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學(國際私法)題目求解!!!跪求答案!!!很重要很急啊!!!
多選
1AB. 所有權. 買賣
2A.B 屬地主義學派. 二元論者
3A.B C D 合同當事人雙方選擇的法律 . 當事人沒有選擇准據法時,適用合同訂立時賣方設有營業所國家的法律 . 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適用買方訂立合同時營業所所在地法律 . .在當事人沒有選擇合同的准據法時,如果合同明顯地與B、C國家的法律以外的另外的國家有更密切的聯系
4B.C 夫妻財產關系 . 合同關系
5B. C D送達地法律. 所有人屬人法. 轉讓合同的准據法
判斷
1A. 錯誤
2B. 正確
3B. 正確
4B. 正確
5B. 正確
6B. 正確
7A. 錯誤
8A. 錯誤
9A. 錯誤
10A. 錯誤
Ⅱ 如何提起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訴訟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隨著現代城市的興起以及人類建築技術的高度發展而產生的一種較為特殊的不動產所有權形態,也是近現代各國物權法上一項重要的不動產權利。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概念,有一元論、二元論、三元論三種學術觀點。一元論認為,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在專有部分上成立的所有權;二元論認為,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專有部分所有權和共有部分持分權構成的一項權利;三元論認為,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由專有所有權、共有部分持分權和基於對建築物的管理、維護和修繕等共同事務而產生的成員權的總稱。三元論克服了一元論和二元論的不足,從內涵上反映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本質特徵,從外延上涵蓋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所折射的全部法律關系,故較之前兩種學說更為科學,為目前物權法理論研究中的主導性學說。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指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分為三部分內容:一是業主的專有權部分,這與一般的個別所有權相同,在一定條件可為獨立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二是共有權部分,在法律上可能為共同共有也可能為按份共有,如建築物外牆部分、公共道路、公共綠地、樓梯等即為共同共有部分,其他的建築物共有部分可以依約定為按份共有;三是共同管理事務,即業主共同對事關整個小區或者某一建築物的使用的事項為共同的保護、管理、修繕等。建築物區分所有權與其他的物權相比有其特殊性:一是專有權的使用和處分必須與共有部分一並處分;二是共有部分不能單獨為處分;三是共有權部分不能以放棄共同管理義務而為放棄。
業主專有權糾紛是指因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中業主專有權部分的權利歸屬、使用、收益和處分產生的糾紛。
業主共有權糾紛是指業主之間因為建築物共有部分的權利歸屬、使用、收益和處分等內容發生的糾紛。
車位糾紛是指業主與開發商或者業主與業主之間就車位的權屬、使用、收益等發生的爭議。
車庫糾紛是指業主與開發商或者業主與業主之間就車庫的權屬、使用、收益等發生的糾紛。
Ⅲ 孟勤國的學高身正吾良師——全國高校教學名師孟勤國
第個教師節在豐收的金秋如期而至,辛勤耕耘於杏壇的園丁們收獲了他們的喜悅。9月9日上午,第二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表彰大會在庄嚴的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從全國高等學校近97萬教師中選拔出來的100名傑出代表接受了國家的表彰,榮獲了本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表彰稱:這些傑出代表身上凝結著人民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品質。他們既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又能長期從事基礎課教學工作,注重教學改革與實踐,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
在學生看來,脫穎而出的孟勤國成為「百佳」之一完全是實至名歸。這位16歲便登上講台的「老」老師,傾心教育數十載,以自己的嚴格自律、勤勉好學、博學多才贏得了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學生曾用一個極端的詞來形容知識魅力、人格魅力「雙馨」的他——「完美」。
我們來看看「白描」的孟勤國:
法學博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高級訪問學者,教授。教育部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民法學會常務理事、廣西法學會副會長、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1985年7月至今任教於廣西大學法學院,1995年以來歷任廣西大學法學院院長、黨委書記,1997年被武漢大學民商法專業聘為博士生導師。1990年、1993年、2004年3次獲得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8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2001年、2005年連續兩屆獲得廣西壯族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2003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3年獲廣西傑出法學家稱號。 孟勤國是我國物權法研究的領軍人物之一,從事民商法教學和科研20餘年,在物權法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法學大師江平教授由此贈以他「廣西學派」之美譽。在我國物權法草案、破產法草案的修審過程中,孟勤國應全國人大法工委的邀請參加了修改工作,他是北京地區以外受邀的三名法學專家之一。全國人大法工委王勝明副主任在回答新華社記者的采訪時特別提到:「廣西大學的孟勤國教授起草了物權法部分的建議稿……這些專家建議稿,對民法的制定彌足珍貴。」
1995年以前,國內極少有人進行物權法的研究。而早在20世紀80年代,還在大學校園里攻讀的孟勤國便以敏銳的洞察力和極具前瞻性的眼光投入到物權法的研究之中。在當時頗為冷清的物權法研究領域里,孟勤國埋頭默默苦耕,一干就是十幾年。他撰寫的碩士論文《國家財產民事保護》因提出和解答了物權法相關的一些重要問題而被收入《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碩士文庫》。此後,他依然勤耕不輟。
面壁十年圖破壁,2002年,其學術專著《物權二元結構論-中國物權制度的理論重構》出版,書中創立的物權二元理論在國內法學界引發了一場「地震」,引起各方廣泛關注,並受到全國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的高度重視。
「當我讀完面前這部《物權二元論》時,我深感它確實是我所期待的『破壁之作』中的一部。對於肯深入研究與希望解決中國現代實際的人們,這部書則顯得像一縷新鮮空氣,像一位合格的導游」,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社科院法學會所研究員鄭成思對該書如此評價。
此書被評為2005年全國首屆優秀法律圖書獎。
《法學評論》2002年第5期公開發表了孟勤國依據物權二元理論起草的《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編者稱「物權法領域終於出現了中國人的物權理論與設計」。2005年公布的物權法草案中大量吸收了物權二元理論和建議,成為影響我國物權立法的三大專家稿之一。
「在修改草案過程中,我常處於『弱勢群體』中,因為我一直與主流的物權觀點交鋒,支持我觀點的人屬於少數,許多觀點剛提出來就被主流觀點『包圍』,但從第三審的物權草案上看,其中已體現了我當時一些被『孤立』的觀點。」孟教授自豪地回憶道。
作為廣西人大立法咨詢員、南寧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孟勤國積極參與廣西地方經濟建設和法制建設,為立法和執法作了大量的咨詢工作。他長期擔任外資、銀行、證券等公司的法律顧問,承辦了不少特大及疑難案件,為廣西的企業避免、挽回損失數億元。
孟勤國治學嚴謹,他對前人法學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學問的博與約、廣與深都有精到的見解。他認為,學問是老老實實的事情,必須腳踏實地、步步前進。他在學術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得益於他的勤奮、博學和慎思,更得益於他不拘陳規、不畏權威、獨立思考、勇於窮究真諦的膽識和魄力。
作為教師的孟勤國,同樣把這種優秀的品質用在了教書育人之中。 1995年,孟勤國被委任為廣西大學法學院院長。甫上任的他把教學改革列為了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孟勤國認為:法學教育的改革必須適應當今國內和國際社會的需要,法學教育必須承擔起培養和輸送「依法治國」所需法律專業人才的偉大使命;法學專業必須以塑造高尚人格,培養創新能力,造就基礎扎實、素質優良的應用型法學人才為宗旨。
針對法學教育的特點,結合法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他提出了「一顆公心、一支硬筆、一張鐵嘴」的教學改革方案;主張加強學生「三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培養、司法實務能力的培養,同時廣博和拓寬學生知識面。
——「一顆公心」是法律人最重要的職業操守。法學是追求公平正義的事業,尊崇法治,就是信奉法律至上,不屈服於任何權力與官位。這種理念要求法學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獨立而健全的人格和法律理性,應當樹立一顆公心,愛國家、有道德、守戒律;要求學生確立作為法律職業工作者所應有的行為操守和法律信仰,畢生為公平正義而奮斗。
