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印度尼西亞在食品安全和葯品專利方面的立場~
合肥一中第一屆模擬聯合國大會召開!
羅氏授權中企生產達菲產生巨大公關效應
〔 作者:網路 轉貼自:網路 點擊數:258 更新時間:2005-12-16 〕
羅氏授權上海醫葯集團在全球率先生產達菲,獲得的不只是市場和利潤,還有巨大的公關效應
當地時間12月12日,擁有達菲抗流感葯物專利的瑞士羅氏制葯集團(Roche Holding AG)在瑞士巴塞爾發表聲明宣布,已授權中國的上海醫葯集團進行達菲(Tamiflu,又稱「特敏福」和「克流感」)的全程生產,同時宣布它已經選定另外12家潛在地區合作夥伴生產以提高全球產能。上海醫葯集團因此成為全球第一家被授權生產達菲葯的外國制葯公司。
根據上葯集團與羅氏公司的聲明,上葯集團獲得在中國除港澳台地區外製造和銷售奧司他韋原料和制劑的正式授權。兩公司的授權協議規定,一旦流感暴發,上葯集團可生產滿足政府采購的奧司他韋。奧司他韋的商品名稱就是「達菲」,但由於「達菲」是羅氏在中國注冊的專用商品名,上葯將來生產的奧司他韋將不用「達菲」這一名稱。
公關和市場價值俱顯
12月1日,中國衛生部部長高強在北京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談到上葯集團與羅氏公司的談判時指出,希望通過技術轉讓,在中國生產達菲。時隔不過半月,中國企業就首先獲得了達菲生產的授權,這與中國的潛在巨大需求有關,也與羅氏對中國整個葯業市場的關注密不可分。
11月中旬,瑞士當地的《每日導報》報道,鑒於中國西葯市場的迅速發展,瑞士葯業巨頭紛紛把中國作為發展重點;2004年,羅氏公司在華投資達1.9億瑞郎(1美元約合1.3瑞郎);從2006年開始,羅氏公司在上海的新葯廠將可年產價值2200萬瑞郎的貴重葯品;羅氏公司上海研究中心已經申報了第一個專利;羅氏公司在華員工人數計劃在明年從40人增加到200人或250人。瑞士制葯企業總結認為,「中國醫葯市場將是一個長期的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將全球首個海外達菲生產授權,投放在對該葯十分關注的中國這樣一個長期發展的市場,其公關作用可想而知。
在中國製造達菲有原料優勢。本報駐日內瓦記者李潔曾致電羅氏,確認生產達菲的原料包含八角茴香。11月9日,羅氏公司向外界簡報達菲成分和生產工藝時具體解釋道:製造達菲所需的莽草酸有2/3來自八角茴香。30公斤八角茴香才能加工出1公斤莽草酸,每6克莽草酸可生產1粒達菲,而八角茴香主要產自中國和越南。中國的八角茴香原料充沛,並有大量出口。今年1~10月,廣東口岸就出口了八角茴香1649噸,價值286萬美元。八角茴香的供給不是問題,但對在許多市場斷貨的達菲而言,就近獲得原料對加快生產、擠占市場是有利的。
有消息指出,羅氏的特許費用將根據銷售額來確定,而上葯集團表示,它生產的產品將具有價格優勢。上葯估計,它將在明年年中能月產20萬劑——如此,羅氏從中國生產達菲中獲利顯然也因此不存疑問。
全球葯企焦急排隊
對於羅氏公司與上葯的合作,法國法新社12日以「羅氏與中國達成達菲交易,其他夥伴在排隊」為標題進行了報道。一段時間以來,羅氏因為不太情願公開達菲配方或授權他方生產而備受攻訐,羅氏此次放開授權引起了全球醫葯企業的注意。
