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博物館版權

博物館版權

發布時間:2022-03-31 23:06:53

⑴ 博物館文創開發是指對博物館的藏品版權進行開發利用嗎

關於博物館中藏品的版權問題,應分不同的情況來進行討論。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的作品版權保護期一般為作者終生及死後五十年,之後就進入了公有領域。對於已過版權保護期進入公有領域的藏品,博物館可以對其版權進行開發使用;而對於仍在版權保護期內的藏品,則要看該藏品所在博物館是否已經取得相關授權,根據具體情況在約定的范圍內進行版權開發。此外,現在大多數博物館都設計了自己的商標logo、館徽、吉祥物等等,這些形象由於是其原創作品,博物館享有完整的著作權,這些形象在後期的開發和商業運用上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說,博物館文創開發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藏品版權。

⑵ 很多博物館對館內藏品文物照片有版權,請問這是否合理合法呢

關於版權的問題,在我國列於《著作權法》中。一般來說,博物館對館內藏品文物所拍的照片,在符合規定的情況下享有著作權!即有攝影師的創作性元素融入其中,比如角度的選擇、空間的構圖、明暗的對比、色彩的調節等,而使該照片具有了一定的原創性,這樣的照片受到《著作權法》保護。

這里順帶把博物館所藏文物的著作權說一下。

一、藏品的著作權都包含了哪些內容:

1、藏品的著作權(知識產權),根據我國現行《著作權法》,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均屬於著作人身權,該權利由作者終身享有,不可轉讓、剝奪和限制。比如唐伯虎的畫作,上述四項權利永遠屬於作者所有。

2、藏品有形財產的所有權(物權),即以作品為對象的財產利益。主要包括13項: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攝制權、 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等。 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生前加死後五十年,財產權可以通過許可或轉讓給他人使用,獲得一定的報酬,實現版權價值。

⑶ 媒體報道刊載博物館館藏展品照片存在版權問題嗎

要看這張照片是否已經過期,照片的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後五十年以內的作品版權是受法律保護的,如果超期刊載也是無所謂的

⑷ 為什麼博物館經常不允許拍照啊

事實上,閃光燈發出可見光的同時,也會發出紅外線和紫外線。就像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對我們的皮膚造成傷害一樣,閃光燈發出的可見光和不可見光都會對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

據《成都晚報》報道,紅外線具有熱效應,它會破壞紡織品纖維,還會促使染料和顏料發生改變,導致文物褪色。此外,氧化也是破壞文物的罪魁禍首,在光照條件下,光為氧化反應提供了能量,加快了氧化的速度。

通常情況下,有機物更容易發生氧化反應,因此紙張書畫、印刷品、植物標本、皮革、羽毛對可見光和不可見光都十分敏感,在較強的光線下更易褪色、老化。

石質、金屬、陶瓷對光相對不那麼敏感,因此它們通常被陳列在明亮的環境中,但如果這些物件有染色或著色工藝,就另當別論了。

由於光線會對展品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故而博物館中展品的陳列也很有講究,工作人員會提前制定能夠最大限度延長文物保存時間的陳設方案,光線也是他們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於不能接受強光照射的展品,他們會掛上「請勿使用閃光燈」的牌子,並將展品陳列在光線較暗的展館內。

博物館里不能使用閃光燈這條禁令的初衷是為了把歷史傳承給後代,讓他們能和我們一樣,在博物館里尋覓歷史的軌跡,懷著敬畏的心回顧文明的歷程。

未來若在博物館里看到標識時,請自覺地關閉手機或相機的閃光燈,用心去感受藏品吧。(宋怡然)

本文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冬娥進行科學性把關。

(4)博物館版權擴展閱讀:

其他觀點

1、禁止拍攝提高了遊客體驗。熱愛藝術的人會經常光顧博物館,甚至成為會員或者向更多的朋友推薦。當一堆人拿著自拍桿兒對著藝術品拍攝時,其他人很難靜下心來認真地欣賞作品了。有時候,對某藝術品拍照的人一多,會造成交通擁堵。

禁止拍照可以使得人流順暢,並且保證大家的安全。一定程度上,它也減少了博物館的保險費用,因為一些攝影師會找很特別的角度拍攝,比如從陽台上捕捉畫面。降低受傷的幾率以使博物館運行成本更低。

2、禁止拍攝使得禮品商店壟斷了圖像的版權。這樣禮品店的書籍、海報以及明信片就成為藝術品、名勝古跡清晰圖像的唯一合法來源。

3、禁止拍攝也確保了藝術品的安全。竊賊或恐怖分子會通過照片來分析出報警系統以及攝像機的位置,再找適當的機會下手。雖然偷藝術品的賊並不多,但一偷往往就會上頭條新聞。

當然,也有人會說,將照片傳到網上不會妨害藝術品的安全,反而會讓它更加安然無恙。因為如果更多人知道了某件藝術品專屬於某個博物館,那麼即便被偷,它也很難找到銷售渠道。因此,拍攝和分享圖像應該被鼓勵,而不是被禁止。

