濟上遠遠落後於現有成員國, 新老國家收入懸殊——據歐盟
委員會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 以平均購買力計算, 即將入盟
的十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相當於現有成員國的40%, 這個
差距是前四次擴大時所沒有的。
最後, 歐盟東擴促進區域內整體貿易環境的改善。過去
中東歐國家市場經濟還不成熟、 體制還不完善, 入盟後在歐
盟框架內, 政治、 國家安全、 周邊環境相對更加穩定, 各國
政府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在發展經濟上, 加快追趕老成員國經
濟發展的步伐, 這給中國企業提供更多的貿易、 投資機會。
更為重要的是, 在歐盟統一的貿易管理體制下, 商業環境進
一步改善, 市場管理更加規范, 企業投資的經營風險下降,
我國企業能更多地在新成員國內開展投資活動, 雙邊貿易也
更加活躍。
三、從廣東省看中歐貿易發展前景
歐盟是廣東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 廣東與歐盟的雙邊進
出口額佔全國對歐盟貿易額的五分之一以上[ 4]
, 因此, 廣東
省與歐盟的雙邊貿易現狀對中歐貿易現狀乃至未來發展都具
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 近年廣東與歐盟貿易發展概況與存在問題
據廣州海關統計, 2005年, 廣東與歐盟的進出口貿易額
達到489.1億美元, 比上年大幅增長23.8%, 占我國對歐盟
貿易的22.5%, 是我國與歐盟貿易額最大的省份。其中, 廣
東對歐盟出口350.8億美元, 增長27.1%;自歐盟進口138.
3億美元, 增長16.1%。此外, 廣東與歐盟此次東擴的十個
新成員國貿易發展良好 : 1997年, 廣東省對十國出口總值為
3億美元, 到2003年, 出口總值達到12.3億美元, 盡管在廣
東對歐盟出口總額中所佔比例有限, 但雙邊貿易良好的發展
勢頭和歐盟東擴帶來的新機遇, 中歐貿易的發展前景是值得
我們期待的。
在中歐雙邊貿易良好的發展趨勢下, 近年來也出現了很
多問題。在機電產品、 紡織服裝品和鞋類等這些中國出口歐
盟的主要產品上, 歐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盡可能地限制中國
產品進入到歐盟市場。在配額即將成為歷史的時候, 技術貿
易壁壘和反傾銷成為歐盟限制中國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主要
手段, 尤其是技術貿易壁壘, 因其合法性和靈活性, 成為近
年歐盟針對中國出口商品所採取的最廣泛、 最頻繁的手段。
歐盟東擴後, 25個成員國執行統一的准入標准, 廣東對歐
盟的出口貿易面臨著更多的挑戰。
(二) 針對歐盟東擴給中國出口帶來的挑戰提出相應的
對策
歐盟東擴在給廣東或是整個中國與歐盟的雙邊貿易帶來
更多機遇的同時, 也帶來一定的副面影響, 比如貿易轉移效
應對中國出口產品量的副面影響、 貿易技術壁壘范圍擴大使
企業遭受更多技術標准限制、 來自反傾銷的壓力增大等。因
此採取積極的態度對待歐盟東擴, 並採取適當的措施加以應
對, 對廣東乃至中國與歐盟對外貿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政府要加大法規標準的制定力度, 將技術規范納入
法規, 積極採用國際標准盡力爭取將我國具有相對優勢的項
目標准納入國際標准體系, 從而將未達到我國技術標準的歐
盟產品拒之門外, 增加我國經貿談判的籌碼。
2.企業和政府都應加強對歐盟東擴後的歐盟統一市場
規則的研究。歐盟目前執行的有關法規和技術標准會很快地
應用到新成員國, 這要求主要向這10個新成員國出口的企業
盡快掌握歐盟的相關規則, 注意規范自身的貿易行為, 加強
行業自律, 以合理的價格進行有序競爭, 降低反傾銷制裁程
度。同時,也要積極運用WTO相關規則,保護自己正當的
貿易權力, 並就歐盟東擴給中國造成的貿易損失與歐方進行
補償談判[5]
。2007年第1期 歐盟東擴對中歐貿易的影響
85
3.企業應重視產品技術標准、 質量標準的研製工作, 努
力尋求突破歐盟技術標准限制的對策。歐盟技術性貿易壁壘
限制措施主要是針對我國那些技術標准低、 附加值低的出口
產品提出的。因此, 企業應在產品生產中注重質量提高, 加
大科技投入和技術引進的步伐, 強化綠色包裝和清潔生產機
制, 提高技術標准, 推出高附加值的新產品[ 6]
。
4.為應對歐洲市場擴大、 消費人口增加和消費層次深
化的趨勢, 我們應努力改變出口商品結構單一的狀況, 實現
商品結構多元化 ; 從單純依靠價格競爭手段過渡到綜合運用
多種非價格競爭手段,轉變單純以低價格、 高數量擴大出口的
戰略。
5.歐盟東擴後東歐產品可在歐盟范圍內流通, 因此利
用東歐國家較低廉的勞動力和投資成本, 直接投資辦廠, 有
助於擴大產品在歐盟市場的份額, 這是應對歐盟貿易壁壘的
最好辦法。
參考文獻:
[1]Viner,J.,The Customs Union Issue,Carnegie Endowment[M],New
York,1950.