——「一支硬筆、一張鐵嘴」是法律人最基本的職業素養。法學是思辨和交流的職業,法科學生應該知識淵博、思維清晰、文筆流暢、能言善辯、以理服人。
在教學實踐中,孟勤國非常強調人才「德」的培養,他說:「我始終認為,大學教育首先是育人,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大學生是最重要的,專業技能還在其次。相較於普通人,法學專業培養的學生必須具有更高尚的人格,這是法律的特殊性對我們的要求。這也是對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
孟勤國永遠忘不了一件令他痛心的事情。上世紀八十年代,法學院一位成績優異的學生畢業時分配到了省級機關,可是報到的第一天便被單位退回了學校,原因是:穿拖鞋上班。單位認為:這樣散漫的學生,不太可能有良好的工作責任心。之後,在每年給新生做的第一場報告中,孟勤國都要向同學們講述這個故事,提醒他們慎獨自律,不要因惡小而為之。他也常以此事提醒自己:從小處著手,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曾經有個研究生在一次寒假結束返校時遲到了,到校後卻謊稱時間耽誤在中途轉車上。孟勤國在檢查他的車票時發現了破綻,按照他的啟程日期,即便順利轉車也會遲到半天。學生受到了嚴厲批評,並寫了檢討。孟老師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在我這里受批評是摔了一小跤,如果你可以從中得到教訓,就可以避免以後在社會上摔一大跤啊。」
為了讓學生打造「一支硬筆」、練就「一張鐵嘴」,孟勤國開中國法學教育先河,將古漢語列為廣西大學法學院民法碩士研究生的必修課,並要求學生每星期背誦《古文觀止》中的一篇佳作。孟勤國告訴學生,《古文觀止》代表了中國古典散文的最高成就,熟讀其中的文章,必然對提高寫作水平、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大有裨益。
走進廣西大學法學院辦公樓,你可以發現最氣派的房間不是院長辦公室,也不是教授工作室,而是學生模擬法庭。在這個寬敞、明亮的大廳里,每個月都要「開庭」一次,「法官」、「律師」、「犯罪嫌疑人」等在這里一展辯才,進行激烈的口舌爭峰。
這里「開庭」的密度是全國法學院最高的。
「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不是理論」, 孟勤國認為司法實務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人才的質量。所以,他非常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此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辦好模擬法庭。
——設立課程群。即一門核心課程帶入幾門相關的實踐課程,達到學以致用之目的。
——加強授課中的案例教學。
——增加實習時間。廣西大學法學院本科生第七學期全部為實習時間,充裕的時間保障了學生法律事務的開展,使學生真正在實踐中得到鍛煉。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孟勤國鼓勵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多多涉獵法學之外的其他學科。他認為,學習法律,不僅理論功底要扎實、知識要全面,而且應當了解社會實際,不尚空談。他提倡和推行的這一良好學風,使廣西大學法學院的學生受益無窮。
「獨木不成林」,為了提高學院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孟勤國積極扶掖青年教師的成長。自1995年起,他一直擔任民法學教研室青年教師的指導教師,在百忙之中擠出時間審閱青年教師的講稿,旁聽他們的講課,一一指點,傳授經驗。在他的言傳身教下,戴紅兵、蔣慧、楊潔等一群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為本學科建設提供了了充足的人力資源。
孟勤國主持完成的《以人為本、制度為先》、《一顆公心、一支硬筆、一張鐵嘴》等重大教改課題先後榮獲廣西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改革的效果是喜人的,培養出的人才綜合素質大幅度提高,該院畢業生在國家司法考試、全國公務員考試、各種就職招聘中與全國重點院校的畢業生同台競爭,成績不斐,顯示出自己的實力、特色和優勢,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
廣西大學法學院則由原來的默默無聞一躍成為廣西的名牌學院。 自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來自江南水鄉的孟勤國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和少年的壯志理想都留在了南疆這片紅土地上,把最誠摯的愛和滿懷的激情都揮灑給了學生。
孟勤國有句名言:怠慢和糊弄學生是教師最大的缺德。他說:「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常存育人之責任,也要常思為師之道,常懷愛學生之心,才能盡到一個教師的責任。」正是這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使得他從不敢在教學工作中、在為人師表上有些許的馬虎和鬆懈。
學術研究工作繁重、社會職務繁雜的孟勤國,在教學方面卻年年超負荷工作,年均教學工作量為法學院教師平均教學工作量兩倍多。他堅持給本科生上課,先後開出本科、研究生課程七門;他認真鑽研教學方法,細心揣摩學生心理,對待教學一絲不苟;他從不曠課從不遲到,嚴格要求學生,但是至今沒有一個學生怨恨他的認真。
說起孟老師對待上課的認真勁兒,他的研究生張海龍至今難以忘記令他深深感動的一件事情。2000底,孟勤國罹患了嚴重的肝病。時值學期中,調課比較困難。為了不耽誤學生的學習進度,他掛著輸液瓶堅持到教室上課。一堂課講完,他往往虛弱得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隨著病情的加重,醫生要他卧床休息。躺在床上的他怎麼也放不下上課的事情,最後他乾脆把學生叫到家裡來,在病榻上給學生上課。
課堂教學最能體現一個教師的綜合水平。孟勤國的講課風格鮮明,深入淺出,風趣幽默,將高深的法學理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出來,使學生容易理解和領會,也將課堂氣氛調動得十分活躍,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主動學習、提問和思考。他還充分發揮實踐經驗豐富的優勢,理論聯系實際,讓活的案例使枯燥的理論生動起來。
講台上的他以其強大的理性思維力量、機智明快且風趣的言語、嚴謹求實的態度以及高昂的激情,引領學生暢游法學知識的海洋。孟勤國上課有個特點,從不用看教材,但是他依然可以在講台上縱橫捭闔,滔滔不絕。這種自信和能力來自於他長期的知識積累,來自於他瞭然於胸的知識融會。學生王恆恆說:「孟教授學識淵博,雖然從事的是法學研究與教育,但是他對哲學、社會學、經濟學的研究也相當有深度。他在課堂教學中旁徵博引,深入淺出,使學生扎實而全面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聽他的課簡直就是一種享受!」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孟勤國多次說過:教師是學生走出無知的拐棍。只有講不清楚的老師,沒有聽不明白的學生。他認為,法學本科生就是法學領域中的小學生,小學生要從識字數數開始,法學本科生要從最基本的概念開始,因此一定要將教材的內容講清講透。為了打造堅實的「拐棍」,他拜教育學科班出身的妻子為師,精心研究教育學,准確把握學生心理,以期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他年年更新講義,以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為中心,結合立法和司法的新動向,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他善於因材施教,靈活運用討論、提問、比較、觀摩等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使用基本知識和舉一反三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
他講述的民法學是法學專業基礎課程,內容非常豐富,在法學專業教育中佔有特殊重要的位置。作為我國民法學界頗有建樹的學者,孟勤國的民法知識早已爛熟於胸。盡管如此,他在備課時也絲毫不馬虎,有時為了找個好的例子講清楚某個概念和理論,他費盡周折,一個個實例進行比較,直至把最恰當的那一個尋找到。
在學生眼裡,孟勤國不僅是他們仰慕的法學家,是他們尊敬的師長,也是他們最可信賴的朋友。除了學習上的困難、問題學生喜歡找孟老師解答,生活中的挫折、心靈成長中的疑惑學生也喜歡向孟老師傾訴和討教。孟勤國的手機號碼和電子郵箱均向學生公開,以便學生可以隨時找到他隨時向他提問題。他也常以自己的人生經歷與體會,和學生談做學問、談做人的道理,以一個長輩對晚輩的深切關愛與呵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說:「『一顆公心,一張鐵嘴,一支硬筆』是他對學生的一貫要求,可以說這也是孟老師教學與為人的最真實的寫照。」
夕陽西下、暮色四合時分,在廣西大學校園里常可看到這樣一個情景:孟勤國夫婦和三、五個學生邊散步邊討論問題,這是孟老師的又一課堂。為了有更多的時間接觸學生、解答學生的各種問題,孟勤國把散步的時間都利用上了。
孟勤國深深熱愛自己的教學事業、熱愛自己的學生,他也得到了學生的最高贊譽:在廣西大學,他多次獲教學質量優秀獎,多次被學生評為「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在武漢大學,學生給他的綜合評分為97.6分,接近了滿分。
「教師應該無私熱愛學生」,孟勤國這樣說,也這樣實踐著。殫精竭慮從事著「太陽底下最高尚職業」的孟勤國,無疑是學生心中另一輪明麗的太陽。
(陳瑞群)
Ⅳ 權利的概念及其學說(急)謝謝
權利的概念
一、權利的概念
法律意義上的權利不同於其他性質的權利。它的含義是法律規定,法律關系主體即享有權利人(公民、法人、其他組織以至國家本身),具有自己這樣或不這樣行為,或要求他人這樣或不這樣行為的能力或資格。
二、義務的概念
義務是權利的關聯詞或對應詞,其含義是法律規定作為律關系主體即承擔義務人應這樣或不這樣行為的一種限制或約束。
三、權利與義務的分類
(一)權利的分類
1、公權利和私權利。劃分標準是按照法律的不同類別:公法與私法。
