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電報發明的意義

電報發明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2-04-21 06:14:01

⑴ 電報為什麼要發明

18世紀30年代,由於鐵路迅速發展,迫切需要一種不受天氣影響、沒有時電報路間限制又比火車跑得快的通信工具。此時,發明電報的基本技術條件(電池、銅線、電磁感應器)也已具備。1837年,英國庫克和惠斯通設計製造了第一個有線電報,且不斷加以改進,發報速度不斷提高。這種電報很快在鐵路通信中獲得了應用。

⑵ 電報的歷史

早在公元968年,中國便發明了一種叫"竹信"(Thumtsein)的東西,它被認為是今天電話的雛形。歐洲對於遠距離傳送聲音的研究,卻始於17世紀。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話筒接力傳送語音信息的辦法。雖然這種方法不太切合實際,但他賜給這種通信方式的一個名字--Telephone(電話),卻一直延用至今。
有人說,電話是一支唱了100多年的歌。它至今依然是聲音繚繞,響徹寰宇。100多年來,電話作為傳遞人類話音的基本功能雖無多大變化,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它卻經歷了"磁石-共電-自動"的發展過程。
1753年2月17日,《蘇格蘭人》雜志上發表了一封署名C.M的書信。在這封信中,作者提出了用電流進行通信的大膽設想。他建議:把一組金屬線從一個地點延伸到另一個地點,每根金屬線與一個字母相對應。在一端發報時,便根據報文內容將一條條金屬線與靜電機相連接,使它們依次通過電流。電流通過金屬線上的小球便將掛在它下面的寫有不同字母或數字的小紙片吸了起來,從而起到遠距離傳遞信息的作用。

最早電報設備之一

1839年7月9日,英國退役軍官威廉.福瑟吉爾.庫克(Williain Fothengill Cooke)與倫敦高等學院的自然哲學教授惠斯登(Wheatstone)兩人合作製成的5指針的電報機開始在倫敦的帕丁頓車站與韋斯特.德雷頓之間的鐵路線上使用,距離達21公里。之後他們不斷改進電報機,使這種電報機在英國鐵路上一直使用到20世紀初。

五針式電報機

五針式電報的工作原理:兩根指針指同一個字母正在傳送

1844年5月24日,莫爾斯從華盛頓到巴爾的摩拍發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份電報。在座無虛席的國會大廈里,莫爾斯用激動得有些顫抖的雙手,操縱著他傾十餘年心血研製成功的電報機, 發出了:「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一語。

莫爾斯發出第一封電報設備復製品

1850年8月28日,英國人約翰(John)和雅各布?布雷特(Jacob Brett)兄弟倆在法國的格里斯—奈茲海角(Cape Gris-Nez)和英國索蘭海角(Cape Souther-land)之間的公海里用「巨人」號拖船在英法兩國之間的多佛爾海峽敷設了第一條海纜,但只發幾份電報就中斷了,原因是有個打魚人用拖網勾起了一段電纜,並截下一節高興地向別人誇耀這種稀少的「海草」標本,驚奇地說那裡面裝滿了金子。
1858年8月5日,第一份海纜電報橫越大西洋。這條大西洋海底海纜於1857年8月7日從愛爾蘭西海岸瓦倫西亞(Valentia)開始敷設,8月17日海纜在12000英尺深的水下崩斷。1858年7月28日深夜,兩只敷纜船再次在大西洋中部相會,拼接好電纜後敷纜船向相反的方向敷纜。8月5日,總長為3240公里的電纜敷纜完畢。凌晨二點四十五分,第一份海纜電報橫越大西洋。8月12日美國和英國之間播發海纜電報,9月3日1點,由於報務員的錯誤導致電纜絕緣擊穿而損壞。

