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民法典集體土地使用權

民法典集體土地使用權

發布時間:2020-12-27 13:31:39

❶ 對集體土地使用權有哪些規定

集體土地使用權特徵如下:(1)主體的特定性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內成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容投資設立的企業,鄉(鎮)、村公益性組織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取得集體土地使用權。 (2) 用途、取得與權利內容的相關性 集體土地使用權按用途劃分為農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非農經營用地使用權和非農公益用地使用權。關於權利的分類,集體土地使用權與國有土地使用權有所不同。後者主要以權利的取得方式進行分類,在分類中土地用途並不起決定性作用;但前者從現行制度來看主要以土地用途做分類基礎,不同用途的土地,其使用權採用不同方式取得,進而具有不同的權利內容。(3)權利交易的受限制性 國家為保護耕地及壟斷建設用地一級市場,限制非農業性集體土地使用權交易。

❷ 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存在於國家所有的土地上的物權那為什麼還有集體所有土地上設立的建設用地

從法理角度從未研究過,這方面我是門外漢。。
現實的情況是農村集體成員也需要住宅、需要開辦實體搞產業,所以,也該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❸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和擁有權應該歸誰所有

農村集體土地擁有權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回條

1、國家征地發放補答償款應該給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

2、農民的宅基地歸集體所有,個人只有使用權,不能轉讓

3、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3)民法典集體土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集體土地使用證查詢

國有土地使用證由國家土地管理局統一監制,市、縣人民政府頒發,土地管理機關填寫,發給依法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並由其保存。

其主要內容包括:

①土地使用者名稱、地址、圖號、地號、用途、批准使用期限、四至、填發機關簽章、年、月、日。

②城鎮土地使用中用地面積,其中建築佔地,共有使用權面積,其中分攤面積,土地等級;農村土地中土地總面積,其中地類面積。

③備注。

④變更記事。

⑤附圖以及證書的編號等。

1、到當地國土部門查詢,要注意看證書是否辦理出讓.現在的出讓金標准較高。國土資源部發過一個文,自然人可是憑自己的身份證查詢土地宗地的登記情況。

2、系國有土地使用證上載明的土地使用權人,本人持有效身份證件當地國土資源部門辦證中心,申請調閱國有土地使用權證上相關內容即可。

❹ 2020年民法典頒布農村土地是怎樣規定的時間及實施

民法典實施時間是明年的1月1號
農村土地所有權包括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

❺ 對集體土地使用權有哪些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集體土地使用權特徵如下:
(1)主體的特定性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投資設立的企業,鄉(鎮)、村公益性組織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取得集體土地使用權。
(2) 用途、取得與權利內容的相關性

集體土地使用權按用途劃分為農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非農經營用地使用權和非農公益用地使用權。關於權利的分類,集體土地使用權與國有土地使用權有所不同。後者主要以權利的取得方式進行分類,在分類中土地用途並不起決定性作用;但前者從現行制度來看主要以土地用途做分類基礎,不同用途的土地,其使用權採用不同方式取得,進而具有不同的權利內容。
(3)權利交易的受限制性

國家為保護耕地及壟斷建設用地一級市場,限制非農業性集體土地使用權交易。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❻ 關於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問題

該地塊屬於集體抄建設用地,關鍵是你以什麼理由去使用該地塊。
一般情況下,集體建設用地只能對外承租,所以在排除你非法用地的前提下,你只能看與村委會的承租合同簽了多少年,就擁有多少年的承租權,無法長期使用該地塊。
所建房屋沒有任何手續,為違章建築,拆遷不能獲得房屋拆遷賠償。土地所有權為集體所有,土地補償也與你無關;若沒有簽定承租合同,則承租違約賠償也沒有。
建議趕快辦理建房手續,簽定集體土地承租合同。
承租合同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規定,建房手續也是如此,建議到當地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和村委會詢問,重點是房地產部門。找熟人幫忙會好很多。

❼ 我國現行法規關於集體土地使用權流通的規定

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對交通肇事罪規定了三個不同的刑級(量刑檔次): 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到15年的佔少數)。
發生重大事故
1.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處所謂「發生重大事故」,根據《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交通肇事罪
上的。 《解釋》第2條第2款規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1)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 (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5)嚴重超載駕駛的 (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其他特別惡劣情節,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傷5人以上,負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 (2)死亡6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60萬元以上的。 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到15年的佔少數)。 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❽ 關於集體土地使用了多年以後的使用權

這屬於土地使用權糾紛,先在村集體的支持下調解,不成的情況下,申請當地土地管理部門裁決即可。

❾ 集體土地使用權是否可以繼承

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這一規定充分說明,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可能取得所有權,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9)民法典集體土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依據憲法,土地的所有權是不能轉讓的,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節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

第三十二條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三十三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平等協商、自願、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二)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

(三)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

(四)受讓方須有農業經營能力;

(五)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第三十四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方式。

第三十五條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單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不得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

❿ 如何認定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的證據效力

陳大與陳二系東西鄰居,中間有一過道,陳大的北屋東面原有一破草棚,倒塌後,此處便成了空宅基地,陳大也未為此處辦理宅基證。2002年6月,陳二修建新房,想將自己的宅基地向陳大處擴出一磚地,陳大不肯,雙方經村委會調解多次也未達成協議,陳大為阻止陳二在其宅基地上建房,遂在此空宅基地上放置了三口大缸。2002年11月9日,陳二以陳大在其宅基地上放置三口大缸影響修建房屋為由,將陳大訴至法院,要求陳大停止侵權,移走大缸,並同時向法院提供了一份1991年頒發的、已失去效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集體土地使用證》,法院據此認為,陳二在取得了合法批准使用的宅基地內修建住房,應受法律保護,故判決:陳二在其政府批準的宅基地上修建房屋,陳大不得阻止。

依法分析

集體土地是指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8條的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第63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陳二向法院提供的1991年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集體土地使用證》已失去了法律效力。而其新修房屋與陳大發生爭執的那塊用地,因其二人均未辦理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集體土地使用證》,該塊土地使用權應屬集體所有。陳二根據已失去效力的土地使用證,要求陳大停止侵害,無法律依據,因此本案法院的判決似有不妥。

《集體土地使用證》申領的一般程序如下:

1.提供辦理用地的批復及報表領取《集體土地使用證申領表》;

2.建成後,報國土所審核、丈量,填寫表格,蓋公章;

3.交國土所審查後上送市國土局地籍科審批發證。

技巧提示

村民怎樣申請使用集體土地建住宅?

我國《土地管理法》等有關法規規定,農村居民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使用宅基地:一是居住擁擠,宅基地面積少於規定的限額標准;二是確要分居分家的農戶,分出後無宅基地的;三是規劃新村、鎮需要安排宅基地的農戶;四是批准回鄉定居的職工、離退休幹部、復退軍人,以及回鄉定居的華僑、僑眷、港澳台同胞等非農業戶口。符合上述條件的,依照下列程序辦理申請用地手續:1.建房戶向所在地村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提出建房申請。2.經村民代表會或村民大會討論通過後,按規定辦理批准手續。3.由鄉鎮土地管理所按村鎮規劃定點劃線,准許施工。4.房屋竣工後,經有關部門檢查驗收符合用地要求的,發給集體土地使用證。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法律高手》

閱讀全文

與民法典集體土地使用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
貝倫斯發明 瀏覽:242
馬鞍山匯通大廈地址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