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美國版權產業ppt

美國版權產業ppt

發布時間:2022-04-18 07:50:21

知識產權體系為什麼需要領導重視

第一個,經濟上有價值,成本低,來錢快。從1998到2000年,我們追蹤美國調整經濟結構以後的數據看出來,它由於調整壓縮製造業的規模,因此每年會減少500億美金的製造業收入,但是同時知識產權意識的加強和服務貿易比重的提高,卻使美國每年增加了900億美金的收入。還有我們現在經常看到侵權盜版,在我們面前出現的僅是中關村的一個抱著租來的小孩、賣盜版盤的中年婦女跟著你屁股後面推銷,各地都有這個情況。可能有人覺得這個區區小可,跟大家說一個數字,據2000年美國統計,僅是2000年美國版權交易收入一項,已經佔到美國全國GDP的12%到13%,光版權的交易,就是通過建立和保護知識產權並促進其交易之後的經營額,總和已經超過了食品、紡織、飛機、煙草、石油、煤炭等產業的總和,區區小可的一個東西,價值在哪裡,價值有多大,為什麼國外在經濟上重視這個?值錢呀!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統計,在歐美發達國家,版權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一般是3-5%,最多可達6%。例如美國國際知識產權聯盟發布的《美國經濟中的版權產業:1999年度報告》,提供了美國版權產業在 1997 年的數據。據報告,1997年美國版權產業所創造的價值達3484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3%;在版權產業中就業的人數達380萬,占總就業人數的2.9%;美國版權產業在1996年的對外銷售和出口額達601.8億美元,第一次超過汽車業、農業和飛機製造業等部類,成為美國出品份額最大的經濟部類。到2002年,美國版權相關產業的產值總計12540億美元,佔GDP的12%,創造就業機會1147萬個,佔全國就業人口的8.41%,出口總額超過892.6億美元,超過了食品、紡織、飛機、煙草、石油、煤炭等產業的總和。在英國,2002年以版權為基礎的產業產值已超過530億英鎊,佔GDP的8%,提供崗位超過180萬個。在紐西蘭,版權相關產業佔GDP的3.1%,總就業人數的3.6%。胡總書記在十七大政治報告中告戒全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長期存在,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增多。」我們國內的實際情況卻是連對知識產權的經濟價值都沒有起碼的感覺,都抓不著,更甭提什麼預防風險及對抗國際壓力的問題了。

第二,法律上可以達到它獨斷專行、稱雄世界的目的。外國已經通過200年左右的時候建立了一整套逐漸越來越完善和豐富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這些以法律形式出現的規則,使之幾乎可以說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中處在世界知識產權領域的主導地位。而中國至今沒有知識產權法,我們的法律缺失造成我們廣大企業在這個問題的意識低下。我曾經跟全國人大法工委領導同志提過多次,法工委主任胡康生同志也表態為知識產權立法確實很重要,但是在新的民法典的制訂過程中,依然仿照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葉頒布的《民法通則》,將知識產權作為與債權、物權、婚姻權、繼承權等並列的五大自然人的民事權利之一。現在中央十分強調知識產權的問題,但是由於知識產權作為一種重要的民事權利,至今歸並於《民法通則》之中,而沒有象有的國家那樣將知識產權問題單獨立法與民法典平起平坐,從而在企業和全社會中總是找不到應有的尊重和在現代化經濟建設中的應有的地位。日本在2006年初有人在網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為「中國的未來取決於日本」,講的內容中心就是中國由於沒有大批自己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只能尾隨日本蹣跚前行。這樣的論調對於中華民族而言確實是極大的侮辱,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它也確實說出了我國市場和企業的某些實際情況。中國某家電代表團到日本訪問結束時,日本方面送給團員的禮品竟然是一張通過調查記錄著中國市場中侵犯日本商標的大量案例。

這樣,由於沒有在法律一級的規范中將知識產權問題突出地單獨擺出來,也是造成我國民眾、特別是廣大企業不能重視知識產權問題的原因之一,我國整體上建立與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與工作跟國外的情況差距比較大。比如美國最著名的知識產權保護條款337條款,底下有空咱們再具體說一說,還有像日本小泉在擔任首相時,曾於2002年宣布全國是知識產權建日本,知識產權建國,這已經成為日本的國策。而縱觀我國各地,用「什麼什麼立省」,定「什麼什麼立市」,就是沒有一家提出過「以知識產權立省立市」的口號。據報道,國家知識產權局最近命名武漢市、成都市為「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範城市「,但我擔心,這種行政行為能否真正轉化為當地政府、企業和群眾發自內心的需求和行動。

第三個,強調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將使得西方大國家在政治上始終成為制訂國際社會規則尤其是國際市場規則領軍的龍頭。西方發達國家已經看到,由於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快速前進,他們在生產製造業方面已經鉗制不住中國等國家的發展,怎麼辦?由於西方國家長期以來高度重視對知識產權建設的投入,並且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大量的成果。又由於國際法律界和經濟界已經取得了知識產權屬於私權利的范疇的基本共識,因此,知識產權對於它們來說絕對是個鉗制點,就是能捏治其他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的命門要害。何為私權利?直白了說就是知識產權不是水都可以隨便拿來就用的東西,它是一種新的商品,屬於知識產權權利人自己的私有物,其他人其他企業想發財,就必須向他買這個可以快速擴大市場的東西。你中國發展得再快再好,核心的技術必須化大筆的錢買我的,這大筆的金錢也許買的僅是對它們擁有的知識產權的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如果你不聽它的,以創新精神自己研製出來,它就想當然地污衊發展中國家「盜竊」、「剽竊」了它們的知識產權。我們中國企業自力更生研製出來的一些關鍵產品和技術,不都是被美國等國家扣上過、扣上了「侵權」的大帽子嗎?!當然,對於一些真正由我們自己創造發明出來的知識產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也有辦法,就是利用它們操縱國際市場規則與經濟全球化規則的優勢,象修改乒乓球、羽毛球規則一樣,逐漸把國際市場的規則、把知識產權的規則修改得對它們有利。中國人打乒乓球、打羽毛球厲害,外國人打不過,就聯合起來壓中國改變這兩個小球的比賽規則;他們擅長、或者說長期會占優勢的體育項目的規則就總是不修改。這就是西方鼓吹經濟所謂「一體化」的真實動機。最近聽王世成會長介紹,我國輕工業中的液晶等核心部件的研製已經有重大突破,但從前些年像四通、聯想最初起家的計算機晶元全部都是進口的情況看,西方一直捏著我們這個命門,它就可以不管別的了。還有一例,那年到河南開會,河南同志說:張司長你要早來幾天就可以參加安陽剛剛建好的薄殼廠的剪綵了。你以市場司司長的身份一去,我們也蓬蓽生輝,增加點光彩。我說如果當時我在河南,我也拒絕去。我問他們,知道為什麼國外會把這個顯象管廠給你嗎?今天來開會的都是長期搞輕工業的,老部長都在,我們回想一下當年江青用「蝸牛事件」阻礙了中國彩電事業的發展,那個年代確實是需要偏轉線圈、顯象管、玻殼這些非常關鍵的技術和設備。但是經過這幾十年,美國這些國家已經看到了,什麼薄殼、偏轉線圈、顯象管,區區小可,都可以甩給中國,我只要捏住彩電的晶元,你中國將來怎麼發展彩電就得聽我的。因此安陽的玻殼廠實際上是人家甩包袱的「成果」。這就是他們在政治上鉗制發展中國家知識產權不足的弱點,有意識地引誘我們拚命在搞製造、低著頭搞生產,利用這個差期,它們在國際經濟戰略上已經形成了遙遙領先的勢頭。後來當地有關部門還化錢在《經濟日報》上做了長篇有償正面報道,但這根本不能改變基本的事實。

