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貴州安順地戲的別稱是什麼
安順地戲也叫儺戲,源於古代的「跳神」,演員戴著大的木刻面具,有復古感。因為演出不用戲台和苗台,就在村野曠地進行,故名地戲,為儺戲的一種,形成於明代初葉。
『貳』 安順地戲的藝術特色
地戲面具同時具有神格和人格。安順等地有專門從事臉子雕刻的藝人。村寨演出班子新購置的面具,未經法事前,可以隨便放置,視為木雕;一經點將封號,即為神物。「開光」是將面具升華為神的儀式,由雕匠主持。先將臉子鄭重陳列在神龕上,然後殺一隻大公雞,以雞血點在臉子上,同時念動開光詞,賦臉子以生命。
面具用丁香木或白楊木精雕細刻而成,做工講究,神態生動。面具由面孔、帽盔、耳子三部分組成。面相分文、武、老、少、女五類,俗稱「五色相」。除主將外,還有小軍、道人、丑角、動物等類別。諸多面具中,武將面具最復雜,可細分為少將、老將、女將、番將、正派將軍、反派將軍等。面具五官造型,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如眉毛必遵循「少將一枝箭,女將一棵線、武將烈如焰」之說;嘴的刻法有「天包地」與「地包天」兩種;眼則是「男將豹眼圓瞪,女將鳳眼微閉」。
就技法而言,地戲臉子多為淺浮雕與鏤空相結合,精細卻不繁瑣;色彩上用貼金、刷銀的亮色,以及紅、綠、藍、白、黃、黑,幾乎沒有一種顏色不可拿來用上。有的面具還要鑲嵌上玻璃片,華麗堂皇,十分了得。
地戲演出時,演員無一例外都要戴上面具。地戲面具的戴法與儺堂戲不同。先用青紗長統套頭將頭包住,置面具於額頭之上,而不是象儺堂戲那樣戴在臉上,這是便於武打 。 地戲演出的劇目、本子又叫「地戲譜」,「譜,布也,列年事也。」地戲具有以史為線索的性質。民間藝人有「戲敘史冊」之說,陶關地戲隊大旗上就有這四個字。按歷史年代編排,現存劇目有:《封神演義》、《大破鐵陽》、《東周列國志》、《楚漢相爭》、《三國演義》、《大反山東》、《四馬投唐》、《羅通掃北》、《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粉妝樓》、《郭子儀征西》、《殘唐》、《二下南唐》(飛龍傳) 、《初下河東》、《二下河東》、《三下河東》、《九轉河東》、《二下偏關》、《八虎闖幽州》、《五虎平南》、《五虎平西》、《岳飛傳》、《岳雷掃北》等,全是唱朝代興衰的戰爭故事,構成了軍儺最主要特色 。
『叄』 郭明的工作簡歷
1980.9——1984.7 貴陽師范學院(現貴州師范大學)政治教育系政治教育專業學習
1984.8——1986.8 安順師專政教科(現安順學院政法系)任教,任科政治輔導員
1986.9——1987.8 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倫理學助教進修班學習,任班團支部書記
1987.9——2005.9 安順師專政史系教師
2005.9——2008.3安順學院政史系黨總支副書記,副教授
2008.3——2009.3 安順學院政法系黨總支專職臨時負責人
2009.3——2009.11安順學院政法系副教授
2009.11至今安順學院政法系副主任,副教授
主講課程:《哲學》、《倫理學》、《形式邏輯》、《法律邏輯學》、《法律文書寫作》、《刑法學》
研究方向: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青少年犯罪問題研究、教育法制問題研究
科研情況:在學校第一屆優秀教學成果評選中,本人為第一署名人的教研論文《政教專業開設社會調查課的探索與實踐》獲當年最高獎(二等獎)。
近年來在《貴州民族學院學報》、《貴州文史叢刊》、《貴州政報》、《安順師專學報》、《安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安順學院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對當前高等教育中法制教育問題的幾點思考》、《淺析清末「南籠起義」原因》、《安順地戲道德價值初探》、《行政機關在行政處罰程序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淺析學生傷害事故中的學校責任》、《正視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弘揚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安順」論文公開發表情況分析》、《論和諧社會立法上相對主義的公平觀》等學術論文。