2、對世權和對人權。劃分標準是權利的效力范圍的不同。對世權是對其他任何人的權利,如所有權。對人權是對特定人的權利,如債權,債權人僅能向特定債務人主張權利。對世權與對人權也稱絕對權與相對權。
3、原權利和救濟權。劃分的標準是權利是否獨立存在。前者如所有權,後者如請求損害賠償權。也可稱為第一位權利和第二位權利。
4、專屬權與可移轉權。劃分的標準是這種權利可否轉移。專屬權是不能轉讓與他人的權利,如人格權、人身權等。可移轉給他人的權利有一般物權、債權。
(二)義務的分類
1、公義務與私義務。依法律不同而分:前者是依照公法而承擔的義務,如公民應服兵役、應納稅等義務;後者是依照私法而承擔的義務,如債務人清償債務的義務,子女贍養父母的義務。
2、對世義務與對人義務。依效力范圍不同而分。前者是一般人都承擔的義務,如法律規定不得侵犯他人的自由。後者是特定人對其他特定人的義務,如合同締約人相互履行各自的合同義務。對世義務也稱絕對義務,對人義務也稱相對義務。
3、主義務與從義務。依義務是否獨立存在而分。前者也稱第一位義務。後者也稱第二位義務。主義務的例子是法律規定人們負有不得損害國家財產的義務,從義務是某人因損害國家財產(主義務)從而負損害賠償之責。
4、專屬義務與可移轉義務。依這種義務可否移轉而定。專屬義務的產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身份而發生的關系,如父母與子女之間、夫妻之間關系;另一種是因特別的協議。
四、權力的概念
權力與權利兩詞有時是可以通用,有時又有區別。在漢語詞彙和法律規定中,公民權利和國家權力是有嚴格區別的。
首先,在中國現行憲法中,對中央國家機關使用了職權一詞,對地方國家機關使用了許可權一詞,對公民使用權利一詞;
第二,權利一詞通常是與個人利益相聯系,但職權卻只能指代國家或集體利益,決不意味行使職權者的任何個人利益;
第三,權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棄,但職權是必須正確行使,不能放棄和轉讓的,否則就是違法或失職行為;
第四,國家機關的職權、權力是與國家的強制力密切聯系的。國家機關行使職權,在大多數情況下,直接或間接伴隨著國家機關的強制力。
權利之概念
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盪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
--《荀子·勸學》
接之以聲色、權利、忿怒、患險而觀其能無守也。
--《荀子·君道》
家累數千萬,食客數十百人。陂池田園,宗族賓客,為權利,橫於穎川。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法定的權利,不論是私人的或是國家的、市鎮等公共的,原先就稱之為『自由』……第一個真正的權利就是一種自由。
--周輔成:《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資產階級哲學家、政治思想家有關人道主義人性論言論選輯》,商務印書館1966年版,第681頁。
法律關系的主體具有自己這樣的行為(或不這樣行為),或要求他人這樣行為或不這樣行為的能力或資格。
--陳守一、張宏生主編:《法學基礎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350頁。
權利指法律對法律關系主體能夠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為,以及其要求他人相應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為的許可與保障。
--《中國大網路全書·法學卷》,中國大網路全書1984年版,第458頁。
權利是國家用法律明確規定並用國家的力量保障公民享受的某種利益。
--李步雲、徐炳著:《權利和義務》,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頁。
權利是權利人為了滿足他的利益而採取的,並由其他人的法律義務所保證的被允許行為的尺度。
--孫國華主編:《法學基礎理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48-349頁。
權利是指國家對人們依照法律規定可以自主決定作出的某種行為的許可和保障,人們通過實施這樣的行為直接或間接地獲取一定的利益。
--王勇飛、張貴成主編:《中國法理學研究綜述與評價》,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286頁。
權利是由社會經濟結構和文化發展所制約的人們在社會關系中的行為自由及其界限,它意味著人的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和對物質的、精神的利益的享有。
--武步雲著:《馬克思主義法哲學引論》,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9-200頁。
權利就是由自由意志支配的,以某種利益為目的的一定的行為自由。
--程燎原、王人博著:《贏得神聖--權利及其救濟通論》,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1頁。
權利是規定或隱含在法律規范中,實現於法律關系中的主體以相對自由的作為或不作為的方式獲得利益的一種手段。
--張文顯著:《法學基本范疇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82頁。
權利是規定或隱含在法律規范中、實現於法律關系中的主體以相對自由的作為或不作為的方式獲得利益的一種手段。
--張文顯主編:《馬克思主義法理學》,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320頁。
包括憲法權利在內的權利是權利主體的利益,包括物質、精神和人身的利益在憲法和法律上的反映、體現和保護。權利關系在本質上反映的就是個人、社會及他人的利益關系。
--張慶福主編:《憲法學基本理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版,第491頁。
法律權利是指國家通過立法規定,對人們可以自主地作出一定行為和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為的許可。從廣義上說,還應包括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及其公職人員依法享有的職權。
--王果純著:《現代法理學--歷史與理論》,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頁。
從實質上看,權利是國家通過法律規定,對人們可以作出某種行為的許可和保障。
--劉金國、張貴成主編:《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64頁。
所謂權利,是主體自由的普遍實現受到困擾時,對自由需求的法律界定。
--謝暉著:《法律信仰的理念與基礎》,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9頁。
權利概念,可以由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它表現為主張、要求或者合理的期待。另一方面,這些主觀意向又同客觀的利益發生密切的關聯。
--梁治平著:《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頁。
權利通常指個人不受別人(包括政府)干涉而自由行使正當行為的資格。
--俞可平著:《社群主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頁。
從法理上說,權利是人的自由、人格的具體化、客體化的表現。
--郭道暉著:《法的時代呼喚》,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頁。
所謂權利,實際上就是人們為滿足一定的需要,獲求一定的利益而採取一定行為的資格和可能性。
質言之,權利就是一定社會中人的規范性行為的自由度(行為自由的質與量的統一),它體現著作為社會化了的人的自主性和主體地位。
--呂世倫、文正邦主編:《法哲學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544、546頁。
在西方語言尤其是歐洲大陸語言中,法與權利往往是同一個詞,二者是處於同等序列的概念。
--公丕祥著:《法制現代化的理論邏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頁。
權利者,法律所確認之利益而具有排除力也。
--丘漢平著:《法學通論》,商務印書館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版,第91頁。
權利一語,在歐洲諸國,均同時有法之意義。例如,拉丁語之jus,法語之droit,德語recht,意語之diritto,俄語之pravo。蓋法與權利,均為人類行為之界限:法為客觀的抽象的規范,對於一般人概括的行為之界限;權利為法之主觀的具體的方面,對於特定人個別的行為之界限。
--吳學義著:《法學綱要》,中華書局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版,第89頁。
權利者。據法律使他人得認自己正當行為之力之謂也。
--高維浚著:《法學通論》,國立編譯館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版,第89頁。
依吾們的見解,權利之為物,意思與利益二者兼備。權利是主觀意志的法律,在法律秩序中,應該保有內在的力量,而就另一方面言,法律秩序,攸關於各人的生活財富(lebensgueter),與利益之一觀念,實屬不可分離。權利的概念上,應該包括利益在內。力是權利的手段,而利益則系權利的內容,意思說與利益說的論爭,不過各僅為一面的觀察,而皆有所偏耳。
--梅仲協著:《法學緒論》,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63年版,第92頁。
所謂權利,同為權利主體在法律上應有之力。
--李肇偉著:《法理學》,1979年版,第273頁。
權利者,為法律所設定及保護之利益,而為特定人所享有者也。
--袁坤祥編著:《法學緒論》,三民書局,1980年版,第121頁。
權利者法律上之力也。
--鄭玉波著:《法學緒論》,三民書局,1981年版,第115頁。
權利之特質在於給所有者以利益。
--[英]奧斯丁著:《法理學的范圍》(英文版),英國全盛出版社1954年版,第140頁。
權利概念的要旨是「資格」。說你對某事享有權利,就是說你被賦予某種資格,例如選舉,領取養老金,堅持自己的看法,享受隱秘的家庭生活。
--[英]米爾恩著:《人權哲學》(中譯本),東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165頁。