② 為什麼要對著作權進行保護著作權進行保護要注意哪些問題

為什麼要對著作權進行保護?著作權進行保護要注意哪些問題?著作權也稱版權,是指作者及其他權利人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總稱。著作權的保護主要包括著作權的基本原則、著作權的主體保護、著作權保護的客體、著作權保護的內容、著作權保護的期限以及侵權的相關法律責任。那麼為什麼要對著作權進行保護?著作權進行保護要注意哪些問題?為什麼要對著作權進行保護,著作權進行保護要注意哪些問題?為什麼要對著作權進行保護?著作權進行保護要注意哪些問題?1、著作權是知識產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現代社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法律制度。著作權保護的意義現代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三百多年前源於西方,能夠促進知識的積累與交流,大大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推動經濟的發展和個人為社會進步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發展和完善的,著作權保護不僅僅能夠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同時版權產業也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2、著作權調整的范圍很廣,涉及到調整作者、國家、集體之間的利益問題平衡創作者和使用者的關系,即要充分保護作者的合法權益,又必須給作者以限制,滿足公眾的需要。可以說,著作權(版權)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動每一個角落,但是包括許多人,乃至作者和法官、律師對著作權法存在誤解,更多的老百姓缺乏著作權法律常識和版權意識。3、著作權保護的意義著作權是一種無形的權利,同時是用有形物體現的,包括精神權利和財產權利,因此著作權也是人權,又是一種財產。侵犯他人著作權如同偷盜他人錢財。盜版就是盜竊。保護知識產權不僅是保護著作權人的個人利益,同時也是為了維護公眾利益,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國家經濟秩序,促進社會的發展。在我國15年的世貿談判過程,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尤其是著作權保護)一直是引人注目的問題,因為知識產權協議是世貿組織協議中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著作權涉及更多的問題是經濟問題,是財產權的問題。現在,我們經常聽到人們說,版權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或者說經濟發展的火車頭。1997年美國版權產業凈產值佔美國國內總產值的4。3%或者為3484億美元。1998年,我國圖書、報刊、印刷、電子出版業的產值是1263。2億元,軟體為170億元,兩項相加為1433。2億元,約佔全國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8%。中國加入世貿必將深遠影響版權產業,這已是可以遇見的。因此,經濟、科技和文化的發展離不開著作權保護制度,著作權進行保護是必不可少的。