羅氏表示,它已從200家有意生產達菲的申請廠商中選擇了12家合作夥伴。公司沒有指明這些廠家,但稱這些夥伴包括了主要的制葯廠商、大仿製葯生產廠家和和專業化學葯品廠商。這12家公司已獲邀與羅氏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協商。「我們還不確定誰能在2006年上半年快速地付諸生產,但我們可以肯定,哪些合作夥伴可以保證不出現斷貨或幫助擴大地域覆蓋范圍」,羅氏制葯部門的首席執行官威廉·布恩斯說。據美國參議員查爾斯·舒默12月8日透露,羅氏與以色列Teva和美國Mylan正在談判。羅氏曾允許舒默宣布類似消息,部分原因是舒默一直敦促該公司批准非專利葯廠生產該葯。
「我們認定的公司將進一步擴大產能,並因此使羅氏的供應網路滿足世界各地政府的未來需求」,羅氏流行病專項小組負責人戴維·雷迪說。羅氏宣稱,擴大的產能可以滿足約50個國家、地區政府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定單。羅氏將向世界衛生組織捐獻3百萬份達菲,作為快速限制、減緩可能的疫情蔓延時,投放疫情中心的儲備。該產能將在2006今年中起逐步建立,並將優先滿足韓國、馬來西亞的需求。
據悉,羅氏已同意在沒有葯品專利限制的泰國、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自由生產各自版本的達菲,還將為越南和印度廠商提供基本成分,在當地封裝。
根據TRIPS協定39條第三款,成員國應保護全部符合以下五個條件的數據:
數據是為獲得產品在該成員國的市場許可而提交的;尋求市場許可的產品是葯品
或者農用化工產品;尋求市場許可的產品包含新的化學成分;數據在被提交之前,
尚未披露過;數據的研發需要相當的努力。其中,關於「新的化學成分」和「不
正當的商業使用」等詞彙比較含糊,也沒有直接提到獨占性的問題,因此,各國
對這一定義也產生了不同的理解。例如,在美國,日本和大部分西歐國家,人們
普遍認為數據保護和數據獨占是完全等同的。而TRIPS的各個成員國對於數據保
護年限的規定也有很大差異,從5年到15年不等,大多數國家的保護期為5年。包
括中國、埃及、南非和沙烏地阿拉伯在內的許多國家已經制定了相關規定,而包括
阿根廷、古巴、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以及印度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還沒有對此
做出明確規定。
http://cache..com/c?m=&p=877ec115d9c54aec0be29162554e&user=
市場格局變化,新興市場崛起
多年來,世界醫葯市場集中在美、歐、日等地,這些發達國家佔全球醫葯市場的80%。但近年來,這些國家的市場份額呈下降趨勢,而被稱之為「E7集團」的新興市場(巴西、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俄羅斯和土耳其)在全球制葯企業中嶄露頭角,增長勢頭強勁,其在全球醫葯市場的份額有望從2006年的8%提高到2011年的16%。據預測,在全球醫葯市場的增長中,2008年美、日、德等七大醫葯市場的貢獻率將首次低於50%,而7個新興市場的貢獻率將首次接近25%。「E7集團」2008年的市場總規模將增長12%~13%,達到850億~900億美元,蘊藏著很大的商機。
http://cache..com/c?m=&p=856f8916d9c71eff57ee956d584b&user=
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以及印度在內的許多發展中 國家還沒有對此做出明確規定.數據保護和葯品專利 數據獨占問題還常常和葯品...過去曾倡導發展中國家反對專利制度,但隨著國內制葯業的崛起,並且顧及外國公司對 印度知識產權的擔心,印度政府的立場有...
