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江蘇省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

江蘇省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

發布時間:2022-02-24 07:32:34

① 2016年江蘇省征地補償新標准,征地補償費為多少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准、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准):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准。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各項補償費用由被征地單位收取後,按如下方式處理:

1、土地補償費、依法應支付給集體的安置補助費、集體所在的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由被征地單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歸青苗和附著物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補助費的歸屬、使用:

(1)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其管理和使用。

(2)由其他單位安置的,支付給安置單位。

(3)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發放給安置人員個人或經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集體所有的補償費用的使用收益分配辦法:

1、在當地金融機構設立專戶存放。

2、使用情況公開,接受村民監督。

3、分配辦法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過半數通過,報鄉政府備案。

(1)江蘇省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擴展閱讀:

《征地補償標准》 第十一條 徵收土地方案由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擬訂,經依法批准後,市人民政府應當將批准征地機關、批准文號、徵收土地位置、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登記的地點和期限等,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辦事處)和村、組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

第十二條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不得在征地范圍內搶栽、搶種農作物和改變土地用途。搶栽搶種的農作物不予補償,改變土地用途按改變前的土地用途予以補償。

第十三條 在征地期限內,公安、工商、房產、規劃等有關部門應暫停辦理戶口遷入、分戶、發放營業執照和房屋改建、擴建、抵押、租賃、買賣等有關手續。在征地期限內,因出生、婚嫁和軍人復員退伍等確需要入戶或者分戶的,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核實後,由公安機關辦理。

第十四條 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被徵收土地上有建(構)築物的,還應提供有關建(構)築物的合法證件。

第十五條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經批準的徵收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辦事處)和村、組予以公告,並聽取被徵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意見。

第十六條 對征地補償標准有爭議的,由市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收土地的市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徵收土地方案的實施。

第十七條 征地補償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拒不領取征地補償費用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以被征地方的名義將其征地補償費用予以專戶儲存。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的期限內交出土地。

第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挪用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它費用

② 江蘇省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全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保障房屋權利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江蘇省城市房地產交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權屬登記,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房屋權屬登記,是指房產管理部門依房屋權利人申請或者依職權,對房屋所有權、房屋他項權利等依法應當登記的房屋權利以及與此相關的事項進行登記,並確認房屋產權歸屬關系以及其他權利狀況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房屋權利人(以下簡稱權利人),是指依法享有房屋所有權、房屋他項權利等房屋權利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本辦法所稱房屋權利申請人(以下簡稱申請人),是指申請房屋權屬登記的當事人。

第三條 房屋所有權實行登記發證制度,房屋權屬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滅失,應當依法登記。

依法登記的房屋權利,受法律保護。

第四條 無錫市房產管理部門負責本市房屋權屬登記的監督管理和市區的房屋權屬登記工作。無錫市房產管理局產權監理處(以下簡稱登記機構)受市房產管理部門委託,具體負責市區范圍內房屋權屬登記事務。

市(縣)房產管理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房屋權屬登記的監督管理部門。市(縣)房產管理部門可以委託相關的房屋權屬登記機構具體辦理房屋權屬登記事務。

駐地部隊房屋的權屬登記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五條 市房產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全市統一的房屋權屬登記冊和登記信息系統,製作統一的登記證明,制定房屋權屬登記技術規范。

登記機構應當按照房屋權屬登記技術規范和登記信息系統的要求,對房屋權屬登記冊進行記載、公示,並頒發房屋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

第二章 一般規定

第六條 房屋權屬登記。應當按照受理申請、權屬審核、核准登記、頒發(注銷)房屋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的程序進行。

屬於歷史遺留問題,申請房屋權屬登記的房屋無房屋權屬證書或者房屋權屬證明資料不全的,登記機構應當公告征詢異議。公告應當在房屋坐落位置和當地主要報紙上刊登,期限一般為六十日。

第七條 因買賣、交換、贈與、抵押、設典等情形申請房屋權屬登記的,由當事人雙方共同申請。

因下列情形之一申請房屋權屬登記的,由主張房屋權利的當事人單方申請:

(一)新建房屋;

(二)繼承、遺贈;

(三)行政機關的房屋爭議處理決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

(四)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調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

(五)仲裁機構的裁決、調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

(六)本辦法第二十二條所列情形。

共有房屋,由共有人共同申請登記。

第八條 申請人雙方中止、解除交易的,應當在登記機構核准登記前撤回登記申請。

第九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由登記機構代為登記:

(一)由房產管理部門管理的直管公房;

(二)由房產管理部門代管的;

(三)無人主張權利的;

(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由登記機構代為登記的房屋,不頒發房屋權屬證書。

第十條 申請人可以委託代理人代為申請房屋權屬登記;代理人代為申請房屋權屬登記的,應當提交本人身份證件以及申請人簽名的書面委託書。

申請人中的權利人一方是自然人且委託他人申請轉移登記的,應當同時提交書面委託書的公證文書。

第十一條 申請房屋權屬登記,應當如實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身份證明;

(三)土地使用證或者用地證明文件;

(四)房屋權屬證書(初始登記除外);

(五)房屋權屬登記技術規范以及本辦法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登記機構應當予以受理,並出具收件收據,申請日為受理日;申請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登記機構應當書面告知補正要求,申請登記文件補正日為受理日。

第十二條 經審核符合下列條件的,登記機構應當將有關事項記載於房屋權屬登記冊,並通知權利人或者其代理人領取房屋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

(一)雙方申請的,一方是房屋權屬登記冊記載的權利人,另一方是有關證明文件中載明的權利取得人;單方申請的,申請人是有關證明文件中載明的權利取得人;

(二)申請登記的房屋在房屋權屬登記冊的記載范圍內;

(三)申請登記的事項與房屋權屬登記冊的記載不沖突;

(四)本辦法規定的其他條件。

屬於注銷登記的,登記機構應當通知申請人或者其代理人,原房屋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作廢。

第十三條 經審核予以登記的,受理日為登記日。

同一房屋設定兩個以上的房屋他項權利或者其他依法應當登記的房屋權利的,依房屋權屬登記冊記載的登記日的先後確定其順位。

第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機構應當暫緩登記,並書面告知申請人:

(一)因正當理由不能按期提交證明材料的;

(二)按照規定需要補辦手續的;

(三)公告期內有異議的;

(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暫緩登記的。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機構不予登記,並書面告知當事人:

(一)房屋、土地權屬爭議尚未解決的;

(二)不能提供合法、有效的房屋權屬來源證明的;

(三)未取得房屋權屬證書而設定房屋他項權利的(預購商品房和在建工程除外);

(四)不能提供土地使用證或者用地證明的;

(五)房屋為違法建築、臨時建築的;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不予登記的。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產管理部門應當注銷房屋權屬證書,並書面告知權利人:

(一)申請不實或者因登記機構工作人員失誤造成房屋權屬登記不實的;

(二)塗改房屋權屬證書的;

(三)房屋權利滅失,權利人未在規定期限內辦理權屬注銷登記的;

(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注銷房屋權屬證書的,應當收回原房屋權屬證書或者公告原房屋權屬證書作廢,並對房屋權屬登記冊記載作相應調整。