③ 我們該如何保護知識產權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及運用正加大我國版權侵權的便宜,在其沖擊下,我國版權保護環境、運行機制和權利結構都面臨挑戰。我們應當如何建立新的版權保護系統,以維護數字消費中內容提供商和發行者的利益?行業協會將成版權護身符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 王自強隨著印刷技術、無線電通訊技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每一種技術的產生都推動著版權技術保護范圍的更新發展。網路在為人民提供更便利的信息的同時,也深刻影響著傳統的版權管理模式及改變傳統的擁有者、傳播者和使用者之間的利益格局。網路環境下版權保護的基本原則、保護機制、權利結構等問題,已引起國內外版權界的高度關注。「當前國家正在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給中國版權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特別3G寬頻的提升,網路游戲、出版等相關行業面臨巨大發展空間。但是3G運用和發展過程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凸顯了版權保護的重要性,目前網路環境下的版權侵權案件屢禁不止,相當一部分網站未經授權大量提供電影、音樂、軟體等作品的非法傳播和下載。而3G的運用則加大了版權侵權的便宜性,需要在版權制度的基礎上,尋求新的理念,通過新的理論構建和新的制度建設。這是一個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需要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共同參與。」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王自強說道。對於我國3G時代下的版權保護工作,王自強認為,我國互聯網侵權現狀在現有法律和制度方面已經不能適應現有的技術。「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讓大眾進入互聯網的門檻降低,所有的用戶都可以進入到互聯網中,導致合法的內容能進入互聯網,而非法的內容也能更容易地走進來。」王自強表示,我國互聯網已經步入數字技術快速發展、進入門檻低、內容海量的時代。盜版侵權現象普遍是由於授權機制的不完善所造成的。「數字時代的版權不同於傳統版權點對點的模式。在互聯網海量的內容中,內容商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找到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的作者。我國內容授權制度的滯後已經造成了侵權盜版案發生的增加。」對於我國在今後數字版權保護的立法,王自強表示,國家版權局將會協助國家立法、推進制度的完善。但更多是需要規范運營商、服務商,並轉變監管方式,建立技術平台,從被動轉變成為主動。此外,應該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通過集體管理組織解決現有點對點授權模式的現狀。「版權的保護同樣要依靠廣大公眾去遵守,自覺抵制盜版,同時國家進一步加大打擊盜版的力度,才能真正解決3G時代下的版權問題。但是打擊是治標,教育才是真正治本的良葯。」王自強如是說道。政府應在版權產業發揮更多作用國際知識產權聯盟主席 埃瑞克·史密斯「版權產業作為美國核心的發展產業,佔到了美國總體經濟的22%。」 國際知識產權聯盟主席埃瑞克·史密斯在談及版權產業時一針見血地說道。「盡管版權產業為世界帶來了豐厚的報酬,但實際上在全球范圍之內,近幾年版權產業的利潤下降了30%到40%,越來越多人發現他們的投資人正在撤資。這些狀況不僅僅是在各個國家、各個產業,對中國而言,同樣也不例外。」 埃瑞克·史密斯無奈地說道,「當我們的互聯網接入寬頻逐漸變寬的時候,卻讓我們的版權產業利潤下降,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可能比過去預測的還要糟糕,版權對所有人來說已經不再是一個秘密」。「在中國,很多用戶是不習慣進行支付以獲取自己所需的內容。如今,盡管有一些改進,但是中國沒有找到所謂的『盈帶』。」 埃瑞克·史密斯認為,中國的用戶在選擇內容時總是選擇不付費;從人性而言,如果是相對無風險的「機會」,人們願意違法做一些快速盈利的機會。這些問題在3G時代來臨後所產生的風險就更需要政府來加大對版權保護的力度。「政府需要比原來更公開、更透明地去維護文化創意產業,使得企業的收益能換回他們的投入,並且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讓我們的創意和高附加值產業成為我們科技發展和政府行動的一種驅動力。就像其他的產業和人的利益必須保護一樣,我們需要這樣一個完善的法律體系提供給產業以發展。如果說現在的政府或者說我們版權所有者不保護他們產業的話,產業也就沒有明天。」數十倍利潤差異中國音樂產業難成「摩天大樓」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總幹事 屈景明「版權對社會的發展有什麼積極的意義?沒有版權制度,所謂的創意產業、文化產業都是沒有影的事情。我們進入3G時代,根基的工作,就是補上版權制度的缺漏。」 屈景明認為,一個唱片產業在美國是十分巨大的,而在中國確實渺小。「在中國沒有一家唱片公司還能不虧本地生存下去。所有中國的音樂製作權人每年從協會獲得的收益僅僅只有幾千萬,同樣是音樂所產生的財富,在日本卻有12億美元,在美國要達到15億、16億美元。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如果我們僅僅發展硬體,比如建立創意產業集聚區,那麼多的文化園,甚至還有音樂園,但是軟體卻跟不上,產業的大廈還是很難樹高。」 屈景明說道。屈景明認為要做好3G時代下的版權保護,需要有一些技術的保障。「雖說國際上現在已經具備了一些標准,例如CRA機制,還有一個版權信息系統,但如果這些系統不能夠在中國建立起來,我們的3G時代不可能管理好。我們要去管,依靠原始的律師打官司是非常不經濟的管理辦法,必須進入到新的技術管理辦法,必須技術對技術。我覺得主要應建立一些相關的技術,服務於我們的3G時代。」版權保護應注重版權糾紛調解北京市版權局黨組書記、局長 馮俊科當前我國3G產業在版權保護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遠滯後於3G產業發展及版權保護的需要。「雖然我們先後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電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法制建設步伐明顯加快,但由於我國版權保護工作起步較晚,特別是3G產業是一個新興高科技產業,且發展迅猛,在版權保護方面,相關法規還存在著可操作性差、針對性不強、滯後於監管等問題。如網路著作權管轄權規范問題、服務提供者標准認定等問題,現有的法律規章還不太明確和具體,有不少問題還存在爭議,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對網路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對於目前解決3G版權保護的方式,馮俊科認為,除了進一步加強版權法律法規修改完善及普法宣傳工作以外,我國應當建立版權糾紛調解機制、規范行業市場秩序。「隨著社會公眾及權利人版權意識的不斷提高,近年來,著作權民事案件逐年增多。在著作權民事案件逐年增多、司法裁決周期較長、專業司法力量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建立版權糾紛調解機制,既補充完善了先行版權保護制度,同時又可以大大縮短版權糾紛解決周期和降低維權成本。」 馮俊科說道。世界需要統一授權網路BMI(美國廣播音樂協會)主席 戴爾·R·布賴恩特作為BMI(美國廣播音樂協會)主席,戴爾·R·布賴恩特對於版權的認識早在年輕時就有了深刻的認識。戴爾·R·布賴恩特的父母都是職業的寫作家,而他在青年時期成為了一個搖滾樂的創造者。當時痴迷音樂的戴爾·R·布賴恩特把他創作的音樂版權拿到了全國各地去賣,並且能夠支付家庭所產生的賬單。BMI之所以能讓音樂版權在全球范圍之內授權,是因為其在全球86個國家有相關的聯系。通過這樣的網路,可以使得作者的作品能夠在更大的范圍之內進行傳播,保證音樂在哪裡都能創立,任何的渠道都能聽到。隨著3G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寬頻不斷增大,各種應用逐漸增多。音樂和視頻這種程序通過互聯網的方法來進行交流,這就意味著有非常廣闊的市場。世界沒有像過去有著的地域邊緣,能夠有分享共同的一種信念。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有非常一致、非常強的一個版權保護的法律,也意味著我們需要有強有力的授權網路,保障全球的版權授權使用。

④ 美國影視收入占國家總收入多少

美國的電影產量只佔世界電影產量的6%-7%,但好萊塢電影卻占據了世界電影市場份額的90%以上。2001年美國IT產業產值高達6000億美元,占據世界IT產業產值的75%,美國的網站佔了全球網站的70%以上。2004年,美國的文化產業佔GDP的20℅左右,400家最富有的美國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業,同時,文化產業為美國國內提供了1700多萬個就業崗位。由此可見,文化產業已經成為21世紀美國推行全球文化擴張的重要戰略

第一節 美國文化產業發展概況

縱觀美國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美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抓住主導產業而逐漸成為世界強國(現在是唯一的超級大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只是一個普通的年輕的資本主義國家,很少參與國際事務。但兩次世界大戰及冷戰時期,美國以外交手段為渠道,著重發展軍工產業,逐漸成為世界霸主。從冷戰後期到上個世紀末,美國逐漸轉變為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產業為主導產業引領世界發展。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美國在發展網路產業的同時,漸漸轉向文化產業的發展。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提出了頗具影響的「文明沖突論」。該理論認為隨著冷戰的結束,意識形態不再重要,「文明沖突」模式成為新的對抗和協調模式。文化的共性和差異影響國家間的對抗和聯合;最可能升級為更大規模戰爭的地區沖突是那些來自不同文明的集團和國家之間的沖突。雖然這種理論還存在爭議,但該理論認為文化將成為將來國際競爭中的決定因素卻得到認同。可以說,美國現階段成功的奧秘之一就在於美國文化產業的成功。

美國是一個年輕的移民大國,有多元的文化。同我國相比,沒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也不是文化資源大國,卻是一個文化產業強國。在美國,文化產業有著多種不同的提法,例如,版權產業、創新產業、內容產業、信息產業、藝術產業、休閑娛樂產業等,而版權產業使用最多。通過版權產業的概念來表述商業和法律意義上的文化產業。在美國版權產業,尤其是核心版權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在尖端技術和雄厚資本的支持下,美國文化產業取得了另世人驚嘆的發展。根據《美國經濟中的版權產業:2004年報告》提供的數據,在1997年-2002年,美國核心版權產業增速是3.51%,超過同期美國GDP2.4%的年均增長速度;2002年美國核心版權產業的增加值為12500億美元,約佔美國GDP的11.97%。在就業方面,2002年核心版權產業就業人口有548.4萬人,佔美國就業總人口的4.02%。同年,全部版權產業就業人口有1147.6萬人,佔美國就業總人口的8.41%。僅核心版權產業創造的就業機會就遠多於飛機、鋼鐵、葯品、紡織、食品加工和電子器件等傳統知名產業。

