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周萍紫砂壺誰能給張圖片
這是我在博寶寶珍商城上看到的,給你看看吧 【姓名】:周萍 【年代】:現代 【家鄉】:江蘇·宜興 【類別】:紫砂壺藝人、陶瓷藝人、工藝師 【代表作品】:光壺系列 【人物簡介】: 工藝美術師,1975年生於陶都—-宜興市丁蜀鎮,1990 —1997年在宜興紫砂工藝一廠工作,從師於工藝美術師陸君,後從師於高級工藝美術師曹婉芬。隨後成立「周萍陶藝」工作室。 擅長光貨和筋囊貨,所製作品線條流暢、手法精細、風格古樸。在紫砂理論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多篇論文發表於《宜興日報》、 《無錫日報》等報刊雜志。 作品受到多位大師指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蔣蓉手書「一壺深情」 相贈,百歲老人、宜興著名紫砂收藏家華蔭棠手書「周萍紫砂」、 「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福」相贈。
B. 周萍的領導分工
協助市政府秘書長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成付超同志交辦工作。
(二)聯系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環保局、科技局(知識產權局)、僑外辦、市志辦、行政學校等單位;聯系市工商聯、科協、石化基地管委會、中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中石油岷江公司等單位。
(三)聯系通濟鎮、丹景山鎮。
(四)分管第二秘書科。
C. 普通人的悲劇:也談《雷雨》中周萍的人物心理
顯然,在作者創作構思和寫作沖動中,周萍處於核心位置,他應該屬於逗起作者興趣的「幾個人物」之一。
周萍,是「情感和矛盾的奴隸」。就人物塑造而言,《雷雨》中八個角色,個個是復雜豐滿的立體形象,但我們仍可大略地用一句話概括他們的主要慾望和傾向。而只有面對周萍,我們一時語塞。正如作者所介紹的,他身上有「慧」、有「蠻」,但現在已成為「美麗的空形」;他有沖動的激情和決絕的勇氣,但緊接著是無旁無盡的「悔」;他一再觸犯禁忌。而他是有道德觀念的;他似乎絕情絕意,但他又是「有情愛的」;他賭錢酗酒,「精神頹喪,永遠成了不安定的神情」,「同時又是渴望著生活」。痛苦焦灼、不得其所使他不僅佩服景仰「模範市民」、「模範家長」的父親,甚至羨慕沒有顧慮,敢於做壞事而心安理得的魯貴。對這個人物,我們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似乎只能是「矛盾」。
周萍又絕不僅僅是以矛盾、怯懦、無行動感成為雷雨式人物蔡漪對立面的角色。相反,在內在生命力的強悍和追求極端性爆發上,全劇中沒有比周萍更接近蔡漪的了。
周萍被攻擊最多的是他對周朴園的奉命唯謹甘當肖子,以及在繁漪身上頗承父范的始亂終棄。前者從意識形態角度,後者從社會倫理層面,決定了周萍形象的否定性因素。周萍在由亂倫帶來的巨大恐慌和無從建立生活准則的焦灼下,確實表現出對傳統秩序的復歸。然而他對周朴園的謙恭,更多是罪犯在審判者面前的畏縮,是失足子輩對「倔強」「冷酷」「無暇」父輩的景從,並不能完全看成對其價值觀的認同,正如他死死抓住由「下等人女兒」四鳳帶來的生機,並不說明他對勞動者身份的尊重。與周朴園為門第拋棄侍萍不同,周萍和繁漪關系中的不自然因素,使我們既使責備他「始亂」,也很難要求他「終繼」。周萍一次次拚命掙扎,一次比一次掉進更探的泥淖,當發現最後飲人的救命甘泉竟是致命雞汁時,他只留下一句話「爸,您不該生我!」和易卜生《群鬼》中華革士的命運相似,周萍的悲劇性幾乎是與生俱來的,他的遭際集中體現了作者痛感的「宇宙是一口殘酷的井。
主要可以參考料地址~
【你好,已經刪改,請看下。】
D. 雷雨論文參考文獻
1/48
【題 名】繁漪命運簡析
【作 者】劉林娟 胡培雨
【刊 名】內蒙古電大學刊.2007(8).-14-14
2/48
【題 名】繁漪:《雷雨》中最具雷雨性格的人
【作 者】張寶紅[1] 李建平[2]
【刊 名】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12(5).-80-81
3/48
【題 名】繁漪和七巧——兩個現代文學女性形象的比較閱讀
【作 者】黃立華
【刊 名】黃山學院學報.2007,9(2).-104-108
4/48
【題 名】周繁漪和古希臘美狄亞的性格悲劇
【作 者】任秀榮
【刊 名】運城學院學報.2007,25(1).-43-45
5/48
【題 名】繁漪之「繁」怎麼讀?
