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展覽他人的手稿構不構成侵犯著作權的行為
您好,未經權利人許可構成侵犯著作權的行為。
根據 著作權法第 18條的規定,美術版作品原件或復製件的所權有權人享有展覽權,所以將書信作為美術作品時,書信原件或復製件所有權人可以公開展覽該書信。但將書信作為文字作品時,書信原件或復製件所有權人無展覽權,即無權將書信公之於眾。
結合上述兩點,如果書信原件所有權人將和書信原件不同的復製件 公之於眾,那麼該書信原件所有權人毫無疑問侵犯了書信著作權人的發表權。如果書信原件所有權人將原件或者和書信原件一樣的復製件作為美術作品予以公開展覽,那麼書信原件所有權人其實同樣侵犯了書信著作權人的發表權,即侵犯了書信作為文字作品的外在表達。因為即使書信原件所有權人的展覽權合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一項合法權利就能順利行使。在特殊情況下,一項合法權利的行使同樣會構成對另一項合法權利的侵害!因此,在書信既構成文字作品又構成美術作品的情況下,書信著作權人對書信作為文字作品時享有的發表權可以限制書信原件所有權人對書信作為美術作品時享有的展覽權。
2. 版權如何去登記
一、提交申請版權登記的作品:向國家版權局提交自己想要申請版權登記的作品。二回、進入版權登記程序答:由作者本人或代理人將相關的申請材料遞交到國家版權局,並且填寫版權登記申請表與版權登記保證書,如果通過審核後沒有異議的,版權局將會在一個月內辦理登記並且頒發作品登記證書。三、提交申請版權登記的材料:(1)版權登記申請人的身份證和工作證的原件及復印件。(2)辦理作品自願進行版權登記的手續申請書。(3)版權登記作品說明:主要是簡述作品的內容與創作的過程。(說明書必須有作者的親筆簽名)(4)版權登記作品的原件及復印件。(5)版權登記的權利保證書。四、繳納版權登記的費用:如果審核通過後,版權局會下發繳費通知單,然後申請人或者代理人需要按照通知的要求繳納相應的版權登記費用。五、正式受理版權登記申請:所交的版權登記申請符合登記要求並且繳納過相應的申請費用後,版權局會正式受理。六、版權登記審查:在正式受理後,版權局將會進行一系列的標准審查,查看申請是否有問題或者是否是作者本人申請的。七、下發版權登記證:待審查通過後,大概在兩個月的時間內,版權局會下發《版權登記證》。
3. 手機簡訊 微博 博客日記,書信,廣告設計,廣告詞,電話號碼本是否受版權保護
這些都是受版權保護的。版權又稱著作權,主要包含以下內容:發表權回,署名權,答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以及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因此,每個合法公民都能享受版權保護,前提是要及時將自己的作品進行版權登記。而相關的具體內容可以找專業的知識產權公司進行詳細了解。
4. 版權有哪幾種類型
版權的類型有:
1.文字作品:小說、散文、雜文、詩歌、劇本、學術論文、著作、期刊、教材、書信。日記、報紙、廣告詞。
2.口述作品:即興的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等以口頭、語言形式表現的作品。
3.音樂作品:歌曲、交響樂等能夠演唱或者演奏的帶詞或不帶詞的作品。
4.戲劇作品:話劇、歌劇、地方戲等為舞台演出而創作的作品,如劇本。
5.曲藝作品:相聲、單弦、評書、笑話、快板書、山東快書、京韻大鼓、京東大鼓、西河大鼓、河南墜子等形式的說唱腳本。
6.舞蹈作品:舞蹈動作的設計和程序的編排,可以用文字或者其他特定方式記錄下來。如用舞譜的形式表現舞蹈作品。如「定位舞譜法」
7.雜技藝術作品:為車技、口技、頂碗、走鋼絲、耍獅子、魔術等表演創作的劇本。
8.美術作品: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具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純美術作品:素描、油畫、國畫、版畫、水彩畫、企業標志、商標圖形。實用美術作品:陶瓷藝術。
9.建築作品:建築物的設計圖紙或者是以建築物為核心的繪畫、攝影等。
10.攝影作品:客觀記錄物物形象的圖片。
11.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電影作品(有聲、無聲)、電視作品、錄像作品等。
12.圖形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線路圖、解剖圖。
13.模型作品:一定比例製成的立體作品,如:微縮景觀。
14.計算機軟體:計算機程序和有關文擋。計算機程序包括:源程序和目標程序。同一程序的源文本和目標文本應視為同一作品。文擋:程序設計說明書、流程圖、用戶手冊等。
15.民間文字藝術作品:神話故事、民間寓言、民間傳說、民間戲曲、民歌、民謠、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造型藝術及民間建築藝術。
版權包含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可以受版權保護的作品包括小說、詩詞、散文、論文、速記記錄、數字游戲等文字作品;講課、演說、佈道等口語作品;配詞或未配詞的音樂作品;戲劇或音樂戲劇作品;
啞劇和舞蹈藝術作品、繪畫、書法、版畫、雕塑、雕刻等美術作品;實用美術作品;建築藝術作品;攝影藝術作品;電影作品;與地理、地形、建築 、科學技術有關的示意圖 、地圖、 設計圖、草圖和立體作品。
5. 公民個人的書信,日記有沒有著作權
有著作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條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內的作品,不容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本法保護。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第三條 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築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