第一,所謂「權利」,關繫到個人(或以個人同等資格在社會關系中出現的團體及公司等)與個人之間的一定形式的社會關系。因此,若使問題簡單化,則關繫到A與B兩者之間的社會關系。
第二,「權利」的前提是,B對A負有完成某種行為的義務。這樣,因B對A「負有完成某種行為的義務」,而B若不實行該行為,則社會反應(社會性懲罰)中將出現認定這是不當行為(不予肯定)的社會性評價。象這樣存在B的行為義務的情況下,從A有關該義務的利益基準點(point of reference)來觀察該義務,則形成A對於B的「力量」--稱A給B的行為以影響的可能性為「力量」--概念。
第三,A對B的「力量」可以分為二種形式,我想用權利及權力二詞來區分二者……這里所說的「權利」形式,原則上「控制」A根據自己的實力強制B。更准確地說,對於A根 據自己的實力強制B。更准確地說,對於A的實力行使會產生認這定其不當(不予肯定)的社會性反應,或存在這種可能性。
--[日]川島武宣著:《現代化與法》,王志安、渠濤、申政武、李旺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144頁。
嚴格意義上的權利顯然既不同於自由權,尤其是不同於「勉強可廢除的特權」。法定的要求權必然是以其他人對權利擁有者具有義務為根據的。法定權利通常是一種針對其他個人的要求,即依據不同情況,要求他們履行一種行為,或放棄執行某些權利。它也是一種要國家加以認可和強制實施的要求。
--[美]J·范伯格著:《自由、權利和社會正義》,王守昌、戴栩譯,吳福監、陳維政校,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頁。
我們已經將權利的存在定義為:某人一定希望實現的可能性。
--[德]馬克斯·韋伯:《論經濟與社會中的法律》,張乃根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99頁。
Ⅳ 訴訟時效的概念
訴訟時效,是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化的法律事實,又稱消滅時效,是指權利人在一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在某種程度上喪失請求利益的時效制度。設立訴訟時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法律關系安定,及時結束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確定狀態,穩定法律秩序,降低交易成本。訴訟時效制度的通俗解讀
1、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就是你不在規定時間內行使權利即喪失請求法院保護的權利。
例如,你借了筆錢給人,說好了要他三個月內還,但你愛理不理,反正不差錢是吧?於是就不積極追債,等過了兩年才心血來潮去催人還錢,但那個老賴就是不還,於是你請求法院幫忙,法院一看,哎,你怎麼現在才來?咋不早吭聲,現在我們不管啦,你已經過了訴訟時效了,法院不會幫你解決的,自個兒想辦法去吧。沒辦法,這時候你就試著自己去追吧,哎,如果這時候那個老賴良心大發,要還你錢了,你二話不說把錢拿回來,這時候來了個人跟老賴說,你傻啊?這過了時效了,按法律來說你不用還了,說時遲那時快,老賴跑去跟你理論,說把錢還我,你拿了我的錢沒有依據。大家說,這可以嗎?當然不行,還了我還想拿回去,門都沒有。你可以跟老賴說,《民法通則意見》有規定的,你後悔也來不及了。
訴訟時效只適用於債權請求權,不適用於物權請求權。也就是說,基於合同等債權產生的請求權受時效限制,但基於物所產生的請求權沒有時效限制,例如,我物業比較多,一時管不上來,你佔了我其中的一間,我10年後才發現,我能否要求法院轟你出去呢?當然可以。
2、訴訟時效的種類
一般的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2年。
比較特殊的情形是:身體受傷要求賠償的;賣不合格商品未聲明;延付或拒付租金;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壞。這四種情形的訴訟時效為1年。
另外,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的訴訟時效為4年。
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的計算方法是: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能證明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r> 3、訴訟時效的起算
(以合同之債為例)
(1)附條件的,從條件成就時開始計算
(2)附期限的,從期限來臨時計算
(3)未定期限的,從權利人主張之日起算。
例如,你借了我錢,沒要求我啥時候還,過了6年,你跟我要錢,我說你已經過了時效了,我不還你也沒問題的。行不?不行,未定還款期限的債權訴訟時效從債權人要求履行時起算。但是,如果你過了20年才問我要呢?這時候就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了,如果我堅決不還,你的錢就打水漂了。因為民事權利的最長保護期限為20年。
你吃了傳說中的後悔葯,時光倒流了,你在借給我錢後1年即問我要錢,我不給,好,訴訟時效從這時候開始起算了,又過了1年半,你不幸被車撞了,深度昏迷,這樣過了兩年,你才醒過來,你還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嗎?可以,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導致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也就是說等你醒了,可以主張權利了,時效才繼續計算。
你醒過來後不是跑去法院,而是氣沖沖的找我晦氣,說把錢還給我,還給我同時給我發了律師函,哦,這個時候訴訟時效就中斷了,兩年的訴訟時效從這一刻重新洗牌。
根據《民法通則》,導致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有三:起訴、向債務人主張債權、債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Ⅵ 農耕地問題,
「土地所有權專屬國有化」這一原理,她最崇尚自然,崇尚科學,崇尚理性,崇尚人權,不受任何政治派別、意識形態和利益集團的左右。無數歷史事實雄辯地充分證明,無論是社會主義國家或是資本主義國家,無論是市場經濟國家或是計劃經濟國家,無論是經濟發達國家或是經濟欠發達國家,或是其他什麼政治形態、經濟社會的國家,走「土地所有權國有化」之路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土地所有權專屬國有化」的理論基礎,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元論,融入了人類社會最先進、最正確的政治理念和法理學說,包括自然原理說、社會原理說、國家原理說、最優體制說、福利經濟說、哲學原理說、數理邏輯說、物權原理說、陳氏定理說等各個方面。只要弄懂了其中一個方面,便可證明「土地所有權國有化」這一中心論點是完全正確的。自然原理說和數理邏輯說告訴人們:土地與生俱來具有天然屬性的7大特徵:整體性、立體性、自然性、區位性、城鄉一體化性、不可再生性、公共性。簡單地說,我們整個地球,我們腳下的土地,只要不受自然的或人為的毀滅,可以使用65億年。土地本身不是商品,而頂多隻是一種權價交換的「代商品」。土地所有權的永久性和全民性,註定了不宜將一國共有的絕對地權拆分給某類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他們不可能一口氣買下65億年的全套的地權,即使買下了65億年的全套的地權,也仍然是土地使用權,或是土地用益物權、地產所有權,不是土地所有權。社會原理說告訴人們:土地的主要屬性,有6大特徵:土地的共享性、土地所有權的絕對性、土地所有權的唯一性、土地本身用途的公益性、土地的通用性、土地權利的兩權分立性。簡單地說,人類社會已知有原始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四種形態,無論哪種形態的社會,只要將土地的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永久劃分給某類經濟組織或者個人,必然會出現土地資源配置上的嚴重錯位問題,人類自相殘殺和戰爭狀態就會持續不斷,地權的極不穩定、極不合理現象就會凸顯並長期延續下來;反過來說,國家土地所有權的爭奪和消亡、更迭現象更加頻繁。就是說,社會的進步,國家的興盛,人民的幸福,全部仰賴於土地所有權國有化並使之永久化。國家原理說告訴人們:自從地球上誕生了國家以來,國際之間的自然地理界限由原始的混沌狀態變為涇渭分明。所謂國家主權,說到底是一個國家內部的土地所有權。國家主權具有地域的界別性、地理的專屬性、憲政的統一性、主權的專一性、土地利用的共享性等特徵。無論哪一個國家,分裂土地所有權,有分裂國家主權、分裂國家根本利益的危險性。國家與國家、國家內部的戰爭,是赤裸裸地強暴地侵略土地所有權的最野蠻行徑。簡單地說,土地所有權是每個國家的最初和最終的專屬所有權,屬於全民所有的專屬權利,但不能細分並指定為某類經濟組織或者個人所有。如果土地所有權也能為某類經濟組織或者個人所有,土地所有權可以自由買賣、自由流通,那麼,窮國可以被富國購買,或者會被利益集團購買、被富人購買,那麼,將是國將不國,世界將不成世界,地球村的許多窮人重新淪為奴隸,文明社會出現大幅度倒退。最優體制原理說告訴人們:各國需要選擇最優體制原理,利用最合適的土地政策,來合理地配置利用土地資源,科學、有序地開放土地市場。196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荷蘭學者丁伯根說過:「最優體制的選擇,決定於各行業和社會團體的性質,每個國家或多或少需要集權,因此,最優體制應該是多方面的。結論是:最優體制存在於完全的自由市場與徹底的計劃經濟兩個極端之間」,就是說,自由經濟與計劃經濟是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的,最優體制要在相互之間找出一個共同點、契合點,排除妨礙點、反對點。簡單地說,土地權的最優體制,是在土地所有權國有化前提下的分組、分級、分類的體制:土地所有權為中央集權制,土地用益物權、用益權和一般土地使用權為分權制;國家的地產權、地產所有權為中央集權制,經濟組織、個人的地產權和地產所有權為分權制;國家的土地利用權為中央集權制,經濟組織、個人的土地利用權為分權制。中央集權制代表國家的和全民的權利,分權制代表經濟組織、個人的權利,但不能簡單地將中央集權制理解為計劃經濟,也不能將分權制簡單地理解為市場經濟。在一定程度上,中央集權制傾向於計劃經濟,但這種計劃經濟是為市場經濟開路的;經濟組織、個人的分權制一定程度上屬於市場經濟,但這種市場經濟是從屬於中央集權制和計劃經濟。長遠地合理規則和科學利用寶貴的土地資源,是每個國家乃至整個地球村每個公民共同的天職,這不僅是整個人類共同的千年大計、萬年大計,而是億年大計。