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集體土地使用權是否可以繼承
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這一規定充分說明,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可能取得所有權,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1)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繼承擴展閱讀:
依據憲法,土地的所有權是不能轉讓的,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節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
第三十二條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三十三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平等協商、自願、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二)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
(三)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
(四)受讓方須有農業經營能力;
(五)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第三十四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方式。
第三十五條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單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不得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
②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繼承過戶流程有哪些
集體土地使用證不能繼承。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城市的內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容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依《物權法》、《土地管理法》、《確定土地所有權與作用權的若干規定》等法律、法規規定的精神,宅基地屬於符合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審批無償取得,類似於劃撥國有土地,而對於劃撥國有土地,國家土管局國土函字(97)第96號《國家土地管理局對最高人民法院法經(1997)18號函的復函》中明確認定「對通過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不屬於當事人自有財產……」明確規定不屬於個人,自然不屬於個人遺產。因此,對於類似性質的集體土地使用權,亦不能認定為遺產為宜。
又例如,我國《繼承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均明確規定只有承包地的收益能繼承,而承包只是表述為「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未賦予繼承權。
③ 農村-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否可以繼承
農村集體土地,改變成建設用地後,為國家所有。即由國家徵收後,再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建設用戶。建設用途的土地使用權,隨地上建築物以及生產設施等物的所有權轉移。因此,其可以依法轉移繼承。
④ 父親過世,兒子如何繼承過戶集體土地使用權
農村集體土地使來用權包括承源包土地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
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土地承包其權利主體為家庭,原則上無適格主體繼承;採取個人承包方式的土地承包其權利主體為個人,承包利益可以繼承。
宅基地上所建房屋為被繼承人所有,而房屋與宅基地不可分割,宅基地使用權也應隨房屋歸繼承人使用。宅基地使用權是用益物權,也應當是可以繼承的。
以上只是法理分析,現在的現狀是宅基地使用權不可以繼承,也就不能辦理過戶手續,一般默認房屋所有者即為宅基地所有權人,除非土地滅失再重新分配宅基地。土地上所建房屋是肯定可以繼承的。
先辦理繼承公證。需要身份證,戶口簿,死者死亡證明、注銷戶口證明和婚姻狀況證明等。再去房管局辦理過戶手續。需要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圖紙等。
參考:《繼承法》《物權法》《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民法通則》
⑤ 農村的集體土地可以按照遺產繼承嗎
土地承包權和來宅基地不能繼承,自能繼承的是房屋所有權。父母的房屋還是一起繼承的,除非有遺囑排斥了一方的繼承權。由於宅基地和房屋不能分離,只要房屋在,宅基地也就能免費用了。土地是屬於國家和集體的,個人沒有土地所有權。
宅基地的所有權屬集體,要有本集體成員的身份才可以有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不是遺產不能繼承。戶口不在農村,可以繼承宅基地上的房子,但不能繼承宅基地使用權。城鎮戶口不可以繼承父母的農村宅基地,只可以繼承房屋。
根據國務院《關於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規定,農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給本村村民,城鎮居民不能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非農業戶口不能擁有宅基地,但是可以繼承房屋(但並不是繼承宅基地),只要房屋不垮,就永久擁有,但是一旦毀損,不能申請重建。而房屋垮塌後,逐漸滅失,失去房屋也就失去了房屋所在土地的使用權。
⑥ 集體土地繼承問題
如果你們三人抄已取得城市戶口,那麼你們無法繼承父親的集體土地使用權。參照:
《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 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願,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應當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發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承包期內,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發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時,承包方對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有權獲得相應的補償。
⑦ 集體土地繼承
有房屋的來,可以繼承,因繼承房自屋而取得相應宅基地使用權。根據《繼承法》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⑧ 我能繼承父母留下的農村集體土地嗎
不合法。法律規定一戶一處宅基地,你父母留下的,即便是房產證遺失了,也是能查版到的。
現在的權土地證應為無效,會被土地管理局撤銷。
居民戶口不能繼承農村的宅基地,即便是農村戶口也必須是同一村子的戶口才行。
集體土地是集體組織的,個人有使用權但無所有權。你有宅基地的使用權證,這只是使用權,不是所有權。你可以繼承宅基地上的不動產,但不能繼承宅基地。
再有什麼問題可以加我好友說說!!!
⑨ 戶口不在農村的子女,對農村父母的房屋,土地有繼承權嗎
戶口不在農村的子女,對農村父母的房屋,以及土地有繼承權的。
出現下列這些情況之一者,將不可再繼承父母宅基地的使用權。
子女戶口遷出,已經不屬於村集體成員。這種情況是指父母是農村村集體成員,可是子女的戶口已經遷出,不屬於村集體,那麼確權完成後,子女不在享有繼承父母宅基地的權益。
宅基地長期閑置或房屋長久失修,其子女不可繼承。依照2017年最新的宅基地政策,閑置兩年及以上的宅基地將會被集體收回,所以,將要被集體收回的宅基地,其子女是沒有辦法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的。
違規使用的宅基地,將會被強制收回,不可繼承。目前,很多宅基地也存在違規使用的情況,而在土地確權之後,違規使用的宅基地將會被集體強制收回,所以,宅基地繼承便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