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版權十二五規劃

版權十二五規劃

發布時間:2022-02-05 06:54:26

A. 國家十二五規劃具體內容

關於「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根據黨的十七大作出的戰略部署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建議》明確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這就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建議》的一個鮮明的特點,是明確提出「十二五」規劃的主題是科學發展。把科學發展作為主題,第一次在五年規劃中明確提出來,成為全黨的意志,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特點出發,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這是我們黨執政理念的豐富和發展,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實踐證明是正確的。《建議》提出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就是要把科學發展觀貫穿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主要考慮:一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緊扭住發展不放鬆。我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發展仍然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只有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才能從根本上把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要求。二是要牢牢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仍然是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出現新變化,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國際環境總體上有利於我國和平發展。從國內看,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市場需求潛力巨大,資金供給充裕,勞動力素質改善,體制活力顯著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明顯提高,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我們完全有條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再上新台階。這就要求我們珍惜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三是要更加註重以人為本。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我們必須堅持從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障人民各項權益,加快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四是要更加註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是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迫切需要。只有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才能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總之,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以科學發展為主題是時代的要求,關繫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

要推動科學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這是制定「十二五」規劃的主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中央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作出了全面部署。「十二五」時期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關鍵是要把這些重要戰略部署落實到位。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相當突出,主要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和消費關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薄弱,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經刻不容緩。《建議》提出制定「十二五」規劃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體現,完全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特徵,必將推動「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台階,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面。還要看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作出艱苦不懈的努力。為此,《建議》提出了「五個堅持」的基本要求:即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這「五個堅持」,指明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點,是相互聯系和相互促進的,我們一定要全面深刻理解,認真貫徹落實,切實做到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

在綜合考慮未來國際國內發展趨勢和條件的基礎上,《建議》提出了「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包括經濟發展、結構調整、居民收入、社會建設和改革開放五個方面。《建議》提出今後五年我國發展的目標,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長短結合,把「十二五」規劃的各項目標任務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重大階段性目標緊密銜接,與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緊密銜接。二是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更加明確了調整經濟結構和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目標。這就使科學發展的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更加突出,並有了具體的考核標准和抓手。《建議》提出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充分體現了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的要求,既為編制「十二五」規劃提供依據,也留下空間。「十二五」規劃將根據《建議》確定的目標,提出包括少數約束性指標在內的具體指標,提交全國人大審議

B. 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內容是什麼

具體沒有隻有大概:十二五」時期有其特殊性,在於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他介紹說,「十一五」期間的多數指標任務已經完成,但是結構性指標的完成情況卻參差不齊,比如,服務業的比重、研發費用佔GDP的比重等。他同時表示,城鄉差距、地區差距、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重點的改革還不到位,以及經濟增長方式總體仍然落後,這些問題依然突出。 全會通過的《建議》具有戰略性、前沿性和指導性,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提出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全會之後,國務院將根據中央《建議》編制「十二五」規劃,並將於明年「兩會」提交全國人大進行審議討論。他說,《建議》提出的目標中沒有提出「數量型」的指標,都是方向性、戰略性的,具體的指標將由國務院研究制定。潘盛洲說,目標的制定「長短結合」,即將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十二五」相結合,同時對「調結構」、「改善民生」等突出問題加重了分量。 建議》部署的「十二五」期間的重大任務分為經濟發展、社會建設和深化改革開放三個方面,共十項任務。分別為: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十項任務中擴大內需在「十一五」《建議》中也被提及,但未獨立成篇。同樣,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也是首次獨立成章,並且要求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公報》中相關的說法是「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他透露說,《建議》全文中有更加具體的論述,包括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性政府、法治政府,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的干預等內容。