【作 者】陳鑒霖
【刊 名】語文教學通訊:高中刊.2007(3).-35-35
6/48
【題 名】漫談《雷雨》中的繁漪
【作 者】明宗雲
【刊 名】語文教學通訊:高中刊.2007(3).-36-36
7/48
【題 名】《雷雨》中繁漪形象的女權主義解讀
【作 者】陳志鵬
【刊 名】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4(1).-127-128
8/48
【題 名】囹圄中的「瘋女人」——《雷雨》中繁漪形象再解讀
【作 者】王璐
【刊 名】現代語文:上旬.文學研究.2006(11).-95-97
9/48
【題 名】中國現代小說中知識女性悲劇命運的原因探析——以子君、繁漪、陳白露為例
【作 者】吳明
【刊 名】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4).-85-87
10/48
【題 名】論繁漪形象的悲劇審美意義
【作 者】王鳳仙
【刊 名】四川戲劇.2006(6).-28-30
11/48
【題 名】安娜與繁漪悲劇成因管見
【作 者】辛玲 李慧男
【刊 名】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127-128
12/48
【題 名】論繁漪的思想性格及其悲劇命運
【作 者】劉湘娟
【刊 名】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教育社科綜合版.2005,8(5).-105-108
13/48
【題 名】我眼中的蘩漪——析繁漪的悲劇形象
【作 者】陶江
【刊 名】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6,20(2).-68-70
14/48
【題 名】本能與意志的徒然掙扎——談《雷雨》中繁漪的悲劇命運
【作 者】王麗娟[1,2]
【刊 名】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5(2).-118-119
15/48
【題 名】高曼華:擁有幸福人生的魅力「繁漪」
【作 者】陳怡倩
【刊 名】歌劇.2006(5).-19-21
16/48
【題 名】《四世同堂》何來「繁漪」
【作 者】立青
【刊 名】咬文嚼字.2006(2).-11-12
17/48
【題 名】試論繁漪性格中的惡魔性因素
【作 者】沈捷
【刊 名】四川戲劇.2006(1).-35-37
18/48
【題 名】略談部分現代文學作品中女名缺失現象
【作 者】戚俊麗
【刊 名】現代語文:理論研究.2005(12).-40-40
19/48
【題 名】繁漪悲劇命運簡析
【作 者】蔡雪嵐
【刊 名】雞西大學學報:綜合版.2005,5(5).-87-87,94
20/48
【題 名】略談現代文學作品中女名的缺失現象
【作 者】戚俊麗
【刊 名】語文知識.2005(10).-8-8
21/48
【題 名】「娜拉現象」與《雷雨》
【作 者】張蘭生
【刊 名】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10(4).-33-36
22/48
【題 名】被逼瘋的知識女性——對《雷雨》的繁漪進行女性主義個案分析
【作 者】庄園
【刊 名】中文自學指導.2005(4).-76-78
23/48
【題 名】談高中課本中的幾個女性形象
【作 者】夏蕾
【刊 名】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5,25(1).-78-80
24/48
【題 名】屈從•抗爭•悲劇——看《雷雨》中的繁漪
【作 者】寇紅
【刊 名】戲劇叢刊.2004(5).-64-64
25/48
【題 名】論繁漪、陳白露、愫方的覺醒和反抗
【作 者】李婷
【刊 名】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3).-63-66
26/48
【題 名】三個女性的悲劇
【作 者】彭琳娜
【刊 名】讀寫月報:高中版.2004(3).-38-39
27/48
【題 名】自我意識覺醒中的愛與恨——美狄亞與繁漪形象比較
【作 者】黃水霞
【刊 名】固原師專學報.2004,25(4).-32-35
28/48
【題 名】淺析安娜和繁漪的愛情悲劇
【作 者】馬麗霞
【刊 名】青海師專學報.2004,24(4).-41-42
29/48
【題 名】尋找缺失的精神世界——以曹禺戲劇中幾個女性的悲劇命運為例
【作 者】程華
【刊 名】商洛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4,18(2).-81-83,107
30/48
【題 名】從電視劇中繁漪的結局談真善美的錯位
【作 者】惠轉寧
【刊 名】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0(2).-126-128
31/48
【題 名】在困境中追求 在黑暗中毀滅——繁漪與陳白露形象之比較
【作 者】朱鳳華
【刊 名】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4(1).-67-75
32/48
【題 名】愛恨情仇玉石俱焚——繁漪形象之再解
【作 者】王艷榮
【刊 名】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6).-77-79
33/48
【題 名】從繁漪看《雷雨》的悲劇審美意蘊
【作 者】張秀玲
【刊 名】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4(3).-67-70
34/48
【題 名】牢籠中的困獸——試比較《悲悼》中的萊維妮婭和《雷雨》中的繁漪
【作 者】鄭萍
【刊 名】四川戲劇.2002(1).-16-18
35/48
【題 名】美狄亞原型的現代演繹
【作 者】黃嵐
【刊 名】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9(2).-104-107
36/48
【題 名】掩蓋家醜 棄卒保車--周朴園逼繁漪看病吃葯的心理動因分析
【作 者】李玉成
【刊 名】邯鄲師專學報.2002,12(2).-28-30,33
37/48
【題 名】現代女性自主意識的演變及其審美特徵
【作 者】孫麗麗
【刊 名】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3(2).-17-20