1858年的敷纜船

1865年5月17日,為了順利實現國際電報通信,法、德、俄、意、奧等20個歐洲國家的代表在巴黎簽訂了《國際電報公約》,國際電報聯盟(International Telegraph Union ,ITU)也宣告成立。1932年,70多個國家的代表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會議,決定自1934年1月1日起正式改稱為「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1969年5月17日,國際電信聯盟第二十四屆行政理事會正式通過決議,決定把國際電信聯盟的成立日——5月17日定為「世界電信日」,並要求各會員國從1969年起,在每年5月17日開展紀念活動。1973年國際電信聯盟再次通過決議,要求各會員國繼續開展各種紀念活動,活動方式可以多種多樣。為了使紀念活動更有系統性,每年的世界電信日都有一個主題。
1857年召開的第一屆國際電報大會

1866年7月28日,英國的「東方巨輪」敷設的第二條海底電纜傳送了第一份電報,從此海纜成為通信上的一種正規的通信工具。

東方巨輪

1871年5月23日,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可以用中國文字打電報至香港。
1875年6月2日,美國人亞力山大.格雷厄姆.貝爾(Bell,Alekander Graham)發明了電話。至今美國波士頓法院路109號的門口,仍釘著塊鐫有:1875年6月2日電話誕生在這里的銅牌。
1876年2月14日,貝爾申請了那個著名的他和沃森一直研究著的裝置——電話的專利。同一天另一個發明家格雷(1835-1901)也向美國專利局遞交了相似設備的專利申請書,只因比貝爾晚了幾個小時而痛失電話發明權。
貝爾獲得電話的專利證書

1876年3月10日,貝爾在做實驗時不小心把硫酸濺到自己的腿上,疼痛之中他叫了起來:「沃森先生,快來幫我啊!」沒有想到,這句話通過實驗中的電話傳到了在另一個房間工作的他的助手沃森的耳朵里。這句極普通的話,也就成為人類第一句通過電話傳送的話音而記入史冊。

貝爾的實驗草圖

1877年4月4日,美國人查爾斯?威廉姆斯設立了第一部私人電話線路,溝通他的各個工廠和他在薩默維爾私人住宅之間的聯系。
1877年4月27日,愛迪生申請了一個專利,這是一個改進後的電話話筒。在此之前兩周,也有人也申請了電話話筒的發明專利。但愛迪生的巨大成就使人們忽視了這個名叫Emile Berliner的人。電話話筒的意義在於使電話走向了實用。
1877年5月17日,波士頓防盜器商店的愛德文.豪邁士,首次使用電話總機系統,5路支線分別接到安有本店防盜警鈴的5個辦公室。
1877年7月9日,貝爾電話公司成立。
1878年1月28日,美國康涅狄格州的紐好恩,第一個市內電話交換所開通,當時只有20 個用戶。
1878年2月18日,世界上第一個電話號簿在美國New Haven Connecticut出版。
世界上第一個電話號簿

1878年3月25日,電話的發明者貝爾這樣預言,「可以設想,將電話線埋入地下,或懸架在空中,用它聯接到私人住宅、鄉村、船舶和工廠等。也可以設立中電電話局,通過主幹電纜線將各雲貴聯接起來。這樣,就可以根據需要,城市中的任何兩個地方都能直接通話。這個方案,即使目前難以實現,但我確信,這將是公眾採用電話通信的發展方向。我還認為,在不久的將來,電話線還可接通各國電話公司的總部,甚至全國各地的每個人都能與別的地方的人直接通話。」
1879年,愛迪生利用電磁效應,製成炭精送話器,使送話效果顯著提高。愛迪生炭精話 筒的原理及其器件一直沿用至今。
1879年,底電話號碼出現。由一位內科醫師受馬薩諸塞州流行麻疹的啟發而提出的, 因為一旦接線員病倒,全城電話豈非癱瘓。
1881年,英籍電氣技師皮曉浦在上海十六鋪沿街架起一對露天電話,付36文制錢可通話 一次。這是中國的第一部電話。
1881年,義大利羅馬、法國巴黎、德國柏林先後開通了各自的第一個電話網路。
1882年,電話線採用雙絞線。這是英國教授休斯1879年發表架空線干擾的論文引起的結果。
1887年3月21日,德國物理學家赫茲(Hertz)在實驗中發現,電火花的能量能夠越過空間傳到遠處。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但赫茲斷然否認選用電磁波進行通信的可能性。他認為如要利用電磁波進行通信的話,需要有一面面積與歐洲大陸相當的巨型反射鏡。
1889年5月1日,威廉.葛雷德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發明了投幣電話。不久,街頭出現了電話亭。
1892年11月3日,用史端喬發明的接線器製成的「步進制自動電話交換機」在美國印第安納州拉波特城安裝使用。這是第一部自動交換局。
史端喬交換機示意圖