C. 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內容是什麼

國家「十二五」規劃簡介
前言:國家是從1953年開始制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們就簡稱為「一五」。「十二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二五」規劃的起止時間 2011-2015年。
解釋
國家是從1953年開始制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們就簡稱為「一五」。而2006-2010年這個時間段剛好是我們國家提出來的「五年計劃」的第11個,所以我們也就叫他做「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簡稱就叫「十一五」。「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它的時間段就是:2011-2015年。「十二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二五」規劃的起止時間2011-2015年。規劃編制工作大體包括前期調研、編制起草、論證銜接、審批發布四個階段。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區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領域、本地區的規劃統一匯總到國務院,編制全國的「十二五」規劃,將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上討論建議稿,而後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國兩會上審議通過付諸實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區的「十二五」前期課題調研均已啟動。
程序
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區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領域、本地區的規劃統一匯總到國務院,編制全國的「十二五」規劃,將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上討論建議稿,而後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國兩會上審議通過付諸實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區的「十二五」前期課題調研均已啟動。
進展
2008年11月6日國家發改委召開了新聞通氣會,規劃司司長李守信介紹開展「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工作的有關考慮。李守信主要從三方面作了介紹。
第一,開展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的重要意義
啟動「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在即。目前,我們需要充分和扎實做好各項前期准備工作,搞好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即將進入的「十二五」時期,我國仍將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機遇大於挑戰。因此,「十二五」規劃將是我國妥善應對國內外發展環境重大變化的五年規劃,是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十七大提出的新的發展要求的五年規劃,也是承諾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五年規劃。科學制定並實施好「十二五」規劃,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提高規劃編制的透明度、民主參與度,廣泛凝聚社會各界的智慧,對重大問題形成共識,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對「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進行公開選聘研究單位。
每個五年規劃的編制工作一般都要經過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規劃框架和起草規劃草案幾個階段。前期重大問題研究是基礎,是否能夠做到充分和扎實,直接影響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響到最後形成的規劃的科學性、有效性和權威性。 第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為了做好「十二五」規劃前期研究課題公開選聘研究單位工作,發展改革委在課題內容安排上作了改進。按照黨的十七大的總體部署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充分討論和廣泛徵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包含8個領域39個題目的《「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問題選題指南》,供大家申請課題時參考。《指南》選取的這些題目,重點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關於「十二五」規劃總體思路研究,發展目標研究等;另一方面是關於需要推動解決的制約經濟社會中長期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統籌城鄉發展等,研究重點是尋找破解這些問題路徑、方向,提出具體可行的政策舉措。項目單位在申報課題時,可以依據自己的研究優勢,直接用《研究指南》列出題目,也可以圍繞《研究指南》確定的領域,自行確定研究題目,但是一定要圍繞規劃編制工作需要,突出關系全局發展的問題,突出戰略發展的問題,突出宏觀性、政策性方面的問題。要能直接為提出「十二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思路、起草「十二五」規劃《綱要》服務,從國家中長期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把問題分析透徹,把解決思路梳理清楚,並提出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政策措施。
第三,公開選聘工作的有關安排
具體安排大家可以參考國家發展改革委《「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公告》或登陸發展改革委門戶網站查詢。目前,發展改革委課題申請對象僅限於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行業協會及國際組織,以及其他經審查符合條件的機構或組織,不面向個人。請有意申請課題的單位,一定要在規定日期前報送課題申請書,以免錯過評審。發展改革委將主要依據申請單位選題是否准確,針對性如何;課題方案思路是否清晰,可操作性如何;研究方法是否科學,是否適合選題要求;以及研究單位的資質、研究人員的素質和以往的研究成果等,來確定最終入選課題。為進一步將課題研究與規劃編制工作結合起來,增強研究成果的針對性、實用性,發展改革委將在研究期間,組織有關專家聽取2-3次課題成果匯報,請各課題負責人能夠帶頭做好研究工作,按要求進行匯報。希望各單位能夠繼續本著為國家未來發展出謀劃策的意願出發,並撰寫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實際可操作性的研究報告,高水平、高質量地完成研究任務。
亮點
