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的知識產權法修改了幾次,分別是什麼時間
我國的知識產權法是《專利法》、《著作權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四個法律的總和。
四個法律的修訂頒布與修改時間為:
《專利法》1984年頒布,現行有效的是2008年修訂的版本。(實施細則有效的是2002年版本,審查指南有效的是2009年版本,另有1997年《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及其2007年版的實施細則)
《著作權法》1990年頒布,現行有效的是2010年修訂的版本。(實施條例有效的是2002年版本,另有2001年頒布的《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以及2006年頒布的《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商標法》1982年頒布,現行有效的是2001年修訂的版本。(實施條例有效的是2002年版本,商標評審規則有效的是2005年版本)
《反不正當競爭法》1993年頒布,現行有效的是2017年修訂版本(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2018年1月1日施行)
(1)知識產權法最新修改擴展閱讀:
專利法的授予范圍:
①違反公共秩序和道德的發明,一般都規定不授予專利。不過這項規定的應用是與國家的階級實質密切相關的。
②科學發現和自然科學基礎原理,因不能在工農業生產上直接應用,不授予專利。許多國家都依專門法律給予獎勵(見發現權)。但美國《專利法》明文規定其適用范圍包括「發明」和「發現」,其觀點是:「凡是太陽底下的新東西都可以申請專利。」
③某些物質發明,如以化學方法獲得的物質,以原子核變換的方法獲得的物質以及食品、飲料等,大多數國家不給專利,但少數工業發達國家則授予專利。其製造方法一般也可以取得專利。
④動植物新品種,許多國家不給專利,少數國家規定授予專利。
⑤診斷醫療方法和葯品,也是少數國家授予專利。
⑥計算機程序(軟體),極少數國家授予專利。
2. 從知識產權「案與法」的角度看這次著作權法的修改
好這兩種我都考過,下面說說得我經驗,寫完以後才發現寫得太長了,希望你有耐心看完,都是我的經驗
先說一下基本條件:
1, 遵守會計和財經法律、法規;
2, 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
3, 具備會計專業基本知識和技能.
考試科目: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基礎》
《初級會計電算化》
其實簡單的說 沒有學歷限制, 交錢,交照片就能報名。 全部課程兩年內全部通過,方能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考試成績為滾動管理, 考生必須再連續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方為合格。全部考試科目合格後可發放會計從業資格,但有些省市有特殊規定,一切以當地財政局的規定為准,報名時間各個省份不同,最好去咨詢一下
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的考試簡直太簡單了,因為是最基本的從業證書所以考這個證很容易,不過這卻是惡夢的開始,通過這個考試你就有了從事會計的基本條件,可以做一個最普通的會計了
第二步: 報名參加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即初級會計師考試和中級會計師考試
拿到了會計證,可以找個工作當個小會計, 工資之類的先不要去考慮多或少, 這時候賺的都是小錢,千萬不要斤斤計較,主要是學習實帳操作, 積累經驗. 和單位的老會計搞好關系, 會學到不少東西的. 然後一邊工作,一邊在業余時間考初級會計師,說半天和考試沒關系的了,下面繼續
基本條件: 1,堅持原則,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
2,認真執行《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以及有關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制度, 無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3,履行崗位職責, 熱愛本職工作;
4,具備會計從業資格,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以上是初級會計師報考的條件
報考中級會計師除具備以上的基本條件, 還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1,取得大學專科學歷, 從事會計工作滿五年;
2,取得大學本科學歷, 從事會計工作滿四年;
3,取得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畢業, 從事會計工作滿兩年;
4,取得碩士學位, 從事會計工作滿一年;
5,取得博士學位, 即可報考.
會計年限: 指取得相應學歷前、後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的總和.
考試時間: 每年10月左右報名,第二年5月考試.
初級會計師是一次通過全部課程,即可獲得證書.
中級會計師的考試成績2年為一個周期, 單科成績採取滾動計算的方法.
初級會計師要求: 高中畢業以上學歷.
