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與土地使用權有關的財政補貼如何賬務處理
【解答】 上述問題可能存在兩種情況: 一、所述財政返還具有折讓性質,比如屬於受讓土地價格折讓性質,則應該調整所受讓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以及相應的攤銷(折舊)金額; 二、是對為了吸引投資而給予的地方性補貼,則屬於《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所稱的政府補助。 按該准則及其應用指南規定,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取得的、用於購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政府補助。企業取得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不能直接確認為當期損益, 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自相關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起,在該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分次計入以後各期的損益(營業外收入)。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前被出售、轉讓、報廢或發生毀損的,應將尚未分配的遞延收益余額一次性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損益(營業外收入)。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除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之外的政府補助,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取得時確認為遞延收益,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取得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按照對目前大多數地方政策的了解,我們較傾向於按第二種方式處理。且企業應該按與取得補貼 相關文件的精神分析判斷是屬於與資產有關的政府補助還是與收益有關的政府補助,以便按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除非有確鑿證據表明屬於前述第一種情況,否則即使企業會計上按第一種方式處理,稅務方面也極有可能被認定為第二種情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精神,企業取得國家財政性補貼和其他補貼收入,除國務院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不計入損益者外,都應當作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依據,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② 修高速佔地怎麼補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
1、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2、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
3、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4、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2)土地使用權與政府補貼收入擴展閱讀
土地徵用及遷移補償費的內容包括:
(1)土地補償費。徵用耕地(包括菜地)的補償標准,按政府規定,為該耕地年產值的若干倍,具體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此范圍內制定。
(2)青苗補償費和被徵用土地上的房屋、水井、樹木等附著物補償費。
(3)安置補助費。
(4)繳納的耕地佔用稅或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登記費及征地管理費等。
(5)征地動遷費。包括徵用土地上的房屋及附屬構築物、城市公共設施等拆除、遷建補償費、搬遷運輸費,企業單位因搬遷造成的減產、停工損失補貼費,拆遷管理費等。
(6)水利水電工程水庫淹沒處理補償費。包括農村移民安置遷建費,城市遷建補償費,庫區工礦企業、交通、電力、通信、廣播、管網、水利等的恢復、遷建補償費,庫底清理費,防護工程費,環境影響補償費用等。
③ 企業靠政府補助方式獲得一塊價值100萬的土地使用權,土管局開的是100萬的發票,實際支出只有1萬多元,財務
100萬的發票作為土地成本入賬,政府返還作為補貼收入入賬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以後轉讓時的土地成本按100萬計算。
④ 企業給當地政府帶來哪些稅收
企業給當地政府帶來稅收有以下種類:
根據國務院關於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規定,中國的稅收收入分為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地方政府固定收人和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共享收入。
具體有:
1、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包括: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契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和煙葉稅。
2、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共享收入包括:
增值稅:海關代征的部分歸中央政府;其餘部分中央政分享75%,地方政府分享25%。在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地區, 原來歸地方政府的營業稅收入,改徵增值稅以後收入歸屬暫時不變。
3、個人所得稅:中央政府分享60%,地方政府分享40%。
4、 資源稅:海洋石油企業繳納的部分歸中央政府,其餘部分歸地方政府。
5、印花稅:股票交易印花稅收入的97%歸中央政府,其餘的3%和其他印花稅收入歸地方政府。
(4)土地使用權與政府補貼收入擴展閱讀
企業交稅的原因
稅收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物質前提是社會有剩餘產品,社會前提是有經常化的公共需要,經濟前提是有獨立的經濟利益主體,上層條件是有強制性的公共權力。
國家通過稅收籌集的資金,按照國家預算的安排,有計劃地用於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社會主義科學、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用於加強戰備、鞏固國防等。最近幾年來,國家拿出大量資金用於改善城鄉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包括提高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各種價格補貼、提高工資、安置城鎮待業青年和新建民用住宅等。
⑤ 重磅,農村戶口買房國家補貼8萬元 怎麼領
要帶以下證件:
1、身份證明:有效身份證、本地戶口本等,只要可以證明本人身份的即可。
2、城市工資收入證明:將工資卡的流水從銀行列印出來,再讓銀行部門蓋章即可,切記收入越穩定越好。
3、繳納首付的證明:只要是按揭買房的,都會有首付證明。
4、房屋買賣合同證明:這個指的就是買房時的合同。
5、農民城市居住證明:這個城市居住證明比較簡單,比如小區物業費、房屋租賃合同、或者暫住證等,手續越齊全越好。
農村戶口買房申請補貼政策
1、 如果農民進城買房之後,如果自願將農村老家的宅基地和耕地資源歸還給村集體,那麼國家會根據所歸還的土地面積以及家中人口數量給予3-5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2、 農村戶口進城買房,首次購買90平方米以下住房免契稅,但國家出台相關意見後,部分城市已經取消農村戶口購買住房免契稅這個規定,詳情咨詢當地稅務局。