第三章 房屋權屬登記

第十七條 新建房屋竣工後,當事人應當在三個月內申請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

申請初始登記的,應當提交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房屋測繪成果以及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材料。

第十八條 初始登記申請符合本辦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條件,且申請初始登記的申請人、房屋坐落、用途、幢數、層數、建築面積符合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規定的,應當准予登記。

房屋建成年限超過二十年,房屋權屬證明資料不全,經公告無異議的,由申請人書面聲明保證,或者相關部門、組織證明情況屬實,可以准予登記。

登記機構應當在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

第十九條 房地產開發企業在申請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時,對建築面積未分攤、屬於全體業主共有的房屋,應當一並申請登記,登記機構應當在房屋權屬登記冊上予以記載但不頒發房屋初始登記證。

第二十條 房屋有買賣、交換、贈與、繼承、遺贈、分割、合並、劃撥、調撥、接管、以房入股、判決、裁決、企業房產轉為個人房產、婚前房產轉為配偶另一方房產或者夫妻共有房產等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應當在有關法律文件生效或者事實發生之日起九十日內申請轉移登記。

申請轉移登記的,應當提交證明房屋權屬發生轉移的材料以及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材料。

第二十一條 轉移登記申請符合本辦法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條件的,應當准予登記。

登記機構應當在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

第二十二條 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權利人應當在事實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申請變更登記:

(一)房屋翻建的;

(二)房屋用途發生變化的;

(三)房屋坐落的門牌號或者房屋權利人名稱發生變化的;

(四)房屋面積增加或者減少的;

(五)夫妻共有房產的房屋權屬證書只登記一方為權利人、增加配偶另一方同為權利人的;

(六)房屋共有關系由等額按份共有與共同共有相互轉換的;

(七)集體土地依法轉為國有土地上的房屋;

(八)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申請變更登記的,應當提交證明發生變更事實的材料以及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材料。

第二十三條 變更登記申請符合本辦法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條件,且申請變更登記的內容與有關文件證明的變更事實一致的,應當准予登記。

登記機構應當在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

第二十四條 有房屋滅失、土地使用權依法終止或者所有權拋棄等情形之一的,權利人應當在事實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申請注銷登記。

申請注銷登記的,應當提交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一款除第(三)項外規定的材料;屬於土地使用權依法終止的,還應當提交權利注銷證明。

房屋拆遷的,拆遷人應當在拆遷工作完成後三十日內,持被拆除房屋的原房屋權屬證書、拆遷資料和有關材料,到登記機構辦理房屋權屬注銷登記。

第二十五條 注銷登記申請符合本辦法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條件的,應當准予登記。

登記機構應當在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

第二十六條 房屋抵押、設典的,當事人應當在事實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申請房屋他項權利設定登記。

申請房屋他項權利設定登記,除應當提交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材料外,還應當提交設定抵押權或者典權的合同。

第二十七條 經登記的房屋他項權利發生轉移、變更或者依法終止的,當事人應當相應申請他項權利的轉移登記、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申請房屋他項權利變化登記,除應當提交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材料外,還應當提交證明房屋他項權利發生轉移、變更或者終止的材料。

第二十八條 他項權利登記申請符合本辦法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條件,且申請人中的一方是房屋權屬登記冊記載的權利人的,應當准予登記。

登記機構應當在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

第二十九條 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對房屋依法實施財產保全等限制措施的,可以持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文書(件)到登記機構登記,登記機構應當及時辦理登記。

登記機構發現被實施財產保全等限制措施的房屋與房屋權屬登記冊記載不一致的,應當告知有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

第三十條 房屋租賃的,當事人可以辦理登記備案。

當事人以協議方式設定居住權、通行權等房屋權利,可以持有關協議申請登記,登記機構可以在房屋權屬證書中予以注記。

第四章 預告登記

第三十一條 房屋尚未建成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申請預告登記:

(一)預購商品房;

(二)以預購商品房設定抵押;

(三)以房屋在建工程設定抵押;

(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應當由當事人雙方共同申請的登記,一方當事人未提出登記申請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單方申請預告登記。

經預告登記的,當事人取得房屋所有權或者他項權利的優先請求權。

本條第一款所列情形的預告登記,自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之日起滿兩年,當事人未申請房屋所有權或者房屋他項權利登記的,該預告登記失效;本條第二款規定的預告登記,自登記之日起滿兩年,當事人未申請房屋所有權或者房屋他項權利登記的,該預告登記失效。

第三十二條 申請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應當提交商品房預售合同以及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一)、(二)、(五)項規定的材料。

申請預告登記的預購商品房已設定在建工程抵押的,還應當提交在建工程抵押權人作出的放棄該部位在建工程抵押權的承諾文件。

第三十三條 申請預購商品房抵押權預告登記,應當提交商品房預售合同、設定抵押權的合同以及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一)、(二)、(五)項規定的材料。

預購商品房未經預告登記的,不予辦理預購商品房抵押權的預告登記。

第三十四條 申請房屋在建工程抵押權預告登記,應當提交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設定抵押權的合同以及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一款除第(四)項外規定的材料。

第三十五條 已經預告登記的預購商品房不得重復辦理預告登記。

第三十六條 經預告登記的房屋權屬依法終止的,當事人應當申請注銷預告登記,並提交證明預告登記的房屋權利終止以及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一)、(二)、(五)項規定的材料。

第三十七條 預告登記及其注銷登記申請符合本辦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二)、(三)項以及本條第二款條件的,應當准予登記。

預告登記及其注銷登記的申請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申請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的,申請人一方應當是商品房預售許可證記載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另一方應當是商品房預售合同載明的預購人;

(二)申請預購商品房抵押權預告登記的,申請人應當是設定預購商品房抵押權的當事人,且抵押人是房屋權屬登記冊記載的商品房預購人;

(三)申請房屋在建工程抵押權預告登記的,申請人應當是設定房屋在建工程抵押權的當事人,且抵押人是土地使用證或者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記載的當事人;

(四)申請注銷預告登記的,申請人應當是原預告登記的當事人;

(五)單方申請預告登記的,申請人應當是房屋權屬變動法律文書(件)記載的一方當事人。

第三十八條 登記機構應當自受理預告登記及其注銷登記

申請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

第五章 產籍資料與房屋權屬證書

第三十九條 房屋權屬登記形成的產籍資料包括:

(一)申請人提交的材料;

(二)房屋測繪成果;

(三)房屋權屬登記的圖、表、冊、檔;

(四)其他登記資料。

登記機構應當永久保存產籍資料,保證產籍資料的完整、准確和安全。

第四十條 登記機構應當建立、健全產籍資料檔案查閱制度。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查閱檔案應當按照檔案管理的規定辦理手續,並負有保護被查閱檔案的相關權利人個人隱私的義務。

列印的檔案、復制形式的檔案,經登記機構簽章認定的,具有與檔案原件同等的效力。

第四十一條 房屋權屬登記冊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權利人的姓名或者名稱;

(二)房屋坐落、室號;