考試科目: 《初級會計實務》 《經濟法基礎》
中級會計師要求: 大專畢業以上學歷.
考試科目: 《中級會計實務》 《經濟法 》 《財務管理》
這時候基本上就可以做到管理層了,工作已經步入正軌,開始慢慢無期的加班生涯,做會計加班是很正常的,最後介紹國內會計的頂峰
第三步: 報名參加註冊會計師考試. 即CPA
由於中級會計師考試要求會計年限, 所以初級會計師考試通過後, 完全可以參加註冊會計師的考試.注冊會計師只要求大專以上學歷, 注冊會計證書含金量很高, 難度也是最高的, 一年內通過全部課 程難上加難, 每年通過全部課程的人數也就是十幾位.五年內通過所有科目即可獲得證書, 所以報名時一定要選擇好報考科目, 爭取花最少的錢,最少的時間順利通過考試.
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中國公民,可報名參加考試:
1、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的學歷;
2、會計或者相關專業(相關專業是指審計、統計、經濟。下同)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考試科目: 《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稅法》
這5科中,會計是基礎 ,難度也最大.
報名時間: 每年3、4月份. 考試時間: 每年9月.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在限定期限內(目前為 5 年)全科(共 5 科)通過全國的注冊會計師考試是必要的條件。通過參加今年的注會考試,兄弟我悟出了兩條道理,第一,注會考試很難;第二,想在一兩年內全科通過很難!當初,筆者在報考的時侯也充滿了當年通過全部 5 科的雄心壯志(現在看來是不知天高地厚,每年全國也只有不到 20 人可以當年全科通過),結果到復習時就知道自己錯得很厲害了。所以如果你不是錢多到沒處花,每次就不要報兩科以上!
復慣用書是個很大的問題。如果你不想白交報考費,課本就一定要用當年的新版。輔導書最好選當年 5 、 6 月份出版的最新輔導材料(比如立信出版社出的模擬題集,它常到 6 月份才出版)。依小弟看來,如果還能弄到前一年的課本就再好不過了。因為每一年課本更新的部分都是考試的重點,對照起來看自然事半功倍。另外參加一個比較有口碑的輔導班也是過關的不二法門。
會 計
會計是注會考試的第一殺手!
注冊會計師的《會計》課程,是學好並參加《審計》、《財務管理》的基礎。所以也是不得不過的一道坎。
會計這科的主要特點是書最厚,內容最多。對大家的考驗也最大,不僅考驗智慧也考驗意志。要充分作好吃苦和受打擊的准備,不要抱有任何幻想。想要不經歷「一番寒徹骨」,就要「梅花撲鼻香」是絕對不可能的。
總的來說投資、合並報表等是永恆的重點,當然每年新頒布的會計准則也很重要。雖然不太願意承認,不過有些重點確實是沒辦法的事,屬於下了工夫也白費。比如現金流量表,連輔導班的老師也說得不是很清楚,何況你我?因此不但要用功,還要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另一個不太妙的消息是,會計考試將減少客觀題的分數,增加帳務實務處理的分數。所以在用功之餘,賬務還要多練習。
財務成本管理
首先要說的是財務成本管理考試的通過率很低,但說它很難考卻也未必。就筆者的感覺來看,應該說「風險與機遇並存」。財務成本管理考試考核全面,題量較大,而且注重實際。
對你我這樣的在校學生來說,一提到「實際」通常都意味著大麻煩。不過財務成本管理考試一般涉及現行法規,制度較少,所謂「實際」,主要是考查財務數量分析的操作能力(其實多是紙上談兵的東東),因而試題中的計算量比較大。所以不用多說大家也明白了吧?只要多做習題就OK了。說白了算術難得倒你我嗎?當然計算會相對復雜一些,不過只要平時注意理解概念也就行了。
審 計
據考綱說:《審計》科目的考試以「全面考核,突出重點,理論聯系實際,注重考查考生的實務操作能力」為命題原則。但從考試情況來看其實完全不是這樣。就個人的親身經歷來看,通過審計的唯一好方法就是「背」,或曰「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其實只要你背下來了還能理解不了?)。審計重點在前面幾章關於基本審計概念、理論的內容以及最後幾章關於完成審計工作和審計報告的內容,至於中間幾章關於各個循環的具體審計程序,只要知道每個循環的一些重點內容、理解其精神就夠了。考前要特別注意審計報告的部分,多做題,應該很順利地PASS(前提是你的會計必須比較OK)。
經濟法
實話實說,經濟法是比較注重法律知識理解和實際應用的一門。但令人郁悶的是,經濟法考試的特點之一是試題涵蓋了考試大綱以及輔導教材所有章的內容(記住是「所有章」!)。換句話說,整本書你得全背。
經濟法的應用性比較強,注重考核考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所以對你我這樣毫無實踐機會的在校生來說除了背書之外,還得多背題(至少是多看題)。當然,可以把類似的東西聯系起來記憶,如股票、債券、基金、上市條件等等。
近幾年,考題愈發靈活,不再是給出情況然後問「是否正確?為什麼?」而是給出情況然後「請分析……」。其實可以多看一看經濟類的報紙,上面常有一些真實案例。可以給我們這些沒「吃過豬肉」的人,「看豬跑」的機會。
稅 法
其實稅法比較有趣,它的特點和經濟法差不多。不過稅法的考試是真正的「全面考核有所側重」。其側重點就在於企業普遍涉及的一些大稅種。如: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等。其他象個人所得稅(好好學,對自己也有用)、土地增值稅, 5 個稅收實體法和稅收征管法等也常考,但不如前者重要。
