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權撤銷權

物權撤銷權

發布時間:2022-02-16 13:49:44

㈠ 關於撤銷權。。。

試為背景

一、討論基礎——以司法考試而非學術爭論為基礎

關於撤銷權的性質——是否為形成權的問題,民法學界爭議很大。本人不想從民法理論上對其進行界定,因為,這對於大家關注的司法考試沒有任何意義。因此,本人僅從備戰司法考試角度進行分析。

二、爭議的緣由

現在之所以對撤銷權是否為撤銷權有爭議,源於——很多撤銷權不能基於當事人單方意思表示,而必須藉助於法院或者仲裁機關,才能使得法律關系得以產生、變更或者消滅。因此,撤銷權是否為形成權就值得懷疑了。

三、我的觀點

(一)、從具體法律規定來看

我們回答司法考試試題,必須以具體法律規定為依據,特別在大家對某個觀點有爭議的時候,法律規定是最可靠的。因為,即便法律規定有問題,但既然為立法機關立法採用,我們就必須接受該規定,而司法考試命題者,一般也不會違反現行法規定而命題的。

從現有法律規定來看,撤銷權主要有兩大類:

第一類:無須第三方(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協助,只要撤銷權人提出,即導致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者消滅的後果。

《合同法》第47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合同法》第48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合同法》第186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合同法》第192條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合同法》第193條因受贈人的違法�1�7�1�7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

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

第二類:須第三方(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協助,才可能導致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者消滅的後果。

《合同法》第54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合同法》第74條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物權法》第195條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協議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其他債權人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協議。

(二)、從司法考試真題實例來看

涉及到撤銷權性質的考題,歷年考過兩次:

2005年卷三第58題

下列關於民事權利中的形成權的表述,哪些是正確的?(BD )
A.形成權只能通過明示方式行使
B.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的催告權並非形成權
C.債權人撤銷權屬形成權
D.形成權不受訴訟時效期間的限制

2008年卷三第51題

關於民事權利,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ABCD)

A.甲公司與乙銀行簽訂借款合同,乙對甲享有的要求其還款的權利不具有排他性

B.丙公司與丁公司協議,丙不在丁建築的某樓前建造高於該樓的建築,丁對丙享有的此項權利具有支配性

C.債權人要求保證人履行,保證人以債權人未對主債務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為由拒絕履行,保證人的此項權利是抗辯權

D.債權人撤銷債務人與第三人的贈與合同的權利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從以上命題,我們可以知道,05年命題者認為債權人撤銷權(74條)不是撤銷權,原因恐怕就是——債權人撤銷權必須藉助法院,因為不是形成權。我想,這一結論會給將來命題者很大壓力,即如果將來命題者不同意此觀點,他可能就不會出這類題,害怕引起爭議和混亂。如果將來命題者同意此觀點,大家答「債權人不是撤銷權」自然不會出錯。

個人認為:無須第三方(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協助,只要撤銷權人提出,即導致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者消滅的後果的撤銷權是司法考試認定的形成權,而《合同法》第54條、74條以及《物權法》第195條規定的三種撤銷權不屬於司法考試認定的形成權。

(三)、關於撤銷權是受除斥期間還是訴訟時效期間限制問題

最高院《合同法解釋一》第八條規定:合同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的"一年"、第七十五條和第一百零四條第二款規定的"五年"為不變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定。

而《合同法》第七十五條規定: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從以上兩個條文似乎可以推得:75條所規定的5年期間是不變期間,屬於除斥期間,不是訴訟時效期間,但是,我們能不能反推得到這樣結論:75條所規定的1年就是可變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定?