『肆』 安順地戲 作文
安順地戲分布於以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為中心及市屬的平壩、普定、鎮寧、關嶺、紫雲、開發區,以及鄰近的清鎮、花溪、長順等地。在全部300堂地戲中,僅西秀區就有190多堂。(一個地戲隊只演一部大書,稱一堂)
安順地戲已有六百來年的歷史,其存在與明初開發黔中安順有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調集來自安徽、江蘇、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三十萬大軍遠征雲南,一舉擊潰元朝盤踞雲南的殘余勢力。戰事既平,朱元璋慮及雲南地處邊陲,貴州又是土司勢力長期占據之地,若無重兵屯戍,「雖有雲南,亦難守也。」故把戰略重點轉向貴州,命征南大軍沿雲南到湖廣驛道就地屯守,在貴州設有24個衛、26個守衙千戶所,其中安順有3個衛(普定、安庄、平壩),2個守衙千戶所(關嶺、柔遠)。於是,貴州這塊土地上就有了史料上稱謂的「屯堡人」,地戲也就隨之而來了。
地戲,俗稱「跳神」,是屯堡人獨有的一種頭戴木刻假面的民間戲劇,其由來與屯堡人的生存選擇有關。據《續修安順府志》記載:「當草萊開辟之後,人民習於安逸,積之既久,武事漸廢,太平豈能長保?識者憂之,於是乃有跳神戲之舉。藉以演習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於農之深意。」
安順地戲演出以村寨為演出單位,演員的地道的農民。一般一個村寨一堂戲,演員二、三十人,由「神頭」負責。演出時間為每年的新春佳節和農歷七月稻穀揚花時節。成年與土地打交道的農民為了祈盼一年的辛勞獲得豐收,為了來年風調雨順村寨平安,以大姓為主體的農民戲班在寨中空地圍場跳起了地戲。屆時,全村男女老少興高采烈圍場觀看。娛神與娛人相得益彰。
安順地戲是古老的戲劇,其顯著特點是演出時「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於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隨口而唱,應聲而舞」。(《續修安順府志》)。其唱是七言和十言韻文說唱,在一鑼一鼓伴奏下,一人領唱眾人伴和,有弋陽老腔余韻;其舞,是表現爭戰格鬥的打殺。所演的三十來部大書,是屯堡人喜愛的薛家將、楊家將、岳家將、狄家將、三國英雄、瓦崗好漢。內容單一,只有金戈鐵馬的征戰故事,沒有才子佳人戲、清官公案戲、綠林反叛戲、怪誕神話劇,只有贊美忠義、頌揚報國的忠臣良將戲。反映的時代上至商周,下至明朝。
安順地戲的演出程序一般分為「開箱」、「請神」、「頂神」、「掃開場」、「跳神」、「掃收場」、「封箱」等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又分為「設朝」、「下戰表」、「出兵」、「回朝」。其餘部分是帶有驅邪納吉成分的儺戲活動。由於屯堡人的神靈觀,更給地戲賦予「儺願」的性質,村民還會在建房求財、祈福求子的時候請地戲隊中的「神靈」(如關羽、佘太君等)去進行「開財門」、「送太子」等活動。
安順地戲的獨特性和唯一性廣受海內外人士關注,曾造訪法國、西班牙、韓國、日本、新加坡,多次到香港、台灣、北京、上海演出,深受歡迎,被譽為「中國戲劇活化石」、「中國戲劇歷史博物館」,是研究戲劇發生學、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美學、歷史學、語言學等學科的活材料。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思維觀念也開始發生變化。在多元型現代文化的沖擊下,地戲在逐漸萎縮,演員年齡偏大且隊伍人數逐年減少。很多有地戲隊的村寨已停鑼息鼓多年沒有演出,如此下去,令人擔憂,保護這一在中國戲劇史上具有戲劇轉型活資料的古老劇種,已到刻不容緩之期
『伍』 安順地戲的由來是什麼
地戲
『陸』 安順地戲的歷史:
