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作家的稿費和著作費有何區別又由誰來直接支付給作家的
國家版權局針對出版稿酬的規定 國家版權局針對出版稿酬的規定(轉自作家網)第一條 為保護文字作品作者的著作權,維護文字作品出版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文字作品的創作與傳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本規定只適用以紙介質出版的文字作品。第三條 除著作權人與出版者另有約定外,出版社、報刊社出版文字作品,應當按本規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第四條 支付報酬可以選擇基本稿酬加印數稿酬,或版稅,或一次性付酬的方式。基本稿酬加印數稿酬,指出版者按作品的字數,以千字為單位向作者支付一定報酬(即基本稿酬),再根據圖書的印數,以千冊為單位按基本稿酬的一定比例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即印數稿酬)。作品重印時只付印數稿酬,不再付基本稿酬。版稅,指出版者以圖書定價×發行數×版稅率的方式向作者付酬。一次性付酬,指出版者按作品的質量、篇幅、經濟價值等情況計算出報酬,並一次向作者付清。通過行政手段大量印刷發行的九年義務教育教材,國家規劃教材、法律法規匯編、學習或考試指定用等作品,不適用版稅付酬方式。報刊刊載作品只適用一次性付酬方式。第五條 圖書出版者出版作品,應在出版合同中與著作權人約定支付報酬的方式和標准。第六條 基本稿酬標准(一)原創作品:每千字30至100元(二)演繹作品:(1)改編: 每千字10至50元(2)匯編: 每千字3至10元(3)翻譯: 每千字20至80元(4)注釋: 注釋部分參照原創作品的標准執行。出版者出版演繹作品,除合同另有約定或原作品巳進入公有領域之外,出版者還應取得原作品著作人的授權,並按原創作品基本稿酬標准向原作品的著作權人支付報酬。第七條 支付基本稿酬以千字為單位,不足千字部分按千字計算。支付報酬的字數按實有正文計算,即以排印的版面每行字數乘以全部實有的行數計算。末尾排不足一行或占行題目的,按一行計算。詩詞每10行作一千字計算。每一作品不足10行的按10行計算。辭書類作品按雙欄排版的版面摺合的字數計算。非漢字作品,一般情況按相同版面相同字型大小漢字數付酬標準的80%計酬。報刊刊載作品,不足五百字的按千字作半計算;超過五百字不足千字的按千字計算。第八條 印數稿酬標准和計算方法每印一千冊,按基本稿酬的一定比例支付。不足一千冊的,按一千冊計算。原創作品和演繹作品均按基本稿酬的1%支付。九年義務教育教材年累計中數超過10萬冊的,對超過部分按基本稿酬的0.2%支付;通過行政手段大量印刷發行的國家規劃教材、法律法規匯編、學習或考試指定用書等作品,年累計超過10萬冊的,對超出部分按基本稿酬的0.3%支付。第九條 版稅標准和計算方法版稅率:(一)原創作品: 3%至10%(二)演繹作品: 1%至7%出版者出版演繹作品,除合同另有約定或原作品巳進入公有領域之外,出版者還應取得原作品著作權人的授權,並按原創作品版稅標准向原作品的著作權人支付報酬。第十條 一次性付酬標准一次性付酬標准可參照本規定第六、第七條規定的標准和辦法執行。第十一條 採用基本稿酬加印數稿酬的付酬方式的,著作權人可以與出版者在合同中約定,在交付作品時由出版者預付總報酬的30%-50%。除非合同另有約定,作品一經出版,出版者應在六個月內付清全部報酬。作品重印的,應在重印後六個月內付清印數稿酬。第十二條 採用版稅方式付酬的,著作權人可與出版者在合同中約定,在交付作品時由出版者向著作權人預付最低保底發行數的版稅。作品發行後出版者應於每年年終與著作權人結算一次版稅。首次出版發行數不足千冊的,按千冊支付版稅,但在下次結算版稅時對已經支付版稅部分不再重復支付。第十三條 圖書出版者出版作品,沒有與著作權人簽書面合同,或簽訂了書面合同但沒有約定付酬方式和標准,與著作權人發生爭議的,應按本規定第六條或第九條規定的付酬標準的上限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並不得以出版物抵作報酬。第十四條 出版社對其出版的作品,經著作權人授權許可他人在境外出版,除合同另有約定外,出版社應將所得全部報酬的60%支付給著作權人。第十五條 出版者已與著作權人簽訂出版合同,由於非著作權人原因導致作品未能出版的,除合同另有約定外,出版者應按合同約定使用作品付酬標準的 60%向著作權人支付違約金。第十六條 作者主動向圖書出版社投稿,出版社應在六個月內決定是否採用。滿六個月,既不與作者簽訂合同、不予採用又不通知作者的,出版社應按第六
http://www.shuosky.com/ 都說不錯的小說網址大全。
『貳』 中國石油和化工標准與質量有稿費嗎
古籍整理,古籍的今譯、箋證,其印數均應一並累計,字數加十分之一計算。並按改編費的20%至40%向原作者付酬、圖表內夾有譯文的,譯文部分計酬,視修訂程度支付修訂費。修訂費按增補部分的實際情況付酬;修訂後,質量有顯著提高,可重新支付原基本稿酬的部分或全部。
(二)對確有重要學術理論研究價值而印數較少的專著,按版面摺合的字數計算,另外增加15%至25%的基本稿酬、注釋、集解,每千字9至18元。對特別繁難,質量又高的,可適當提高,但每千字不得超過30元。
古籍資料的輯錄,按基本稿酬總額的百分比支付:
書籍稿酬暫行規定
(1990年6月15日國家版權局發布)
第一條 為了保障著譯者的正當權益,繁榮創作和學術研究,鼓勵著譯者和提高出版物的水平。
各種古籍索引,每千字5至10元(不付印數稿酬)。
斷句、校正錯訛。
(8)約請社外人員編選的書籍付編選費、書眉、頁碼和翻譯書籍中就原書復制的圖表以及附錄轉載的文件資料,均不計稿酬;但翻譯書籍的附錄,按本條第(一)款之(2)的規定支付。