「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工作據悉已經開啟,中國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楊偉民近日透露了「十二五」規劃的5條思路,其中,結構調整為首要目標,社會建設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須明確提出「富民」任務 作為統領未來5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總體規劃,我認為,「十二五」規劃應明確提出「富民」的目標和任務。
中國每個五年計劃或規劃都有一個相對明確的主題。所謂主題,也就是未來5年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當然,問題最後能否解決或解決的程度如何,取決於諸多因素,但在編制規劃的時候,總有個相對集中的主題。具體到「十二五」規劃,之所以應將「富民」作為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而提出來,是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首先,「十二五」規劃是新中國60年後的一次再出發。中國剛剛隆重慶祝了60歲生日,進入下一個甲子,應該有一個新的發展思路。
其次,「十二五」規劃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實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而此次金融危機無論對世界還是對中國,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題。
第三,經過30年的改革發展,目前中國人均GDP首次達到3200美元,按照國際標准,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以上、開始進入工業化中後期,這一時期的發展思路肯定與過去不同。 上述三點決定了「十二五」規劃與此前的十一個規劃有著本質的差別。這個差別就是,過去的十一個規劃追求「國強」,「十二五」規劃則追求「民富」。這當然不是說,建國60年來特別是改革30年來百姓的生活沒有提高,而是指相對於GDP的增長,作為整體的民眾的富裕程度沒有GDP增長快。何況,按照聯合國的貧困標准,中國至少還有一億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下。
另外,從近幾年的情況看,中國社會的很多問題都跟貧富差距和民眾的普遍不富裕有著直接的關系。如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的問題、消費和內需不足的問題,乃至一些群體性事件,都有著貧富分化的影子。貧富分化甚至直接影響到中國社會的穩定。
所以,「十二五」規劃政策的著力點應該轉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縮小貧富差距、富裕人民群眾作為全新思路和戰略,圍繞著如何「富民」問題,制定行動路線圖。而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今天的經濟實力也已經為解決「富民」問題提供了物質基礎。
民乃國之本。對於「民富與國強」的關系,是先有民富而後才有國強,而不是相反。事實上,多少國家興衰的歷史也告訴人們,民富雖然不必然等於國強,但民不富,國家必然不強;即使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強,也只能是外強中干。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礎上的強大,才是根本性的強大。 因此,中國政府需要更新觀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為一個明確的目標和任務。這就有必要在編制「十二五」規劃時,制定一個長期的提高福利的戰略規劃,這個戰略規劃的目的,是為建立一個有競爭力和公平正義的福利國家打下基礎。 結構失衡根源在於政府主導經濟
「富民」雖然是一個經濟問題,但經濟問題的解決離不開政治。事實上,改革以來貧富差距的形成和拉大本身就有政治因素在內。為什麼經濟高速增長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卻得不到同步提升?症結就在於蛋糕的分配不合理。也就是說,經濟發展成果的最大收益者不是普通群眾,而是政府及其與公權力有關聯的利益群體,以及資本利益集團和壟斷國企的經理層與員工等。而政府之所以能夠抽走國民收入的大頭,並隨心所欲地支配財富而不受監督,資本之所以能夠壓制眾多的勞動力,原因又在於政府的權力過大。
中國傳統上本就是一個大政府國家。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普通民眾,心中都存在一個大政府觀念。所以,要在政府權力過大的情形下改變收入分配不合理狀況,須將之作為一個政治問題來看待,否則,僅僅視之為一個經濟問題,解決起來很難。
另一方面,盡管「富民」問題在未來5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內非常重要,但畢竟不是事物的全部,不能代替其他問題的解決。正如本文開頭所說,在官方看來,「十二五」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產業結構、城鄉結構和區域結構等諸種結構構成的結構難題。結構問題在中國來說不是一個新問題,但「十二五」規劃還是把它列為必須優先解決的頭等大事,這說明,結構問題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的造成的危害不能再延續下去。
現在的情況是,雖然高層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要解決起來相當困難,否則,它也不會積累到今天這個程度。中國經濟結構的失衡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的不當干預造成的。眾所周知,中國經濟的增長方式是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該增長方式的特點是,以追求GDP為主要目標,以擴大投資規模為主要任務,以重化工業項目和熱衷批租土地為主要途徑,以行政推動和行政干預為主要手段。
在這樣一種增長方式下,經濟越是高速發展,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獲利就越大。原因很簡單,政府掌握著切蛋糕的刀,他當然會把最大的一塊留給自己。而利益一旦累積,要改變起來就非常難。這也是調整結構和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喊了多少年卻一直進展不大的根源。不但如此,當遇到外部的危機時,就像本次金融危機一樣,為了保增長,還會進一步強化結構失衡和政府對經濟增長方式的主導。
以外部力量促進政府變革
所以,要轉變增長方式,推進各種結構調整,關鍵在於變革政府的治理方式。政府若不放棄對經濟增長方式的主導權,不將自身對經濟運行的干預建立在市場基礎上,要轉變發展方式只能是一句空話。
但在政府成為市場最大獲利群體的情況下,要政府放棄自身利益,主動改革,談何容易?這個時候,就需要靠非政府的外部力量去促使政府變革。外部的力量可以通過立法等手段對行政權力進行修正性、補充性的約束和重新界定,或者以嚴格的程序防止行政權力的過度使用,或者通過加強社會對行政權力的監督,從而迫使政府做到:(一)轉變和縮減政府的行政職能,限制行政權力;(二)規范行政行為,控制行政權;(三)加強社會自治,將一部分行政權轉化為社會的權力,使公民參與到國家事務的管理和監督。以此建立起政府的公共治理結構。
應該說,在目前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博弈成為基本現實的背景下,依靠包括經濟主體的市場力量在內的廣泛的社會組織和社會力量,促進政府變革,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已越來越大。總之,要減少政府對經濟的不當干預,須使政府形成一個穩定和完善的權力運作機制和框架。當政府用一種比較規范的方式來行使公權力時,經濟主體自會在市場的作用下,自然完成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型,而無須政府勞神費力。就此而言,「十二五」規劃的目標和任務能否如期完成,取決於政府變革的程度。

