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務院直屬單位有哪些
國務院直屬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署長:盛光祖(2008年3月任命)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 捷(2007年8月30日任命 )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周伯華(2006年10月任命 )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王 勇(2008年9月任命 )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局長:王太華(2004年12月任命 )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 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傑(2007年4月任命 )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 鵬(2004年12月任命 )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駱 琳(2008年12月任職)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2008年9月調任 )
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2005年12月任命 )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2005年6月任命 )
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2005年3月任命)
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王作安(2009年9月任命)
國務院參事室 主任:陳進玉(2008年4月任命 )
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焦煥成
國家預防腐敗局 局長:馬 馼(兼)(2007年9月任命)
* 國家預防腐敗局列入國務院直屬機構序列,在監察部加掛牌子。
② 請問商務部付部長和國家旅遊局局長,哪個大
史志辦主要是編撰當地年鑒、修編地方誌的部門。\r\n 您問的中國有多少個行政機構不知是否包括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r\n 僅以國務院為例:\r\n 國務院組成部門包括各部、各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和審計署,共27個。\r\n 其中22個部:外交部;國防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監察部(與中紀委合署辦公);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環境保護部;商務部;文化部;衛生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r\n 三個委:國家發改委;國家民委;國家計生委\r\n 一署:審計署。\r\n 一行:中國人民銀行\r\n 此外還有:\r\n 國務院辦公廳,協助國務院領導處理國務院日常工作。國務院辦公廳不是國務院組成部門,沒有規章制定權。\r\n 還有:\r\n 國務院直屬機構主管國務院的某項專門業務,具有獨立的行政管理職能。直屬機構又分為直屬特設機構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設在地市級以上對本級政府的國有資產履行保值增值義務的機構)和國務院一般直屬機構,包括(正部級):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國家體育總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為副部級:國家統計局、國家林業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旅遊局、國家宗教事務局、國家預防腐敗局、國務院參事室、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最後這兩個直屬機構不具有行政管理職能,因而不具有規章制定權)。\r\n 還有:\r\n 定性國務院辦事機構--協助國務院總理辦理專門事項,不具有獨立的行政管理職能。包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和國務院研究室。現在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為事業單位編制。\r\n 還有:\r\n 國務院組成部門管理的國家行政機構即\\「歸口局」,副部級、無規章制定權--國務院組成部門管理的國家行政機構由國務院組成部門管理,主管特定業務,行使行政管理職能。國家信訪局、國家糧食局、國家能源局、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家公務員局、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國家文物局、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國家保密局、國家密碼管理局、國家航天局、國家原子能機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核安全局。\\「歸口局」由國務院代管的部委的副職擔任局長,業務歸口在該部委代管,無權直接向國務院請示、呈文。如原屬於直屬機構的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現劃歸衛生部管理,由衛生部一副部長兼任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局長。\r\n 暈了吧?這就是中國的國情!機構如此臃腫、如此龐雜,世界之最,不改能行嗎?1
③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什麼級別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為副部級。
國家知識產權局是是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行政級別為副部級。負責保護知識產權工作,推動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負責商標、專利、原產地地理標志的注冊登記和行政裁決,指導商標、專利執法工作等。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第二條國家知識產權局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的國家局,為副部級。
人員編制
國家知識產權局機關行政編制143名(含兩委人員編制3名、援派機動編制1名)。設局長1名,副局長4名,正副司長職數24名(含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 。
(3)現任國家版權局局長擴展閱讀
主要職責
國家知識產權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知識產權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1、負責擬訂和組織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擬訂加強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重大方針政策和發展規劃。擬訂和實施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的管理政策和制度。
2、負責保護知識產權。擬訂嚴格保護商標、專利、原產地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知識產權制度並組織實施。組織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擬訂部門規章,並監督實施。研究鼓勵新領域、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管理和服務政策。
3、負責促進知識產權運用。擬訂知識產權運用和規范交易的政策,促進知識產權轉移轉化。規范知識產權無形資產評估工作。負責專利強制許可相關工作。制定知識產權中介服務發展與監管的政策措施。
4、負責知識產權的審查注冊登記和行政裁決。實施商標注冊、專利審查、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負責商標、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復審和無效等行政裁決。擬訂原產地地理標志統一認定製度並組織實施。
5、負責建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便企利民、互聯互通的全國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台,推動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信息的傳播利用。
6、負責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擬訂知識產權涉外工作的政策,按分工開展對外知識產權談判。開展知識產權工作的國際聯絡、合作與交流活動。
7、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任務。
④ 市林業局局長屬於什麼級別
國家林業局 (副部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正部級) 國家稅務總局 (正)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正)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正)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正)
⑤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的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設立於1985年。
1985年6月28日,文化部呈報國務院,建議在文化部設立國家版權局。7月25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文化部的建議;同時決定,將文化部原出版局改稱國家出版局。國家出版局與國家版權局為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國家版權局局長由國家出版局局長兼任。首任局長為邊春光。
1987年1月,國務院決定撤消文化部所屬國家出版局,設立直屬國務院的新聞出版署,保留國家版權局,繼續保持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的形式。同年12月,新聞出版署副署長宋木文兼任國家版權局局長,新聞出版署副署長劉杲兼任國家版權局副局長。
1993年5月,於友先出任新聞出版署署長兼國家版權局局長。 1993年,沈仁干出任國家版權局專職副局長。
2000年10月,石宗源出任新聞出版署署長,同時兼任國家版權局局長。沈仁干繼續擔任國家版權局專職副局長。
2004年5月閻曉宏出任國家版權局副局長。2005年12月龍新民出任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同時兼任國家版權局局長。
2007年4月柳斌傑出任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同時兼任國家版權局局長。
2001年,新聞出版署(國家版權局)升格為正部級單位,改稱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仍為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2013年3月,全國人大十二屆一次全體會議批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13]14號),將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的職責整合,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加掛國家版權局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