(三)房屋用途、建成時間、建築面積、建築結構;

(四)設定的他項權利;

(五)權屬限制情況;

(六)約定保全的請求權;

(七)房屋權屬登記日;

(八)登記技術規范規定需要載明的事項。

第四十二條 登記機構應當按照當事人提交的申請登記材料或者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仲裁機構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文書(件),對房屋權屬登記冊進行記載,並永久保存。

第四十三條 房屋權屬登記冊可以對外查閱。

登記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房屋權屬登記冊查閱制度,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查閱、摘錄或者復制提供服務。查閱房屋權屬登記冊不得侵犯權利人的個人隱私。

第四十四條 房屋權利人發現房屋權屬登記冊記載有誤的,可以申請更正;申請更正的事項涉及第三人房屋權利的,有關的權利人應當共同申請。

登記機構應當在受理更正申請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對房屋權利人提交的有關證明材料和原房屋權屬登記冊記載所依據的申請登記材料進行核查。

房屋權屬登記冊記載有錯誤的,登記機構應當予以更正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房屋權屬登記冊記載無錯誤的,登記機構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並說明理由。

第四十五條 登記機構依職權發現房屋權屬登記冊記載有誤的,應當書面通知有關的房屋權利人在規定的期限內辦理更正手續;當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辦理更正手續的,登記機構可以依據申請登記材料或者有效的法律文書(件),對房屋權屬登記冊的記載予以更正,並書面通知當事人。

第四十六條 房屋權屬登記的利害關系人認為房屋權屬登記冊記載的房屋所有權人與實際狀況不一致的,可以持與房屋權利相關的材料,提出登記異議。

登記機構應當在受理登記異議申請的當日,將異議事項記載於房屋權屬登記冊以警示第三人,該異議登記滿三個月失效。

第四十七條 異議登記記載於房屋權屬登記冊期滿失效後,原申請人就同一事項再次提出登記異議的,登記機構不予登記。

第四十八條 房屋權屬證書包括《房屋所有權證》、《房屋共有權證》和《房屋他項權證》,使用國家統一印製的文本。

《房屋所有權證》由房屋所有權人收執;共有房屋由共有人推舉的持證人收執,其餘共有人執《房屋共有權證》,《房屋共有權證》與《房屋所有權證》具有同等效力。

《房屋他項權證》由他項權利人收執。禁止非法收繳、扣押房屋權屬證書。

第四十九條 房屋權屬證書、登記證明是房屋權屬登記憑證,不得塗改。

房屋權屬證書、登記證明破損的,房屋權利人可以向房屋登記機構申請換發;房屋登記機構換發房屋權屬證書、登記證明前,應當查驗並收回原房屋權屬證書、登記證明。

房屋權屬證書、登記證明遺失的,房屋權利人可以向房屋登記機構申請補發,補發的房屋權屬證書、登記證明上應當註明「補發」字樣。

自補發之日起,原房屋權屬證書、登記證明作廢。

第五十條 房屋權屬證書、登記證明應當與房屋權屬登記冊的記載保持一致。

第六章 罰則

第五十一條 未在本辦法規定期限內辦理有關登記手續的,由房產管理部門或者登記機構通知其辦理登記手續,並可以按照登記費的三倍以下收取逾期登記費。

第五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以虛報、瞞報房屋權屬情況等非法手段獲得房屋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的,由房產管理部門撤銷其房屋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並對當事人處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塗改、偽造房屋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的,由房產管理部門沒收其房屋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並對當事人處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非法印製房屋權屬證書、以營利目的為他人塗改、偽造房屋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的,由房產管理部門沒收其房屋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對當事人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 故意塗改、毀壞房屋產籍資料的,由房產管理部門對當事人處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造成經濟損失的,當事人應當賠償損失。

第五十四條 房屋權屬登記申請人提交錯誤、虛假的申請登記文件或者申請登記異議不當,給有關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五十五條 房產管理部門或者登記機構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超越管轄范圍進行權屬登記、頒發房屋權屬證書的;

(二)應當發證而拒絕發證或者不予答復,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

(三)因過失導致登記不當,致使權利人受到經濟損失的;

(四)徇私舞弊、索賄受賄、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

(五)玩忽職守,造成房屋登記資料丟失、破損、泄密的。

因房產管理部門或者登記機構工作人員責任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五十六條 本市行政區域范圍內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權屬登記,參照本辦法執行。

涉外房屋權屬登記管理,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適用本辦法。

③ 3 月 1 日起,南京明確要求土拍聯合競買人共同申請不動產登記

2 月 26 日,現代快報記者獲悉,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關於共同受讓人申請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記的辦理意見》(以下簡稱《辦理意見》)的政策解讀。《辦理意見》明確,為了確保土地市場的有序性、競爭的平等充分性,聯合競買人應作為一個整體承擔合同約定的權利和義務,為此明確要求聯合競買人作為共同受讓人共同申請不動產登記。據悉,《辦理意見》自 2020 年 3 月 1 日起實施。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土拍過程中,存在多家企業組成聯合體競買土地成功後未成立項目公司,聯合競買人在申請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時,一般均對土地使用權的分設、約定等有特殊的要求,同時江蘇省自然資源廳明確 " 原則上不允許兩個以上不相聯的宗地作為一個地塊上市 "。為了確保土地市場的有序性、競爭的平等充分性,聯合競買人應作為一個整體承擔合同約定的權利和義務,為此,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制定該文件,明確要求聯合競買人作為共同受讓人共同申請不動產登記。
記者看到,《辦理意見》中列出了多條相關依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江蘇省不動產登記條例》《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不動產登記操作規范(試行)》等相關規定,明確南京市范圍內聯合競買的招拍掛出讓用地,聯合競買人在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後,作為共同受讓人申請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記的,適用本意見。
《辦理意見》的基本原則是,文件確定了共同受讓人應以共有形式申請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記的申請原則;不得隨意進行分宗登記的設宗原則。文件規定了在辦理首次登記時,將該合同內的所有地塊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登記,登記的權利人為共同受讓人,並可以按其約定在不動產登記簿和不動產權證書附記欄註明出讓范圍內各地表土地使用權人的使用面積、土地用途及對應年限以及地下土地使用權、地上使用權的共有方式。
對於可抵押、轉讓情形,文件也近進行明確,規定了共有方式約定為按份共有(獨自使用范圍)可依法單獨辦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抵押、轉讓手續。針對分割析產,文件規定了建築竣工並辦理建築物首次登記後,共同受讓人可對已登記部分建築物進行分割析產。共有形式約定為共同共有的可重新進行約定,按其約定辦理登記;約定為其他類型的,分割析產的獨自土地使用范圍、佔有比例等應與辦理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記時的約定一致,不一致的部分應辦理轉移登記手續。

④ 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范(試行)

(國土資源部2006年5月31日以國土資發〔2006〕114號發布,2006年8月1日實施)