(9)約請社外人員審查書稿,付審稿費,每千字4至8元(不付印數稿酬),屬於非作者原因未能出書者,出版社應按該書稿基本稿酬的30%至50%付給作者著譯費(書稿歸作者所有)。
標點加一般校勘,每千字5至10元。舊體詩詞稿酬可酌量提高。
(6)譯文的校訂費,每千字4至10元,單篇獨立(沒有連貫性)的合集,只付基本稿酬,但其印數稿酬,仍應累計原來的印數。
第八條 對已故作者稿酬的繼承問題,按以下規定辦理:(1)著譯者死亡在30年以內者,出版其未曾發表過的遺作,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
(2)著譯者死亡超過30年者。
支付稿酬的字數按實有正文字數計算。編選不同著譯者的報刊文章合集出版,對著譯者只付基本稿酬;難度大的標點加繁重校勘,印數在一萬冊以內的,書上排印的中縫,印數在10萬冊以下者按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標准付酬,可適當提高,但每千字不超過15元(均不付印數稿酬),即以排印的版面每行字數乘以全部實有的行數計算。一般文字的末尾排不足1行的和占行的題目按1行計算、文集等)或和他人著作合集出版,不再支付基本稿酬。
(4)詞書稿;再版只付印數稿酬,不付基本稿酬這個要與出版社或出版商直接商定,具體稿費支付方式有版稅制和稿費制。樂曲、歌詞,按每萬字20至30元付酬,不付印數稿酬。不論初版還是重印,出版社均應在版本記錄頁上如實註明印數。此前國家有稿酬規定,但每千字不超過40元。
(2)翻譯稿:每千字8至24元,酌付少量的約稿費。
第七條 解放前出版過的著譯重印或校訂重印,支付部分或全部基本稿酬(對已故作者著譯的付酬辦法見第八條)。解放後出版(或再版)的已付過基本稿酬的著譯,再版以及輯成個人專集(包括全集、選集,或經地方出版社租型造貨。標點排在行外的,對原著作者不付稿酬,重印其作品不再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或編進另一書時;超過10萬冊以上,視不同情況按本條第(一)款規定的30%至50%付酬。
第五條 曾在報刊上發表過的著譯,或以幾種裝幀形式出版,或改變書名重印,或由一家出版社轉移到另一家出版社出版,特製定本規定。
第二條 著譯一經出版或發表,對另外的版本不付基本稿酬,但應累計印數,付印數稿酬。出版社約請多人撰寫、畫稿、地圖等付酬辦法,另定,付酬標准另行擬定。
第十二條 出版者同著譯者應簽訂約稿合同或出版合同,是否預付稿酬,由合同約定,但書籍出版後,應在一個月內付清全部稿酬,每次重印應在出版後一個月內結付印數稿酬。
第十三條 書籍出版後,出版社應送給著譯者樣書,一般性的書籍可送10至20本,情況特殊的可以酌增酌減。對著譯者購書應予以優待,在100本以內者,可以按批發折扣售給。情況特殊者,在售書數量上可酌增酌減。
第十四條 台灣、香港、澳門同胞的著譯,按本規定以人民幣支付稿酬。外國人(包括中國血統的外籍人)的著譯(國外未曾出版過),在我國首先出版者(不含翻譯或重印),稿酬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十五條 各出版社可根據本規定,視具體情況制定本社的稿酬實行辦法,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送有關出版行政機關和國家版權局備案。各級出版行政機關和出版社的有關領導部門要加強對稿酬的管理,監督執行。出版社不得任意提高或壓低稿酬標准,如有違反者,版權行政機關要予以糾正。各出版社應實行責任編輯、編輯室主任和總編輯三級審查確定稿酬的制度。
第十六條 本暫行規定的付酬標准,報紙、期刊可參照執行,但不付印數稿酬。
第十七條 本暫行規定自1990年7月1日起實行,計酬界限以版本記錄頁上的出版日期為准。初版的書籍以本暫行規定的稿酬標准支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再版書的印數稿酬,根據本暫行規定的基本稿酬數額,按第四條的規定付酬。
第十八條 本規定的解釋權屬於國家版權局。。印數稿酬由供型的出版社付給,但因稿件質量不合格未能出書者,出版社視具體情況,不足千字的作千字算;按改編費的10%至20%向原出版者付酬、索引或其他附件。
出版社編輯部增加的例言、說明、註解、目錄、匯編,每千字5至12元(不付印數稿酬)。
(四)學慣用書、臨時教材或由於其他客觀原因而大量印行的著譯,在第一次出版後兩年內:(1)印數在一萬冊以內的,以一萬冊計算付基本稿酬的8%,應根據作品質量的高低,著譯的難易,付給適當的稿酬。初版的書按照字數付給著譯者基本稿酬,並且按照印數付給著譯者印數稿酬;再版時不付基本稿酬,只付印數稿酬。出版其首次發表的遺作,仍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
第九條 一部書稿分別出版不同字體的版本、社會科學及文藝理論的專著,必須從優付酬者,可以適當提高標准,每千冊付基本稿酬的0。8%;對翻譯者,按上述標准付酬。
由中文譯成外文。
第三條 基本稿酬標准,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數稿酬,對原著作者不付稿酬:詞書條目,照本條第(1)款標准。出版社主動約稿,不付印數稿酬。由譯者請他人代為校訂者,費用由譯者自付;出版社請他人校訂者,校訂費由出版社支付。
(7)索引和圖書資料輯錄,每千字3至7元,不付印數稿酬,對翻譯者按本條第(1)款規定的稿酬標准付酬:(一)著作稿:每千字10至30元。確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科學著作,包括自然科學,其超過部分以千冊為計算單位(不足一千冊的,按千冊計算),不付印數稿酬。
期刊轉載其他報刊上已發表過的作品,按第三條第(1)款標準的20%至40%向原作者付酬,並按第三條第(1)款的10%至15%向首次發表該作品的報刊付酬。
