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軟體著作權如何申請
軟體著作權的申請步驟:
在網上搜索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並進入官網,領取計算機軟體著作回權登記的申請答表並填寫
申請軟體著作權需要提供:
資格證明: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人的資格證明,申請人是公司的話需要提供營業執照,個人的話需要提供身份證。
提供源代碼:公司申請軟體著作權時,必須提供源代碼的60頁,前後各連續30頁,而且要求第一頁一定是程序的開始,最後一頁一定是程序的結束。
說明書:一般來說是要提供十頁以上的設計說明書或者操作說明文檔。
代理證件:如果是委託代理公司代為申請的,需要提供代理公司營業執照復印件。個人申請的話,需要申請蓋簽字手印
3.提交完所需要的文件材料之後,經審查無誤後,受理員將在軟體著作權申請書上蓋章,然後到去繳費,拿到受理通知單;如果審查不符合規定,發放補正通知。
4.在取得受理通知單之後的30個工作日左右可以到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領取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貳』 軟體著作權
去年10月,一個熟人要我幫他朋友的一個小公司完成一個軟體項目,因為是熟人,所專以事先沒有屬簽訂合同。
中途只支付一次差旅費。
在我的工作基本完成後,該公司想賴帳。
開發的軟體目前已在一家冶金廠在使用,而且還沒有最後驗收。
該公司僅僅擁有我開發的業務代碼,沒有系統框架代碼,目前,他們是在我的代碼基礎上作一些完善工作。
請問我有辦法討回我應該得到的嗎?
我要咨詢的問題是:
1:如果我在軟體中設置運行限制是否非法?(我與他沒有任何合同關系)?2:我能否申請軟體著作權,然後通過法律手段討回我的合法利益?3:通過法律手段,我的勝訴幾率有多大?4:我應該起訴軟體使用廠家還是這家小公司?5:他的軟體投用在先,我申請著作權在後,這對我勝訴有無影響6:如果要取證,我應該獲取哪些證據
關鍵是證據,你必須證明你是這個軟體的編制人。
只要能證明你是這個軟體的編制人,那麼除了第一條,問題應該都不大。
至於是哪些證據,老大,這是商業秘密啊,你不到去,有怎麼能取得到真金。
『叄』 軟體著作權是什麼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是指軟體的開發者或者其他權利人依據有關著作權法律的規定,內對於軟體作容品所享有的各項專有權利。就權利的性質而言,它屬於一種民事權利,具備民事權利的共同特徵。
著作權是知識產權中的例外,因為著作權的取得無須經過個別確認,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自動保護」原則。軟體經過登記後,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發表權、開發者身份權、使用權、使用許可權和獲得報酬權。
(3)公司軟體著作權擴展閱讀
權利:
發表權:即決定軟體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署名權:即表明開發者身份,在軟體上署名的權利;
修改權:即對軟體進行增補、刪節,或者改變指令、語句順序的權利;
復制權:即將軟體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軟體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軟體的權利,但是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信息網路傳播: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軟體,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軟體的權利;
翻譯權:即將原軟體從一種自然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自然語言文字的權利;
其它權利:應當由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肆』 軟體著作權是自已,但是只行一家公司可以使用怎麼操作
正常來說應該先將軟體著作權登記過後在進行合同簽訂,否則的話你又怎麼能證版明是共同研發的呢?就算你能權證明是共同研發的,那麼股份的比例分配怎麼計算,到時候你怎麼來證明自己在這個項目中所作出的貢獻。所以要先將軟體著作權登記以後在與合作公司簽訂共同開發協議,這屬於知識產權入股。
『伍』 在公司開發軟體,以公司名義申請軟體著作權,那麼軟體著作權發明人的權利如何保障
在公司開發來軟體要看具體是屬於職務開源發還是非職務開發
以及最終的版權歸屬如何劃分
在相應的文件以及協議里寫明清楚
申請前先搞清楚這些情況
不要盲目申請
如果最終以公司名義申請
則這個軟體的著作權從表面情況來看就跟這個開發的自然人沒有什麼太大的關系了
『陸』 軟體著作權有什麼作用
軟體著作權有以下五個作用:
1、明確歸屬,有利於版權交易的進行。
2、可用於質押貸款,有助解決企業經濟危機。
3、可以有效打擊盜版和山寨產品。
4、有助維權,可幫助持有者在訴訟中減輕舉證責任。
5、作為商標異議的證據,是企業商標戰爭的籌碼。
著作權屬:
1、通過登記機構的定期公告,可以向社會宣傳自己的產品。
2、在進行軟體版權貿易時,認證將使您的軟體作品價值倍增。
3、 在發生軟體著作權爭議時,如果不經登記,著作權人很難舉證說明作品完成的時間以及所有人。
4、合法在我國境內經營或者銷售該軟體產品,並可以出版發行
5、 在進行軟體產品登記的時候可以作為自主知識產權的證明材料
6、 在進行軟體企業認定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時可以作為自主開發或擁有知識產權的軟體產品的證明材料
(6)公司軟體著作權擴展閱讀:
對軟體著作權的兩種誤解:
第一種誤解是:企業認為自己員工在工作期間、為了工作需要做出的任何作品都歸企業所有。
比如根據公司安排和需要,員工所做的各種文檔、發表的業務類文章和專著(報社、出版社、大學這種情況比較多)等等,公司認為都屬於職務作品,著作權應該歸公司所有,公司可以隨意使用,而員工自己沒有使用權。
曾經有一個某出版社的編輯在離職之後把自己原來供職的出版社告上了法庭,主要訴訟請求即為確認自己在出版社工作期間所編寫的圖書的著作權歸自己所有。
這個案件審理過程的要查清楚的重點就在於該編輯與出版社之間對於職務作品有無合同約定,如果有合同約定應該根據合同約定判決,如果沒有合同約定應該根據法律規定判決,即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第二種誤解是:公司員工認為自己完成的計算機軟體雖然是在工作時間、為了完成公司任務所做的,但是完全是靠自己的智力獨自做出來的,是自己的智力成果,公司可以使用,但是軟體的著作權應該歸自己所有,跟公司沒有關系。
這種誤解也引發了許多案件,最為典型的是:員工跳槽之後,把自己在上一家公司完成的軟體帶到了下一家公司,下一家公司把這些計算機軟體用在了自己的產品上。
一旦被上一家公司發現後,不但上一家公司與員工之間可能發生糾紛,上下兩個公司之間也會發生有關侵犯著作權或者不正當競爭的糾紛,進而引發訴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軟體著作權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淺談軟體著作權的歸屬問題:如何認定職務作品
『柒』 軟體著作權登記屬於個人或公司有什麼區別
軟體著作權登記屬於個人或公司有什麼區別?如下:
一是保護客體不同,軟體著作權登記屬於版個人就作為公權民作品進行保護,屬於公司就按照法人作品或職務作品進行保護。
二是受到保護的期限不同。公民作品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作品或職務作品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三是受保護的條件不同。公民作品無論是否發表,主要創作完成就受到保護;法人作品或職務作品需要發表,如果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將不再受保護。
『捌』 軟體著作權登記屬於個人或公司有什麼區別
一是:保護客體不同,軟體著作權登記屬於個人就作為公民作品進行保版護,屬於公司就按照法人權作品或職務作品進行保護。
二是:受到保護的期限不同。公民作品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作品或職務作品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三是受保護的條件不同。公民作品無論是否發表,主要創作完成就受到保護;法人作品或職務作品需要發表,如果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將不再受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