目前,美國有1500多家日報,8000餘家周報和小報。《紐約時報》、《今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的發行量都超過100萬份。有1.22萬種雜志,1965家電台,電視台1440家,擁有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全國廣播公司三大電視網。好萊塢是世界最大的電影生產基地,其先進的電影生產流水線和成熟的商業運作經驗使它多年來壟斷世界電影市場,迪斯尼公司的動畫片製作世界聞名。音像業已經成為美國最有影響的行業之一,曾以每年12%—20%的勢頭增長,其出口額已經超過航空業的出口額。到20世紀末,美國的傳媒產業走向集約化和巨型化,如2000年有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合並而成的媒體巨人—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公司,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文化產業鏈,年銷售額超過200億美元以上。文化產業與製造業、金融業相互融合,共同組成的產業群憑借其規模優勢開拓國內國際和市場。

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美國文化產業不斷向世界各國滲透,成為對外擴張的重要渠道,音像產品占據了40℅以上的國際音像份額,電影出口額占據世界電影市場80℅的份額。1996年,其文化產品(電影、音樂、電視節目、圖書雜志和計算機軟體)的出口首次超過汽車、農業、航空和軍火等傳統行業,位居所有出口產品之首。美國控制了世界75%的電視節目和60%以上廣播節目的生產和製作。美國的電影產量只佔世界電影產量的6%-7%,但好萊塢電影卻占據了世界電影市場份額的90%以上。2001年美國IT產業產值高達6000億美元,占據世界IT產業產值的75%,美國的網站佔了全球網站的70%以上。2004年,美國的文化產業佔GDP的20℅左右,400家最富有的美國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業,同時,文化產業為美國國內提供了1700多萬個就業崗位。由此可見,文化產業已經成為21世紀美國推行全球文化擴張的重要戰略。

美國文化產業的成功當然與全球政治格局的深刻變革和經濟全球化的充分擴張(美國領導著全球經濟浪潮)有密不可分的聯系。但美國有眾多產業為何文化產業獨樹一幟,這要從美國內部去尋找答案。美國是一個極賦創新精神的國家,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也顯得那樣與眾不同。

在行政體制上,美國沒有文化部;在文化政策方面,至今沒有一個官方文化政策文件。其實,這正是美國文化政策的精妙之處,美國採用「無為而治」的文化政策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寬松的外部環境。與此同時,政府高水平的管理,進一步促進了文化產業的發展。美國文化產業的成功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政府創造寬松的外部環境。首先是美國政府注重通過法律加強對版權的保護。美國國會先後通過了《版權法》、《半導體晶元保護法》、《跨世紀數字版權法》、《電子盜版禁止法》《偽造訪問設備和計算機欺騙濫用法》等一系列有關版權保護的法律法規,為版權產業的繁榮和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次是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投入,這種投入面向所有符合規范的團體,鼓勵多元投資機制和多種經營方式,鼓勵非文化企業和境外資金投入文化產業。現在美國投資主體非常多樣,一是政府投資大。這種投入面向所有符合政策導向的團體。二是吸收非文化部門和外來投資,來自於各大公司、基金會和個人捐助的數額遠遠高於各級政府的資助。

再次是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融資體制。一些有實力的文化產業集團如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公司等,背後都有金融大財團的支持。

第二,政府高水平地的引導和管理。在美國,政府機構中保護版權產業的機構很健全。政府機構中設有版權辦公室——隸屬於國會圖書館,主要負責版權的登記、申請、審核等工作,以及為國會等部門提供版權咨詢;美國貿易代表署——負責知識產權方面的國際貿易談判;海關——主要負責涉及知識產權產品的進出口審核等相關工作;商務部國際貿易局、科技局和版權稅審查庭。此外,隨著版權產業的需要,美國政府還成立了一些直屬政府部門的工作小組,加強對版權的監督和保護,如柯林頓政府設立了美國國家信息基礎設施顧問委員會、信息政策委員會等機構。

各州政府和市政府等各級政府都十分重視文化產業。例如,紐約市政府比國家藝術捐贈部門有更高的年預算。在布隆伯格(Bloomberg)市長的領導下,文化產業在紐約經濟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並且通過電影戲劇廣播市長辦公室等機構改進了對文化產業的服務。的職責是使每個地區都有文化生活,用於資助文化事業的經費由政府核定,議會審查批准。同時要保證這些活動符合法律的規定,凡是背離法律規定的,政府有權給予取締。美國在對文化市場進行管理時不僅運用經濟的、行政的、行業自律的手段,還非常重視法律的約束。

第三,重視科技在文化產業中的作用。美國文化產業的成功,並能引導全球文化產業發展,在經濟和政治因素促成的基礎上,科技含量高是其重要原因。尤其是大眾傳播媒介,它直接構成了美國文化產業的輸出機。如果缺少了電視、電影、收音機、印刷新聞媒介和廣告這些傳媒的支撐,那麼,至少美國文化的傳播不會如今日這般普泛與深入。尤其是在大眾傳播媒介領域,印刷復制、錄音錄像、電子排版、網路傳輸、數字化、地球通訊衛星等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使美國文化產業具備了向全世界擴展的「橋梁」和「利器」。

美國文化產業的產品,尤其是好萊塢的電影、幾大電視網的肥皂劇及娛樂節目、自由的無線廣播,在世界各地都形成了這種媒介霸權。首當其沖的就是《星球大戰》、《阿甘正傳》、《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諜中諜》等好萊塢大片,特別是那些投資巨大的娛樂影片搶佔了全球票房的大部,甚至全球正在放映的電影中85%都來自好萊塢。

第四、放眼全球,充分吸收國際資本、世界文化資源和各國人才,同時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藉助貿易自由化潮流,美國文化產業已經取得了向全球輸出的主導權,且正在從資金、技術、信息等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動中受益。特別是在資本方面具有壓倒性優勢,美國文化產業的投資者,無論是好萊塢的電影製片廠還是流行音樂的唱片公司,其實都是以外來跨國資本為主的。在文化產品製作中,則立足於全球市場需求並引領潮流,牢牢把握海外銷售市常美國的電影產量僅佔全球的6%,而市場佔有率卻高達90%。輸出美國的文化價值觀,並通過影響人們的觀念來進一步培育消費市場成了美國人發展文化產業的法