薄荷作為地道的中葯材,目前已有8項專利落在美國人手裡,而日本一家公司也已為當歸芍葯湯、芍葯甘草湯等在美國申請專利,並明確提出芍葯為活性成分。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國的相關中成葯出口到美國,很可能會被以侵犯知識產權的名義扣押或徵收高額專利費。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此前公布的數字,目前中草葯國際市場上,日本和韓國已經成了絕對的贏家,品種佔80%~90%,而中國的制劑在國際市場僅佔3%~5%。
值得關注的是,諸如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已將自己國家的傳統葯品設為國家保密項目,其他國家的企業無權隨意使用。
http://cache..com/c?m=fc2de63d0a43&p=9a769a42928408ff57ec9638594e&user=
中國同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建立食品安全合作機制
--------------------------------------------------------------------------------
中國食品產業網 (2007年10月30日09:12)
中國同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建立食品安全合作機制
國家質檢總局10月28日同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有關方面分別簽署了會議紀要,同意建立食品安全合作機制,對雙邊食品貿易中發生的質量安全問題及時通報、積極磋商,並予以妥善解決。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出席簽字儀式,副局長魏傳忠代表中方簽署紀要。
據了解,在南寧舉行的首屆中國-東盟質檢部長會議期間,國家質檢總局同部分東盟國家的食品安全主管部門進行了雙邊磋商,就進出口食品安全等雙方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
在同菲律賓衛生部簽署的會議紀要中,中菲雙方回顧了以往在食品安全領域的合作情況,特別是在處理宿務省學生不適事件上的合作情況及最新進展,雙方同意繼續合作,使這一事件得到公正、妥善解決。
會議紀要說,中菲雙方就食品中的甲醛殘留問題進行了交流。中方希望菲方科學地看待食品中甲醛殘留問題,菲方表示正在就此進行評估和研究,將根據評估結果調整有關政策。
在同印尼葯品食品管理局簽署的會議紀要中,雙方指出,目前在合作中存在缺乏有效信息交流和足夠的技術合作等問題。雙方還就食品中的甲醛殘留問題進行了交流,同意由技術專家就此開展合作研究。
此外,質檢總局還分別向菲律賓和印尼方面通報了近期中國政府採取的保障食品安全的系列措施。
在食品安全合作機制方面,中國同菲律賓、中國同印尼均同意通過這一機制:一是對雙邊食品貿易中發生的質量安全問題及時通報、積極磋商,並予以妥善解決;二是建立雙方管理人員及技術專家間的交流、溝通及互訪渠道;三是及時交流雙方涉及進口食品檢驗監管的法律、法規、標准、檢驗程序、方法及其最新變化。四是及時通報進出口食品相關信息,共同打擊非法進出口食品行為。
http://cache..com/c?m=&p=ce63c64ad3dd5bf004bd9b7d0c08&user=
印度商工部長發表聲明就多哈談判有關議題表明立場
2008-5-23
印度商工部長納特5月16日發布聲明稱,美國和歐盟等主要貿易國應當在當前的多哈談判中顯示「領導能力」(leadership),而不是將談判成功的責任全都壓在發展中國家身上。
納特在聲明中表示,多哈談判能否在2008年底前結束,取決於多種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曾經享受貿易自由化成果最多的成員國是否有意願為實現多哈談判的目標——「發展」作出貢獻。如果多哈談判不能履行其發展承諾,而淪為另一輪服務於富國的市場准入回合,那麼包括印度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目前的努力將不可能取得成功。
關於農業,納特表示,對於印度來說第一位的是確保貧窮和脆弱農民的生計。因此,當前必須先解決特殊商品和特別保障措施的問題。他批評美國和凱恩斯集團以透明度為由要求發展中國家提供特殊商品清單、卻拒絕提供其自身的敏感商品清單的做法,表示G33關於特殊商品的三個標准即生計安全、農村發展和食品安全能夠滿足透明度要求。
關於規則談判,納特在聲明中說,有關反傾銷和漁業補貼的建議受到許多國家的猛烈抨擊。有關漁業補貼的建議將威脅印度數百萬漁民的生計。對此,印度和中國、印度尼西亞最近提出了一份新的建議,有關方應予認真考慮。關於反傾銷,他表示,有些人正在努力通過案文取悅某個國家,但WTO上訴機構在「歸零」案中的裁決表明這種努力是站不住腳的。他強調,如果不對反傾銷和漁業補貼的案文進行修改,印度和許多發展中國家不會支持結束農業和非農談判。
關於服務,聲明表示,模式1和模式4的市場准入對於印度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得失」平衡非常重要,而目前服務貿易談判集中在主要涉及發達國家利益的模式3。