38/48
【題 名】叛逆女性的性格悲劇-《雷雨》中繁漪形象的深度闡釋
【作 者】楊立民
【刊 名】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2,21(3).-40-44
39/48
【題 名】世界文苑中的一對奇葩——安娜與繁漪比較談
【作 者】文廣會
【刊 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1(2).-68-71
40/48
【題 名】人間天上淚難收——我對飾演歌劇《雷雨》主角繁漪的體驗
【作 者】張莉
【刊 名】音樂探索.2001(4).-63-65
41/48
【題 名】歌劇《雷雨》簡介
【作 者】無
【刊 名】歌劇藝術研究.2001(2).-2-2
42/48
【題 名】曹禺
【作 者】姚玉亮
【刊 名】中文自修:中學.2001(5).-11-11
43/48
【題 名】「雷雨式人物」面面觀-繁漪悲劇性格新探
【作 者】蔣清鳳
【刊 名】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01,19(3).-69-72
44/48
【題 名】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安娜與敏漪之比較
【作 者】范麗娟
【刊 名】武警工程學院學報.2001,17(5).-79-80
45/48
【題 名】繁漪與安娜•卡列尼娜——兩個追求個性解放的形象之比較
【作 者】白寶珠
【刊 名】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1).-30-33
46/48
【題 名】牢籠中的困獸--試比較《悲悼》中的萊維妮婭和《雷雨》中的繁漪
【作 者】鄭萍
【刊 名】哈爾濱學院學報.2001,22(4).-33-36
47/48
【題 名】人有病,天知否?——從《雷雨》中的繁漪是否有病談起
【作 者】張曉玲 何思玉
【刊 名】四川戲劇.2001(5).-19-21
48/48
【題 名】關於曹禺《雷雨》的斷章
【作 者】張曉東
【刊 名】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29-31
E. 求《雷雨》2000字論文
寫作思路:可以根據原著的主題思想以及主要內容進行闡述,中心要明確,語言要通順連貫等等。
正文:
曹禺設置戲劇沖突的技巧是無與倫比的。兩代人,分別來自兩個對立的階級,由於多次命運的巧合糾纏在了一起,復雜感情的糾葛使他們那本已傷痕累累的心雪上加霜,在命運的無情擺布和感情的殘酷玩弄下,他們已無還擊之力,死的死,瘋的瘋,逃的逃,兩個家庭在一天之內毀於一旦。這就是封建家庭對人性的摧殘。讀完之後,莫說劇中人物,連我們都痛苦萬分,徹底絕望了。
「雷雨」,這個名字取得太妙了。「雷雨」,貫穿於字里行間,貫穿於環境描寫之中,貫穿於人物性格、人物感情之中,貫穿於故事情節之中,貫穿於結構形式之中。正如一些專家指出,《雷雨》故事情節的發展具有夏日雷雨的特徵:開始時烏雲密布,空氣悶熱難當,隨後,空氣的氣氛漸趨緊張,時不時伴隨電閃雷鳴,隨後,大雨驟至,雷電轟鳴,整個宇宙都發怒了。
再看繁漪那充滿憤怒與壓抑,最終走向變態極端的感情,周萍那極度悔恨、懼怕與希望並存,罪惡感與歉然同在的感情,魯侍萍那飽受折磨仍逃脫不了命運殘忍玩弄的內心,哪一樣不是「雷雨」特徵的典型寫照。對制度的批判,對罪惡的揭露,對人物的同情與無奈,愛恨交加的復雜感情,都化作了兩個字:雷雨。
雖然四幕長劇的時間跨度僅僅是一天,但我卻覺得像是過了一年還不止。一天之內,人物的感情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情節發生如此大的轉折,實在叫人能以想像,但我們不得不相信它是真實的。人物之間的關系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矛盾網、仇恨網,作者正是通過把各種復雜的矛盾糅合在一起,從而表現作品的主題的。
周朴園被迫或自願拋棄了已生下兩個兒子的魯侍萍,三十年後,周朴園偶遇魯侍萍,矛盾一觸即發。工人魯大海為爭取工人的權益與自己並不認識的親生父親發生矛盾,被自己同父同母的哥哥周萍痛打,周萍由於與自己的後媽繁漪發生了不自然的關系而悔恨不已,決定痛改前非,卻擺脫不了失去精神依託的繁漪的糾纏、威脅,與此同時,周萍愛上了魯侍萍的女兒——在周家當侍女的四鳳,恰巧,繁漪的兒子周沖——一個善良、真誠的少年也對四鳳情有獨鍾。
四鳳面臨母親和周萍的抉擇,周萍把人交給了四鳳,卻受到繁漪的牽制,周沖面臨母親和哥哥雙方面的壓力,這一切的一切交錯在一起,終於在周朴園暴露身世之謎後釀成了慘劇。這慘劇是偶然的,太多的巧合,天命,但又是必然的,封建制度對人性的扭曲、摧殘必定造成這悲慘的結局。作者的高超之處在於,他讓矛盾相互交織,無處不在,讓人分不清誰是誰,誰愛誰,誰恨誰,但一切又是那麼的鮮明,讓人的心都能感受到。
……繁漪是「雷雨」性格的人物,也是劇中人性扭曲的人物。封建制度對人性的摧殘主要體現在繁漪身上。周沖在劇中是最無辜、最悲慘,也是最值得同情的人物。他年僅十七歲,天真爛漫,雖出生在闊家庭,但沒有絲毫強權思想、等級觀念,他追求平等,追求自由,待人真誠,對下人四鳳真心相愛。
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青年,在封建家庭復雜的矛盾沖突中白白地毀滅了。周沖的死是最不應該發生的,所以周沖的死是對腐朽的封建制度最有力的控訴。
F. 曹禺的劇本《雷雨》 1.為什麼魯侍萍極力阻止四風和周萍之間的愛情
1,樓上幾位都說了,他們都是侍萍的孩子,兄妹亂倫,侍萍怎能不極力阻止
2,周朴園和侍萍之前有愛而且是真愛。這個問題需要回溯到30年前,他們在無錫時年輕的時候,從劇本的種種細節可以得知周朴園和侍萍年輕的時候是因為相愛不顧一切走到一切並有了孩子,後因為周朴園抵不過家裡才把侍萍趕走和一個富家小姐結婚。周朴園這一生只愛過一次一個女人就是侍萍,在和侍萍相愛中,周朴園燃燒了一生的熱情所以在今後的人生中他沒有能力去愛,所以才有他和繁漪婚姻的不幸。
如果說周朴園是做樣子,那麼這個樣子做的代價也太大了吧。他告訴所有人和他自己,侍萍是周萍的母親是他的原配夫人,在周朴園心中的侍萍是個大家閨秀,早不再是當年的丫頭,侍萍在某種程度是他心中的女神。他為了祭奠「死去」的侍萍和自己年輕的愛情,他把家裡保持著侍萍喜歡的樣子,也許這已經變成了周朴園生活的一部分,可是這如果不是因愛而來又是什麼?
