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老山界創造與

老山界創造與

發布時間:2022-04-24 13:17:38

① 老山界作者簡介

陸定一(1906~1996)中國共產黨的老一輩革命家,新中國的元勛之一,學識淵博,對古典文學和歷史造詣較深,在自然科學方面也有豐富的知識。他的英文水平較高,青年時代翻譯了不少文章在報刊上發表;在延安時期,曾參與毛澤東同志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談話的翻譯工作。從192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到1996年去逝,他曾經創造出輝煌的成就,也曾遭遇坎坷,受盡人間的屈辱。他的一生,是忠於革命、忠於人民、忠於黨的一生,也是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

② 老山界創作於什麼時期

《老山界》是陸定一創作的文章,創作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這篇文章主要記述了紅軍長征開始時期的故事。

③ 《老山界》歷史背景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開始長征,11月從廣西全州渡過湘江,翻過位於廣西全州與湖南東安、新寧「兩省三縣市」邊境的越城嶺,向貴州方向前進。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陸定一同志寫下著名的革命回憶錄《老山界》一文,使「老山界」這個地名傳遍了神州大地。越城嶺,俗名老山界,為五嶺之一,東安舜皇山處其中段。陸文中所描述的紅軍過老山界的幾個具體地點,如「雷公岩」、「塘坊邊」、「雷霹嶺」等正好在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內。陸定一稱老山界(舜皇山)為紅軍「長征中所過的第一座難走的山」。擬依託舜皇山得天獨厚的然條件及地理地緣優勢,將老山界景區打造成為「重走老山界紅軍路」弘揚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經典紅色旅遊區,修建陸公亭,紅軍長征紀念館、紅軍長征線路及沿岸景點開發。

紅軍突破敵人第四道封鎖線以後,部隊先後進入廣西、湖南邊境和湖南、貴州邊境。本文描寫的是中央軍委機關縱隊在這一帶行軍的情形——編者注)聽說要爬一個三十里高的瑤山,地圖上叫越城嶺,土名叫老山界。

④ 紅軍過老山界的背景簡介

老山界,在地圖上名為越城嶺,又稱瑤山,是五嶺之一,越城嶺的中段分支,呈西南—東北走向,長21公里,寬6公里,方圓126平方公里。其主峰貓兒山,海拔2140.6米,是越城嶺的最高峰,也是五嶺的最高峰。老山界是中央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

1934年12月初,紅軍分三路翻越了老山界。一路是從興安同仁村沿龍塘江過雷公岩上百步陡從主峰貓兒山的西南面翻越老山界,主要有中央一、二縱隊和紅五軍團,還有紅八軍團的一部分;一路是從興安高寨村委青殿村沿烏龜江經潘家寨過漓源瀑布上梯子嶺從貓兒山的東北面翻越老山界,主要是紅八軍團;一路是從興安水埠塘到高寨,往李家田沿杉木江上老山界進資源塘垌跟上主力紅軍,主要是紅五軍團十三師一部。

1934年12月4日,軍委第一縱隊經興安馬嶺移至塘坊邊、六垌地區,下午開始翻越老山界。12月8日,扼守老山界的紅三十七團、紅八軍團一部分及保衛團奉令撤往資

曾收留過紅軍戰士的同仁村村民黃月英,向興安縣黨史辦資料收集人員講述當年紅軍過瑤寨情形。

源塘垌和龍勝江底。至此,紅軍全部離開了興安縣境。

為保證中央縱隊順利翻越老山界,紅三、五軍團等在興安華江瑤族鄉境內與桂軍和地方民團進行了黃隘阻擊戰、老草嶺阻擊戰、龍塘江阻擊戰、千家寺突圍等多場戰斗。

老山界群峰高聳,山高路陡,懸崖峭壁,翻越十分困難艱險,給紅軍將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陸定一、成仿吾、蔣耀德等許多紅軍將士在若干年後的回憶中詳細提到老山界。

⑤ 老山界寫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開始長征,11月從廣西全州渡過湘江,翻過位於廣西全州與湖南東安、新寧「兩省三縣市」邊境的越城嶺,向貴州方向前進。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陸定一同志寫下著名的革命回憶錄《老山界》一文,使「老山界」這個地名傳遍了神州大地。

陸文中所描述的紅軍過老山界的幾個具體地點,如「雷公岩」、「塘坊邊」、「雷霹嶺」等正好在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內。陸定一稱老山界(舜皇山)為紅軍「長征中所過的第一座難走的山」。