3、政府為了鼓勱農民工買方,與開發商合作推廣活動,購房後由政府補貼一定費用,詳情咨詢當地政府。
(5)土地使用權與政府補貼收入擴展閱讀
農村戶口買房流程
1、 與開發商簽購房合同
簽訂合同簽前,購買人注意開發商是否五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
2、繳付首付款,注意保存首付款收據
3、到銀行填寫《個人房屋貸款申請表》
4、銀行審查按揭貸款申請
簽訂《個人房屋按揭貸款合同》,合同期限不超過30年。
5、到房管局辦理《房屋他項權利證》,用以證明此房產上有銀行的抵押權。到公證部門辦理產權抵押公證。到保險公司辦理房屋保險。
6、開立賬戶
7、支用貸款
8、按約還款
9、償還完畢貸款
農村戶口買房補貼制度:
2014年7月30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意見中的最大亮點,莫過於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
這意味著以「農業」和「非農業」區分戶口性質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將成為歷史,由此衍生的藍印戶口等戶口類型也將作古,今後每一位中國公民的戶口均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體現戶籍制度的人口登記管理功能。
2020年實現1億農業人口城鎮落戶:
到2020年,要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讓在城鎮就業居住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暫時沒有落戶的,能夠逐步享受當地的基本公共服務。
農村戶口積極作用:
就業失業:在就業失業登記管理上,將實現農民工就業信息全國聯網,並為農民工提供免費的就業信息和政策咨詢;面向農業轉移人口全面提供政府補貼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加大創業扶持力度,促進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
子女教育:
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將被納入各級政府教育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范疇,按照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校的人數來撥付教育經費;
支持地方以普惠性幼兒園為主,解決隨遷子女入園問題,推動以公辦學校為主接收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逐步完善並落實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推進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升學考試。
醫療衛生:
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被納入社區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體系,獲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完善並落實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和異地就醫結算辦法,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快實施統一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
養老保險:
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加快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落實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政策。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促進基本養老服務均等化。
⑥ 請教各位高手:我公司在建設期,購買土地使用權是買價10萬元一畝,現在政府每畝補助2萬。用會計制度怎樣入
按照《中華人來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自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二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九)項所稱其他收入,是指企業取得的除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項至第(八)項規定的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業資產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裝物押金收入、確實無法償付的應付款項、已作壞賬損失處理後又收回的應收款項、債務重組收入、補貼收入、違約金收入、匯兌收益等。以上收入應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
⑦ 購置土地,收到政府補貼,怎麼入賬
收到政府購置土地補貼,一般計入營業外收入。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70號)規定:
一、企業從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凡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一)企業能夠提供規定資金專項用途的資金撥付文件;
(二)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對該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或具體管理要求;
(三)企業對該資金以及以該資金發生的支出單獨進行核算。
…
四、本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起執行。」
收到政府購置土地補貼,不符合上述文件規定,不能作為不征稅收入。同時,按照取得土地使用權,按照會計准則對無形資產的計量准則,應該是支付的所有費用,包括土地成本、相關稅費,在使用期內分攤到相關的成本費用中。補貼則按照規定計入營業外收入。
補充: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應該是:40000×280元/平+繳納相關契稅等大約30萬=1150萬元。
估計你的數據有問題,因為你取得無形資產所支付的價格、相關稅費大約是1150萬元,而政府補貼你1500萬元,那你的土地使用權完全不需要支付任何的成本,還可以獲得政府的補貼。
⑧ 我公司購買國有土地,政府補貼一部分,這個怎樣入賬具體會計分錄是什麼收到補貼、用補貼交納土地款
兩種情況:
1.非房地產行業:
繳納土地出讓金的錢應該在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內里記容錄,收到的與土地有關的政府獎勵應該在遞延收益/政府補助科目反映,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科目和遞延損益/政府補助科目應同時攤銷進入相應的科目。
舉例:購置100畝工業用地,出讓期50年,支付土地出讓金1000萬元,政府獎勵400萬元,賬務處理: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1000萬
貸:銀行存款 1000萬
借:銀行存款 400萬
貸:遞延收益/政府補助 400萬
關鍵是要按照50年的使用期來攤銷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和遞延收益/政府補助: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16666.67(1000萬/50年/12)
貸:累計攤銷 16666.67
借:遞延收益/政府補助 6666.67(400萬/50年/12)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 6666.67
2.房地產行業的土地使用權應該計入相應的房屋成本,與土地有關的政府獎勵應該沖減對應的成本。