http://cache..com/c?m=&p=9c618916d9c305ff57eed53d7f&user=
差不多了。
㈡ 印度外觀專利申請多少錢
(1).印度專利申請官費:
費用名稱
自然人(盧比)
法律實體(盧比)
專利申請費
1000
4000
權利版要求附加費(超權10項,第11項起)
200/項
800/項
說明書超頁費(超30頁,第31頁起)
100/頁
400/頁
審查費
2500
10000
(2)印度專利代理事務所費用,其中印度專利代理人費用按小時收費;
(3)中國專利代理事務所費用,一般為每件5000左右。
(4)翻譯費,包括申請文件翻譯費、授權時權利要求翻譯費。
㈢ 中國和印度是否有關於知識產權的協議
沒有專門簽訂過有關知識產權的雙邊協議
㈣ 國際貿易案例分析 知識產權保護案
1)在抄印度政府簽署了TRIPS後應當履行按《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規定,進一步規范知識產權的保護措施。各成員應實施本協定的規定,不違反本協定的規定。各成員可在其各自的法律制度和實踐中確定實施本協定規定的適當方法,從而盡到TRIPS的義務。
2)印度政府的考慮存在失誤。印度政府對於簽訂了TRIPS使得葯品價格在國內的大幅波動,更主要考慮的是烏拉圭回合談判的其他協議有利於本國。缺少對貿易知識產權的重視,導致最終的無法實現TRIPS目標的結果。
3)裁決:世界貿易組織判定印度沒有執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這個協議,在世界貿易組織的監督下,印度作出了調整。
額外資料:專利就是指一切技術領域中的任何發明,不論是產品發明還是方法發明,只要其具有新穎性、創造性並適合於工業應用,均可獲得專利。
㈤ 印度仿製葯侵犯知識產權,為何美國卻視而不見
如果印度政府出售的不是山寨葯,而是出售任何其他商品,印度今天肯定會受到懲罰。然而,印度的山寨的是葯,原因很簡單:不做山寨的話,我們的人民買不起這種葯,我們能眼睜睜看著他們死去嗎?即使是賣葯賺錢的公司也遵循一個基本原則:開廠的根本目的是救人。制葯廠、醫生、護士等。都是歐洲和美國系統的一部分,必須遵循醫務人員的原則。原則第一就是救死扶傷。
此外,真正的富人和國家不可能服用假葯。畢竟,安全性不如正版的葯物。因此,歐美製葯公司的利潤仍然可以得到保證,他們仍然相當富有,遠沒有到被印度假葯摧毀的地步。
㈥ 印度專利form 3什麼時候遞交
國際專利申請,是指專利申請人就其發明專利向世界知識產權《專利合作條約》(簡稱回PCT)締約國申答請專利保護時,按pct要求向某一成員國的專利主管部門申請專利。
申請流程:
1.向專利局申請專利或者在國際申請中指定中國,並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同意後,委託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專利局指定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專利代理機構在接受申請人委託後,應當把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同意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有關文件送交專利局備案。
2.台灣同胞向國際局遞交國際申請的,應當向專利局提供申請人居所地或營業所所在地的證明文件,並委託國務院授權專利局指定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居住在港、澳以及其他地區的中國同胞向國際局遞交國際申請並在請求書中指明中國專利局為國際檢索單位的,應當向專利局提供國籍證明文件,並委託國務院授權專利局指定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
3.中國居民或者國民按照本辦法向國際局遞交國際申請的,其主管國際檢索單位和國際初步審查單位是中國專利局。
另外,中國人到外國申請專利,還可以通過巴黎公約途徑來進行。中國人到國外申請專利主要有兩條途徑:PCT國際申請和巴黎公約途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PCT國際申請不包括外觀設計專利。
㈦ 請問小米是侵犯愛立信什麼專利呀無線專利是什麼為什麼之外印度才算侵權
小米在印度被愛立信擺了一道這件事情僅僅預示著小米在知識產權領域的悲催苦旅邁出了第一步,三星、蘋果、谷歌和微軟這些握有大量手機及相關專利的巨頭還在看著呢,而更加凶險的專利「流氓」美國高智資本也許正在垂涎欲滴的等著小米送上門來。
小米在印度被愛立信擺了一道這件事情著實棘手,因為擁有大量手機及通信相關專利的牛逼公司遠不止愛立信一家,蘋果、三星、收購了摩托羅拉的谷歌、收購了諾基亞的微軟都握有大量不利於小米的相關專利。
而小米一旦支付了愛立信的專利費用,卻沒有同時在專利上和蘋果、三星等達成一致協議,分分鍾就要被重新告上法庭。現在回味起來蘋果高級副總裁兼總法律顧問布魯斯·塞維爾在互聯網大會上針對小米要爭全球第一智能手機公司時給雷軍說的那句話「說總是容易的」真是意味深長啊!
只看圖片
知識產權是跨國公司打擊競爭對手的常用武器,而新進入者支付專利 「保護費」本來就是基本的游戲規則,只不過給多給少、給誰、什麼時候給卻大有門道。
還記得如日中天的HTC,被蘋果以專利侵權名義起訴么?