安順地戲已有六百來年的歷史,其存在與明初開發黔中安順有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調集來自安徽、江蘇、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三十萬大軍遠征雲南,一舉擊潰元朝盤踞雲南的殘余勢力。戰事既平,朱元璋慮及雲南地處邊陲,貴州又是土司勢力長期占據之地,若無重兵屯戍,「雖有雲南,亦難守也。」故把戰略重點轉向貴州,命征南大軍沿雲南到湖廣驛道就地屯守,在貴州設有24個衛、26個守衙千戶所,其中安順有3個衛(普定、安庄、平壩),2個守衙千戶所(關嶺、柔遠)。於是,貴州這塊土地上就有了史料上稱謂的「屯堡人」 ,地戲也就隨之而來了。
『柒』 貴州的特產有什麼
酸菜餌塊粑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製作方法:煮。酸菜切成細節,餌塊粑切成0.5厘米寬、5厘米長的條,鍋內燒沸水,將酸菜放入水中煮2-3分鍾,加入豬油、鹽、味精、姜沫,然後放入餌塊粑煮熟,加入熟火腿攪勻稍煮,撒上蔥花即成, 風味特色:湯酸味鮮,清香綿軟。 技術要領:最好選用興仁餌塊粑。( 安順)......[詳細]安順破酥包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原 料:麵粉1000克,酵面150克,豬油150克,熟麵粉、鹼、溫水等適量。 調 料:豬夾心肉500克、料酒、鹽、醬油、白糖、味精、胡椒粉、姜沫、蔥花、骨頭湯等適量。 製作方法:蒸。將夾心肉剁成肉沫,加調料拌勻,將骨頭湯慢慢加入。用勁攪至起粘性成為鮮肉餡;將酵面用溫水化開,加入麵粉揉成稍軟的面團,發酵好後加鹼揉勻。然後將發酵面團擀開成麵皮,刷上豬油,撒少許熟粉,捲成長條狀,扯成85克重的劑......[詳細]蓮蓉小雞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原 料:澄粉300克,生粉、豬油等適量調 料:蓮蓉100克。 製作方法:蒸。先將澄粉用開水燙熟,加入少許生粉,豬油揉勻成澄粉面團,揪兩小砣分別用食紅、食黃揉成紅、黃面團待用,再將白色的澄粉面團下劑10個,包入蓮蓉餡心,捏成小雞坯子,並用花鉗子夾出雞翅和雞尾,用20顆黑芝麻點綴成「眼睛」,黃色的面團捏成雞嘴,紅色面團捏成雞冠子,做好的蓮蓉小雞裝盤中入籠蒸5-6分鍾,出籠擺入鋪有菜松的盤中即成。......[詳細]烏米倒提粽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原 料:黑糯米500克,粽粑葉250克,稻草芯25克。 調 料:白糖適量。 製作方法:煮。黑糯米淘洗干凈,濾干水。粽粑葉、稻草芯洗凈用開水燙軟。取兩張粽粑葉捲成一頭尖的筒狀,用草芯1棵在一頭打個結穿過尖角部,草結部留在筒中,舀入糯米25克並用筷子舂緊,將粽粑葉折攏封口成三形,用草芯1棵把封口處捆牢,剪去草芯多餘部分,把穿過粽子的草芯提起來10個捆在一起,用冷水浸泡2小時後入鍋煮1小時至熟,......[詳細]碗耳糕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原 料:大米1千克,果脯適量。 調 料:白砂糖100克,紅糖100克,鹼適量。 製作方法:蒸。先將大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浸透心(中途換水泡),然後將水帶米舀入石磨中磨成米漿,將少部分製成「熟芡」,其餘的米漿濾干水後,用布口袋裝起讓其自然發酵。將融化的白糖與一半熟芡摻入部分米漿,表面上撒少許果脯;融化的紅糖與另一半熟芡和勻後摻入剩下的米漿中呈金黃色,然後兩種米漿分別舀入......[詳細]南瓜包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原 料:糯米250克,五花肉250克,雞蛋50克,炸花生米10克。 調 料:紅油、鹽、味精、蔥花、甜酒釀等適量。 製作方法:蒸。先將五花肉洗凈煮熟,切成小丁,入鍋加鹽炒出油後,潷去油放入甜酒釀炒至肉丁呈棕紅色時撈出,雞蛋打入碗內調散攤成蛋皮切成絲待用。糯米淘洗干凈浸泡後入籠蒸熟,舀入大碗內,放上紅油、鹽、味精拌勻、撒上脆哨、蛋皮絲、花生米、蔥花即成。 風味特色:軟糯香辣,油而不膩。為貴......[詳細]梅花香芋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原 料:澄粉250克,豬油、可可粉等適量。 調 料:香芋250克,白糖、核桃仁、芝麻等適量。 製作方法:蒸。將澄粉放盆內,倒入開水並用面捧攪勻,稍涼後加豬油擦勻製成澄粉面團。