第六條 出版社已接受出版的著譯,每次重印均應累計過去的印數,不付印數稿酬。出版社約請多人分章撰寫,內容相互有連貫性的專著,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
第十條 支付基本稿酬以千字為計算單位。
出版社將一種書籍分地印造。
(5)根據他人著作改編和縮寫的書稿,按本條第(1)款標準的40%至60%向改編者付酬。特別難譯而質量優秀的譯稿,可以適當提高標准。
由少數民族文字譯成漢文,對原著作者按本條第(1)款規定的稿酬標準定級支付60%的稿酬,不付印數稿酬。
網路全書詞條編撰,每千字24至30元,另增加20%至30%的基本稿酬,不付印數稿酬。
第十一條 封面和圖表的設計,以及中外文對照表的編纂等;(2)印數超過一萬冊的,輯成個人專集出版,付給著譯者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但每千字不超過35元。
由外文譯成中文。一般書籍的審稿費按每萬字10至20元付酬;對於繁難的專著,可適當提高,但每萬字不超過40元。
約請社外人員編輯加工的書稿,付編輯加工費,只付印數稿酬。著譯修訂再版。對原著作者按該著作翻譯稿酬的20%至40%付酬,以一萬冊計算,付基本稿酬的30%;印數超過一萬冊的。
對少數民族文字翻譯者所付的稿酬,按本款規定的外文譯成中文的標准,另加25%至30%付酬。
由漢文譯成少數民族文字。
(3)古籍稿。詩詞每10行作千字算(曲藝等韻文體行數計算從詩詞),按每萬字20至30元付酬,不付印數稿酬;不付印數稿酬。
第四條 印數稿酬:(一)一般書籍的印數稿酬,除對首先出版的版本付一次基本稿酬外。
(三)本條(一)(二)兩款規定的印數稿酬,但是比較老了。具體材料參加以下
『叄』 如果信件投稿被採納 那麼稿酬用什麼形式寄給作者
一般你投稿的時候都會要求寫上你的地址.他們會根據你的地址來發給你的稿酬的.如果是網路上的接稿更簡單了,QQ上一聯系,直接打你帳號上了.
『肆』 怎麼向不知道的照片版權人支付使用作品稿酬
有一種單位是專門做這個的,好象叫做版權什麼協會還是什麼的。一般知音啦讀者啦, 這些書上都有告示,去看下人家是怎麼做的
『伍』 印數稿酬的國家標準是什麼
書籍稿酬暫行規1990年6月15日,國家版權局
第一條 為了保障著譯者的正當權益,繁榮創作和學術研究,鼓勵著譯者和提高出版物的水平,特製訂本規定。
第二條 著譯一經出版或發表,應根據作品質量的高低,著譯的難易,付給適當的稿酬。初版的書按照字數付給著譯者基本稿酬,並且按照印數付給著譯者印數稿酬;再版時不付基本稿酬,只付印數稿酬。
第三條 基本稿酬標准:
(1)著作稿:每千字10至30元。確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科學著作,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文藝理論的專著,必須從優付酬者,可以適當提高標准,但每千字不超過40元。
(2)翻譯稿:每千字8至24元。特別難譯而質量優秀的譯稿,可以適當提高標准,但每千字不超過35元。
由外文譯成中文,對原著作者不付稿酬;對翻譯者,按上述標准付酬。
由中文譯成外文,對翻譯者按本條第(1)款規定的稿酬標准付酬。對原著作者按該著作翻譯稿酬的20%至40%付酬。
由少數民族文字譯成漢文,對原著作者按本條第(1)款規定的稿酬標準定級支付60%的稿酬。
對少數民族文字翻譯者所付的稿酬,按本款規定的外文譯成中文的標准,另加25%至30%付酬。
由漢文譯成少數民族文字,對原著作者不付稿酬。
(3)古籍稿:古籍整理,古籍的今譯、箋證、注釋、集解,每千字9至18元。對特別繁難,質量又高的,可適當提高,但每千字不得超過30元。
古籍資料的輯錄、匯編,每千字5至12元(不付印數稿酬)。
各種古籍索引,每千字5至10元(不付印數稿酬)。
斷句、校正錯訛,每千字4至8元(不付印數稿酬)。
標點加一般校勘,每千字5至10元;難度大的標點加繁重校勘,可適當提高,但每千字不超過15元(均不付印數稿酬)。
(4)詞書稿:詞書條目,照本條第(1)款標准,按版面摺合的字數計算,另外增加15%至25%的基本稿酬,不付印數稿酬。
網路全書詞條編撰,每千字24至30元,另增加20%至30%的基本稿酬,不付印數稿酬。
(5)根據他人著作改編和縮寫的書稿,按本條第(1)款標準的40%至60%向改編者付酬。並按改編費的20%至40%向原作者付酬;按改編費的10%至20%向原出版者付酬。
(6)譯文的校訂費,每千字4至10元,不付印數稿酬。由譯者請他人代為校訂者,費用由譯者自付;出版社請他人校訂者,校訂費由出版社支付。
(7)索引和圖書資料輯錄,每千字3至7元,不付印數稿酬。
(8)約請社外人員編選的書籍付編選費,按每萬字20至30元付酬,不付印數稿酬。
約請社外人員編輯加工的書稿,付編輯加工費,按每萬字20至30元付酬,不付印數稿酬。
(9)約請社外人員審查書稿,付審稿費。一般書籍的審稿費按每萬字10至20元付酬;對於繁難的專著,可適當提高,但每萬字不超過40元;不付印數稿酬。
第四條 印數稿酬
(一)一般書籍的印數稿酬,按基本稿酬總額的百分比支付:
(1)印數在一萬冊以內的,以一萬冊計算付基本稿酬的8%;
(2)印數超過一萬冊的,其超過部分以千冊為計算單位(不足一千冊的,按千冊計算),每千冊付基本稿酬的0.8%。
(二)對確有重要學術理論研究價值而印數較少的專著,印數在一萬冊以內的,以一萬冊計算,付基本稿酬的30%;印數超過一萬冊的,按本條第(一)款之(2)的規定支付。
(三)本條(一)、(二)兩款規定的印數稿酬,每次重印均應累計過去的印數。不論初版還是重印,出版社均應在版本記錄頁上如實註明印數。
(四)學慣用書、臨時教材或由於其他客觀原因而大量印行的著譯,在第一次出版後兩年內,印數在10萬冊以下者按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標准付酬;超過10萬冊以上,視不同情況按本條第(一)款規定的30%至50%付酬。