D. 十二五規劃什麼時候確定

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

實現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顯增加。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造條件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

解讀要點:

可通過國企利益分配來實現

花旗銀行中國經濟學家彭程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要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也就是提高勞動者的稅前收入,即要漲薪。誠然,在這方面政策會起到一定幫助作用,但是工薪主要是由市場決定。

另一點,規劃建議要提高居民的財產性收入意味著要調整中國的資本市場,尤其是利率決定系統。

宏源證券高級研究員范為告訴本報記者,我國GDP總量已居於全球第二,十二五規劃將標志著我國從製造型大國向消費型大國轉化。

第二,提出了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十二五規劃提出將擴內需放在首要位置,對於實現由「國富」向「民富」的轉化,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提出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將促進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

第四,提出穩妥推進城鎮化建設和收入分配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將直接決定未來我國最終消費率的回升速度。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可能意味著在國有企業利潤分配方面會有實質性改革。此前,我國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斷下滑,而國家收入和國有企業利潤佔比則大幅上漲。

數據顯示,近些年居民的消費率(消費/可支配收入)一直在70%~72%之間,保持相對穩定,但是居民的消費在GDP中的比重降低到了40%左右,原因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比重由過去的70%降到了現在的60%左右。而與此同時,政府收入的佔比卻從10%漲到24%左右,企業的未分配利潤比重也大幅上升。

著名經濟學家樊綱指出,提高居民收入佔比,可以通過國有企業利益分配來實現,建議國家參與國有企業的分紅,然後進行再分配。

E. 國家十二五規劃全文

還沒弄出來呢,

明年的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才會制定~~!

F. 國家十二五規劃是指哪五年謝謝

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

「十二五」時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

深刻認識並准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科學制定「十二五」規劃,對於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對於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十二五」計劃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6)版權十二五規劃擴展閱讀:

國家十二五規劃的現實背景: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必須深刻認識並准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繼續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努力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十二五」時期,世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G. 國家的十二五、十三五規劃都是什麼意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11-2015年),簡稱十二五規劃。

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

規劃綱要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7)版權十二五規劃擴展閱讀

十二五規劃內容簡介

「十二五」時期,世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

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十三五規劃目標要求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

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H. 十二五規劃是指哪年至哪年

十二五規劃是指2011到2015年。

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查了國務院提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會議同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的審查結果報告,決定批准這個規劃綱要。

《綱要》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8)版權十二五規劃擴展閱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王兆國在全國總工會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會議上強調,各級工會和廣大工會幹部要深入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組織動員廣大職工為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努力奮斗,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更好地發揮工會的重要作用。

王兆國指出,實現全會提出的「十二五」規劃的目標任務是包括職工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和奮斗目標,必須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尊重職工群眾主體地位,發揮職工群眾首創精神,充分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各級工會要充分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營造濃厚的學習風氣,激勵職工自主創新,培養和造就宏大的高素質職工隊伍。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人階級偉大品格,引導職工勤奮學習、銳意進取,爭做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優秀勞動者。

要廣泛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增強競賽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感召力,團結帶領廣大職工為堅持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功立業。

各級工會要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關於群眾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職工群眾的利益作為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職工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要依法推動企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普遍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大力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切實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加強職工思想工作,激發職工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使廣大職工以嶄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

I.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二五規劃全文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全文)
目 錄
第一篇 轉變方式 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第一章 發展環境
第二章 指導思想
第三章 主要目標
第四章 政策導向
第二篇 強農惠農 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第五章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第六章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第七章 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第八章 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
第三篇 轉型升級 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第九章 改造提升製造業
第十章 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第十一章 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
第十二章 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章 推進海洋經濟發展
第四篇 營造環境 推動服務業大發展
第十五章 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第十六章 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
第十七章 營造有利於服務業發展的環境
第五篇 優化格局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鎮化健康發展
第十八章 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第十九章 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
第二十章 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
第六篇 綠色發展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第二十一章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第二十二章 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第二十四章 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第二十五章 促進生態保護和修復
第二十六章 加強水利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第七篇 創新驅動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發展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第三十一章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第三十二章 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九篇 標本兼治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第三十七章 創新社會管理體制
第三十八章 強化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
第三十九章 加強社會組織建設
第四十章 完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
第四十一章 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
第十篇 傳承創新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
第四十三章 推進文化創新
第四十四章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第十一篇 改革攻堅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四十五章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第四十六章 推進行政體制改革
第四十七章 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第四十九章 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贏 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第五十章 完善區域開放格局
第五十一章 優化對外貿易結構
第五十二章 統籌「引進來」與「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區域合作
第十三篇 發展民主 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第五十四章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進法制建設
第五十六章 加強反腐倡廉建設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設中華民族共同家園
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第五十八章 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
第十五篇 軍民融合 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第五十九章 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第六十章 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
第十六篇 強化實施 實現宏偉發展藍圖
第六十一章 完善規劃實施和評估機制
第六十二章 加強規劃協調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2011-2015年)規劃綱要,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由於規劃全文太多,這里僅發布了《十二五規劃》目錄,網路知道回答有字數限制,請通過此鏈接查看全文: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_2.htm】

閱讀全文

與版權十二五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