4、拍攝照片可能會涉及到版權問題。一旦作家、作曲家和藝術傢具有了獨家的版權,那麼誰想復制這些作品,就必須支付費用。版權通常在藝術家死後保留70年。

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博物館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希臘雕像和印象派繪畫已經不存在版權保護問題。所以版權更多是對現代藝術品說的,特別是藉助博物館的空間來展出的藝術品。

只要不是博物館的永久收藏,繪畫和雕塑的版權都屬於藝術家本人。而有的時候,個人拍攝並上傳的作品通常不會對藝術家造成影響,反而提高了藝術品的認可度及傳播度,甚至增加版權持有人的價值。

⑸ 博物館藏品的圖像「版權」,要不要公開

您好,關於這個抄問題有很襲多爭議,有人認為,開源」是互聯網的未來,也是博物館的未來。我們的藏品數量龐大,很多藏品我也沒有見過,而公眾可以在這里「再發現」。需要注意的是:技術雖然有幫助,但它是一種間接的媒介,人們並不能直接、真實地看到藝術品,如果失去了藏品的「真實」,整個博物館體系就不存在了,而僅僅是一種體驗而已。
但也有人認為,博物館開放藏品照片版權,恐怕並不是一個明智之舉。隨著照片清晰度的提升,可能越來越多人不願意走出家門,因為他們認為用手機就可以逛遍世界各地博物館。一定程度上,這是數字化浪潮對實體博物館造成的沖擊。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⑹ 我自己在博物館照的文物照片能用到我的商業設計中嗎會有版權問題嗎

肯定會了,你可以把那作為參考

⑺ 電視劇里視屏用到博物館里算侵權

您好,如果沒有經過該視頻著作權人的許可,那麼涉及侵權行為。根據我國《著作權法》,存在合理使用的情形如下:


《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博物館為公共場所,未經視頻著作權人許可進行公開播放的,會涉及侵犯著作權人的復制權,放映權等。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⑻ 館藏文物是否享有著作權,能否隨意復制呢

館藏文物是指博物館、圖書館和其他文物收藏單位收藏的具有文化價值的物品、物件等。根據館藏文物的定義可以看出其當然享有著作權,但是原始權利人已不存在,權利繼受人也無法找到,因此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除署名權外的著作人身權只能由作品原件的持有者博物館代為主張,而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等著作財產權則由於已經超過權利保護期而失效。
館藏文物是可以復制的。但不能隨意復制
珍貴藏品不能輕易離館展出,而復製品可大為減少這樣的限制,有利於在大眾之間傳播弘揚傳統文化,同時古人的智慧能夠保存到現在,精準復制功不可沒,在不斷的復制中推陳出新,這也是文化傳承的一種方式。我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規定了復制、拓印文物人員的資質要求以及資質審批程序,如復制、拓印的文物為館藏二級文物或館藏三級文物還需要報請省一級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復制、拓印一級文物的,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近年來,隨著短視頻、自媒體、音樂、設計等互聯網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內容的發展與傳播,但也給版權保護帶來了挑戰,互聯網版權保護從版權登記到訴訟維權都面臨各種難題。為有效解決傳統版權登記耗時長、費用高、程序繁瑣等問題,易保全旗下區塊鏈知識產權保護平台——微版權與版權局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推出了在線版權登記服務,幫助用戶快速完成在線作品版權登記認證過程,用區塊鏈技術,構建數字版權新生態。 在版權登記的同時,還會將作品相關信息快速打包存證上鏈,利用區塊鏈分布式存儲、時間戳、加密等技術實現上述信息數據不可篡改,達到快速獲取版權歸屬和實現內容固化的作用,區塊鏈各節點實時查驗,可信溯源司法有保障。提供集「確權-監測-分析-取證」一站式服務

⑼ 博物館藏品著作權

一般歷史較長的作品,找不到作者的後人的話,著作權便不存在。
館藏作品一般沒有著版作權,只有所有權。權(也有一些例外的。如國家博物館收藏的玉器《龍盤》,雖然已被收藏,但因作者健在所以還是有著作權的)。
如果你想對作品進行臨摹或更改,是不會有問題的。比如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把《蒙娜麗莎》畫上了兩撇鬍子,不是成了其代表作《帶胡須的蒙娜麗莎》了嗎?(只要你不在原作上改就行,呵呵)

附:一般博物館、畫展等場合禁止拍照,因為這些地方光線較弱,拍照需閃光燈,這對作品是很大的傷害。(即便你不用閃光燈,工作人員也不會讓你把相機拿出來)這是常識。

⑽ 版權是使用范圍

著作權的合理使用范圍
1、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適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2、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3、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電視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4、報紙、電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媒體發表的有關政治、經濟、宗教等問題的時事性 文章,但是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5、報紙、期刊、**電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是作者聲明不 得刊登、播放的除外。
6、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 員使用,但是不得出版發行。
7、國家機關未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適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8、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官收 藏的作品。
9、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10、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11、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 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12、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閱讀全文

與博物館版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