第五條 曾在報刊上發表過的著譯,輯成個人專集出版,付給著譯者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編選不同著譯者的報刊文章合集出版,對著譯者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數稿酬。出版社約請多人分章撰寫,內容相互有連貫性的專著,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出版社約請多人撰寫,單篇獨立(沒有連貫性)的合集,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數稿酬。
期刊轉載其他報刊上已發表過的作品,按第三條第(1)款標準的20%至40%向原作者付酬,並按第三條第(1)款的10%至15%向首次發表該作品的報刊付酬。
第六條 出版社已接受出版的著譯,屬於非作者原因未能出書者,出版社應按該書稿基本稿酬的30%至50%付給作者著譯費(書稿歸作者所有)。出版社主動約稿,但因稿件質量不合格未能出書者,出版社視具體情況,酌付少量的約稿費。
第七條 解放前出版過的著譯重印或校訂重印,支付部分或全部基本稿酬(對已故作者著譯的付酬辦法見第八條)。解放後出版(或再版)的已付過基本稿酬的著譯,再版以及輯成個人專集(包括全集、選集、文集等)或和他人著作合集出版,不再支付基本稿酬,只付印數稿酬。著譯修訂再版,視修訂程度支付修訂費。修訂費按增補部分的實際情況付酬;修訂後,質量有顯著提高,可重新支付原基本稿酬的部分或全部,但其印數稿酬,仍應累計原來的印數。
第八條 對已故作者稿酬的繼承問題,按以下規定辦理:
(1)著譯者死亡在30年以內者,出版其未曾發表過的遺作,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再版只付印數稿酬,不付基本稿酬。
(2)著譯者死亡超過30年者,重印其作品不再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出版其首次發表的遺作,仍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
第九條 一部書稿分別出版不同字體的版本,或以幾種裝幀形式出版,或改變書名重印,或由一家出版社轉移到另一家出版社出版,或編進另一書時,除對首次出版的版本付一次基本稿酬外,對另外的版本不付基本稿酬,但應累計印數,付印數稿酬。
出版社將一種書籍分地印造,或經地方出版社租型造貨,其印數均應一並累計。印數稿酬由供型的出版社付給。
第十條 支付基本稿酬以千字為計算單位,不足千字的作千字算。詩詞每10行作千字算(曲藝等韻文體行數計算從詩詞)。舊體詩詞稿酬可酌量提高。樂曲、歌詞、畫稿、地圖等付酬辦法,另定。
支付稿酬的字數按實有正文字數計算,即以排印的版面每行字數乘以全部實有的行數計算。一般文字的末尾排不足1行的和占行的題目按1行計算。標點排在行外的,字數加1/10計算。
出版社編輯部增加的例言、說明、註解、目錄、索引或其他附件,書上排印的中縫、書眉、頁碼和翻譯書籍中就原書復制的圖表以及附錄轉載的文件資料,均不計稿酬;但翻譯書籍的附錄、圖表內夾有譯文的,譯文部分計酬。
第十一條 封面和圖表的設計,以及中外文對照表的編纂等,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數稿酬,付酬標准另行擬定。
第十二條 出版者同著譯者應簽訂約稿合同或出版合同,是否預付稿酬,由合同約定,但書籍出版後,應在一個月內付清全部稿酬,每次重印應在出版後一個月內結付印數稿酬。
第十三條 書籍出版後,出版社應送給著譯者樣書,一般性的書籍可送10至20本,情況特殊的可以酌增酌減。對著譯者購書應予以優待,在100本以內者,可以按批發折扣售給。情況特殊者,在售書數量上可酌增酌減。
第十四條 台灣、香港、澳門同胞的著譯,按本規定以人民幣支付稿酬。外國人(包括中國血統的外籍人)的著譯(國外未曾出版過),在我國首次出版者(不含翻譯或重印),稿酬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十五條 各出版社可根據本規定,視具體情況制定本社的稿酬實行辦法,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送有關出版行政機關和國家版權局備案。各級出版行政機關和出版社的有關領導部門要加強對稿酬的管理,監督執行。出版社不得任意提高或壓低稿酬標准,如有違反者,版權行政機關要予以糾正。各出版社應實行責任編輯、編輯室主任和總編輯三級審查確定稿酬的制度。
第十六條 本暫行規定的付酬標准,報紙、期刊可參照執行,但不付印數稿酬。
第十七條 本暫行規定自1990年7月1日起實行,計酬界限以版本記錄頁上的出版日期為准。初版的書籍以本暫行規定的稿酬標准支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再版書的印數稿酬,根據本暫行規定的基本稿酬數額,按第四條的規定付酬。
第十八條 本規定的解釋權屬於國家版權局。
定
地方誌編纂稿酬支付標准
一、基本稿酬:
(一)原創作品:每千字按50~100元支付,以正式出版字數計發。
(二)演繹作品:
(1)資料匯編:凡按照地方誌編纂要求,對所徵集到的資料進行歸類整理,並列印成冊,每千字按10~20元支付。
(2)翻譯:每千字按30~80元支付。
二、審稿費:各級志書編纂領導小組、編纂(審)委員會組織人員對志書進行評審,每萬字按50~100元支付。
三、總纂費:在志書正式出版前,由「一支筆」進行統稿,達到出版要求,每萬字按30~60元支付。
四、校對費:每萬字按8~15元支付,分三校次計算。
五、圖片費:普通照片每張60元,歷
『陸』 各大小說網的作家稿酬
額,那個網路上也有別的說法啊,
第一條 為了保障著譯者的正當權益,繁榮創作和學術研究,鼓勵著譯者和提高出版物的水平,特製定本規定。
第二條 著譯一經出版或發表,應根據作品質量的高低,著譯的難易,付給適當的稿酬。初版的書按照字數付給著譯者基本稿酬,並且按照印數付給著譯者印數稿酬;再版時不付基本稿酬,只付印數稿酬。