⑤ 《著作權法》頒布的意義是什麼

《著作權法》是知識產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現代社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法律制度。現代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三百多年前源於西方,促進知識的積累與已交流,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推動經濟的發展和個人為社會進步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發展和完善的,著作權保護不僅僅能夠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同時版權產業也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
《著作權法》調整的范圍很廣,涉及到調整作者、國家、集體之間的利益問題平衡創作者和使用者的關系,即要充分保護作者的合法權益,又必須給作者以限制,滿足公眾的需要。可以說,著作權(版權)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動每一個角落,但是包括許多人,乃至作者和法官、律師對著作權法存在誤解,更多的老百姓缺乏著作權法律常識和版權意識。
《著作權法》是一種無形的權利,同時是用有形物體現的,包括精神權利和財產權利,因此著作權也是人權,又是一種財產。侵犯他人著作權如同偷盜他人錢財。盜版就是盜竊。保護知識產權不僅是保護著作權人的個人利益,同時也是為了維護公眾利益,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國家經濟秩序,促進社會的發展。在我國15 年的世貿談判過程,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尤其是著作權保護)一直是引人注目的問題,因為知識產權協議是世貿組織協議中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著作權涉及更多的問題是經濟問題,是財產權的問題。現在,我們經常聽到人們說,版權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或者說經濟發展的火車頭。1997年美國版權產業凈產值佔美國國內總產值的4.3%或者為3484億美元。1998年,我國圖書、報刊、印刷、電子出版業的產值是1263.2億元,軟體為170億元,兩項相加為 1433.2億元,約佔全國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8%。中國加入世貿必將深遠影響版權產業,這已是可以遇見的。
因此,《著作權法》頒布具有重要的意義

⑥ 新常態下企業如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談到創新對於中小企業成長的重要性,應該沒有人懷疑。但在我國,實際上創新還只是一小部分企業的事。據統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中國企業僅僅占企業總數的0.03%,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出口產品的90%是貼牌生產。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中小企業似乎與創新無關。
為什麼會這樣呢?外部因素固然很多,如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尚未形成,創新動力與激勵不足,創新投入與風險過高、不創新也能獲得良好收益等等。但是,為什麼在同樣條件和背景下,一些企業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創新典範,另外一些企業卻表現平平?歸根到底,企業還是要從自身尋找問題和不足。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際市場日益復雜險峻、變幻莫測,過去許多中小企業賴以生存的溫床,如人口紅利、改革開放紅利、資源環境紅利,以及由此帶來的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低成本比較優勢都不復存在。「不創新毋寧死」越來越成為鐵律。無論是為國家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優化產業結構,還是企業自身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都比以往更加緊迫,更加難以迴避。為此,中小企業必須要在創新上有勇氣去嘗試、有責任心敢擔當、有智慧謀劃策略。
首先,要充分認識當前階段中小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有意無意地走了一條要素和投資驅動發展之路,並取得了階段性成功。20世紀90年代,政府和企業以持續大量投資,逐步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引進從全球市場上可以獲得的先進技術、技術裝備,建立起現代化、高效率、適應於大規模生產的工廠。在資本密集、勞動密集、規模經濟特別明顯的基礎原材料、標准化產品和零部件等產業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力,使中國成為一個世界最重要的製造基地。
然而,這種發展模式延續到今天,我們不僅感受到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帶來的巨大壓力,而且在國際金融危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調整產業結構和消費模式,實施再工業化,使得我國的傳統發展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我們不及時、果斷地轉變發展模式,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將難以為繼。
高儲蓄率、高投資率可以獲得快速的經濟增長,但是如果不能及時向創新驅動的增長模式轉型,那麼因缺乏技術進步的支撐,經濟效率上不來,使投資效率呈遞減趨勢。不僅居民不能更多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而且資本積累獲得的可能是「負財富」,最終導致經濟增長的終結並落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在這種背景下,中小企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責無旁貸。
其次,中小企業經營者對創新要有必勝的信心和敢為的決心。索尼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曾經說過,「任何人,只要他的生命維系於創新,就都能創新。」拉丁語中還有句言,大意是「需要是發明之母。」歷史充分證實,只要萬不得已、無路可退,任何企業和個人都可能迸發出驚人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
例如,著名的創新型企業美國3M公司就是這樣走上創新之路的。1906年,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六個礦工在把個人儲蓄都投在「無價值」的沙礫坑上之後,他們面臨著破產。他們原本希望會開采出有價值的礦物,但他們只找到了沙子。絕望之下,他們發明了砂紙(3M的第一件產品),接下來的就是輝煌的歷史了。發明和創新永遠沒有止境,永遠都有機會,但它們屬於勇敢者和拼搏者。
為此,中小企業管理者和員工都要將創新作為公司生存的必要條件,要有採取創新行動和實施創意的緊迫感、危機感,還要相信付出總有回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企業從上到下每天努力追求更多的數量、更好的質量、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更高的顧客滿意度,自然會有創新產生;反過來,持之以恆地努力創新,企業也自然會獲得上述業績和成果。
再次,中小企業經營者要有舍我其誰的創新使命感和企業家精神,並營造適宜創新的文化氛圍。創新是企業家的職能,發明創造是企業家精神的反映,中小企業沒有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就不會有成功的創新。實施證明,凡是擁有優秀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的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就強,反之則相反。
企業家及其創新創業精神是企業成功創新的關鍵。但這並不意味著員工對於中小企業創新就不重要了。恰恰相反,一個擁有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的企業一定有一個鼓勵全員創新的企業文化氛圍,使所有人都能夠以創新為榮、以創新為樂。由於普通員工最熟悉企業產品和服務中存在的問題,與顧客聯系和接觸也最緊密,因而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產品和服務的不足,對其加以創新和改進也最具優勢。
對於資金和人才不足的中小企業來說,普通員工是最寶貴的創新資源,而這一點恰恰是被許多企業所忽略的。如果他們做不出英雄般的業績,不招惹麻煩,繁忙的經理很容易忽略普通工人及其想法。為企業生存而奮斗的中小企業經營者,絕對不能壓制新思想的最豐富來源,要給員工充分自由發揮的空間,營造鼓勵創新創業、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並給創新者以合理的回報與有效激勵。
復次,中小企業要重視非技術創新。創新分為技術創新和非技術創新。後者包括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對於中小企業,尤其是工業製造類企業發展固然十分重要,但非技術創新同樣也不容忽略,甚至更加重要。因為成功的企業不一定是技術領先的企業,但一定是在制度、管理或商業模式方面領先的企業。
例如,華為之所以能夠迅速脫穎而出,成為世界通訊設備行業的領頭羊,其員工持股制功不可沒。當今美國企業60%的創新是商業模式創新,40%是技術創新。商業模式之於自主創新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商業模式創新,核心是價值創新。美國的蘋果公司和中國的海爾集團都是公認的技術領先企業,但蘋果能從小眾的「酷」產品提供商成為全球最大市值公司,海爾能在全球家電業盈利能力普遍下滑中逆市上揚,靠的不是「技高一籌」,而是商業模式,前者是「硬體、軟體和服務融為一體」,後者是「零庫存下即需即供的人單合一」。
以互聯網新興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之所以在美國快速發展,與其1998年開始對商業模式(商業方法)創新授予專利有很大關系。我國許多企業已把知識創造、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擺到了戰略高度,但對商業模式創新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以至於有的企業雖然擁有很先進的技術,而產品卻在市場上乏人問津,其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從「客戶價值最大化」的角度進行價值創新,沒有在構成要素、要素間關系或者動力機制等方面創新商業模式,開發用戶潛在需求並吸引客戶興趣。有了制度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往往水到渠成。
最後,中小企業要善於運用知識產權戰略。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報告都提出了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強調知識產權保護,這對中小企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中小企業對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決定著其核心競爭力。
產權化的知識在知識經濟中構成了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和財富資源。知識產權在知識經濟中是國際競爭中的強力工具。在國際競爭舞台上,知識產權是核心武器。美國有三大霸權,即金融霸權、軍事霸權和知識霸權,其中知識霸權就體現在知識產權相關產業上的三個第一:PPT國際專利申請全球第一、知名商標數量全球第一、版權相關產業收入全球第一。
而長期以來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和運用水平則制約著我國企業和經濟的健康發展。由於我國本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缺乏自主創新意識,勤於模仿和引進,在與跨國公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往往處於不利之地。即使依靠低成本、低價格優勢取得一定的市場,也難免遭遇知識產權侵權訴訟的打壓。近年來,跨國公司習慣於利用知識產權大棒阻撓中國企業進軍國際市場。
為此,我國中小企業必須加強自主創新,自覺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注重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對於中小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而不採取專利保護就等於是在沙灘上建高樓。所以企業應建立保護商業秘密、保護知識產權的組織和各項規章制度。