任何國家、任何組織、任何個人不應當濫用職權和土地權利,透支、揮霍土地資源。福利經濟原理說告訴人們:出於窮人經濟學的目的,在一定時期,國家政權可以殺富濟貧,平分地權,搞土地改革;對於某些國家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劃撥土地,以利公共事業和國有企業的良性發展;為了減輕農民負擔,可以為農民提供免費土地使用,並給予適當的農業補助,以使他們安居樂業;擴大農民牧民林民漁民的經營承包自主權和土地流轉自主權,農耕地、牧地、林地、漁場和四荒地依照法律法規行使抵押權和土地出讓權,讓農民得到更多實惠;國家徵收農民土地,必須給予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國家徵收城市居民使用的土地,也要給予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國家徵收地產稅收利益,應當由全民共享,不能讓少數利益集團瓜分。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印度籍學者阿馬蒂亞-森認為:「大飢荒背後存在著更復雜的原因,是經濟的、社會的、政治的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不是食物有供應和需求這樣一個簡單的工具能夠解釋的。」簡單地說,土地的福利經濟,貫穿於土地和土地權利的下放,並將地產的收益普惠於全社會的各個階級之中,特殊時期有特殊時期的土地福利政策,一般時期有一般時期的土地福利政策。但是,國家任何時候下放土地權,不是下放土地所有權,而是下放土地使用權和土地收益權。哲學原理說告訴人們:人類正確的土地權利理念和意識,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人們的頭腦里固有的,是從長期的階級斗爭、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的客觀存在和客觀規律中得來的。而唯心主義的二元論,從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的利益出發,故意歪曲土地所有權法理學說,肆意歪曲和擴大經濟組織和個人的土地權利,縮小國家和他人的土地權利,將本不屬於這一類人的土地所有權的大帽子戴到自己頭上。簡單地說,他們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自由主義、個人主義者,一概抹殺土地的自然原理、社會原理、國家原理、最優體制原理、福利經濟學原理和陳氏定律原理,將土地所有權化大公為小公,化小公為私有,濫用土地和土地權利,成為經濟社會土地市場的害群之馬。從世界上第一部民法典《法國民法典》誕生200多年來,各國陸續跟著出台了類似的民法典。許多法理學家無法解釋土地所有權到底是什麼、到底屬於誰所有或專有,只能以「所有許可權制論」、「公權私化」和「私權公化」的唯心主義二元論來搪塞其辭。其結果,只能是欲蓋彌彰。陳氏定理說和陳氏定律說告訴人們:人類在面臨土地權利分配的時候,要遵守土地的財富定理、物權定理、物權守恆定理,這是土地所有權的人類學、社會學和物權學的三大定理;土地所有權有三大定律:時間永恆定律、空間永恆定律、專屬權力永恆定律。這些定理和定律,斬釘截鐵地宣告「無論何時何地,土地所有權屬於國家即全民的專屬權力」,「在文明社會里,當僅且當土地所有權始終掌握在國家機構手裡,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抨擊土地所有權自由化和公權私化的反動言論,振聾發聵。土地所有權的三大定理和三大定律,是原創作者陳緒國於2005年8月至2007年4月參加全國物權法修改討論過程中,醞釀提出的觀點,所涉及的問題非常尖銳。現在予以解密,以喚醒全體公民引起重視。
Ⅶ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理論基礎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概念的界定關於什麼是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理論界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並且為多數學者所接受的是「二元論說」和「三元論說」。
依「二元論說」,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指數人區分所有一建築物時,各所有人對其獨自佔有、使用的部分享有專有所有權,並對全體所有人共同使用或數個所有人之間共同使用的部分享有共有所有權的一種復合物權。由梁慧星教授任負責人的中國物權法研究課題組編寫的《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以下簡稱建議稿)便採納了這種「二元論說」。該建議稿在第90條作了如下表述:「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指數人區分一建築物而各專有其一部,就專有部分有單獨所有權,並就該建築物及其附屬物的共同部分,除另有約定外,按其專有部分比例共有的建築物所有權。」這種學說的不足之處在於,忽略了基於區分所有權人之間的團體關系而產生的成員權為區分所有權的一項權能。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之所以產生,必須是兩人以上對某一建築物區分所有。在區分所有建築物上,區分所有權人相互間的關系極為密切,各區分所有權人在行使專有部分權利時,不得妨礙其他區分所有權人對其專有部分的使用,不得違反全體區分所有權人的共同利益,從而使各區分所有權人之間形成一種共同關系。為維持這種共同關系的健康發展,全體區分所有權人必然結成區分所有權人團體,由該團體直接管理或委託他人管理區分所有建築物的共同事務,而此種管理的結果直接關繫到區分所有權人專有部分所有權和共用部分所有權的享有。由此可見,作為這一團體成員所擁有的成員權是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元論說」為德國學者貝爾曼所倡導,並被德國現行《住宅所有權法》所全盤採納。根據該法,區分所有權系由三部分構成:供居住或供其他用途之建築物空間上所設立的專有所有權部分、專有所有權人共用建築物上所設立的持分共有所有權部分及基於專有部分與共用部分不可分離所產生的共同所有人的成員權。支持「三元論說」的日本學者丸山英氣教授認為,區分所有權,應理解為對專有部分的所有權、對共用部分的共有持分,以及成員權的三位一體的復合物權。
「三元論說」似乎更全面地反映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概念。事實上,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應當是包含專有部分所有權、共有部分所有權和成員權這三項權能的復合物權,其中,專有所有權是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共有所有權和成員權是依附於專有所有權而存在的,區分所有人取得專有所有權,自然就應取得共有所有權和成員權。區分所有權人轉讓其專有部分時,共有所有權和成員權被認為一並轉讓。總之,這三項權能不可分割,如果作為繼承或處分的標的,應將三者視為一體。因此,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應是指數人區分一建築物時,對各自的專有部分有單獨所有權,並就該建築物及其附屬物的共用部分,除另有約定外,按一定比例享有共有所有權,並基於區分所有人之間的團體關系而擁有成員權,上述專有所有權、共有所有權和成員權的總稱即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Ⅷ 什麼是請求權分析原則
請求權競合與訴訟標的理論之關系重述
--------------------------------------------------------------------------------
摘 要:民事實體法上的請求權競合問題和民事訴訟法上的訴訟標的問題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請求權競合問題是導致傳統訴訟標的理論衰落和新訴訟標的理論產生的重要原因。僅在實體法領域解決請求權競合問題與僅在訴訟法領域解決訴訟標的問題,都存在一些困難。鑒於此,本文試圖將請求權競合與訴訟標的問題結合起來研究,理清它們之間的關系,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初步設想。
關鍵詞:請求權 競合 訴訟標的
一、 民法請求權概念與訴訟標的概念的關系
(一)民法請求權概念
在早期羅馬法時代,只有訴權概念,而無請求權的概念。因為在羅馬法中,事實與規范尚未分開,是訴訟創造權利,而不是先有權利,再依據權利起訴。羅馬法中的訴訟,其本身就是一種權利,是「通過審判要求獲得自己應得之物的權利,」也就是訴權。因此,在羅馬法中,訴權和實體權利尚處於一體未分的狀態,以至於人們經常說有沒有訴權,實際上所要表達的是有沒有權利。也就是說,在羅馬法中,訴訟都與具體的實體權利類型結合在一起,不存在沒有訴權的實體權利。典型的情形是,在羅馬法最繁榮的時期,法律實際上是在執法官手中不斷形成的。由於執法官是為執法而設,他沒有立法權。因此,當執法官要對法律革新時,不可能採取根據一定的條件確立新的權利這一方式來進行,而通常是一次次地允許或在其告示中宣布在其當政之年根據特定條件可以合法的進行哪些訴訟或審判,以至於那些產生於裁判官的權利連自己的稱謂都沒有,而是以訴權來表示,如「善意佔有訴訟」和「抵押擔保訴訟」等 。這種通過訴權形成法的事實,使得訴權本身就是實體權利的表現。而訴權又是通過訴訟來體現的,所以,在羅馬法中,actio一詞既表示訴權,也表示訴或訴訟,還意味著實體權利 。
在十四、十五世紀,羅馬法逐漸為德國繼受。繼受的過程中,訴權(actio)制度也傳入德國。在羅馬法訴權制度傳入德國的過程中,德國的社會生活日趨復雜,事實與規范一體未分的羅馬法已不能適應訴權大量增加的社會現狀,訴權的體系化以及事實與規范的分離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同時,隨著訴權日益實體法化,訴訟法逐漸脫離於實體法而獨立存在,實體法與訴訟法、請求權與訴權實現分離。訴權制度逐漸分解,夕日在羅馬法中的支配地位已風光不再。為挽救訴權制度的頹勢,薩維尼(Savigny)提出私法訴權的學說,認為訴權是實體權利的一個發展階段,是實體權利的一項權能, 1856年,溫德雪德在《從現代法的觀點看羅馬法的訴權》(Die Actio des romischen Civilrechts Vom Standpunkt desheutigen Rechts)一書中提出請求權概念。認為在羅馬法中是審判保護產生權利;而在現代法的意識中,權利是本原,對權利的審判保護則是結果。 至此,請求權概念產生。此後,德國學者赫爾維格將訴權、訴訟上的請求權和實體上的請求權三個概念區別開來。認為實體法上的請求權是既存的實體權利,而訴訟法上的請求,則是原告在訴訟程序中所所提出的權利主張。此項主張,是原告於起訴時所主張的法律關系。在訴訟程序中,原告須將實體法上的權利或法律關系具體而特定地主張,方能成為法院的審判對象。