第三條 基本稿酬標准:(一)著作稿:每千字10至30元。確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科學著作,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文藝理論的專著,必須從優付酬者,可以適當提高標准,但每千字不超過40元。
(2)翻譯稿:每千字8至24元。特別難譯而質量優秀的譯稿,可以適當提高標准,但每千字不超過35元。
由外文譯成中文,對原著作者不付稿酬;對翻譯者,按上述標准付酬。
由中文譯成外文,對翻譯者按本條第(1)款規定的稿酬標准付酬。對原著作者按該著作翻譯稿酬的20%至40%付酬。
由少數民族文字譯成漢文,對原著作者按本條第(1)款規定的稿酬標準定級支付60%的稿酬。
對少數民族文字翻譯者所付的稿酬,按本款規定的外文譯成中文的標准,另加25%至30%付酬。
由漢文譯成少數民族文字,對原著作者不付稿酬。
(3)古籍稿:古籍整理,古籍的今譯、箋證、注釋、集解,每千字9至18元。對特別繁難,質量又高的,可適當提高,但每千字不得超過30元。
古籍資料的輯錄、匯編,每千字5至12元(不付印數稿酬)。
各種古籍索引,每千字5至10元(不付印數稿酬)。
斷句、校正錯訛,每千字4至8元(不付印數稿酬)。
標點加一般校勘,每千字5至10元;難度大的標點加繁重校勘,可適當提高,但每千字不超過15元(均不付印數稿酬)。
(4)詞書稿:詞書條目,照本條第(1)款標准,按版面摺合的字數計算,另外增加15%至25%的基本稿酬,不付印數稿酬。
網路全書詞條編撰,每千字24至30元,另增加20%至30%的基本稿酬,不付印數稿酬。
(5)根據他人著作改編和縮寫的書稿,按本條第(1)款標準的40%至60%向改編者付酬。並按改編費的20%至40%向原作者付酬;按改編費的10%至20%向原出版者付酬。
(6)譯文的校訂費,每千字4至10元,不付印數稿酬。由譯者請他人代為校訂者,費用由譯者自付;出版社請他人校訂者,校訂費由出版社支付。
(7)索引和圖書資料輯錄,每千字3至7元,不付印數稿酬。
(8)約請社外人員編選的書籍付編選費,按每萬字20至30元付酬,不付印數稿酬。
約請社外人員編輯加工的書稿,付編輯加工費,按每萬字20至30元付酬,不付印數稿酬。
(9)約請社外人員審查書稿,付審稿費。一般書籍的審稿費按每萬字10至20元付酬;對於繁難的專著,可適當提高,但每萬字不超過40元;不付印數稿酬。
第四條 印數稿酬:(一)一般書籍的印數稿酬,按基本稿酬總額的百分比支付:(1)印數在一萬冊以內的,以一萬冊計算付基本稿酬的8%;(2)印數超過一萬冊的,其超過部分以千冊為計算單位(不足一千冊的,按千冊計算),每千冊付基本稿酬的0。8%。
(二)對確有重要學術理論研究價值而印數較少的專著,印數在一萬冊以內的,以一萬冊計算,付基本稿酬的30%;印數超過一萬冊的,按本條第(一)款之(2)的規定支付。
(三)本條(一)(二)兩款規定的印數稿酬,每次重印均應累計過去的印數。不論初版還是重印,出版社均應在版本記錄頁上如實註明印數。
(四)學慣用書、臨時教材或由於其他客觀原因而大量印行的著譯,在第一次出版後兩年內,印數在10萬冊以下者按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標准付酬;超過10萬冊以上,視不同情況按本條第(一)款規定的30%至50%付酬。
第五條 曾在報刊上發表過的著譯,輯成個人專集出版,付給著譯者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編選不同著譯者的報刊文章合集出版,對著譯者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數稿酬。出版社約請多人分章撰寫,內容相互有連貫性的專著,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出版社約請多人撰寫,單篇獨立(沒有連貫性)的合集,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數稿酬。
期刊轉載其他報刊上已發表過的作品,按第三條第(1)款標準的20%至40%向原作者付酬,並按第三條第(1)款的10%至15%向首次發表該作品的報刊付酬。
第六條 出版社已接受出版的著譯,屬於非作者原因未能出書者,出版社應按該書稿基本稿酬的30%至50%付給作者著譯費(書稿歸作者所有)。出版社主動約稿,但因稿件質量不合格未能出書者,出版社視具體情況,酌付少量的約稿費。
第七條 解放前出版過的著譯重印或校訂重印,支付部分或全部基本稿酬(對已故作者著譯的付酬辦法見第八條)。解放後出版(或再版)的已付過基本稿酬的著譯,再版以及輯成個人專集(包括全集、選集、文集等)或和他人著作合集出版,不再支付基本稿酬,只付印數稿酬。著譯修訂再版,視修訂程度支付修訂費。修訂費按增補部分的實際情況付酬;修訂後,質量有顯著提高,可重新支付原基本稿酬的部分或全部,但其印數稿酬,仍應累計原來的印數。
第八條 對已故作者稿酬的繼承問題,按以下規定辦理:(1)著譯者死亡在30年以內者,出版其未曾發表過的遺作,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再版只付印數稿酬,不付基本稿酬。
(2)著譯者死亡超過30年者,重印其作品不再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出版其首次發表的遺作,仍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
第九條 一部書稿分別出版不同字體的版本,或以幾種裝幀形式出版,或改變書名重印,或由一家出版社轉移到另一家出版社出版,或編進另一書時,除對首先出版的版本付一次基本稿酬外,對另外的版本不付基本稿酬,但應累計印數,付印數稿酬。