這兩年各種變化比較大,變化的自然是重點。對付稅法也只有一個辦法,多做題、多背題。各種情況都見識了,心裡也就有底了。
復習時的注意事項
在復習迎考時有兩點要注意,第一,每本參考書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差錯,所以做習題的時候一定要以教材為准,千萬不要迷信參考書的答案。第二,考前的串講一定要參加!通常都有對考題極為准確的預言。
最後,考試時一定要帶計算器,否則考場上會死得很慘。另外,既然報了名就應該去參加考試。哪怕沒有復習好,也可以感受一下考試氛圍,為下一次考試作準備。
當然,千萬不要嚇到啊,注會考試的出考率一般都是不足 50 %。我考的時候有一科(好象是「財務成本管理」),開考一小時後就只有兩個人了。如果實在不想去,那麼我就代表注協感謝你為中國的CPA事業又作了一次貢獻
如果這個考試你也通過了,那麼祝賀你,你已經邁入了年薪10萬的行列,但也意味著你和你的假期永遠的拜拜了,生活就是天天加班,不過值得欣慰的是你的薪金會和你加班的時間成正比,我考了三年了,終於還差一科就要結束了
公務員考試畢業的時候學校會組織,我已經畢業很多年了,忘記當初是什麼時候報名的了,多注意學校通知,是11月份考試,一共兩門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申論,傾向測試就是用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來測試你是不是夠聰明,反映是不是夠快,150道題要在130分鍾之內做完,滿分100分,必須達到65分以上,申論就是政府的應用文,多注意看政府評論性文章,比如某某礦難評論,某某城市交通改革,醫葯改革等等文章,記住你是作為政府來說話的,把握住這個調調就可以了,申論不要求分數,只要和傾向測試的分數相加總分達到105以上就算合格,各個省市之間可能會有上下5分的浮動,可以獲得公務員考試合格證,可以憑這個證去應聘公務員,招聘信息一般都會等在你所在省市的政府門戶網站上
如果學校那次沒有通過,社會人員考試就是另外一套方法了,分為考職位和考證兩種,6月份的考試是考合格證,沒有專業限制,有了合格證以後就代表你有了應聘公務員的資格,就像公司招聘需要你有某某證書一樣,但還需要自己應聘職位,你所在省份的政府網站都會有招聘公務員的公告,12月份的公務員考試是考職位,有專業限制,就像高考報志願一樣,只要你考上了就肯定有你的職位了,當然筆試完了之後還有面試,考試不設分數線,如果這個單位要招3個人,那面試的時候就是筆試前9或者前15名參加面試,按3-5倍的比例進入面試,相對來說還是6月份考合格證比較好,一個崗位面試不上,還可以再去參加另外的部門面試,12月的就是一錘子買賣
提高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的成績沒有什麼好辦法,就是多做題,有點像高考時候的題海戰術,腦子中形成各種各樣的解題模板,看到體馬上就想到用什麼解題方法,基本上沒什麼考慮的時間,就是在一直寫答案,一道計算題用時不能超過半分鍾,一道文字題用時不能超過一分鍾,給出一長段文章的那種題,先看問題,帶著問題讀一遍文章,然後就寫上你第一感覺正確的答案,千萬不要把一段文章讀了一遍又一遍,這樣不但浪費時間,而且也不會提高多少正確率,還會因為總是擔心前面題的得失而影響後面做題的心情
申論如果你沒有寫作的天分短時間內估計很難有提高,還好100分只需要
考到40分就可以了,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3. 我國知識產權法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知識產權法主要包括:
1、知識產權法律:如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
2、知識產權行政法規:其主要有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專利法實施細則、商標法實施條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等。
3、知識產權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如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
4、知識產權行政規章,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規定。
5、知識產權司法解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國際條約:中國在制訂國內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同時,加強了與世界各國在知識產權領域的交往與合作,加入了十多項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公約。
主要有: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協定)、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專利合作條約等。
其中,世界貿易組織中的TRIPS協定被認為是當前世界范圍內知識產權保護領域中涉及面廣、保護水平高、保護力度大、制約力強的國際公約,對中國有關知識產權法律的修改起了重要作用。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節、權利的限制