就此問題,我詢問了很多法學專家老師,得到的結論並不一致,所以,我在去年沖刺階段就沒有講這個問題,因為,我害怕誤導大家。我在突破階段講到形成權時,特別提到:形成權一般都受除斥期間的限制,但是並非所有除斥期間的適用對象都是形成權。

去年最高法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從該規定第1條看:當事人可以對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最高院認定僅有債權請求權才能適用訴訟時效期間,故此,我們現在可以很肯定的說:撤銷權即便不是形成權,但也不受訴訟時效而受除斥期間限制,因為,撤銷權肯定不是請求權。

(四)、我所整理出來的形成權

1、追認權(合同法第47、48、51條)

2、選擇權(三包、合同法第403條)

3、撤銷權(合同法第47、48、186、192、193條)

4、抵銷權(合同法第99條)

《合同法》第99條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5、解除權(合同法第94條)

6、所有權(繼承權)的拋(放)棄

7、受遺贈的接受或放棄(繼承法第25條)

《繼承法》第25條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8、債務的免除(合同法第105條)

《合同法》第105條債權人免除債務人部分或者全部債務的,合同的權利義務部分或者全部終止。

以上就是本人關於「撤銷權是否為形成權」的觀點,有不同觀點者,可以繼續留貼,我們可以繼續探討!!

㈡ 任意撤銷權的行使,法定撤銷權有什麼不同

您好, 任意撤銷權與法定撤銷權的區別有以下三點:
一是兩者的法律依據不同。行使任意撤銷權的依據是《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而行使法定撤銷權的依據則是《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一款。如果贈與人就贈與房產行使任意撤銷權,還應當適用《物權法》第九條的規定。
二是兩者適用的條件不同。行使任意撤銷權的條件包括:(1)贈與合同尚未履行,贈與物的物權尚未發生轉移。動產的物權轉移以交付為要件,不動產和特殊動產(如機動車、船舶、飛機)的物權轉移以登記為要件。因為贈與合同具有實踐合同的特點,物權轉移後,贈與人即喪失任意撤銷權;(2)贈與合同不具有社會公益和道德義務的性質;(3)贈與合同尚未經過公證。具備上述條件的,贈與人方可行使任意撤銷權。法定撤銷權是基於法定事由,由贈與人行使的撤銷贈與的權利。行使該項權利的要件是,無論贈與合同是否已經履行,受贈人只要符合下列一種情形即可行使撤銷權:(1)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2)對贈與人有撫養義務而不履行;(3)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只要具備前述三項事由,不論贈與合同是否經過公證證明,贈與的財產是否已交付,也不論是否屬於社會公益和道德義務性質,享有撤銷權的人均可以撤銷贈與。從這兩種撤銷權的條件可以看出,依法成立的法定撤銷權,可以包含任意撤銷權,而任意撤銷權則不包含法定撤銷權。
三是撤銷權人撤銷贈與的法律後果不同。行使任意撤銷權的後果是,生效的贈與合同從此失去效力(但已經履行部分有效),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解除,贈與物的所有權不變,受贈人的履行請求權也隨之消滅。行使法定撤銷權的後果是,不僅尚未履行的贈與合同不再履行,而且已經履行的贈與合同也失效,在贈與物的物權發生轉移的情況下,贈與人可以受贈人不當得利為由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㈢ 關於撤銷權

撤銷權,是指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或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顯然合同甲的行為,屬於以明顯的低價轉讓其已經售出而還未移交的財產物權,他的朋友也明顯知道。對這種轉讓行為,你是完全有權向法院申請撤消的。毫無疑問,你具有撤消權。

㈣ 請問:物權里的確認物權請求權、排除妨礙請求權、恢復原狀請求權、消除危險請求權的除斥期間是多長

除斥期間是指法律規定某種民事實體權利存在的期間。權利人在此期間內不行使相應的民事權利,則在該法定期間屆滿時導致該民事權利的消滅。具有如下特點:1除斥期間一般是不變期間,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斷或者延長。2除斥期間消滅的是權利人享有的實體民事權利本身,如追認權、撤銷權、解除權等。3除斥期間規定的是權利人行使某項權利的期限,以權利人不行使該實體民事權利作為適用依據。4除斥期間是自相應的實體權利成立之時起算。故而,合同法所約定的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該一年的期間為法定的期間,而非除斥期間,其後面規定的五年期間為除斥期間。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392540.htm