1895年5月7日,36歲的波波夫在彼德堡的俄國物理化學會的物理分會上,宣讀了關於「金屬屑與電振盪的關系」的論文,並當眾展示了他發明的無線電接收機。當他的助手雷布金在大廳的另一端接通火花式電波發生器時,波波夫的無線電接收機便響起鈴來;斷開電波發生器,鈴聲立即中止。幾十年後,為了紀念波波夫在這一天的劃時代創舉,當時的蘇聯政府便把5月7日定為「無線電發明日」。

波波夫實驗用的無線電接收機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和雷布金在俄國物理化學協會的年會上作了用無線電傳送莫爾斯電碼的表演。他們操縱自已製作的無線電收發信機,拍發了「Heinoich Hertz」(海因里希.赫茲)一詞,以表示對這位電磁波先驅者的崇敬。雖然當時的通信距離中只有250米,但這卻是世界上最早通過無線電傳送的有明確內容的電報。
1897年5月18日,馬可尼進行橫跨布里斯托爾(Bristol)海峽的無線電通信取得成功,通信距離為14公里。
1899年11月22日,以新澤西協會組成了美國第一個無線電通信公司:美國馬可尼無線電電報公司。
1899年3月28日,義大利物理學家G.馬可尼在英國南福蘭角建立了一個無線電報站,用來與法國維姆勒之間的通信,兩地距離為31英里,實現了英國與歐洲大陸的無線電通信。與同一時期在俄國受到冷遇的波波夫相比,馬可尼要幸運得多,他得到了英國郵政部的全力支持。1896年6月2日,他獲得無線電報專利;1900年10月,他在英國普耳杜建立一座大功率發射台,採用10千瓦的音響火花式電報發射機;1901年12月,馬可尼在加拿大紐芬蘭市的聖約翰斯港通過風箏牽引的天線,成功地接收到普耳杜電台發來的電報。馬可尼的成功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的轟動,推動無線電通信走向了全面實用的階段。
馬可尼發送第一封無線電報的設備復製品

1907年11月8日,愛德華?貝蘭當眾表演相片傳真——用電傳送圖片。一般認為,是愛德華?貝蘭使傳真技術走向實用化,貝蘭於1876年出生在法國,幼年時便顯露出非凡的才華。
1920年2月23日,世界上第一個無線電話新聞服務開通。
第一個無線電話新聞服務

1920年6月15日,馬可尼公司在英國舉辦了一次「無線電——電話」音樂會,音樂會的樂聲通過無線電波傳遍英國本土,以及巴黎、義大利和希臘,為那裡的無線電接收機所接收。同年,蘇聯、德國、美國也進行了首次無線電廣播。
1925年10月2日,英國發明家貝爾德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終於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電視機。
1948年6月30日,貝爾實驗室向公眾展示了用以取代真空管的晶體管。
晶體管