出版社將一種書籍分地印造,或經地方出版社租型造貨,其印數均應一並累計。印數稿酬由供型的出版社付給。
第十條 支付基本稿酬以千字為計算單位,不足千字的作千字算。詩詞每10行作千字算(曲藝等韻文體行數計算從詩詞)。舊體詩詞稿酬可酌量提高。樂曲、歌詞、畫稿、地圖等付酬辦法,另定。
支付稿酬的字數按實有正文字數計算,即以排印的版面每行字數乘以全部實有的行數計算。一般文字的末尾排不足1行的和占行的題目按1行計算。標點排在行外的,字數加十分之一計算。
出版社編輯部增加的例言、說明、註解、目錄、索引或其他附件,書上排印的中縫、書眉、頁碼和翻譯書籍中就原書復制的圖表以及附錄轉載的文件資料,均不計稿酬;但翻譯書籍的附錄、圖表內夾有譯文的,譯文部分計酬。
第十一條 封面和圖表的設計,以及中外文對照表的編纂等,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數稿酬,付酬標准另行擬定。
第十二條 出版者同著譯者應簽訂約稿合同或出版合同,是否預付稿酬,由合同約定,但書籍出版後,應在一個月內付清全部稿酬,每次重印應在出版後一個月內結付印數稿酬。
第十三條 書籍出版後,出版社應送給著譯者樣書,一般性的書籍可送10至20本,情況特殊的可以酌增酌減。對著譯者購書應予以優待,在100本以內者,可以按批發折扣售給。情況特殊者,在售書數量上可酌增酌減。
第十四條 台灣、香港、澳門同胞的著譯,按本規定以人民幣支付稿酬。外國人(包括中國血統的外籍人)的著譯(國外未曾出版過),在我國首先出版者(不含翻譯或重印),稿酬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十五條 各出版社可根據本規定,視具體情況制定本社的稿酬實行辦法,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送有關出版行政機關和國家版權局備案。各級出版行政機關和出版社的有關領導部門要加強對稿酬的管理,監督執行。出版社不得任意提高或壓低稿酬標准,如有違反者,版權行政機關要予以糾正。各出版社應實行責任編輯、編輯室主任和總編輯三級審查確定稿酬的制度。
第十六條 本暫行規定的付酬標准,報紙、期刊可參照執行,但不付印數稿酬。
第十七條 本暫行規定自1990年7月1日起實行,計酬界限以版本記錄頁上的出版日期為准。初版的書籍以本暫行規定的稿酬標准支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再版書的印數稿酬,根據本暫行規定的基本稿酬數額,按第四條的規定付酬。
第十八條 本規定的解釋權屬於國家版權局。
(拉了好長的一段,自己慢慢看好了。。。。)
實際上也是如此吧,變成VIP以後會自動開始收入,貌似是以後一個點擊3毛錢?
也有網站會把你的作品包了,就是上面寫的那樣每千字幾十塊錢(也叫賣斷)
補充,我看的小說一般是100-200章左右就成VIP了(在女生那邊好的小說變VIP的時間更早一點吧大約是20-30章)在簽書的時候,是會有編輯和你聯系的,或者你毛遂自薦也可以。(出書必須通過報社審批才有資格出的,無論是自費出版還是常規出版。因為你的書必須有書號才行的。)
好了再說下去,就算你的書進V後沒火起來也有800-1200元的補貼(在起點,順便看了一下17K貌似是滿勤也是有獎勵的,前提是你寫的好,就是不知道可以包攬全獎不?)
最後,實體書的標準是極為高的,一般來說每幾個人可以出,自己先想明白吧
(給一個例子盤龍的作者謠言300W年薪折算過來25W一個月,不知道是真是假,都是讀者計算出來的。不過至少說明了一件事情,作者中兩極分化嚴重啊。)
『柒』 出書一般稿酬是怎麼計算給作者的
有幾種不同方式吧。
我知道兩種,一種是買斷,就是一次性給你多少錢,以後無論印多少版,都和你沒關系。 當然作者名永遠是你的。
第二種是分成,就是每賣出一本會給你多少錢。
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捌』 可否向事業單位支付其單位內人員編寫作品的稿費(合同約定著作權人是單位)財務上應該怎麼處理
稿酬只能抄由出版單位向作者支付,事業單位不能以稿酬的形式向其工作人員發放。著作權人是單位,根據國家版權局《出版文字作品報酬規定》第6條的標准,出版單位會將稿酬支付給單位,單位可將此稿酬轉付給具體的編寫人員。事業單位在出版單位支付的稿酬之外再給其工作人員發放稿費,有濫用經費之嫌,應該避免。當然,根據單位的規定,對做出貢獻的人員發放獎金,則另當別論。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供參考。
縱橫法律網-海南惠海律師事務所-陶虹律師
『玖』 專家講課每天收費標准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本基金會聘請專家費用支出標准,加強對專家費用的管理,參照《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民口科技重大專項經費管理暫行辦法》、《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中央和國家機關培訓費管理辦法》的有關精神,按照公益性組織原則,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基金會各部門在聘請有關專家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支出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指聘請專家的費用包括會議費、項目評估費、咨詢費、講課費及稿費等。
第二章 食宿費、交通費支出標准
第四條 食宿費、交通費支出標准:是指聘請專家參加相關的會議,主要包括研討會、評審評估會和年度會議等產生的食宿費、交通費。支出標准見下表:
單位:元/人/天
參會人員 住宿費 伙食費 交通費 合 計
外聘專家 300 150 100 550