⑨ 擁有土地使用權可否享政府補貼土地,請問擁有土地
一、2017農村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1、土地法修正草案明確單獨補償農村村民住宅。草案規定,徵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安置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依照國務院制定的具體辦法,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規定補償安置的具體標准。
現行第四十七條規定,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上述三條規定在修正案草案中均作出修改。
2、征地補償內容增加了對宅基地的補償和社會保障補償。修正案草案規定,征地補償包括土地補償,被征地農民的安置補助與社會保障費用,農民村民住宅補償,以及其他地上附著物補償和青苗補償。
3、在住房保障方面。將對城市規劃區內的被征地農民提供該國有土地上的房屋,無法提供的按照市場價給予貨幣補償;城市規劃區外則安排宅基地重建住房並按照新建房屋成本給予補償。
二、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怎麼補償
1、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分開補償。「分開補償」,是指土地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的分離。農村宅基地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分配給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在遇到宅基地拆遷的時候,有兩種補償。
一是宅基地補償,二是房屋補償。由於宅基地的產權屬於村集體,因此,這部分補償歸村集體所有,不會直接給宅基地使用人。而房屋的產權屬於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補償歸村民所有。村民的宅基地被徵收後,如果沒有其他宅基地,那麼村集體要給村民重新分配宅基地,讓村民在新的宅基地上建房子。
2、土地補償的標的是土地使用權,一般分為2種形式:一是貨幣補償,二是置換補償。
貨幣補償就是根據相關補償標准,對你的宅基地按每平方米多少錢直接付錢給你;置換補償就是在規劃的安置區域按不同低價折換成多少平方米對你進行安置。
還有就是房屋及地上附著物的補償,這個補償的標的是物產所有權,包含了你所有的房屋、構築物、相關設施、樹木蔬果等等,在補償標准實施方案上應該是一欄一欄非常細非常清楚的,這個你可以向征地方要來看看。這項補償一般就只有一種補償方式了,就是貨幣補償。
3、現行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
徵用土地的,按照被徵用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徵用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用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4、房屋拆遷補償價由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構成。計算公式為:
房屋拆遷補償=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參照當地普通住宅指導價,由區縣人民政府參照一定時間、一定區域內普通商品房住宅均價、城市規劃等綜合確定。拆遷中認定的宅基地面積應經合法批准、切不超控制標准。房屋重置成新均價是指一定時間、一定區域內的被拆遷宅基地房屋重置成新平均價,具體標准由區縣政府按照前述區域內農村房屋建設情況在400--700元/平方米幅度內確定。戶均安置面積,按照100-150平方米控制,具體標准由區縣政府根據當地農村經濟水平、農民居住情況確定。
⑩ 我公司因政府性般遷購買了土地修建廠房,收到政府財政撥回的土地差額補助款須要繳稅嗎
營業稅:《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行為營業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277號)文件規定:納稅人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時,只要出具縣級(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正式文件,無論支付征地補償費的資金來源是否為政府財政資金,該行為均屬於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的通知》(國稅發[1993]149號)規定,不徵收營業稅。
土地增值稅:《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一條規定:因城市實施規劃、國家建設的需要而搬遷,看看土地徵用補償辦法。或因城市實施規劃、國家建設的需要而搬遷,由納稅人自行轉讓原房地產的,免徵土地增值稅。
財稅[2006]21號文件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一條所稱:因「城市實施規劃」而搬遷,是指因舊城改造或因企業污染、擾民(指生產過量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使城市居民生活受到一定危害),學會徵用土地補償費包括。而由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根據已審批通過的城市規劃確定進行搬遷的情況;因"國家建設的需要"而搬遷,是指因實施國務院、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委批準的建設項目而進行搬遷的情況。
企業所得稅: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118號)規定,企業政策性搬遷和處置收入,是指因政府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性原因,企業需要整體搬遷(包括部分搬遷或部分拆除)或處置相關資產而按規定標准從政府取得的搬遷補償收入或處置相關資產而取得的收入,以及通過市場(招標、拍賣、掛牌等形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收入。對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應按以下方式進行所得稅處理:
⑴企業根據搬遷規劃,異地重建後恢復原有或轉換新的生產經營業務,用企業搬遷或處置收入購置或建造與搬遷前相同或類似性質、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重置固定資產),或對其他固定資產進行改良,或進行技術改造,或安置職工的,准予其搬遷或處置收入扣除固定資產重置或改良支出、技術改造支出和職工安置支出後的余額,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⑵企業沒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或購置其他固定資產的計劃或立項報告,應將搬遷收入加上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變賣收入、減除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和處置費用後的余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⑶企業利用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購置或改良的固定資產,可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計算折舊或攤銷,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⑷企業從規劃搬遷次年起的5年內,其取得的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暫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在5年期內完成搬遷的,企業搬遷收入按上述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