1957年10月4日,原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地球上第一次收到了來自人造衛星的電波。它不僅標志著航天時代的開始, 也意味著一個利用衛星進行通信的時代即將到來。
1960年8月12日,美國國防部把覆有鋁膜的、直徑為30米的氣球衛星「回聲1號」(Echo I)發射到距離地面高度約1600公里的圓形軌道上,進行通信試驗。這是世界第一個「無源通信衛星」。由於這顆衛星上沒有電源,故稱之為「無源衛星」。它只能將信號反射,為地球上的其它地點所接收到,從而實現通信。但由於這種方式的效率太低,沒有多大實用價值。
1962年7月10日,美國國家航空宇航局(NASA)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有源通信衛星,——「電星1號」(TelstarⅠ)(1963年2月12日,「電星1號」失效)。這顆衛星上裝有無線電收發設備和電源,可對信號接收、處理、放大後再發射,從而大大提高了通信質量。
「電星1號」(TelstarⅠ)

1962年7月11日,「電星1號」在美國緬園州的安多弗站與英國的貢希利站和法國的普勒默——博多站之間成功地進行了橫跨大西洋的電視轉播和傳送多路電話試驗。

為紀念1962年7月11日首次向法國進行電視轉播而發行的紀念幣

1963年7月26日,美國國家航空宇航局發射了「同步2號」(Syncom Ⅱ)通信衛星,在非洲、歐洲和美國之間進行電話、電報、傳真通信。由於這顆衛星有30度傾角,因此它的運行軌道相對於地面作8字形移動,而非真正的「同步」,所以還不能稱之為「靜止衛星」。

太空中的Syncom衛星

1963年8月23日,肯尼迪總統引用莫爾斯拍發的第一份公眾電報報文「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結束了他與奈及利亞總理會話,這是經「辛康姆(Syncom)」通信衛星的第一次電話會話,聲音傳播了72000多公里。
1964年8月19日,美國發射了「同步3號」(Syncom Ⅲ)衛星。這是世界上第一顆地球同步靜止軌道通信衛星。1958年12月18日,美國發射了第一顆通信衛星,由於技術上的原因,僅僅工作了13天。從此,衛星通信進入實驗階段。1963年至1964年美國發射了三顆實驗性地球同靜止軌道衛星,只有第三顆衛星「同步3號」完全成功。
1964年8月20日,成立了以美國通信衛星有限公司為首的「國際通信衛星財團」,次年更名為「國際通信衛星組織」,即著名的INTELSAT。這一組織總部設在華盛頓,其宗旨是建議和發展一個全球通信衛星系統,一視同仁地供世界各國使用,以便改進其電信服務。確立了衛星通信體制和標准地球站的性能標准,衛星通信業務從此正式成為一種國際間的商用業務。
1965年的4月6日,國際衛星通信組織(INTERSAT)發射了一顆半試驗、半實用的靜止通信衛星——「晨鳥」(Early Bird),又稱為「國際通信衛星-Ⅰ( Intelsat 1)」,作為世界上第一顆實用型商業通信衛星,它為北美和歐洲之間提供通信服務,開創了衛星商用通信的新時代。「晨鳥」標志著衛星通信從試驗階段轉入實用階段,同步衛星通信時代的開始
第一顆實用型商業通信衛星-「晨鳥」

1999年2月1日,GMDSS系統在全世界各航運國家全面啟用。與在此之前廣泛應用的呼救信號「SOS」不同,GMDSS是是一個船岸間通信新系統——「全球海上遇險和安全系統」。它由衛星通信系統和地面無線電通信系統兩大部分組成。衛星系統又包括國際海事衛星分系統和極低軌道搜救衛星分系統兩部分。GDMSS是建立在先進的衛星通信技術、數字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的先進系統,在船隻遇難時,不僅能向更大的范圍更迅速、更可靠地發出救難信息,還能以自動、半自動的方式取代以前的人工報警方式。