(5)老山界創造與擴展閱讀:

文章內容:

文章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第1~11段,在爬山前。第二部分為12~31段,在翻山中。第三部分為32~33段,指出老山界是紅軍長征中所過的「第一座難走的山」。

文章以生動優美真摯細膩的筆觸,敘述了長征中紅軍克服重重困難,翻越第一座難走的山老山界的故事。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的堅強意志和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並不怕困難,敢於戰勝一切困難的英雄氣概。

二到十一節顯示紅軍是為人民謀福的軍隊,說明紅軍不但是戰斗隊,也是宣傳隊和傳播機。從一個側面豐富了文章的中心。

說明了紅軍不怕困難,堅強意志和樂觀豪邁的精神。

⑥ 紅軍長征時老山界資料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開始長征,11月從廣西全州渡過湘江,翻過位於廣西全州與湖南東安、新寧「兩省三縣市」邊境的越城嶺,向貴州方向前進。老一輩無產階段革命家陸定一同志寫下著名的革命回憶錄《老山界》一文,使「老山界」這個地名傳遍了神州大地。

越城嶺,俗名老山界,為五嶺之一,東安舜皇山處其中段。陸文中所描述的紅軍過老山界的幾個具體地點,如「雷公岩」、「塘坊邊」、「雷霹嶺」等正好在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內。

陸定一稱老山界(舜皇山)為紅軍「長征中所過的第一座難走的山」。擬依託舜皇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及地理地緣優勢,將老山界景區打造成為「重走老山界紅軍路」弘揚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經典紅色旅遊區,修建陸公亭,紅軍長征紀念館、紅軍長征線路及沿岸景點開發。

(6)老山界創造與擴展閱讀

老山界地質地貌

老山界因原始森林茂密而得名,界頂面積約7公里。老山界原始生態林木密蔽,植被垂直分布明顯,山下以針葉林為主,半山以闊葉林和冷竹居多,海拔1400米以上地區為灌叢、草甸。

其中,闊葉林與冷竹共生的半山地段最具生態特色,植物在這里生長有著明顯的層次,高高的闊葉林與低矮的冷竹連為一體,旺盛的冷竹在闊葉林中密蔽成簾,被冰雪壓垮的樹枝隨處可見。穿行其中,茫茫霧靄遮天蔽日,莫辨東西。

老山界僅木本植物就達370多種,其中鵝掌楸天然群落最具保護和科研價值,另有三尖杉、馬尾樹、鍾萼木、桂南木蓮、凹葉厚朴等珍稀植物,保護類型為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區。

界板冷竹是老山界一著名景區,位於老山界定,由一片整體的石板和一丘冷竹林組成,石板長約600米,寬400米,其上茅草叢生,間有幾十平方米裸露的光滑石板,石板邊緣是冷竹生長區,其葉茂密,未經人工修葺,山下雲海層層,乃天造地設之奇觀。

1934年12月,中央紅軍第一方面軍翻越老山界,一江西籍年輕戰士因身負重傷掉隊,被南哨紳團殺害於路旁,事後苗民楊老苗在戰士身上發現銀元一塊,次日,逢南哨趕集,楊用銀元換得銅錢一弔,買了香紙,邀眾相鄰將戰士掩埋於小九當北面小山包上。

⑦ 老山界的起因是什麼

起因是:
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英勇的紅軍戰士克服了重重困難,越過了萬水千山,勝利到達陝北。
1934年12月,紅軍強渡湘江橫過桂黃公路之後進入越城嶺山區。紅軍翻過的第一座難走的山就是老山界,這座山高三十里,懸崖峭壁,十分險峻。

註:
1、老山界,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境內,屬雷公山山脈尾系,起源於雷山、經雷山、榕江延綿入劍河縣境南偏西,與黎平縣交界。主峰位於劍河縣南哨鄉境內,海拔1589米,距縣城約80公里。山脊為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分水嶺,亦是黎平縣與劍河縣縣界,地理坐標為北緯25°30′32″,東經108°37′35″。
2、長征 (歷史事件)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紅一方面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1]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七百多座縣城,紅軍犧牲營以上幹部多達430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翻過連綿起伏的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與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⑧ 老山界的歷史背景