[2]白英瑞.歐盟:經濟一體化理論與實踐[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2002.
[3]湯碧.歐盟東擴開及其對中歐經貿關系的影響[J].國際經濟合作,
2004(4) : 31-33.
[4][5][6]中文.歐盟 「添丁」 福兮禍兮?廣東對歐盟貿易新態勢[J].中
國海關,2004(5) : 36-39.
(上接第81頁)
泰國在為農村 「輸血」、 「造血」 方面有不少行之有效的
做法。幾十年來, 泰國一直高度重視農村金融, 以農村金融
為杠桿, 推動農業發展。泰國農業資金具有比較廣泛的來源
渠道 : 一是銀行通過儲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賬戶吸儲 ; 二是農
業和農業合作銀行以特許貼現率向泰國銀行進行票據貼現和
再貼現來獲得資金,一般情況下特許貼現率為5%;三是向
世界銀行、 日本海外經濟協力基金會和美國國際開發署等國
際金融機構借款 ; 四是政府財政撥款 ; 五是發行債券。這樣
一方面能夠基本保證將農村剩餘資金留在農村, 另一方面又
源源不斷地為農村 「輸血」, 這使泰國農業發展具有比較充
足的資金保證。泰國這些農村金融舉措得到了回報, 它不僅
促進農業穩步增長,而且推動了泰國農村工業化的進程,
1997年東南亞爆發金融危機, 泰國之所以能夠較快地渡過難
關, 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有一個穩固的農村。泰國的農村金融
經驗對中國有直接的借鑒價值。
(四) 建設文明鄉風與建立貸款抵押擔保機制相結合。
應該採取有力措施改變農民欠貸不還的現象。一方面要
在農村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倡導健康文明的新風尚, 培育造
就新型農民, 破除欠貸有理的觀念 ; 另一方面要建立適合農
村的抵押擔保機制, 創造 「好借好還」 的環境氛圍。由政府
協調組織,設立由財政、企業、農戶出資的信用擔保基金,
發展農村互助擔保組織, 建立區域性信用再擔保機構。鼓勵
民營資本針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 建立專業性貸款擔保中
介機構 ; 引導發展農村互助擔保組織。要針對農戶和農村中
小企業的實際情況, 實施多種抵押擔保辦法, 探索實行農具、
牲畜、 農作物收獲權等動產抵押、 倉單質押、 權益質押、 農
戶聯保等擔保形式。應允許多種所有制形式的擔保機構並
存。通過政策優惠, 鼓勵各類信用擔保機構積極拓展符合農
村特點的擔保業務, 有條件的地方可設立農業擔保機構, 建
立小額農貸擔保基金。可以借鑒泰國經驗, 給農民貸款不是
以固定資產為抵押來決定, 更多的是看農民的未來收入。
制度經濟學認為, 制度是調整和規范各行為主體一種外
在的組織結構形式, 其實質調整和規范的是各行為主體利益
一種內在的結構安排。中國農村金融缺位, 實際上是一種金
融制度的缺位。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國農村金融缺位問題, 還
需要從制度入手, 建立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金融體系。
中國農村金融改革的目標, 是要解決農村整體上資金匱乏的
問題, 形成以各政策性金融機構、 商業性金融機構為主、 其
他合作金融組織輔助配合的多元化、 競爭性的農村金融組織
體系。只有做活農村金融這篇文章, 才能提升農業科技水平,
促進農產品深加工, 增強農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從整體上提高中國農業效益, 提高農民福利水平。
參考文獻:
[1] 謝平.中國農村信用合作社體制改革的爭論[J].金融研究,2001
(1) .
[2] 高帆.我國農村中的需求型金融抑制及其解除[J].中國農村經濟
2002(12).
[3] 馬曉河等.當前我國農村金融面臨的困境與改革思路[J].中國金融
2003(11).
[4] 張傑.解讀中國農貸制度[J].金融研究2004(2).
[5] 周小川.關於農村金融改革的幾點思路[J].經濟學動態2004(8).
[6] 溫鐵軍.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如何破題[OL].中國金融網,2004-
11-8.
[7] 徐滇慶.農村金融改革與民營銀行[OL]. business.sohu.com,2004-
5-20.
[8] 何安耐,胡必亮主編.農村金融與發展-棗綜合分析、 案例調查與
培訓手冊[M].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0.
[9] 馬忠富.中國農村合作金融發展研究[M].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1.
[10] 何廣文.合作金融發展模式及運行機制研究[M]. 中國金融出版
社,2001.
