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方案的介紹
10月23日,一位國土資源部的人透露,國土資源部已經初步編制完成了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方案;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工作將按照「分類處理」原則的進行。
② 農村土地改革三項試點的33個試點區縣具體是哪33個區縣
農村土地改革三項試點的33個試點區縣分別是:
北京市大興區、天津市薊縣、河北省定州市、山西省澤州縣、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遼寧省海城市、吉林省長春市九台區、黑龍江省安達市、上海市松江區、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浙江省義烏市、浙江省德清縣、安徽省金寨縣、福建省晉江市、江西省余江縣、山東省禹城市;
河南省長垣縣、湖北省宜城市、湖南省瀏陽市、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海南省文昌市、重慶市大足區、四川省郫縣、四川省瀘縣、貴州省湄潭縣、雲南省大理市、西藏自治區曲水縣、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甘肅省隴西縣、青海省湟源縣、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
農村土地改革三項試點暫時調整實施的內容包括:
1、暫時調整實施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出讓等的規定。在符合規劃、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允許存量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2、暫時調整實施宅基地審批許可權的規定。使用存量建設用地的,下放至鄉(鎮)人民政府審批;使用新增建設用地的,下放至縣級人民政府審批。
3、暫時調整實施徵收集體土地補償的規定。綜合考慮土地用途和區位、經濟發展水平、人均收入等情況,合理確定土地徵收補償標准,安排被征地農民住房、社會保障;加大就業培訓力度,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全部納入養老、醫療等城鎮社會保障體系;有條件的地方可採取留地、留物業等多種方式,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
③ 2016年農村土地三項改革試點主要內容有哪些
農村土地改革三項試點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
一、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
二、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
三、征地制度改革試點。
所謂農地入市,全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是指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可以以出讓、租賃、入股等模式參與市場交易。
宅基地制度改革,在保障農民宅基地用益物權、引導農民自願有償退出閑置宅基地、規范宅基地管理和利用、改善村莊環境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而土地徵收制度改革,圍繞縮小征地范圍、規范徵收程序和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進行了有益探索。按照要求,農村土地三項改革試點工作要確保在2017年底前完成試點任務。
三十三個試點縣(市、區)名單如下:
33個試點縣市區分別是:北京市大興區、天津市薊縣、河北省定州市、山西省澤州縣、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遼寧省海城市、吉林省長春市九台區、黑龍江省安達市、上海市松江區、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浙江省義烏市。
浙江省德清縣、安徽省金寨縣、福建省晉江市、江西省余江縣、山東省禹城市、河南省長垣縣、湖北省宜城市、湖南省瀏陽市、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
海南省文昌市、重慶市大足區、四川省郫縣、四川省瀘縣、貴州省湄潭縣、雲南省大理市、西藏自治區曲水縣、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甘肅省隴西縣、青海省湟源縣、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
(3)宅基地使用權改革試點擴展閱讀:
自我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啟動,尤其是2016年9月進一步統籌協調推進三項試點以來,各試點地區積極謀劃並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目前改革綜合效益日益顯現。
這是記者當日從國土資源部召開的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工作現場交流會上了解到的。
據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張德霖介紹,目前33個試點地區累計出台約500項具體制度措施。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地塊共計278宗,總價款約50億元。
3個原征地制度改革試點地區按新辦法實施征地的共59宗、3.85萬畝。15個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地區退出宅基地7萬余戶,面積約3.2萬畝。
從統籌推進三項試點與其他改革看,目前,33個試點已全部納入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14個納入農村改革試驗區,15個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全部列入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