關於周朴園和侍萍的事,足夠寫好幾萬的論文,在這不多說了。
3,四鳳和鳴鳳死的方式首先就不同……前者觸電而死,後者跳湖淹死
G. 戲劇鑒賞論文,關於《雷雨》的,一千字左右就可以啦,謝謝!
初讀《雷雨》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當我一口氣讀完並合上最後一頁時,仰頭卻發現天上的星星也在對我慘白地笑著,而我的心,已如夜一般黑,夜一般重。
重讀《雷雨》時,吸引我的就不只是它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節了,而是曹禺用細膩的手法塑造出來的一個又一個豐滿生動的人物形象。他對於這些形象的描述可謂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多一分則胖,少一分則瘦,真是恰到好處。
一、 周沖
周沖永遠都是個孩子,他有著一切孩子的空想,是五四運動後成長起來的一批年輕人的代表。他勇於反抗封建,希望接受新的思想,並且單純地幻想著「世界對於他來說永遠都是美好的」。天真的他甚至認為連愛也是無私的,他甚至幻想能和他所愛的人——四鳳永遠在一起,當這一要求被拒絕之後,他又幻想和四鳳一起逃離這個沒有愛的家。
我覺得周沖從頭到腳都是無辜的,他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最後連死也是無端端的,但是,周沖的出現,畢竟給灰暗的故事色調增添了一抹亮色。
二、繁漪
繁漪不是個平凡的人,她有著多重身份,因此,封建禮教下的她生活得好不艱難。
繁漪是憂郁的,郁積的火燃燒著她,她的眼光時常充滿了一個年輕婦人失望後的痛苦與絕望,她時常抑制著自己。她是一個受過一點兒新式教育的人,她文弱,明慧,對詩文有一定的愛好,但也有一貫的熱情和力量在她心裡翻騰著。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蠻勁」,這使她能夠忽然做出不顧一切的決定,她愛起人來像火一樣熱烈,恨起人來又像火一樣把人燒毀,然而她的外表是沉靜的,就像秋天的落葉輕輕落在你身旁。
繁漪也許是《雷雨》中塑造的最為成功的人物之一,我喜歡繁漪。她是個接受過新式教育的女人,她接受了封建禮教,也勇於反抗封建禮教,但是由於封建禮教的思想在當時的中國還根深蒂固,她又不可能憑借自己的力量做出徹底的反抗,所以她就在接受和反抗的痛苦中苦苦掙扎,特別在「吃葯」和處理與周萍的愛恨關繫上。
我覺得用水來形容繁漪最合適不過了,繁漪,柔弱又堅強,像水一樣,水至柔,柔腸百結,但也可水滴石穿;繁漪又是孤獨的,雖然水滴石穿,可水穿後就無所謂水,因為水已沒有了依靠;繁漪是可悲的,水執著得用一生來敲打石,可力盡了終生,也只能穿出一線小洞,最終也無力改變石;繁漪是可憐的,因為冰冷的水永遠不會給繁漪帶來愛的溫暖;繁漪還是悲壯的,水滴石後即粉身碎骨,又如繁漪終究要鳳凰涅磐。
三、周萍和周朴園
這是兩個相似的人物,周朴園專橫、自是、倔強,和一切起家立業的人物一樣,在家裡和下屬面前都格外威嚴,不惜一切地剝削工人。周萍和他的相似之處在於兩人的自私和自以為是,他們毫不遲疑地接受封建禮教,只不過周萍總有著昏暗的眼神,閃爍著遲疑和矛盾。他總是悔恨自己的錯誤,當一個新的沖動來了,他的熱情與慾望就會像水一樣淹沒他。他那星星的理智,不過是卷在漩渦上的一段枯枝,這樣,一個大錯就跟著一個大錯發生。他痛苦,悔恨,他羨慕一切沒有顧忌而敢做壞事的人,他又羨慕一切能幹一番「事業」並依循著上層人的「道德」做模範家長、模範公民的人。他佩服他的父親,在他眼裡,父親除了有點冷酷和倔強外,是一個無暇的男子,但冷酷和倔強是他最喜歡的,因為這都是他自己沒有的,他是一個軟弱的人。
作者運筆的又一好處是安排了周萍父子相似的境遇,雖然對周朴園著墨不多,同樣可知周朴園的卑劣之處,並由周朴園的行徑揭露了資本家的罪惡本質。
四、魯貴和魯大海
雖然是父子,也許是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緣故,二人性格截然不同。魯大海是工人階級的典型代表,而中國的工人階級受著多重壓迫,反抗得就異常激烈。他的性格更是倔強的,他滿蓄著精力,年輕的激情和熱情就像即將爆發的火山,他的反抗精神被徹底地展現出來。
而魯貴,十分「懂事」,尤其是禮節。他又有點馱背,似乎永遠都應該欠著身子向主人答應著「是」。他恪守著「下人」的規矩,眼裡還閃爍著貪婪的目光,但這貪婪和周朴園的貪婪絕不相同,周朴園的貪婪是張著獅子般的血盆大口對工人進行殘酷的剝削,而魯貴的貪婪只能是市井小人的見錢眼開。