B. 貿易創造效應的介紹
由於關稅同盟取消關稅,成員國由原來自己生產並消費的高成本、高價格產品,轉向購買成員國低成本、低價格的產品,從而使消費者節省開支,提高福利;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C. 什麼是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擴大貿易創造的條件有哪些
貿易創造是關稅同盟建立後,成員國之間以新創造的來自同盟內夥伴國的進口,替代原先的國內生產的狀況。其效果是由於內部關稅取消,不再為生產效率低、成本高的國內生產提供保護,以來自夥伴國的低價進口取代高價的國內生產,使消費者提高了福利。
貿易轉移是一個年輕的概念,最早出現的貿易轉移是由加拿大經濟學家瓦伊納在19世紀50年代初提出的,全稱是「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理論」。
指一國產品遭到另一國的貿易保障措施後轉而大量向其他國家出口。關稅同盟的經濟效應集中在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兩個方面。貿易轉移是指產品從過去進口自較低生產成本國轉向從較高成本國進口的過程和現象,這是在一體化過程中應予以注意的情況。
(3)貿易創造效應案例擴展閱讀:
貿易轉移效應成因:
(一)保障措施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青睞。
隨著世界貿易日益自由化,某種程度上貿易保護主義又有抬頭的趨勢。1994年及烏拉圭回合談判前,不少國家更偏愛採用「灰色區域」性質的貿易保護措施來保護其國內市場,比如藉助於雙邊談判說服出口國自願採取限制出口的措施等。
而今,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日益嚴格禁止或限制類似措施,從而,使得保障措施這樣一種「合法化」的補救措施脫穎而出。
(二)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加強
進入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向縱深發展,並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一大潮流。區域集團化及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的出現並非偶然。它是世界局勢變化和冷戰結束後經濟矛盾突出和市場競爭加劇的表現。也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
(三)非關稅壁壘的日益增多
隨著世界貿易組織在減低關稅上所做努力取得的成效和各國之間雙邊、多邊貿易協定的增多,關稅不再是主要的貿易壁壘,而又因為國家利益的永恆性和最大性,非關稅壁壘就成了各國屢試不爽的限制進口的措施。
D. 誰能提供一些有關關稅升級(Tariff Escalation)的案例
案例一 全球FTA興起的原因及中國的對策選擇
——來自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案例
引言
目前,世界經濟三大板塊的西歐、北美和東亞,均有成功的FTA(Free Trade Agreements,自由貿易協定)實踐,如歐盟一體市場(SEM),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東盟自由貿易區(ASEANFTA)以及日本-新加坡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等。根據WTO秘書處的統計,截止2004年,全球FTA簽訂數量已經超過400 ,其中,向WTO作了通報就有256個。從中國的情況來看,自加入WTO以來,為最大化在國際貿易中的獲益,在不遺餘力的推進多邊貿易體制在全球發展的同時,中國也加快了FTA實踐的進程,並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除「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已經開始運行、「早期收獲」計劃也在順利實施外,中國與紐西蘭的「中-新自由貿易協定」也已進入最後的談判階段,與巴基斯坦、澳大利亞、智利等國的自由貿易協定也加快了可行性研究的步伐。
背景簡介
東盟的全稱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是亞洲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之一。它是1967年8月,由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5國在泰國首都曼谷成立的。1984年汶萊加入,1995年後越南、寮國、柬埔寨和緬甸加入。1992年在第四屆東盟首腦會議上,東盟正式提出15年建成東盟自由貿易區。後來由於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烏拉圭回合協議的簽署,促使東盟決定將建成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時間縮短為10年,於是1995年東盟首腦會議宣布將在2003年提前實現這一計劃。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構想始於1999年在馬尼拉召開的第三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當時,東盟剛經歷亞洲金融危機,對金融危機的危害及經濟脆弱性有切膚之痛,亟需通過地區經濟整和來抵制外來風險。而中國在金融危機中堅持人民幣不貶值,不僅減弱了金融危機的沖擊,而且樹立起一個大國的國際形象。東盟國家普遍希望中國在地區經濟合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與東盟加強經濟合作的想法呼之欲出。考慮到東盟自由貿易區即將建成,為擴大雙方的經貿交往,中國領導人提出願意加強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聯系。這一想法得了東盟國家的回應。2000年在新加坡召開的第四次中國和東盟領導人會議上,中國領導人建議成立中國-東盟經濟合作專家小組,重點討論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以及中國加入WTO後的影響問題。2001年11月在汶萊舉行的第五次東盟和中國領導人會議上,正式宣布在10年內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壓。