芋頭去皮煮熟壓成泥,入炒鍋中加白糖炒干水汽,下入豬油炒至「翻沙」起鍋,同時將桃仁、芝麻烤香壓碎,拌入炒好的芋泥中和成餡心。將皮拌下10個面劑包入餡心,用花鉗子捏成梅花形放入盤中,將少量面團加入可可粉、揉勻成咖啡色,在盤......[詳細]蕎涼粉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原 料:蕎涼粉300克,酥黃豆20克,酸蘿卜20克,大頭菜粒、炸花生米適量。 調 料:紅油、麻油、花椒油、醬油、醋、味精、薑汁、蒜水、蕪荽、蔥花等適量。 製作方法:拌。將蕎子去殼,磨成粉加水和適量的明礬水調勻,蕎粉與水的比例為1:4,入鍋用微火攪熟倒入盆內冷卻成蕎涼粉,然後將蕎涼粉劃成小菱形塊,擺於盤中成菊花形狀,放入酥黃豆、炸花生米、酸蘿卜、大頭菜、蕪荽、蔥花等。......[詳細]籃球鴿蛋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貴州山川秀麗,氣候宜人,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有蓋世聞名的菌中珍品——竹蓀。在游覽貴州旖旎風光之餘,品嘗一下用貴州特產竹蘇烹制的佳餚,將會使游興倍增,樂趣無窮。 竹蓀,又名「竹參」,亦稱僧竺覃,是野生於深山竹林中的一種隱花菌類植物,其頂部為鍾狀菌蓋,蓋下長著白色菌網,十分美觀。由於它鮮香味美,營養豐富,同時具有清心明目、滋陰補腎、潤肺益氣之特效,和保持菜餚數日不腐不餿之奇功,歷來被視為名......[詳細]天麻鴛鴦鴿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天麻鴛鴦鴿」,顧名思義,是以天麻和鴿子為主料,將天麻切成小顆與凈鴿蒸制以後加入雞絨丸子、嫩豌豆苗和調料而成。此菜因猶如鴛鴦戲水而故名。具有湯質清澈,色澤淡雅,肉質鮮嫩、爽口的特點傳說,古時候有一家身居深山務農的父子倆,父親因頭暈而卧於床。一天,兒子上山牧羊,聽到樹上有斑鳩叫聲,他爬樹抓了兩只幼斑鳩突然,疾風驟起,飛砂蔽天,遍地樹木搖擺,唯見天麻草巍然不動。牧童挖了幾枚天麻,回家後與斑鳩同煮給他父......[詳細]宮保雞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名菜宮保雞,由於歷史悠久、風味獨特,為中外各界人士所頌,被譽為黔菜藝術中的一枝奇葩。 宮保雞流傳已有100多年歷史,它的創始人丁寶楨為貴州平遠(今織金縣)人。丁富於創造精神,清咸豐三年(公元一八五三年)考中進士,官至山東巡撫和四川總督。他因在西南邊陲抵禦外敵有功,被朝廷授予太子少保銜。按清朝的習慣稱呼,太子少保也稱作「宮保」,所以時人皆稱他為了宮保。 丁宮保在家鄉居住時,經常設宴招待父老親......[詳細]燒烤香豬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即黔桂香豬。香豬是苗族人民將野豬長期馴化、精心培育而成的珍貴品種,具有皮薄、骨細、肉嫩、味美、清香、不膩的特點,是我國獨有的地方良種。以貴州香豬製成燒烤豬,堪稱絕佳美味。( 安順)......[詳細]精辣脆皮魚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貴州槽辣椒,是黔味菜餚的調味品之一。糟辣椒清香脆嫩,其味鮮咸,經久不易變味,能促進食慾開胃,生熟葷菜都可食用,頗具獨特的地方風味。糟辣脆皮魚,是貴州傳統名菜之一,大小宴會及居家請客,均常把這道菜作為款待客人的佳餚。此魚的風味是殼脆肉細,色紅油亮,鮮香可口,味略酸、甜、咸而微辣,是下飯佐酒之佳餚,食後使人餘味無窮。( 安順)......[詳細]雞絨銀杏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銀杏常稱白果,不僅可做成食品,還可入葯治久咳氣喘,小便自濁,白帶;偎熟能治夜尿病。雞絨銀杏,為筵席中之佳。此菜餚,油殼清香,銀杏軟糯,油而不膩,熱燙味濃。呈淡菜綠色,盛入藍色花盤內,令人悅目爽心。是黔味名菜之一。( 安順)......[詳細]安順地戲面具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地戲在安順地區廣為流傳。每年春節之後,十五以前,就可見到在露天平地上,農民自編自演世代相傳的地戲,稱為"玩新春"。在穀子揚花季節則演出"跳米花神",預祝豐收,同時也寄託著農民逐疫、納吉的美好願望。 