⑦ 什麼是版權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與版權保護
在現代知識經濟社會中,文化創意產業漸漸成為主導產業。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各國及地區間經濟競爭的一個重要戰略規劃。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版權保護,文化創意產業自始就與版權制度緊密聯系在一起,版權保護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和基礎。版權保護的完善與否將直接決定了該國家與地區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成敗。
一、版權保護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與基礎
版權保護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與基礎作用,首先就體現在了「創意產業」的定義與界定上。我們今天所說的「創意產業」這個概念起源於英國,1997年該國政府成立了「創意產業特別工作組」,並於1998年對「創意產業」進行了定義。但是還有不少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把「創意產業」就直接稱之為「版權產業」,而且在時間的起源上也更早。1990年,美國國際知識產權聯盟就已經利用「版權產業」的概念來計算其對美國整體經濟的貢獻。現今更是以與版權制度的關系將「版權產業」劃分為「核心版權產業、交叉版權產業、部分版權產業和邊緣支撐產業」等四個部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也是採用的這種劃分方法。無論是美國的「版權產業」還是英國的「創意產業」,其所包含行業部門都是相同的。所以有人就認為無論是「版權產業」,還是「創意產業」,都是「殊途同歸」。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版權保護對於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與基礎作用。
其次,版權保護是文化創意產業賴以存在與發展的基礎。被譽為「創意產業之父」的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霍金斯在《創意經濟》一書中認為,知識產權法的每一形式都有龐大的工業與之相應,加在一起「這四種工業就組成了創造性產業和創造性經濟」。實際上目前各國和地區劃分的「創意產業」絕大多數都對應的是知識產權法中的版權制度,其核心產品和服務的保護都是以版權制度來保護的。而且這種基礎作用要遠超傳統的知識產權制度對產業創新的保護與促進,版權制度直接成為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版權成為了創意產業的核心價值,版權收入成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第一大收入,甚至有以「版權」作為直接交易對象的行業部門,比如說「版權貿易」。
再次,版權保護決定文化創意產業競爭的走勢。各個國家與地區的版權制度的不同,對版權保護力度的差別,使得版權人及其投資流向版權制度完善、版權保護力度大的國家與地區,從而決定了各國家與地區間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格局。諸如我國近來在加強計算機軟體版權保護的行動,要求所有品牌計算機要預裝正版操作系統,促成了微軟從聯想、方正、TCL等三家PC廠商處連獲大單,但旋即換來了微軟對我國打擊軟體盜版的認可和信心,已經與國家發改委達成了37億美元的投資協議。
二、當前文化創意產業版權保護的不足與建議
基於版權保護的核心與基礎作用,傳統的版權保護在當前文化創意產業中具有不足之處。這種不足不是指版權制度對於版權人權益保護上存在重大漏洞,2001年我國修改了著作權法,目前來看,內容還是相當完善的,沒有太大的欠缺,版權人利益能夠得到切實保障。但是對於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角度來說,我國版權保護的尺度還有加強的空間。因為版權保護能夠決定文化創意產業競爭的走勢,政府對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重要扶持手段就是加強版權保護,包括從制度和實踐兩個方面。
首先,我國版權制度一些方面的保護尺度與國外一些國家還存在有差距。我國著作權法在一些領域,諸如「錄音錄像製作者」、「表演者」等權利,給予了保護,但是范圍過窄,難以更大地促進其積極性。諸如影視節目製作和交易行業所涉及到的「錄音錄像」作品,我國著作權法將其列為領接權保護的客體,給予了保護。但是權利范圍較窄,錄音錄像製作者只有「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權」等四項經濟權利。像德國卻有更為廣泛的保護,錄制者可以與表演者一起分享播放錄音錄像所帶來的有關收益,還可以從錄音錄像製品的出租、出借中分享一定的報酬,從空白磁帶和錄像帶所徵收的費用中分享一定的份額。這樣看來,德國著作權法給予錄音錄像製作者的權利要比我國著作權法廣泛,相對來說對於這一產業就有著更大的吸引力。
在新的《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頒布實施之初,在計算機軟體的合理使用和最終用戶使用盜版軟體所應負擔的法律責任等相關規定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論,不少人認為這是「超世界水平」的保護。如今,將其放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來看,意味著軟體行業在我國受到了更為嚴格的保護,能夠提高我國在與印度等國在軟體產業發展中的競爭力,這種保護尺度未嘗不可。
其次,網路出版、網路游戲等文化創意產業的版權保護制度還不夠完善。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網路出版、網路游戲等文化創意產業日益成熟,可網路版權保護還處於相對滯後狀態。目前著作權法僅僅是籠統規定了著作權人的「信息網路傳播權」,其中具體的權利內容還有待用行政法規的形式加以規定,而且網路技術的發展,隨時都有可能提出新的版權問題。這一領域不僅目前而且會持久地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版權保護的問題之所在。據悉,《信息網路傳播權規定》即將出台,在這一領域內的相關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得到解決。
第三,版權的「事後救濟」保護不能適應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需要。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上採用行政與司法雙軌制,司法保護是一種被動的「救濟」手段,行政保護是主動的、經常的管理方式。可是因為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影響,行政保護的這些功效並沒有完全發揮,更多的還是提供事後的行政救濟,與司法保護無異,只是相對來說處理時間較快、效率較高,可一旦被相對人提起行政訴訟,就連效率上的優勢也盪然無存。文化創意產業的高風險性,需求不確定,促使了該產業從一開始就必須擁有完善的版權保護,機會稍縱即逝,否則在市場丟失之後,事後的救濟於事無補。這里就必須改變傳統的版權行政保護仍然處於「行政救濟」領域的局面,更多更主動地去發揮行政管理職能。北京市版權局聯合華旗資訊等一些高新企業開發的「數字作品版權登記平台」來對數字作品進行版權登記和數字水印加密等,就是一個全新的嘗試。這樣在數字作品的版權保護上變「被動」為「主動」,化解了長期困擾在數字作品版權保護中的權利認定問題,必定能夠極大地促進數字作品的相關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不僅僅是在圍繞數字作品的文化創意產業,其它的文化創意產業一樣需要版權行政管理機關主動採取措施來保護其核心價值,產業才會健康快速發展。
(作者分別為中國政法大學科學技術教學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