這個決定一經宣布就引起了強烈反響,人們普遍認為這是東亞經濟合作的歷史性突破,將改變亞洲政治經濟的全貌。中國和東盟的談判在2003年底進行,從2004年開始,用6年左右的時間,即在2009年最終建成。屆時雙方將明顯降低關稅並消除所有非關稅壁壘,同時實現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中國與東盟組成自由貿易區,將涵蓋17億人口,GDP超過20 000億美元,貿易額達到12 300億美元,將是世界上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東盟目前是中國第五大貿易夥伴,中國是東盟第六大貿易夥伴。自1995年以來,雙方的貿易額已達416.15億美元。根據東盟秘書處的研究,中國與東盟建成自由貿易區後,東盟對中國的出口將增加48%,中國對東盟的出口將增加55%。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不僅有助於促進雙方經濟增長和貿易量的擴大,創造雙贏的局面,而且在政治上,也將促進中國、東盟睦鄰友好關系的深入發展,符合中國營造和平、合作周邊環境的長遠利益。
問題分析
從烏拉圭回合到多哈回合,由於發達成員與發展中成員、發達成員之間等不同利益團體的意見分歧始終難以調和,致使WTO多邊談判屢次陷入困境。2003年坎昆會議失敗後,多邊貿易體制建設更是陷入低潮。在這一背景下,為盡早享受自由貿易帶來的福利,越來越多的成員開始繞開多邊談判,而直接參與區域的或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區域或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與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相比,較易在短期內達成一致,給國家和企業帶來的貿易利益也可以在短期內顯現,所以以FTA為主要形式的區域一體化協定得以迅速發展,並成為世界經濟的顯著特點。世界范圍內以FTA為主要形式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全球經濟貿易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同時,也一直在深刻的影響著中國的經貿。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區的運行,使墨西哥產品對美國、加拿大的輸出大幅度增加,並擠佔了中國在美、加兩國的傳統市場。2004年5月1日,歐盟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東擴計劃實施,波蘭、匈牙利等十個國家正式加入歐盟,這些與中國產品成本類似、出口結構相同的低收入中東歐國家參與歐洲一體化進程,也將對中國的出口形成巨大沖擊:一方面中國對原歐盟15國的出口受影響;另一方面新入盟十國開始實施歐盟的統一關稅和統一外貿政策後,更高的市場准入壁壘也將影響中國對這十國的商品出口。
解決問題的思路
針對全球區域經濟一體化對中國經濟貿易帶來的沖擊,中國要採取積極措施來應對。其中,加快推進FTA實踐也正是其中的應有之意。其中,在條件、經驗並不成熟的時候,中國可以考慮先與發展中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FTA。
第一,中國需要加快FTA步伐,以適應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一方面,世界各國圍繞擴大貿易和促進投資的競爭日趨激烈,而依託FTA的貿易自由化無疑將成為各國擴大市場的一個有力武器,在各國爭先簽署FTA的情況下,起步早的國家無疑將占據先發優勢;另一方面,雙邊談判的進程同時也是重新瓜分市場份額的過程,在目前多邊機制進展乏力、雙邊談判日趨活躍的情況下,中國只有盡早謀劃,積極參與,爭取主導地位,才有可能在未來貿易格局調整和規則制定上搶佔先機。
第二,中國要適時嘗試與資源豐富的重要貿易夥伴開展FTA談判。中國與重要貿易夥伴國在產業結構、出口結構上也更具備互補特徵,所以與這些國家間簽署FTA將會為中國帶來實現更多的經濟利益。雖然目前來看,政治領域、意識形態的巨大分歧,使得中國與美國、日本、歐盟等世界最大的經濟體進行FTA談判並不現實,但與東盟、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進行FTA談判的條件已經成熟,與俄羅斯、印度、加拿大、巴西等國家實現自由貿易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中國要加快研究與這些國家簽訂FTA的可能性。
第三,雙邊FTA涉及的領域,應該拓寬至服務貿易以及多種便利化和合作形式等。傳統FTA的內容主要涉及貨物貿易自由化,而在最新出現的FTA中,各成員開始將更大的興趣集中到服務、技術、投資等更廣泛的領域如何促進貿易和交流,其目的是如何使FTA 的動態效果具體化。如,從日本-新加坡雙邊FTA生效之日起,日本將把日本電報電話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從20%增加到33%,新加坡成為第一個享有這個特權的國家。中國也要高度重視這一變化,以實現增加在FTA實踐中的獲益。