地戲種類繁多,主要有民間戲、宮庭戲、軍戲、寺院戲等4種類型。 安順地戲的情節主要來源於歷史事實,他們往往只演《三國》、《隋唐演義》、《楊家將》、《封神榜》中金弋鐵......[詳細]安酒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安酒產於貴州省安順市,這里與世界聞名的黃果樹瀑布僅距五十公里,故注冊商標為黃果樹。安順產好酒可追溯到五百年前的米酒。今日安酒生產則始於三十年代的周記酒坊「醉群芳」,系採用大小曲釀造的生產工藝。解放前夕,酒坊倒閉。一九五三年恢復生產後,一九五八年試銷東南亞等地,獲得好評。一九六三年以來蟬聯了歷屆貴州名酒稱號。安酒生產於七十年代採取兼收並蓄的方法,學習引進了濃香型酒的生產工藝,以酒的質地更上一層樓。該......[詳細]安順百花串醬菜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安順百花串醬菜已有悠久的生產歷史。據說,最初是四川峨眉山一老僧雲游至安順,在臨終前將製作百花串醬菜的技藝傳給弟子夏紹榮。夏紹榮腌制的百花串醬菜質鮮味美,品質殊佳,曾博得中外食者的贊賞。百花串醬菜是選用四季時令鮮菜紅蘿卜、白蘿卜、胡蘿卜、黃瓜、棒瓜、茭瓜、羊角菜、大 頭菜、苤藍、箭桿白、洋姜、蒜苔、蒜頭、洋芋、嫩子姜和豇豆等為主要原料,再配以花椒、胡椒、八角、公丁、小茴香、山奈、草果、桂皮、桂仁......[詳細]包穀粑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原料:新鮮糯包穀米(玉米)500克,白糖50克,包穀葉10張。製作方法:蒸。包穀米磨成茸泥,加入白糖拌勻,捏成10個三角形狀包穀粑,每個約重50克,用新鮮的包穀葉包上蒸熟即可。風味特色:糯軟香甜,色澤淡黃,營養豐富。......[詳細]刺蝟包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原 料:蕎麵粉200克、粘米粉50克,黑芝麻20顆。調 料:蓮蓉200克,白糖、蜂蜜等適量。製作方法:蒸。蕎麵粉與粘米粉加水揉成蕎面團;蓮蓉加入白糖、蜂蜜拌勻成餡心。將蕎面團下成10個劑子包入蓮蓉餡捏成刺蝟生坯,再用剪刀剪出「刺」,芝麻嵌上眼睛放入盤中入籠蒸熟即成。風味特色:形似刺蝟,餡心甜香。此品在全國「紅心袋」杯中餐烹飪技術大賽獲桂林賽區金牌獎。技術要領:......[詳細]貴州蠟染 [推薦指數] [關注指數] 0
貴州蠟染是歷史悠久的民族傳統工藝美術品。所謂蠟染就是蠟畫和染色兩種工藝的簡稱。蠟染的方法較為簡便,即用銅片製成的專用「蠟刀」,蘸上蠟液,在自織的白布上精心地繪成各種花草、鳥獸、蟲魚等圖案。然後放進藍靛缸里浸染若干次,撈出後放在鍋里用開水煮去蠟質,再用水清洗,把浮色洗掉,即呈現出各種白色圖案。貴州安順生產的蠟染最著名,安順蠟染花紋細致,色彩濃郁。常見的圖案有山川風景、花鳥蟲魚、仕女人物、古代文物
『捌』 安順地戲的面具有哪些特色之處
劉官鄉是安順市下面的一個鄉鎮,在地戲面具的製作上,這個小鄉鎮擔任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中國地戲面具雕刻一條街」。從歷史方面來講,地戲文化在安順屯堡已有600多年歷史,是朱元璋調北征南和填南從江南各地帶進來的文化與當地原住民文化融合的一個特色文化產物,當地屯堡人俗稱「跳神」。而地戲這個名字是1986年出國演出後,政府層面給取的一個名字。因為當時正是戲曲研究熱潮,而「跳神」是一種古老的戲曲,由於不用舞台,隨便找一塊空地就能演出,所以簡稱「地戲」。 (一)規范化的造型 在面具的雕刻上,劉官鄉藝人從古至今有一套較為規范化的雕刻手法,且編成口訣,以手抄本為載體記錄下來得以流傳。劉官鄉雕刻藝人都按著這些規范化的口訣刻畫面具,如對眉毛的刻法就有這么一句術語,叫做「少將一支箭,女將一棵線,武將如烈焰」。在眼睛的雕刻上,地戲面具中男性面具最突出的就是暴突圓眼球,除了關羽的丹鳳眼以外,幾乎都是一樣。雕刻藝人把整個眼球的比例擴大,將眼球刻為突起的浮雕半球型,這突出眼睛作為面具的視覺中心,增強了面具的猙獰感。從古至今周官鄉的面具雕刻都是這樣。對於鼻部的表現,明代的男將鼻部偏扁,鼻翼寬大。清代和當代鼻部變得挺直,鼻翼也變小了。當代的整個鼻子的造型變得更加秀氣。此外,眉毛有火焰眉、刀形眉等造型。明代面具嘴部造型小而平,清和當代的嘴型變得豐滿。安順地戲面具的藝術風格,和其他地區的民間藝術一樣,與當地的民情和風俗喜好相適應,在其發展的歷史長河裡流傳承至今。 (二)趨向艷麗的用色 劉官鄉的地戲面具色彩表達比較自由,黑色、紅色和黃色等較常見,十分鮮艷明亮,而且色彩純度高。如下表1,對比分析,由於年代久遠,明代地戲面具顏色顯得比較淡雅、樸素。清代和當代地戲面具對色彩的運用傾向艷麗,清代以後的常用明亮的純色,色彩的明度和純度相近都比較高,地戲面具鮮艷的色彩搭配繁復的裝飾和精細的雕工讓面具顯得活靈活現。 三)從簡到繁的裝飾紋樣 地戲將帥面具分別由面部、頭盔、耳翅由三部分構成,頭盔的裝飾最為吸引人。頭盔又分為平盔和尖盔之分,耳翅的主要裝飾圖案有龍翅、鳳翅圖案。對於地戲面具的裝飾紋樣從臉部、頭盔和耳翅來分析。地戲臉子有素臉和花臉之分。素臉一點花紋也沒有,也稱為粉臉或白臉。多數時候是少將或女將這類年輕者的形象,如穆桂英、先鋒小姐的面具。將粉色塗於兩頰,形成兩道紅暈的這種臉,使其紅潤有氣色。花臉是在面部畫上豐富花紋,尤其是反面角色的武將畫得多。要麼是抽象幾何圖案,要麼是具象的圖形,如蝴蝶、魚類、蝙蝠等動物圖案。復雜的花紋搭配豐富的顏色,讓地戲面具形成強烈吸引人視覺效果。對於頭盔和耳翅的裝飾,安順雕刻藝人有自己的路子,龍、鳳紋是最常見的,還有動物紋、植物紋、雲紋等。來源:中國民族博覽
『玖』 安順地戲演出程序是怎樣的
安順地戲的演出程序一般分為「開箱」、「請神」、「頂神」、「掃開場」、「跳神」、「掃收場」、「封箱」等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
『拾』 安順地戲的面具有哪些特色之處
安順地戲是一種戴面具演出的民間戲劇。面具,在安順地區被稱為「臉子」,它既可以說是安順地戲的特徵,也是安順地戲的靈魂。
地戲是一種戲劇和彩繪木雕藝術相結合的綜合性藝術,不同於一般高台戲,它適應於露天演出,甚至專找較低的平地演出,讓觀眾站在四周較高的地方觀看。因此,地戲的臉子通常是頂在額頭上的。農民在欣賞唱和跳的同時,也在欣賞臉子。
臉子是地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在百花爭艷的美術園地中,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面貌,是別的藝術形式所不能代替的。
另外,由於地戲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因此什麼時候跳地戲,什麼時候臉子必須進箱封存,都有一套完整的宗教儀式和嚴格的時間規定,不能隨便更改,包括臉子的雕刻都有嚴格的儀式。
製作地戲面具的民間藝人,在動工之前必須祭神,一是祈求神靈保佑,賦予面具的神性,二是保佑在製作中平安順利、發財發富。
雕刻藝人們在神龕前或屋門口擺下供桌,敬上供品,用一升米插上工木角尺、墨斗、雕刀之類工具,然後磕頭作揖,請求菩薩保佑,口中念誦「菩薩保佑,魯班顯聖,保佑保佑」之類吉祥詞語。供奉結束後,才能開始雕刻面具。一般都是連頭盔一起雕刻,手法誇張,刻工精巧,神氣咄咄逼人。
民間藝人們把地戲臉子的主將面具概括為文將、武將、老將、少將、女將五種臉譜,俗稱「五色相」。因各民間藝人所處的地域位置各異而稱謂也有所不同,在表現手法上,或誇張,或精細,或繁縟,或簡括,或粗獷,或含蓄,變化多端,不一而足。
文將面具溫文爾雅,用以表現劇中足智多謀的人物。如《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龐統、徐庶、《隋唐演義》中的徐茂公等。因為安順地戲只演武戲,因此武將面具最多,也是民間藝人最為精心之作。
每一個武將面具幾乎都寄託著民間藝人們對已經故去的那些英雄的崇拜。如劉備、曹操、張龍等。即使是反面角色,也塑造得豐滿、威武,似乎只在這樣才襯托出正面人物的力量。
老將面具雖刻得老態龍鍾,卻不減當年威風,有一種令人崇敬的偉岸。少將面具在地戲中也出現較多,掛帥出征的英雄常常是年輕的武將,如《薛丁山征西》中的薛丁山、四馬投唐》中的李世民、秦叔寶、羅成、李元霸、裴元慶,《薛仁貴征東》中的薛仁貴,《三國演義》中的呂布、馬超等。
少將的面部大多是白色,地戲中稱為「粉臉」。他們的造型顯得英俊、活潑,虎虎有生氣。女將面具同少將一樣,大多也是粉臉。他們之間的區別主要在眼睛。男將的眼睛豹眼圓睜,而女將的眼睛則鳳眼微閉。
按農民的欣賞習慣,武將額頭要飽滿,眉弓要突出,雙眼要飽實,鼻翼要怒張。特別強調眼球要大、要圓、要鼓,認為只有這樣才顯得兇悍逼人,才有地戲味道。武將的眼睛給人的印象恐怕最為深刻,那種誇張、暴突的造型,具有一種懾人的力量。