按照現在通說,權利是享受特定利益的法律上的力。而請求權是要求特定人為特定行為(作為或者不作為)權利。請求權有一個特點,就是必須依賴一定的基礎權利而存在。所謂的基礎權利,包括物權、債權、人格權、身份權,知識產權等。而基礎權利,也需要有請求權附之,方能體現其法律上之力。台灣地區學者王澤鑒認為,請求權在權利體系中居於樞紐地位。因為任何權利,無論是相對權還是絕對權,要發揮其功能,或者回復不受侵害的圓滿狀態,都需要籍助於請求權的行使。 因此,請求權又隨著其所依賴的基礎權利而分為物權請求權,債權請求權,人格權請求權,身份權請求權,知識產權請求權等。至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就是,在現代民事實體法和訴訟法之間,有著這樣一個過渡:實體法上的基礎權利——>實體法上的請求權——>訴訟法上的請求權主張——>具體訴訟請求。
(二)訴訟標的概念
我國關於訴訟標的概念,是從日文「訴訟物」翻譯而來;而日文「訴訟物」一詞,又譯自德文Streigegenstand。1906年沈家本主持制定《刑事民事訴訟法草案》時,雖然是仿效歐日法律,但尚未使用訴訟標的概念。第二年頒行的《各級審判廳試辦章程》第五十一條規定起訴狀應填寫「訴訟之事物及請求如何斷結之意識」的規定,也沒有使用訴訟標的概念。1920年頒布的僅施行於廣東軍政府所轄各省的《民事訴訟律》,由於繼受德日本民事訴訟法,引入「訴訟物」一詞。次年北京政府頒行《民事訴訟條例》,兼采澳、匈及英美等國民事訴訟法,明定起訴狀應記載 「訴訟標的」。七年後國民黨政府頒行的《民事訴訟法》,也要求起訴狀須記載訴訟標的。該法歷經修訂,現為我國台灣地區沿用。1982年我國頒行的試行民事訴訟法,在第四十七條(關於共同訴訟的規定)、四十八條(關於第三人訴訟參加)等條文中採用了「訴訟標的」一詞;現行《民事訴訟法》在第五十三條(共同訴訟)、五十五條(代表人訴訟)和五十六條(第三人參加之訴)中,也使用了「訴訟標的」一詞。但是,迄今為止,雖然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台灣地區《民事訴訟法》乃至德日民事訴訟法都有關於訴訟標的的概念,但是法律卻沒有對訴訟標的的涵義作出具體而明確的規定。台灣地區學者陳榮宗認為,當事人因私權糾紛提起民事訴訟時,起訴狀上除應表明原被告外,還需表明原被告在該件民事訴訟中所爭執的是何種事情,也就是原告要求法院裁判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前者是主觀要素,後者是客觀要素,這兩個要素是民事訴訟的基本構成要素。民事訴訟標的,指的就是民事訴訟基本構成要素中的客觀要素。 簡言之,訴訟標的是當事人爭執的基本內容,也是當事人請求法院審理裁判的對象。
雖然法律沒有對訴訟標的涵義進行具體而明確規定,而是將這個問題委諸於學理,但是訴訟標的概念對於民事訴訟又確實非常重要。從民事訴訟的構造來看,訴訟標的實為當事人與法院訴訟進行的核心,和當事人訟爭對象、訴訟程序、訴訟制度等多種問題均有關系。包括管轄的確定、當事人適格、法院審理與裁判的范圍以及法律的尋找與適用等,都涉及到訴訟標的問題。但是在民事訴訟的各種理論與制度中,與訴訟標的關系最為密切的,是重復起訴的禁止、客觀的訴的合並、訴的變更以及既判力客觀范圍四項。首先,就重復起訴的禁止而言,一事不再理是民事訴訟的基本法理。就裁判已經生效的案件,當事人不得再行起訴,法院不得重復受理和重復裁判,是既判力理論的基本要求。即使裁判已經做出但尚未生效或法院雖未做出裁判但已經受理或正在審理的案件,當事人也不得就同一訴訟標的更行起訴。禁止重復起訴的目的,一方面是防止法院對同一案件做出相互矛盾的判決,以免影響法院的權威和法律適用的統一性,另一方面是維護社會生活的穩定,減少司法成本。而判斷一訴是否為另一訴的重復,其基本依據就是看兩訴的訴訟標的是否相同。訴訟標的相同的,構成重復起訴,反之則否。因此,訴訟標的是判斷是否構成重復起訴的關鍵;其次,就客觀的訴的合並 而言,判斷是否構成客觀的訴的合並,其依據就是看在該訴訟程序中是否存在復數的訴訟標的。若存在復數的訴訟標的,就構成客觀的訴的合並,反之則否。具體來說,就原告增加訴訟請求的情形,須看原告所增加的訴訟請求,是否構成獨立的訴訟標的,如果構成獨立的訴訟標的,就構成了訴的合並;就被告提出反訴而言,分析被告所提出者究竟為反駁還是反訴,只須看被告所提出的請求是否構成獨立的訴訟標的即可;就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參加之訴而言,只要第三人所提訴訟請求構成了獨立的訴訟標的,就構成了訴的合並;再次,就訴的變更而言,依據民事訴訟的一般原理,原告於提起訴訟後,原則上不得變更或者追加其訴。判斷是否構成訴的變更,須看訴訟標的是否變更。若訴訟標的發生了變更,則為訴的變更,反之則否 ;最後,就既判力客觀范圍而言,民事判決一經做出,就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不得就同一案件再行起訴,或者在其他訴訟中提出與確定判決相反的主張;法院也不得就同一案件重復受理,或者做出與確定判決相矛盾的裁判。既判力只能及於經法院裁判的事項,未經法院裁判的事項,不具有既判力。由於法院只能就本案訴訟標的進行裁判,因此,既判力的客觀范圍決定於訴訟標的內容。
(三)民法請求權概念與訴訟標的概念的關系
那麼,民法請求權概念與訴訟標的概念之間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要理清這個關系,仍須從羅馬法談起。如前所述,在羅馬法中,事實與規范尚未完全分開。也就是說,在羅馬法中,還沒有完全擺脫具體事實的抽象的法律。因為還沒有抽象的實體法,原告因某一事件的發生或者存在而產生的一定的利益,尚無純粹的實體上的權利作為其表徵。原告要通過公力救濟的途徑,以訴訟來保護他的利益,須經裁判官裁決其有無訴權。而裁判官裁決其有訴權,則意味著要保護他的利益,反之則意味著他沒有訴權,也即他沒有應當保護的利益。如此看來,有無訴權,乃為裁判所要決定的事項,換言之,作為裁判對象的訴訟標的,是訴權。既然有無訴權決定著原告是否有應予保護的利益,則訴權不僅具有程序的意義——起訴是否被受理,也具有實體的意義——應予保護的原告所請求的實體利益,此一利益,就是後來德國學者溫德雪德(Windscheid)所謂的民法上的請求權。因此,在羅馬法中,訴權包含有後來的實體請求權的意義。而訴權又是裁判的對象即訴訟標的,所以在羅馬法中,訴訟標的也就內含有後來的實體請求權的意義。
在羅馬寺院法漸為德國繼受的過程中,訴權(actio)制度也傳入德國。在訴權制度傳入德國的過程中,德國的社會生活日趨復雜,事實與規范一體未分的羅馬法已不能適應訴權大量增加的社會現狀,訴權的體系化以及事實與規范的分離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同時,隨著訴權日益實體法化,訴訟法逐漸脫離於實體法而獨立存在,實體法與訴訟法、請求權與訴權實現分離。訴權制度逐漸分解。為挽救訴權制度的頹勢,德國學者薩維尼(Savigny)提出私法訴權說的觀點,認為訴權是實體權利的一個發展階段,是實體權利的一項權能, 但此說隨著德國學者溫德雪德(Windscheid)提出純粹實體法請求權概念而沒落。1856年,溫德雪德提出請求權概念。認為在羅馬法中是審判保護產生權利,而在現代法的意識中,權利是本原,對權利的審判保護則是結果。 也就是說,實體請求權先於訴訟而存在,是裁判的對象。因此,溫氏提出實體法上的請求權概念後,人們將實體法上的請求權概念直接移入訴訟法中,從而認為訴訟標的就是實體法上的請求權。德國1877年民事訴訟法中的請求權概念,有時指訴訟上的請求權,有時指實體上的請求權,即是受溫氏觀點的影響。德國民事訴訟法多次將原告提出的請求權表達為訴訟標的,例如在關於起訴的第253條第2項第2款和關於判決的第322條第1項,所使用的訴訟標的概念均與實體法上的請求權未有區分。
將實體法上的請求權直接引入訴訟法而與訴訟標的概念一體不分,主要是因為早期的民事法律關系較為簡單,民事訴訟形態單一,只有給付之訴一種形態,尚無確認之訴與形成之訴二種形態。待此二種訴訟形態出現後,就無法以實體法上的請求權來解釋訴訟法上的某些現象。例如,在消極確認之訴的情形,就沒有實體法上的請求權存在。如果仍然認為訴訟標的是實體法上的請求權,將得出消極確認之訴的訴訟標的不存在的荒唐結論。因此,20世紀初期,赫爾維格提出,依原告的權利主張作為訴訟標的確定標准。赫氏首先將現代的訴權、訴訟上的請求權以及實體上的請求權三個概念加以區別;其次,赫氏在建立訴訟上的請求權概念時,以訴訟上的請求權和爭議事項間的關系作為理論基礎。他認為,實體法上的請求權是既存的實體權利,而訴訟法上的請求,則是原告在訴訟中所提出的權利主張。此項主張,是原告於起訴時所主張的法律關系。在訴訟中,原告須將實體法上的權利或法律關系具體而特定地主張,方能成為法院的審判對象。換言之,訴訟標的是指原告在訴訟中所具體而特定地主張的實體法上的權利或法律關系。也即作為訴訟標的的,是訴訟上的請求,而不是實體請求權。赫氏理論,被稱為傳統訴訟標的理論 。這一理論將訴訟上的請求權從實體法上的請求權概念中解放出來,指出訴訟標的是訴訟上的請求權,而訴訟上的請求權是原告於訴訟中具體主張的實體請求權,不是既存的實體請求權。從而訴訟標的也不再直接等同於實體請求權,而是指訴訟上的請求權。目前,德、日、我國台灣地區民事訴訟法以及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基本上都是采傳統訴訟標的理論。
至此,我們可以做一小結:在羅馬法中,作為裁判對象的訴訟標的是訴權,而訴權具有程序和實體雙重涵義,其實體上的涵義也就是後來溫德雪德(Windscheid)所謂的實體請求權,從而訴訟標的也內含著後來的實體請求權的意義在內;在溫氏提出實體請求權概念後,既然人們認為訴訟是對實體請求權的審判保護,則自然也將請求權作為了訴訟標的。簡言之,如果說在羅馬法中,訴訟標的因訴權的兩重性還具有程序和實體的兩重涵義外,到溫德雪德(Windscheid)提出實體請求權概念後,就僅具有實體請求權一重涵義。也就是說,此時訴訟標的與實體請求權乃是等同的概念。溫氏所謂的實體請求權,是指實體法上既存的請求權。而在赫爾維格提出傳統訴訟標的理論後,訴訟標的又與實體請求權相對脫離,指原告在訴訟中具體主張的實體請求權。此一請求權是否存在,尚待法院裁判。
二、請求權競合對訴訟標的問題的影響
(一)請求權競合問題