前往湘西的計劃已經暴露

博古、李德放棄中央蘇區後,一路向湘西前進,並未掩飾其行軍的目的地。同時,湘江戰役前,賀龍率領的紅二、六軍團為策應中央紅軍,相繼攻克了湖南永順、桑植、大庸等縣城,雖然取得了一些戰果,但也暴露了會合中央紅軍的戰略企圖。對此,蔣介石以南昌行營的名義提前制定並頒發了《湘水以西地域剿匪計劃大綱》,規定一旦中央紅軍渡過「湘、灕水以西,各軍即迅就預定之地域,相機堵巢」「原任追擊之部隊,即窮匪所至,追截抄襲,與各守略部隊,聯合兜剿」。

湖南軍閥何鍵的力量很強

當時,執掌湖南軍事大權的是省主席何鍵,他同時也是追擊中央紅軍的圍剿軍總司令,當時,「何鍵在湖南洪江、芷江,貴州松桃、銅仁、石阡一帶集結近二十萬軍隊,設立四道防線,阻止中央紅軍主力北上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當時,中央紅軍只有3萬餘人,且處於極度疲勞和戰鬥力空前削弱的狀態,在敵我力量如此懸殊的情況下,若按原定計劃行軍,肯定凶多吉少。為了保存實力,避免全軍覆滅,必須改變行軍方向。在毛澤東的倡議下,紅軍改變了沿紅六軍團路線去湘西的計劃,取消休整,一路西進,但必須翻越橫亘在前面的老山界。

老山界,在地圖上名為越城嶺,在廣西興安華江瑤族鄉,又稱瑤山,是五嶺之一,越城嶺的中段分支,呈西南—東北走向,長21公里,寬6公里,方圓126平方公里。其主峰貓兒山,海拔2141.5米,是越城嶺的最高峰,也是五嶺的最高峰。老山界是中央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

1934年12月初,紅軍分三路翻越了老山界。一路是從興安同仁村沿龍塘江過雷公岩上百步陡從主峰貓兒山的西南面翻越老山界,主要有中央一、二縱隊和紅五軍團,還有紅八軍團的一部分;一路是從興安高寨村委青殿村沿烏龜江經潘家寨過漓源瀑布上梯子嶺從貓兒山的東北面翻越老山界,主要是紅八軍團;一路是從興安水埠塘到高寨,往李家田沿杉木江上老山界進資源塘垌跟上主力紅軍,主要是紅五軍團十三師一部。

1934年12月4日,軍委第一縱隊經興安馬嶺移至塘坊邊、六垌地區,下午開始翻越老山界。12月8日,扼守老山界的紅三十七團、紅八軍團一部分及保衛團奉令撤往資源塘垌和龍勝江底。至此,紅軍全部離開了興安縣境。

為保證中央縱隊順利翻越老山界,紅三、五軍團等在興安華江瑤族鄉境內與桂軍和地方民團進行了黃隘阻擊戰、老草嶺阻擊戰、龍塘江阻擊戰、千家寺突圍等多場戰斗。

老山界群峰高聳,山高路陡,懸崖峭壁,翻越十分困難艱險,給紅軍將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陸定一、成仿吾、蔣耀德等許多紅軍將士在若干年後的回憶中詳細提到老山界。

⑨ 《老山界》作者運用了哪些手法寫作

1.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⑩ 老山界寫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開始長征,11月從廣西全州渡過湘江,翻過位於廣西全州與湖南東安、新寧「兩省三縣市」邊境的越城嶺,向貴州方向前進.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陸定一同志寫下著名的革命回憶錄《老山界》一文,使「老山界」這個地名傳遍了神州大地.越城嶺,俗名老山界,為五嶺之一,東安舜皇山處其中段.陸文中所描述的紅軍過老山界的幾個具體地點,如「雷公岩」、「塘坊邊」、「雷霹嶺」等正好在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內.陸定一稱老山界(舜皇山)為紅軍「長征中所過的第一座難走的山」.擬依託舜皇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及地理地緣優勢,將老山界景區打造成為「重走老山界紅軍路」弘揚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經典紅色旅遊區,修建陸公亭,紅軍長征紀念館、紅軍長征線路及沿岸景點開發.
紅軍突破敵人第四道封鎖線以後,部隊先後進入廣西、湖南邊境和湖南、貴州邊境.本文描寫的是中央軍委機關縱隊在這一帶行軍的情形——編者注)聽說要爬一個三十里高的瑤山,地圖上叫越城嶺,土名叫老山界.

閱讀全文

與老山界創造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