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置協議誰簽房子就是誰的
法律分析:
有權簽署安置協議的人應是被拆遷人,被拆遷人簽署安置協議後,即成為安置房屋的所有權人。
法律依據:《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公證細則》第四條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公證的當事人是具有拆遷人和被拆遷人資格的人。 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建設單位和個人;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所有人(包括代管人、國家授權的國有房屋及其附屬物的管理人)和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使用人。
《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公證細則》第十二條
被拆遷物的原產權人或使用權人變更,未辦理產權或使用權過戶手續的應依法先辦理過戶手續,再辦理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公證。
『貳』 拆遷戶拆遷協議上寫誰的名字是不是房產證上面寫誰的名字
當時的拆遷協議簽字的名字,就是以後房產證的名字。除非,這期間因買賣繼承等原因,導致業主之間要求更名。在辦理回遷時,會在資料審核這環節審出情況,要求業主補齊手續,然後再按最新的資料辦理回遷。確認回遷後,按最新的確認資料辦理房產證出證。
法律分析
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所有人和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使用人。被拆遷人可以是對房屋享有所有權的人,即所有人;也可以是對房屋享有合法使用權的人,即使用人;還可以是對房屋享有共有權的人,即共有權人。被拆遷人可以按照下列方式進行分類:依據被拆遷人的被拆除的房屋及其附屬物所享有的權利性質的不同,可以將被拆遷人分為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及代管人。一.被拆除房屋及其 附屬物的所有權人,被拆遷人對於拆遷范圍內的房屋及其附屬物擁有所有權的,是所有權人。二.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使用人,在拆遷范圍內對於被拆除的房屋及其附屬物享有使用權的單位或者個人是使用權人。三.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代管人,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所有權人因有關的原因不能直接行使管理其財產的權利時,可以委託或者由有關部門指定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對產權人所有的房屋及其附屬物進行管理,被委託或者指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即為代管人。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徵收人)給予公平補償。
第二十一條 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被徵收人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用於產權調換的房屋,並與被徵收人計算、結清被徵收房屋價值與用於產權調換房屋價值的差價。 因舊城區改建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選擇在改建地段進行房屋產權調換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屋。
『叄』 樓房拆遷土地使用權歸誰
拆除爛房子土地使用權歸國家的。因為土地是國家的,我們只是擁有土地使用權,當依附在土地上的房子被拆除了,那所依附的土地使用權也是沒有了的,自然就歸屬於國家了。
【法律依據】
《憲法》第十條
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
『肆』 使用權房子動遷了怎麼辦
法律分析:房屋拆遷是由徵收人對被徵收人進行補償安置。被徵收人是房屋的所有權人,只有使用權的第三方不直接與徵收人有法律主體關系。房屋拆遷會造成使用權滅失,造成一定的損失,這是使用權人與房屋所有權人之間的民事行為,雙方可以協商解決,可以按原合同約定履行義務,合同中未明確表明的事宜通過協商解決爭議,協商不成的可以通過人民法院訴訟解決。
法律依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第十二條 拆遷范圍確定後,拆遷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下列活動:
(一)新建、擴建、改建房屋;
(二)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
(三)租賃房屋。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就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暫停辦理的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期限。暫停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拆遷人需要延長暫停期限的,必須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延長暫停期限不得超過1年。
『伍』 農村拆遷,宅基地使用權補償歸村集體所有還是農民個人所有
農村土地的所有權都是集體的。村委會說宅基地使用權補償歸村集體所有,不分給農戶,此種說法不正確。
我國土地實行公有制,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
第十條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
也就是說,土地的所有權是集體所有權,集體成員只有使用權或者承包經營權。農村集體成員可以在農村集體規劃的對應的土地上進行住宅房屋建設或者農業生產活動。
《物權法》第142條規定:「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建造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所有權屬於建設用地使用權人。」
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分開補償。一是宅基地補償,歸屬於集體:二是房屋補償,歸屬於個人。
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分開補償的。所謂「分開補償」,是指土地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的分離。所以,征地拆遷過程中,宅基地的補償與房屋補償不可混淆一起的,不能因為房屋得到補償就認為宅基地已經補償了。
(5)拆遷使用權人誰安置擴展閱讀:
補償標准
徵用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被徵用的耕地數量÷征地前被徵用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
房屋拆遷補償價由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構成。計算公式為:房屋拆遷補償=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補償形式
安置補償的選擇一般會有三種情況:一種是拆遷安置補償款,一種是產權置換房屋,還有一種就是兩者相結合,在一定產權置換的基礎上再收取部分補償款。
『陸』 動遷安置對象問題
您好:
根據您描述的事實,嘗試根據相關法律回答如下,供參考:
第一:關於什麼才是被拆遷人以及拆遷安置對象。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第十三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拆遷租賃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第十四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代管的房屋需要拆遷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並辦理證據保全。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並沒有明確的指明被拆遷人。
一般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或者承租人。
比如:浙江省規定:
第四條本條例所稱拆遷人是指市、縣人民政府設立的具體實施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並依法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條例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拆遷租賃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房屋拆遷安置對象
安置對象,是指被拆除房屋的使用權人而不是其所有權人。只有在被拆除房屋的所有權與使用權的權利主體一致時,拆遷補償和拆遷安置才為同一對象。在對房屋所有權人給予補償的同時對拆除房屋的使用人給予安置,是為了充分體現在房屋拆遷時使用人的使用權是受法律保護的原則。
拆遷房屋使用人是指在房屋拆遷公告公布之日起,在拆遷范圍內具有正式戶口並取得房屋產權證或正式住房證的公民;在拆遷范圍內具有營業執照或者作為琥式辦公地,並有經市、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劃管理部門批準的使用性是辦公、營業用房的房屋,並且取得房屋產權證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按市、縣人民政府的規定應當安置的其他單位和個人。
第二: 關於你說的問題,還需要明確你所在的地區,現在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建議你參考所在省下發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以及你們此次拆遷的安置方案,在確定是不是可以做為安置對象。
個人認為,如果你們當地明確了安置對象的條件,你們符合的話,應當做為安置對象進行安置的。
以上意見是根據您的描述和提問做出的簡單回答,是律師的個人觀點,供參考!
河南 鄭州 曹律師
『柒』 只有使用權的房子拆遷了怎麼辦
1、房屋拆遷是由徵收人對被徵收人進行補償安置。被徵收人是房屋的所有專權人,只有使用權的屬第三方不直接與徵收人有法律主體關系。
2、房屋拆遷會造成使用權滅失,造成一定的損失,這是使用權人與房屋所有權人之間的民事行為,雙方可以協商解決,可以按原合同約定履行義務,合同中未明確表明的事宜通過協商解決爭議,協商不成的可以通過人民法院訴訟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