參考:http://..com/question/1214609.html?fr=qrl3

⑶ 電報是什麼時候發明的發明人是誰

電報由查爾斯·惠斯通(Charles Wheastone)及威廉·庫克(William Cooke)發明。兩人並為發明在1837年取得英國的專利。在美國,薩繆爾·摩爾斯在接近同一時間同時發明了電報,並在1837年在美國取得專利。摩爾斯還發展出一套將字母及數字編碼以便拍發的方法,稱為摩斯電碼。

首條真正投入使用營運的電報線路於1839年在英國最先出現。它是大西方鐵路(Great Western Railway)裝設在兩個車站之間作通訊之用。這條線路長13英里,屬指針式設計。

1895年,義大利人馬可尼首次成功收發無線電電報。4年後,即1899年,他成功進行英國至法國之間的傳送。1902年首次以無線電進行橫越大西洋的通訊。

(3)電報發明的意義擴展閱讀:

1844年,美國人莫爾斯成功拍發了世界上第一份電報。由此開始,電報風靡全球。據有關資料記載,1871年和1873年,丹麥大北、英商大東兩家電報公司先後敷設海底電纜,在上海登陸,設局經營電報業務。1883年,浙江正式開通電報業務。

到1980年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電報通訊進入鼎盛時期。杭州市區每天發送電報5000份,1988年到達頂峰時全年的電報業務量為194.85萬份。

除了電報業務之外,還提供鮮花禮儀服務,客戶發送電報的同時還可以附帶預定鮮花,屆時鮮花和信件都會送到收件人手中,類似於現在的增值服務;還有電報人之間聊天用電報碼,甚至還有人用數字碼表白的。

進入21世紀之後,各地的電信局陸續開始關閉電報業務。2017年6月16日,北京電報大樓的電報業務正式關閉,標志著電報時代的徹底結束。

⑷ 電報的發明者是誰,他為什麼要發明電報

無限電報的發明者是莫爾斯,電報的發明方便了人們的聯系,是信息時代的開端。

為什麼說發明電報是大勢所趨呢?因為古老的通訊方法非常不便捷。比如說上面提到的信鴿,信狗等長途的通訊方法。他們受信鴿和信狗自身條件的桎梏,假如在傳播的過程的途中信鴿或者信狗出現了意外,那麼那封通訊信件就沒有辦法傳遞到我們想要傳遞給的那個人,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發信者並不會知道自己的信件出了意外。這對於具有急事想要聯系的人來說是非常耽誤事情,非常不方便的。並且這種傳統的通訊傳遞方式還受天氣條件的影響,這天氣條件很不理想的情況下,是根本無法進行這種長途的通訊傳輸的,因此,發明電報是大勢所趨,是為了滿足人民需求。是文明發展的標記,是科技進步的體現。

⑸ 伽利爾摩·馬可尼無線電報發明成功有哪些作用

1897年,他在倫敦成立了馬可尼電報公司,由英國政府代辦,馬可尼親自兼任董事長。第二年7月,馬可尼的無線電報裝置正式投入商業使用,第一次用無線電為愛爾蘭首都柏林《每日快報》報道了有關金斯湯賽船的情況。馬可尼無線電報的發明成功,使海上航行安全得到了保障。1899年3月3日,東凱旋號船被另一條船撞破,正在危難之時,許多地方都收到了呼救信號,很多船立即趕去搶救。

⑹ 電報機的發明家、發明時間、意義

1832年俄國外交家希林製作出了用電流計指針偏轉來接收信息的電報機,1837年6月英國青年庫克獲得了第一個電報發明專利權,1835年美國畫家莫爾斯經過3年的鑽研之後,第一台電報機問世。電報機是用以發送和接收電報的設備,莫爾斯成功地用電流的「通」「斷」和「長斷」來代替了人類的文字進行傳送,這就是鼎鼎大名的莫爾斯電碼。電報的發明,拉開了電信時代的序幕,開創了人類利用電來傳遞信息的歷史。

⑺ 莫爾斯電報的發明有何重大意義

莫爾斯電碼是電信史上最早的編碼,是電報發明史上的重大突破,而摩爾斯電報的發明則是將電碼的設想變成現實,是世界電信史上光輝的一頁~

⑻ 電報有什麼作用

人類遠距離快捷通訊時代的來到

——1832年電報的發明莫爾斯是一位畫家,他對繪畫很熟悉,已經從事多年並小有名氣。

莫爾斯已經41歲了。

莫爾斯對電學和機械一竅不通。

但是,莫爾斯改行了。

改學了電學與機械。

最後,他發明了電報!

