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法問題物權的取得
第一題題目不明確,承租人將其租賃的電腦 怎麼向不知情的第三人?我這里推定為,承租人將其租賃的電腦賣給不知情的第三人。
根據《物權法》第106條,動產所有權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有五:
①須為佔有委託物。即無權處分人基於所有權人的意思取得佔有。如租賃物、保管物、借用物、運輸物、承攬物、試用買賣物、質物。
須注意:下列動產不善用善意取得:(a)佔有脫離物。指非基於真正權利人的意思而喪失佔有的物。包括贓物、遺失物、漂流物、埋藏物、隱藏物、失散的動物。(b)貨幣。貨幣屬於特殊動產,佔有貨幣即取得所有權,沒有無權處分的問題。(c)禁止流通物。如毒品、武器、淫穢書刊,國家不允許私人取得所有權,自不適用善意取得。
②動產的佔有人實施無權處分。故佔有人與第三人間的買賣合同(互易合同)效力待定。
③第三人為善意。即不知屬於無權處分。
④第三人以合理的價格受讓。同樣,僅須約定,無須實際支付合理價格。
⑤完成交付。
須注意:佔有改定不能發生善意取得的效果。只能採用現實交付、簡易交付與指示交付的方式。
所以第一種情況合同有效,即使追認也不能抗拒第三人善意取得。第二種情況,合同有效,追認也會發生善意取得。所以都會取得。
希望能幫助到您~
② 物權法一題,是有效還是效力待定
這是合同法上的一個典型的無權處分行為,合同的效力未定,需要權利人追認之後才能發生效力。甲對該物沒有所有權因此不能將該物處分,但是法律為了保護交易的安全和善意第三人的合法利益,規定:當不知情的第三人以合理的對價取得該物時,取得該物的所有權,也就是說從物權變動的角度上看,無權發生轉移。
③ 物權的概念和特徵是什麼
物權是權利人享有的直接支配特定物並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其特徵如下,物權具有直接支回配性及權利答,無人無需藉助他人的行為就能實現自己的權利。物權具有排他性。接同業標地物上不得同時成立兩個內容不相容的物質。權物權具有直接支配性,即權利人的權利可以對抗一切不待定的義務人。
④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對於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法律行為成立後,是否能夠發生效力尚不能確定的情形。其具體行為有:1、對於限制行為能力人實施的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雙務行為;2、無權代理行為;3、無權處分行為;4、欠缺債權人同意的債務移轉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二條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一百七十一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第三百一十一條
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據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適用前兩款規定。
⑤ 物權問題
第一,你要從佔有來理解。佔有的其中一種分類就是自主佔有和他主佔有。
第二,你要理解物權法15條的區分原則,合同是合同,所有權移轉是移轉。動產所有權移轉以動產移轉為准。在你說的例子中丙之所以不能向乙主張權力是因為甲沒有把動產交付給丙,這時丙是沒有所有權的,也就無法基於物權法34條向乙主張權力。丙不能要回不是因為所有權移到了乙,事實上也根本不可能移轉。
第三,甲是有權處分,所有權就在甲那。他與丙簽訂的合同是完全有效的。這也是為什麼乙無權處分質物的原因。物權法說沒有經過抵押權人質權人同意處分抵押物質物的不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之所以用不發生無權變動的效力這幾個字而沒用無效二字理由就在這。
第四,樓上520的邏輯有沖突,我不太同意他的意見
⑥ 物權,財產所有權 問題
第一個案例中房屋歸丙所有,這是典型的一房二賣的情況,我國物權法規定物權具有優先效力,就是物權的效力優先於債權,因為我國不動產的變動以登記為生效要件,在上述案例中由於丙與甲已經辦理了過戶登記,因此房屋歸丙所有,同時,由於乙只和甲簽訂了買賣合同因此屬於債權范圍,由於乙因此收到的損失應當由甲來承擔,乙可以追究甲的違約責任。至於第二個例子,就屬於正常的買賣合同了,由於乙只和甲簽了買賣合同,但是並沒有登記,因此房屋仍然歸甲所有,但是乙又將房屋買給丙,這就屬於無權處分,這種情況下簽訂的合同屬於效力待定,如果甲追認的話合同成立否則不成立,那麼丙就要返還但是可以等到乙取得房屋是再購買。如果甲後悔了那麼丙可以追究乙的責任而乙則應當追究甲的違約責任。但是如果丙取得房屋時是善意的就是不知道房屋還不屬於乙,且支付了合理的價格並完成了登記則適用於善意取得,如果甲不賣了,甲無權要回,應當由乙承擔責任,而乙也可以要求甲承擔違約責任。但是上述案例中由於乙未辦理登記而丙又從乙處獲得,因此證明丙的善意很難
⑦ 物權的主體是什麼
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和他物回權(用益物權和擔答保物權)。
(1)物權的權利主體特定,義務主體不特定;
(2)物權的內容是直接支配一定的物,並排除他人干涉。
物權,其權利主體為物主,只有物主才有權利處分、收益、使用該物,因此財產權的權利主體是特定的。物權是一種對世權力,需要不特定的除物主以外的其它人承擔保證物主正常完全行使物權的義務,因此其義務主體是不特定的。
⑧ 無權處分中效力待定的對象是債權合同還是物權
我個人認為應當是物權。在無權處分人和當事人之間合同生效,無法履行的,可以追究無權處分人的違約責任。
⑨ 物權法中「效力待定的合同。如果甲追認,則合同有效,如果甲不予追認,合同無效。"是什麼意思效力待定
合同效力待定,意味著合同效力既不是有效,也不是無效,而是處於不確定狀態。設立這一不確定狀態,目的是使當事人有機會補正能夠補正的瑕疵,使原本不能生效的合同盡快生效。
這里的合同是指當事人雙方已經簽訂的合同。
追認是對效力待定合同效力的確定,指有追認權的當事人在一定期限內的進行補正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