㈤ 撤銷權的性質是什麼

於債權人撤銷權的性質,學界存有較大的分歧,主要有請求權說、形成權說與折衷說三種學說。
撤銷權性質各學說簡介
1、 請求權說。
此說又稱債權說,為德國、瑞士民法的通說。此說認為債權人撤銷權的本質為對於因債務人的行為受有利益的第三人,債權人可以直接請求其返還財產的權利。撤銷的效果,僅生債權的請求權,而不發生溯及的物權效力,使物權當然回復為債務人所有。至於構成此債權的原因為何,此說又可分為(1)基於法律規定之返還請求權;(2)基於侵權行為之返還請求權(3)類似於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等觀點。因此說認為債權人撤銷權為實體法上的請求權,依此請求權提起的撤銷之訴為給付之訴。
2、 形成權說。
此說又稱撤銷權說或物權說,日本、德國及台灣部分學者持此說。此說認為債權人撤銷權具有實體法上形成權的性質,債權人可以自己的意思表示,以訴的方式使債務人與第三人間的法律行為的效力溯及的消滅。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效果,因債務人的詐害行為原歸屬受益人的權利自始失其效力,復歸於債務人。關於債權人行使撤銷權之後如何請求受益人或轉得人返還財產與債務人,此說又可分為三種不同觀點:(1)第一種觀點認為債權人於行使撤銷權之後,若受益人或轉得人仍佔有標的物的,債權人自己對於受益人或轉得人不得直接請求返還,而只能基於代位權代債務人行使其權利。此種觀點又稱為極端的形成權說。[2](2)第二種觀點認為債權人於提起撤銷之訴時,可以同時提起代位之訴,聲明請求返還財產或賠償於債務人或自己。該觀點認為返還財產之請求雖須以撤銷權的行使為前提,但卻非撤銷權行使的當然效力。[3](3)第三種觀點,債權人提起的撤銷之訴為形成之訴,其形成效果為使受益人獲得利益之回復,成為債務人之責任財產狀態,而不必由債權人另行請求受益人返還其所取得之利益,即得徑行對該利益強制執行。該觀點認為返還財產之請求,為撤銷權行使後的效果而非撤銷權的本體。
3、 折衷說。
折衷說為法國民法通說,日本、台灣學者[5]亦多持此說,受此影響,我國大陸學者一般亦采此說。此說認為債權人撤銷權為撤銷債務人的行為,且使債務人的財產上地位回復原狀的權利。債權人撤銷權兼具請求權與形成權兩種性質,就其撤銷債務人與受益人間的行為而言,為形成權,具有形成之訴的性質;就其得請求受益人將財產返還於債務人而言,則為請求權,具有給付之訴的性質。該說認為撤銷權行使的結果如即可達到債務人責任財產回復原狀的目的時,債權人僅須訴請撤銷,如單純之撤銷上不能達此目的時,債權人並得同時訴請財產返還或損害賠償。折衷說認為債權人撤銷權兼具請求權與形成權,但在請求權說與形成權說中,何者居於主要地位,在學界不無爭論。

㈥ 物權法的上的業主、集體成員行使撤銷權的期間

撤消權是形成權,具有該權力的當事人,一旦行使該權,立即發生法律效力,不需要以對方當事人的同意為前提,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撤消權.

兩年的時效是訴訟權,即訴權.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向法院主張自己的權利,則喪失勝訴權.