五、魯四鳳
同周沖一樣,四鳳是個很純潔的孩子,可與周沖最大的不同是:四鳳沒有接受過教育,她不可能接受新思潮的沖擊。她不會反抗,不會站出來和封建禮教反抗,因此而只能具有勞動人民的樸素的美德:善良、勤勞。
總之,四鳳是一個熱愛生活的女孩子,卻又逆來順受,聽從別人對自己的命運的安排。
六、魯侍萍
最後才談到侍萍,侍萍的確讓我不知怎麼去評價,侍萍也是個封建禮教下的犧牲品,她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又有太多的偶然。
應該說侍萍是個有骨子的人,有一定的反抗意識,但是她又對周萍有所依託,所以她的反抗不會徹底,在對待周沖和四鳳的問題上,她又主動妥協,用一味地退卻和忍讓來成全別人,犧牲自己。
這就是《雷雨》中的全部人物,每個人都著實重重地塗了一筆灰暗的色調,於是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八個人都露出了煞白的面孔。
H. 論文 談談周朴園
《雷雨》中的周朴園
○浙江 風荷舉
勃羅留夫說:「我們認為藝術作品的主要價值是它的生活真理……
如果能夠判斷作者的眼光在現象的本質里,究竟深入到何種程度,究
竟寬闊到何種程度——那麼他的才能究竟是否偉大,也可以得到解決
了。」《雷雨》一出現就贏得了廣大讀者、觀眾的喜愛,大半個世紀
以來在舞台上歷久不衰,是因為它深刻地揭示了歷史的真實和生真理。
周恩來同志評價《雷雨》:「作品反映的生活合乎那個時代,這個作
品保留下來了。這樣的戲,現在站得住,將來也站得住。」
作品以帶封建性的反動資本家周朴園為一方,以他的家屬和其它
社會人物為另一方,構成了尖銳的對立關系。周朴園雖然在全劇中話
並不多,但作者就是通過這些數量極為有限的語言刻畫出了這個富於
性格的主要人物。周揚說:「周朴園在家庭里是一個頑迷專制的家長,
在生產上又是一個懂得榨取、壓迫和欺騙工人的方法,口裡銜著雪茄
煙的資本家。」周朴園雖受著資產階級的教育,卻同封建地主階級的
思想感情有著深厚的血緣關系。他不但冷酷、自私,具有專橫的統治
心理,而且還十分虛偽、假道德。這樣一個人,和他周圍的人之間自
然要發生著尖銳的矛盾。而他,也終於在這些重重的矛盾中,陷入了
難以自拔的境地。
他從青年時代起,就幹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他為了趕娶一位有
錢有門弟的小姐,就逼著和他剛生了孩子才三天的女人冒著大風雪去
跳河;為了自己發財,就故意讓承包的江堤出險,淹死了兩千多名小
工;為了鎮壓工人運動,他就叫警察開槍打死了幾十名工人……而他
個人的「事業」、「地位」,就因幹了這許多傷天害理的事而蒸蒸日
上。他如今是一個煤礦公司的董事長,受到社會上一般人的尊敬,是
個非常「體面」的人物。
在作品的第一幕中,他一出場見久別兩年的妻子,第一句話就是:
「你怎麼今天下樓來了,完全好了么?」接著命令蘩漪:「你應當再
到樓上去休息。」兩句話就表明他對妻子的生硬,冷漠態度。他只知
道蘩漪是他的妻子——他的一種附屬物;他的責任就是把她藏起來,
同保存其它財物一樣。因此,他不管妻子有沒有病,什麼病,病到什
么程度,總之得「到樓上去休息」——實際就是把她關起來。像周朴
園這樣不道德的人對自己年青貌美的妻子是不會放心的,他自己長期
在外,妻子一時不在自己房裡呆著,在他看來這就是不守「本分」,
這就成了沒有「秩序」,所以他看見妻子下樓來了就不痛快。
人的階級性,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階級的實踐中逐漸產生和
加固的。周朴園出身於封建家庭,但又在外國留過學,也曾受過一些
外國思潮的影響。他在聽到他的小兒子周沖說了幾句同情罷工的工人
的話後說:「你知道社會是什麼?你讀過幾本關於社會經濟的書?我
記得我在德國念書的時候,對於這方面,我自命比你這種半瓶子醋的
社會思想要徹底得多。」他給了他兒子以教訓,不準他再說話,表明
他對兒子的專橫,他是不許兒子有任何獨立見解和自由思想的,嚇得
周沖不敢再跟他談話。接著他向全家人宣布:「十分鍾後我還有一個
客來,你們關於自己有什麼話說么?」簡直像衙門里的官吏處理公事
一樣,幾句閑嗑就暴露出這是一個冷酷無情的家庭統治者,他和家人
之間沒有一點親人的感情,只有威權和命令。這樣的家長誰願意跟他
接近呢?