前言

1適用范圍

2引用的標准和文件

3依據

4總則

5供地環節的協議出讓

6原劃撥、承租人申請辦理協議出讓

7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中的協議出讓

8出讓土地改變用途等土地使用條件的處理

附錄a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意向書示範文本格式

附錄b劃撥土地使用權准予轉讓通知書示範文本格式

為完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制度,規范國有土地使用權協議出讓行為,統一程序和標准,加強國有土地資產管理,推進土地市場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等規定,制定本規范。

本規范的附錄a、附錄b為協議出讓活動中所需文本示範格式。

本規范由國土資源部提出並歸口。

本規范起草單位: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國土資源部中心,遼寧省國土資源廳,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江蘇省國土資源廳。

本規范主要起草人員:廖永林、冷宏志、岳曉武、雷愛先、高永、謝量雄、吳迪、宋玉波、牟傲風、葉衛東、鍾松憶、林立森、申亮、陳梅英、周旭、沈飛、張防。本規范參加起草人員(以姓氏筆畫為序):於世專、馬尚、王薇、車長志、鄧岳方、葉元蓬、葉東、任釗洪、關文榮、劉顯棋、劉祥元、劉瑞平、朱育德、聞洪溪、嚴政、吳永高、吳海洋、張萬中、張英奇、李延榮、李曉娟、李曉斌、束克欣、楊玉芳、楊江正、肖建軍、陳永真、陳國慶、林君衡、羅演廣、祝軍、胡立兵、胡紅兵、趙春華、郝吉虎、高志雲、徐建設、塗高坤、秦水龍、錢友根、梁紅、黃文波、韓建國、韓洪偉、靳薇、潘洪篙、魏成、魏莉華

本規范由國土資源部負責解釋。

1適用范圍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協議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適用本規范;以協議方式租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國有土地他項權利,參照本規范執行。

2引用的標准和文件

下列標准和文件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規范中引用而構成本規范的條文。本規范頒布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使用本規范的各方應使用下列各標准和文件的最新版本。

gb/t18508-2001《城鎮土地估價規程》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4-06-25,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⑤ 江蘇省關於國務院(國有土地房屋徵收和補償 補充規定

即使是一個省,補償規定也是各有不同,會依據當地政策和實際情況發公告。國有土地房屋補償方式主要有兩種,貨幣補償和房屋產權調換,選擇哪種方式由被徵收人決定。
選擇貨幣補償的,應遵循「同房同價」的原則,即,不低於周邊同等檔次房屋的市場交易價格。選擇產權安置的,應遵循「拆一還一、互補差價」的原則,即,多大面積的拆遷房屋安置多大面積的回遷房屋。回遷房屋應該就近安置,且不能降低被拆遷人的生活水平。

⑥ 江蘇省土地管理法 --現行

江蘇省土地管理法已廢止現在執行的是:

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2004年修訂)

(2000年10月17日江蘇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根據2003年4月21日江蘇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於修改〈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04年4月16日江蘇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關於修改〈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土地管理,促進本省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必須貫徹執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加強土地資源和土地資產管理。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依法實行土地有償使用制度,防止土地資產流失。

第三條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負責全省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設區的市、縣(市,下同)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第二章土地登記發證


第四條實行土地登記發證制度。依法登記的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五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所有權證書,確認所有權。單位和個人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市轄區內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統一登記。

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使用權。

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土地和依法收回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記造冊,同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保護、管理。

第六條依法改變土地所有權、使用權或者因依法轉讓地上建築物、構築物等附著物導致土地使用權轉移的,必須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變更登

記申請,由原土地登記機關依法進行土地所有權、使用權變更登記。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變更,自土地變更登記之日起生效。

依法改變土地用途的,必須持批准文件,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變更登記申請,由原土地登記機關依法進行變更登記。

依法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出租、抵押登記。

第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土地權利終止的,原土地登記機關應當依法辦理注銷土地登記:

(一)依法被收回土地使用權的;

(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或者國有土地租賃期滿,未申請續期或者續期申請未獲批準的;

(三)因自然災害造成土地權利滅失的;

(四)土地使用權抵押、出租等土地他項權利終止的;

(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被全部徵用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全部轉為非農業人口的;

(六)其他依法被終止土地權利的。

第八條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因工作失誤導致登記不當的,應當予以更正,造成損失的應當予以賠償。

第三章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九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本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整治和資源環境保護的要求、土地供給能力以及各項建設對土地的需求,編制本轄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報批。其中,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由省人民政府授權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條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將土地劃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

縣級、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劃分土地利用區,明確土地用途。土地利用區應當包括基本農田保護區、一般農用地區、城市建設用地區、村莊集鎮建設用地區、土地開墾區和禁止開墾區等。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還應當根據土地使用條件,確定每一塊土地的用途,並予以公告。

第十一條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以及江河、湖泊、灘塗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規劃、交通建設規劃等,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

在城市規劃區內,村莊和集鎮規劃區內,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應當符合城市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

在江河、湖泊、水庫的管理和保護范圍以及蓄洪滯洪區內,土地利用應當符合江河、湖泊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規劃,符合河道、湖泊行洪、蓄洪和輸水的要求。

第十二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嚴格執行上級下達的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實行建設用地總量控制。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應當優先保證國家和省人民政府批準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用地,保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的建設用地。

節余的農用地轉用計劃指標,經核准後,可以結轉下一年度使用。

第十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執行情況列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內容,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報告。

第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逐步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統,對本轄區土地利用狀況進行動態監測。

第四章耕地保護


第十五條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佔用耕地的單位和個人承擔耕地補償責任。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按規定交納耕地開墾費,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統一組織開墾新的耕地,補足與所減少的耕地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耕地開墾費應當作為建設用地成本列入建設項目總投資。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為實施城市規劃佔用耕地而由設區的市、縣人民政府統一徵用的,由設區的市、縣人民政府承擔耕地補償責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為實施村莊、集鎮規劃佔用農民集體所有耕地的,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擔耕地補償責任。在安排具體建設項目用地時,由用地單位按規定標准繳納耕地開墾費。

耕地開墾費的徵收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耕地佔補平衡項目庫,供耕地補償責任承擔者從項目庫中選擇項目進行開墾。

土地後備資源匱乏的設區的市、縣,在本轄區開墾的耕地不足以補充建設佔用耕地數量的,在報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可以易地開墾,並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農業等有關部門負責驗收。

第十七條實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上級下達的基本農田保護指標,依法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

農業結構調整應當保護基本農田的耕作條件,不得破壞基本農田的基礎設施。

經批准佔用基本農田的,耕地開墾費的繳納標准應當高於其他耕地。

第十八條縣、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有計劃地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施土地整理,整理的土地經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後,其新增耕地面積的百分之六十可以作為耕地佔補平衡指標有償轉讓。

第十九條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由設區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該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二至三倍收取土地閑置費。連續二年未使用的,應當依法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

第二十條一次性開發未確定土地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並按照下列許可權審批:

(一)開發荒山、荒地三十公頃以下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

(二)開發荒山、荒地三十公頃以上、一百公頃以下的,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三)開發荒山、荒地一百公頃以上、六百公頃以下,以及開發荒灘六百公頃以下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一條因挖損、塌陷、壓占等造成土地破壞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履行土地復墾義務。沒有條件復墾或者復墾不符合要求的,應當繳納土地復墾費。土地復墾費的徵收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二條耕地開墾費、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地方人民政府留成部分和土地閑置費等,專項用於耕地開發。