根據赫爾維格的理論,一個法律構成要件只產生一個請求權。但是,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一個現象是,某一自然事實往往符合多個法律構成要件。一個法律構成要件產生一個請求權,多個法律構成要件則產生多個請求權。由於多個請求權具有相同的目的,其中任何一個請求權的行使,都將達到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效果,並且其中任一請求權的實現,都使其他請求權的行使沒有必要,否則其所獲利益可能構成不當得利。這就是所謂的請求權競合問題。請求權競合的情形包括物權之間的競合,如國企財產受到侵害時,企業可行使經營權,也可行使佔有權,請求返還財產或其他救濟;物權與債權的競合,如出租人可行使所有權,也可行使出租人的債權,請求到期租賃物的返還;債權之間的競合,如連帶責任擔保的情形,債權人可向主債務人主張主債權,也可向擔保人主張擔保債權;救濟權之間的競合,如違約救濟和侵權救濟的競合等。關於請求權競合,傳統理論有法規競合和請求權競合二說。法規競合說認為,一個事實雖然符合多個法條所規定的構成要件,但是當事人的請求目的只須一次就可滿足,因此,根本就不存在多個請求權的競合,真正的請求權只有一個。在法律適用上,適用特別法由於普通法的原則,或者以法條的補充或吸收的原則處理。請求權競合說則主張,在上述情形,成立復數的請求權,一請求權得到滿足,他請求權隨之消滅;其中某些請求權消滅,不影響其他請求權的存在。在請求權競合說中,也有學者主張,一昧強調各請求權相互獨立存在,有違法規目的,因此,各請求權之間可以相互影響,例如基於侵權行為而產生的請求權,也有適用於基於契約而產生的請求權的餘地。對上述傳統請求權競合理論,拉倫茨等進行了修正,提出了請求權規范競合說。請求權規范競合說認為,在同一事實符合侵權責任和債務不履行責任的規定時,相競合的是請求權的基礎,而請求權只有一個。但是在同一事實符合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構成要件的情形,拉倫茨仍然保留了請求權競合的觀點。同時,拉倫茨認為,由於票據債權和原因債權的獨立性,該二權利的並存也構成請求權競合。
(二)請求權競合對訴訟標的理論的影響
根據傳統訴訟標的理論,原告在起訴時,不是從爭議的自然事件本身出發,而是從實體規范出發,先找到調整這一事件的實體規范,再依據該實體規范來評價事件,主張自己應擁有的實體法上的請求權。當然,原告所主張的實體請求權,只是原告在訴訟中認為自己應擁有的請求權,這一權利是否真實存在,尚須法院裁判。但是,在請求權競合的情形,一個自然事件,常因法律觀點評價不同,而會產生不同的實體請求權,不同的實體請求權,經當事人於訴訟中具體而特定地主張,又表現為不同的訴訟上的請求權。依據傳統訴訟標的理論,不同的訴訟上的請求權,構成不同的訴訟標的。例如甲將乙所有並使用的一台電腦盜去,根據不同的實體法規范,乙對甲享有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所有物返還請求權、佔有物返還請求權以及佔有回復關系請求權等數個請求權。每一個請求權經乙在訴訟中具體而特定的主張,均能構成一個獨立的訴訟標的。此時,問題就產生了。例如,1.如果乙在訴訟中同時主張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和所有物返還請求權,是否構成兩個訴訟標的,並因此而構成訴的合並?2.如果乙在訴訟中先主張所有物返還請求權,然後又改為主張不當得利請求權,是否構成訴的變更?3.如果乙先主張其中一個請求權,經裁判後,又提起訴訟,主張其他的請求權,是否構成重復起訴?4.與問題3相關聯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乙在訴訟中主張一個請求權,經裁判後,既判力的客觀范圍是否覆蓋其他的未經主張的請求權? 依傳統訴訟標的理論,乙如果在訴訟中同時主張復數的請求權,構成訴的合並;從主張一請求權變更為主張另一請求權,構成訴的變更;先主張一請求權經裁判後再起訴主張另一請求權不構成重復起訴;對原告主張的一請求權的裁判,其既判力不及於其他請求權。
這樣一來,傳統訴訟標的理論固然有著其優點,例如一方面它將訴訟上的請求權從實體法上的請求權概念解放出來,指出訴訟上的請求權是原告於訴訟中具體主張的請求權或權利,而不是既存的實體權利,另一方面它使法院易於確定審理范圍,使當事人易於進行攻擊防禦,使既判力的客觀范圍易於確定;但是卻存在著無法解決請求權競合的情形下一個事件將可能經過數次審判,產生數個判決的問題。這一問題在民事訴訟上所產生的影響,不僅僅是可能造成重復起訴,還涉及到糾紛解決的拖延,訴訟成本的增加,對原告的重復救濟或者在原告法律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可能因主張的實體權利不同而遭致不利等,從而減損民事訴訟的程序功能以及實體公正。傳統訴訟標的理論在請求權競合問題上遇到的障礙,使得盛行達50年之久的傳統訴訟標的理論日趨式微,新訴訟標的理論(與傳統訴訟標的理論相對而言)隨之興起。 所謂新訴訟標的理論,非指某一種理論,而是指為克服傳統訴訟標的理論難點所提出的不同於傳統訴訟標的理論的各種觀點 ,包括:
1.二分肢說(訴的聲明+事實理由說)。二分肢說由羅森伯格(Rosenberg)和尼克遜(Nikisch)提出。1927年,羅森伯格出版民事訴訟法教科書第一版,認為訴訟標的須依原告的聲明和事實加以確定。他所謂的事實,是指未經實體法評價的自然事實。因此,即使該事實依實體法評價符合多個法律事實的構成要件,但事實也只有一個,原告的聲明也只有一個,從而訴訟標的也只有一個。二分肢說的目的是解決傳統訴訟標的理論在請求權競合問題上所遇到的障礙,但是,這一理論雖然解決了基於一個自然事實的請求權競合問題,但是卻無法解決基於數個事實、有數個實體法上的請求權而給付目的只有一個時,該一個給付目的卻可以受多次判決的問題,例如基於票據關系和原因關系而產生的一個給付目的的情形。尼克遜(Nikisch)則早在1935年就著有《民事訴訟上的訴訟標的理論》一書。尼氏認為,訴訟標的是指原告的權利主張,即原告請求法院就其實體上的權利或法律關系予以確認的主張,這一主張原則上是抽象的法律效果的主張,例外於確認之訴,則指具體的權利主張。而在訴訟標的識別標准上,除確認之訴僅依訴的聲明即可確定外,於給付和形成之訴,仍須仰賴事實方能確定。須注意的是,尼氏所謂的事實,是指請求權存在的基礎,也就是法律事實,此與羅森伯格的自然事實又有所不同。
2.一分肢說.此說由伯特赫爾(Botticher)和施瓦布(Schwab)共同完成。1949年,伯特赫爾發表「婚姻訴訟的訴訟標的」一文,認為婚姻訴訟的訴訟標的,僅依原告訴的聲明即可確定,因為在婚姻訴訟中,訴訟標的非是當事人請求裁判離婚或撤銷婚姻的理由,而是裁判離婚、撤銷婚姻或解消婚姻狀態的請求。後來,伯氏又將其理論擴展至撤銷租賃強制執行異議之訴(形成之訴)和解除契約之訴(確認之訴)。1954年,施瓦布於其《民事訴訟標的研究(Der Streitgegenstand in Zivilprozess)》一書中,提出審判請求說,將伯氏的一分肢說擴至整個民事訴訟領域。他認為,原告起訴的目的在於請求法院對其聲明進行裁判,因此訴訟標的內容,應依原告聲明加以確定。但是,在既判力客觀范圍上,施氏又將事實概念引入,因此未能保持其理論的一貫性。而且,一分肢說的缺陷也很明顯。例如在相同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金錢或種類物的訴訟中,就無法將後訴與前訴區別開來。
3.三分肢說.1956年,哈布塞德(Habscheid)提出三分肢說的觀點,認為訴訟標的是原告在訴訟上基於特定的生活事實所為的權利主張,其識別標准由程序主張、法律效果主張和生活事實三個要素構成。所謂程序主張,包括訴訟的合法性條件和權利保護形態;所謂法律效果主張,與尼克遜的「權利主張」無異,指原告請求法院就其實體上的權利或法律關系加以確認的主張,原則上是訴訟上的、抽象的法律效果,在例外有法律明定以及當事人意思介入的情形,則指具體的、以實體法為依據的權利效果主張。至於生活事實,則指德國民事訴訟法§253 Abs 2 Nr2 ZPO的「請求權的理由。」依哈氏的定義,指當事人間所發生的一切事實。此外,哈氏的理論還包括訴訟標的與判決標的二元論以及既判力作用之外的失權效理論。
4.新實體法說.新理論的上述幾說,所努力者是建立純粹訴訟法上的訴訟標的理論。但該等學說各有缺陷,都有不能自圓其說之處,因此,學者們又將目光轉向實體法,試圖將訴訟上的請求權和實體上的請求權相結合,從而產生了新實體法說的理論。最早提出這一想法的是尼克遜,民法學者拉倫茨(Larenz)等受其啟發,開始修正傳統的請求權競合理論,提出「請求權規范競合說」。與此同時,德國訴訟法學者亨克爾(Henckel),布羅默(Blomeyer)等也在努力建立他們新實體法說的理論。早在1956,亨氏年就從實體法出發提出了他的新觀點。他將實體請求權的功能分為(1)學理功能、(2)涵攝功能、(3)規范功能、(4)處分客體功能和(5)確定管轄功能。其中,處分客體功能決定了訴訟標的的單復。在給付之訴中,原告對被告所主張的實體請求權即為訴訟標的,須根據原告聲明中所表明的權利保護形態、請求權內容、請求權主體以及在事實中體現的起訴理由來特定;確認之訴的訴訟標的為原告主張的實體權利,僅依當事人主張的內容即可特定;至於形成之訴,亨氏認為不存在私法上的形成權,因此,須訴諸構成形成訴訟的理由來確定其訴訟標的,從而,構成形成訴訟的理由為復數時,訴訟標的也為復數。亨氏的學說,雖然較為新穎,但是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亨氏雖謂實體法上請求權應依其作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義,卻仍未擺脫實體法請求權對訴訟標的理論的影響。至於這些具有不同作用的請求權的性質如何,亨氏也未進一步說明。二是依他的理論,在以票據擔保原因債權的情形,結論與傳統訴訟標的理論、二分肢說以及三分肢說並無二致,認為可能成立預備或選擇的訴的合並。此一結論仍難避免產生雙重判決的危險。布羅默則將訴訟標的區分為訴訟上的訴訟標的和本案訴訟標的,前者系指在訴訟中原告要求本案判決的條件;後者指原告請求的實體法上的法律效果。對訴訟系屬抗辯、訴的合並以及既判力客觀范圍的確定有意義的,是本案訴訟標的。就本案訴訟標的的確定,於給付之訴,除原告請求的實體上的法律效果外,還須依訴訟聲明和起訴理由才能確定;於確認之訴,僅依原告所主張的法律關系就可確定;於形成之訴,依訴的聲明和構成形成訴訟的理由來確定。但布氏觀點未為學者們接受。
5.統一訴訟標的理論否定說
以上所介紹的種種學說,均試圖建立一個適用於所有訴訟形態的統一的訴訟標的概念及其識別標准。實踐證明這種努力十分艱難,因為各學說均未達致理論上的完美狀態。因此,終於有人提出要推翻統一的訴訟標的概念。前述布羅默的努力就體現了這一趨勢,1967年,德國學者Jauernig發表「辯論主義、職權主義與訴訟標的」一文,表示要推翻統一訴訟標的概念。他先將民事訴訟分為辯論主義與職權主義兩大模式,然後各依這兩大模式分別討論確定給付之訴、確認之訴和形成之訴的訴訟標的和識別標准。在他之後,另一學者Baumgartel於1974年也提出了不同於統一訴訟標的理論的觀點,認為訴訟標的概念應依訴訟形態不同而有不同。但是,分析德國二學者所謂的統一