周朴園對待侍萍的態度,最深刻地揭露了他偽善的一面。
據他自己向侍萍表白,他三十年來一直沒忘記她。每年四月十八
日,都不忘記為她做生日,一切都是照她是正式嫁過周家的人看待。
他還保留了侍萍的習慣、傢具……這些,似乎都證明他三十年來一直
記著她,而且還是朝夕懷念著她的。然而很奇怪,當他知道他所懷念
的這個人沒有死,而且現在就站在他面前時,他卻忽然嚴厲地喝問對
方:「你來干什麼?」這樣極端矛盾的態度,這樣前後判若兩人的聲
氣,實在令人吃驚。不過,只待我們稍稍一靜,也就恍然大悟了。這
「你來干什麼?」的含義無比豐富,它雖沒有把三十年來對侍萍的懷
念一筆勾銷,卻也賦予了這些懷念以一種新的含義。或者,更確切些
說,是揭示了這些懷念的一種不易為人察覺的、甚至連周朴園也不一
定意識到的隱秘意義。這層意義一揭露,我們對周朴園的靈魂、本質
也就看得更清楚,有了更深的理解了。
然而,三十年來周朴園對侍萍的種種懷念又不全是假的。他對侍
萍還是有一點感情的。因為個性,總是比較復雜的,總是充滿著各種
各樣的矛盾,而且還常常是蓋有各種各樣的掩飾物的。吝嗇漢可以慷
慨於一時,殺人不眨眼的人有時也會大發善心。周朴園是虛偽的,那
是從整個地來看他,但這並不等於完全否認周朴園具有任何真正的感
情,也決不排斥他對侍萍可以有某種程度的真正懷念。
作者對周朴園這個人物,應該說是了解得相當深的,他洞察他的
肺腑,在他筆下,這一人物的精神面貌可以說是展示得非常清晰了。
作者對他的評價是明確的,可謂是劇本中的反面主角:「我腦子里的
周朴園,他的影子就是我家的一個常客,一個在德國留學的董事長,
他自詡沾有日耳曼民族的優越感,自命不凡極了。狂妄自大,唯我獨
尊。他的妻子、兒子,在他看來都是他的財產,他的附屬品,對他只
能唯命是從。在我所接觸的人中,像這種門弟觀念根深蒂固,一腦門
子封建禮教的老頭很多。他們老奸巨猾,詭計多端,但滿口都是仁義
道德,我恨透了這些人。」當然了我也決不認為周朴園是什麼值得同
情的好人,而是一個應該被批判、被否定的人物。但,批判應該掌握
一個什麼分寸?否定到什麼樣的程度?這在曹禺本身,也不是十分明
確的,又何況是我了。
前幾天,沒事又把幾本老書翻出來看看,其中便有<雷雨>。
<雷雨>是我在中學時代看過的,對於周朴園這個人物一直不甚瞭然.再加上歷來的教科書和文學評論總是於其扣上「虛偽」,「冷漠」,「玩弄女性」的帽子,也就覺得大致就是這樣了。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也是三十齣頭的人了,對人事的看法也不那麼表面化了,如今舊書新讀,有一些個人的看發。
首先,我覺得周朴園和魯侍萍之間是真心相愛的,周對魯的態度不能算是玩弄女性。書中雖未交待當年兩人之間的情感糾葛的具體過程,但從周萍和四鳳的關系之上是可以折射出的。
其二,「虛偽」一說也值得商榷。在當時,一個封建大家庭的大少爺和一個下人發生關系,誕下二子,本是一件「大醜事」,如果周是一個十足的偽君子,為了遮醜,就應該把這一切都消彌於無形,為什麼還要弄出許多如屋內物件的擺放,開窗的習慣,給子取名周萍等以示懷念的事由來,這不是引人懷疑,授人以柄嗎?(這些事也的確引起了一些下人的懷疑)
我覺得周的內心是真正的有愧疚之情的,只不過從小在那種封建大家庭成長起來的他,深受禮教思想地熏染,在當時不可能為了爭取自由和愛情奮起反抗,他沒有這勇氣,更不會有這種意識.至於為了迎娶富家小姐,把侍萍趕出家門,我想這多半這是家長的意見,而不是周朴園的自已的意志,作為一個未諳世事的年青人,面對作為強勢而存在的家庭做出的決定,那能怎樣?他能做的只有默默地承受,因為很多的事情都不是以他的意志為轉移的,他能夠支配的東西太少了.如果說,侍萍被趕出周家,受盡苦難,而周又何常沒有受到傷害呢?
