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或出租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不繳的
Ⅱ 普通合夥企業轉讓土地使用權需要受讓方代扣代繳個稅嗎
合夥企業中的合夥人是個人的,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合夥企業的個人所得稅,應該由合夥企業根據所得自行申報繳納,不需要項目公司代扣代繳。
Ⅲ 農民合作社有土地使用權股權轉讓要個人所得稅嗎
1、股權轉讓合同履行完畢、股權已作變更登記,且所得已經實現的,轉讓人內取得的股權轉讓收入應當容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轉讓行為結束後,當事人雙方簽訂並執行解除原股權轉讓合同、退回股權的協議,是另一次股權轉讓行為,對前次轉讓行為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款不予退回。
2、股權轉讓合同未履行完畢,因迅速騰達執行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解除股權轉讓合同及補充協議的裁決、停止執行原股權轉讓合同,並眾多原價創造收回已轉讓股權的,由於其股權轉讓行為尚未完成、收入未完全實現,隨著股權轉讓關系空間的解除,股權收益不復存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有關規定,以及從行政行為合理性原則出發,納稅人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Ⅳ 上市公司職員出租土地使用權按什麼繳納個稅
你說的這個問題,屬於個人所得稅范疇。
我的看法如下——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內施條例》規定:容財產租賃所得,是指個人出租不動產、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因此,上市公司的職員出租土地使用權,應當按照「財產租賃所得」來交納個人所得稅。
上述看法,供你參考。
Ⅳ 請問誰知道個人出租土地使用權,獲得的收益需交納的個人所得稅稅率是多少
財產租賃所得,是抄指個人出租建築襲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財產租賃所得以1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定額或定率減除規定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定額減除費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減除20%的費用。財產租賃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對個人出租房屋取得的所得暫減按1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在出租財產過程中繳納的稅金、教育費附加,可持完稅憑證,從其財產租賃收入中扣除。納稅人提供准確、有效憑證,由納稅人負擔的出租財產實際開支的修繕費用,准予扣除。允許扣除的修繕費用,以每次800元為限,一次扣除不完的,准予在下一次繼續扣除,直至扣完為止。在計算每月取得的財產租賃所得個人所得稅時,應先扣除有關稅金、教育費附加和修繕費用,再按稅法規定減除800元或20%的法定費用,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Ⅵ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對個人轉讓土地使用權取得,應按()項目計算征稅個人所得稅.
答案是B。
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的股權、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版備、車船以及其權他財產取得的所得。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個人轉讓土地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Ⅶ 個人轉讓土地使用權需要交什麼稅
進行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時候,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和土地使用權受讓方都需要承擔一定的版稅費。權
出讓方進行土地使用權轉讓需要繳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
受讓方進行土地使用權轉讓需要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契稅。
(7)農村土地使用權轉讓個稅擴展閱讀:
土地轉讓注意事項
是國有土地轉讓交易中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土地轉讓當事人應當多加留意細節,不僅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還有利於控製法律風險,避免出現違法現象。
一、轉讓合同的形式
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書面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二、國有土地的權屬調查和資信能力調查
1、轉讓合同簽訂之前,要對轉讓方的轉讓主體資格進行核實。轉讓方須是國有土地使用證上載明的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為國有或集體單位的,應提交有資產處分權的機構出具的同意轉讓的證明。
2、轉讓方也要認真審查受讓方的資信能力,包括銀行資金證明、有無重大債務糾紛等,以免造成土地使用權轉讓後資金無法收回的結局。
Ⅷ 轉讓土地使用權得企業所得稅怎樣計算
轉讓土地使用權的企業所得稅不單獨計算,而是作為企業的營業外收入,其成本計入營業外支出,納入當期所得一並計征個人所得稅。
Ⅸ 土地轉讓需交個人所得稅嗎
除了特殊關系,正常是需要交稅的
一、土地使用權轉讓需交哪些稅
(一)營業稅版及附加(出讓方):
1、按轉讓價與購權置價的差價繳納5%的營業稅。
2、按繳納的營業稅繳納7%的城建稅和3%的教育費附加。
(二)印花稅和契稅(雙方):
1、按產權轉移書據(合同)所載金額繳納0.05%的印花稅。
2、按成交價格(合同)繳納3%的契稅(有的地方是5%)。
(三)土地增值稅(出讓方):
1、按取得收入減除規定扣除項目金額後的增值額,繳納土地增值稅。
2、規定扣除項目: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開發土地的成本、費用;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等。
3、稅率的確定四檔: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的50%的部分,稅率為3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的50%至100%的,稅率為4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的100%至200%的,稅率為5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稅率為60%。
為計算方便,可以通過速算公式計算:
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稅率-扣除項目金額*速算扣除系數
(0、5%、15%、35%分別對應30%、40%、50%、60%稅率)。
Ⅹ 什麼是契稅營業稅個稅
一、首先明確一下三個稅種的徵收對象:
1、契稅是以所有權發生轉移變動的不動產為征稅對象,向產權承受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
2、營業稅是對在中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所取得的營業額徵收的一種稅。營業稅屬於流轉稅制中的一個主要稅種,2016年5月1日營改增後營業稅已經全面改為增值稅,以後不再徵收營業稅。
3、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
二、各稅種徵收范圍:
1、契稅是土地、房屋權屬轉移時向其承受者徵收的一種稅收。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於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在中國境內取得土地、房屋權屬的企業和個人,應當依法繳納契稅。上述取得土地、房屋權屬包括下列方式: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房屋買賣、贈與和交換。以下列方式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的,視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屋買賣或者房屋贈與徵收契稅:以土地、房屋權屬作價投資、入股,以土地、房屋權屬抵償債務,以獲獎的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以預購方式或者預付集資建房款的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契稅實行3%-5%的幅度比例稅率。
2、原營業稅徵收范圍:
營業稅的征稅范圍可以概括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的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根據財稅[2009]111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金融商品買賣等營業稅若干免稅政策的通知》有關規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下簡稱境內)單位或者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以下簡稱境外)提供建築業、文化體育業(除播映)勞務暫免徵收營業稅。對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外向境內單位或者個人提供的文化體育業(除播映),娛樂業,服務業中的旅店業、飲食業、倉儲業,以及其他服務業中的沐浴、理發、洗染、裱畫、謄寫、鐫刻、復印、打包勞務,不徵收營業稅。全面營改增以後,不再徵收營業稅,全部改為徵收增值稅。
3、個人所得稅徵收范圍: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台同胞。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方式可分為按月計征和按年計征。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實行按年計征應納稅額,其他所得應納稅額實行按月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