事情要從1832年那個美麗的秋天說起。

「薩麗」號遊客輪在大西洋海面上乘風破浪,趕赴美國的紐約。人們互相攀談閑聊。有一位青年人的談話吸引了很多人。這位青年人是傑克遜。他不知道,由於他的這次很普通的旅行談話促使了近代一個重大發明的誕生。

莫爾斯雖然聽不懂傑克遜的一些術語,但是電的奇妙卻深深地打動了他。他放棄了自己的藝術領域,開始研究「電報」。

莫爾斯把自己的工作間變成了研究室。他在大學擔任美術教授,以掙得必要的錢,同時向大電學家亨利學習電學知識。

對於一個41歲的人來說,這是多麼不易呀!

莫爾斯先了解了前人的發現:

最早的是安培。安培用26根導線連接兩處26個相對應的字母,利用發報端控制電流的開關,利用收報端的字母旁的小磁針感應聯接字母的導線是否通電,從而確定信息。

後來就是莫爾斯的老師,美國物理學家亨利了。亨利提出接力賽式的傳導,在線路的中間加裝電源,以增強電流,從而進行遠距離傳輸。

莫爾斯從亨利那裡學習技術與電報理論。他很快就製造了自己的電磁鐵,發明了「繼電器」。

三年時間一晃而逝,莫爾斯的積蓄不多了,但是發明還是沒能成功,一個關鍵的問題沒有解決——26個字母符號太復雜。

終於有一天,莫爾斯看到飛濺的電火花想到了這些:「電火花是一種信號,沒有電火花是另一種信號,時間間隔也是一種信號,有電與沒有電,時間間隔的有無,這可以互相組合代表字母與數字,從而傳遞信息,雙方都知道編碼規則,就可以互相翻譯了。」

電碼與電路的對應關系被解決了。莫爾斯發明了只用點和橫兩種符號的電報系統,人們稱為「莫爾斯碼」。

莫爾斯的數學進制與編碼知識十分薄弱,他能想到這一點,難能可貴。

莫爾斯特意求助一位機械學知識較豐富的青年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研製,莫爾斯終於在自己經濟最拮據的時期研製成功了電報機。

1837年9月4日,莫爾斯的電報機在500米范圍內工作了,當助手從另一端接收到信號,兩人的內容准確無誤沒有絲毫出入的時候,莫爾斯興奮極了。

但是國會的議員們認為電報無用。通信即可,為什麼要架設專線呢?當時沒有發現無線電波,人們認為架設專線發報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1843年,在莫爾斯的鼓動和再三提議下,又看到別的國家也在進行電報研究,美國國會終於動心了。

經過兩年多的鋪設,一條由華盛頓到巴爾的摩的60公里實驗電報線路成功開通。

1845年5月24日,第一次有線電報發出了。美、英先後成立了電報公司。電報事業迅速在歐洲發展。人們遠距離迅速通訊的時代到來了。

⑼ 電報的發展對國家起到什麼作用

電報作為西方工業革命的產物,作為一種先進的通訊工具,很快在各國得到廣泛使用。同時,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西方列強加快了對中國的侵略步伐,紛紛要求在中國架設電線。為了防止電線被列強所侵佔,清政府開始自建電線網路,這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在客觀上也推動了晚清的社會進步。本文以電報的作用作為研究的主要內容,從這些作用中可分析出電報的傳入對整個中國社會所帶來的影響。第一部分主要敘述了修建電線的歷史背景。從對電報的起源、發展、以及在中國的創辦經過這一歷程進行分析。簡介電報在中國創辦之初國人對其強烈排斥,到後來的積極創建這一巨大轉變。第二部分主要敘述在軍事中的作用,通過闡述電報在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中的實際效應,從而說明這一先進技術在對軍事上的影響 第三部分主要敘述在商業及其他方面所起的作用,說明這一技術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架設和創建電報業是中國歷史的必然和時代要求。也是中國融入世界的一方面。