這些武將面具的眼球,從側面看去尤為明顯,至少超出常人的3倍以上,形成一個雞蛋似的橢圓形。加上黑白兩種極色的描畫,非常強烈的反差對比,使一對眼睛顯示出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
眉毛的表現手法有這么一句術語:「少將一枝箭、女將一棵線、武將如烈焰。」鼻翼和眉弓是地戲瞼子表現角色性格的點睛之處。皺眉有的橫刻、有的豎刻,尤其豎刻一種,形成兩個小肉球,是十分大膽的表現手法。
在武將嘴唇的開法上,變化特別多,有兩句術語叫做「天包地」和「地包天」。臉部雙眉緊鎖,兩眼圓睜,鼻翼外張,上齒咬著下唇,叫做「天包地」,給人一種勇猛彪悍的感覺。反過來下唇朝上唇反咬,謂之「地包天」,給人的印象是剛直、焦躁和威嚴。
還有的面具刻有獠牙,分上獠牙、下獠牙和上下對生獠牙幾種,這是儺戲特有的產物。
面頰的刻法也很別致,武將面部肌肉被刻成兩個肉疙瘩,像是滿臉橫肉的樣子。而在女將臉都的雕刻上,農民特別反感兩個酒窩,戲謔地稱之為「水泡臉」,認為這是城裡人嬌生慣養的嬌娘,不是農村人強壯有力的形象。
下巴經過早期寫實階段以後,現在一般都是平的,這種大膽的取捨,完全是表現的需要。耳朵只有少數面具被表現出來,更多的面具是被「耳翅」代替。
頭盔和耳翅的裝飾是安順地戲面具最為精彩的組成部分。頭盔雕刻分為「盤龍尖盔」、「盤龍平盔」、「鳳翅盔」和「如意冠」、「道帽」數種。尖盔雕刻紅纓,高出盔頂,主要來源於宋代武將兜鍪。平盔受唐代朴頭的啟發,無纓,盔頂略平。
無論是尖盔還是平盔,都裝飾著豐富多彩的對稱龍紋。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曾一度成為皇帝專有的裝飾圖案,直到明代才出現在頭盔裝飾上。像安順地戲面具上出現的這么多的龍紋,是一種極為難得的藝術現象。
這些盤龍若隱若現,穿插有序,或正或側,鋪排自然。但民間藝人都要求這些龍要完整無缺,有頭有尾。龍的數量一般是三四對,四五對,有的多達18條、19條。如李世民做秦王時的頭盔,因為有18家歸於一統的故事,因此出現了18條龍或19條龍的頭盔裝飾。
從總的趨勢來看,明清以前的面具中龍紋較少,後來面具龍紋越來越多,似有一比高下之勢。
「鳳翅盔」多用於女將,男將也有鳳翅盔的,但只出現在關羽、尉遲恭等少數面具上,而這兩位人物在歷史小說中都被描繪成「丹鳳眼」,有李世民「射開鳳眼是真主」之說。
女將的頭盔裝飾常常在鳳紋之上再加龍紋,鳳紋用以說明她的性別身份,龍紋代表了她的威武頑強。其他像道帽,如意冠等,則比較簡約,在繁縟的盔飾對比下,顯得端莊大方,樸素自然。
安順地戲的盔飾多為龍鳳裝飾。龍鳳在我國是吉祥的象徵,龍鳳裝飾本身就是吉祥裝飾。這些龍鳳紋樣所組成的圖案還組成了另外一些吉語裝飾。如兩條龍和一個圓組成的圖形稱為「二龍搶寶」,兩只鳳和一個圓組成的則稱為「雙鳳朝陽」。
吉語裝飾的另外一個類型是民間吉語。如用喜鵲、蝴蝶組成的圖案稱為「多喜多福」,魚和荷花組成的叫「年年有餘」。程咬金的面具上常常由一隻蝙蝠,一個壽字和兩枚銅錢組成「福壽雙全」。或者以一隻佛手瓜,一隻壽桃組成「福壽雙全」。
這些我國民間常用的吉語裝飾圖案,在農民心目中很有地位,反映了地戲進入民間以後所形成的民間色彩,也反映出民間藝術傳統的審美心態。
除龍鳳裝飾和吉語裝飾之外,安順地戲面具頭盔裝飾的另一個系列是星宿裝飾。
安順地戲中許多人物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一般凡是戲中人物屬於星宿的,都盡量用星宿裝飾,然後才裝飾龍鳳紋樣。如羅成、薛仁貴、郭子儀、楊六郎這些都是「白虎星」輪回轉世,在他們的頭盔上都要裝飾白虎。有的用虎頭表示,有的藝人喜歡雕刻全虎。
岳飛和秦叔寶在地戲中都是「大鵬星」,他們的頭盔裝飾為一隻大鵬鳥。此外,還有牛皋是「黑虎星」,薛丁山是「金童星」,樊梨花是「玉女星」,楊凡是「丑鬼星」等。金兀術是「赤須火龍星」,為了與頭盔上的龍紋加以區別,這條代表「星宿」的龍,常常被雕刻在鼻樑上。
有的雖然不是星宿,但與劇情有關的特徵,也用來作為裝飾,如尉遲恭據說是雙鳳眼,關羽也是雙鳳眼,因此在他們的頭盔上雕刻雙鳳,可算是男像頭盔飾鳳的特殊事例。
地戲面具的著色非常自由。在我國戲曲臉譜中,面部色彩、花紋已經形成了各式各樣的「譜式」,而地戲卻還沒有完全形成,它可以任憑民間藝人自由地想像。
地戲面具在逐漸形成特定的譜式和色彩,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表示對劇中人物的褒貶,但是,它又不完全依靠特定的模式來造型。