Ⅸ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與傳統的建築物所有權的區別是什麼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指根據使用功能,將一棟建築物於結構上區分為由各個所有人獨自使用的專用部分和由多個所有人共同使用的共用部分,每一所有人享有對其專有部分的專有權與對共用部分的共有權的結合。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指在同一棟建築物上存在多個所有權的情形。這種狀況,主要是現代社會大量高層或多層樓房的出現帶來的。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住房制度的改革,大量商品房的出現,在城市已形成了很多的住宅小區,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已經成為私人不動產物權中的重要內容。物權法適應現實的要求,確立了我國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法律規定
根據《物權法》規定,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包括了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一是對專有部分的所有權。即業主對建築物內屬於自己所有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門可以直接佔有、使用,實現居住或者經營的目的;也可以依法出租、出借,獲取收益和增進與他人感情;還可以用來抵押貸款或出售給他人。二是對建築區劃內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權。即每個業主在法律對所有權未作特殊規定的情形下,對專有部分以外的走廊、樓梯、過道、電梯、外牆面、水箱、水電氣管線等共有部分,對小區內道路、綠地、公用設施、物業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公共場所等共有部分享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對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有優先購買的權利。三是對共有部分享有共同管理的權利,即有權對共用部位與公共設備設施的使用、收益、維護等事項通過參加和組織業主大會進行管理。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三個方面的內容是一個不可分離的整體。在這三個方面的權利中,專有部分的所有權佔主導地位,是業主對共有部分享有共有權以及對共有部分享有共同管理權的基礎。如果業主轉讓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其對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則也一並轉讓。
業主享有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同時,也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如行使專有部分所有權時,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像裝修房子時不能破壞建築物的整體結構;在住宅裡面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對公共部分行使共有權時,要遵守法律的規定和業主委員會的約定;認繳建築物共有部分的維護資金等。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在調整建築物區分所有關系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現代社會,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城市人口急劇增加,繼衣食之後的居住問題日趨突出,對建築面積的增長需求和土地面積的有限性,都促使建築物不斷向高空發展,而由此產生的建築物區分所有的現象日益增多,但我國民法通則中並無相關規定,從而法官在解決糾紛時只能借鑒國外法律的相關規定。在我國制定物權法之際,人大建議稿,社科院建議稿和人大法工委的徵求意見稿三個建議稿都無一例外的肯定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存在的必要性,因此筆者在此對建築物區分所有權進行必要的分析,並對各建議稿中的相關條文進行評析,以期望對在物權法中更完善的規定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有所幫助。 一、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歷史發展在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只能穴居巢洞,故不可能形成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觀念。通說認為,建築物區分所有權觀念的萌芽,濫觴於人類文明之始的奴隸社會。在奴隸社會,由於生產和交換的發展,人口大量集聚於城市,城市得以形成。為滿足城市人口居住和經營的需要,公元前兩千年的古巴倫王國,產生了類似於現代區分所有建築物的建築物形態,標志著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正式萌芽。在羅馬法中,由於貫徹了「一物一權」主義的原則,尤其是確認了所謂「建築物所有權屬於建築物所附著之土地所有人」或「地上物屬土地所有人」的原則,所以並不存在建築物的區分所有權問題。其後的日耳曼法,曾經形成所謂的「階層所有權」,在某種程度上承認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但並不完整。自十九世紀上半葉開始,英、法、德、意、瑞(士)等國先後進行了工業革命,加速了城市和工業中心的急劇發展。隨著建築材料和建築技術的發展,高屋建築拔地而起,多個業主或承租人共同使用同一樓宇的現象出現,但與此相關的樓宇管理問題日顯突出,要求建立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法律制度的呼聲高漲。1804年,《法國民法典》第644條的規定,開創了近代民法建立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的先河。此後,意、葡、西(班牙)、瑞(士)以及舊中國國民政府的民法典等先後建立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法律制度。進入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堪稱人類浩劫,原有建築物遭到極大破壞。另一方面人口激增,並紛紛湧向城市,致使住宅問題更趨嚴峻。但與此同時,科學技術的進步客觀上又為建築物向更高的立體化方向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為了解決日益復雜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法律關系,各國或重新檢討已有的法律制度,或者積極創設新的理論體系,促進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的發展。 二、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概念的界定關於什麼是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理論界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並且為多數學者所接受的是「二元論說」和「三元論說」。 依「二元論說」,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指數人區分所有一建築物時,各所有人對其獨自佔有、使用的部分享有專有所有權,並對全體所有人共同使用或數個所有人之間共同使用的部分享有共有所有權的一種復合物權。
這個是查詢到的一些資料,僅供參考 採納哦
Ⅹ 關於留置權和定金
1.物權法解釋:第二百三十一條【留置財產與債權的關系】
第二百三十一條 債權人留置的動產,應當與債權屬於同一法律關系,但企業之間留置的除外。
【解釋】本條是有關留置財產與債權的關系的規定。
關於留置財產與債權的關系,在物權法起草過程中,爭議頗大。第一種意見認為,只要是合法佔有的財產,債權人便有權留置;第二種意見認為,留置財產應當與債權的發生有牽連關系;第三種意見認為,留置財產應當與債權的發生有牽連關系,但企業之間留置的除外;第四種意見認為,留置財產應當與債權屬於同一法律關系,但企業之間留置的除外。
留置權的目的在於留置債務人的財產,迫使債務人履行債務,保障債權的實現。但如果允許債權人任意留置與債權的發生沒有關系的債務人財產,則對債權人的保護過大,有違公平原則,也會損害其他債權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第一種意見不可取。
「牽連關系」的概念在理論上有多種解釋,存在「一元論」和「二元論」兩種觀點。「一元論」認為,留置權的標的物與債權有無牽連關系,應依「統一的單一的標准」來判斷。但何為「統一的單一的標准」,則說法不一:一是認為標的物為構成債權發生的法律事實之一時,即具有牽連關系;二是認為標的物構成債權發生的基礎,即具有牽連關系;三是認為標的物的存在與債權的發生之間具有相當因果關系,而且社會一般觀念認為有留置權存在的必要時,即為有牽連關系;四是債權與標的物由於某種經濟關系而發生,債務人如自己不履行債務,卻要債權人返還其標的物,在社會一般觀念認為不當時,即可認為標的物與債權存在牽連關系。「二元論」認為,債權與標的物之間存在牽連關系,並不以標的物為債權發生的直接原因為限;如果是債權發生的間接原因,也可以認為有牽連關系。至於哪些是債權發生的間接原因,也存在不同看法:一是認為債權與標的物佔有之取得,系因同一交易關系或者同一目的而發生的,即有牽連關系;二是認為債權間接因標的物的關系而發生的,兩者即有牽連關系;三是標的物為因同一原因而發生的債權之標的物時,即存在牽連關系;四是認為債權因標的物而發生,或者債權與標的物的返還請求權因同一法律關系或者生活關系而發生,即有牽連關系。可見,牽連關系的概念過於模糊,范圍不確定,法律適用中容易產生分歧,第二種意見和第三種意見也不可取。
因此,物權法沒有採用牽連關系的概念,而是明確規定,留置財產應當與債權屬於同一法律關系。同時,由於在商業實踐中,企業之間相互交易頻繁,追求交易效率,講究商業信用,如果嚴格要求留置財產必須與債權的發生具有同一法律關系,則有悖交易迅捷和交易安全原則。因此,本條同時規定,企業之間留置的財產,可以不與債權屬於同一法律關系。
2.定金罰則
定金是當事人約定向對方給付的,用以擔保債權的一定數額的金錢.
如果不履行債務一方是支付方,則喪失返還定金的請求權,如果是收受方,則對方有雙倍返還定金的請求權,此即為"定金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