關鍵措施
第一,目前中國選擇FTA夥伴國應以小經濟體國家或國家集團為主。相對於大國,與小經濟體國家簽署的雙邊協定給國內產業帶來的沖擊相對有限,談判壓力相對比較小,也有利於在談判中採取靈活策略。中國的FTA談判還處於起步階段,談判經驗還需積累,在此背景下,嘗試與小經濟體國家及國家集團簽署FTA無疑是理性的選擇。
第二,資源的互補應成為中國選擇FTA夥伴國家的重要考慮因素。在巨大的人口壓力下,中國耕地、林木、水等資源以及石油等能源都相對稀缺,作為發展中國家,資本、技術、人力資本等要素規模也相對有限,這些已經日益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當前,與中國建立或嘗試簽署FTA的國家都有自己占優勢的要素資源,如東盟的林業資源,紐西蘭的技術、資本、畜牧和林業資源,澳大利亞的技術、資本、鐵礦和農業資源等,智利的銅礦等。這一特徵實際上反映出中國FTA實踐的一大目標,即通過簽署FTA,利用國外資源緩解國內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資源制約。
第三,農業是中國FTA談判中應高度關注的敏感領域。東盟各主要國家、紐西蘭、澳大利亞以及智利,都是農業發達的國家,並擁有許多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極強競爭力的農產品,如東盟的棕櫚油、熱帶水果、稻米;紐西蘭的奶製品、肉製品、粗羊毛;澳大利亞的小麥、奶製品、肉製品、細羊毛;智利的溫帶水果等。其中,稻米、水果等產品與中國的優勢產品有明顯的競爭,所以與這些國家進行FTA談判時,需要慎重處理農產品的市場准入等問題。因此,農業領域的談判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目前中國FTA實踐的進程。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經驗
FTA的簽署是以成員國「雙贏」為基礎的。積極嘗試與中國簽署FTA的各國,都極為看重中國這個全球消費者數量最多的巨大市場,因為實現自由貿易後,僅僅「貿易轉移效應」就會為他們帶來巨大而確定的獲益。但是,對於中國來說,與東盟簽署FTA後其經濟利益的獲得至少沒有其夥伴國那樣明顯:
第一,小經濟體國家有限的國內市場,使中國很難從貿易規模擴大中獲得很多利益。東盟十國中越南、緬甸、寮國、柬埔寨等都屬於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所以盡管地區人口接近6億,總GDP卻只有0.6萬億美元,人均約1000美元,消費者購買力非常有限,所以市場潛力並不十分巨大;紐西蘭雖然是發達國家,但人口只有400萬左右,國內市場也非常狹小。因此,很難想像中國的出口會在FTA簽署後有急劇的增加。
第二,與FTA夥伴國之間產業結構、出口結構上的高度相似也不利於中國獲得更多經濟利益。以東盟為例,中國與東盟各國處於大致相同的發展階段,有接近的資源稟賦條件,產業結構高度相似,推行出口導向戰略的東盟各國,出口的產品結構與市場結構都與中國高度相似,中國重點出口的加工農產品、紡織品等勞動力密集型產品也正是東盟各國具有優勢的產品,雙方形成水平競爭關系。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企業在狹小的東盟市場還是不能賣出更多產品。
第三,入世工作組報告書中的某些承諾,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中國經濟利益的獲得。例如,《中國加入WTO工作組報告書》第91條規定:「對於木材和紙製品,將對所有進口木材和紙製品適用相同的稅率,包括優惠計劃、關稅同盟或自由貿易區下適用的稅率」。這一規定就決定了中國很難給予林業資源豐富的紐西蘭、東盟各國以及智利等國,以更優惠的林產品市場准入條件,這意味著中國很難實現充分利用FTA夥伴國的林木資源,來緩解國內林產品供給壓力的目標。
雖然就中國-東盟FTA的實踐來說,中國很難從擴大出口方面獲得客觀的經濟利益。但是,如果綜合考慮防止在未來國際貿易格局中被再度邊緣化、營造更有利的經貿外部環境、增強在新一輪多邊談判中的發言權等目標,仍然發現中國參與FTA實踐,可以為自身帶來巨大的獲益:
第一,防止在未來的國際貿易格局中再度邊緣化。主要目的有三個:①FTA成員可以享受到比WTO一般成員更為顯著的貿易優惠,這樣如果不加快FTA實踐進程,中國加入WTO後所獲得的平等貿易待遇就很可能隨著各國FTA的蓬勃發展而重新面臨威脅;②各成員國通過雙邊談判往往會就多邊談判中的某些事項達成的共識,從而增強在未來多邊談判中對規則制定的影響,這樣沒有參與FTA實踐的國家可能將不得不被動接受別人安排的游戲規則;③雙邊談判的進程同時也是重新瓜分市場份額的過程,中國只有積極參與,才能爭取主導地位。
第二,緩解國內資源緊張的壓力。中國人口眾多,各種主要資源的人均佔有量很少。例如,人均耕地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資源更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資源的相對缺乏已日益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在這種情況下,充分利用各種國際、國內兩種資源成為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選擇。而與資源稟賦明顯互補的國家簽署FTA,可以使中國以更低的成本、更穩定的渠道,獲得經濟繼續高速發展必需的能源和原材料供給,這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無疑是有益的。