㈦ 論文:關於債權與物權及合同無效與撤銷權的關系

您好, 任意撤銷權與法定撤銷權的區別有以下三點:一是兩者的法律依據不同。行使任意撤銷權的依據是《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而行使法定撤銷權的依據則是《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一款。如果贈與人就贈與房產行使任意撤銷權,還應當適用《物權法》第九條的規定。二是兩者適用的條件不同。行使任意撤銷權的條件包括:(1)贈與合同尚未履行,贈與物的物權尚未發生轉移。動產的物權轉移以交付為要件,不動產和特殊動產(如機動車、船舶、飛機)的物權轉移以登記為要件。因為贈與合同具有實踐合同的特點,物權轉移後,贈與人即喪失任意撤銷權;(2)贈與合同不具有社會公益和道德義務的性質;(3)贈與合同尚未經過公證。具備上述條件的,贈與人方可行使任意撤銷權。法定撤銷權是基於法定事由,由贈與人行使的撤銷贈與的權利。行使該項權利的要件是,無論贈與合同是否已經履行,受贈人只要符合下列一種情形即可行使撤銷權:(1)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2)對贈與人有撫養義務而不履行;(3)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只要具備前述三項事由,不論贈與合同是否經過公證證明,贈與的財產是否已交付,也不論是否屬於社會公益和道德義務性質,享有撤銷權的人均可以撤銷贈與。從這兩種撤銷權的條件可以看出,依法成立的法定撤銷權,可以包含任意撤銷權,而任意撤銷權則不包含法定撤銷權。三是撤銷權人撤銷贈與的法律後果不同。行使任意撤銷權的後果是,生效的贈與合同從此失去效力(但已經履行部分有效),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解除,贈與物的所有權不變,受贈人的履行請求權也隨之消滅。行使法定撤銷權的後果是,不僅尚未履行的贈與合同不再履行,而且已經履行的贈與合同也失效,在贈與物的物權發生轉移的情況下,贈與人可以受贈人不當得利為由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㈧ 撤銷權有什麼法律性質,撤銷權消滅的情形