說行天下:小說網站上千個,總有一個適合您。 說行天下
希望採納

⑧ 法制文化創意產業的內容

以政策和法制保障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2008-02-20

文化創意產業是20世紀80年代發達國家提出的發展理念,是經濟形態由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過程中的主導產業,是當今發達國家和地區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發達國家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各有蹊徑,但共同的規律是政府提供了發展環境並以政策來驅動,這也為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啟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和法制的保障。
一、良好的政策和法制環境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先決條件
1、良好的政策、法制環境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基本生態要素
創意產業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迅速成長並形成巨大的產業規模,不僅因為創意產業本身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更重要的在於各個國家在觀念上高度重視文化創意產業,從政策上積極扶持和培育,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適宜的政策和法制環境。
文化創意產業不完全是自發的發展過程,而是在政府幹預和驅動下推進的。在政府和市場的關繫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政府與市場結合的必要性,既堅持市場調節,又重視政府調節,兩者不能相互取代。一個尊重市場規律,具有較強預見能力的政府,對於促進產業競爭力的提高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構建良好的政策和法制環境是政府的主要責任。
2、發達國家發展的實踐表明,營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制環境是政府的主要責任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公共政策推動創意產業發展的國家。政府的推動措施主要集中在支持文化創意產業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對企業的財政支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扶植文化創意產品出口等方面。自布萊爾政府提出創意產業並實施以來,一個產業「新英國」的模式已經出現。
美國全面實施版權戰略,採取加強版權立法、實施數字化版權保護戰略、推動版權保護的國際間合作等方面的措施。版權產業、尤其是核心版權產業已經成為美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對美國的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它創造的就業機會遠遠高於飛機、汽車、鋼鐵、葯品、紡織、食品加工等傳統知名產業。
日本政府調整國策,立法發展創意產業,保護和開發文化產品,成為世界上最大的 「動漫王國」。目前全球播放的動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從日本政府的國家戰略和產業政策看,日本政府正從重視製造業向重視創意產業轉變。
韓國政策重點是設立文化創意產業振興基金,建立國家級產業基地,構築產業基礎網路體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開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質量的文化產品,培養引導知識經濟的專門人才,集中力量支持重點產業和重點項目。藉助「韓流」和「天堂」游戲向世界展示了韓國文化的魅力,迅速實現了經濟的再崛起。
二、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及實施效果
改革開放以來,北京現代意義上的文化產業在經歷了自發成長、起步階段後,以《北京市「十一五」時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的頒布和實施為標志,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中央政府先後出台的政策有《關於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若干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文化體制改革試點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國務院關於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關於文化領域引進外資的若干意見》、《關於鼓勵發展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革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工作的意見》等。
與此同時,配合中央的政策,北京市政府也先後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規,主要有《北京市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北京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意見》、《北京市「十一五」時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北京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投資指導目錄》、《北京市「十一五」時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等。
這些制度規范、政策措施不僅標志著文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的法制環境改善基本到位,而且指明了文化開放、管理突破、市場拓展的道路。在這一背景下,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全面提速。
1、改革的政策——重點培育和發展一批實力雄厚的大型文化企業
原有的文化體制是以國家統包統管為主的文化管理體制,具有高度的集中性、高度的計劃性,經營性單位混同與公益性單位,由政府包攬,游歷於市場經濟體制之外,缺乏活力,長期處於小規模分散狀態,現代大型文化企業寥寥無幾,至今沒有一家文化企業能夠躋身全國500強。
北京市文化局推動了北京兒童藝術劇團、北京歌劇舞劇院、中國木偶藝術劇團、中國雜技團等幾個國有重要的藝術表演團體的公司制改造,引導文化藝術單位進入市場,培育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型市場主體。
在改制的過程中,支持企業間的業務整合。這種聯合不僅僅是行業內的強手聯合,而且是與系統外的企業聯手,確保在今後的發展中,優勢組合、優勢互補、優勢擴張,完善企業產業鏈,增強產業集中度。
北京兒藝由北京青年報社控股69.84%,注冊資本4000多萬元,形成了藝術院團由媒體控股的嶄新模式。 改制當年營業收入達到1568萬元,是改制前演出收入的18倍,2005年的營業收入是改制前的48.7倍。
北京歌舞劇院是首旅集團等4家股東單位構成,注冊資金6242.32萬元。公司以歌舞演出為主業,把進軍旅遊市場作為突破口,推出了面向旅遊飯店的覆蓋式演出。改制前最多的年經營收入不足500萬元,去年1—6月份營業收入就達到了1035.79萬元。
中國雜技團的改制採取分步推進、分期注冊的方式,首先與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聯合組建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銀泰投資5000萬元;第二步公司將進一步聯合國內優勢雜技資源,組建跨省市、投資主體多元化的集團公司。
中國木偶藝術劇院由民營企業北京永庄文化傳媒公司出資2907萬元,佔51%,成為國內第一家由民營控股的藝術院團。改制一年來就實現經營收入1761.6萬元,增長了一倍多。
這些藝術表演團體的改革,解除了原有體制的束縛,整合了優勢資源,形成了富有活力的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文化生產力的巨大能量得到釋放,生產實力和發展規模不斷壯大。
2、開放的政策——促進文化產業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
僅僅靠政府的力量無法解決長期困擾文化產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問題。文化開放的政策就是讓更多的社會力量、民營資本積極參與和投資文化產業,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社會化、公共化,以公共的文化力量來構築文化產業發展的格局。
期間,修訂了《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營業性演出管理條理實施細則》、《電影管理條例》、《外商投資電影院暫行規定》、《音像製品管理條例》、《音像製品批發、零售、出租管理辦法》;頒布了《國務院關於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關於文化領域引進外資的若干意見》、《關於鼓勵發展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的意見》。
比如,《關於鼓勵發展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的意見》,通過政策的導向,從市場准入、演出審批財稅支持、資格認定、參與對外文化交流、人才培養、輿論支持等方方面面,讓不同所有制的表演團體能夠平等競爭,共同繁榮。
一些政策還明確提出,允許民營演出團體以合資、合作、並購等形式參與市縣國有院團轉企改制,允許國有院團演職人員經批准離職自主創辦民營表演團體,鼓勵民營表演團體參加全國性評獎和調演活動,並與國有表演團體享受同等待遇,鼓勵民營表演團體參加政府的對外文化交流項目的招投標活動,對積極開拓國外市場的民營表演團體給予資金支持,鼓勵民營表演團體及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國家專業技術職稱評定,並與國有表演團體實行同一標准。
這些政策給予非公有制經濟在文化領域的合法的市場主體地位,進一步調動全社會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形成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並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民營文化企業。
北京民營文化企業——「北京女子十二樂坊」使用中國傳統樂器,重新演繹中國古典民樂、民歌和世界各民族音樂作品,使經典的中華民族文化享譽世界。首次以文化商品的形式成功地打開亞洲、北美的文化產品市場,並在美國、日本、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等國家以及港、澳、台地區掀起一股學習中國民族樂器的風潮,在北美、亞洲等地累計發行銷售唱片500多萬張,產值約合人民幣10億元。
受「北京女子十二樂坊」的影響,學習二胡演奏在日本近期幾乎形成了一個百年難遇的高潮,2005年日本購買兩萬多把中國二胡,目前全國二胡產量為30萬把,與鋼琴的產量旗鼓相當。
《功夫傳奇》是天創國際演藝交流公司以中國功夫為題材創作的劇目,在傳統武術中融入了富有哲理的戲劇情節,表現了一個小和尚出家拜師、成長的過程,學藝、思凡,經歷了種種人生的誘惑、困惑,由最初的蒙昧無知到最後的大智大勇,成為一帶宗師,蘊涵了深刻睿智的人生主題。這台劇目取得了極佳的票房成績,一躍成為北京旅遊演藝的一個新亮點。
《功夫傳奇》落戶在朝陽區幸福大街,帶動了幸福大街沿線的經濟發展,比如:劇場附近的「便宜坊」烤鴨店2004年—2006年效益翻番,周邊的飲食娛樂設施已由原來的幾家發展為二十多家。
大型企業華僑城集團投資2億元,在北京歡樂谷打造的集舞蹈、雜技、服飾表演等多種藝術門類為一體的旅遊演出——《金面王朝》,自去年8月16日上演以來,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從未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宏觀角度來看,民營文化資本的崛起指日可待。
3、協調發展的政策——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文化對於人類發展有強大的能動作用。一個民族一旦有了文化的自覺,就會形成無窮無盡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政府在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同時,應大力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向低收入群體提供免費的文化服務,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加大政府對公共文化服務的資金投入。去年北京市文化局投入2.9億元為鄉鎮文化廣場配備了燈光、音響等設備,數字電影院等基礎設施,為區縣配備流動舞台演出車,為基層圖書館配備了新書等。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布局。北京市文化局出台了鼓勵多廳影院、露天廣場建設的政策以及《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的標准》,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布局。
——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引入競爭機制,增強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制定了對在郊區縣劇場演出的劇(節)目給予補貼的政策,在密雲、門頭溝等10個郊區縣的劇場中,推出了「周末場演出計劃」, 2006年10個郊區縣城鎮增加演出近1000場,居民每周都能夠觀賞到高質量、高水準的文藝演出。2006年5月,在農村推出了「文藝演出星火工程」。出台了政府補貼政策,引入競爭機制,鼓勵國有和民營的各類專業藝術院團進入本市農村演出,基本實現了試點區縣每個行政村每季度觀看1場現場文藝演出的目標。
三、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
目前,現行的文化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完善,很多法規側重於市場管理、規范經營行為和政府的行政管理權,而在促進產業發展方面的內容較為缺乏。為此,首先需要盡快把成熟的政策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協助政府相關部門共同制定《北京市文化產業促進條例》;第二,推進重點領域的立法工作,加快研究制定《藝術品管理條例》;第三,做好法規的清理和修改工作,與WTO政策相協調。 WTO所形成的諸多協議廣泛涉及文化產業的各個領域,WTO的基本原則、規定是各成員國政府制定和執行國內文化貿易政策和國際貿易政策的文本基礎。我們必須在一個新的制度、法律和政策平台上形成和構築具有中國特點,又與WTO的基本原則精神相一致的法律政策系統。
(作者:北京市文化局局長助理)

