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著作權獨占許可法律規定

著作權獨占許可法律規定

發布時間:2020-12-26 00:15:59

著作權被許可使用人是否享有訴權

著作權被許可使用人享有訴權,

對於知識產權民事糾紛案訴訟主體這個問題,最回高答人民法院1998年7月20日下發的《關於全國部分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指出:「知識產權民事糾紛案件的起訴人,可以是合同當事人、權利人和利害關系人。利害關系人包括獨占、排他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依照法律規定已經繼承或者正在發生繼承的知識產權財產權利的繼承人等。」由此可知,原則上,部分被許可使用人也是享有一定獨立訴權的。

上海華東政法學院王遷教授,認為:獨占專有使用權人可以不通過著作權人而以自己名義單獨提起訴訟,以保護自己權利。但是「獨家許可使用權」在著作權法中只可能歸類為著作權非專有使用權,獨家使用權人不能單獨起訴,只有在著作權人明確不起訴或者有特別授權情況下,才可以。也就是說可與著作權人共同提起訴訟,而著作權人不提起訴訟,方可以自己名義提起訴訟。普通使用權人發生侵權行為時,被許可人只能代表著作權人行使禁止權,自己不能獨立的進行訴訟的救濟。

如能提供給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② 「個稅起征點「,到底是免徵額還是起征點

免徵額與起征點不同。

一、起征點是對個稅對象未達到起征點數額的不征稅,達到和超過起征點數額的則按全額征稅。

二、免徵額是對個稅對象數額未超過免徵額的部分不征稅,超過免徵額的也只就其超過部分征稅。

三、舉例說明:

1、起征點。

假設有甲、乙、丙3人,其當月的收入分別是1499元、1500元和1501元。現在我們規定1500元為納稅的起征點,並規定稅率為10%。那麼,這3人在不考慮其他因素時的納稅情況應該是:

①、甲的收入因為沒有達到起征點而不納稅。

②、乙的收入正好達到起征點,應該全額計稅,應納稅額=1500×10%=150(元)。

③、丙的收入已經超過起征點,也應該全額計稅,應納稅額=1501×10%=150.1(元)。

2、免徵額。

以上其他條件不變,我們規定1500元為免徵額,這時,3人的納稅情況應該是:

①、甲的收入均在免徵額之內而不納稅;

②、乙的收入正好屬於免徵額的部分,也不需要納稅;

③、丙的收入比免徵額的數額要多,則需要納稅,但應該是收入中扣除免徵額部分的余額部分納稅,應納稅額=(1501-1500)×10%=0.1(元)。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同樣的數額規定為起征點和規定為免徵額,對那些收入在規定數額以下的人來說,似乎看不出什麼差異,但對應收入超過規定數額的納稅人而言,其影響就截然不同了。乙和丙在兩種不同規定的情況下,所納的稅額均相差150元之多。

(2)著作權獨占許可法律規定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正確叫法是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准或者免徵額)是指國家為了完善稅收體制,更好的進行稅制改革,而制定的稅收制度。

2011年4月2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召開,個人所得稅免徵額擬調至3500元。

2011年6月中旬,調查顯示,48%的網民要求修改個稅免徵額。

2011年6月30號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並於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2011年7月初,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劉佐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2018年8月31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起征點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最新起征點和稅率。

③ 軟考知識產權問題:獨家和獨占許可使用的區別

解釋錯了。獨家就是除了授權其他任何人都不可以使用,被獨家授權的可以使用和買賣;
獨占才是原著和獨家授權方都可以使用而已。你買的書有問題,我也買了本書也有問題。蛋碎。

④ 著作權專有許可使用與非專有許可使用有什麼區別

著作權專業許可使用和非專有許可使用區別是

1.專有使用權是一種獨占的權利

指著作權人將許可使用的著作權授權給被許可人之後,在合同的有效期內,既不能在將上述權利再授權給第三人使用,自己也不能使用。

2.專有使用權是一種排他的權利

非專有使用權是指著作權人將某一項或幾項著作權許可他人使用之後,在合同的有效期內,還可以將同樣的權力再許可第三人使用。

3.著作權人規定被許可人使用權利的唯一性

著作權法要求被許可人在於著作權人簽訂合同時必須註明約定使用的性質,旨在保障被許可人的正當權益。如果在合同中未約定許可使用權的性質,通常法律只能認為被許可人取得的是非專有使用權。

(4)著作權獨占許可法律規定擴展閱讀

著作權許可使用是指著作權人在保留其著作權人身份的前提下,允許他人在一定的條件下行使其著作權。所謂「一定的條件」除了指使用費以外,還包括對使用方式、時間和地域范圍等方面的限制。

1.著作權許可使用並不改變著作權的歸屬。通過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被許可人所獲得的僅僅是在一定期間、在約定的范圍內、以一定 的方式對作品的使用權,著作權仍然全部屬於著作權人,不會導致任何權利缺陷。.