第五章建設用地


第二十三條因建設需要徵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使用國有土地的,實行統一征地、統一供地。建設佔用土地,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持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有關批准文件,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用地申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的審批許可權和程序批准。

第二十四條建設佔用土地,應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其中,為實施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而將該規劃確定的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可以由省人民政府授權的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需要徵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應當依法辦理土地徵用審批手續。

第二十五條具體建設項目需要佔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國有未利用地的,按照以下審批許可權辦理:

(一)一公頃以下的,在縣行政區域內,由縣人民政府批准;在市轄區行政區域內,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一公頃以上、五公頃以下的,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三)五公頃以上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四)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軍事設施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建設項目用地,報國務院批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未利用地進行非農業建設的,按前款規定的審批許可權辦理。

具體建設項目使用存量建設用地和已批准農用地轉用、土地徵用范圍內的土地的,由土地所在地設區的市、縣人民政府批准,並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六條徵用土地按照以下標准給予補償:

(一)土地補償費

1、徵用耕地的,按其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至十倍計算;

2、徵用精養魚池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至十二倍計算,徵用其他養殖水面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八倍計算;

3、徵用果園或者其他經濟林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至十二倍計算;

4、徵用其他農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計算;

5、徵用未利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至五倍計算;

6、徵用農民集體所有的非農業建設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計算。

(二)安置補助費

1、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徵用耕地的面積計算。征地前被征地單位農業人口人均耕地十五分之一公頃以上的,安置補助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倍;人均耕地不足十 五分之一公頃的,從六倍起算,人均耕地每減少一百五十分之一公頃,安置補助費相應增加一倍,但最高不得超過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2、徵用其他農用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該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標準的百分之七十計算;

3、徵用未利用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非農業建設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三)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1、房屋及其他建築物、構築物的補償費,按照重置價格結合成新確定;

2、農田水利工程設施、人工養殖場和電力、廣播、通訊設施等附著物,按照等效替代的原則付給遷移費或者補償費;

3、青苗補償費一般按一季的產值計算,能如期收獲的不予補償。可以移植的苗木、花草以及多年生經濟林木等,支付移植費;不能移植的,給予合理補償或者作價收購。

前款規定的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每公頃低於一萬八千元的,按一萬八千元計算。

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的具體標准,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確定,並

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第二十七條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行使土地所有權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但被徵用的屬農民承包經營的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又未能調整其他數量和質量相當的土地給農民繼續承包經營的,應當將不少於百分之七十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條件將土地補償費用於發展生產、解決農民生活出路的,可以在取得被征地農民同意後,統一安排使用。

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被安置人員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第二十八條經批准佔用國有農用地,導致原使用單位受到損失的,可以按不高於徵用農民集體所有同類土地的標准予以補償。

第二十九條依法徵用的土地,按照國家稅法規定,自批准征地的次年起停止計征該土地所負擔的農業稅等稅費。

第三十條依法開采地下礦產資源造成地面塌陷的土地,應當盡量改造利用。造成耕地等級下降的,應當給予補償。不能恢復為農用地的農民集體所有土地,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和徵用手續,具體補償安置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十一條臨時使用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由土地所在地設區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其中,在城市規劃區內的臨時用地,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土地使用者應當根據土地權屬,與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簽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並按合同的約定支付臨時使用土地補償費。

臨時用地的使用者應當按照臨時使用土地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築物。臨時使用土地屆滿,由臨時用地的單位和個人負責恢復土地的原使用狀況;無法恢復而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經濟補償責任。

臨時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過二年。

第三十二條逐步建立國有土地儲備制度。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建設用地供求狀況和建設用地計劃儲備一定數量的國有土地。

對城鎮閑置和因城市改造或者企業破產、搬遷等需要調整利用的土地,可以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國家規定,統一收回或者收購儲備,統一實施有償供地。

第三十三條鄉鎮企業、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本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許可權審批。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應當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第三十四條農村村民一戶在農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中房屋佔地面積不得超過宅基地面積的百分之七十。宅基地面積按如下標准執行:

(一)城市郊區和人均耕地在十五分之一公頃以下的縣,每戶宅基地不得超過一百三十五平方米;

(二)人均耕地在十五分之一公頃以上的縣,每戶宅基地不得超過二百平方米。

不同地區宅基地面積的標准,設區的市、縣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限額內可以作出具體規定。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村莊、集鎮規劃,鼓勵建造公寓式住宅,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經批准後連續二年未使用的宅基地,應交還原集體經濟組織另行安排利用。

第三十五條農村村民新建、翻建住宅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由村民提出用地申請,經村民會議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會議討論同意,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農村村民建住宅佔用農用地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按年度分批次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購買農村村民房屋的農戶應當符合申請建房用地條件。

第六章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出租、抵押


第三十六條建設單位和個人使用國有土地,除按照法律規定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外,應當以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作價出資或者入股、國有土地租賃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出讓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組織,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採用協議、招標、拍賣等方式進行。商業、旅遊、娛樂和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經營性房產等經營性項目用地,必須採用招標、拍賣方式出讓。

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不得低於省人民政府按照基準地價確定的最低價。

協議、招標、拍賣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具體程序和辦法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七條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轉讓、出租、抵押。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進行轉讓、出租、抵押:

(一)土地權屬有爭議的;

(二)未依法領取土地證書的;

(三)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

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土地權利的;

(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決定收回土地使用權的;

(五)共有土地使用權人未經共有權人書面同意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禁止轉讓、出租和抵押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八條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依法應當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準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

(一)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的;

(二)改變土地用途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報經批准同意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條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首次轉讓、出租和抵押,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條件,不符合條件的不得轉讓、出租、抵押。

第四十條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需要轉讓的,應當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准予轉讓的,應當由受讓方辦理出讓手續,繳納出讓金。經批准可以不辦理出讓手續的,轉讓方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上繳土地收益。

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需要出租的,應當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准予出租的,應當由出租方依法辦理出讓或者國有土地租賃手續,繳納出讓金或者租金。

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需要抵押的,應當先進行地價評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核定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在實現抵押權時,應當首先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需要改變土地用途進行經營性活動的,必須持有關批准文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准予改變土地用途的,應當依照法定程序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或其他有償使用手續,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有償使用費。

第四十一條國有企業改革涉及的劃撥土地使用權處置辦法,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國家的規定另行制定。

第四十二條土地價格評估應當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則,以公布的基準地價和標定地價為基礎,參照當地的市場價格,由依法設立的具有土地評估資質的評估機構評估。

第四十三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時,轉讓方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部門如實申報成交價,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市場價格明顯過低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按照申報價行使優先購買權;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市場價不合理上漲時,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採取必要的措施。

第四十四條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涉及地上建築物、構築物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第四十五條 依法取得的農村集體非農業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以租賃、聯營、作價入股等方式進行流轉,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七章監督檢查


第四十六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土地管理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忠於職守,秉公執法;依法執行職務時,應當佩戴標志,出示土地管理監督檢查證件。