⑨ 著作權保護的意義是什麼著作權保護的意義有哪些

著作權保護的意義是什麼?著作權保護的意義有哪些?版權是英美國家的說法,而在我國版權一般稱之為著作權,這是一種作品存在即自動取得的權利。我國法律也會對著作權進行諸多的保護,著作權保護的意義是什麼?著作權保護的意義有哪些?著作權保護的意義有哪些?著作權保護的意義是什麼?1、著作權是知識產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現代社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法律制度。著作權保護的意義現代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三百多年前源於西方,能夠促進知識的積累與交流,大大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推動經濟的發展和個人為社會進步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發展和完善的,著作權保護不僅僅能夠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同時版權產業也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2、著作權調整的范圍很廣,涉及到調整作者、國家、集體之間的利益問題平衡創作者和使用者的關系,即要充分保護作者的合法權益,又必須給作者以限制,滿足公眾的需要。可以說,著作權(版權)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動每一個角落,但是包括許多人,乃至作者和法官、律師對著作權法存在誤解,更多的老百姓缺乏著作權法律常識和版權意識。3、著作權保護的意義著作權是一種無形的權利,同時是用有形物體現的,包括精神權利和財產權利,因此著作權也是人權,又是一種財產。侵犯他人著作權如同偷盜他人錢財。盜版就是盜竊。保護知識產權不僅是保護著作權人的個人利益,同時也是為了維護公眾利益,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國家經濟秩序,促進社會的發展。在我國15年的世貿談判過程,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尤其是著作權保護)一直是引人注目的問題,因為知識產權協議是世貿組織協議中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著作權涉及更多的問題是經濟問題,是財產權的問題。現在,我們經常聽到人們說,版權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或者說經濟發展的火車頭。1997年美國版權產業凈產值佔美國國內總產值的4。3%或者為3484億美元。1998年,我國圖書、報刊、印刷、電子出版業的產值是1263。2億元,軟體為170億元,兩項相加為1433。2億元,約佔全國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8%。中國加入世貿必將深遠影響版權產業,這已是可以遇見的。因此,經濟、科技和文化的發展離不開著作權保護制度。

閱讀全文

與美國版權產業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