我想人到中年的周的內心世界一定是很復雜的。多年以來,一直生活在對往日戀人的追憶和深深的自責之中,但作為一個封建大家庭的當權者,地位,聲望,家庭制度是他肯定要維護的,在兩種矛盾的纏繞糾葛之下,內心一定備受煎熬。當他多年之後再次面對魯侍萍時,這種矛盾之爭達到了高潮。就在他認出侍萍他一刻,看得出是真情流露的,但再轉瞬之間,理智戰勝了情感,馬上歸於冷漠.這一段可謂曹愚老先生的神來之筆,寥寥幾筆,勾勒出了那復雜得難以名狀的的情感變化,又怎麼能是一個「虛偽」能夠慨括的了得呢?
我認為:周朴園是這兩代悲劇故事的使甬者,但不是締造者,他本身也是一個受害者.真正的罪魁禍首是那吃人的封建禮教思想和在其指導之下建立起來的封建大家庭制度.
周朴園,曹禺話劇《雷雨》中的主要人物,礦業公司董事長。
就像眾多中國悲劇那樣,一個風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傭,這樣的結合自古至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倘若那個男的有情有義,大不了兩人私奔,背離父母,遠走高飛作對苦命鴛鴦,然而刺骨始終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朴園這個風流少爺雖被她的青春美麗與溫柔打動,但他那顆只懂愛自己的心又怎會與她廝守一生?他為了自己的前途最終放棄了侍萍。孤苦無依的侍萍帶著患病的二兒子傷心的離開,原一味故事就這樣結束了,誰知造化弄人,命運又將他們牽扯在一起。錯綜復雜的關系又上演了,簡直就是一團糟,最終導致了同母異父的兄妹相愛。身為他們的母親,侍萍只能接受命運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命運,似乎一切該終結了,偏偏當年的風流少年周朴園在誤會下道出了他們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這件事害死了3個人。
應憐最是周朴園
我向來是把周朴園當作一個「可憐」人來同情的,真的,應憐最是周朴園.。
誠然,人們可以看到侍萍的不幸,繁漪的不幸,認為那是真正的大悲大恨,實在令人扼腕痛惜。但是,在我看來,周朴園的不幸,才是整個《雷雨》幕布上最龐大的陰影,最濃重的悲哀。應憐最是周朴園,他,也是著實不幸的。
確實,他出生在大家庭,該是錦衣玉食,且倍受榮寵,原應是羨煞旁人的吧。殊不知,他的門第出生就是埋葬他的愛情、他的理想、他的人性的大墳墓。不難推測周朴園在年輕的時候,是受新思想影響的知識青年。他曾留學德國,較早接觸到西方資產階級文明,並受到當時流行的社會思潮的濡染。就如他在教訓周沖是說的:「你知道社會是什麼?……我自命比你這種半瓶醋的社會思想要徹底得多」。如果說周沖身上有周朴園當年的影子的話,那一定就是他的天真、浪漫、溫情——「他是在美的夢里活著的」,渴望愛情,嚮往自由,崇尚平等。所以,他情不自禁地愛上自己的丫頭梅侍萍,這也許為世俗所不容,卻是可以理解的。在他心裡,侍萍就是愛和美的化身——「一個年輕的小姐,很賢惠,也很規矩」。侍萍的卑微並不影響他的一往情深,以致周朴園三十年如一日地懷念她。且就是在這么一個卑微的丫頭身上,他耗盡了一生的愛,哪怕是「有錢有門第的小姐」、年輕貌美的繁漪都讓他難以動心。
但是,在封建家長專制下,特別是一個具有根深蒂固的封建秩序和道德傳統的大家庭,他們根本就沒有追求自由戀愛的權利。門不當戶不對,丫頭又怎麼能跟少爺有結果呢?且聽侍萍的血淚控訴「你們逼著我冒著大雪出去,要我離開你們周家的門」——「你們」,這個詞太沉重了,是一個龐大的封建家長制度!人,在封建專制的泥淖里,當真是一粒渺小的棋子。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強壓下,周朴園尚在命運的旋渦里不能自拔,他拿什麼來拯救他的愛人?眼睜睜看著侍萍被趕走,縱使有千般錐心之恨,萬般切膚之痛又如何?縱使對一段無愛的婚姻他有千般不情願,那又如何?苦,只有他自己嘗。苦在他的心裡,被最愛的人恨著,他的一生註定都不能釋懷。
周朴園終於向封建專制低了頭,從他放棄侍萍的那一刻,他就放棄了原來的自己,他從一個家長專制的受害者蛻變成了一個忠實維護者,維護他自認為「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一個做不成真實的自己的人,一個留不住愛人的人,一個在婚姻里被擺布的人,一個被命運捉弄的人,他不可憐么?
對於周朴園,魯貴說:「這家除了老頭,我誰也看不上眼」;繁漪說「什麼事自然要依著他,他是什麼都不肯將就的」;周沖說「你想父親哪一次做的事先告訴過我們?」周萍說「父親就這個樣,他的話,向來不能改的,他的意見就是法律」……周朴園,「他的威嚴在兒孫面前顯得格外峻厲」,當一個丈夫,一個父親在妻兒面前只剩下威嚴和專橫印象的時候,他的天倫人情也都黯淡無光了。他是孤獨的,像一隻刺蝟,任誰都靠近不得。其實,不難發現,他也是有著父親的慈愛的。他對周萍關切的問話「苦的事你成么?」;對周萍苦口婆心的教訓「一個人敢做一件事就要敢當一件事……」;即便對魯大海,一個對他深懷敵意的「階級敵人」,他也有一番循循善誘和諄諄教誨。「傻小子,沒有經驗只會胡喊是不成的」「不要打人」,作為一個父親的關愛在不經意間就已經流露。但是,他終是需要冷酷的,在兒子面前,他做不成一個平凡的父親。他,只是一個大家庭的主人,為家裡的一切做主,他是一尊不可動搖的雕塑,代表權威,感情早已經被凍結。一個再無溫情的人,一個再得不到關愛的人,一個再沒有天倫樂趣的人,他難道不可憐么?