第四十七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查驗土地證書;對非法佔用土地進行建設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責令其停止建設,自行拆除,並可以通知施工單位和個人停止施工。

第四十八條下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土地登記發證、收費和土地使用權出讓、租賃等活動中,有違反法律、法規規定行為的,上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責令其限期糾正。

第四十九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受理對土地違法行為的檢舉、控告,依法查處土地違法案件。

下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土地違法行為不給予行政處罰的,上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有權責令其依法作出處罰或者直接作出處罰,並可以直接給予有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負責人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行政處分。

下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實施行政處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有權責令改正,可以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沒有法定的行政處罰依據的;

(二)擅自改變行政處罰種類、幅度的;

(三)違反法定的行政處罰程序的。

第八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條採取非法手段騙取土地登記,獲取土地權屬證書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注銷土地登記,吊銷土地權屬證書,並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處以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一條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以及超過批準的數量非法佔用建設用地或者未利用地的,由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非法佔用土地每平方米十元以上三十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二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低於省人民政府確定的最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由上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可向同級或者上級人民政府監察機關對責任人提出行政處分建議書,有關行政監察機關應當依法予以處理。

第五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第四十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未經批准將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的百分之二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四條截留應當直接支付給被征地農民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或者沒有足額支付給農民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

侵佔、挪用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以及在征地中發生的其他費用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五條農村村民新建住房後,不按用地審批時的約定拆除原有住房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六條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申請行政復議,也不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七條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單位或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章附則

第五十八條本條例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同時廢止。

⑦ 江蘇宅基地具體的處理司法解釋,謝謝!

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三次修正)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
(1987年6月26日江蘇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根據1989年6月30日江蘇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關於修改《江蘇省〈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1994年2月22日江蘇省第八屆人民
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於修改《江蘇省〈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根據1997年7月31日江蘇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關於修改《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的規定,結合本省情況,制定本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陸地、水域、灘塗等一切土地。
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必須貫徹執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針,全面規劃,加強管理,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制止亂佔耕地和濫用土地的行為。
第四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土地,依法屬於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勞動群眾集體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國家根據需要,可以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徵用。被征地單位和承包經營土地的個人,應當服從國家需要,不得阻撓。
國有土地和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具體辦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的具體辦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門,是統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城鄉土地的國家行政機構。主要職責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土地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主管土地調查、登記、統計,組織有關部門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理土地徵用、劃撥和權屬變更的審查報批、發證;
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利用和保護依法進行檢查和監督,查處違法佔地案件;會同有關部門解決土地糾紛,做好協調工作;調查研究,解決土地管理中的重大問題。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管理工作。鄉(鎮)應在行政編制人員中指定專人負責土地管理工作,村設兼職土地管理員。
各級人民政府的有關部門,應根據土地統一管理的要求,做好土地的規劃、管理、使用和保護工作。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使用國有土地、集體所有土地的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應接受當地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的管理。
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第六條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集體所有。
第七條國有土地和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全民所有制單位、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規定的用途管好用好所使用的土地。
國家建設依法徵用的集體所有土地,屬國家所有,用地單位只有使用權。
第八條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
全民所有制單位、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使用權。
依法需要改變土地所有權、使用權或者因買賣房屋,轉讓、調撥土地上的附著物而涉及土地使用權變更的,必須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辦理土地權屬變更登記手續,更換證書。
第九條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
第十條使用國有土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土地管理部門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收回用地單位或個人的土地使用權,注銷土地使用證書:
一、用地單位已經撤銷或搬遷的;
二、未經原批准機關同意,連續兩年未使用的;
三、不按批准用途使用的;
四、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經核准報廢的。
第十一條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解決不了的,報請當地人民政府處理。跨行政區域的土地爭議,由爭議各方人民政府協商解決;解決不了的,報上一級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之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現狀,不得破壞土地上的青苗、林木和附著物。