2010年,當時如日中天的HTC在美國被蘋果以專利侵權名義被起訴,訴訟歷時兩年,最終和解,並且HTC還與蘋果公司奇跡般的簽訂了為期10年的專利交叉授權協議。和解是要給錢的,原先蘋果提出的賠償額度是數十億美元,最終卻只在2013年獲得了1.8-2.8億美元左右的授權費,蘋果公司自己花費的訴訟費也近1億美元,沒賺上幾個錢。
交叉專利授權這事更奇怪,HTC代工廠起家,沒幾個像樣的專利,雖然在訴訟過程中花費3億美金買了家技術公司,獲得部分專利籌碼,但和蘋果龐大的專利數量相比,實在難以建立防衛陣地。
HTC這場訴訟的勝利原因,據說是給另外一家公司—高智資本交了保護費,也就是本文的主角。
高智資本是一家知識產權風險投資公司,2000年由微軟的前CTO創建,管理著一支約60億美元左右的基金,基本上全球能夠叫得上名字的高科技公司以及哈佛、耶魯等知名大學基金都是它的LP(有限合夥人),微軟、索尼、英特爾、雅虎等是第一批投資人。
這家公司僱傭了約700人左右的全球頂尖科學家和律師,主要做幾件事情:一是自己研究未來5-20年內有可能會大量應用的技術,並將成果申請為專利;二是和全球知名大學、科研機構合作,看他們有什麼成果可以申請成專利,給每個申請提供10-25萬美金左右的經費,從而共同擁有這些專利;三是全球四處收購高智認可的具有價值的專利,柯達破產時高智就聯合谷歌、蘋果等一起收購了1100餘項數字影像相關專利。十幾年來高智共獲得了多達7萬余項 「知識產權資產」,其中有近3萬項專利,核能、電動汽車、通信、航天等領域無所不包,近三分之一涉及無線通信及PC技術。
擁有了這么多專利,自然可以賺很多錢。賺錢的理由很簡單,任何一家高科技公司都不可能擁有該領域的全部專利,谷歌不可能壟斷所有搜索專利,特斯拉也不會擁有全部電動車專利。既然有這個前提,那麼這些高科技公司的產品都可以被提起專利訴訟,賺錢的機會就來了。
第一種方式是收「保護費」
既然我擁有你沒有的專利,而我又不提供任何產品,不存在互相專利授權,我可以毫無顧忌的告你,如果要我不告你,請交幾百萬至幾億美金不等的免於訴訟費,也就是「保護費」。
第二種方式是 「割肉費」
也就是和愛立信起訴小米的方式一樣,如果沒交「保護費」,就到法院起訴專利侵權,取得專利授權使用費,每銷售一個產品就要分點錢給高智,摩托羅拉就曾這樣被高智起訴。
第三種方式是「好處費」
,如果你被其它公司專利起訴,我授權給你該領域的相關專利應訴,如果原來要賠10億美金,因為我授予你的專利抗訴成功只要賠償1億美金了,如此幫你省了9億美金,你付我3億美金好處費。HTC抗訴蘋果,正是用的第三種方式。第四種方式是幫助毛利率比較低的科技公司發行專利債,一些企業平均毛利率低於百分之五,根本拿不出去來進行研發,高智幫助這些公司發行專利債,因為債不計入當期會計收益,只有利息計入當期收益,所以該方式既不會攤薄公司當期利潤,又有錢進行研發,研發出來的新產品產生收益後再償還債務。
前兩種盈利模式,讓高智獲得了專利「流氓「的壞名聲
前兩種盈利模式讓高智獲得了專利「流氓「的壞名聲,但是高智從來就是理直氣壯,因為蘋果、三星、微軟等科技巨頭們大家都是這樣做的。
2011年,蘋果在美國起訴三星,因為三星的Galaxy系列手機要搶iPhone風頭,要三星賠償10.5億美金;於是三星在自己占優勢的歐洲、日本和韓國反訴蘋果。鑒於雙方都擁有大量手機相關專利,訴訟在不同區域各有勝敗,都沒讓對方佔到多大便宜。
但是,如果蘋果、三星調轉槍頭,指向小米,恐怕就不是愛立信在印度那幾件專利侵權了,可能多達幾十甚至上千項。另外,微軟、谷歌賣手機是不行的,但他們花大價錢購買的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幾萬項專利總要變現吧,變現的途徑正是高智模式。
㈧ 呵呵,請問印度,印尼,以色列,加拿大,愛爾蘭,巴西這幾個國家關於服務外包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政策,
印尼
㈨ 印度企業在中國大陸申請專利需要提供什麼材料
這個屬於外企申請國內商標