一、撤銷權的特點有哪些 撤銷權主要具有如下特點: (1)從性質上講,撤銷權屬於形成權。形成權是撤銷權的上位概念, 撤銷權是形成權的下位概念。「形成權者, 依權利者一方之意思表示, 得使權利發生、變更、消滅或生其他法律上效果之權利也。」「撤銷權, 謂依自己之意思表示, 消滅法律行為的效力為內容之權利, 即為形成權之一種。」 (2)享有撤銷權的主體撤銷的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正是由於當事人一方意思與表示的不一致,或者說是意思表示存在瑕疵,其才會被賦予合同的撤銷權。 (3)撤銷權是一種從權利。我們這里所說的撤銷權是可撤銷合同中的撤銷權,當然地,是以主合同的存在為之行使前提。也就是說,撤銷權是附隨於合同而產生的,是基於可撤銷合同所產生的從權利。在合同未被撤銷之前,撤銷權是存在的,當主合同根本未成立或者已被撤銷,也就不會存在撤銷權。 (4)撤銷權是一種專屬權利。撤銷權是專屬於合同中意思表示不真實、不自由、意思與表示不一致的一方當事人,或者可撤銷合同之利益受損人,而不應當是雙方當事人。此外,撤銷權不能轉讓,只能是屬於合同當事人自己,而不能由他人行使或者轉讓給他人,但因合同權利之整體轉讓除外。 (5)撤銷權受期限限制。因可撤銷合同往往只涉及意思表示不真實一方,如果該當事人自願接受合同,自願放棄行使撤銷權,抑或長期不主張,法律當認定該合同有效,否則在合同生效後很長時間再提出撤銷,就會不利於合同的效力確定以及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故而合同當事人的撤銷權,必須在一定的法律期限里行使,經過法律規定的行使期間,當事人不行使,撤銷權即告消滅。 (6)撤銷權的內容包括請求變更的內容。因可撤銷合同亦稱之為可撤銷、可變更合同,在該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中,法律賦予意思表示不真實一方以請求變更的權利。我國合同法第54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可見,變更權與撤銷權關系十分密切。當然,變更權與撤銷權是兩種不同的權利,存在一定的差別,撤銷權使合同完全失去效力,而變更權則只是使合同部分的失去效力。那麼撤銷權是否包括變更權呢?從我國合同法之立法取向以及鼓勵交易,穩定社會經濟秩序的目的觀之,撤銷權的內容當然的包括請求變更的內容,因此合同法第54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二、撤銷權的行使效力 對於可撤銷合同,根據撤銷權是否得以行使,可將可撤銷合同的法律後果分為三種:一是撤銷權人行使其撤銷權,撤銷合同,使得合同失去效力;二是撤銷權人變更合同;三是撤銷權因消滅而未得行使。在此,我們主要討論合同被撤銷後的法律效力。合同法第 56條規定,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撤銷權人撤銷合同後,該合同自始無效,亦即產生與合同被確認無效相同的法律後果。此外,合同的無效並不影響合同中獨立條款的法律效力,誠如第57條之規定,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誠然,合同被撤銷後自始無效,只是說明該合同沒有發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效力,並非不產生任何法律後果,合同撤銷後,當事人須承擔一定的責任。 一方面,合同被撤銷,自始歸於無效。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基於合同所為之給付,失去存在的法律依據,應予返還,發生返還財產的效果。合同法第58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所謂返還財產,是指一方當事人在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之後,對其已交付給對方的財產享有返還請求權,而已經接受對方交付的財產的一方當事人則負有返還對方財產的義務。對財產返還,存在債權不當得利請求權與物上請求權的觀點。前者認為,合同被撤銷,雙方先前基於合同發生的財產交付就失去了依據,一方從他方獲得的財產或者其他利益就構成了不當得利,當然負有財產返還的義務;後者則認為,返還財產實際上是所有物的返還、所有權的復歸,其有物權的效力。當然返還財產具有物權上的效力,僅以財產原物存在為限,原物不存在之時,返還財產亦即僅有普通債權之效力。 另一方面,合同被撤銷後,當事人之間會產生賠償損失的責任。合同法第58條規定,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從性質上講,有過錯一方所承擔的賠償損失的責任,可以認為是一種締約過失責任。損害賠償責任須具備如下構成要件: (1)須有損害事實的存在。所謂損害事實的存在,是指當事人確因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而遭受了損害。在這里,損害事實必須是真實存在,而且是確定的,不能是當事人的主觀臆測。因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而引起的損失包括兩方面:一是在合同訂立過程中當事人所受之損失;一是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所遭受之損失。 (2)須賠償義務人具有過錯。根據我國合同法第58條之規定,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由此可見,賠償義務人具有過錯是其賠償損失的重要條件。對合同當事人的過錯加以確認須注意三種情形:一是如若是雙方均有過錯,則應適用過錯相抵原則,也即根據雙方的過錯程度確定其相應的賠償責任;二是單方過錯,有過錯的一方除了應承擔違法後果之外,還應對無過錯一方承擔賠償責任;三是如若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故意訂立違法或違反公序良俗之合同而給自己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由自己承擔損失。 (3)過錯行為與損失之間的因果關系。所謂因果關系是指一方或者雙方的過錯與另一方或者雙方所遭受損失之間的前因後果關系。假使不存在因果關系,則即使一方具有過錯,也不能賠償另一方的損失。

㈨ 請問形成權和撤銷權有什麼區別

形成權,是指根據權利人單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者消滅的權利。
但是形成權的行使使得法律關系的變動僅指在行為人與相對人之間的法律關系,而債權人的撤銷權行使的後果變動的是相對人(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因此債權人的撤銷權並不屬於形成權。
合同的撤銷權現在通說為形成權,即合同撤銷權的行使,為撤銷權人單方的行為,無須相對人表示同意,也無須其配合,就能使合同的效力發生變化。
根據形成權的特點:權利人可以依單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使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它賦予權利人以單方意思使法律關系變動的權利,權利的實現不依賴於相對人。具體就合同撤銷權而言,在權利人主張撤銷某項民事法律行為時,因該民事法律行為所產生的相應的民事法律關系,既有發生消滅後果並溯及其發生時的效力的可能,且權利人主張撤銷的意思表示僅需單方表示即可成立,不依賴於相對人,故合同撤銷權應歸於形成權的一種。
僅從備戰司法考試角度進行分析。
一,爭議的緣由

現在之所以對撤銷權是否為撤銷權有爭議,源於——很多撤銷權不能基於當事人單方意思表示,而必須藉助於法院或者仲裁機關,才能使得法律關系得以產生、變更或者消滅。因此,撤銷權是否為形成權就值得懷疑了。二,觀點

