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以下哪些是屬於知識產權的(多選題)
知識產權可分為著作權和工業產權。著作權即版權;而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以及植物新品種權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
1、商標,是我國《商標法》明確規定的保護客體,屬於知識產權
2、著作權,我國《著作權法》有明確規定,屬於知識產權
3、IDEA,《專利法》保護的客體有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從專利法與著作權法保護的區別來看,其實質就是保護思想內容,但是細究來看,「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屬於IDEA類,但不屬於專利權保護客體,所以嚴謹角度,3這個答案是不對的,但是從出題人的出題意圖來看,3是要選的。
4、軟體,在我國用軟體著作權保護,屬於知識產權
5、品牌,指公司的名稱、產品或服務的商標,和其它可以有別於競爭對手的標示、廣告等構成公司獨特市場形象的無形資產 (參見http://wiki.mbalib.com/wiki/%E5%93%81%E7%89%8C)。商標是毋庸置疑的屬於知識產權保護客體,但是公司名稱一般以反不正當競爭保護,其他無形資產一般也以反不正當競爭來保護,鑒於品牌其概念相較於商標更具有廣泛含義,個人認為,不應入選,但關於此點不是特別確信。
希望能有所幫助。
② 如何理解知識產權客體的非物質性
知識產權是一種新型的民事權利,是一種有別於財產所有權的無形財產權。權利客體的非物質性是知識產權區別於財產所有權的本質特性。知識產權的客體即知識產品是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客體的非物質性是知識產權的本質屬性所在。
知識產品之無形是相對於動產、不動產之有形而言的,它具有不同的存在、利用、處分形態:
第一,不發生有形控制的佔有。由於知識產品不具有物質形態,不佔有一定的空間,人們對它的佔有不是一種實在而具體的占據,而是表現為對某種知識、經驗的認識與感受。知識產品雖具有非物質性特徵,但它總要通過一定的客觀形式表現出來,作為其表現形式的物化載體所對應的是有形財產權而不是知識產權。
第二,不發生有形損耗的使用。知識產品的公開性是知識產權產生的前提條件。由於知識產品必須向社會公示、公布,人們從中得到有關知識即可使用,而且在一定時空條件下,可以被若干主體共同使用。上述使用不會像有形物使用那樣發生損耗,如果無權使用人擅自利用了他人的知識產品,亦無法適用恢復原狀的民事責任形式。
第三,不發生消滅知識產品的事實處分與有形交付的法律處分。知識產品不可能有實物形態消費而導致其本身消滅之情形,它的存在僅會因期間(即法定保護期)屆滿產生專有財產與社會公共財富的區別。同時,有形交付與法律處分並無聯系,換言之,非權利人有可能不通過法律途徑去「處分」屬於他人而自己並未實際「佔有」的知識產品。
③ 民法總則,知識產權的權利客體有哪些
北京五一國際知識產權解答,民法總則在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民事主體對版以下客體依法享權有知識產權: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標;
(四)地理標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④ 簡述知識產權客體的法律特徵是什麼
1、知識產權的客體是不具有物質形態的智力成果和商業標記。這是知識產權區別於物權的原因所在。具體而言,著作權的客體是作品,專利權的客體是發明創造,而商標權的客體則是商標。
2、專有性,又稱之為壟斷性,即同一智力成果或者商業標記上只能有一個知識產權。例如兩個以上的人作出同一種發明只能授予一個人以專利權;兩個人就同一類產品就相同或相類似的標志申請注冊商標的,商標局只能為其中一個人注冊而不能為兩個人均進行注冊。
3、地域性。地域性的含義有二:其一,知識產權只在產生的特定國家或地區的地域范圍內有效,這種地域性隨著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而逐漸消失;其二是知識產權的授權和轉讓是與地域相聯系的。即知識產權的授權和轉讓必須明確地域范圍,僅授權某些地域范圍內行使知識產權,那麼被授權人超出此地域范圍行使該項知識產權即為侵權行為。
4、時間性。所有的知識產權都有一定的時間限制,過了這一時間該知識產權保護的智力成果就進入公共領域由全人類共享,任何人都可以無償地加以使用。不過商標權的時間性純粹是基於管理上的需要而設,商標所有人可以不斷地續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二十三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標;
(四)地理標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⑤ 民法總則知識產權的權利客體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標;
(四)地理標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⑥ 知識產權客體的種類有哪些
你好,知識產權由如下分類:
一、著作權與工業產權
知識產權是智力勞動產生的成果所有權,它是依照各國法律賦予符合條件的著作者以及發明者或成果擁有者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獨占權利。
它有兩類:一類是著作權(也稱為版權、文學產權),另一類是工業產權(也稱為產業產權)。
(一)著作權
著作權又稱版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財產權利和精神權利的總稱。主要包括著作權及與著作權有關的鄰接權;通常我們說的知識產權主要是指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和作品登記。
(二)工業產權
工業產權則是指工業、商業、農業、林業和其他產業中具有實用經濟意義的一種無形財產權,由此看來「產業產權」的名稱更為貼切。主要包括專利權與商標權。
二、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
(一)人身權利
按照內容組成,知識產權由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兩部分構成,也稱之為精神權利和經濟權利。
所謂人身權利,是指權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離,是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權利,或對其作品的發表權、修改權等,即為精神權利。
(二)財產權利
所謂財產權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認以後,權利人可利用這些智力成果取得報酬或者得到獎勵的權利,這種權利也稱之為經濟權利。它是指智力創造性勞動取得的成果,並且是由智力勞動者對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種權利。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⑦ 知識產權客體
知識產權的客體即是所謂知識產權的對象、知識產權的保護對象或版者知識產權的標權的。不同於物權的客體,物權的支配對象是具體的物,即有體物,能夠為人的感覺器官所感知、並能夠為人所控制的物。知識產權的客體是智力成果,是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智力成果不具有物質形態,不佔據一定的空間,是人們看不見、摸不著的,在客觀上無法被人們實際佔有的控制的無形財產。
⑧ 知識產權的客體是什麼
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產權,它是指智力創造性勞動取得的成果,並且是由專智力勞動者對其成果依法享屬有的一種權利。
著作權的客體指的是作品.
根據1967年7月14日在斯德哥爾摩簽訂的《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第二條第八款的規定,知識產權包括以下一些權利: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的權利;對演出、錄音、錄像和廣播享有的權利;對人類一切活動領域的發明享有的權利;對科學發現享有的權利;對工業品外觀設計享有的權利;對商標、服務標記、商業名稱和標志享有的權利;對制止不正當競爭享有的權利;以及在工業、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里一切智力活動所創造的成果享有的權利。
傳統的知識產權是專利權、商標權和版權的總和,由於當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不斷創造出高新技術的智力成果又給知識產權帶來了一系列新的保護客體,因此使傳統的知識產權內容也在不斷擴展。
⑨ 簡述知識產權客體的特點
權利的客體即權利指向的對象。比如著作權的客體就是作品。
知識產權客體的專特點:
1.無形性:
這里屬不能把作品理解為書籍,紙張只是文字的物質載體,而文字本身是無形的,可以以紙為媒介傳播,也可以以網路技術為媒介傳播,它失一種具有獨創性的表達。
2.價值性:
智慧成果之所以受保護是因為它有價值,它凝聚了勞動。專利技術有其工業實用的價值,文學藝術作品也有其價值,商標亦是如此。
暫時就想到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