第二十二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1、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2、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3、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4、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5、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6、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7、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8、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9、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10、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11、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12、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4. 知識產權法律有哪些
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相繼制定了商標法、專利法、技術合同法、著作權法、計算機軟體保護條列等等,從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然而,實施監督、保障各項知識產權法制度執行方面還有許多問題。有關法律及法規僅在中國大陸生效。
全社會要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普及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知識,學會用法律程序將新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同時要大力宣傳專利制度在技術中的作用,專利制度不僅僅是促進發明創造的激勵機制,而且還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促進科技發展的一種動力機制。
保護知識產權的措施有哪些?
1、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遵守知識產權保護的有關國際公約和我國法律法規,遵循國際貿易通行規則,信守企業間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合同、承諾。既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也注重對自己知識產權的保護。通過與國際社會的通力合作,贏得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的榮譽與尊嚴。
2、完善企業自主創新機制,積極開展自主創新活動。只有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擁有企業所在領域的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才能擺脫受制於人的弱者地位,才能有經濟競爭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國際影響力。為此,我們必須加快制定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在學習別人的同時立足自主創新,提高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的能力。
3、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嚴格依法辦事。不侵害他人的知識產權;不盜用他人的專利技術;不製造、不使用、不銷售、不傳播假冒產品;不盜用和仿造他人的商標、產品標識和外觀設計。
4、堅決與侵害他人知識產權的不法行為作斗爭,積極舉報涉及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主動配合政府做好對知識產權違法行為的遏制、查處和打擊工作。
5. 2019年法考,知識產權罪有哪些新變化
准備司考啊,知識產權總體沒有大的變動。不過一直都在法條修改的醞釀中,去年版權局還內出了容兩版著作權草案。如果你准備司考,作為過來人,建議你在知識產權方面准備如下法條:著作權法(2010),著作權實施條例,網路傳播權適用解釋,審理著作權糾紛若干問題解釋;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商標法。重點抓專利和著作權,著作權重點不用說第10條肯定要了解。主抓重要的,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基本法及其解釋,另外專利會和合同法中技術合同放在一起考你,技術合同每年都有題,而且很變態。如果時間夠,可以一起看。不過九月份就考試了,加油吧1
6. 知識產權法包括哪些法律
國家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都包括哪些?
