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法中的宣示登記概念
1、」宣示登記「是指能夠產生處分該不動產物權效力的登記。
專2、當事人因生屬產、繼承、受遺贈、判決、裁決、收歸、沒收、徵收取得不動產物權,經登記,才能處分該不動產物權。
3、當事人攔沙造田、建築房屋,事實行為成就時取得土地、房屋所有權,辦理登記,才能處分該不動產。繼承人、受遺贈人自被繼承人、遺贈人死亡時取得遺產物權,經登記,才能處分繼承、受遺贈的不動產。法院判決、仲裁裁決生效的時間是當事人取得不動產物權的時間,經登記,當事人才能處分該不動產物權。因收歸、沒收、徵收取得不動產物權的,物權取得的時間也會在登記之前,經登記,才能處分該不動產物權。
4、張三繼承了他父親張三豐所有的一座宮殿,如果張三一輩子不把宮殿賣出去,那他不用做任何登記,宮殿當然是他的。但是,如果張三想要把宮殿賣給李四,就要去登記機構把宮殿從張三豐名下過戶到自己名下——這個登記過程理論上就叫「宣示登記」
㈡ 我婚後繼承的父母財產 跟老公有關系嗎
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因繼承遺產和接受贈與所得的房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但是,如果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房產,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根據《婚姻法》
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2)物權宣示登記擴展閱讀:
夫妻共同財產的內容:
《婚姻法》第17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生產、經營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根據該條的規定,結合上面對財產的相關界定,下列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
1、工資、獎金。工資是指作為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期付給勞動者的貨幣或實物;獎金是指用人單位為了鼓勵和表揚勞動者而向其給予的貨幣或實物。
2、生產、經營的收益。夫妻一方或雙方從事個體經營、租賃或承包經營所得的收益為夫妻共同財產。
如配偶一方或雙方以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以個體工商戶的名義從事工商業生產活動、以個人合夥的名義從事合夥生產經營、依據《獨資企業法》或《公司法》的規定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獲得的貨幣或實物。
3、知識產權的收益。知識產權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的內容,其中人身權只能由作者、發明創造者所享有;而對於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權利人可通過轉讓或許可使用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而獲得收益,其收益屬於夫妻雙方共同所有。
4、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在婚姻期間,夫妻雙方或一方所繼承或接受遺贈而取得的財產,屬雙方共同財產。如夫妻一方或雙方所繼承的其去世父母的遺產,又如結婚時一方或雙方受贈的禮金、禮物。
但是,如果被繼承人在遺囑中指明某項遺產只歸夫或妻一方所有,或贈與人在贈與合同中確定某項財產只贈給夫或妻一方,這種情況下,法律應當尊重被繼承人和贈與人的意願,夫妻一方繼承的遺產和接受的贈與物不能作為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
5、其他應當歸夫妻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結合現實生活,其他應當歸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主要有以下幾類:
(1)婚後對個人財產加以改良後增加的價值部分,如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對一方婚前個人所有房屋進行修繕、裝修、重建而使該房屋增值的,該增值部分為夫妻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
(2)夫妻雙方婚後財產所產生的孳息,應為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如存款所獲得的利息;
(3)夫妻一方或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一次性買斷工齡的補償費應為夫妻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
(4)夫或妻因偶然中獎所得的獎金或獎品;
(5)夫或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取得的養老金、退休金、失業保險金、醫療保險金,應當作為夫妻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
(6)夫妻雙方對外所擁有的共同債權為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如夫妻共同生產經營所產生的債權。
婚後繼承的財產不一定都是夫妻共同財產,繼承父母的財產,一般情況下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如果在遺囑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則屬於夫妻一方個人財產而非夫妻共同財產。
㈢ 請問物權法里有個宣示登記,去哪能辦,辦完了能代表我對房子有所有權嗎
你好,
1、該房屋內是否有共同居住人,有幾個戶口,你是否居住在裡面?
2、若需要幫助,可以直接來電。
㈣ 誰能給我解釋一下民法上的「宣示登記」具體是什麼意思
宣示登記是指能夠產生處分該不動產物權效力的登記。當事人因生產、繼回承、受遺贈、判決、裁決、收答歸、沒收、徵收取得不動產物權,經登記,才能處分該不動產物權。
當事人攔沙造田、建築房屋,事實行為成就時取得土地、房屋所有權,辦理登記,才能處分該不動產。繼承人、受遺贈人自被繼承人、遺贈人死亡時取得遺產物權,經登記,才能處分繼承、受遺贈的不動產。法院判決、仲裁裁決生效的時間是當事人取得不動產物權的時間,經登記,當事人才能處分該不動產物權。因收歸、沒收、徵收取得不動產物權的,物權取得的時間也會在登記之前,經登記,才能處分該不動產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