外聘工作人員 240 130 80 450
註:1. 外聘專家據實報銷火車軟席(軟座或軟卧)、飛機經濟艙,市內往返交通費。
2. 外聘工作人員據實報銷火車硬席(硬座或硬卧)、飛機經濟艙,市內往返交通費。
第五條 各部門應嚴格控制會議規模和會期。嚴禁將個人消費的長途電話費、洗衣費、參觀門票等列入會議費開支。
第六條 各部門應盡量選擇定點接待酒店安排住宿。
第三章 外聘專家評審費用支出標准
第七條 專家評審費:是指各部門組織者或者委託有關專家,按照規定的程序、辦法和標准,對項目進行的評審活動。專家項目評審費將結合項目數量、業務量及管理要求核定。
評審咨詢費發放標准(稅後)按照外聘專家(正高級技術職稱)1000元/人/天,其他聘請人員和基金會常聘專家500元/人/天執行。
評審過程中發生的會議費用執行會議費支出標准。
第八條 專家咨詢費:是指各部門在項目實施中,邀請專家參加專題會議或提供書面策劃報告等過程中支付給專家的咨詢費用。
咨詢費發放標准(稅後)按照正高級技術職稱專業人員500-800元/人/天,其他人員300-500元/人/天。時間超過兩天的,從第三天開始按照正高級技術職稱專業人員300-400元/人/天,其他人員200-300元/人/天執行。
第四章 外聘專家講課、講座費用支出標准
第九條 專家講課費:是指各部門在舉辦研討會、培訓班時支付給專家的講課費。講課費標准(稅後)按下列執行:
(一) 院士、全國知名專家不高於3000元/半天;正高級技術職稱專業人員不高於2000元/半天;副高級技術職稱專業人員不高於1000元/半天。
(二) 國家部委及金融機構的司局級(含)以上人員不高於3000元/半天;其他人員不高於2000元/半天。
(三) 基金會常聘專家不高於1000元/半天。
考慮到市場化因素,講課費由本基金會和專家協商確定,最高不得超過上述標準的150%。
授課專家交通費、食宿費參照會議費支出標准。
第五章 稿酬費用支出標准
第十條 本基金會為開展國民金融知識普及教育需要支付稿酬的,應參照國家版權局《出版文字作品報酬規定》(1999)並結合本基金會實際,向教材創作人支付報酬。
第十一條 本基金會支付稿酬為一次性基本稿酬:指按作者所編寫並被教材採用的字數,以千字為單位向作者支付報酬。
第十二條 基本稿酬標准,每千字30~100元。支付基本稿酬以千字為單位,不足千字部分按千字計算。
支付報酬的字數按實有正文計算,即以排印的版面每行字數乘以全部實有的行數計算。末尾排不足一行或占行題目的,按一行計算。
第十三條 本基金會支付的基本稿酬為可變標准,具體根據國家版權局法規規定而變化。
第十四條 本基金會代扣代繳支付給教材編審者基本稿酬的個人所得稅。
『拾』 專家專著稿酬標准
這個要與出版社或出版商直接商定,具體稿費支付方式有版稅制和稿費制。此前國家有稿酬規定,但是比較老了。具體材料參加以下:
書籍稿酬暫行規定
(1990年6月15日國家版權局發布)
第一條 為了保障著譯者的正當權益,繁榮創作和學術研究,鼓勵著譯者和提高出版物的水平,特製定本規定。
第二條 著譯一經出版或發表,應根據作品質量的高低,著譯的難易,付給適當的稿酬。初版的書按照字數付給著譯者基本稿酬,並且按照印數付給著譯者印數稿酬;再版時不付基本稿酬,只付印數稿酬。
第三條 基本稿酬標准:(一)著作稿:每千字10至30元。確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科學著作,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文藝理論的專著,必須從優付酬者,可以適當提高標准,但每千字不超過40元。
(2)翻譯稿:每千字8至24元。特別難譯而質量優秀的譯稿,可以適當提高標准,但每千字不超過35元。
由外文譯成中文,對原著作者不付稿酬;對翻譯者,按上述標准付酬。
由中文譯成外文,對翻譯者按本條第(1)款規定的稿酬標准付酬。對原著作者按該著作翻譯稿酬的20%至40%付酬。
由少數民族文字譯成漢文,對原著作者按本條第(1)款規定的稿酬標準定級支付60%的稿酬。
對少數民族文字翻譯者所付的稿酬,按本款規定的外文譯成中文的標准,另加25%至30%付酬。
由漢文譯成少數民族文字,對原著作者不付稿酬。
(3)古籍稿:古籍整理,古籍的今譯、箋證、注釋、集解,每千字9至18元。對特別繁難,質量又高的,可適當提高,但每千字不得超過30元。
古籍資料的輯錄、匯編,每千字5至12元(不付印數稿酬)。
各種古籍索引,每千字5至10元(不付印數稿酬)。
斷句、校正錯訛,每千字4至8元(不付印數稿酬)。
標點加一般校勘,每千字5至10元;難度大的標點加繁重校勘,可適當提高,但每千字不超過15元(均不付印數稿酬)。
(4)詞書稿:詞書條目,照本條第(1)款標准,按版面摺合的字數計算,另外增加15%至25%的基本稿酬,不付印數稿酬。
網路全書詞條編撰,每千字24至30元,另增加20%至30%的基本稿酬,不付印數稿酬。
(5)根據他人著作改編和縮寫的書稿,按本條第(1)款標準的40%至60%向改編者付酬。並按改編費的20%至40%向原作者付酬;按改編費的10%至20%向原出版者付酬。
(6)譯文的校訂費,每千字4至10元,不付印數稿酬。由譯者請他人代為校訂者,費用由譯者自付;出版社請他人校訂者,校訂費由出版社支付。
(7)索引和圖書資料輯錄,每千字3至7元,不付印數稿酬。
(8)約請社外人員編選的書籍付編選費,按每萬字20至30元付酬,不付印數稿酬。
約請社外人員編輯加工的書稿,付編輯加工費,按每萬字20至30元付酬,不付印數稿酬。
(9)約請社外人員審查書稿,付審稿費。一般書籍的審稿費按每萬字10至20元付酬;對於繁難的專著,可適當提高,但每萬字不超過40元;不付印數稿酬。
第四條 印數稿酬:(一)一般書籍的印數稿酬,按基本稿酬總額的百分比支付:(1)印數在一萬冊以內的,以一萬冊計算付基本稿酬的8%;(2)印數超過一萬冊的,其超過部分以千冊為計算單位(不足一千冊的,按千冊計算),每千冊付基本稿酬的0。8%。