例如,在地戲面具中以紅色表示忠勇,如關羽,黑色表示剛直,如張飛,白色表示奸詐如張士貴。紅臉中也有反面人物,如金兀術。在粉臉中,更多的是忠貞剛烈的形象,如岳飛等。而那些勇猛的少年小將,則大多是粉臉。
地戲面具色彩豐富,可以說沒有一種顏色不可以用來上臉。而給人印象深刻的,反倒是那些在遠離正常人臉的顏色,如一些便用藍綠冷色描繪的面具,表現青面獠牙,神秘怪誕的角色,用以渲染地戲特有的那種森嚴恐怖的氣氛。
有時色彩被用來表現年齡,如同是一面薛仁貴,征東時他是少將,白臉,征西時他已成為老將,用紅臉。而尉遲恭、尉遲青山、尉遲號懷、尉遲寶林分別是黑臉、藍臉、綠臉、白臉,在這里色彩代表年齡和輩分。
地戲面具的面部圖案,大多來自農村常見的動物和植物。民間藝人采擷身邊習以為見的東西,用來美化面具。我們最常見的有瓜蔓、蝴蝶、魚,有位藝人把魚畫到了眉毛上,不能不說是一種大膽的創舉。
這些圖案多數是寫實的,有的略有變形,卻基本上能識別它的原型,如曹操臉上的小花,應該是來自農家籬上的瓜蔓。當然,地戲面具臉部圖案也有少數是抽象的,已開始向後來的戲曲臉譜轉化了。
在安順地戲中,更為多彩豐富,更富有趣味的是道人、小軍、丑角、忠厚善良的形象和動物面具。道人面具在地戲面具中是創作最為自由的一種。主將面具根據地戲唱本提供的造型依據雕刻,因為這些人物大都是歷史上曾經有過的真實人物。
地戲中的道人不是實際生活中的人物,民間藝人可以充分發揮自已的想像力,因此面具形態五花八門,奇形怪狀,如雞嘴道人、魚嘴道人、飛缽道人、鐵板道人等。這些面具面相奇特,能夠引發人們好奇心和想像力。
小軍在地戲中常常由兒童扮演,因此小軍面具被做得活潑可愛。這個紅臉或白臉,頭上挽兩個發髻的小軍面具屬於正面形象,因為是正面形象,就做得規矩一些。還有一些番小兵屬反面形象,似乎就要靈變得多,藝人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在他們認為合適的范圍內加以醜化。
至於丑角,這是地戲傳入貴州以後發展起來的一種角色,腳本中沒有他們的台詞,他們表演全靠臨場發揮。他們的作用,如同現在戲劇舞台上的丑角一樣,在於引人發笑生發劇情。
在地戲面具中,最早的丑角形象是「笑嘻嘻」,這是一個元梁王手下的兵丁的形象,反映地戲傳入貴州初期,以敵軍下級士兵作諷刺取樂對象的歷史情況。與「笑嘻嘻」同時存在的還有小花花、小頂子等。
清代時的1860年左右,出現了「老歪歪」的形象。後來,丑角的形象發展更多更快,出現了諸如「老好人」、「鴉片殼殼」、「賬房先生」、「夾嘴」、「耍二」、「喝喝」等。總之,民間藝人覺得什麼人物值得諷刺,他們就可以刻進面具里。
地戲面具中另有一些忠厚善良的形象,雕刻得令人喜歡。如土地、和尚、老母、三元李靖等,這些形象大都塑造得老態龍鍾,笑容可掬,和藹可親。同地戲面具中主將大多是凶神惡煞的形象比起來,他們讓人感到親切。這就豐富了地戲面具的人物造型,加深了地戲面具的藝術厚度。
地戲面具中還有一個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地戲中之所以出現這么多動物形象,這大概同原始儺戲驅邪酬神的功利有關,儺儀的初始階段有方相氏和十二神獸之說,作為儺戲,必然會保留下許多東西。
最令人注目的是虎的形象。有人說,我國人的圖騰崇拜主要是龍,不過在我國人的心目中,虎有著特殊的地位。從地戲中反映出來的這一現象,顯得尤其明顯。地戲人物中那麼多「白虎星」輪回轉世,就是最具說服力的例證。
地戲面具中的老虎、呼雷豹、龍須虎和農家門上用以避邪的吞口都出自虎的形象。這一點不是偶然的巧合,而這些形象在地戲中大都是「神獸」,像呼雷豹,是能夠騰雲駕霧,救主人於危難的神騎。
龍須虎,是具有魔力的人格化的神獸。至於吞口,更是一種降魔伏妖、神力無邊之偶像。農民們將它置於門上,希望它能鎮住一切邪魔。可見,虎在地戲中是被崇拜的神。
除虎之外,地戲面具中的動物還有牛、馬、豬、猴、魚、青獅,也有龍,分青龍、獨角龍、金龍等。動物形象多是農家常見的形象,與農民們日常相處,因此,民間藝人把它們做得十分可愛,以其說是對它加以神化,不如說是對它加以人格化、人情化。
當面具製作完畢後,要舉行庄嚴的「開光」儀式,將面具供在神龕上,用禽血點在上邊,以賦予其神性。由此可見,面具在地戲中具有神聖的神秘色彩。
安順地戲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