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集體土地上房屋宅基地使用權多少年
沒有年限限制。
一,農村土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土地管理法》第八條 城市市專區的屬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二,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一款;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四款;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綜上所述,集體所有的土地上房屋宅基地使用權,沒有使用時間限制。而且可以出賣、繼承。
② 請問,遇到政府拆遷,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和宅基地應該都要賠償嗎
一、徵收集體土地,補償款包括1、人員安置費;2、青苗補償費、地上附作物補償費;3、土地補償費。能拿在手上的是前兩項,後面的一般是村集體代收(按道理村民應有份)
二、嚴格依照法律,徵收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應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房屋,二是集體土地使用權(同時集體土地變為國有土地)
三、房屋當然應當獲得賠償,依照土地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系作為地上附著物補償,各地有相應的補償標准,但是都比較低(一般是按照多少錢一棟);如果是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城中村或城鄉結合部,目前絕大部分的地方是參照國有土地上的房屋的補償標准來操作,但實際上評估下來的費用應該扣除土地補償費。
綜上,宅基地本身沒有賠償,但宅基地的補償費用體現在土地補償費了,只不過這項費用並沒有發到村民手中。
③ 現今哪一款國家級法律法規適用於集體土地拆遷補償越詳細越好,謝謝!
我國《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1、我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第二、第三款對耕地徵用的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進行了規定並有具體的計算標准,但對因土地徵用而引起的農民在宅基地上自建房屋的拆遷卻沒有補償標准。現實中,一般是由政府參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及《細則》進行補償,由於城市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和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在土地所有權性質、所有權主體、土地管理方式以及拆遷安置對象等方面均有差異,所以,《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並不具有直接的參照性
2、農民通過宅基地依法取得集體土地的使用權,農民在宅基地上所建的房屋屬農民私有財產是無可非議的。從法理而論,房屋作為農民的私有財產,農民是房屋所有權的主體,只能由農民自己進行處分,所以關於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的補償應徵求民眾意見。同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作為一種民事法律關系,應當由拆遷人和被拆遷人協商一致達成補償協議
3、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補償方案要經有關政府批准,對補償方案有異議或不能達成協議的,由政府部門處理。從法理而言,當一個私權利受到另一個私權利侵犯時,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可以採取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等方式去解決,而當私權利受到公權侵犯時,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提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告的必須是具體行政行為,因為在我國當事人不能起訴政府的抽象行政行為,同時,依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被徵用方與徵用方就徵用補償有關問題達不成協議,對行政裁決又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④ 農村拆遷,宅基地使用權補償歸村集體所有還是農民個人所有
農村土地的所有權都是集體的。村委會說宅基地使用權補償歸村集體所有,不分給農戶,此種說法不正確。
我國土地實行公有制,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
第十條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
也就是說,土地的所有權是集體所有權,集體成員只有使用權或者承包經營權。農村集體成員可以在農村集體規劃的對應的土地上進行住宅房屋建設或者農業生產活動。
《物權法》第142條規定:「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建造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所有權屬於建設用地使用權人。」
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分開補償。一是宅基地補償,歸屬於集體:二是房屋補償,歸屬於個人。
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分開補償的。所謂「分開補償」,是指土地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的分離。所以,征地拆遷過程中,宅基地的補償與房屋補償不可混淆一起的,不能因為房屋得到補償就認為宅基地已經補償了。
(4)集體土地宅基地使用權拆遷擴展閱讀:
補償標准
徵用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被徵用的耕地數量÷征地前被徵用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
房屋拆遷補償價由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構成。計算公式為:房屋拆遷補償=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補償形式
安置補償的選擇一般會有三種情況:一種是拆遷安置補償款,一種是產權置換房屋,還有一種就是兩者相結合,在一定產權置換的基礎上再收取部分補償款。
⑤ 集體土地上拆遷地上物的補償有哪些
拆遷補償是指拆遷人對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依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給予的補償。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還可以選擇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相結合的補償方式。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你詳細介紹房屋拆遷補償的相關法律知識。
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的原則有哪些?