一個PCT專利申請要經歷國際階段和國家階段。國際申請先要進行國際階段程序的審查,然後進入國家階段程序審查。申請的提出、國際檢索和國際初步審查在國際階段完成,是否授予專利權的工作在國家階段由被指定的各個國家局完成。
國際階段
PCT國際專利申請的第一階段是國際階段。他包括國際申請的受理、形式審查、國際檢索和國際公布等必經程序以及可選擇的國際初步審查程序。
中國個人或單位向中國專利局提出的國際申請, 國際階段中除國際公布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統一進行外, 其它程序都在中國專利局裡進行。
1、 接受專利申請和對專利進行專利性審查
PCT受理局將對受理的PCT申請的文件進行形式審查,審查合格後則將國際PCT申請文件分別送交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和國際檢索單位。
2、 國際檢索
PCT專利申請提交後,在規定的時間內,受理國的專利局作為國際檢索單位將對PCT專利申請進行檢索,並做出國際檢索報告。
其中,國際檢索PCT專利申請提交後,在規定的時間內,中國專利局作為國際檢索單位將對PCT專利申請進行檢索,並作出國際檢索報告。該檢索報告在規定的時間內將盡快送交PCT專利申請人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
自國際申請日(或優先日)起滿18個月後,國際局將公布PCT國際專利申請和國際檢索單位做出檢索報告,並將該申請連同檢索報告送交該PCT專利申請要求的「指定國」的專利局。
3、 國際初步審查
《專利合作條約》規定,國際初步審查程序不是強制性的。參加條約的國家如果是受PCT第二章約束的,其申請人可以請求國際初步審查單位對其申請進行國際初步審查。
國際初步審查的目的是為了就該發明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提出初步的意見。該審查意見對各個「指定國」沒有任何約束力。但是,PCT規定的標準是當前國際上通用的標准,而且該審查意見是由為數不多的國際初步審查單位在國際檢索的基礎上做出的,所以該報告應當是比較可靠和可以依賴的。
在參加《專利合作條約》時,有些國家不受PCT第二章約束。申請人請求國際初步審查時,只能從受PCT第二章約束的指定國中選定一些使用國際初步審查結果的國家,這些國家被稱為「選定國」。
中國專利局作為國際初步審查單位對國際申請進行審查後,將提出國際初步審查報告送交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並由國際局轉交申請人,同時國際局還將國際初步審查報告送交該申請的「選定國」。
申請人可以依據中國專利局作出的國際檢索報告、國際初步審查結果,決定下一步的行動,即是否進入國家階段(向其他國家申請)。
國家階段
進入國家階段的程序不是自動發生的,必須由申請人來啟動。申請人必須在自優先權日30個月(在某些國家可能是20個月)內辦理進入指定國(或選定國)國家階段的手續:繳納國家費用,遞交翻譯成該國語言的國際申請的譯文。有些國家的國家法規定進入國家階段的期限晚於30個月(或20個月)。進入國家階段的期限是必須遵守的,即使國際初步審查報告尚未得到。在國際階段中沒有在自優先權日起十九個月內要求國際初步審查的國際申請,其進入國家階段(指定局)的期限是自優先權日起20個月;在自優先權日起十九個月內提出國際初步審查要求的國際申請。
國家階段在申請人希望獲得專利權的國家的專利局裡進行。他包括辦理進入國家階段的手續和在各指定局或選定局裡進行審批程序。
進入國家階段後,需要根據各國規定遞交國際申請文件的譯本(該國的官方語言)和繳納規定的國家費用。然後由各國專利局按其專利法規規定對其進行審查,並決定是否授予專利權。
㈩ 抗癌靶向治療葯,你選擇歐美有專利生產的;還是印度強仿生產的。一個保障知識產權,一個保護人的生命,莪
這個要看有錢沒錢,錢多的人可以選擇專利葯,去維護專利權,錢少的就選便宜又有效的,生命最重要,命都要保不住了,誰還管什麼專利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