(一)、從具體法律規定來看,回答司法考試試題必須以具體法律規定為依據,特別在大家對某個觀點有爭議的時候,法律規定是最可靠的。因為,即便法律規定有問題,但既然為立法機關立法採用,就必須接受該規定,而司法考試命題者,一般也不會違反現行法規定而命題的。

從現有法律規定來看,撤銷權主要有兩大類:

第一類:無須第三方(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協助,只要撤銷權人提出,即導致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者消滅的後果。

《合同法》第47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合同法》第48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合同法》第186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合同法》第192條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合同法》第193條因受贈人的違法��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

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

第二類:須第三方(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協助,才可能導致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者消滅的後果。

《合同法》第54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合同法》第74條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物權法》第195條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協議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其他債權人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協議。

(二)、從司法考試真題實例來看

涉及到撤銷權性質的考題,歷年考過兩次:

2005年卷三第58題

下列關於民事權利中的形成權的表述,哪些是正確的?(BD )
A.形成權只能通過明示方式行使
B.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的催告權並非形成權
C.債權人撤銷權屬形成權
D.形成權不受訴訟時效期間的限制

2008年卷三第51題

關於民事權利,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ABCD)

A.甲公司與乙銀行簽訂借款合同,乙對甲享有的要求其還款的權利不具有排他性

B.丙公司與丁公司協議,丙不在丁建築的某樓前建造高於該樓的建築,丁對丙享有的此項權利具有支配性

C.債權人要求保證人履行,保證人以債權人未對主債務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為由拒絕履行,保證人的此項權利是抗辯權

D.債權人撤銷債務人與第三人的贈與合同的權利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從以上命題可以知道,05年命題者認為債權人撤銷權(74條)不是撤銷權,原因恐怕就是——債權人撤銷權必須藉助法院,因為不是形成權。這一結論會給將來命題者很大壓力,即如果將來命題者不同意此觀點,他可能就不會出這類題,害怕引起爭議和混亂。如果將來命題者同意此觀點,大家答「債權人不是撤銷權」自然不會出錯。

個人認為:無須第三方(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協助,只要撤銷權人提出,即導致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者消滅的後果的撤銷權是司法考試認定的形成權,而《合同法》第54條、74條以及《物權法》第195條規定的三種撤銷權不屬於司法考試認定的形成權。

(三)、關於撤銷權是受除斥期間還是訴訟時效期間限制問題

最高院《合同法解釋一》第八條規定:合同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的"一年"、第七十五條和第一百零四條第二款規定的"五年"為不變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定。

而《合同法》第七十五條規定: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從以上兩個條文似乎可以推得:75條所規定的5年期間是不變期間,屬於除斥期間,不是訴訟時效期間,但是,我們能不能反推得到這樣結論:75條所規定的1年就是可變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定?

就此問題,我詢問了很多法學專家老師,得到的結論並不一致,所以,我在去年沖刺階段就沒有講這個問題,因為害怕誤導大家。在突破階段講到形成權時,特別提到:形成權一般都受除斥期間的限制,但是並非所有除斥期間的適用對象都是形成權。

去年最高法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從該規定第1條看:當事人可以對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最高院認定僅有債權請求權才能適用訴訟時效期間,故此現在可以很肯定的說:撤銷權即便不是形成權,但也不受訴訟時效而受除斥期間限制,因為,撤銷權肯定不是請求權。

(三),整理出來的形成權

1、追認權(合同法第47、48、51條)

2、選擇權(三包、合同法第403條)

3、撤銷權(合同法第47、48、186、192、193條)

4、抵銷權(合同法第99條)

《合同法》第99條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5、解除權(合同法第94條)

6、所有權(繼承權)的拋(放)棄

7、受遺贈的接受或放棄(繼承法第25條)

《繼承法》第25條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8、債務的免除(合同法第105條)

《合同法》第105條債權人免除債務人部分或者全部債務的,合同的權利義務部分或者全部終止。

閱讀全文

與物權撤銷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