(1)補償原則
《土地管理法》實行的是適當補償原則,即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
(2)補償方式
《土地管理法》47條確定了實物安置和貨幣補償,在實踐中,實物安置為主,貨幣補償為輔。城中村土地證手中,貨幣補償為主,實物安置為輔。
(3)補償標准
《土地管理法》47條第四款,通過授權方式,由省、直轄市、自治區制定徵收集體土地的補償標准。但補償標准並不完全一致,主要區別在於對宅基地使用權是否考慮補償。
一種情況是以被拆遷房屋建設投入的費用作為計價基礎。
另一種情況主要參考城市房屋拆遷制度,將對集體土地上房屋徵收視為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將區位價和房屋重置價格之和作為被拆遷房屋貨幣補償價格。
第三種情況就是在遼寧省桓仁縣遇到的,只是計算房屋底基佔用的土地面積,而不計算院落面積。
(4)補償對象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6條規定,地上附著物補償歸地上附著物的所有者所有。土地補償費歸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安置補助費歸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所有。
相關閱讀:
法律鏈接: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補償
第十七條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第十八條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優先給予住房保障。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十九條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對評估確定的被徵收房屋價值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對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
房屋徵收評估辦法由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制定,制定過程中,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第二十條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由被徵收人協商選定;協商不成的,通過多數決定、隨機選定等方式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應當獨立、客觀、公正地開展房屋徵收評估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
第二十一條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
被徵收人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用於產權調換的房屋,並與被徵收人計算、結清被徵收房屋價值與用於產權調換房屋價值的差價。
因舊城區改建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選擇在改建地段進行房屋產權調換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屋。
第二十二條因徵收房屋造成搬遷的,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向被徵收人支付搬遷費;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產權調換房屋交付前,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向被徵收人支付臨時安置費或者提供周轉用房。
第二十三條對因徵收房屋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根據房屋被徵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二十四條市、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建設活動的監督管理,對違反城鄉規劃進行建設的,依法予以處理。
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對徵收范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築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築和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不予補償。
第二十五條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於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補償協議訂立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第二十六條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徵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徵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並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補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補償協議的事項。
被徵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七條實施房屋徵收應當先補償、後搬遷。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償後,被徵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第二十八條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第二十九條房屋徵收部門應當依法建立房屋徵收補償檔案,並將分戶補償情況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向被徵收人公布。
審計機關應當加強對徵收補償費用管理和使用情況的監督,並公布審計結果。
【淄博律師】http://www.lawtime.cn/zibo
⑥ 有《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如果拆遷,該怎樣賠償
《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一般情況下是不能辦理過戶的。
《物權法》規定: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土地管理法》規定:
第十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第十一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十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准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准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規定:農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給本村村民,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租用、佔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搞房地產開發。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⑦ 房子被拆遷宅基地使用權怎麼補償
土地法修正草案明確單獨補償農村村民住宅。草案規定,徵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安置的版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權制定。依照國務院制定的具體辦法,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規定補償安置的具體標准。
現行第四十七條規定,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上述三條規定在修正案草案中均作出修改。
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分開補償。「分開補償」,是指土地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的分離。農村宅基地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分配給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
⑧ 集體土地拆遷有哪些補償政策
集體土地拆遷政策有: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對被徵收人給予相應的補償,集體土地拆遷可以宅基地使用權證書或國土部門的房屋測繪數據為基礎計算拆遷補償數額,由被徵收人選擇貨幣補償或者房屋產權調換。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第二十一條
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被徵收人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用於產權調換的房屋,並與被徵收人計算、結清被徵收房屋價值與用於產權調換房屋價值的差價。因舊城區改建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選擇在改建地段進行房屋產權調換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屋。
⑨ 集體土地使用證(宅基地)不更名,拆遷有影響嗎
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大多是沒有房產證的,所以一般判斷戶主的方式就是通過宅基地使用證上的登記。
有的宅基地證上登記的使用權人如果已經過世了,可能也不存在一個變更問題。因為繼承人只能繼承宅基地上的房屋,不能繼承宅基地。但是即便宅基地證上沒有變更,也不影響拆遷的補償。因為拆遷主要補償房屋的所有權人,地隨放走的,也是可以獲得相應補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