第三,有助於中國在WTO多邊談判中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具體內容包括:①簽署FTA將有助於中國與各國在多邊談判中協調立場,形成整合力量,進而擴大對多邊談判進程的影響;②作為WTO的新成員,通過與FTA夥伴國的合作,避免在談判中獨自承擔壓力;③雙邊談判將有助於中國更加主動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可以說締結的雙邊FTA越多,中國在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中就擁有更大的發言權。
第四,創造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一方面,區域內部經濟聯系的加強將促進政治關系的穩定,歐盟、東盟的經驗都證明了這一點,所以中國簽署FTA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證與周邊各國政治關系的穩定;另一方面,FTA實踐還將促進中國「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在更廣泛領域被承認。東盟各國、紐西蘭以及智利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就是一個明顯的戰略勝利,而澳大利亞與中國開展自由貿易談判的前提條件,也是澳方必須首先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
啟示
WTO各成員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顯著差異,在多邊談判中的政策主張和利益要求有明顯不同,這是多邊談判取得一致結果越來越困難的主要原因,並直接阻礙了自由貿易在全球范圍內的推進。各成員國之所以積極參與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實踐,主要是希冀從區域、次區域或者雙邊的經濟合作中尋求自由貿易機會。從各國的實踐來看,以FTA為代表的區域或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確實可以從經濟和政治等方面為成員國帶來獲益。
FTA框架下所承諾的開放程度,會超越WTO成員國之間協議的范圍,締約國在貨物貿易、自然人移動、服務貿易、資本和信息流動等方面都會獲得諸多便利,這些因素均會為各成員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一般把FTA帶來的經濟效應大致分為兩部分,即通過降低區域內關稅直接促進成員國間貿易的靜態效應,以及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本積累間接促進成員國經濟成長的動態效應。
FTA簽署後產生的靜態效應,還可以進一步細分為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效應:①貿易創造效應。FTA內部實行自由貿易後,由於市場准入條件降低,各成員國國內成本較高的產品,會被生產成本較低的其他成員國產品所取代,這樣,成員國之間的相互貿易便能增加,商品的供給來源從國內向區內成員國轉移,新的貿易被「創造」出來,這就是貿易創造效應;②貿易轉移效應。相對FTA國家間的內部關稅,各成員國對外設的關稅等市場准入門檻要高一些,其他國家產品的進入將受到歧視,所以成員國之間某些商品的需求從非成員國轉向了生產成本較高的夥伴國,即商品的供給來源從非成員國向成員國轉移,這就是貿易轉移效應。
FTA簽署後產生的動態效應,則可以分為規模經濟效應、競爭刺激效應以及投資刺激效應三部分:①規模經濟效應。簽署FTA後,可以把各國的國內市場整合為統一的區內大市場,企業面對的市場規模擴大,同時,生產要素流通的便利,也將促進成員國產品生產的專業化分工,進而產生規模經濟,提高資源配置效率;②競爭刺激效應。成員國之間市場准入條件降低後,各國企業必須面臨其他成員國企業更激烈的競爭,這將促使企業不斷提高技術、提高經營管理、降低成本,從而使得成員國的產業結構得以優化;③投資刺激效應。FTA的建立還可以動態地刺激投資,非成員國企業為應對產品進入FTA區內市場受到的市場准入歧視,會選擇到FTA成員國境內投資設廠,從而增加FTA成員國吸引外資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FTA簽署後不僅會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還會產生深遠的政治影響。例如,歐盟「東擴」計劃的加快實施,其目的是希望通過成員國不斷增加和自身職能范圍的逐漸擴大,增強歐盟作為重要「一極」在世界政治多極化格局中的地位,從而改變其「政治矮人」的形象;美國在全球范圍內加快組建以美國為中心的放射性雙邊FTA網路,其目的也是進一步增強其在全球范圍內的政治影響;中國、日本、韓國甚至包括印度在與東盟進行「10+1」談判過程中的相互較力,其實質還不是經濟利益的爭奪,而是為加強各自對亞洲事務的影響。上述例子都充分說明,通過簽署FTA可以對雙邊的政治關系乃至整個世界的政治格局產生深刻影響。
案例應用的條件
(1)FTA並不是對WTO的替代,而只是對其的補充,所以不能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成功實踐,而對中國積極推進WTO多邊談判進程的策略產生懷疑;
(2)FTA的成功有賴於雙方的積極推動,並且在政治經濟領域均不應有實在阻礙;
(3)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運行證明,各國在FTA實踐的談判中,必須為敏感產業設置保障措施。
思考題
(1)與東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後,中國進口大量增加,是否意味著中國貿易利益的損失?
(2)目前,中國與美國、歐盟及日本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條件是否具備?為什麼?