第三章土地的利用和保護
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會同統計及有關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進行調查統計,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使用國有土地、集體所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如實申報。調查統計的數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更改。
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土地資源情況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組織有關部門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確定年度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的控制指標,報經上級人民政府審查批准後執行。
第十四條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協調。在城市規劃區內,新的工業建設項目和其他建設項目,必須嚴格按照城市規劃選址定點。
城市蔬菜基地,應安排在郊區、遠郊區。經規劃確定的城市蔬菜基地應保持穩定,不得佔用或徵用。確因特殊情況必須佔用、徵用的,除按審批許可權報批外,並按省人民政府的規定,繳納新蔬菜基地開發基金。
第十五條佔用城鎮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的規定,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
佔用耕地從事非農業生產建設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的規定,繳納耕地佔用稅。
第十六條開發國有荒山、荒地和灘塗,用於農、林、牧、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個人使用;用於非農業生產建設的,按國家建設用地審批程序辦理。
第十七條嚴格控制佔用耕地、林地新建磚瓦窯廠。市、縣人民政府應根據不同地區的土地資源情況,統一規劃,加強管理。
一、在丘陵地區和有廢地、廢河等土源可以利用的地區,發展磚瓦商品生產,滿足國家建設和城鄉人民生產、生活的需要;
二、人均耕地在一畝以上的鄉(鎮),對現有的磚瓦窯廠應認真進行清理和整頓。有土源的,繼續辦好;無土源的,應限期停產;
三、人均耕地在一畝以下的鄉(鎮),禁止使用耕地建磚瓦窯廠。已建的,除有土源者外,應限期停產;
四、燒窯、挖砂、開山採石等使用後的土地,由用地單位或個人負責墾復,恢復利用;不能墾復利用的,按照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分別由當地土地管理部門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無償收回,另行安排使用。
第十八條禁止在耕地、林地和水利工程、風景名勝、文物古跡等保護區內取土、墳葬。
第十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保護耕地,維護水利排灌工程設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沙化、鹽漬化和水土流失,制止荒廢、破壞耕地的行為。
國家建設和鄉(鎮)村建設必須節約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佔用好地。
第四章國家建設用地
第二十條國家建設需要徵用集體所有土地和使用國有土地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基本建設程序規定批準的初步設計和規劃部門確定的選址定點等文件,向縣級以上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用地。在土地管理部門主持
下,由建設單位、被征地單位和有關單位,擬定征地方案和補償、安置協議,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後,辦理征地有關手續,劃撥土地。
被征地單位和建設用地單位應當嚴格執行補償、安置協議,保證將被徵用的土地及時交付使用。建設單位必須嚴格按照批準的選址定點、用地數量、范圍和用途進行施工。工程結束時,應及時報請土地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進行驗收。符合批准用地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給土
地使用證書。
防洪搶險、緊急軍事行動等特殊情況需要使用的土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同意,可以先用後辦報批手續。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先用後批。
第二十一條徵用土地的審批許可權:
一、徵用耕地一千畝以上,一級基本農田五百畝以上,其他土地二千畝以上,由省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批准;
二、徵用耕地三十畝以上,蔬菜地三畝以上,其他土地五十畝以上,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三、徵用耕地三畝以上、三十畝以下,蔬菜地三畝以下,其他土地十畝以上、五十畝以下,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四、徵用耕地三畝以下,其他土地十畝以下,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
一個建設項目,同時徵用有耕地、蔬菜地和其他土地的,省、市、縣人民政府一次對各類土地的審批許可權除執行前款規定外,合計畝數不得超過本級政府批准徵用「其他土地」的審批許可權。
交通、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應當盡量避開基本農田保護區,確需佔用基本農田的,必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經批准同意進行建設的,按照本《辦法》規定的建設用地審批許可權和程序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城市郊區徵用土地的審批許可權,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嚴格執行審批許可權的規定。一個建設項目需要使用的土地,應根據總體設計一次申請批准,不得化整為零越權審批。分期建設的項目,應分期征地,不得先征待用。
第二十二條國家建設徵用土地,建設單位應支付土地補償費、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准如下:
一、土地補償費
1.徵用耕地、蔬菜地,根據國家規定的價格政策,按該土地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下同)的六倍計算;
2.徵用魚塘、藕塘、養殖場、果園、竹園、林地等土地,按該土地年產值的五倍計算;
3.徵用柴山、灘地、水塘、葦塘和其他有收益的非耕地,按該土地年產值的三倍計算;
4.徵用宅基地按鄰近耕地的補償標准計算;房屋由建設單位另行征地移遷重建的,原宅基地不再給予補償;
5.徵用無收益的非耕地,一般不予補償。
二、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
1.青苗補償費,一般按一季農作物的產值計算;能收獲的不予補償。多年生經濟林木,可以移植的,由建設單位付給移植費;不能移植的,由用地單位給予合理補償或作價收購;
2.房屋拆遷,按房屋結構、面積、新舊程度,給予合理補償;
違章建築物和開始協商征地後突擊搶栽的樹木、突擊搶建的建築物,不予補償;
3.農田水利工程及機電排灌設施、水井、人工魚塘、養殖場和電力、廣播、通訊設施等附著物,按照實際情況付給遷移費或補償費。
三、安置補助費
1.征地前農業人口人均耕地在一畝以上的被征地單位,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每畝年產值的三倍;征地前農業人口人均耕地不滿一畝的被征地單位,徵用每畝耕地安置補助費以年產值的四倍起算,人均耕地每減少零點一畝,安置補助費相應增加年產值的一
倍,但最高不得超過年產值的十倍;
2.徵用非耕地安置補助費,按該土地年產值和略低於鄰近耕地的安置補助倍數計算;
3.徵用房屋和其他建築物的地基以及無收益的非耕地,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四、按照本條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最高不得超過土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二十倍。
五、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支付的各項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除應當屬於個人的附屬物和青苗補償費付給本人外,其他費用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與有關鄉(鎮)村商定處理,用於組織被征地單位發展生產、安排多餘勞動力就業和不能就業人員的生活補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或佔用。
六、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項目徵用土地的補償安置標准和辦法,由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家規定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條因國家建設徵用土地造成的多餘勞動力,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組織被征地單位、用地單位和有關單位,通過發展農副業生產,興辦鄉(鎮)村企業和服務性行業等途徑,進行安置;安置不完的,由勞動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優先安排符合條件
的人員到有勞動力計劃指標的用地單位或其他集體所有制單位、全民所有制單位就業。其中,安排到全民所有制企業和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的人員,農業戶口可以轉為非農業戶口,並將相應的安置補助費轉撥給吸收勞動力的單位。
被征地單位的耕地全部被徵用或征地後農業人口人均耕地不足零點一畝的村民小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征地單位原有的農業戶口可以轉為非農業戶口。剩餘的零星土地交給當地土地管理部門作為國有土地管理使用。
第二十四條經批准徵用的耕地和其他納稅的土地,應減免農業稅。
第二十五條依法開采地下礦產資源造成地面塌陷的集體所有土地,應盡量改造利用。不能耕種的塌陷土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作征地處理,但補償安置標准應該適當降低。屬於國家所有的塌陷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統一安排使用,也可以安排給用地單位改造利用