猥瑣、懦弱的周萍,也是周朴園的一個影子吧——「如生在田野里的麥苗移植在暖室里,雖然也開花結實,但是空虛脆弱,經不起現實的風霜」。因為懦弱,周朴園沖不出封建家庭的桎梏,使那份刻骨銘心的愛戀如曇花一現般於瞬間枯萎。從此,便在無愛無欲的婚姻里敷衍。因為懦弱,他寧願苟安,三十年後他和侍萍是可以破鏡重圓的,只是「衣不如斯,人不如故」了。她,垂垂老矣;他,心如死灰。對一個為一份愛燃盡了所有情的人,我提不起心去憎恨,反而滿心是同情。聰慧如魯侍萍,倘若周朴園沒有「可愛」可取之處,怎叫她愛得如此深痛?聰慧如魯侍萍,都恨不起這個對她「始亂終棄」的富家公子,讀者又怎麼能橫加指責呢?很多次搬家,無論搬到哪兒,都搬不動侍萍在他心中的崇高地位,他永遠惦念她——記得她的生日,記得她夏天關窗的習慣;保留她喜歡的傢具,保留她的照片;喜歡舊襯衣,使用舊雨衣……細枝末節,牢記於心,濃情厚意,委實感人。梅侍萍的死去,也帶走了他的生機,他的愛,從此不再醒來。「哀,莫大於心死」。當一個「死人」占據了他的全部情感的時候,他的心,也是死了的吧?無心的人,是一個可憐人。
可以說周朴園自私、兇狠、殘暴、狡詐……可以給他安上很多「罪名」;可以給他列舉很多「劣跡」:故意讓江堤出險,從淹死的兩千二百多個小工身上撈錢發家;勾結軍警,血腥鎮壓工人罷工……真的,太讓人震怒。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人,讓我在歷數他的種種不是的時候,遲疑了。
新思想中「覺醒」了的周朴園,曾經也有過跟周沖一樣的「夢「吧——」我們都還年輕,我們將來一定在這世界為著人類謀幸福,我恨這不平等的社會,我恨只講強權的人…… 」;也想過在明亮的天空下,無邊的海上,攜著愛人,在自由的船上揚起白色的帆駛向「前面」,「我們」的世界……可是,他終還是軟弱的,無力抗爭的,他無奈地妥協了。不能與自己出身的階級徹底決裂,只能背叛自己,也背叛愛人,走向「同流合污」的不歸路。所以,我們只看到一個「講強權」的周朴園,用他的霸道壓制了周公館的生機;我們看到一個利用「不平等」,要求任何人對自己無比恭敬、絕對服從的周朴園。當然,我們還看到了一個陰郁的周朴園,甚至說是一個發霉的周朴園,他身上有著吃齋念經的遺老習氣,他自己背叛自己毀滅自己後,又自己寬恕自己。可是,躲不開的是陰影——無盡的愧歉和內疚。對待一個自己辜負了的女人,他用了三十年來祭奠,來懷念,這又何嘗不是他人性的光輝?同樣,他發了「昧心財」又做了社會上有頭有臉的「好人物」(如把周公館捐獻給教會作醫院),固然有他偽善的一面,但是轉念一想,這又難道不可以是倍受心靈譴責後為救贖自己的真善舉?周朴園不是十惡不赦的魔鬼,他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是有人性的,至少是人性未泯的;他是恪守情理的,至少是認可(侍萍與周萍)血緣關系的。不然,他又何以要在三十年後想要給侍萍補償?不然,他又何必要周萍認母?
作為一個以壓榨工人為生的資本家,周朴園是貪婪狠毒的;作為一個維護封建專制的家長,他是專橫殘暴的。他的雙手沾滿血腥,別人的,和自己的。他的不幸,不但在於,他為今日的「完滿秩序」犧牲了一切,還在於他犧牲一切換來今日的完滿「秩序」後,他比當年還不能釋懷了,他的心理定有一種恐懼——患得更患失。他更像一個守財奴,只是,「守」的不是錢財,而是家庭秩序。所以三十年後,侍萍的「復活」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威脅到了他自己編織的「夢」,所以,不是周朴園用三十年的虛情假意導演了一場獨角戲;而是,他做了一個過長的夢,再也醒不來。他終究,與最愛的人,痛失彼此,在三十年前就已經失去。對一個不快樂、不幸福的周朴園,我們應該同情;對一個「活」在「夢」里的周朴園,我們更應該同情。
要周朴園背負《雷雨》罪惡的包袱,確是有失公正的。所有的刀和劍,應該指向封建專制的罪惡;所有的唾沫和咒罵,應該拋向剝削制度的罪惡;所有理性的思考,應該對著命運,畫一個完滿的圈;所有的同情,應該為周朴園也留下一席之地。
畢竟, 應憐最是周朴園。
《自己排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