2.被許可人的權利受制於合同的約定。被許可人不能擅自行使超出約定的權利,同時也只能以約定的方式在約定的地域和期限行使著作權。

同時被許可人還不能擅自將自己享有的權利許可他人使用,也不能禁止著作權人將同樣權利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在相同的地域和期限內許可他人使用,除非被許可人享有的是專有許可權並附有從屬許可的權利。

3.被許可人對第三人侵犯自己權益的行為一般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向侵權者提起訴訟,因為被許可人並不是著作權的主體,除非著作權人許可的是專有使用權。

⑤ 什麼是知識產權按傳統分類標准知識產權分為哪幾類

1.根據國內法的分類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5章第3節第94~97條界定,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或版權)(第94條)、專利權(第95條)、商標專用權(第96條)、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第97條)。由於發現本身不能在工農業生產中直接應用,即不具有財產性質,許多國家不把它作為版權與有關知識產權保護。
2.我國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產權類別 我國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產權分為工業產權和著作權。工業產權包括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禁止不正當競爭權。工業產權作為一種動產,有企業形態的產權涵義。但又是一種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具有知識形態的含義。工業(Instry)應作廣義的理解,它本身就包括農業、工業、採掘業、商業等所有的產業部門。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稱為知識產權三大支柱。地理標志、傳統知識、生物多樣性等相關知識產權有待國內法加以保護。
3.根據國際法的分類
廣義的知識產權分類也就是根據國際法的分類,主要是根據WIPO《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根據《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第2條第8款規定,知識產權可以分為如下8類:
a.關於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權利。
b. 關於表演藝術家的演出、錄音和廣播的權利。
c. 關於人們在一切領域中發明的權利。
d. 關於科學發現的權利。
e.關於工業品外觀設計的權利。
f. 關於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和標記權利。
g. 關於制止不正當競爭的權利。 h. 在工業、科學、文學和藝術領域里一切其他來自智力活動的權利。

⑥ 著作權質押 需要獨占許可人同意嗎

提問者的「獨占許可人」應該是著作權獨占許可中的出讓方,且版合同已經約定了專有使用權權的內容,這樣著作權質押不需要獨占許可人同意,但是不得侵犯著作權人的其他合法人身權著作權。

著作權獨占許可是指出讓方與受讓方達成的出讓方授予受讓方在約定的期限與地域范圍內對著作權享有獨占權,出讓方在該期限內與地域范圍內自己不得使用該項著作權,也不得將該項著作權轉讓給第三人的許可。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2013)第二十四條規定,著作權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專有使用權的內容由合同約定,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視為被許可人有權排除包括著作權人在內的任何人以同樣的方式使用作品;除合同另有約定外,被許可人許可第三人行使同一權利,必須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

⑦ 著作權的專有使用權是什麼

著作權的專有使用權是什麼,我國著作權法中將著作財產權的許可使用分為專版有使用權和非專有使用權權,但法律並未對專有使用權和非專有使用權的內涵和外延做出明確界定。那麼著作權的專有使用權是什麼?著作權的專有使用權著作權的專有使用權是什麼著作權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專有使用權的內容由合同約定,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視為被許可人有權排除包括著作權人在內的任何人以同樣的方式使用作品;除合同另有約定外,被許可人許可第三人行使同一權利,必須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按照該規定並套用商標法中許可使用的分類概念,著作權法中專有使用的概念相當於商標法中的獨占使用許可和排他使用許可,究竟是獨占抑或是排他,要根據許可使用合同的具體約定。如明確約定著作權人可以同樣方式使用作品,則為排他;如未做出約定或約定不明,則為獨占,被許可人可以排除包括著作權人在內的任何人做同樣方式的使用。著作權的專有使用權是什麼?

⑧ 關於技術所有權轉讓收入免企業所得稅的問題

居民企業的年度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所稱技術包括專利(含國防專利)、計算機軟體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權、生物醫葯新品種,以及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其他技術。其中,專利是指法律授予獨占權的發明、實用新型以及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
技術轉讓所得=技術轉讓收入-無形資產攤銷費用-相關稅費-應分攤期間費用
技術轉讓收入是指轉讓方履行技術轉讓合同後獲得的價款,不包括銷售或轉讓設備、儀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術性收入。不屬於與技術轉讓項目密不可分的技術咨詢、服務、培訓等收入,不得計入技術轉讓收入。技術許可使用權轉讓收入,應按轉讓協議約定的許可使用權人應付許可使用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無形資產攤銷費用是指該無形資產按稅法規定當年計算攤銷的費用。涉及自用和對外許可使用的,應按照受益原則合理劃分。
相關稅費是指技術轉讓過程中實際發生的有關稅費,包括除企業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合同簽訂費用、律師費等相關費用。
應分攤期間費用(不含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和相關稅費)是指技術轉讓按照當年銷售收入佔比分攤的期間費用。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82號)

閱讀全文

與著作權獨占許可法律規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定額發票有效期查詢 瀏覽:430
北人親情卡有效期 瀏覽:70
聽證會公告期限 瀏覽:303
根據著作權的規定 瀏覽:12
寧夏理財規劃師證書領取 瀏覽:880
地雷的發明 瀏覽:121
對建築物享有管理權的業主 瀏覽:231
星漣海馬鞍山 瀏覽:722
湖南咨詢工程師投資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699
英賽嘉華知識產權怎麼樣 瀏覽:111
雲南初級葯士葯師主管葯師證書領取 瀏覽:429
版權注冊報價 瀏覽:106
榆次工商局電話 瀏覽:880
核彈頭發明 瀏覽:15
簡述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區別 瀏覽:682
馬鞍山遇園 瀏覽:279
優剪轉讓 瀏覽:216
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指標 瀏覽:792
注冊商標有效期多少年 瀏覽:13
如何處理山林糾紛 瀏覽:314