中國內地主要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
1、商標法(1982年8月3日通過、1983年3月1日施行,1993年2月22日修改、1993年7月1日施行,2001年10月27日第二次修改,2001年12月1日施行)
商標法實施細則(1983年3月10日頒發、施行,1988年1月3日修訂,1993年7月15日第二次修訂,1995年4月23日第三次修訂,2002年8月3日第四次修訂,更名為《商標法實施條例》,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2、專利法(1984年3月12日通過、1985年4月1日施行,1992年9月4日修改、1993年1月1日施行,2000年8月25日第二次修改、2001年7月1日施行)
專利法實施細則(1985年1月19日批准、公布,1985年4月1日施行,1992年12月12日修訂,1993年1月1日施行,2001年6月15日第二次修訂,2001年7月1日施行,2002年12月28日通過對第101條和第108條的修改,2003年2月1日施行)
3、民法通則(1986年4月12日通過,1987年1月1日施行)(第五章第三節知識產權第94條-97條,第88條第3、4款)
4、技術合同法(1987年6月23日通過、1987年11月1日施行)經修改並入1999年3月15日通過的合同法(第18章技術合同),1999年10月1日施行
5、葯品行政保護條例(1992年12月12日批准、1992年12月19日發布、1993年1月1日施行)
葯品行政保護條例實施細則(1992年12月30日發布,1993年1月1日施行,2000年7月14日修改)
6、農業化學物質產品行政保護條例(1992年12月25日批准、1992年12月26日發布、1993年1月1日施行)
農業化學物質產品行政保護條例實施細則(1992年12月26日發布、1993年1月1日施行)
7、著作權法(1990年9月7日通過、1991年6月1日施行,2001年10月27日修改並施行)
著作權法實施條例(1991年5月24日批准,1991年5月30日發布,1991年6月1日施行,2002年8月2日修訂,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8、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1991年6與4日發布、1991年10月1日施行,2001年12月20日修改後重新公布,2002年1月1日施行)
9、實施國際著作權條約的規定(1992年9月25日發布、1992年9月30日施行)
10、反不正當競爭法(1993年9月2日通過、1993年12月1日施行)
11、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1995年7月5日發布、1995年10月1日施行;2003年11月26日通過修改,12月2日公布,2004年3月1日施行)
海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實施辦法(2004年4月22日通過,2004年5月25日發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12、特殊標志管理條例(1996年7月13日發布、施行)
13、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訂、1997年10月1日施行)第3章第7節侵犯知識產權罪(第213條-第220條)及第八節擾亂市場秩序罪(第221條-第225條)
14、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1997年3月20日發布、1997年10月1日施行)
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實施細則(農業部分)(1999年4月27日通過、1999年6月16日發布、施行)
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實施細則(林業部分)(1999年8月10日發布、施行)
15、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1997年5月20日發布、施行)
16、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2001年3月28日通過,2001年4月2日公布,2001年10月1日施行)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實施細則(2001年9月18日公布,2001年10月1日施行)
17、《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2001年10月31日通過,2001年12月10日公布,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18、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02年1月30日通過,2月4日公布,2002年4月1日施行)
19、對外貿易法(1994年5月12日通過,1994年7月1日施行,2004年4月6日修訂,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三章貨物進出口與技術進出口第十四條──第二十三條,第五章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第二十九條──第三十一條,第六章對外貿易秩序第三十二條──第三十六條)
目前我國內地現行的,國家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都包括商標法,專利法,技術合同法,著作權法,甚至在不正當競爭法當中,也有對於知識產權的相關保護條例。另外還有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等,制定這些法規都是為了在各自的領域,防止知識產權被他人隨意侵犯的。不過需要當事人注意的就是,在沒有依法申請專利權之前,是不受國家保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