還有不少試點地區納入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幾類試點共同推進、相互配合,取得了很好的改革聯動效應。
與此同時,隨著三項試點的開展,國土資源部等相關部門還穩步有序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改,也將積極推進土地管理法配套法規規章的研究起草。
2014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在全國選取30個左右縣(市)行政區域進行試點。
全國人大常委會2015年2月27日經表決,決定授權國務院在北京市大興區等33個試點縣(市、區)行政區域,暫時調整實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關於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決定指出,上述調整在2017年12月31日前試行。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我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綜合效益日益顯現
④ 農村宅基地改革包括哪些方面
「關於農村宅基地改革的問題,目前確實有一個試點方案,已經編制完成了,但還沒有最後批准。」23日上午,一位不願具名的國土資源部內部人士向記者證實,國土資源部已經初步編制完成了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方案。
所謂農村宅基地,是農村的農戶或個人用作住宅基地而佔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包括已經建設房屋、建過房屋或者決定用於建造房屋的土地,已經建設房屋的土地、建過房屋但已無上蓋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備建房用的規劃地三種類型。
據悉,按照目前已經基本成型的「試點方案」,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工作將按照「分類處理」原則的進行。所謂分類,即「城鄉建設用地擴展邊界外的傳統農區」和「城鄉建設用地擴展邊界內」兩類,對於這兩類不同情況,將以不同方式貫徹「一戶一宅」的原則。
試點方案規定,在城鄉建設用地擴展邊界外的傳統農區,繼續實行「一戶一宅」、面積法定的宅基地分配製度。對人均耕地少,二、三產業比較發達的地區,實行相對集中建房落實「一戶一宅」,原則上不再進行單宗分散的宅基地分配。
而在城鄉建設用地擴展邊界內,政府或集體通過集中建設農村公寓、農民住宅小區,將法定面積宅基地等值轉換為住宅,落實「一戶一宅」。已沒有新增宅基地可供分配的,農民集體可利用村莊存量建設用地,在政府支持下集中建設公寓式住宅,落實農村住房建設的宅基地權益。
記者了解到,試點方案還規定,農戶初次分配的宅基地,繼續實行規定面積內無償取得,有條件地區試行有償選位;超標佔用宅基地和一戶多宅的,超過部分實行有償使用;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因有償流轉或退還宅基地後再次申請的,可有償取得;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通過繼承房屋或其他合法方式佔有和使用宅基地,實行有償使用;農戶可自願有償退出宅基地。
⑤ 關於宅基地試點改革,宅基地實現自由買賣還有多遠
憲法 第十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不能買賣土地是社會主義制度決定的,憲法第十條不可能修改,永遠不可能自由買賣土地。在古代土地也不能自由買賣,嚴格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約束
⑥ 33個土改試點中哪些是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
制度改革不等於特赦,輕微的違規違法行為不處理處罰就算了,對於達到一定程度的違法行為不處理處罰,全國人民可不同意,放縱違法本身就是違法,有些高級幹部不怕影響自己的前程就只強調關心改革
⑦ 2015年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做了哪些事
一是要完善土地徵收制度。縮小土地徵收范圍制定土地徵收目錄,規范土地徵收內程序容,建立系統的規范的評估制度公開土地徵收信息,保障土地徵收的合理機制。
二是要建立農村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制度,完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產權不完整,不能上市交易等問題,建立農村集體建設性用地入市,租賃等權利,明確用地范圍和用途健全交易規則和監督制度。
三是農村宅基地改革制度,完善農村宅基地權益。對因歷史原因造成的一戶多宅等情況探索有償使用,探索實行有償農村宅基地轉讓政策,探索農村宅基地審批制度,盡力做到村民民主管理作用。
四是建立國家,集體和個人的權益分配製度,合理提高收益。針對土地分配機制不健全,要建立完善的解決分配機制不健全的問題。
國土資源部表示改革試點現在小范圍推行,非試點地區不要自行改革,確保試點封閉運行,風險可控。
⑧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新增100個市縣有哪些
因為農村宅基地制抄度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也是指有很多的地方很容易出現問題。1、完善土地徵收制度要縮小土地徵收范圍,探索制定土地徵收目錄,嚴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圍。2、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明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范圍和途徑。3、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對因歷史原因形成超標准佔用宅基地和一戶多宅等情況,探索實行有償使用。●探索進城落戶農民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自願有償退出或轉讓宅基地。●改革宅基地審批制度。4、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