⑽ 馬可尼的無線電對人類的意義

G·馬可尼(Guglielmo Marchese Marconi)1874年4月25日出生在Bologna,義大利物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工程師。
1894年,20歲的義大利青年馬可尼從雜志上讀到悼念赫茲的文章和他生前的感人事跡,受到極大啟發:「如果利用赫茲發現的電磁波,不需要導線也可以實現遠距離通信了」。馬可尼為自己的大膽設想所激動,他立下宏願,決心開拓無線電通信事業,把赫茲的研究成果付諸實際應用。
在家人的支持下,馬可尼就在自己家中進行實驗,他用赫茲的火花放電器作發射機,用布朗利的金屬粉未檢波器作接收機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終於完成了電磁波的發送和接收實驗,並在實驗中發現,利用天線可使發射距離增加。

經過反復試驗、改進,在1895年,馬可尼成功地進行了約3公里的無線電通信。幾乎與馬可尼同時,俄羅斯軍官波波夫也研製成功了一台無線電收發報機。然而,馬可尼向義大利政府提出的專利申請卻未被獲准。
1896年,馬可尼回到他母親的故鄉英國。他在英國不僅得到了無線電通信發明專利,而且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重視。
馬可尼發送第一封無線電報的設備復製品
1897年5月18日,馬可尼進行橫跨布里斯托爾(Bristol)海峽的無線電通信取得成功,通信距離為14公里。 1897年,馬可尼在倫敦設立了馬可尼無線電報通訊有限公司, 從事無線電報的研發工作。但是由於人們對無線電報的懷疑,該公司舉步艱難。該公司於1900年成為馬可尼無線電報有限公司。
1899年3月28日,義大利物理學家G.馬可尼在英國南福蘭角建立了一個無線電報站,用來與法國維姆勒之間的通信,兩地距離為31英里,實現了英國與歐洲大陸的無線電通信。同年,馬可尼將他的無線電器件裝備了幾艘軍艦。與同一時期在俄國受到冷遇的波波夫相比,馬可尼要幸運得多,他得到了英國郵政部的全力支持。
1899年11月22日,以新澤西協會組成了美國第一個無線電通信公司:美國馬可尼無線電電報公司。
1900年10月,他在英國普耳杜建立一座大功率發射台,採用10千瓦的音響火花式電報發射機。
1901年12月,馬可尼在加拿大紐芬蘭市的聖約翰斯港通過風箏牽引的天線,成功地接收到普耳杜電台發來的電報。完成了自英國到加拿大,橫越大西洋的無線電通信實驗,並取得圓滿成功。馬可尼的成功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的轟動,推動無線電通信走向了全面實用的階段。
1909年與卡爾·布勞恩共同獲得190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6年起,馬可尼開始使用可以更有效地傳輸輻射能的短波無線電波,到1929年,一個世界性的通訊網形成了。
1920年6月15日,馬可尼公司在英國舉辦了一次「無線電---電話」音樂會,音樂會的樂聲通過無線電波傳遍英國本土,以及巴黎、義大利和希臘,為那裡的無線電接收機所接收。同年,蘇聯、德國、美國也進行了首次無線電廣播。
由於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報裝置,實現了人類史上第一次遠距離無線電通信,為此,他在1909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與波波夫同被人們譽為「無線電之父」。

閱讀全文

與電報發明的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