(二)對確有重要學術理論研究價值而印數較少的專著,印數在一萬冊以內的,以一萬冊計算,付基本稿酬的30%;印數超過一萬冊的,按本條第(一)款之(2)的規定支付。
(三)本條(一)(二)兩款規定的印數稿酬,每次重印均應累計過去的印數。不論初版還是重印,出版社均應在版本記錄頁上如實註明印數。
(四)學慣用書、臨時教材或由於其他客觀原因而大量印行的著譯,在第一次出版後兩年內,印數在10萬冊以下者按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標准付酬;超過10萬冊以上,視不同情況按本條第(一)款規定的30%至50%付酬。
第五條 曾在報刊上發表過的著譯,輯成個人專集出版,付給著譯者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編選不同著譯者的報刊文章合集出版,對著譯者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數稿酬。出版社約請多人分章撰寫,內容相互有連貫性的專著,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出版社約請多人撰寫,單篇獨立(沒有連貫性)的合集,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數稿酬。
期刊轉載其他報刊上已發表過的作品,按第三條第(1)款標準的20%至40%向原作者付酬,並按第三條第(1)款的10%至15%向首次發表該作品的報刊付酬。
第六條 出版社已接受出版的著譯,屬於非作者原因未能出書者,出版社應按該書稿基本稿酬的30%至50%付給作者著譯費(書稿歸作者所有)。出版社主動約稿,但因稿件質量不合格未能出書者,出版社視具體情況,酌付少量的約稿費。
第七條 解放前出版過的著譯重印或校訂重印,支付部分或全部基本稿酬(對已故作者著譯的付酬辦法見第八條)。解放後出版(或再版)的已付過基本稿酬的著譯,再版以及輯成個人專集(包括全集、選集、文集等)或和他人著作合集出版,不再支付基本稿酬,只付印數稿酬。著譯修訂再版,視修訂程度支付修訂費。修訂費按增補部分的實際情況付酬;修訂後,質量有顯著提高,可重新支付原基本稿酬的部分或全部,但其印數稿酬,仍應累計原來的印數。
第八條 對已故作者稿酬的繼承問題,按以下規定辦理:(1)著譯者死亡在30年以內者,出版其未曾發表過的遺作,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再版只付印數稿酬,不付基本稿酬。
(2)著譯者死亡超過30年者,重印其作品不再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出版其首次發表的遺作,仍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
第九條 一部書稿分別出版不同字體的版本,或以幾種裝幀形式出版,或改變書名重印,或由一家出版社轉移到另一家出版社出版,或編進另一書時,除對首先出版的版本付一次基本稿酬外,對另外的版本不付基本稿酬,但應累計印數,付印數稿酬。
出版社將一種書籍分地印造,或經地方出版社租型造貨,其印數均應一並累計。印數稿酬由供型的出版社付給。
第十條 支付基本稿酬以千字為計算單位,不足千字的作千字算。詩詞每10行作千字算(曲藝等韻文體行數計算從詩詞)。舊體詩詞稿酬可酌量提高。樂曲、歌詞、畫稿、地圖等付酬辦法,另定。
支付稿酬的字數按實有正文字數計算,即以排印的版面每行字數乘以全部實有的行數計算。一般文字的末尾排不足1行的和占行的題目按1行計算。標點排在行外的,字數加十分之一計算。
出版社編輯部增加的例言、說明、註解、目錄、索引或其他附件,書上排印的中縫、書眉、頁碼和翻譯書籍中就原書復制的圖表以及附錄轉載的文件資料,均不計稿酬;但翻譯書籍的附錄、圖表內夾有譯文的,譯文部分計酬。
第十一條 封面和圖表的設計,以及中外文對照表的編纂等,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數稿酬,付酬標准另行擬定。
第十二條 出版者同著譯者應簽訂約稿合同或出版合同,是否預付稿酬,由合同約定,但書籍出版後,應在一個月內付清全部稿酬,每次重印應在出版後一個月內結付印數稿酬。
第十三條 書籍出版後,出版社應送給著譯者樣書,一般性的書籍可送10至20本,情況特殊的可以酌增酌減。對著譯者購書應予以優待,在100本以內者,可以按批發折扣售給。情況特殊者,在售書數量上可酌增酌減。
第十四條 台灣、香港、澳門同胞的著譯,按本規定以人民幣支付稿酬。外國人(包括中國血統的外籍人)的著譯(國外未曾出版過),在我國首先出版者(不含翻譯或重印),稿酬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十五條 各出版社可根據本規定,視具體情況制定本社的稿酬實行辦法,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送有關出版行政機關和國家版權局備案。各級出版行政機關和出版社的有關領導部門要加強對稿酬的管理,監督執行。出版社不得任意提高或壓低稿酬標准,如有違反者,版權行政機關要予以糾正。各出版社應實行責任編輯、編輯室主任和總編輯三級審查確定稿酬的制度。
第十六條 本暫行規定的付酬標准,報紙、期刊可參照執行,但不付印數稿酬。
第十七條 本暫行規定自1990年7月1日起實行,計酬界限以版本記錄頁上的出版日期為准。初版的書籍以本暫行規定的稿酬標准支付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再版書的印數稿酬,根據本暫行規定的基本稿酬數額,按第四條的規定付酬。
第十八條 本規定的解釋權屬於國家版權局。
參考資料:錄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法規匯編1990年第二輯第2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