第二十六條建設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因堆放材料和運輸通道等需要的臨時用地,應盡量在征地范圍內解決。確實無法解決的,由建設單位在申請徵用土地時一並向縣級以上土地管理部門提出臨時用地數量和期限的申請,經批准後,與有關單位簽訂臨時用地協議,並按該土地年產值逐
年給予補償。建設單位在臨時使用的土地上不得修建永久性的建築物,使用期滿,應及時歸還土地,並負責恢復生產條件,或支付相應的復耕費用。
建設單位為選擇建設地址需要對土地進行勘測的,架設和鋪設地上、地下管線以及進行地質勘探或其他野外作業需要臨時用地的,必須報經當地縣級人民政府批准,並按實際情況給予適當補償。
被徵用土地上的墳墓,由征地單位報請當地土地管理部門公告墳主限期遷移,並支付遷墳費;無主墳墓,由用地單位代遷或深埋。
第二十七條被徵用土地上的青苗,在不影響工程進度的情況下,應允許農民收獲,不得鏟毀;在一個耕種收獲期內因故暫不使用的已征土地,應允許農民繼續耕種。
第二十八條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按照國家建設用地的規定辦理。
全民所有制企業、城市集體所有制企業與鄉(鎮)村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共同投資興辦的聯營企業,需要使用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的規定實行徵用,也可以由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按照協議將土地的使用權作為聯營條件。
在城鎮從事個體經營需要使用國有土地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按照使用國有土地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變更用途或停業的,土地應及時退回國家,房屋作價處理。使用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與土地所有單位簽訂臨時用地和補償協議。
第二十九條國家建設需要使用的國有土地,按照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的程序和審批許可權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後劃撥。使用國有荒山、荒地的,無償劃撥;使用其他單位和個人已經劃撥的國有土地,原使用單位受到損失的,建設單位應按照對土地的投入、青苗、附著物等受損失的實
際情況給予合理補償。原使用單位需要搬遷的,建設單位應負責搬遷。
國有農、林、牧、漁場(圃)和機關、團體、學校、廠礦等企業、事業單位,在其所使用的土地上進行非農業生產建設或改變土地用途的,應當徵求上級主管部門的意見,並依法報經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章鄉(鎮)村建設用地
第三十條鄉(鎮)村各項建設用地,應當按照合理布局,節約用地的原則,制定規劃,經村民大會和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後,由鄉(鎮)人民政府報上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城市規劃區內的鄉(鎮)村建設規劃,應當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農村居民住宅建設、鄉(鎮)村企業建設、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必須按鄉(鎮)村建設規劃進行。
鄉(鎮)村建設依法經批准使用集體所有的耕地,相應減免農業稅。
第三十一條農村居民建房,按鄉(鎮)村建設規劃須使用耕地或國有土地的,應當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查,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使用原有宅基地和其他非耕地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批准。
農村居民建房不得佔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的耕地。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農戶、非農戶,方可向所在地的村(組)申請宅基地:
一、統一規劃建設的居民新村(或居民點)需要重新安排宅基地的;
二、原有宅基地面積低於本《辦法》的規定標准,有的子女已經達到婚齡,居住擁擠,確實需要分居的;
三、經批准回鄉落戶定居的離休、退休的國家工作人員、職工、軍人、華僑、僑眷等需要安排宅基地的。
第三十二條農戶宅基地的用地標准(包括居住用房和附屬用房建築用地、庭院、家前屋後少量綠化地),根據鄉(鎮)人均耕地不同情況,以戶為單位確定。經濟條件許可的,應鼓勵建樓房。其標准為:
一、城鎮郊區和人均耕地在一畝以下的鄉(鎮),每戶宅基地應少於零點二畝;
二、人均耕地在一畝以上、二畝以下的鄉(鎮),每戶宅基地為零點二畝至零點三畝;
三、丘陵、山區和人均耕地在二畝以上的鄉(鎮),每戶宅基地可以多於零點三畝,但最多不得超過零點四畝;
四、住房和附屬建築物的佔地面積不得超過宅基地的百分之七十。不得以自留地、飼料地抵算宅基地。
不同地區使用宅基地的具體標准,由市、縣人民政府在本條規定的限額范圍內,根據鄉(鎮)人均佔有耕地的情況,作出規定。
經批准使用的宅基地,由主管單位發准建證;房屋建成驗收符合規定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發給宅基地使用證書。
老宅基地面積超過本《辦法》規定標準的,應通過實施鄉(鎮)村建設規劃,調整居民點,更新改造舊房等途徑,逐步將多佔的土地收歸集體。
出租房屋的,不得再申請宅基地;出賣房屋的,應將宅基地退還集體,注銷宅基地使用證書;買賣房屋的農戶符合申請宅基地條件的,經鄉(鎮)人民政府批准,換發宅基地使用證書。
遷居、拆除房屋後騰出的宅基地,退還集體,統一安排使用,注銷宅基地使用證書。
第三十三條城鎮規劃區內的非農業戶居民、職工、國家工作人員建住宅用地,由城鎮建設部門按照城鎮規劃統一征地,集資統建,或報經批准由所在單位統建。確有必要申請使用集體所有土地建住宅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參照本《辦法》徵用土地的規定,支付補償費和安置
補助費。
第三十四條鄉(鎮)村企業建設用地,必須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設計任務書或批準的其他文件,向縣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按本《辦法》規定的審批許可權,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鄉(鎮)村企業建設用地標准,由省人民政府按照企業的不同行業和生產規模,另行制定。
鄉(鎮)企業建設使用村(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負擔能力,參照本《辦法》第二十二條的有關規定,給被用地單位以適當補償,並妥善安置農民的生產和生活。
第三十五條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的土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向縣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按本《辦法》規定的審批許可權,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被用地單位的土地調整和補償安置辦法,由縣級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六條鄉(鎮)村各項建設用地(包括宅基地),未經原批准機關同意,不得擅自改變土地的用途。批准後一年未使用的土地,應交還原集體經濟組織繼續耕種。
第三十七條農村專業戶、個體工商戶和經濟聯合體等從事非農業生產需要使用集體所有土地的,應持有關部門的證明文件向所在村(組)提出用地申請,商訂協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規定許可權審批。
農民自理口糧進城經商、務工、從事運輸業和服務性行業,需要使用土地的,應向城市所在地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後,參照本《辦法》第二十八條第三款規定辦理。
第六章獎勵與懲罰
第三十八條對執行《土地管理法》和本《辦法》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一、保護和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以及進行有關的科學研究等方面成績顯著的;
二、同違反土地法規、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作斗爭做出貢獻的;
三、在土地管理工作中成績顯著的。
第三十九條全民所有制單位、集體所有制單位、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以及超過批準的用地數量非法佔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者沒收在非法佔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並對非法佔用的土
地,每畝處以三百元至一千元的罰款;對非法佔地的單位主管人員和主要經辦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條農村居民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建住宅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或縣級人民政府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者沒收在非法佔用土地上新建的房屋;城鎮非農業戶口居民,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建住宅的,
由縣級人民政府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者沒收在非法佔用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非法佔用土地建住宅的,應比照前款從嚴處理。
第四十一條無權批准徵用、使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非法批准佔用土地的,超越批准許可權非法批准佔用土地的,批准文件無效。非法批准佔用的土地,按本《辦法》第三十九條規定處理。對非法批准佔用土地的單位主管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收受賄賂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
責任。
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一律無效,沒收違法所得,限期拆除或者沒收在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及其他設施;並可對當事人處以違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對主管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侵犯或者非法變更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非法變更的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無效。造成損失的,賠償損失。
第四十二條破壞土地資源,非法取土、挖沙、採石、采礦等,嚴重毀壞耕種條件的,或因開發土地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鹽漬化,故意拋荒,使農業生產受損失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治理和糾正,並按該土地年產值的一至三倍處以罰
款。
第四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的主管部門、有關部門非法佔用被征地單位和個人的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城市新蔬菜基地開發基金的,由本級或上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退賠,並可處以非法佔用款數額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罰款;對主管人員及主要經辦人員給予行政處分;個人非法佔用的,以
貪污論處。
第四十四條在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的過程中,拒不執行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或者煽動群眾鬧事、阻撓國家建設的,進行批評教育或者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國家工作人員在執行《土地管理法》和本《辦法》的過程中,利用審批土地、變更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調處糾紛,發放證件等職權,營私舞弊、行賄、受賄,敲詐勒索,貪污國家、集體財物和侵佔個人財物,情節輕微的,進行批評教育,退出非法所得,並給予行政處
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六條本《辦法》規定的行政處分,由當事人所在單位或上級機關決定並執行。本《辦法》規定的行政處罰、限期拆除或者沒收在非法佔用土地上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除依法可由鄉(鎮)人民政府決定執行者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作出決定。當事人對處罰決定
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申請復議,也不起訴,又不履
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受到限期拆除新建建築物和其他設施的處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立即停止施工。對繼續施工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有權制止。拒絕、阻礙土地管理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依照治安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
本《辦法》規定的罰款,上繳同級地方財政。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七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使用土地的管理辦法,按《江蘇省外商投資企業土地使用管理辦法》執行。
第四十八條各市、縣人民政府可根據本《辦法》,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細則或補充規定,報上級人民政府批准後施行。
第四十九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2年11月27日省人民政府發布的《江蘇省<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實施辦法》和1983年10月22日省人民政府發布的《江蘇省村鎮建設用地管理實施辦法》同時廢止。省、市、縣過去發布的土地管理文件、規定,與《土
地管理法》和本《辦法》相抵觸的,以《土地管理法》和本《辦法》為准。
附: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的決定
(1997年7月31日江蘇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1997年7月31日公布施行)

⑧ 關於國有劃撥土地出租相關法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的規定:
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未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批准、登記,不得轉讓、出租和抵押。原告出租的土地屬國有劃撥土地,雙方簽訂合同時未按規定辦理批准登記手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應屬無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
無效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被告繼續使用該宗土地已喪失了合法依據。
同時依據該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合同無效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被告應當將佔用的該宗土地返還給原告。

閱讀全文

與江蘇省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