E. 什麼是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
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
貿易創造是指在關稅同盟內部取消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後,國內生產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員國中生產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來自成員國的低價進口商品替代了昂貴的國內生產的商品,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被創造出來。
貿易轉移是指關稅同盟對外實行統一關稅,對第三國的歧視導致從外部進口減少,轉為從夥伴國進口,使貿易方向發生轉變,產生「貿易轉移」。
F. 國際直接投資的貿易效應有哪些
一是貿易替代效應,即從靜態角度,一種商品可以通過貿易或投資方式進入一國市場,選擇了投資,便會替代貿易。聯合國1996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對於製造業的特定產品來說,作為公司國際化漸進過程即從貿易到FDI的結果,FDI與貿易的確存在著相互替代的線性聯系
二是貿易創造效應,即FDI可以在母國和東道國之間創造新貿易機會,使貿易在更大的規模進行.FDI會直接導致資本貨物、中間投入物和技術與服務的出口,從而會促進母國的貿易。特別是,FDI作為先進生產函數的轉移,會帶來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和信息的跨國流動,因而從整體和長遠上看,FDI會創造新貿易需求,推動東道國向母國的出口貿易(小島清,1987)
三是貿易補充效應,FDI往往要帶來維修等後續的支持性活動的發展,從而會促進和增加貿易機會。
其四是市場擴張效應,FDI實現的生產擴大,既會加深對東道國的市場滲透,也會進一步拓展新的第三國市場,從而使貿易導向的生產帶來總貿易量的凈增。
G. 什麼是關稅同盟會產生哪兩種靜態效果
答案:A貿易創造效應 B貿易轉移效應 C貿易擴大效應 D減少行政開支 E可減少走私 F增強集團的談判力量
稅同盟的效果可以分為靜態效果和動態效果。
(一)靜態效果
1.貿易創造效應(Trade Creating Effect)
貿易創造效應是指建立關稅同盟後,關稅同盟某成員國的一些國內生產品被同盟內其他生產成本更低的產品的進口所替代,從而使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擴大了生產所帶來的利益;同時,通過專業化分工,使本國該項產品的消費支出減少,而把資本用於其他產品的消費,擴大了社會需求,結果使貿易量增加。
2.貿易轉移效應(Trade Diverting Effect)
貿易轉移效應是指締結關稅同盟之前,某個國家不生產某種商品而從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國家進口商品;建立關稅同盟後,如果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被排斥在關稅同盟之外,則關稅同盟內部的自由貿易和共同的對外關稅使得該國該商品在同盟成員國內的稅後價格高於同盟某成員國相同商品在關稅同盟內的免稅價格,這樣同盟成員國原來從非成員國進口的成本較低的商品轉從關稅同盟內部生產效率最高、生產成本最低的國家來進口。
3.貿易擴大效應(Trade Expansion Effect)
締結關稅同盟後,無論在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的情況下,進口國(上面例子中的A國)X商品的價格都比原來下降了。如果A國X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大於1,則A國對X商品需求數量的增加幅度要大於X商品價格的下降幅度,從而使X商品的銷售額也就是進口額增加,這就是貿易擴大效應。
4.建立關稅同盟後,可減少行政開支
5.建立關稅同盟後,可減少走私
6.建立關稅同盟後,可以增強集團的談判力量
(二)動態效果
關稅同盟的建立,在長期會對同盟成員國的經濟結構產生較大的影響,這些長期的結構性影響稱為動態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資源配置更加優化。
2.有利於獲得專業與規模經濟利益。
3.有利於投資的擴大。
4.有利於技術進步。
H. 舉例說明關稅同盟的貿易創造效應
樓主說抄得是關稅同盟的靜態效果吧,好像這比較官方的將這兩種概念成為「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吧
我說一下一般的定義吧,基本上,樓主可以用這個概念很容易就能舉出無數的例子了。
(一) 貿易創造效應:關稅同盟成立以後,在比較優勢基礎上使生產更加專業化,這樣關稅某些同盟成員國的一些國內產品將被其他成員國生產成本更低的產品取代,其結果,是關稅同盟國的社會福利提高。
(二) 貿易轉移效應:在關稅同盟成立前,關稅同盟國從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生產成本最低的國家進口產品,關稅同盟成立以後,關稅同盟國該項產品轉由同盟國內生產效率最高,生產成本最低的國家進口,而不是世界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則進口成本較前增加,社會福利下降。
I. 舉例說明「貿易創立」和「貿易轉向」
樓主說得是關稅同盟的靜態效果吧,好像這比較官方的將這兩種概念成為「貿易版創造和貿易轉移」吧權
我說一下一般的定義吧,基本上,樓主可以用這個概念很容易就能舉出無數的例子了。
(一) 貿易創造效應:關稅同盟成立以後,在比較優勢基礎上使生產更加專業化,這樣關稅某些同盟成員國的一些國內產品將被其他成員國生產成本更低的產品取代,其結果,是關稅同盟國的社會福利提高。
(二) 貿易轉移效應:在關稅同盟成立前,關稅同盟國從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生產成本最低的國家進口產品,關稅同盟成立以後,關稅同盟國該項產品轉由同盟國內生產效率最高,生產成本最低的國家進口,而不是世界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則進口成本較前增加,社會福利下降。
J. 跨國公司的經濟效應
一)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鏈分工對後發東道國的積極推動效應
1.產業結構升級效應
跨國公司通過海外投資,將後發東道國的部分企業納入其垂直專業化產業鏈中,對於東道國企業而言,是一個吸收經驗、積累學習效應的良好機遇。通過看中學與干中學效應,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鏈分工有助於提高後發東道國國內的人力資本、改善國內企業的知識訣竅與管理技能,從而為後發東道國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奠定人力資本基礎。隨著跨國公司價值鏈分工不斷向更具勞動力成本優勢的國家延伸,後發東道國企業會因該產業的知識與技術含量的增加而促使原有產品將逐漸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或技術密集型轉變,產生要素逆轉效應,促成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同時通過技術外溢效應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升級與發展。
2.對外貿易創造效應
當前,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價值鏈分工所產生的垂直專業化生產貿易已經占據國際貿易的較大比例,而傳統的國家間的產品貿易則呈不斷萎縮之勢,這表明國際貿易的層次已由終端產品轉移到中間投入品,貿易的本質已從為了貿易而貿易轉變為為了生產而貿易。全球貿易供求鏈從地緣時代「區域性分割的分工式結構」朝著網路時代「全球化樞紐的互動式結構」的演化說明,在全球迂迴生產網路中,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鏈分工與國際經濟有著天然的聯系,跨國公司將其供銷渠道、產品研發、市場和信貸關系等經濟聯系帶進後發東道國,創造了該國外資企業及其國內配套企業產品進出口的貿易創造效應。這種對外貿易創造效應在為後發東道國賺取外匯、優化出口商品結構與地理流向、緩解就業壓力的同時,促進了後發東道國的制度變遷與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3.國民經濟增長效應
在新古典增長理論框架下,跨國公司因價值鏈分工在東道國進行的投資可以視為東道國生產要素存量的增加,與國內生產要素不存在太大的差異,在短期內能夠促進東道國的經濟增長;在引入知識與人力資本等內生技術變化因素的新增長理論體系中,跨國公司價值鏈分工也會在東道國通過人力資本、公共基礎設施、創新激勵和技術擴散等機制在短期與長期皆能促進後發東道國的經濟增長。此時,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鏈分工所帶來的增長效應可以被認為是資本存量、技術訣竅和相關技術的有機組合,可以通過不同方式來影響東道國的經濟增長;在新制度經濟學理論中,大量的重要制度都可以寫成經濟增長函數的變數,跨國公司價值鏈分工從更有效的制度績效的需求和供給對東道國的制度因素產生影響進而導致東道國的制度變遷效應,如果這種制度變遷卓有成效,則有利於東道國的經濟增長。
(二)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鏈分工對後發東道國的負面阻礙效應
1.人才流動擠出效應
跨國公司通過全球價值鏈上的關鍵環節在相關行業中進行擴散和移植,充分利用各國的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來提高其競爭優勢。跨國公司看中東道國的技術管理人才以及成本相對低廉的熟練勞動力,運用相對較高的工資的示範效應,產生東道國大量的人力資本與熟練勞動力流向跨國公司在東道國開設的下屬機構的集聚效果,在對東道國企業造成運營成本增加的同時,引致東道國企業嚴重的人才擠出效應。對於東道國而言,盡管跨國公司在東道國建立研究與開發機構有利於東道國享有技術擴散效益,但卻可能導致大量的科技人才與高級管理人才由本國的企業、科研機構向跨國公司的下屬機構流失。
2.技術核心外圍效應
在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鏈分工中,盡管跨國公司帶來了相對領先的生產設備、產品研發與製造技術以及效率較高的管理經驗而有利於後發東道國企業積累「經驗效應」進而推進產品更新與技術進步,但跨國公司往往對東道國採取有選擇有節制的技術戰略,嚴格控制著關鍵的核心技術,因此東道國企業很難成功模仿或者通過模仿也受益不大,而東道國的下屬工廠與下屬機構只能夠生產外圍的低級的中間產品和零配件,無法觸及更為復雜、更為先進的製造技術與工藝流程。同時,由於大量的科技人才向跨國公司的當地研發機構流失,可能不僅無法帶給東道國先進的擴散技術,反而可能帶走先前積累的大量基礎研究成果,被跨國公司所利用而產生技術的逆溢出效應,[4]從而產生在技術上的跨國公司與東道國企業之間的核心-外圍效應。
3.要素價格收斂效應
跨國公司在推進全球價值鏈分工的進程中,需要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經濟資源與要素的整合配置。東道國比較豐裕而跨國公司母國與他國相對短缺的經濟資源與生產要素會因跨國公司在東道國市場需求的增加而呈上揚趨勢,東道國比較短缺而跨國公司母國與他國卻相對豐裕的經濟資源與生產要素會因跨國公司進口在東道國市場供給的增加而呈下降趨勢。在東道國市場上,先前相對豐裕、價格較為低廉的原材料、中間產品以及熟練勞動力的價格將上升;先前相對稀缺、價格較為高昂的原材料、中間產品以及資本等的價格,通過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鏈分工從具有比較優勢的他國進口增加供給而下降,由此產生較為強勁的要素價格收斂效應,進而進一步打壓後發東道國企業的競爭優勢與市場空間。
4.價值分配低端效應
跨國公司依據整條全球價值鏈最佳、非局部最佳的角度進行分工,從戰略定位、產品及服務的設計與升級、製造方式、市場營銷、增值服務、品牌、上下游企業集群、資源外包、產業依賴等幾乎所有匹配因素都在其考慮之中,通過公司內部化戰略來克服產品市場的不完全性以降低交易成本。為了謀求利潤最大化,跨國公司力圖創造內部市場,通過內部「轉移價格」戰略,使產品在其組織體系內實行內部化轉移,既實現對東道國稅收支出的最小化又強制佔有與之合作的東道國企業的利益,從而導致後發東道國的價值分配低端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